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膜拉伸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1173961.3

文献号 : CN1158712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原步梦北岸一志清水享

申请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以高制造效率获得取向角的偏差减少的长条状斜向拉伸膜。本发明提供使用膜拉伸装置制造拉伸膜的拉伸膜制造方法,膜拉伸装置设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且具有左右基准轨道和被左右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这些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制造方法包含分别利用左右的夹具对长条状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进行把持;对膜进行预热;一边改变至少1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一边使左右夹具行走移动,将膜进行斜向拉伸;以及将膜从左右夹具上释放,其中一边监测把持膜时的左右夹具的温度,一边按照把持膜时的左右夹具的温度达到膜的Tg‑90℃以下的方式对从释放区域返回至把持区域的途中的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权利要求 :

1.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为使用膜拉伸装置制造拉伸膜的方法,所述膜拉伸装置从膜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设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并且所述膜拉伸装置具有:通过所述区域的环状的左右的基准轨道;和

被所述左右的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所述把持区域、所述预热区域、所述拉伸区域及所述释放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所述制造方法包含:

分别利用所述左右的夹具对长条状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进行把持的步骤;

对所述膜进行预热的步骤;

一边改变至少1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一边使所述左右夹具行走移动,将所述膜进行斜向拉伸的步骤;以及将所述膜从所述左右夹具上释放的步骤,

释放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的夹具的温度为100℃~140℃,所述制造方法中,一边监测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一边按照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达到所述膜的Tg‑90℃以下的方式、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的变动幅度调整至6℃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吹送冷却风来对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膜是包含选自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及环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

1种的树脂膜。

6.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长条状的拉伸膜的步骤;和一边搬送长条状的光学膜和所述长条状的拉伸膜,一边统一它们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使它们贴合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膜为偏振片,所述拉伸膜为λ/4板或λ/2板。

说明书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膜拉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膜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显示特性或防止反射,使用圆偏振片。圆偏振片代表性地将起偏器与相位差膜(代表性地为λ/4板)按照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的慢轴成45°角度的方式进行层叠。一直以来,相位差膜代表性地通过在纵方向及/或横方向上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来制作,因此其慢轴多在长条状膜坯料的横方向(宽度方向)或纵方向(长度方向)上显现。结果,在制作圆偏振片时,需要将相位差膜按照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成45°角度的方式剪断,一张张地贴合。
[0003] 另外,为了确保圆偏振片的宽波段性,还有将λ/4板与λ/2板的两张相位差膜层叠的情况。此时,需要λ/2板按照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成75°角度的方式进行层叠、λ/4板按照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成15°角度的方式进行层叠。此时,在制作圆偏振片时,也需要将相位差膜按照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成15°及75°的角度的方式剪断,一张张地贴合。
[0004] 进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来自笔记本电脑的光映入到键盘等中,以使出自偏振片的直线偏振光的朝向旋转90°为目的,有时在偏振片的可视侧使用λ/2板。此时,也需要将相位差膜按照相对于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成45°的角度的方式剪断,一张张地贴合。
[0005]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分别利用纵方向的夹具间距发生变化的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对长条状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进行把持,使所述左右夹具中的至少一个的夹具间距变化,并相对于长度方向在斜向方向上进行拉伸(以下也称作“斜向拉伸”),由此使相位差膜的慢轴在斜向方向上得以显现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斜向拉伸膜中,有时取向角会产生偏差。另外,还需要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45619号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以高的制造效率获得取向角的偏差有所减少的长条状斜向拉伸膜。
[0011]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为使用膜拉伸装置制造拉伸膜的方法,所述膜拉伸装置从膜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设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并且所述膜拉伸装置具有:
[0013] 通过所述区域的环状的左右的基准轨道;和
[0014] 被所述左右的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所述把持区域、所述预热区域、所述拉伸区域及所述释放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
[0015] 所述制造方法包含:
[0016] 分别利用所述左右的夹具对长条状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进行把持的步骤;
[0017] 对所述膜进行预热的步骤;
[0018] 一边改变至少1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一边使所述左右夹具行走移动,将所述膜进行斜向拉伸的步骤;以及
[0019] 将所述膜从所述左右夹具上释放的步骤,
