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及修建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300642.2

文献号 : CN1160056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薛静芳秦敏张利鲁仪增张锋汤梦雅张景臣郭喜军张晓文高桂喜王洪峰

申请人 : 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及修建方法,属于绿化坡领域。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包括:边坡本体,还包括:网格盒,等距排列在所述边坡本体上;两组支撑块,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底部;多个接触块,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底部,且所述接触块设置在两组支撑块之间;第一凹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接触块之间;方槽,开设在所述接触块上;土壤层,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内;土壤基层,设置在所述土壤层远离接触块的一侧;本发明有效地避免草本植物在发芽不规律时导致对雨水阻力较大而造成植物断茎死亡,从而有效地提高发芽初期时草本植物的存活率,同时有效地防止雨水较大时土壤顶层水土流失。

权利要求 :

1.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包括:边坡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格盒(2),等距排列在所述边坡本体(1)上;

两组支撑块(203),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2)底部;

多个接触块(202),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2)底部,且所述接触块(202)设置在两组支撑块(203)之间;

第一凹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接触块(202)之间;

方槽(204),开设在所述接触块(202)上;

土壤层(402),设置在所述网格盒(2)内;

土壤基层(406),设置在所述土壤层(402)远离接触块(202)的一侧;

土壤顶层(408),设置在所述土壤基层(406)远离土壤层(402)的一侧;

种子管(407),设置在所述土壤基层(406)与土壤顶层(408)之间,且所述种子管(407)设置为弧形,所述种子管(407)的中点与土壤顶层(408)上表面距离最远;

第四秸秆层(409),平铺在所述土壤顶层(408)远离土壤基层(406)的一侧;

所述网格盒(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两个所述限位块(3)之间扭簧转动连接有转轴(301),所述转轴(30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2),所述连接板(302)远离转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合组件,所述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合组件,所述转轴(30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301)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02)上的驱动齿(303),所述第二开合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网格盒(2)上的固定齿(307),所述驱动齿(303)与固定齿(307)相匹配,所述网格盒(2)靠近驱动齿(303)的一侧设置有与驱动齿(303)匹配的齿槽(201),所述驱动齿(303)与固定齿(307)均设置为同心弧形,且弧形所述驱动齿(303)的圆心设置在转轴(301)轴线上,所述驱动齿(303)与第四秸秆层(409)相匹配;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301)上的驱动板(304),所述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固定板(209),所述网格盒(2)远离进水固定板(2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固定板(210),所述进水固定板(209)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块(203)之间,所述出水固定板(210)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块(203)之间,所述进水固定板(209)上固定连接有与出水固定板(210)匹配的第一固定板(211),所述第一固定板(21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212),且所述折弯挡块(212)远离进水固定板(209)的一端与支撑块(203)相匹配,所述驱动板(304)滑动设置在两个折弯挡块(212)之间;

所述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齿(307)匹配的限位板(305),所述限位板(305)上开凿有与限位块(3)匹配的限位槽(306),所述限位板(305)与连接板(302)密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207),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秸秆层(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定位孔(205),所述定位孔(205)贯穿所述支撑块(203)和接触块(202),所述定位孔(205)内设置有导水柱(5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网格盒(2)之间设置有网格板(2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秸秆层(409)上平铺有编织网(410)。

6.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修建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边坡本体(1)的坡面进行找平,使坡面表面平整;

步骤二、在网格盒(2)内放入土壤层(402),将依次压制成型的土壤基层(406)、种子管(407)、土壤顶层(408)、第四秸秆层(409)放到土壤层(402)上;

步骤三、将网格盒(2)从下到上依次放置,使相邻的两个网格盒(2)相贴,并采用外界压板对网格盒(2)进行施加压力,使支撑块(203)与坡面相贴并伸入到坡面内三厘米;

步骤四、在位于边坡本体(1)底部的网格盒(2)下侧填充石块,并在石块上洒土压实,在位于边坡本体(1)两侧的网格盒(2)的裸露面堆土并压实;

步骤五、通过外界洒水设备对铺设完成的网格盒(2)上表面均匀喷水处理。

说明书 :

