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461266.5

文献号 : CN1161763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戚晓光杨玉荣

申请人 : 江苏泓达激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充电桩包括插口、线缆、基桩,基桩固定在基础上,基桩上延伸出线缆,线缆端部设置插口,插口包括负极口、正极口,线缆包括负极线和正极线,负极线与负极口连接,正极线与正极口连接,负极口和正极口内设有电极接触力调整结构。线缆还包括针对负极线和正极线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检测负极线和正极线的变化超过一定阈值后,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基于正负极线内的电流,分别调整两个口与车正负极的接触预紧力,正负极线中其中一路会有电流降低,降低一路处的接触力减小,该路会进一步减小过流电流,电流的不等量变化发生的时间和幅度被放大。

权利要求 :

1.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插口(1)、线缆(2)、基桩(3),所述基桩(3)固定在基础上,基桩(3)上延伸出线缆(2),所述线缆(2)端部设置插口(1),所述插口(1)包括负极口(11)、正极口(12),所述线缆(2)包括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负极线(21)与负极口(11)连接,正极线(22)与正极口(12)连接,所述负极口(11)和正极口(12)内设有电极接触力调整结构;

所述线缆(2)还包括针对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所述电流变化比较结构检测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变化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所述负极口(11)包括负极结构件(111)、负极簧片(112)、负极吸附体(113)、负极电磁体(114),所述线缆(2)还包括负极感应线(23)、正极感应线(24),所述负极结构件(111)在插口(1)内被注塑固定,负极结构件(111)内设置用作电接触的负极簧片(112),所述负极簧片(112)和负极线(21)连接,所述负极簧片(112)的非接触侧面设置负极吸附体(113),所述负极电磁体(114)设置负极结构件(111)侧方,负极电磁体(114)的磁极正对负极吸附体(113),线缆内所述负极感应线(23)与负极线(21)紧邻,所述正极感应线(24)与正极线(22)紧邻,负极感应线(23)和正极感应线(24)均缠绕到负极电磁体(114)上,在负极线(21)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23)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114)上产生吸引负极吸附体(113)的力,在正极线(22)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24)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114)上产生排斥负极吸附体(113)的力,所述正极口(12)内设有与负极口(11)内相同结构的正极结构件、正极簧片、正极吸附体、正极电磁体,在正极线(22)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24)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吸引正极吸附体的力,在负极线(21)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23)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排斥正极吸附体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化比较结构为校正比较线(25),所述校正比较线(25)设置在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对称面上,校正比较线(25)内电流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感应线(23)、正极感应线(24)以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对称面进行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感应线(23)回路上远离负极线(21)的一段以及正极感应线(24)回路上远离正极线(22)的一段相互绞绕且使用屏蔽层(29)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29)为紫铜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3)包括隔离壳(31)、旁腔(32)、隔板(33)、预紧弹簧(34)、挡块(35)、隔断电磁铁(36),所述隔离壳(31)内设置用作连接充电准给输入线(8)和负极线(21)、正极线(22)的触体,触体在接触面处带有触点斜面(39),