[0020] 所述制造方法中,一边监测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一边按照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达到所述膜的Tg‑90℃以下的方式、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00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把持上述膜时的上述左右夹具的温度的变动幅度调整至6℃以内。
[00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把持上述膜时的上述左右夹具的温度为20℃~50℃。
[002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从上述释放区域返回至上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上述左右夹具吹送冷却风来对上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00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膜是包含选自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及环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的树脂膜。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0026]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获得长条状的拉伸膜的步骤;和
[0027] 一边搬送长条状的光学膜和所述长条状的拉伸膜,一边统一它们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使它们贴合的步骤。
[002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膜为偏振片,所述拉伸膜为λ/4板或λ/2板。
[0029]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膜拉伸装置,其从膜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具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
[0030] 并且所述膜拉伸装置具有:
[0031] 按照通过所述区域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左右的基准轨道;
[0032] 被所述左右的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所述把持区域、所述预热区域、所述拉伸区域及所述释放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
[0033] 对进入所述把持区域之前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机构;以及
[0034] 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的机构。
[0035] 发明效果
[0036] 本发明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一边监测把持膜时的左右夹具的温度,一边按照把持膜时的左右夹具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的方式、对从释放区域返回至把持区域的途中的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以高精度控制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可以减小宽度方向上的取向角的偏差。另外,利用高温的夹具把持膜时,所把持的部分会发生拉伸,结果所得膜的有效宽度变小。而通过用规定温度的夹具把持膜,可以加宽有效宽度、提高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膜拉伸装置的一例的整体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0038] 图2为用于说明在图1的拉伸装置中改变夹具间距的连杆机构的要部示意俯视图。
[0039] 图3为用于说明在图1的拉伸装置中改变夹具间距的连杆机构的要部示意俯视图。
[0040] 图4A为表示斜向拉伸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夹具间距的变化曲线(profile)的示意图。
[0041] 图4B为表示斜向拉伸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夹具间距的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0042] 图5为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的示意截面图。
[0043] 符号说明
[0044] 10L 环道(endless loop)
[0045] 10R 环道
[0046] 20 夹具
[0047] 40 夹具温度监测机构
[0048] 50 夹具温度调整机构
[0049] 60 控制器
[0050] 100 拉伸装置
[0051] 500 圆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本说明书中,“纵方向的夹具间距”是指在纵方向上相邻的夹具在行走方向上的中心间距离。另外,长条状的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关系只要没有特殊的记载,则是指朝向所述膜的搬运方向的左右关系。
[0053] A.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0054]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膜拉伸装置制造拉伸膜,所述膜拉伸装置从膜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设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并且所述膜拉伸装置具有:通过所述区域的环状的左右的基准轨道;和被所述左右的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所述把持区域、所述预热区域、所述拉伸区域及所述释放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
[0055] 所述实施方式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包含:
[0056] 分别利用所述左右的夹具对长条状膜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部进行把持的步骤(把持工序);
[0057] 对所述膜进行预热的步骤(预热工序);
[0058] 一边改变至少1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一边使所述左右夹具行走移动,将所述膜进行斜向拉伸的步骤(拉伸工序);以及
[0059] 将所述膜从所述左右夹具上释放的步骤(释放工序),
[0060] 所述制造方法中,一边监测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一边按照把持所述膜时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达到所述膜的Tg‑90℃以下的方式、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
[0061] A‑1.膜拉伸装置
[0062]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膜拉伸装置进行,所述膜拉伸装置例如从膜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设有把持区域、预热区域、拉伸区域及释放区域,并且所述膜拉伸装置具有:按照通过所述区域的方式进行设置的环状的左右的基准轨道;被所述左右的基准轨道引导地依次通过所述把持区域、所述预热区域、所述拉伸区域及所述释放区域进行巡回移动的多个可变间距型的左右夹具;对进入所述把持区域之前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机构;以及对从所述释放区域返回至所述把持区域的途中的所述左右夹具的温度进行调整的机构。所述膜拉伸装置按照在拉伸区域中一边改变至少1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一边使左右夹具行走移动、由此将膜进行斜向拉伸的方式构成。
