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215055.3

文献号 : CN1162611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曾锦锋翁利春徐春峰杨平宇岳一曼

申请人 : 宁波瀚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以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模块,与监测模块连接,用以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确定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调节模块,分别与监测模块和确定模块连接,用以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并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显示模块,设置在海洋平台终端上,用以显示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本发明使得在海面上能够精准确定海底数据进行传输的实时过程,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以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包括海流的实时状态;

确定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以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以使待监测设备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显示模块,设置在海洋平台终端上,用以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其中,所述调节模块在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时,所述调节模块包括选择单元、计算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以选择所述网络延迟状态对应的延迟影响参数k1和所述实时气候环境对应的环境影响参数k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单元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所在的区间范围确定对应的赋值,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状态所在的参数范围进行赋值,并根据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来选择延迟影响参数k1和环境影响参数k2的取值,进而计算出传输速率的调整范围,所述调整单元在标准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调整范围确定对待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速率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海流状态下单位面积内涡流的实际数量为n,并设置在正常海流状态下的单位面积内的涡流数量为标准数量n0,在标准数量为n0的状态下,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能够进行顺利传输;

在涡流的实际数量大于或等于标准数量时,容易造成待传输数据的丢失,在涡流的实际数量小于标准数量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强,此时增加待传输数据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任意涡流的冲击函数C=f(ti),f(ti)表示在监测时间段t内任意涡流i对待监测设备的冲击力,在确定网络延迟时,统计n个涡流对待检测设备的平均冲击力、在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和极小冲击力Fmin;

预先设置有标准冲击力F0,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

小于等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正常延迟状态;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负向延迟状态;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

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 大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

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极限延迟状态;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低延迟状态;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高延迟状态,其中第一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正常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低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高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海洋平台为移动式平台,则所述确定模块在确定实时气候环境时,通过风速感应器用以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所在海域的实时风速,且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以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设置单元、比较单元和中断单元,所述设置单元用以设置标准风速,所述比较单元分别与设置单元和风速传感器连接,用以接收实时风速,所述比较单元用以将实时风速与标准风速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所述中断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中止所述海洋平台的数据接收或发送;

若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不执行中断操作,所述海洋平台继续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

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大于标准风速,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小于等于标准风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率为在风速极大值下的传输速度V1和在风速极小值下的传输速度V2的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若是高于标准传输速率,则启动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背面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用以在数据传输速率过高时对显示模块进行降温,以保证显示模块的工作效率进行持续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显示模块的实时温度过高时,则将水冷装置内的循环水从海洋中吸收,提高了带走显示模块产生热量的便利性。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

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以使待监测设备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说明书 :