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及修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绿化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及修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林业种植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方式,其利用林木以及草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的作用,在防止斜坡坍塌水土流失等问题时,一般采用植被绿化坡的方
式对其进行防护。
[0003] 目前植被绿化坡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护坡,有可能会影响斜坡植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有可能会影响边坡表面的生态环境,单独采用植被的绿化坡,有可能由于降水使其表面水土流失,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存活率;
[0004]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714471B,公开日为:2021‑04‑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设计边坡防护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植被防护早期,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边坡本体、砂石层、若干秸秆砖以及秸秆固定柱;秸秆砖在边坡防护的前期对土壤进行防护,并且对通孔中的植被进行围护,使得土壤不容易出现流失,随着植被的生长,植被的根系变得发达,能够起到抵抗水土流失的效果,并且秸秆逐渐腐败化为肥料,加速植被的生长,并且秸秆砖当中预埋入的植物种子在秸秆砖腐败之后也生长成
植物,使得秸秆砖处也出现植被的生长,此时通过已经长成的植被对秸秆砖处发芽的植被
进行防护,待植被完全长成之后,通过植物的根系,达到边坡防护的效果,并且秸秆砖腐败之后,不会侵占植被的生长空间;
[0005] 上述专利中,采用秸秆砖对边坡进行防护,然后通过秸秆砖对先发芽的秸秆板上的植物进行保护,虽然可以防止降雨时边坡表面和植被表面的水土流失,但在多雨地区雨
水量较大,有可能使秸秆板上的水溢出秸秆砖,进而其防止植被种植层表面水土流失的能
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包括:边坡本体,还包括:网格盒,等距排列在所述边坡本体上;两组支撑块,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底部;多个接触块,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底部,且所述接触块设置在两组支撑块之间;第一凹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接触块之间;方槽,开设在所述接触块上;土壤层,设置在所述网格盒内;土壤基层,设置在所述土壤层远离接触块的一侧;土壤顶层,设置在所述土壤基层远离土壤层的一侧;种子管,设置在所述土壤基层与土壤顶层之间,且所述种子管设置为弧形,所述种子管的中点与土壤顶层上表面距离最远;第四秸秆层,平铺在所述土壤顶层远离土壤基层的一侧。
[0009] 为了便于对方槽内的水过滤,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秸秆层。
[0010] 为了便于均匀第一秸秆层内的水分,优选地,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支撑块和接触块,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导水柱。
[0011] 为了便于第一秸秆层向上传输水分,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网格盒之间设置有网格板。
[0012] 为了防止土壤顶层的水土流失,所述网格盒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扭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转
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合组件,所述网格盒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合组
件,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0013] 为了便于控制网格盒上水的流向,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驱动齿,所述第二开合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网格盒上的固定齿,所述驱动齿与固
定齿相匹配,所述网格盒靠近驱动齿的一侧设置有与驱动齿匹配的齿槽,所述驱动齿与固
定齿均设置为同心弧形,且弧形所述驱动齿的圆心设置在转轴轴线上,所述驱动齿与第四
秸秆层相匹配。
[0014] 为了便于驱动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驱动板,所述网格盒远离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固定板,所述网格盒远离进水固定板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固定板,所述进水固定板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块之间,所述出水