[0063] 图1为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使用的膜拉伸装置的一例的整体构成的示意俯视图。拉伸装置100在俯视下,在左右两侧,左右对称地具备具有膜把持用的多个夹具20的环道10L和环道10R。此外,本说明书中,从膜的入口侧进行观察,将左侧的环道称作左侧的环道10L、右侧的环道称作右侧的环道10R。左右的环道10L、10R的夹具20分别被环状的左右基准轨道70引导地以环状进行巡回移动。左侧的环道10L的夹具(左侧夹具)20以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巡回移动,右侧的环道10R的夹具(右侧夹具)20以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巡回移动。拉伸装置中,从片材的入口侧朝向出口侧依次设有把持区域A、预热区域B、拉伸区域C及释放区域D。这些各个区域是指成为拉伸对象的膜实质上被把持、预热、斜向拉伸及释放的区域,并不是机械上、结构上独立的分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图1的拉伸装置中的各个区域的长度比率与实际长度的比率不同。
[0064] 图1中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拉伸区域C与释放区域D之间根据需要设置用于实施任意的适当处理的区域。作为这种处理,可举出横向收缩处理等。另外,虽同样未图示,但上述拉伸装置代表性地具备用于使预热区域B至释放区域D的各区域成为加热环境的加热装置(例如热风式、近红外式、远红外式等各种烘箱)。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热、斜向拉伸及从夹具上的释放可以分别在设定为规定温度的烘箱内进行。
[0065] 上述拉伸装置100的把持区域A及预热区域B中,左右的环道10L、10R按照以对应于成为拉伸对象的膜的初始宽度的间隔距离、彼此间大致平行的方式构成。拉伸区域C中,成为随着从预热区域B的一侧朝向释放区域D、左右的环道10L、10R的间隔距离慢慢扩大至对应于上述膜的拉伸后宽度的构成。释放区域D中,左右的环道10L、10R按照以对应于上述膜的拉伸后宽度的间隔距离、彼此间大致平行的方式构成。但是,左右的环道10L、10R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图示例。例如,左右的环道10L、10R还可以按照从把持区域A至释放区域D、以对应于成为拉伸对象的膜的初始宽度的间隔距离、彼此间大致平行的方式构成。
[0066] 左侧环道10L的夹具(左侧夹具)20及右侧环道10R的夹具(右侧夹具)20可以各自独立地巡回移动。例如,将左侧环道10L的驱动用链轮齿11、12通过电动机13、14在逆时针旋转方向上旋转驱动、将右侧环道10R的驱动用链轮齿11、12通过电动机13、14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旋转驱动。结果,对啮合于这些驱动用链轮齿11、12的驱动辊(未图示)的夹具载持构件(未图示)赋予行走力。由此,左侧的夹具在逆时针旋转方向上进行巡回移动、右侧的夹具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进行巡回移动。通过分别独立地驱动左侧的电动机及右侧的电动机,可以使左侧的夹具及右侧的夹具各自独立地巡回移动。
[0067] 进而,左侧环道10L的夹具(左侧夹具)20及右侧环道10R的夹具(右侧夹具)20分别是可变间距型。即左右的夹具20、20各自独立地可以随着移动而纵方向的夹具间距发生变化。可变间距型的构成可以通过采用受电弓方式、线性马达方式、马达链条方式等驱动方式来实现。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4339号公报等中详细地说明了使用受电弓方式的连杆机构的拉幅机式同时双轴拉伸装置。以下,作为一例对连杆机构(受电弓机构)进行说明。
[0068] 图2及图3分别为用于说明图1的拉伸装置中使夹具间距发生变化的连杆机构的要部示意俯视图,图2表示夹具间距为最小的状态,图3表示夹具间距为最大的状态。
[0069] 如图2及图3所图示,在载持各个夹具20的俯视横方向上设置有细长矩形形状的夹具载持构件30。虽未图示,夹具载持构件30被上梁、下梁、前壁(夹具侧的壁)及后壁(与夹具相反侧的壁)封闭而形成截面牢固的框架结构。夹具载持构件30按照利用其两端的行走轮38在行走路面81、82上转动的方式设置。此外,图2及图3中,未图示前壁侧的行走轮(在行走路面81上转动的行走轮)。行走路面81、82在整个区域上与基准轨道70并行。在夹具载持构件30的上梁和下梁的后侧(夹具侧的相反侧(以下记为反夹具侧)),沿着夹具载持构件的长度方向形成长孔31,滑块32以能够在长孔3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啮合。在夹具载持构件30的夹具20侧端部的附近,贯通上梁及下梁地垂直设置有一根第一轴构件33。另一方面,在夹具载持构件30的滑块32中垂直贯通地设置有一根第二轴构件34。在各夹具载持构件30的第一轴构件33上枢轴连接有主连杆构件35的一端。主连杆构件35与相邻另一端的夹具载持构件30的第二轴构件34枢轴连接。各夹具载持构件30的第一轴构件33上除了主连杆构件
35之外,还枢轴连接有副连杆构件36的一端。副连杆构件36的另一端通过枢轴37枢轴连接于主连杆构件35的中间部。通过由主连杆构件35、副连杆构件36构成的连杆机构,如图2所示,滑块32越向夹具载持构件30的后侧(反夹具侧)移动,夹具载持构件30之间的纵方向的间距(作为结果是夹具间距)变得越小,如图3所示,滑块32越向夹具载持构件30的前侧(夹具侧)移动,夹具载持构件30之间的纵方向的间距(作为结果是夹具间距)变得越大。滑块32的定位利用间距设定轨道90进行。如图2及图3所示,基准轨道70与间距设定轨道90的间隔距离越小,夹具间距变得越大。
[0070] 拉伸装置100在膜的入口处具有对夹具的温度进行监测的机构40L、40R。作为夹具温度监测机构40L、40R,优选使用点辐射温度计、扫描辐射温度计、热成像相机等辐射温度计。其中,优选热成像相机。作为夹具温度监测机构40L、40R的配置场所,并不限于膜的入口,只要是实质上能够测定夹具把持膜时的温度的场所即可。此外,本说明书中,夹具的温度或夹具温度是指在夹具把持膜时接触于该膜的上下把持部的温度。
[0071] 拉伸装置100在从左右环道10L、10R的释放区域D朝向把持区域A的途中还具有调整夹具的温度的机构50L、50R。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例如是冷风机,根据设定或输入,将规定温度的冷却风吹至夹具。
[0072] 拉伸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具备根据夹具的设定温度和由夹具温度监测机构40L、40R送出的监测结果,改变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的输出(温度、风量、风速等)的控制器
60L、60R。控制器60L、60R对监测结果(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的实测值)和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的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将其差抵消(取消),将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接近设定值的信号输出至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作为结果是改变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的输出)。如此,控制器60L、60R通过将监测结果反馈至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能够以高精度控制夹具温度。也可以取而代之,不在拉伸装置100中设置控制器60L、60R,而是操作者按照对监测结果和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的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将其差抵消的方式,手动操作地变更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的输出设定。
[0073] 从由夹具温度调整机构50L、50R吹送的冷却风不会影响膜的拉伸的观点出发,还可根据需要在拉伸装置100中进一步设置用于防止冷却风侵入到自预热区域至释放区域的加热环境中的盖子(未图示)。
[0074] 以下,对各工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75] A‑2.把持工序
