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214956.0

文献号 : CN11587538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丁晨曦

申请人 : 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外壳、输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外棘爪,输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所述外棘爪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与棘轮,棘轮与输出轴连接且随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棘轮与外棘爪配合,以实现棘轮的锁止;输入组件包括拨动轮,拨动轮位于棘轮的轴向的一侧且套设于输出轴;拨动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输出轴转动;拨动轮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输出轴相对转动,并拨动外棘爪远离棘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本申请提供的联轴器,具有功率传动效率高、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输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外棘爪,所述输入组件、所述输出组件以及所述外棘爪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

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与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且随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所述棘轮与所述外棘爪配合,以实现所述棘轮的锁止;

所述输入组件包括拨动轮,所述拨动轮位于所述棘轮的轴向的一侧且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拨动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拨动轮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所述输出轴相对转动,并拨动所述外棘爪脱离所述棘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轮的侧壁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一齿槽,每个所述第一齿槽均具有第一过渡面;

所述棘轮的侧壁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二齿槽,每个所述第二齿槽均具有第二过渡面;

所述外棘爪位于所述拨动轮和所述棘轮的一侧,且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拨动轮,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棘轮;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二齿槽,带动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移出所述第一齿槽;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一齿槽,带动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移出所述第二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槽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过渡面相交的第三过渡面,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一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转轴;

所述外棘爪为套设于所述转轴并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的扭簧,所述外棘爪的一侧与所述外壳的内壳壁抵接,所述外棘爪的另一侧具有横梁部,所述横梁部的一端与所述拨动轮配合,所述横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侧壁设有凹槽;

所述拨动轮具有沿所述拨动轮的轴向贯穿所述拨动轮的第一贯穿孔;

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内棘爪与环状内壳,所述环状内壳内嵌在所述第一贯穿孔中,所述环状内壳的内环壁设有通孔;

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内棘爪由所述通孔穿出所述环状内壳的内腔,并与所述凹槽的槽壁抵接;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内棘爪脱离所述凹槽的槽壁,并由所述通孔缩回至所述环状内壳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棘爪具有第四过渡面与阻挡面;

所述阻挡面相交于所述第四过渡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并用于抵接所述输出轴的凹槽的槽壁;

所述第四过渡面朝向所述环状内壳的内侧,并用于抵接所述输出轴的外壁面;且所述第四过渡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朝向所述环状内壳的内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具有供所述输出轴穿过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内嵌于所述输出轴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端面与所述拨动轮远离所述棘轮的端面连接,并带动所述拨动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具有内腔,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输入轴的内腔,且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轴承。

说明书 :

