一种血管闭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030312.6

文献号 : CN1157378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文菁张娟凤李慧

申请人 : 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血管闭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血管闭合胶包括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3~99.9重量份,增稠剂0.1~4.5重量份,阻聚剂1.1~2.46*10‑4重量份以及染料0~3*10‑4份,其中增稠剂为重均分子量为3万~6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重均分子量为6万~8万的聚乳酸、重均分子量为35万~50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组分协同配合,使得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既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和较好的柔韧性,又同时具备适宜的粘度、固化速度及稳定性,可由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达到治疗下肢静脉特别是浅表静脉曲张且手术简便快捷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4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3 99.9份,增稠剂0.1 4.5份,阻聚剂1.1 2.46*10 份以及染料0~ ~ ~‑4

3*10 份;

~

所述增稠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醋酸丁酸纤维素的重均分子量为3万 6万;

~

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 8万;

~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5万 50万。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5 99.9份,增‑4 ‑4 ~稠剂2 3.5份,阻聚剂1.4 2.1*10 份以及染料0.5 2.5*10 份。

~ ~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纯度>9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包括自由基阻聚剂1‑4 ‑4

2*10 份和酸性阻聚剂0.1 0.46*10 份。

~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阻聚剂为三氟化硼、三氟化硼乙醚、二氧化硫、磷酸、植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自由基阻聚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闭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溶剂蓝和/或溶剂紫。

7.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阻聚剂、染料混合,搅拌溶解,再缓慢加入增稠剂,持续搅拌第一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 500rpm。