[0076] 在把持区域A(拉伸装置100的膜获取入口)中,利用左右环道10L、10R的夹具20,对成为拉伸对象的膜的左右端部以彼此间相等的恒定的夹具间距同时地进行把持。此时,连接左右夹具中心的线相对于膜的搬送方向优选为大致正交(例如90°±3°、优选为90°±1°、更优选为90°±0.5°、进一步优选为90°)。把持时的左右夹具的夹具间距例如为100mm~200mm、优选为125mm~175mm、更优选为140mm~160mm。
[0077] 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代表性地为所述膜的Tg‑90℃以下,例如可以是Tg‑100℃以下、例如还可以是20℃~Tg‑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例如可以为50℃以下、优选可以为20℃~50℃、更优选可以为20℃~40℃。另外,在连续生产长条状拉伸膜的期间,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变动幅度优选为6℃、更优选为4℃的范围内。通过使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为所述膜的Tg‑90℃以下,可获得宽度方向上的取向角的均匀性优异、有效宽度宽的拉伸膜。另外,通过将所述变动幅度控制为很窄,可以稳定地获得所述效果。此外,用夹具进行把持时的膜温度代表性地为室温。
[0078] 通过左右环道10L、10R的夹具20的移动(实质上是被基准轨道引导的各夹具载持构件的移动),将所述膜送至预热区域B。
[0079] A‑3.预热工序
[0080] 在预热区域B中,左右环道10L、10R如上所述按照以对应于成为拉伸对象的膜的初始宽度的间隔距离、彼此间大致平行的方式构成,因此在基本上既不进行横向拉伸、也不进行纵向拉伸的情况下将膜加热。但是,因预热会引起膜的弯曲,为了避免接触于烘箱内的喷嘴等不良情况,还可以稍微加宽左右夹具间的距离(宽度方向的距离)。
[0081] 预热工序中,将膜加热至温度T1(℃)。温度T1优选为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更优选为Tg+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Tg+5℃以上。另一方面,加热温度T1优选为Tg+40℃以下、更优选为Tg+30℃以下。随所用膜而有所不同,温度T1例如为70℃~190℃、优选为80℃~180℃。
[0082] 至达到上述温度T1的升温时间及在温度T1下的保持时间可以根据膜的构成材料或制造条件(例如膜的搬运速度)适当地设定。这些升温时间及保持时间可以通过调整夹具20的移动速度、预热区域的长度、预热区域的温度等进行控制。
[0083] A‑4.斜向拉伸工序
[0084] 在拉伸区域C中,一边使至少一个夹具的纵方向的夹具间距变化、一边使左右的夹具20行走移动,将膜进行斜向拉伸。更具体地说,通过一边在分别不同的位置处增大或缩小夹具间距一边使左右夹具行走移动,或者一边以分别不同的变化速度改变(增大及/或缩小)夹具间距一边使左右夹具行走移动等,将膜进行斜向拉伸。如此一边使夹具间距变化一边使左右夹具行走移动的结果为,在同时移行至拉伸区域的一对的左右夹具内,一个夹具比另一个夹具先行到达拉伸区域的终端。根据这种斜向拉伸,所述先行的夹具侧的端部比后行的夹具侧的端部以更高的拉伸倍率被拉伸,作为其结果,可以使慢轴在长条膜的所希望的方向(例如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5°的方向)上得以显现。
[0085] 斜向拉伸还可以包含横向拉伸。此时,斜向拉伸例如如图示例的那样,可以一边扩大左右夹具间的距离(宽度方向的距离)一边进行。或者,还可以与图示例不同,斜向拉伸不包含横向拉伸,在原样维持左右夹具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进行。
[0086] 斜向拉伸包含横向拉伸时,横方向(TD)的拉伸倍率(斜向拉伸后的膜的宽度W最终与膜的初始宽度W初始之比(W最终/W初始)优选为1.05~6.00、更优选为1.10~5.00。
[0087] 一个实施方式中,斜向拉伸可以通过在使上述左右夹具中的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或减少的位置与另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开始增大或减少的位置成为在纵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将各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或减少至规定的间距来进行。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例如可以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8524号公报等的记载。
[0088]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斜向拉伸可以通过在固定了上述左右夹具中的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的状态下、将另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或减少至规定的间距之后返回至最初的夹具间距来进行。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例如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3‑543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194482号公报等的记载。
[0089]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斜向拉伸可以通过(i)将上述左右夹具中的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1增大至P2、同时将另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1减少至P3;及(ii)按照所述减少的夹具间距与所述增大的夹具间距变成规定的相等间距的方式改变各个夹具的夹具间距来进行。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例如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4‑194484号公报等的记载。该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还可以包含:一边扩大左右夹具间的距离、一边将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1增大至P2、同时将另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1减少至P3,将膜进行斜向拉伸(第一斜向拉伸);及一边扩大左右夹具间的距离、一边按照左右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得相等的方式将所述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维持在P2或者减少至P4、且将所述另一个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至P2或P4,将膜进行斜向拉伸(第二斜向拉伸)。
[0090] 在上述第一斜向拉伸中,通过在长度方向上伸长膜的一个端部,同时一边使另一个端部在长度方向上收缩一边进行斜向拉伸,可以在所希望的方向(例如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5°的方向)上、以高的单轴性及面内取向性显现慢轴。另外,在第二斜向拉伸中,通过一边缩小左右夹具间距之差、一边进行斜向拉伸,可以在缓和多余应力的同时,在斜向方向上充分地进行拉伸。
[0091] 在上述3个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中,由于可以在左右夹具的移动速度变得相等的状态下将膜从夹具上释放,因此在左右夹具的释放时,难以发生膜的搬运速度等的偏差,之后的膜的卷绕也可适宜地进行。
[0092] 图4A及图4B分别为表示包含上述第一斜向拉伸及第二斜向拉伸的斜向拉伸中的夹具间距的变化曲线之一例的示意图。以下,一边参照这些图,一边具体地说明第一斜向拉伸。此外,在图4A及图4B中,横轴对应于夹具的行走距离。在第一斜向拉伸开始时,左右的夹具间距均为P1。P1代表性地为把持膜时的夹具间距。在开始第一斜向拉伸的同时,开始增大一个夹具(以下有时称作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且开始减少另一个夹具(以下有时称作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一斜向拉伸中,将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至P2、将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至P3。因此,在第一斜向拉伸结束时(第二斜向拉伸开始时),第二夹具以夹具间距P3进行移动、第一夹具以夹具间距P2进行移动。此外,夹具间距之比可大致与夹具的移动速度之比相对应。