联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0002] 联轴器又称联轴节。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
[0003] 在相关的无动力装置的旋转运动中,联轴器常与减速器连接,并通过减速器的各部件的啮合(如蜗轮蜗杆啮合)实现锁定。
[0004] 然而,采用减速器会导致装置的传动效率降低,不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联轴器,用以解决采用减速器会导致装置的传动效率降低,不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联轴器,包括外壳、输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外棘爪,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与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且随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所述棘轮与所述外棘爪配合,以实现所述棘轮的锁止;所述输入组件包括拨动轮,所述拨动轮位于所述棘轮的轴向的一侧且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拨动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拨动轮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所述输出轴相对转动,并拨动所述外棘爪脱离所述棘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08] 本申请提供的联轴器,在拨动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可使得输出轴沿第一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棘轮沿第一方向转动,进而使得与联轴器连接的负载上升。另外,外棘爪可与棘轮配合,以避免在拨动轮停止转动时棘轮在负载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在拨动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拨动轮与输出轴脱离,并可拨动外棘爪,使得外棘爪远离棘轮,进而使得棘轮可在负载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实现负载的下降运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减速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具有功率传动效率高、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优点。
[0009]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拨动轮的侧壁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一齿槽,每个所述第一齿槽均具有第一过渡面;所述棘轮的侧壁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二齿槽,每个所述第二齿槽均具有第二过渡面;所述外棘爪位于所述拨动轮和所述棘轮的一侧,且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拨动轮,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棘轮;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二齿槽,进而使得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移出所述第一齿槽;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一齿槽,进而使得所述外棘爪的第二端移出所述第二齿槽。
[0010] 通过上述方案,在拨动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外棘爪的第二端不断沿棘轮的第二齿槽的第二过渡面进出第二齿槽,进而带动外棘爪的第一端不断进出拨动轮的第一齿槽,以使得负载做上升运动。
[0011] 在拨动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联轴器携带有负载,外棘爪的第一端不断进出第一齿槽,进而带动外棘爪的第二端不断进出棘轮的第二齿槽,以使棘轮能够在负载重力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实现负载的下降运动。
[0012] 在拨动轮停止转动时,外棘爪的第一端处于拨动轮的第一凹槽中,且不能拨动外棘爪,以使得外棘爪的第二端静止在棘轮的第二齿槽中,以避免棘轮在负载的带动下转动。
[0013]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槽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过渡面相交的第三过渡面,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外棘爪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过渡面滑出所述第一齿槽。
[0014] 通过上述方案,在拨动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外棘爪的第一端不断沿拨动轮的第一齿槽的第三过渡面滑入和滑出第一齿槽,以便提高外棘爪运动的稳定性。
[0015]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具有转轴;所述外棘爪为套设于所述转轴并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的扭簧,所述外棘爪的一侧与所述外壳的内壳壁抵接,所述外棘爪的另一侧具有横梁部,所述横梁部的一端与所述拨动轮配合,所述横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配合。
[0016] 通过上述方案,以利用扭簧的变形力为横梁部提供朝向拨动轮的第一凹槽中与棘轮的第二齿槽中运动的复位力。
[0017]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轴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拨动轮具有沿所述拨动轮的轴向贯穿所述拨动轮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内棘爪与环状内壳,所述环状内壳内嵌在所述第一贯穿孔中,所述环状内壳的内环壁设有通孔;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内棘爪由所述通孔穿出所述环状内壳的内腔并与所述输出轴的凹槽的槽壁抵接;在所述拨动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内棘爪脱离所述凹槽的槽壁,并由所述通孔缩回至所述环状内壳的内腔。