固定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块之间,所述进水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出水固定板匹配的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且所述折弯挡块远离进水固定
板的一端与支撑块相匹配,所述驱动板滑动设置在两个折弯挡块之间。
[0015] 为了便于网格盒定位,优选地,所述网格盒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齿匹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凿有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板
密封滑动连接。
[0016] 为了防止第四秸秆层掉落,优选地,所述第四秸秆层上平铺有编织网。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该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通过雨水顺着第四秸秆层的上表面向下滑落,能够有效地防止植被种植表层的水土流失。
[0019] 2、该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通过种子管两端的草本植物先漏出编织网表面,草本植物的茎部依次穿过种子管、第四秸秆层和编织网,对第四秸秆层和编织网进行固定,此时,下雨时雨水优先从未发芽的区域向下流动,有效地避免草本植物在发芽不规律时导致
对雨水阻力较大而造成植物断茎死亡,从而有效地提高发芽初期时草本植物的存活率,进
而有效地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0020] 3、该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种子管内的种子全部发芽露出编织网表面后,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本体的水土流失,通过草本植物的根系进行固土,在风吹日晒后,编织网和第四秸秆层先分解,第四秸秆层为草本植物生长初期提供养分,在晴天时,通过第四秸秆层有效地防止网格盒内土壤中水分的流失。
[0021]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有效地避免草本植物在发芽不规律时导致对雨水阻力较大而造成植物断茎死亡,从而有效地提
高发芽初期时草本植物的存活率,同时有效地防止雨水较大时土壤顶层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固定柱与网格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接触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盒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1]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网格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第四秸秆层的俯视图;
[0033]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固定柱与导水柱的连接剖面示意图。
[0034] 图中:1、边坡本体;2、网格盒;201、齿槽;202、接触块;203、支撑块;204、方槽;205、定位孔;206、网格板;207、挡板;208、第一秸秆层;209、进水固定板;210、出水固定板;211、第一固定板;212、折弯挡块;213、挡水板;3、限位块;301、转轴;302、连接板;303、驱动齿;304、驱动板;305、限位板;306、限位槽;307、固定齿;4、固定层;401、第二秸秆层;402、土壤层;403、支撑杆;404、补苗层;405、第三秸秆层;406、土壤基层;407、种子管;408、土壤顶层;
409、第四秸秆层;410、编织网;5、固定柱;501、导水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 实施例1:参照图1、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和图11,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包括:边坡本体1,还包括:网格盒2,等距排列在边坡本体1上;两组支撑块203,对称固定设置在网格盒2底部;多个接触块202,对称固定设置在网格盒2底部,且接触块202设置在两组支撑块203之间;第一凹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接触块202之间;方槽204,开设在接触块202上;土壤层402,设置在网格盒2内;土壤基层406,设置在土壤层402远离接触块202的一侧;土壤顶层408,设置在土壤基层406远离土壤层402的一侧;种子管407,设置在土壤基层
406与土壤顶层408之间,且种子管407设置为弧形,种子管407的中点与土壤顶层408上表面距离最远;第四秸秆层409,平铺在土壤顶层408远离土壤基层406的一侧。
[0038] 第四秸秆层409上平铺有编织网410。
[0039] 将多个加工完成的网格盒2平铺在边坡本体1上后,当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顺着第四秸秆层409的上表面向下滑落,能够有效地防止植被种植表层的水土流失,其中在平铺网格盒2时,使网格盒2内的种子管407与边坡本体1的两侧平行;
[0040] 在降雨和日晒的过程中,种子管407内的草本类植物种子发芽,由于种子管407设置为弧形,使种子管407两端的草本植物先漏出编织网410表面,草本植物的茎部依次穿过