~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为3 12h。

~

10.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闭合胶或者根据权利要求7 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 ~法制得的血管闭合胶在制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血管闭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闭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或“美腿杀手”,是由于下肢浅表静脉因血液淤积、静脉迂曲和扩张所引起的,晚期还会合并小腿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静脉曲张的患者容易出现下肢沉重、疼痛、瘙痒和皮肤变化等情况,并产生蜘蛛静脉、含铁血黄素沉积、炎症、脂肪皮肤硬化和溃疡等疾病。
[0003] 目前,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有传统的保守治疗(如弹力袜、药物治疗等)、外科手术治疗(如静脉剥脱、结扎等)以及微创介入治疗(如泡沫硬化剂、激光、射频消融等),但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陷。随着医用高分子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1949年美国BFGoodrich公司的Ardis等首次合成了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具有优异的粘合能力,尤其是粘合人体组织的能力受到医学界的青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止血和胃底静脉曲张的栓塞治疗,其作用机理是,α‑氰基丙烯酸酯遇到阴离子(如血液)会很快发生聚合而粘合人体组织。
[0004] 美国专利文献US3527841A公开了一种外科粘合剂,其是通过将0.5g聚乳酸(特性粘度I.V.=2.04)溶解在10g 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中,并在70℃下搅拌3小时制备而成。该外科粘合剂一般用于伤口闭合或止血,若用于静脉栓塞治疗,其初始粘度为89 mPa·s,只能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定向输送至病灶部位;并且外科粘合剂通常固化速度较快,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其聚合热较大,存在灼伤血管等器官的风险,而用于伤口闭合或止血时无需考虑该风险,另一方面还会使粘合剂在导管中已经开始固化,造成手术操作难度增大,甚至会使手术难以为继。除此之外,用于静脉栓塞治疗的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还存在以下不足:(1)固化后韧性较差,临床中会有明显硬块异物感;(2)储存稳定性较差,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单体易发生聚合而失效。
[0005] 近年来,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血管闭合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疗法—腔静脉闭合术,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向静脉腔内注射血管闭合胶,完全闭合功能不全的静脉管腔,达到消除静脉血液反流的目的,实现永久性地闭合静脉血管来治疗静脉曲张。2015年美国 FDA 批准 VenaSeal上市,α‑氰基丙烯酸酯(血管闭合胶的主要成分)开始正式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但由于其产品粘度较大,导致无法使用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其呈无色液体,预推注时不易观察,且价格昂贵。另外VenaSeal采用螺口瓶包装,使用时需拧开旋盖,操作繁琐、耗时,对于活性强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是不利的。并且目前国内尚无相关产品获批。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此,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血管闭合胶因无法用小于30G针头推注而不能用于治疗浅表静脉曲张的缺陷,进而通过优化各组分的种类和用量,提供一种粘合强度高、柔韧性和稳定性好、且粘度和固化速度适中、可由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的血管闭合胶,使用该血管闭合胶能够显著简化手术操作,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特别适用于浅表静脉曲张的治疗。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血管闭合胶因聚合热较大而易于损伤血管,进而通过优化各组分的种类和用量,提供一种粘合强度高、柔韧性和稳定性好、聚合热小且粘度和固化速度适中、可由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的血管闭合胶。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闭合胶,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10]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3 99.9份,增稠剂0.1 4.5份,阻聚剂1.1 2.46*10‑4份以及~ ~ ~‑4
染料0 3*10 份;
~
[0011] 所述增稠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2] 所述醋酸丁酸纤维素的重均分子量为3万 6万;~
[0013] 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 8万;~
[0014]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5万 50万。~
[001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5‑4 ‑4 ~99.9份,增稠剂2 3.5份,阻聚剂1.4 2.1*10 份以及染料0.5 2.5*10 份。
~ ~ ~
[001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纯度>98%。
[001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包括自由基阻聚剂1 2*10‑4份和酸性阻聚剂0.1~‑4
0.46*10 份。
~
[001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酸性阻聚剂为三氟化硼、三氟化硼乙醚、二氧化硫、磷酸、植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自由基阻聚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002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染料为溶剂蓝和/或溶剂紫。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阻聚剂、染料混合,搅拌溶解,再缓慢加入增稠剂,持续搅拌第一时间。
[002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 500rpm。~
[002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为3 12h。~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血管闭合胶或者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血管闭合胶在制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7] 1.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包括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93 99.9重量~‑4 ‑4
份,增稠剂0.1 4.5重量份,阻聚剂1.1 2.46*10 重量份以及染料0 3*10 份,其中增稠剂~ ~ ~
为重均分子量为3万 6万的醋酸丁酸纤维素、重均分子量为6万 8万的聚乳酸、重均分子量~ ~
为35万 50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发明人发现,上述特定增稠剂不仅具有增~
稠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可以在改善血管闭合胶粘度的同时,提升其成膜后的柔韧性;通过增大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并添加适量增稠剂,能够在保证产品粘度和固化速度的同时,使产品具有较大的粘合强度及可使用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的特点,解决目前上市产品(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不能用于浅表静脉的缺陷,这是因为,不同于大隐静脉血管直又长且管径大,适于导管介入的特性,浅表静脉血管短、迂曲且管径小,一旦发生曲张会呈现出蚯蚓状团块,无法采用导管介入技术进行浅表静脉蚯蚓状团块的治疗;并且,由于血管闭合胶的作用环境与外科粘合剂作用于伤口表面不同,血管闭合胶进入血管内目标位置后会受到血流动力学影响,若粘度过低或固化过慢有可能造成粘合剂迁移而发生异位栓塞,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综合考虑血管闭合胶的应用环境、作用方式、操作方法等特点,能够平衡产品的闭合效果、组织热损伤、迁移率以及操作便捷性等多方面性能。另外,为保证产品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添加适量阻聚剂,使产品具有适宜的固化速度、货架有效期。上述三种组分协同配合,使得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既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和较好的柔韧性,又同时具备适宜的粘度、固化速度及稳定性,可由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达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浅表静脉)且手术简便快捷的目的。
