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面层、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512070.6

文献号 : CN11578232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曹昌义胡全超黄海亮李仪

申请人 :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公开了上表面层、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上表面层由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形成,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增强填料、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光稳定剂。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卷材能够焊接,工艺简单,并且物理性能优异、双层结构粘结紧密、韧性好,强度高,耐候性好,适用于建筑防水领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所述上表面层由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形成,所述下表面层由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形成,且所述上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与所述下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的比值为1:1‑1.8;

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增强填料、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在所述上表面层中,以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30‑7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的含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TPO‑g‑(GMA‑co‑St)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软化油的含量为2‑1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促进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1‑4.5重量份,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在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TPO‑g‑(GMA‑co‑St)、聚丙烯基弹性体、茂金属聚乙烯、增强填料、抗氧剂、光稳定剂、颜料;所述TPO‑g‑(GMA‑co‑St)与上表面层中的TPO‑g‑(GMA‑co‑St)相同;

所述TPO‑g‑(GMA‑co‑St)为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的产物:

S1、将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I;

S2、在温度为180‑230℃条件下,将混合物I进行熔融接枝,得到所述TPO‑g‑(GMA‑co‑St),所述熔融接枝的时间为8‑15min;

其中,所述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包括:聚丙烯基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抗氧剂1010;

在所述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用量为1‑5重量份;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0.5‑4重量份;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为0.1‑0.8重量份;所述抗氧剂1010的用量为0.1‑1重量份,其中,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与上表面层中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中,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所述软化油选自环烷油、石蜡油、芳烃油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DM、促进剂TMTD、促进剂BZ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防老剂选自防老剂4010NA、防老剂4010、防老剂RD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选自利安德巴塞尔CA10A、利安德巴塞尔CA60A、美国陶氏VERSIFY 

2300;和/或

所述增强填料选自炭黑、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光稳定剂UV‑2020、紫外线吸收剂UV‑326、紫外线吸收剂UV‑531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卷材,其中,在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TPO‑g‑(GMA‑co‑St)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茂金属聚乙烯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所述颜料的含量为0.5‑2重量份,其中,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增强填料和所述光稳定剂分别与权利要求1或2中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增强填料和所述光稳定剂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卷材,其中,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颜料选自二氧化钛、炭黑和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茂金属聚乙烯选自茂金属高密度聚乙烯、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各组分进行,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接触: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填料、防老剂、光稳定剂进行混合接触I,得到预混料1;

将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茂金属聚乙烯、填料、抗氧剂、颜料进行混合接触II,得到预混料2;

(2)造粒:将所述预混料1造粒,得到造粒料1;

(3)塑化压延:将所述造粒料1和所述预混料2挤出塑化,引入三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得到所述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接触I至少满足: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300‑800r/min,温度为70‑90℃,时间为5‑10min;和/或所述混合接触II至少满足: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300‑800r/min,温度为70‑90℃,时间为5‑10min。