种子管407、第四秸秆层409和编织网410,对第四秸秆层409和编织网410进行固定,此时,下雨时雨水优先从未发芽的区域向下流动,有效地避免草本植物在发芽不规律时导致对雨水
阻力较大而造成植物断茎死亡,从而有效地提高发芽初期时草本植物的存活率,进而有效
地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0041] 当种子管407内的种子全部发芽露出编织网410表面后,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本体1的水土流失,通过草本植物的根系进行固土,在风吹日晒后,编织网410和第四秸秆层409先分解,第四秸秆层409为草本植物生长初期提供养分;
[0042] 在晴天时,通过第四秸秆层409有效地防止网格盒2内土壤中水分的流失;
[0043] 编织网410采用可分解的吊蔓绳编制而成,编织网410可有效地防止第四秸秆层409被雨水冲走,其中第四秸秆层409采用小麦秸秆,将小麦秸秆安装顺序平铺一层后,再平铺一层与下沉小麦秸秆垂直的小麦秸秆,然后采用吊蔓绳对两层小麦秸秆进行固定;
[0044] 在对种子管407进行预埋时,采用外界与网格盒2匹配的方盒模具,将编织网410平铺到方盒模具底部,然后将第四秸秆层409平铺到编织网410上方,向方盒模具中加入适量
的土壤,采用外界弧形模具将土壤压实形成土壤顶层408,使其凸面呈弧形,并且使弧形面弧形的一端与第四秸秆层409靠近编织网410一侧的小麦秸秆垂直,将种子管407等距摆放
到弧形凸面上,再放入定量的土壤,并采用平面模具压实,使其形成土壤基层406,然后通过方盒模具内的脱模工具挤压编织网410的一面,将其顶出到网格盒2内,此时第四秸秆层409靠近土壤顶层408的一层小麦秸秆与土壤基层406相融合,便于对第四秸秆层409的固定,同时第四秸秆层409便于土壤顶层408和土壤基层406脱模,压实后的土壤顶层408与第四秸秆
层409相配合,有效地防止土壤顶层408的水土流失;
[0045] 网格盒2内表面包裹有易分解的薄膜,防止网格盒2在边坡本体1上安装初期时内部土壤掉落,其薄膜可采用但不限于PVA水溶膜;
[0046] 当边坡本体1上存在水流时,通过方槽204依次向下流动,有效地防止水冲击网格盒2而造成网格盒2向下坍塌。
[0047] 实施例2: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是,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207,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秸秆层208,第一秸秆层208采用相同长度的小麦秸秆卷,在其内部卷入小麦秸秆碎料。
[0048] 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定位孔205,定位孔205贯穿支撑块203和接触块202,定位孔205内设置有导水柱501,导水柱501通过吊蔓绳将小麦秸秆缠绕而成。
[0049] 参照图7,其中,接触块202设置的个数为偶数个,方槽204在接触块202上交错设置,从左到右设置个数分别为两个和一个。
[0050] 当水流从方槽204内流动时,水流经过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秸秆层208,第一秸秆层208先吸收部分水分,同时第一秸秆层208对水流中的土壤进行过滤,使水流中的土壤逐渐
附着在第一秸秆层208的表面,有效地防止边坡本体1的泥土流失;
[0051] 在晴天时,第一秸秆层208内的水分逐渐向边坡本体1和网格盒2内部传输,使第一秸秆层208与过滤的土壤固化,便于对网格盒2的固定,有效地防止网格盒2向下滑坡;
[0052] 导水柱501将边坡本体1下侧第一秸秆层208内的水分向上传导,有效地防止上侧的网格盒2内的水分不足而影响草本植物前期的生长。
[0053] 实施例3:参照图4、图5、图6、图7和图10,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地是,网格盒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两个限位块3之间扭簧转动连接有转轴301,转轴30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2,连接板302远离转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合组件,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合组件,转轴30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301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0054] 第一开合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02上的驱动齿303,第二开合组件包括固定在网格盒2上的固定齿307,驱动齿303与固定齿307相匹配,网格盒2靠近驱动齿303的一侧
设置有与驱动齿303匹配的齿槽201,驱动齿303与固定齿307均设置为同心弧形,且弧形驱
动齿303的圆心设置在转轴301轴线上,驱动齿303与第四秸秆层409相匹配。
[0055]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301上的驱动板304,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固定板209,网格盒2远离进水固定板2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固定板210,
进水固定板209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块203之间,出水固定板210设置在两个相邻的
支撑块203之间,进水固定板209上固定连接有与出水固定板210匹配的第一固定板211,第