所述旁腔(32)固定在隔离壳(31)侧面,旁腔(32)内设置被预紧弹簧(34)顶住的隔板(33),所述隔板(33)的释放方向是插入触点斜面(39)之间将充电准给输入线(8)和负极线(21)、正极线(22)隔离,所述挡块(35)滑动安装在旁腔(32)侧壁上,挡块(35)对隔板(33)限位,所述隔断电磁铁(36)设置旁腔(32)一侧,隔断电磁铁(36)位于挡块(35)一旁,在外部发生冲撞振动或校正比较线(25)给出信号时,所述隔断电磁铁(36)吸引挡块(35)松开对于隔板(33)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常断电路(41)、球壳(42)、检震球(43)、支杆(44),所述常断电路(41)依次连接球壳(42)和隔断电磁铁(36),常断电路(41)在隔断电磁铁(36)缠绕,常断电路(41)在球壳(42)内壁的底部设置两个触点,所述检震球(43)通过支杆(44)设置在球壳(42)的内部并架空,所述检震球(43)为金属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比较线(25)连接放大电路(5),所述放大电路(5)的放大回路缠绕到隔断电磁铁(36)上。

说明书 :

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的过程,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运行,需要进行充电,所以,需要同加油站一样,建设越来越多的充电站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0003] 充电站安装若干个充电桩给汽车进行充电,多为自助式的插拔结构,如图1所示,驾驶员将基桩上放置的插口插入汽车接口内,等待充电完成。
[0004] 现有技术中,国标充电接口目前有两个方向的标准,分别是多用作慢充的交流充电接口和多用作快充的直流电接口,接口的标准如图2所示,国标只给充电桩的接口尺寸、形式画出的具体范围,但是,对于充电桩的其他结构的设计没有详细的要求,仅仅在一些性能参数等方面有所限定。
[0005] 快充作业中,充电安全是应当被重点关注的,因为电流很大,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电流从非预期路径上过流,也会造成显著的破坏,防止接口漏电、漏电的处置、保持充电桩的良好作业性能等等是充电桩设计过程都需要关注的点,目前而言,对于漏电方面的检测一般都是去一些可能的漏电路径上检测电信号来获知是否发生了漏电然后交由处理结构来决定是否断开充电过程或者发出警示,漏电发生后,尽管有接地线来将电流大部分导走,但是,只要漏电发生了,如果不进行故障排除,则必然构成一个危险因素,目前的充电桩对于的漏电检测无法做到全面的检测,无法得知一些非预期路径上发生的漏电情况。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充电桩包括插口、线缆、基桩,基桩固定在基础上,基桩上延伸出线缆,线缆端部设置插口,
[0009] 插口包括负极口、正极口,线缆包括负极线和正极线,负极线与负极口连接,正极线与正极口连接,负极口和正极口内设有电极接触力调整结构。
[0010] 接触力调整结构的调整逻辑是,基于负极线和正极线内通过的电流,分别调整两个口与车接口内负极触头和正极触头的接触预紧力,漏电发生时,负极线和正极线内过流的电流会有少量差异,因为部分电流在到达汽车后不需要从另一路返回,而是从漏电路径上泄放,造成电流在正负极线上的进出不同量,基桩在后续的接地位置等路径上来弥补这部分的电荷不统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正负极线内电流是同步升高或者同步降低的,如果在充电过程中,局部位置发生漏电的话,正负极线中其中一路会有电流降低,降低一路处的接触力减小,接触力减小会略微增大接触电阻,该路会进一步减小过流电流,电流的减小会高出由于纯接触电阻导致的电流变化,因为在漏电发生时,是一个并联电路。
[0011] 电流的不等量变化发生的时间和幅度被拉长拉大,然后被充电桩的电路识别,之后告知使用者漏电风险并操作减小漏电电流,防止快充时的大电流造成危险,只用小电流进行充电或者直接断开充电。
[0012] 线缆还包括针对负极线和正极线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检测负极线和正极线的变化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0013] 负极线和正极线的电流变化可以在线缆旁边设置感应线路识别,也可以通过在负极线和正极线上直接串联电流检测结构识别,但直接串联电流检测则会改变两条导线上的电阻量,且电流较大,所需的检测结构性能要求较高,结构设置相对复杂。
[0014] 负极口包括负极结构件、负极簧片、负极吸附体、负极电磁体,线缆还包括负极感应线、正极感应线,负极结构件在插口内被注塑固定,负极结构件内设置用作电接触的负极簧片,负极簧片和负极线连接,负极簧片的非接触侧面设置负极吸附体,负极电磁体设置负极结构件侧方,负极电磁体的磁极正对负极吸附体,
[0015] 线缆内负极感应线与负极线紧邻,正极感应线与正极线紧邻,负极感应线和正极感应线均缠绕到负极电磁体上,
[0016] 在负极线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上产生吸引负极吸附体的力,
[0017] 在正极线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上产生排斥负极吸附体的力,