7.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领域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上表面层、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上表面层、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三元乙丙(EPDM)橡胶防水卷材,是在三元乙丙橡胶中加入适量的丁基橡胶、硫化剂、促进剂、软化剂和补强剂等,经过密炼、拉片过滤、挤出成形等工序加工而成。
[0003] 三元乙丙橡胶是由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共聚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主链具有饱和结构的特点,因此呈现出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0004]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耐老化性好,使用寿命长。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分子结构中的主链上没有双键,因此,当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受到臭氧、紫外线、湿热的作用时,主链上不易发生断裂,所以它有优异的耐气候性,耐老化性,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0005] 但是现有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本体无法焊接,一般搭接边采用溶剂型胶水粘接的施工方式,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复杂,粘接部位的可靠性不高,长期使用后粘接部位失效,出现渗水漏水等。
[0006] 因此,提高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粘结部位的可焊接性和防渗性能,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时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不可焊接,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复杂,粘接部位易失效,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中的上表面层,所述上表面层由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形成,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增强填料、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0009] 在所述上表面层中,以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30‑7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的含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TPO‑g‑(GMA‑co‑St)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软化油的含量为2‑1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促进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1‑4.5重量份,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00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
[0011] 所述上表面层为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表面层,且
[0012] 所述下表面层由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形成,且
[0013] 所述上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与所述下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的比值为1:1‑1.8。
[0014]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第二方面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该方法应用第二方面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各组分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混合接触: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填料、防老剂、光稳定剂进行混合接触I,得到预混料1;
[0016] 将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茂金属聚乙烯、填料、抗氧剂、颜料进行混合接触II,得到预混料2;
[0017] (2)造粒:将所述预混料1造粒,得到造粒料1;
[0018] (3)塑化压延:将所述造粒料1和所述预混料2挤出塑化,引入三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得到所述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0019]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第三方面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领域中的应用。
[0020]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焊接性能可靠,粘结紧密,防水性好,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上表面层2:下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针对各方面中的相同的组分或者术语,本发明仅在其中一方面中描述一次而不重复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如前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防水卷材中的上表面层,所述上表面层由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形成,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增强填料、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0027] 在所述上表面层中,以所述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30‑7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的含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TPO‑g‑(GMA‑co‑St)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软化油的含量为2‑1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促进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1‑4.5重量份,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
[0028]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中,所述软化油选自环烷油、石蜡油、芳烃油中的至少一种。
[0029] 优选地,所述硫化剂选自硫磺、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
[0030] 优选情况下,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剂DM、促进剂TMTD、促进剂BZ中的至少一种。
[0031] 优选情况下,所述防老剂选自防老剂4010NA、防老剂4010、防老剂RD中的至少一种。
[0032] 优选情况下,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的利安德巴塞尔CA10A、利安德巴塞尔CA60A、美国陶氏VERSIFY 2300。
[0033] 优选地,所述增强填料选自炭黑、白炭黑、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34] 优选地,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光稳定剂UV‑2020、紫外线吸收剂UV‑326、紫外线吸收剂UV‑531中的至少一种。
[0035]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TPO‑g‑(GMA‑co‑St)为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的产物:
[0036] S1、将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I;
[0037] S2、在温度为180‑230℃条件下,将混合物I进行熔融接枝,得到所述TPO‑g‑(GMA‑co‑St),所述熔融接枝的时间为8‑15min;
[0038] 其中,所述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包括:聚丙烯基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抗氧剂1010。
[0039]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混合至少满足: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300‑800r/min,温度为70‑90℃,时间为8‑15min。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设备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采用本常规设备和手段进行,例如采用高速混合机进行所述混合。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对所述熔融接枝的设备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采用本常规设备和手段进行,例如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进行。
[0042] 优选地,在所述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用量为1‑5重量份;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0.5‑4重量份;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为0.1‑0.8重量份;所述抗氧剂1010的用量为0.1‑1重量份,其中,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与所述上表面层中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相同。
[0043]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
[0044] 所述上表面层为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表面层,且