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对海洋认知和态势感知需求的不断增加,探索海洋最深处的奥秘、获取三维海洋信息成为各海洋大国的研究热点。通过成千上万个小型、低成本的可漂浮的传感器,收集舰船、海上设施、装备和海洋生物在该海域的活动状态信息,并通过卫星网络上传数据从而进行实时分析,搭建起海上物联网,提升海洋持续态势的感知能力,开启海上物联新时代。海洋平台从产生至今不到百年,它发展快且变化大。以材料论,从木质平台到钢质平台;以类型论,先后出现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两大类;以功能论,可分为钻井平台、储油平台以及生产平台等。对于移动式平台,其与海上漂浮的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变化中,因此设置在平台上用以接收信号的设备在变化中接收信号的质量也是不同的。
[0003] 公开号为CN11193529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洋浮标的双向通信浮标控制系统,其包括上位机,用于连接到物联网透传云,发送控制信号和处理下位机传送的数据信号,存储和实时显示;物联网透传云,用于双向传输上下位机的信息;下位机,用于接收到上位机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电路操作传感器;把上位机传来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并收集浮标各传感器的信息,根据通讯协议组织成数据包传递回上位机;控制电路,定期收集各传感器的数据,整理和上传到物联网透传云。
[0004]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处于传输过程中的待传输数据的稳定性不高,存在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致使数据传输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待传输数据稳定性低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包括:
[0007] 监测模块,用以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
[0008] 确定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0009] 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以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并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0010] 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海洋平台终端上,用以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0011] 进一步地,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包括海流的实时状态,设置海流中单位面积为涡流的数量为n,并设置在正常海流状态下的单位面积内的涡流数量为标准数量n0,在标准数量为n0的状态下,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能够进行顺利传输;
[0012] 在涡流较多时,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较大,对于待传输数据的影响大,在涡流数量大时,容易造成待传输数据的丢失,在涡流数量少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强,此时为了增加待传输数据的数量,增加待传输数据的发送频率或接收频率。
[0013] 进一步地,设置任意涡流的冲击函数C=f(ti),f(ti)表示在监测时间段t内任意涡流对待监测设备i的冲击力,在确定网络延迟时,统计n个涡流对待检测设备的平均冲击力、在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和极小冲击力Fmin;
[0014] 预先设置有标准冲击力F0,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小于等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正常延迟状态;
[0015]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负向延迟状态;
[0016]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
[0017] 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 大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极限延迟状态;
[0018]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低延迟状态;
[0019]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高延迟状态,其中第一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正常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低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高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
[0020] 进一步地,若所述海洋平台为移动式平台,则所述确定模块在确定实时气候环境时,通过风速感应器用以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所在海域的实时风速,并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以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设置单元、比较单元和中断单元,所述设置单元用以设置标准风速,所述比较单元分别与设置单元和风速传感器连接,用以接收实时风速,所述比较单元用以将实时风速与标准风速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所述中断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中止所述海洋平台的数据接收或发送;
[0022] 若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不执行中断操作,所述海洋平台继续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
[0023] 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大于标准风速,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小于等于标准风速。
[0024]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模块在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时,所述调节模块包括选择单元、计算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以选择所述网络延迟状态对应的延迟影响参数k1和所述实时气候环境对应的环境影响参数k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单元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所在的区间范围确定对应的赋值,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状态所在的参数范围进行赋值,并根据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来选择延迟影响参数k1和环境影响参数k2的取值,进而计算出传输速率的调整范围,所述调整单元在标准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调整范围确定对待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速率。
[0025] 进一步地,所述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率为在风速极大值下的传输速度V1和在风速极小值下的传输速度V2的均值。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若是高于标准传输速率,则启动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背面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用以在数据传输速率过高时对显示模块进行降温,以保证显示模块的工作效率进行持续显示。
[0027] 进一步地,当显示模块的实时温度过高时,则将水冷装置内的循环水从海洋中吸收,提高了带走显示模块产生热量的便利性。
[0028]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方法,包括:
[0029] 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
[0030] 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0031] 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并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0032] 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监测模块对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进行监测并获取,并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以实时气候环境以及网络延迟作为直接影响参数,直接确定在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状态,并在显示模块上对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速率进行显示以及传输方向进行显示,使得在海面上能够精准确定海底数据进行传输的实时过程,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34] 尤其,通过对涡流的数量进行确定进而确定涡流对待传输数据的影响,实现针对不同的涡流数量进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的数量的调整,使得待传输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实现对待监测设备所进行的传输的数据的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35] 尤其,通过建立冲击函数,实现涡流对待监测设备冲击的有效评估,在实际应用中,涡流在待监测设备的各个方向,有的方向上的涡流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大,有的方向上的涡流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小,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待监测设备的各个方向进行涡流冲击力的积分,进而确定待监测设备在各方向上受到的冲击力,并根据待监测设备受到的平均冲击力、极大冲击力以及极小冲击力的关系确定对应的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实现对待传输数据的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36] 尤其,通过采用移动式平台,使得在海域风速达到一定的破坏等级时,对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不同的风速条件下对海上平台进行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37] 尤其,通过设置单元、比较单元和中断单元实现对海洋平台工作状态的有效判定,提高在不同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数据接收或发送状态的调整,通过风速传感器对实时风速进行检测,并根据设置单元内设置的标准风速进行对比,比较单元确定比较结果,中断单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海洋平台工作状态的调整,实现根据环境状态对工作状态的调整,保证海洋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性。
[0038] 尤其,通过设置延迟影响参数k1和环境影响参数k2,并根据k1和k2来计算传输速率的调整范围,并在标准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按照调整范围确定对待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速度率的调整,使得在海洋环境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传输,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0039] 尤其,通过对标准传输速率的计算方式进行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标准传输速率的确定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风速极大值的传输速度和风速极小值下的传输速度取均值来确定标准传输速率,使得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度能够兼顾极端情况下的传输速度,提高标准传输速率确定的精准度。
[0040] 尤其,通过对显示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疏散,能够保证显示模块进行持续工作,保证显示模块的工作的安全性,实现对数据信息高效显示,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方法能够结合实际的使用环境,保证散热的便捷性,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6]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8]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9]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包括:
[0050] 监测模块10,用以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