一固定板21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折弯挡块212,且折弯挡块212远离进水固定板209的一端与
支撑块203相匹配,驱动板304滑动设置在两个折弯挡块212之间。
[0056] 网格盒2远离限位块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齿307匹配的限位板305,限位板305上开凿有与限位块3匹配的限位槽306,限位板305与连接板302密封滑动连接。
[0057] 在对网格盒2进行铺设时,使进水固定板209位于边坡本体1坡面上侧,使相邻的两个网格盒2相互插接,将第一固定板211插接在出水固定板210内,此时,将限位块3卡接在限位槽306内,此时限位板305与位于上侧的网格盒2表面相贴,通过限位块3与限位槽306相配合,有效地防止网格盒2错乱不齐而影响对边坡本体1的防护,同时便于保证每一行网格盒2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便于提高边坡本体1的美化度;
[0058] 当水依次从上向下由方槽204流出时的水流较大时,则表明当前降水量较大,此时,上侧的网格盒2底部的水通过方槽204流到下侧网格盒2的第一固定板211上,通过折弯
挡块212对水流方向进行改变,加大水的冲击力,此时水流冲击驱动板304,使驱动板304驱动转轴301转动,转轴301带动连接板302沿着转轴301的轴线转动,连接板302驱动驱动齿
303沿着转轴301轴线转动,此时,驱动齿303与固定齿307相互错开,使网格盒2内的水由驱动齿303和固定齿307之间流到边坡本体1的坡面上,然后通过第一秸秆层208进行过滤,从
而有效地防止位于边坡本体1下侧的网格盒2上表面水流量较大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0059] 当驱动齿303沿着转轴301轴线向上侧的网格盒2内滑动时,驱动齿303对第四秸秆层409进行施压,使第四秸秆层409倾斜角度更大,便于水向下流动。
[0060] 实施例4:参照图1、图2和图6,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再进一步地是,第一凹槽与网格盒2之间设置有网格板206。
[0061] 接触块20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层4,固定层4由干燥的砂石和沙土混合组成。
[0062] 网格盒2内平铺有第二秸秆层401,第二秸秆层401设置在固定层4上侧,第二秸秆层401采用三毫米到五毫米的秸秆粒,土壤层402设置在第二秸秆层401上侧。
[0063] 土壤基层406与土壤层402之间设置有补苗层404和第三秸秆层405,第三秸秆层405设置在补苗层404的上侧,补苗层4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403,支撑杆403与网格盒
2靠近固定齿307的一侧平行,支撑杆403内填充有灌木类种子和营养土,其中支撑杆403的
表面设置为网状结构,补苗层404由土壤和草本植物种子组成。
[0064] 位于边坡本体1两侧的限位板305上固定连接有与网格盒2匹配的挡水板213。
[0065] 支撑杆403内的灌木类种子由于种植深度较低,发芽速度比种子管407内的草本植物发芽速度较慢,种子管407内的种子全部发芽后可以防止土壤顶层408的土壤流失,此时
便于灌木类种子的生长,灌木类植物在生长时,其根系较为发达且扎根较深,灌木植物根系逐渐向固定层4内的砂石缝隙中扎根,对砂石进行固定,同时固定层4内的沙土便于快速的
吸收水分和传输水分,其根部生长时沿着网格板206向第一凹槽内扎根,此时灌木类种子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凹槽内水的过滤,防止其水土流失,同时,第一秸秆层208内过滤的土壤和第一秸秆层208逐渐分解产生的微生物便于对灌木植物提供养分,促进灌木植物的生长,使灌木植物的根系伸入到边坡本体1内,从而便于对网格盒2的固定,有效地提升绿化坡的建
设效果;
[0066] 第一秸秆层208通过第二秸秆层401向上侧的土壤层402传输,为支撑杆403内的灌木植物、补苗层404内的草本植物和种子管407内的草本植物提供水分,在水分向上传输时,将第一秸秆层208、第二秸秆层401和第三秸秆层405分解的养分向上传输,便于网格盒2内
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生长。
[0067] 补苗层404内的草本植物便于网格盒2内的草本植物进行补苗,有效地对网格盒2进行补苗。
[0068] 实施例5:参照图1、图2、图3、图9、图10和图12,一种林业种植用植被绿化坡的修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69] 步骤一、对边坡本体1的坡面进行找平,使坡面表面平整;
[0070] 步骤二、在网格盒2内放入土壤层402,将依次压制成型的土壤基层406、种子管407、土壤顶层408、第四秸秆层409和编织网410放到土壤层402上;
[0071] 步骤三、将网格盒2从下到上依次放置,使相邻的两个网格盒2相贴,并采用外界压板对网格盒2进行施加压力,使支撑块203与坡面相贴并伸入到坡面内三厘米,在对整列网格盒2进行平铺时,先将固定柱5插入到定位孔205内,测量单列需要网格盒2的数量,通过两个固定柱5将定量的网格盒2串在一起,然后通过外界固定夹块固定在固定柱5的一端,然后将单列网格盒2平铺到边坡本体1上,有效地提高绿化坡的修建速率,同时有效地提高网格
盒2的平铺速率,再将导水柱501固定到固定柱5的下端,然后将固定柱5抽出,通过固定柱5将导水柱501拉到定位孔205内,然后将固定柱5拆除,便于二次利用;
[0072] 步骤四、在位于边坡本体1底部的网格盒2下侧填充石块,并在石块上洒土压实,在位于边坡本体1两侧的网格盒2的裸露面堆土并压实;
[0073] 步骤五、通过外界洒水设备对铺设完成的网格盒2上表面均匀喷水处理。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