[0093] 图4A及图4B中,使开始增大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时机及开始减少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时机均为第一斜向拉伸的开始时,但也可以与图示例不同,在开始增大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之后、开始减少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还可以在开始减少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之后、开始增大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开始增大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之后、开始减少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根据这种实施方式,由于膜已经在宽度方向上被一定程度(优选为1.2倍~2.0倍左右)地拉伸,因此即便是大大减少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也难以发生皱褶。因此,能够进行更为锐角的斜向拉伸,可以优选地获得单轴性及面内取向性高的相位差膜。
[0094] 同样,在图4A及图4B中,直至第一斜向拉伸结束时(第二斜向拉伸开始时)、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增大及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减少是持续进行的,但也可以与图示例不同,夹具间距的增大或减少的任一者比另一者更早地结束,直至另一者结束(直至第一斜向拉伸结束时)、其夹具间距维持原样。
[0095] 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2/P1)优选为1.25~1.75、更优选为1.30~1.70、进一步优选为1.35~1.65。另外,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3/P1)例如为0.50以上且小于1、优选为0.50~0.95、更优选为0.55~0.90、进一步优选为0.55~0.85。夹具间距的变化率为这种范围内时,在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为大概45度的方向上,可以以高单轴性及面内取向性显现慢轴。
[0096] 夹具间距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调整拉伸装置的间距设定轨道与基准轨道的间隔距离、定位滑块来进行调整。
[0097] 第一斜向拉伸中的膜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第一斜向拉伸结束时的膜宽/第一斜向拉伸前的膜宽)优选为1.1倍~3.0倍、更优选为1.2倍~2.5倍、进一步优选为1.25倍~2.0倍。所述拉伸倍率小于1.1倍时,有时会在收缩的那侧的端部发生铁皮状的皱褶。另外,所述拉伸倍率超过3.0倍时,所得相位差膜的双轴性变高,在适用于圆偏振片等时,有时视野角特性会降低。
[0098] 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斜向拉伸按照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与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之积达到优选为0.7~1.5、更优选为0.8~1.45、进一步优选为0.85~1.40的方式进行。变化率之积为这种范围内时,可获得单轴性及面内取向性高的相位差膜。
[0099] 接着,一边参照图4A一边具体地说明第二斜向拉伸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斜向拉伸中,将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3增大至P2。另一方面,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在第二斜向拉伸的期间维持于P2原样。因此,在第二斜向拉伸结束时,左右夹具均以夹具间距P2进行移动。
[0100] 图4A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二斜向拉伸中的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2/P3)只要不损害本发明效果,则无限制。所述变化率(P2/P3)例如为1.3~4.0、优选为1.5~3.0。
[0101] 一边参照图4B一边具体地说明第二斜向拉伸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斜向拉伸中,在减少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同时,增大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具体地说,将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2减少至P4,将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3增大至P4。因此,在第二斜向拉伸结束时,左右夹具均以夹具间距P4进行移动。此外,图示例中,在开始第二斜向拉伸的同时,开始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减少及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增大,但这些可以在不同的时机开始。另外,同样,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减少及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增大也可以在不同的时机结束。
[0102] 图4B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二斜向拉伸中的第一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4/P2)及第二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4/P3)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无限制。变化率(P4/P2)例如为0.4以上且小于1.0、优选为0.6~0.95。另外,变化率(P4/P3)例如为超过1.0且2.0以下、优选为1.2~1.8。优选P4为P1以上。P4
[0103] 第二斜向拉伸中的膜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第二斜向拉伸结束时的膜宽/第一斜向拉伸结束时的膜宽)优选为1.1倍~3.0倍、更优选为1.2倍~2.5倍、进一步优选为1.25倍~2.0倍。所述拉伸倍率小于1.1倍时,收缩的那侧的端部有时会产生铁皮状的皱褶。另外,当所述拉伸倍率超过3.0倍时,所得相位差膜的双轴性会变高,适用于圆偏振片等时,有视野角特性降低的情况。另外,第一斜向拉伸及第二斜向拉伸中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第二斜向拉伸结束时的膜宽/第一斜向拉伸前的膜宽)从与上述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2倍~4.0倍、更优选为1.4倍~3.0倍。
[0104] 斜向拉伸代表性地可在温度T2下进行。温度T2相对于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Tg‑20℃~Tg+30℃、进一步优选为Tg‑10℃~Tg+20℃、特别优选为Tg左右。随所用膜而有所不同,但温度T2例如为70℃~180℃、优选为80℃~170℃。上述温度T1与温度T2之差(T1‑T2)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一个实施方式中,T1>T2,因此在预热区域中被加热至温度T1的膜可以被冷却至温度T2。
[0105] 如上所述,还可以在斜向拉伸后进行横向收缩处理。对于斜向拉伸后的该处理,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4‑194483号公报的0029~0032段落。
[0106] A‑5.释放工序
[0107] 在释放区域D的任意位置中,将上述膜从夹具上释放。在释放区域D中,通常既不进行横向拉伸、也不进行纵向拉伸,根据需要对膜进行热处理以固定(热固定)拉伸状态及/或冷却至Tg以下,然后将膜从夹具上释放。此外,进行热固定时会减少纵方向的夹具间距,由此可以缓和应力。