[0045] 所述下表面层由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形成,且
[0046] 所述上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与所述下表面层的最薄处的厚度的比值为1:1‑1.8。
[0047]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提供一种所述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双层结构,具体地:
[0048] 所述下表面层2具有凹槽结构,且所述上表面层1位于所述下表面层2的凹槽结构中;所述双层结构中具有焊接边,所述焊接边由下表面层2中的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形成。发明人发现,该优选情况下制备得到的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更优。
[0049]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含有以下组分:TPO‑g‑(GMA‑co‑St)、聚丙烯基弹性体、茂金属聚乙烯、增强填料、抗氧剂、光稳定剂、颜料,其中,在所述下表面层中,所述TPO‑g‑(GMA‑co‑St)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上表面层中的TPO‑g‑(GMA‑co‑St)相同。
[0050] 优选地,在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TPO‑g‑(GMA‑co‑St)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茂金属聚乙烯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所述增强填料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1‑1重量份,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所述颜料的含量为0.5‑2重量份,其中,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增强填料和所述光稳定剂分别与第一方面所述聚丙烯基弹性体、所述增强填料和所述光稳定剂相同。
[0051] 优选情况下,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防水层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中的至少一种。
[0052] 优选地,所述颜料选自二氧化钛、炭黑和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0053] 优选地,所述茂金属聚乙烯选自茂金属高密度聚乙烯、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0054]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第二方面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方法,该方法应用第二方面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各组分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0055] (1)混合接触: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软化油、填料、防老剂、光稳定剂进行混合接触I,得到预混料1;
[0056] 将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茂金属聚乙烯、填料、抗氧剂、颜料进行混合接触II,得到预混料2;
[0057] (2)造粒:将所述预混料1造粒,得到造粒料1;
[0058] (3)塑化压延:将所述造粒料1和所述预混料2挤出塑化,引入三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得到所述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005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对实施所述混合接触I的设备没有具体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设备进行,例如使用高速捏合机进行。
[0060]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2)中的所述造粒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0061]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引入三辊压延机之前,先采用两台挤出机进行挤出塑化,具体地,将造粒料1引入挤出机1中挤出塑化,得到物料I;将预混料2引入挤出机2中挤出塑化,得到物料II;将物料I和物料II共挤至双层共挤模具中出料,得到待应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中进行压延的共挤料。
[0062]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步骤(2)中得到的所述造粒料1进行挤出塑化之前,采用硫化剂和促进剂对造粒料1进行动态硫化,得到待应用于挤出塑化的硫化造粒料1。
[006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所述造粒、挤出塑化、动态硫化和压延的操作条件没有具体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参数进行,下文中示例性地提供一种操作条件,包括:
[0064] 所述造粒和动态硫化的条件均为:在搅拌的条件下,转速为400‑600rpm,温度为180‑230℃;
[0065] 所述挤出塑化的条件为:在搅拌的条件下,温度为180‑230℃、转速为200‑500rpm;
[0066] 所述压延的条件为:温度为30‑70℃;
[0067] 其中,所述造粒和动态硫化的温度是指螺杆挤出机的模具的温度。
[0068]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合接触I至少满足: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300‑800r/min,温度为70‑90℃,时间为5‑10min。
[0069] 优选地,所述混合接触II至少满足: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300‑800r/min,温度为70‑90℃,时间为5‑10min。
[0070]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第三方面所述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领域中的应用。
[007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卷材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72] (1)、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卷材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物理性能优异,施工简单快捷的特点。
[0073] (2)、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卷材的双层结构粘结紧密,防水性好,且具有低充油,韧性好,强度高,耐候性好,可焊接的特点。
[0074] 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品。
[0075] 以下实例中使用的部分原料及来源如下表1中所示:
[0076] 表1
[0077]
[0078]
[0079] 高速混合机:型号为SHR‑800A,购自正兴机械有限公司;
[0080] 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型号为JWE‑75,购自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0081] 挤出机1:型号为CJWH75‑44D,购自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0082] 挤出机2:型号为CJWH95‑44D,购自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0083] 三辊压延机:型号为600×2400,购自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0084] 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测试:按GB/T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JL1进行测试;
[0085] 防水卷材的接缝剥离强度按GB27789—2011中6.11进行。
[0086]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实例中每重量份表示10g。
[0087] 制备例A‑1
[0088] 本制备例中的用于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配方为:
[0089]
[0090] 本制备例用来说明TPO‑g‑(GMA‑co‑St)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获得:
[0091] S1、将制备TPO‑g‑(GMA‑co‑St)的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I;
[0092] 其中,在步骤S1中,所述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500r/min,温度为85℃,时间为8min;
[0093] S2、在温度为200℃条件下,将混合物I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进行熔融接枝,得到所述TPO‑g‑(GMA‑co‑St),所述熔融接枝的时间为10min;
[0094] 得到TPO‑g‑(GMA‑co‑St),命名为T1。
[0095] 制备例A‑2
[0096] 本制备例中的用于制备TPO‑g‑(GMA‑co‑St)的原料配方与制备例A‑1中相同。
[0097]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A‑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本制备例中,
[0098] 步骤S1中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4min;
[0099] 步骤S2中的熔融接枝的温度为220℃,熔融接枝的时间为15min;
[0100] 得到TPO‑g‑(GMA‑co‑St),命名为T2。
[0101] 制备例B‑1
[0102] 本制备例用来说明预混料1(也即本发明所述上表面层)的制备方法。
[0103] 具体地,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T1)、软化油I、增强填料、防老剂、光稳定剂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接触I,具体参见表2。
[0104] 其中,混合接触I在搅拌下进行,且混合接触I的条件为:转速为500rpm,温度为85℃,时间为8min。
[0105] 得到预混料1,命名为预混料1‑a。
[0106] 制备例B‑2
[0107]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B‑1相似的方法制备预混料1,不同的是:
[0108] 本制备例中,使用相同重量份的软化油II代替制备例B‑1中的软化油I进行混合接触I,且使用的TPO‑g‑(GMA‑co‑St)为T2,具体参见表2;