[0018] 正极口内设有与负极口内相同结构的正极结构件、正极簧片、正极吸附体、正极电磁体,在正极线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吸引正极吸附体的力,在负极线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排斥正极吸附体的力。
[0019] 负极簧片与车辆接口内的负极触头接触,充电时电流是从负极触头往充电桩内的,吸附体内磁极若是S极朝向负极电磁体的话,负极线在负极电磁体上的缠绕方向是右旋,负极线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回路中靠近负极线的段落内产生与负极线同向的感应电流,负极感应线在负极电磁体上右旋,负极电磁体朝向负极吸附体的一端产生N极磁场,吸引负极簧片与负极触头的接触松开,减少充电负极电连接的接触力,而正极感应线在负极电磁体上也产生磁场,磁场S极朝向负极吸附体,当负极线和正极线内电流是同步改变时,正负极感应线在两处电磁体处产生的吸引与排斥磁场作用力均是相互抵消的状态,两个充电极口的接触力不发生改变,只有正负极线内电流变化不一致时,才在两个充电极口处产生不等的接触力,并不断让两个接触力发生持续变化,负极线上电流比正极线减少的多时,负极吸附体吸引负极簧片张开,减少与负极触头的接触,电流会引发进一步减小,使得漏电产生的电流变化被放大,最终内检测获知。
[0020] 电流变化比较结构为校正比较线,校正比较线设置在负极线和正极线的对称面上,校正比较线内电流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0021] 位于负极线和正极线中垂面上的校正比较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当是无感应电流产生的,因为负极线和正极线所产生的磁场在校正比较线的回路中是完全相互抵消的量值,只有负极线内电流和正极线内电流不一致时,才产生不等强度的磁场,校正比较线回路内磁感线数量发生变化,才产生电流。
[0022] 负极感应线、正极感应线以负极线和正极线的对称面进行对称设置。
[0023] 负极感应线应当尽量感应负极线内的电流而减小感应正极线内电流,正极感应线同理,但这一感应无法消除,只能让两者的交叉感应也对称,防止由于设置的不对称而引起负极感应线、正极感应线内感应电流的不一致。
[0024] 负极感应线回路上远离负极线的一段以及正极感应线回路上远离正极线的一段相互绞绕且使用屏蔽层包裹。
[0025] 负极感应线和正极感应线需要形成回路才能在电磁体处产生电流来发生作用,取各自靠近主线路的一段来进行感应,较远的一段设置屏蔽层包裹防止有更多的感应电流干扰。
[0026] 屏蔽层为紫铜丝网。高导电率提高磁场屏蔽效果。
[0027] 基桩包括隔离壳、旁腔、隔板、预紧弹簧、挡块、隔断电磁铁,
[0028] 隔离壳内设置用作连接充电准给输入线和负极线、正极线的触体,触体在接触面处带有触点斜面,旁腔固定在隔离壳侧面,旁腔内设置被预紧弹簧顶住的隔板,隔板的释放方向是插入触点斜面之间将充电准给输入线和负极线、正极线隔离,挡块滑动安装在旁腔侧壁上,挡块对隔板限位,
[0029] 隔断电磁铁设置旁腔一侧,隔断电磁铁位于挡块一旁,在外部发生冲撞振动或校正比较线给出信号时,隔断电磁铁吸引挡块松开对于隔板的限位。
[0030] 隔板预先给装载在旁腔中,预紧弹簧积累势能,在隔断电磁铁得到控制信号后,吸引挡块让其不再遮挡隔板,隔板则在预紧弹簧作用下插入触体之间,隔离充电桩输入线和充电桩内所有部件的电连接,隔离壳的制造应当充分考虑抗冲击强度和密封,防止充电桩故障或者受到撞击后,充电桩的输入线线端裸露出来造成危险。
[0031] 充电桩还包括常断电路、球壳、检震球、支杆,常断电路依次连接球壳和隔断电磁铁,常断电路在隔断电磁铁缠绕,常断电路在球壳内壁的底部设置两个触点,检震球通过支杆设置在球壳的内部并架空,检震球为金属件。
[0032] 当充电桩受到撞击时,检震球振动,支杆强度较低而发生断裂,检震球掉落到球壳底部,连通常断电路,隔断电磁铁得电吸引挡块,隔板动作将充电桩输入线安全隔离,这一过程发生在充电桩受到撞击时,只能维修人员充分检测并更换球壳、检震球、支杆后才能重新使用充电桩。
[0033] 校正比较线连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放大回路缠绕到隔断电磁铁上。校正比较线检测负极线和正极线的电流变化差量,只有两者存在差值时才能够在校正比较线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可能较小,使用放大电路放大信号后可以让隔断电磁铁的启动提前,放大电路可以使用三极管构建,三极管最大电流可以承受1A以上,1A的电流完全可以带动隔断电磁铁进行改变挡块位置的动作。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桩线缆中设置额外的正负极感应线和校正比较线来识别正负极线内的电流变化情况,当正负极线内电流是同进同出的时刻相等情况下,正负极感应线内的电流不对接口处产生影响,校正比较线内也不产生电流来进行充电过程的断开动作,只有当正负极线内电流变化不一致时,才进行相应的松弛接口处簧片接触力的动作,延续电流变化差值过程,将漏电情况延续并放大,校正比较线则感应电流变化的差值情况,在充电桩输入线处进行断开充电的动作,防止漏电危险发生,检震球也检测充电桩是否有受到撞击,在撞击发生后,需要维护人员检测充电桩受影响情况,维护完毕后,不仅需要对隔板进行复位,还需要更换新的检震球、球壳、支杆才能让充电桩重新恢复工作,确保充电桩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003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6] 图1是本发明与车的连接外形示意图;