[0018] 通过上述方案,在拨动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内棘爪与输出轴的凹槽的槽壁抵接,以使得拨动轮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棘轮转动;
[0019] 在拨动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内棘爪缩入环状内壳的内腔中,以使得拨动轮与输出轴可相对转动。此时,外棘爪可随波动轮的转动而脱离棘轮的第二齿槽,棘轮可在负载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
[0020]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棘爪具有第四过渡面与阻挡面;所述阻挡面相交于所述第四过渡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并用于抵接所述输出轴的凹槽的槽壁;所述第四过渡面朝向所述环状内壳的内侧,并用于抵接所述输出轴的外壁面;且所述第四过渡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朝向所述环状内壳的内侧倾斜。
[0021] 通过上述方案,以利用倾斜设置的第四过渡面,使得输出轴可顺滑地相对拨动轮转动。
[0022]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棘轮具有供所述输出轴穿过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内嵌于所述输出轴的凹槽。
[0023] 通过上述方案,以实现输出轴带动棘轮转动。
[0024]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端面与所述拨动轮远离所述棘轮的端面连接,并带动所述拨动轮转动。
[0025] 通过上述方案,以利用输入轴带动拨动轮转动。
[0026]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轴具有内腔,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输入轴的内腔,且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轴承。
[0027] 通过上述方案,以便于输出轴与输入轴的安装。
[0028]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9]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示意图;
[0031] 图2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一种纵向剖视图;
[0032] 图3为图2示出的输出轴的示意图;
[0033] 图4为图2示出的棘轮的示意图;
[0034] 图5为图4示出的棘轮与外棘爪配合的正视图;
[0035] 图6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另一种纵向剖视图;
[0036] 图7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去除一侧壁的示意图;
[0037] 图8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又一种纵向剖视图;
[0038] 图9为图7示出的拨动轮的示意图;
[0039] 图10为图9示出的拨动轮的剖视图。
[0040] 附图标记说明:
[0041] 100‑外壳;110‑转轴;120‑限位件;
[0042] 200‑输入组件;210‑输入轴;220‑拨动轮;221‑第一齿槽;2211‑第一过渡面;2212‑第三过渡面;230‑环状内壳;240‑内棘爪;241‑弹性部分;242‑抵接部分;2421‑第四过渡面;2422‑阻挡面;
[0043] 300‑输出组件;310‑输出轴;311‑凹槽;312‑第一部分;313‑第二部分;314‑第三部分;320‑棘轮;321‑第二齿槽;3211‑第二过渡面;3212‑止动面;322‑第二贯穿孔;323‑凸起;
[0044] 400‑外棘爪;410‑横梁部;
[0045] 510‑第一轴承;520‑第二轴承;530‑第三轴承。
[0046]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正如背景技术所叙述,相关技术中的无动力装置的旋转运动中存在采用减速器会导致装置的传动效率降低,不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0048]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通过棘轮与外棘爪实现负载上升时的自锁,通过拨动轮拨动棘爪解除棘轮与外棘爪之间的锁定关系,以使得棘轮能够随负载的下降而转动。
[0049]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50]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一种纵向剖视图。参考图1与图2,联轴器可包括外壳100、输入组件200、输出组件300,其中,输入组件200与输出组件300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100。
[0052] 继续参考图1与图2,输出组件300可包括输出轴310与棘轮320,棘轮320可与输出轴310连接且可随输出轴310的转动而转动。示例性地,参考图2,外壳100的一个侧壁可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中可设有第二轴承520。输出轴310可穿设于第二轴承520的内环,以使得输出轴310可相对于外壳100的侧壁转动。另外,部分输出轴310可位于外壳100的外侧,以便连接负载。具体地,输出轴310可与轴等可转动的物体连接,且该物体的转动轴线与输出轴310的转动轴线共线。且输出轴310与该物体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过盈配合、紧固连接等方式。
[0053] 示例性地,以绳索类的起吊设备为例,部分位于外壳100的输出轴310可与收卷轮连接,收卷轮上可缠绕绳索,绳索的一端可通过钩挂等方式装配有负载。在负载需要上升时,输出轴310可沿第一方向转动;在负载需要下降时,输出轴310可沿第二方向转动。上文以输出轴310与收卷轮连接为例来描述接入负载的情况,当然,输出轴310还可与如链轮链条传动等其它形式的吊装机构的执行机构连接。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0054] 下面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应用在吊装设备,并可使得吊装设备的负载做升降运动为例来描述联轴器的结构。对于联轴器在其它需要自锁的设备中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下文进行简单推导得到,在此就不再赘述。