[0028] 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可以直接使用小于30G针头注射,满足了临床对浅表静脉曲张的治疗的需求,亦可适用于大隐静脉静脉曲张的治疗,即通过非血管腔内热消融的微创导管介入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直接注射治疗,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操作,同时也能显著降低手术费用,并且对于不适合使用导管输送血管闭合胶的浅表静脉而言,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因粘度和固化速度适中、便于针头直接注射而特别适于浅表静脉曲张的治疗。
[0029] 2.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采用纯度>98%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有利于降低血管闭合胶的聚合热,避免血管闭合胶在聚合固化时因放热量大而对血管带来损伤。
[0030] 3.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中的阻聚剂,包括自由基阻聚剂1 2*10‑4重量份和酸~‑4
性阻聚剂0.1 0.46*10 重量份。通过添加阻聚剂,可以有效防止血管闭合胶在货架期内发~
生聚合,以提高血管闭合胶的储存稳定性,确保血管闭合胶主体在施用到人体之前一直处于液体状态。发明人发现,将自由基阻聚剂和酸性阻聚剂按照上述特定比例复配,能够在保证产品有效性的前提下,使得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0031] 4.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中的染料优选为溶剂蓝和/或溶剂紫。现有技术曾提出向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显影基团如三碘苯甲酸单元,以便于观察手术情况,但此类显影基团只能在X光或CT下可见,这就对手术条件有较高要求。同时,发明人还考虑到在目前的导管介入手术中,需要预注闭合胶至导管近端或前端,因导管透明,无色液体在导管内推注时,不易观察及控制推注位置,易推注出导管前端,这样在导管进入血管时,前端留置闭合胶迅速凝固,引起堵管,操作失败,其次,术中所需药品都是无色,医生需要花时间区分辨认,存在误用的风险,故而本发明的血管闭合胶中添加的是肉眼可见的染料,一方面可便于医生观察手术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医生误用,提高手术的便利性,且降低操作时与药物或显影剂混淆的风险。
[0032]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装于西林瓶内,外加铝塑组合盖密封,其密封性好,提高产品的储存有效期,且具有使用注射器进行抽吸的便利优点。
[0033] 5.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阻聚剂和染料混合,搅拌溶解,再缓慢加入增稠剂,搅拌溶解,即可制得质量均一的血管闭合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便于操作,适于医用植入级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如下:
[0036]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CAS#6606‑65‑1,纯度>98%,其余为阻聚剂、甲醛、正丁醇、α‑氰乙酸正丁酯、水分等杂质,这些杂质的种类和含量对本发明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购自浙江派菲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货号:H5041,批号:H20220609001。
[0037]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CAS#6606‑65‑1,纯度95%,其余为阻聚剂、甲醛、正丁醇、α‑氰乙酸正丁酯、水分等杂质,这些杂质的种类和含量对本发明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购自浙江派菲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货号:H5041,批号:P20220510001。
[0038] 醋酸丁酸纤维素:CAS#9004‑36‑8,重均分子量 4万,购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C804235‑100g。
[0039] 聚乳酸:CAS#51056‑13‑9,重均分子量 8万,粒径3 mm,购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P875107‑25g。
[004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AS#9011‑14‑7,重均分子量 50万,购于罗姆化学(上海)有限~公司,货号:99954627。
[0041]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常规试剂,可通过市售获得。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44]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5g,醋酸丁酸纤维素3g,叔丁基对苯二酚0.15mg,三氟化硼0.02mg,以及0.05mg溶剂蓝67。
[004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叔丁基对苯二酚和溶剂蓝67,以3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然后,定量抽取三氟化硼,注入上述反应器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3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47] 实施例2
[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49]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6g,醋酸丁酸纤维素2g,丁基羟基茴香醚0.13mg,三氟化硼0.01mg,以及0.2mg溶剂蓝67。
[0050]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1]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溶剂蓝67,以2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然后,定量抽取三氟化硼,注入上述反应器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5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54]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7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05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对苯二酚、磷酸和溶剂蓝97,以1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6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57] 实施例4
[0058]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59]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8g,醋酸丁酸纤维素4g,间苯二酚0.16mg,对甲苯磺酸0.04mg,以及0.3mg溶剂蓝97。
[0060]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1]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间苯二酚、对甲苯磺酸和溶剂蓝97,以4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10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62] 实施例5
[0063]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64]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6.5g,醋酸丁酸纤维素4.5g,丁基羟基茴香醚0.2mg,植酸0.025mg,以及0.15mg溶剂紫D&C VIOLET NO.2。
[006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6]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丁基羟基茴香醚、植酸和溶剂紫,以5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12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67] 实施例6
[0068]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69]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7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g,对苯二酚0.1mg,苯磺酸0.046mg,以及0.25mg溶剂紫D&C VIOLET NO.2。
[0070]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1]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对苯二酚、苯磺酸和溶剂紫,以30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8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72] 实施例7