[0037] 图2是本发明插口的端面示意图;
[0038] 图3是本发明线缆内的布置截面图;
[0039] 图4是本发明插口内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5是图4中的视图A;
[0041] 图6是本发明基桩内的示意图;
[0042] 图7是本发明隔断电磁铁的两个电流加载来源的结构示意图;
[0043]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只绘制了与本申请相关的结构,充电桩实现其功能的其它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附图未做表达;
[0044] 图中标号:1‑插口、11‑负极口、111‑负极结构件、112‑负极簧片、113‑负极吸附体、114‑负极电磁体、12‑正极口、2‑线缆、21‑负极线、22‑正极线、23‑负极感应线、24‑正极感应线、25‑校正比较线、29‑屏蔽层、3‑基桩、31‑隔离壳、32‑旁腔、33‑隔板、34‑预紧弹簧、35‑挡块、36‑隔断电磁铁、39‑触点斜面、41‑常断电路、42‑球壳、43‑检震球、44‑支杆、5‑放大电路、8‑充电桩输入线、9‑车接口、91‑负极触头、92‑正极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6] 一种能够防撞且漏电自锁的充电桩,充电桩包括插口1、线缆2、基桩3,基桩3固定在基础上,基桩3上延伸出线缆2,线缆2端部设置插口1,
[0047] 插口1包括负极口11、正极口12,线缆2包括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负极线21与负极口11连接,正极线22与正极口12连接,负极口11和正极口12内设有电极接触力调整结构。
[0048] 接触力调整结构的调整逻辑是,基于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内通过的电流,分别调整两个口与车接口9内负极触头91和正极触头92的接触预紧力,漏电发生时,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内过流的电流会有少量差异,因为部分电流在到达汽车后不需要从另一路返回,而是从漏电路径上泄放,造成电流在正负极线上的进出不同量,基桩在后续的接地位置等路径上来弥补这部分的电荷不统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正负极线内电流是同步升高或者同步降低的,如果在充电过程中,局部位置发生漏电的话,正负极线中其中一路会有电流降低,降低一路处的接触力减小,接触力减小会略微增大接触电阻,该路会进一步减小过流电流,电流的减小会高出由于纯接触电阻导致的电流变化,因为在漏电发生时,是一个并联电路。
[0049] 电流的不等量变化发生的时间和幅度被拉长拉大,然后被充电桩的电路识别,之后告知使用者漏电风险并操作减小漏电电流,防止快充时的大电流造成危险,只用小电流进行充电或者直接断开充电。
[0050] 线缆2还包括针对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电流变化比较结构检测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变化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0051] 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电流变化可以在线缆旁边设置感应线路识别,也可以通过在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上直接串联电流检测结构识别,但直接串联电流检测则会改变两条导线上的电阻量,且电流较大,所需的检测结构性能要求较高,结构设置相对复杂。
[0052] 负极口11包括负极结构件111、负极簧片112、负极吸附体113、负极电磁体114,线缆2还包括负极感应线23、正极感应线24,负极结构件111在插口1内被注塑固定,负极结构件111内设置用作电接触的负极簧片112,负极簧片112和负极线21连接,负极簧片112的非接触侧面设置负极吸附体113,负极电磁体114设置负极结构件111侧方,负极电磁体114的磁极正对负极吸附体113,
[0053] 线缆内负极感应线23与负极线21紧邻,正极感应线24与正极线22紧邻,负极感应线23和正极感应线24均缠绕到负极电磁体114上,
[0054] 在负极线21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23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114上产生吸引负极吸附体113的力,
[0055] 在正极线22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24内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在负极电磁体114上产生排斥负极吸附体113的力,
[0056] 正极口12内设有与负极口11内相同结构的正极结构件、正极簧片、正极吸附体、正极电磁体,在正极线22内电流减小时,正极感应线24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吸引正极吸附体的力,在负极线21内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23在正极电磁体上产生排斥正极吸附体的力。