[0108] 热处理代表性地可以在温度T3下进行。温度T3随所拉伸的膜而有所不同,有T2≥T3的情况、也有T2
[0109] A‑6.夹具温度的调整
[0110] 释放膜时的夹具的温度例如为100℃~140℃。在释放区域中释放了膜之后的夹具向把持区域移动,在此途中通过夹具温度调整机构被冷却至设定温度,并且通过设置于膜的入口附近的夹具温度监测机构来监测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
[0111] 夹具返回至把持区域,在膜的Tg‑90℃以下的夹具温度下再次将膜把持。此时,可通过设置于膜的入口附近的夹具温度监测机构来监测夹具温度,通过控制器,按照达成所希望的温度控制(即,A‑2项中记载的夹具温度及其变动、例如50℃以下的夹具温度及6℃以内、优选为3℃以内的夹具温度的变动)的方式适当地变更夹具温度调整机构的输出。具体地说,控制器按照通过监测获得的夹具温度的实测值接近于设定值的方式使夹具温度调整机构的输出发生变化。
[0112] B.拉伸对象的膜
[0113]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使用任意的适当的膜。例如可举出可作为相位差膜适用的树脂膜。作为构成这种膜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缩醛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等。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其原因在于,若为这些树脂,则可获得所谓的显示逆分散的波长依赖性的相位差膜。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还可以根据所希望的特性组合使用。
[0114]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使用任意的适当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例如,优选是包含二羟基化合物来源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作为二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乙基苯基)芴、
9,9‑双(4‑羟基‑3‑正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正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芴、9,
9‑双(4‑羟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异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
3‑叔丁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环己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3‑叔丁基‑6‑甲基苯基)芴、9,9‑双(4‑(3‑羟基‑2,2‑二甲基丙氧基)苯基)芴等。聚碳酸酯树脂除了包含上述二羟基化合物来源的结构单元之外,还可包含异山梨糖醇、异甘露糖醇、异艾杜糖醇(isoidide)、螺二醇、二氧六环二醇、二乙二醇(DEG)、三乙二醇(TEG)、聚乙二醇(PEG)、环己烷二甲醇(CHDM)、三环癸烷二甲醇(TCDDM)、双酚类等二羟基化合物来源的结构单元。
[0115] 上述这种聚碳酸酯系树脂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67300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中。所述专利文献的记载作为参考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0116] 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1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且230℃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过低时,有耐热性变差的倾向,在膜成形后有可能引起尺寸变化。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时,有膜成形时的成形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另外还有损害膜的透明性的情况。此外,玻璃化转变温度根据JIS K 7121(1987)求得。
[0117] 作为上述聚乙烯缩醛系树脂,可以使用任意的适当的聚乙烯缩醛系树脂。代表性地,聚乙烯缩醛系树脂可以使至少两种醛化合物及/或酮化合物与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缩合反应来获得。聚乙烯缩醛系树脂的具体例子及详细的制造方法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7‑161994号公报中。所述记载作为参考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0118] 上述环烯烃系树脂是以环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聚合而成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可举出环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地为无规共聚物)、及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将它们进行了改性的接枝改性体,以及它们的氢化物。作为环烯烃的具体例,可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
[0119] 作为上述降冰片烯系单体,例如可举出降冰片烯及其烷基及/或亚烷基取代物,例如5‑甲基‑2‑降冰片烯、5‑二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乙叉‑2‑降冰片烯等、它们的卤素等极性基团取代物;二环戊二烯、2,3‑二氢二环戊二烯等;二桥亚甲基八氢萘、其烷基及/或烷叉取代物、及卤素等极性基团取代物,例如6‑甲基‑
1,4:5,8‑二桥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乙基‑1,4:5,8‑二桥亚甲基‑1,4,4a,
5,6,7,8,8a‑八氢萘、6‑乙叉‑1,4:5,8‑二桥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氯‑1,
4:5,8‑二桥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氰基‑1,4:5,8‑二桥亚甲基‑1,4,4a,5,
6,7,8,8a‑八氢萘、6‑吡啶基‑1,4:5,8‑二桥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甲氧基羰基‑1,4:5,8‑二桥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等;环戊二烯的3~4聚物、例如4,
9:5,8‑二桥亚甲基‑3a,4,4a,5,8,8a,9,9a‑八氢‑1H‑苯并茚、4,11:5,10:6,9‑三桥亚甲基‑
3a,4,4a,5,5a,6,9,9a,10,10a,11,11a‑十二氢‑1H‑环戊二烯并蒽等。
[0120] 作为上述聚酯系树脂,典型地可使用包含将二羧酸与二醇缩聚所获得的聚酯作为主成分的聚酯系树脂。
[0121] 作为构成上述聚酯的二羧酸,例如可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4,4’‑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4,4’‑二苯基酮二羧酸、4,
4’‑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砜二羧酸、2,6‑萘二羧酸的芳香族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酸等脂肪族二羧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等不饱和二羧酸;它们的衍生物(例如对苯二甲酸等上述二羧酸的低级烷基酯等)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芳香族二羧酸、更优选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在构成上述聚酯的二羧酸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