[0109] 得到预混料1,命名为预混料1‑b。
[0110] 制备例B‑3
[0111]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B‑1相似的方法制备预混料1,不同的是:
[0112] 本制备例中,使用相同重量份的PP‑g‑MAH代替制备例B‑1中的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具体参见表2;
[0113] 得到预混料1,命名为预混料1‑c。
[0114] 制备例B‑4
[0115]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B‑1相似的方法制备预混料1,不同的是:使用PEg‑MAH代替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具体参见表2;
[0116] 得到预混料1,命名为预混料1‑d。
[0117] 制备例B‑5
[0118]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B‑1相似的方法制备预混料1,不同的是:不添加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具体参见表2;
[0119] 得到预混料1,命名为预混料1‑e。
[0120] 表2
[0121]
[0122]
[0123] 制备例C‑1
[0124] 本制备例用来说明预混料2(也即本发明所述下表面层)的制备方法。
[0125] 具体地,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聚丙烯基弹性体、TPO‑g‑(GMA‑co‑St)(T1)、茂金属聚乙烯、增强填料、抗氧剂、颜料进行混合接触II,具体参见表3,其中,混合接触II的条件为: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转速为500r/min,温度为85℃,时间为8min;
[0126] 得到预混料2,命名为预混料2‑a。
[0127] 制备例C‑2
[0128]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C‑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茂金属聚乙烯II代替茂金属聚乙烯I进行混合接触II,且使用的TPO‑g‑(GMA‑co‑St)为T2,具体参见表3;
[0129] 得到预混料2,命名为预混料2‑b。
[0130] 制备例C‑3
[0131]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C‑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PP‑g‑MAH代替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I,具体参见表3;
[0132] 得到预混料2,命名为预混料2‑c。
[0133] 制备例C‑4
[0134]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C‑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PE‑g‑MAH代替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I,具体参见表3;
[0135] 得到预混料2,命名为预混料2‑d。
[0136] 制备例C‑5
[0137] 本制备例采用与制备例C‑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不添加TPO‑g‑(GMA‑co‑St)进行混合接触II,具体参见表3;
[0138] 得到预混料2,命名为预混料2‑e。
[0139] 表3
[0140]
[0141]
[0142] 实施例1
[0143]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制备按照以下参数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0144] SS1、造粒:
[0145] 将预混料1加入至螺杆挤出机中造粒,得到造粒料1;
[0146] SS2、动态硫化:
[0147] 在将造粒料1进行挤出塑化之前,采用硫化剂和促进剂对造粒料1进行动态硫化,得到待应用于挤出塑化的硫化造粒料1;
[0148] SS3、挤出塑化:
[0149] 采用两台挤出机进行挤出塑化,具体地,将造粒料1引入挤出机1中挤出塑化,得到物料I;将预混料2引入挤出机2中挤出塑化,得到物料II;将物料I和物料II共挤至双层共挤模具中出料,得到待应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中进行压延的共挤料;
[0150] SS4、压延:
[0151] 将共挤料引入三辊压延机进行压延,得到双层复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0152] 其中,使用的预混料1为由制备例B‑1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1‑a,预混料2为由制备例C‑1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2‑a;
[0153] 所述造粒和动态硫化的条件均为:在搅拌的条件下,转速为500rpm,螺杆挤出机的模具的温度为225℃;
[0154] 所述挤出塑化的条件为:在搅拌的条件下,温度为225℃、转速为365rpm;
[0155] 所述压延的条件为:温度为上辊45℃、中辊45℃、下辊45℃;
[0156]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P1,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7cm。
[0157] 实施例1‑a
[0158]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且操作条件相同,不同的是:改变了原料的添加量:
[0159] 其中,在制备预混料1‑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50重量份;
[0160] 在制备预混料2‑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80重量份。
[0161]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P1‑a,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
[0162] 实施例1‑b
[0163]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改变了原料的添加量和操作条件:
[0164] 其中,在制备预混料1‑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60重量份,TPO‑g‑(GMA‑co‑St)的添加量为5重量份,增强填料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光稳定剂的添加量为2重量份;
[0165] 在制备预混料2‑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80重量份,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5重量份,增强填料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
[0166] 在制备防水卷材的过程中,步骤SS1和SS2中所述造粒和动态硫化的条件均为:在搅拌的条件下,转速为500rpm,螺杆挤出机的模具的温度为200℃;
[0167] 在步骤SS3中,所述挤出塑化的条件为:在搅拌的条件下,温度为200℃、转速为450rpm;
[0168] 在步骤SS4中,所述压延的条件为:温度为上辊55℃、中辊55℃、下辊55℃;
[0169]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P1‑b,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8cm。
[0170] 实施例1‑c
[0171]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改变了原料的添加量:
[0172] 其中,在制备预混料1‑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70重量份,TPO‑g‑(GMA‑co‑St)的添加量为5重量份,增强填料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光稳定剂的添加量为2重量份;
[0173] 在制备预混料2‑a的过程中,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100重量份,聚丙烯基弹性体的添加量为5重量份,增强填料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
[0174]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P1‑c,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6cm。
[0175] 实施例2
[0176]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的预混料1为预混料1‑b,预混料2为预混料2‑b;
[0177]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P2,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9cm。
[0178] 对比例1
[0179]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的预混料1为由制备例B‑3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1‑c,预混料2为由制备例C‑3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2‑c;
[0180]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DP1,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7cm。
[0181] 对比例2
[0182]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的预混料1为由制备例B‑4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1‑d,预混料2为由制备例C‑4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2‑d;
[0183]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DP2,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7cm。
[0184] 对比例3
[0185]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使用的预混料1为由制备例B‑5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1‑e,预混料2为由制备例C‑5中的方法得到的全部重量份的预混料2‑e;
[0186] 得到防水卷材,命名为DP3,其上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5cm,下表面层的最薄处厚度为0.7cm。
[0187] 测试例1
[0188] 对以上制备得到的防水卷材采用焊接搭接,并进行物理性能和缝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4。
[0189] 表4
[0190]
[0191]
[0192] 表4续表
[0193]
[0194]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防水卷材能够焊接,工艺简单,并且物理性能优异、双层结构粘结紧密、韧性好,强度高,耐候性好,适用于建筑防水领域。
[019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