[0055] 另外,棘轮320可位于外壳100内腔中。为了保护棘轮320,棘轮320的端面与外壳100的内壳壁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为了通过转动输出轴310使得棘轮320转动,部分输出轴
310可位于外壳100的内腔中并可与棘轮320连接。输出轴310与棘轮320可选用如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当然,输出轴310与棘轮320也可选用如插接配合、卡合连接、紧固件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图2以输出轴310与棘轮320选用插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为例示出。
[0056] 示例性地,图3为图2示出的输出轴310的示意图。参考图3,输出轴310的侧壁可设有凹槽311。图4为图2示出的棘轮320的示意图。参考图4,棘轮320可具有供输出轴310穿过的第二贯穿孔322。该第二贯穿孔322的孔壁可设有凸起323。参考图2‑图4,凸起323可内嵌于输出轴310的凹槽311,以使得输出轴310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带动棘轮320转动。
[0057] 参考图4,棘轮320的侧壁可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二齿槽321。每个第二齿槽321均可具有朝向棘轮320的外侧的槽口,且每个第二齿槽321均可具有相交的第二过渡面
3211与止动面3212,止动面3212可位于第二过渡面3211沿第一方向W1的一侧。
[0058] 图5为图4示出的棘轮320与外棘爪400配合的正视图。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还可包括外棘爪400,该外棘爪400可活动地设置于外壳100。具体地,外棘爪400可设置在棘轮320的一侧,在负载需要上升时,棘轮320可沿第一方向W1转动,外棘爪400可沿第二过渡面3211由上一个第二齿槽321的槽口滑出上一个第二齿槽321的内腔,并可在复位力的作用下由下一个第二齿槽321的槽口进入下一个第二齿槽321的内腔中。在棘轮320停止转动时,部分外棘爪400可位于棘轮320的第二齿槽321中。当棘轮320在负载的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W2(第二方向W2与第一方向W1相反)转动后,该第二齿槽321的止动面3212将如图5所示与外棘爪400抵接并阻挡棘轮3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即实现自锁,以避免负载继续下降。
[0059] 上文提及了棘轮320与外棘爪400的配合实现了负载的上升运动。为了实现负载的下降运动,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还可包括输入组件200。该输入组件200可包括输入轴210与拨动轮220,拨动轮220可与输入轴210连接且可随输入轴210的转动而转动。示例性地,参考图1与图2,外壳100的一个侧壁可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中可设有第一轴承510。输入轴210可穿设于第一轴承510的内环,以使得输入轴210可相对于外壳100的侧壁转动。
[0060] 其中,位于外壳100的外侧的部分输入轴210可与手柄等可供操作人员施力的部件连接,且输入轴210的转动轴线与该部件的转动轴线可共线。且输入轴210与该部件可通过焊接、过盈配合、紧固连接等方式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该部件带动输入轴210转动,进而使得拨动轮220转动。
[0061] 另外,输出轴310与输入轴210可分别穿设外壳10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输出轴310的轴线与输入轴210的轴线可共线。另外,拨动轮220可位于外壳100内腔中,且可位于棘轮320的轴向的一侧并可套设于至少部分输出轴310。
[0062] 为了保护拨动轮220,拨动轮220的端面与外壳100的内壳壁之间可具有一定间距。为了通过转动输入轴210使得拨动轮220转动,输入轴210的一端可位于外壳100的内腔中并可与拨动轮220连接。输入轴210与拨动轮220可选用如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或者,输出轴310与棘轮320也可选用如插接配合、卡合连接、紧固件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图2以输入轴210的端面与拨动轮220的端面焊接为例示出。此外,为了使得操作人员转动输入轴
210,输入轴210的另一端可位于外壳100的外侧。
[0063] 图6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另一种纵向剖视图,图7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去除一侧壁的示意图,图8为图1示出的联轴器的又一种纵向剖视图。参考图6‑图8,拨动轮220在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带动输出轴310转动;拨动轮220在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与输出轴310相对转动,并拨动外棘爪400脱离棘轮320。
[0064] 具体地,在拨动轮2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可使得输出轴310沿第一方向W1转动,进而使得棘轮3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进而使得与联轴器连接的负载上升。另外,外棘爪400可与棘轮320配合,以避免在拨动轮220停止转动时棘轮320在负载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W2转动;在拨动轮2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拨动轮220与输出轴310脱离,并可拨动外棘爪400,使得外棘爪400远离棘轮320,进而使得棘轮320可在负载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W2转动,以实现负载的下降运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减速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具有功率传动效率高、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优点。