50重量%以上(例如为80重量%以上、典型地为95重量%以上),上述二羧酸还可以实质上仅由对苯二甲酸构成。
[0122] 作为构成上述聚酯的二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聚丙二醇、1,3‑丙烷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聚氧四甲撑二醇等脂肪族二醇;1,2‑环己烷二醇、1,4‑环己烷二醇、1,1‑环己二甲醇、1,4‑环己二甲醇等脂环式二醇、苯二甲醇、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砜等芳香族二醇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优选地实现所希望的物性(例如探针下降应力、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的观点出发,优选脂肪族二醇,更优选1,4‑丁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聚氧四甲撑二醇,特别优选1,4‑丁二醇、聚氧四甲撑二醇。脂肪族二醇(优选1,4‑丁二醇及/或聚氧四甲撑二醇)在构成上述聚酯的二醇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例如为80重量%以上、典型地为95重量%以上),上述二醇还可以实质上仅由脂肪族二醇(1,4‑丁二醇及/或聚氧四甲撑二醇)构成。
[0123] 对上述拉伸对象的膜进行拉伸所获得的拉伸膜(相位差膜)优选显示折射率特性为nx>ny的关系。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优选可作为λ/4板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λ/4板)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100nm~180nm、更优选为135nm~155nm。另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可优选作为λ/2板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λ/2板)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230nm~310nm、更优选为250nm~290nm。此外,本说明书中,nx为面内的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另外,Re(λ)为23℃下的利用波长λnm的光测定的膜的面内相位差。因此,Re(550)为23℃下的利用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膜的面内相位差。Re(λ)在使膜的厚度为d(nm)时,由式:Re(λ)=(nx‑ny)×d求出。
[0124] 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e(550)可以通过适当地设定斜向拉伸条件而成为所希望的范围。例如,通过斜向拉伸制造具有100nm~180nm的面内相位差Re(550)的相位差膜的方法详细地公开在日本特开2013‑543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1944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2385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194484号公报等中。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述公开设定适当的斜向拉伸条件。
[0125] 使用1张相位差膜制作圆偏振片时,或使用1张相位差膜使直线偏振光的朝向旋转90°时,所用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相对于所述膜的长度方向优选为30°~60°或120°~150°、更优选为38°~52°或128°~142°、进一步优选为43°~47°或133°~137°、特别优选为45°或
135°左右。
[0126] 另外,使用2张相位差膜(具体地为λ/2板和λ/4板)制作圆偏振片时,所用相位差膜(λ/2板)的慢轴方向相对于所述膜的长度方向优选为60°~90°、更优选为65°~85°、特别优选为75°左右。另外,相位差膜(λ/4板)的慢轴方向相对于所述膜的长度方向优选为0°~30°、更优选为5°~25°、特别优选为15°左右。
[0127] 相位差膜优选显示所谓的逆分散的波长依赖性。具体地说,其面内相位差满足Re(450)
[0128] 相位差膜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2×10‑12(m2/N)~100×10‑12(m2/N)、更优‑12 2 ‑12 2选为5×10 (m/N)~50×10 (m/N)。
[0129] C.光学层叠体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130] 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拉伸膜可与其它光学膜贴合制成光学层叠体使用。例如,可以将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相位差膜与偏振片贴合制成圆偏振片优选地使用。
[0131] 图5是这种圆偏振片之一例的示意截面图。图示例的圆偏振片500具有起偏器510、配置于起偏器510单侧的第一保护膜520、配置于起偏器510的另一单侧的第二保护膜530、以及配置于第二保护膜530外侧的相位差膜540。相位差膜540是利用A项记载的制造方法获得的拉伸膜(例如λ/4板)。第二保护膜530也可以省略。此时,相位差膜540可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发挥功能。起偏器510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540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8°~52°、进一步优选为43°~47°、特别优选为45°左右。
[0132]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相位差膜为长条状且在斜向方向(相对于长度方向例如为45°的方向)上具有慢轴。另外,在多数情况下,长条状的起偏器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因此,若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相位差膜,则可以利用所谓的卷对卷、以极为优异的制造效率制作圆偏振片。此外,卷对卷是指一边对长条状的几个膜进行辊搬运、一边统一它们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使它们贴合的方法。
[0133]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A项记载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获得长条状的拉伸膜的步骤;及一边搬运长条状的光学膜和所述长条状的拉伸膜,一边统一它们的长度方向、连续地使它们贴合的步骤。
[0134] [实施例]
[0135]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定。此外,实施例中的测定及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0136] (1)厚度
[0137] 使用针盘指示表(PEACOCK公司制、产品名“DG‑205type pds‑2”)进行测定。
[0138] (2)相位差值
[0139] 使用相位差计(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KOBRA系列)测定波长550nm下的面内相位差Re(550)。以在线进行测定时,使用在线相位差计以0.5秒钟的间隔进行测定。
[0140] (3)取向角(慢轴的显现方向)
[0141] 使用相位差计(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KOBRA系列)测定波长550nm下的取向角θ。以在线进行测定时,使用在线相位差计以0.5秒钟的间隔进行测定。
[0142] (4)玻璃化转变温度(Tg)
[0143] 根据JIS K 7121测定。
[0144] <实施例1>
[0145] (聚酯碳酸酯树脂膜的制作)
[0146] 使用由2个具备搅拌翼及控制为100℃的回流冷却器的纵型反应器形成的分批聚合装置进行聚合。投入双[9‑(2‑苯氧基羰基乙基)芴‑9‑基]甲烷29.60质量份(0.046mol)、ISB 29.21质量份(0.200mol)、SPG 42.28质量份(0.139mol)、DPC 63.77质量份(0.298mol)‑2 ‑5及作为催化剂的醋酸钙1水合物1.19×10 质量份(6.78×10 mol)。对反应器内进行减压氮气置换后,利用热媒进行加温,在内温达到100℃时开始搅拌。升温开始40分钟之后使内温到达220℃,保持该温度地进行控制,同时开始减压,在到达220℃后的90分钟时达到