[0073]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74]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9.9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g,对苯二酚0.14mg,三氟化硼0.01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07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6]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对苯二酚和溶剂蓝97,以25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然后,定量抽取三氟化硼,注入上述反应器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5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77] 实施例8
[0078]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
[0079]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5g,聚乳酸4.5g,间苯二酚0.17mg,磷酸0.035mg,以及0.2mg溶剂紫D&C VIOLET NO.2。
[0080]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1] 按上述用量,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间苯二酚、磷酸和溶剂紫,以35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而后缓慢并分次加入聚乳酸,以避免结块,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6h。检测粘度及固化时间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要求后装入西林瓶中,密封储存。
[0082] 实施例9
[0083]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
[0084] 采用等质量的纯度为95%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代替实施例3中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0085] 实施例10
[0086]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
[0087] 采用对苯二酚0.21mg代替实施例3中的对苯二酚0.18mg和磷酸0.03mg。
[0088] 实施例11
[0089]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
[0090] 采用磷酸0.21mg代替实施例3中的对苯二酚0.18mg和磷酸0.03mg。
[0091] 实施例12
[0092]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3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5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09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94] 实施例13
[009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09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97] 实施例14
[0098]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4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1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09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100] 对比例1
[0101]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
[0102] 采用等质量的阿拉伯胶(重均分子量 30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A800707‑500g)代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增稠剂。
[0103] 对比例2
[0104] 本对比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5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10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106] 对比例3
[0107] 本对比例提供的血管闭合胶的原料组成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纯度>98%)94.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g,对苯二酚0.18mg,磷酸0.03mg,以及0.1mg溶剂蓝97。
[010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109] 对比例4
[0110]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3相同。
[0111] 采用等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重均分子量 30万,购自罗姆化学有限公司,货~号:99992565)代替实施例3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增稠剂。
[0112] 对比例5
[0113]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2相同。
[0114] 采用等质量的醋酸丁酸纤维素(重均分子量 7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C804233‑100g)代替实施例2中的醋酸丁酸纤维素作为增稠剂。
[0115] 对比例6
[0116] 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内容与实施例8相同。
[0117] 采用等质量的聚乳酸(重均分子量 3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货号:P905795‑5g)代替实施例8中的聚乳酸作为增稠剂。
[0118] 对比例7
[0119] 美敦力公司的VenaSeal静脉闭合胶。
[0120] 实验例
[0121] 分别采用下述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 14及对比例1 7提供的血管闭合胶进行性~ ~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22] (1)粘度
[0123] 参考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633 黏度测定法(第三法旋转黏度计测定法)的试验方法进行。
[0124] (2)固化时间
[0125] 在直径为90mm 的平皿中,加入0.3g/L的NaHCO3溶液50mL(现配制),吸取一滴血管闭合胶,并在距液面1cm 处滴下一滴,记录从边缘开始至完全固化成膜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
[0126] (3)柔韧性
[0127] 与固化时间合并开展试验,在完成固化时间的样品制备后,用玻璃棒从水中任意位置挑起固化膜片,若膜片能挑起,且挑起弯折后无断裂,评为优;若膜片能挑起,且挑起后弯折后有裂纹,评为较优;若膜片能挑起,且挑起后弯折后断裂,评为中;若膜片挑起后破裂,评为差。
[0128] (4)聚合热
[0129] 按照GB/T 19466.1‑2004的试验方法进行。
[0130] (5)拉伸强度
[0131] 参考标准 YY/T 0729.3‑2009组织血管闭合胶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拉伸强度。
[0132] (6)闭合强度
[0133] 参考标准 YY/T 0729.4‑2009组织血管闭合胶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闭合强度。
[0134] (7)细胞毒性
[0135] 参考标准GB/T 16886.5‑2017方法进行。
[0136] (8)稳定性
[0137] 将血管闭合胶产品于82℃下加速老化7天后,观察血管闭合胶有无明显增稠现象。
[0138] (9)推注
[0139] 使用1mL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血管闭合胶,若通过30G针头正常推出,无明显阻力,且推出液体呈线状,判定为可推注;否则判定为不可推注。
[0140] 在使用1mL注射器和30G针头时,过大的推注力仍无法使推出的液体呈线状,还存在导致针头脱落的风险。
[0141] 表1血管闭合胶的性能测试结果
[0142]
[0143] 说明:表1中“/”表示未测试。
[0144]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血管闭合胶(实施例1 14)具有粘度适中、固化速度可控、~柔韧性好、聚合热低、力学性能优异且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具体如下:
[0145] (1)粘度在10‑25mPa·s范围内,适用于大隐静脉与浅静脉的粘合,可用注射器通过小于30G针头直接注射,操作简单,大大节约手术时间;
[0146] (2)固化时间在25s以内,减少手术中的按压时间,便于操作;
[0147] (3)柔韧性好,无异物感,无触感;
[0148] (4)聚合放热低,聚合热基本在160 200J/g之间,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0149] (5)力学性能优异,粘合强度高,闭合强度达到31N以上;
[0150] (6)合适的配方以及比例的调配使最终产品的毒性较小,通过MTT测试,无潜在细胞毒性;
[0151] (7)稳定性好,经一段时间老化后无明显增稠现象。
[0152] 与实施例1 14相比,对比例1采用阿拉伯胶作为增稠剂,无法保证固化成膜后的柔~韧性;与实施例13相比,对比例2减少了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使得血管闭合胶的粘合强度下降,同时导致增稠剂在产品中的占比变大,相应地产品粘度变大,无法通过30G针头推注;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3增大了增稠剂的含量,使得血管闭合胶的粘合强度下降、粘度明显增大,固化时间明显延长,不能通过30G针头推注,老化后还明显增稠;对比例4 对~
比例6采用的增稠剂的分子量或大或小,均不能兼顾血管闭合胶的上述性能;对比例7即目前用于临床的静脉闭合胶VenaSeal,固化时间通常为2 3分钟,且其粘度远大于本发明的血~
管闭合胶,无法使用针头推注。
[015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