[0065] 图9为图7示出的拨动轮的示意图。参考图6‑图9,拨动轮220的侧壁可设有沿圆周布置的多个第一齿槽221。每个第一齿槽221均可具有朝向拨动轮220的外侧的槽口,且每个第一齿槽221均可具有第一过渡面2211。
[0066] 其中,外棘爪400可位于拨动轮220和棘轮320的一侧。参考图6,外棘爪400的第一端可靠近拨动轮220,外棘爪400的第二端可靠近棘轮320。参考图7与图8,在拨动轮2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外棘爪400的第二端可沿第二过渡面3211滑出上一个第二齿槽321,进而使得外棘爪400的第一端移出上一个第一齿槽221。随后,在外棘爪400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外棘爪400的第二端进入下一个第二齿槽321中,外棘爪400的第一端进入下一个第一齿槽221中。如此,外棘爪400的第二端不断进出多个第二齿槽321,进而带动外棘爪400的第一端不断进出拨动轮220的多个第一齿槽221,以使得负载做上升运动。
[0067] 在拨动轮2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外棘爪400的第一端可沿第一过渡面2211滑出上一个第一齿槽221,进而使得外棘爪400的第二端移出上一个第二齿槽321。随后,在外棘爪400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外棘爪400的第一端进入下一个第一齿槽221中,外棘爪400的第二端进入下一个第二齿槽321中。如此,在拨动轮2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联轴器携带有负载,外棘爪400的第一端不断进出多个第一齿槽221,进而带动外棘爪400的第二端不断进出棘轮320的多个第二齿槽321,以使棘轮320能够在负载重力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实现负载的下降运动。
[0068] 在拨动轮220停止转动时,外棘爪400的第一端处于拨动轮220的第一凹槽311中,并不能拨动外棘爪400,以使得外棘爪400的第二端静止在棘轮320的第二齿槽321中,以避免棘轮320在负载的带动下转动。
[0069] 可选地,参考图8与图9,第一齿槽221还可具有与第一过渡面2211相交的第三过渡面2212,该第三过渡面2212可位于同一个第一齿槽221的第一过渡面2211的第一方向W1上。在拨动轮2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外棘爪400的第一端可沿第三过渡面2212滑出第一齿槽
221,以便提高外棘爪400运动的稳定性。
[0070] 可选地,参考图6‑图8,外壳100可具有转轴110。外棘爪400可为套设于转轴110并相对于转轴110转动的扭簧。外棘爪400的一侧可与外壳100的内壳壁抵接,外棘爪400的另一侧可具有横梁部410,横梁部410的一端与拨动轮220配合,横梁部410的另一端与棘轮320配合。如此,以利用扭簧的变形力为横梁部410提供朝向拨动轮220的第一凹槽311中与棘轮320的第二齿槽321中运动的复位力。
[0071] 进一步地,参考图7与图8,为了限制横梁部410进入第一齿槽221与第二齿槽321的深度,外壳100还可具有限位件120,限位件120可通过限制外棘爪400的转动角度。
[0072] 可选地,参考图3,输出轴310的侧壁设有凹槽311。图9为图7示出的拨动轮220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示出的拨动轮220的剖视图。参考图9与图10,拨动轮220具有沿拨动轮220的轴向贯穿拨动轮220的第一贯穿孔。输入组件200还包括内棘爪240与环状内壳230,环状内壳230内嵌在第一贯穿孔中,环状内壳230的内环壁设有通孔。在拨动轮2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内棘爪240由通孔穿出环状内壳230的内腔并与输出轴310的凹槽311的槽壁抵接;在拨动轮2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内棘爪240可脱离凹槽311的槽壁,并可由通孔缩回至环状内壳230的内腔。
[0073] 具体地,在拨动轮220沿第一方向W1转动时,内棘爪240与输出轴310的凹槽311的槽壁抵接,以使得拨动轮220能够带动输出轴310转动,进而带动棘轮320转动;在拨动轮220沿第二方向W2转动时,内棘爪240缩入环状内壳230的内腔中,以使得拨动轮220与输出轴310可相对转动。此时,外棘爪400可随波动轮的转动而脱离棘轮320的第二齿槽321,棘轮
320可在负载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W2转动。
[0074] 可选地,内棘爪240可包括弹性部分241与抵接部分242,弹性部分241可位于环状内壳230的内腔中,并可与抵接部分242连接,并为抵接部分242提供抵紧输出轴310的侧壁面的抵紧力。抵接部分242可具有第四过渡面2421与阻挡面2422。阻挡面2422相交于第四过渡面2421的第一方向W1的一端,并用于抵接输出轴310的凹槽311的槽壁。第四过渡面2421朝向环状内壳230的内侧,并用于抵接输出轴310的外壁面;且第四过渡面2421的第一方向W1的一端朝向环状内壳230的内侧倾斜。如此,以利用倾斜设置的第四过渡面2421,使得输出轴310可顺滑地相对拨动轮220转动。
[0075] 参考图2与图3,可选地,输出轴310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312、第二部分313以及第三部分314。第一部分312可与第二轴承520配合,以实现输出轴310相对于外壳100的转动。第二部分313可设有凹槽311,该凹槽311可与内棘爪240配合以及棘轮320配合。第三部分314可穿设于输入轴210的内腔,且第三部分314与输出轴310之间可设有第三轴承530,以便实现输入轴210与输出轴310之间的相对转动。
[0076] 本申请实施例的还提供一种吊装设备,该吊装设备可包括收卷轮、绳索以及如上文提到的联轴器,联轴器的输出轴310可与收卷轮连接并可带动收卷转动。绳索的一端可缠绕于收卷轮,绳索的另一端可用于安装负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设备,具有功率传动效率高、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优点。
[0077]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79]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8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