13.3kpa。将随聚合反应一起副生成的苯酚蒸汽导入至100℃的回流冷却器中,将苯酚蒸汽中包含的若干量的单体成分返回至反应器,将未冷凝的苯酚蒸汽导入至45℃的冷凝器进行回收。将氮气导入至第一反应器中,暂时使其复压至大气压后,将第一反应器内的经低聚化的反应液移送至第二反应器中。接着,开始第二反应器内的升温及减压,在50分钟达到内温
240℃、压力0.2kpa。之后,进行聚合至达到规定的搅拌动力。在到达规定动力时,将氮气导入至反应器中进行复压,将所生成的聚酯碳酸酯挤入水中,将绞股剪短,获得粒料。所得聚酯碳酸酯树脂的Tg为140℃。
[0147] 在80℃下对所得聚酯碳酸酯树脂进行真空干燥5小时后,使用具有单轴挤出机(东芝机械公司制、汽缸设定温度:250℃)、T模头(宽度为1500mm、设定温度:250℃)、冷硬轧辊(设定温度:120~130℃)及卷绕机的膜制膜装置,制作厚度为135μm的树脂膜。
[0148] (拉伸膜的制作)
[0149] 使用图1所示的膜拉伸装置将如上获得的聚酯碳酸酯树脂膜斜向拉伸,获得相位差膜,所述膜拉伸装置具体地具备:在膜的入口处设有用于监测左右夹具的温度的热成像技术、在左右环道的从释放区域朝向把持区域的途中根据设定或输入将规定温度的冷却风吹至夹具的冷风机;及根据夹具温度的设定温度和监测结果变更冷风机的输出的控制器。
[0150] 具体地说,在拉伸装置的膜的入口处,利用左右夹具以相同的时机且相同的夹具间距把持聚酯碳酸酯树脂膜的左右端部。连接把持膜时的左右夹具的中心的线与膜的搬送方向正交,左右夹具的夹具间距(P1)为125mm。
[0151] 接着,将膜移至预热区域B,预热至145℃。在预热区域B中,维持把持时的左右夹具的夹具间距离及夹具间距。
[0152] 接着,在膜进入拉伸区域C的同时,开始增大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及减少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在使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增大至P2的同时、将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减少至P3(第一斜向拉伸)。此时,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率(P2/P1)为1.42、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变化率(P3/P1)为0.78、相对于膜原宽的横向拉伸倍率为1.45倍。接着,在将右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维持在P2的状态下,开始增大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从P3增大至P2(第二斜向拉伸)。此期间的左侧夹具的夹具间距的变化率(P2/P3)为1.82、相对于膜原宽的横向拉伸倍率为1.9倍。此外,拉伸区域C设定为Tg+3.2℃(143.2℃)。
[0153] 接着,在释放区域D中,在125℃下保持膜60秒钟进行热固定。将进行了热固定的膜冷却至100℃之后,释放左右的夹具。释放膜时的夹具温度为100℃。
[0154] 在制作上述拉伸膜时,将把持膜时的夹具温度设定为30℃,发动冷风机,根据利用热成像技术获得的即将把持膜之前的夹具温度的监测结果(实测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按照实测温度接近于设定温度的方式利用控制器调整冷风机的输出。另外,配置有拉伸装置的室内的温度约为23℃。
[0155] 关于从上述夹具上释放的膜,如后所述地确定有效宽度,在所述有效宽度内,在距离膜宽度方向中央及左右端部分别靠内侧25mm的共计3处,测定取向角(相对于长度方向的角度)。将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后的取向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表中,取向角的偏差表示在3处测定的取向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另外,在宽度方向中央处测定的Re(550)为145nm。
[0156] <实施例2>
[0157] 除了将保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设定为4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拉伸膜。对于所得的拉伸膜,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共计3处,测定取向角。将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后的取向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另外,在宽度方向中央处测定的Re(550)为145nm。
[0158] <实施例3>
[0159] 除了将保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设定为2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拉伸膜。对于所得的拉伸膜,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共计3处,测定取向角。将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后的取向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另外,在宽度方向中央处测定的Re(550)为145nm。
[0160] <实施例4>
[0161] 除了将保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设定为45℃(调整冷风机的输出、将冷却风的温度设定为45℃)、以及不进行基于设定温度和监测结果的夹具温度的反馈控制(作为结果是冷风机将45℃的冷却风持续吹至夹具)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拉伸膜。对于所得的拉伸膜,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共计3处,测定取向角。将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后的取向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另外,在宽度方向中央处测定的Re(550)为145nm。
[0162] <比较例1>
[0163] 除了不进行利用夹具温度调整机构实施的夹具的冷却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拉伸膜。对于所得的拉伸膜,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共计3处,测定取向角。将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后的取向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另外,在宽度方向中央处测定的Re(550)为145nm。
[0164] [有效宽度]
[0165] 在拉伸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多处测定取向角,将取向角的偏差为4°以内的宽度作为有效宽度,评价该有效宽度相对于膜整个宽度的比例(%)。将结果示于表1中。
[0166] [外观及处理性评价]
[0167]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获得的拉伸膜,通过目视根据以下的标准评价外观及处理性。将结果示于表1中。
[0168] 〇:在辊搬送时的拉伸膜中未确认到皱褶及松弛
[0169] ×:在辊搬送时的拉伸膜中可确认到皱褶及/或松弛
[0170] 表1
[0171]
[0172] *夹具温度的变动范围是距离制造开始60分钟的期间测定的变动范围
[0173] 如表1所示,在长条状斜向拉伸膜的制造中,通过以高精度将把持膜时的夹具的温度控制为规定的温度,可以在提高宽度方向上的取向角的均匀性的同时、拓宽有效宽度。
[017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75] 本发明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用于相位差膜的制造,结果可有助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LED)等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