[0051] 确定模块20,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0052] 调节模块30,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以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并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0053] 显示模块40,设置在所述海洋平台终端上,用以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0054]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监测设备可以是浮标探测器,在浮标漂浮在海面后释放浮标探测器,用以在海底进行环境探测,并将探测到的数据信息经过设置在空中的无人机基站传输至海洋平台,以实现海底数据的实时传输并在海洋平台上显示待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状态,以确定海底数据实时传输的正常性。
[0055]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模块对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进行监测并获取,并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另外本发明中的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以实时气候环境以及网络延迟作为直接影响参数,直接确定在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状态,并在显示模块上对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速率进行显示以及传输方向进行显示,使得在海面上能够精准确定海底数据进行传输的实时过程,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56] 具体而言,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包括海流的实时状态,设置海流中单位面积为涡流的数量为n,并设置在正常海流状态下的单位面积内的涡流数量为标准数量n0,在标准数量为n0的状态下,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能够进行顺利传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单位面积内的涡流数量可以是多于标准数量n0的,还可以是低于标准数量n0的,在不同的涡流数量下,对于待传输数据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涡流较多时,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较大,对于待传输数据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在涡流数量较大时,容易造成待传输数据的丢失,在涡流数量较少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强,此时为了增加待传输数据的数量,可以增加待传输数据的发送频率或接收频率。
[0057]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涡流的数量进行确定进而确定涡流对待传输数据的影响,实现针对不同的涡流数量进行不同的待传输数据的数量的调整,使得待传输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实现对待监测设备所进行的传输的数据的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58] 具体而言,设置任意涡流的冲击函数C=f(ti),f(ti)表示在监测时间段t内任意涡流对待监测设备i的冲击力,在确定网络延迟时,统计n个涡流对待检测设备的平均冲击力、在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和极小冲击力Fmin;
[0059] 预先设置有标准冲击力F0,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小于等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正常延迟状态;
[0060]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一负向延迟状态;
[0061] 若是在第一正常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
[0062] 若作用在任意待监测设备上的平均冲击力 大于所述标准冲击力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极限延迟状态;
[0063]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中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低延迟状态;
[0064] 若是在第二极限延迟状态下,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小于等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大于0.1×F0,或,冲击函数的极大冲击力Fmax大于1.1×F0且极小冲击力Fmin小于等于0.1×F0,则确定所述网络延迟属于第二高延迟状态,其中第一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负向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正常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低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小于第二高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
[0065]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冲击函数,实现涡流对待监测设备冲击的有效评估,在实际应用中,涡流在待监测设备的各个方向,有的方向上的涡流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大,有的方向上的涡流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小,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待监测设备的各个方向进行涡流冲击力的积分,进而确定待监测设备在各方向上受到的冲击力,并根据待监测设备受到的平均冲击力、极大冲击力以及极小冲击力的关系确定对应的延迟状态的延迟时长,实现对待传输数据的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66] 具体而言,若所述海洋平台为移动式平台,则所述确定模块在确定实时气候环境时,还通过风速感应器用以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所在海域的实时风速,并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以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
[0067]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移动式平台,使得在海域风速达到一定的破坏等级时,对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不同的风速条件下对海上平台进行有效保护,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068] 具体而言,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实时风速与预设标准风速的关系确定所述海洋平台的工作状态时,如图2所示,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设置单元21、比较单元22和中断单元23,所述设置单元用以设置标准风速,所述比较单元分别与设置单元和风速传感器连接,用以接收实时风速,所述比较单元用以将实时风速与标准风速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所述中断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中止所述海洋平台的数据接收或发送;
[0069] 若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所述中断单元不执行中断操作,所述海洋平台继续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
[0070] 所述第一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大于标准风速,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为实时风速小于等于标准风速。
[0071]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单元、比较单元和中断单元实现对海洋平台工作状态的有效判定,提高在不同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数据接收或发送状态的调整,通过风速传感器对实时风速进行检测,并根据设置单元内设置的标准风速进行对比,比较单元确定比较结果,中断单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海洋平台工作状态的调整,实现根据环境状态对工作状态的调整,保证海洋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性。
[0072] 具体而言,所述调节模块在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时,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模块30包括选择单元31、计算单元32和调整单元33,所述选择单元用以选择所述网络延迟状态对应的延迟影响参数k1和所述实时气候环境对应的环境影响参数k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单元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所在的区间范围确定对应的赋值,根据实时气候环境状态所在的参数范围进行赋值,并根据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对待监测设备的影响来选择延迟影响参数k1和环境影响参数k2的取值,进而计算出传输速率的调整范围,所述调整单元在标准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调整范围确定对待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速率。
[0073]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延迟影响参数k1和环境影响参数k2,并根据k1和k2来计算传输速率的调整范围,并在标准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按照调整范围确定对待监测设备的信息传输速度率的调整,使得在海洋环境下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传输,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0074] 具体而言,所述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率为在风速极大值下的传输速度V1和在风速极小值下的传输速度V2的均值。
[0075]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率V0=(V1+V2)/2。
[0076]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标准传输速率的计算方式进行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标准传输速率的确定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风速极大值的传输速度和风速极小值下的传输速度取均值来确定标准传输速率,使得待监测设备的标准传输速度能够兼顾极端情况下的传输速度,提高标准传输速率确定的精准度。
[0077] 具体而言,所述显示模块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若是高于标准传输速率,则启动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背面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用以在数据传输速率过高时对显示模块进行降温,以保证显示模块的工作效率进行持续显示。
[0078] 具体而言,当显示模块的实时温度过高时,则可以将水冷装置内的循环水从海洋中吸收,提高了带走显示模块产生热量的便利性,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0079]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显示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疏散,能够保证显示模块进行持续工作,保证显示模块的工作的安全性,实现对数据信息高效显示,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方法能够结合实际的使用环境,保证散热的便捷性,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成本。
[0080]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方法,包括:
[0081] 步骤S100:获取设置在海洋环境下的待监测设备的实时气候环境;
[0082] 步骤S200:根据所述实时气候环境确定所述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延迟;
[0083] 步骤S300:根据确定的网络延迟状态和实时气候环境选择对待监测设备的调整方式,并在该调整方式下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
[0084] 步骤S400:显示所述待监测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实时传输方向以及在特定的传输方向下的实时传输速率。
[008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方法,能够实现上述基于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的海洋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调控系统相同的技术方案,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86]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8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