[0057] 如图4、5所示,以图示视角阐述上下与左右关系:负极簧片112与车辆接口内的负极触头91接触,充电时电流是从负极触头91往充电桩内的,吸附体113内磁极若是S极朝向负极电磁体114的话,负极线23在负极电磁体114上的缠绕方向是右旋,负极线21电流减小时,负极感应线23回路中靠近负极线21的段落内产生与负极线21同向的感应电流,负极感应线23在负极电磁体114上右旋,负极电磁体114朝向负极吸附体113的一端产生N极磁场,吸引负极簧片112与负极触头81的接触松开,减少充电负极电连接的接触力,而正极感应线24在负极电磁体114上也产生磁场,磁场S极朝向负极吸附体113,当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内电流是同步改变时,正负极感应线在两处电磁体处产生的吸引与排斥磁场作用力均是相互抵消的状态,两个充电极口的接触力不发生改变,只有正负极线内电流变化不一致时,才在两个充电极口处产生不等的接触力,并不断让两个接触力发生持续变化,负极线上电流比正极线减少的多时,负极吸附体113吸引负极簧片112张开,减少与负极触头91的接触,电流会引发进一步减小,使得漏电产生的电流变化被放大,最终内检测获知。
[0058] 电流变化比较结构为校正比较线25,校正比较线25设置在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对称面上,校正比较线25内电流超过充电额定值1%或超过0.5A时,断开充电过程或提示报警。
[0059] 如图3所示,位于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中垂面上的校正比较线25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当是无感应电流产生的,因为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所产生的磁场在校正比较线25的回路中是完全相互抵消的量值,只有负极线21内电流和正极线22内电流不一致时,才产生不等强度的磁场,校正比较线25回路内磁感线数量发生变化,才产生电流。
[0060] 负极感应线23、正极感应线24以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对称面进行对称设置。
[0061] 负极感应线23应当尽量感应负极线21内的电流而减小感应正极线22内电流,正极感应线24同理,但这一感应无法消除,只能让两者的交叉感应也对称,防止由于设置的不对称而引起负极感应线23、正极感应线24内感应电流的不一致。
[0062] 负极感应线23回路上远离负极线21的一段以及正极感应线24回路上远离正极线22的一段相互绞绕且使用屏蔽层29包裹。
[0063] 如图3、4所示,负极感应线23和正极感应线24需要形成回路才能在电磁体处产生电流来发生作用,取各自靠近主线路的一段来进行感应,较远的一段设置屏蔽层29包裹防止有更多的感应电流干扰。
[0064] 屏蔽层29为紫铜丝网。高导电率提高磁场屏蔽效果。
[0065] 基桩3包括隔离壳31、旁腔32、隔板33、预紧弹簧34、挡块35、隔断电磁铁36,[0066] 隔离壳31内设置用作连接充电准给输入线8和负极线21、正极线22的触体,触体在接触面处带有触点斜面39,旁腔32固定在隔离壳31侧面,旁腔32内设置被预紧弹簧34顶住的隔板33,隔板33的释放方向是插入触点斜面39之间将充电准给输入线8和负极线21、正极线22隔离,挡块35滑动安装在旁腔32侧壁上,挡块35对隔板33限位,
[0067] 隔断电磁铁36设置旁腔32一侧,隔断电磁铁36位于挡块35一旁,在外部发生冲撞振动或校正比较线25给出信号时,隔断电磁铁36吸引挡块35松开对于隔板33的限位。
[0068] 如图6所示,隔板33预先给装载在旁腔32中,预紧弹簧34积累势能,在隔断电磁铁36得到控制信号后,吸引挡块35让其不再遮挡隔板33,隔板33则在预紧弹簧34作用下插入触体之间,隔离充电桩输入线8和充电桩内所有部件的电连接,隔离壳31的制造应当充分考虑抗冲击强度和密封,防止充电桩故障或者受到撞击后,充电桩的输入线线端裸露出来造成危险。
[0069] 充电桩还包括常断电路41、球壳42、检震球43、支杆44,常断电路41依次连接球壳42和隔断电磁铁36,常断电路41在隔断电磁铁36缠绕,常断电路41在球壳42内壁的底部设置两个触点,检震球43通过支杆44设置在球壳42的内部并架空,检震球43为金属件。
[0070] 如图7所示,当充电桩受到撞击时,检震球43振动,支杆44强度较低而发生断裂,检震球43掉落到球壳42底部,连通常断电路41,隔断电磁铁36得电吸引挡块35,隔板33动作将充电桩输入线8安全隔离,这一过程发生在充电桩受到撞击时,只能维修人员充分检测并更换球壳42、检震球43、支杆44后才能重新使用充电桩。
[0071] 校正比较线25连接放大电路5,放大电路5的放大回路缠绕到隔断电磁铁36上。校正比较线25检测负极线21和正极线22的电流变化差量,只有两者存在差值时才能够在校正比较线25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可能较小,使用放大电路5放大信号后可以让隔断电磁铁36的启动提前,放大电路可以使用三极管构建,三极管最大电流可以承受1A以上,1A的电流完全可以带动隔断电磁铁36进行改变挡块35位置的动作。
[007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7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