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370613.3

文献号 : CN11645953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丁剑丁文标高自强孙伟伟霍鹏

申请人 : 苏州冠礼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主要由集液体、旋转件和推动板构成,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与集液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液体的内壁开设有竖槽,且集液体通过竖槽与推动板活动套接,所述集液体的顶端中部与旋转件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旋转件的另一端与换热网接触,所述推动板的中心开设有旋转孔,且推动板通过旋转孔与旋转件旋转套接。本发明利用旋转球磁性的交替变化,促使推动板在集液体内往复上下移动,并带动上、下集液件空间改变,实现对储液件的持续补液,并将储液件内的平稳状态的剥离液由排液孔排向换热管的内壁,有效提高剥离液的成膜均匀性,增强废弃剥离液的蒸发回收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蒸发箱(1),所述蒸发箱(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1),所述蒸发箱(1)的底端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2),所述蒸发箱(1)上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上分布板(3),且蒸发箱(1)下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下分布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布板(3)的顶端开设有集液槽,位于所述集液槽下方的上分布板(3)与换热管(4)固定套接,所述换热管(4)的底端穿过下分布板(31)与换热网(41)固定套接,且换热管(4)的外侧与下分布板(31)固定套接,所述换热管(4)的顶端与集液体(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液体(5)的内壁开设有竖槽,且集液体(5)通过竖槽与推动板(7)活动套接,所述推动板(7)的顶端与上集液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上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5)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7)的底端与下集液件的一端连接,且下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5)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液体(5)的顶端中部与旋转件(6)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旋转件(6)的另一端与换热网(41)接触,所述推动板(7)的中心开设有旋转孔,且推动板(7)通过旋转孔与旋转件(6)旋转套接;

所述换热管(4)内部设置有储液件(64),所述储液件(64)的顶端与集液体(5)活动卡接;

所述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分别通过一个外阀管(81)与集液槽连通,所述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又分别通过一个内阀管(82)与储液件(6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6)由旋转球(61)、旋转段(62)、支撑段(63)、储液件(64)和分散件(65)组成,所述旋转球(61)活动套接在集液体(5)的顶端,所述旋转球(61)的底端与旋转段(6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段(62)的顶端与支撑段(63)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集液体(5)下方、换热管(4)内部的支撑段(63)外侧固定套接有储液件(64),位于所述储液件(64)下方的支撑段(63)外侧固定套接有分散件(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均由固定板(8)、固定膜(80)、外阀管(81)和内阀管(82)组成,所述固定板(8)与固定膜(80)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固定膜(80)的另一端与推动板(7)固定套接,与所述固定膜(80)同侧的固定板(8)侧壁固定连通有外阀管(81),且外阀管(81)贯穿集液体(5)的一侧壁面,所述旋转件(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两个内阀管(82),且通过一个内阀管(82)将上集液件与储液件(64)连通,通过另一个内阀管(82)将下集液件与储液件(6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块(51),与所述阻块(51)位置对应的推动板(7)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横槽内活动套接有推动块(71),所述推动块(71)与横槽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板(7)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膜(73),位于所述推动板(7)同一侧的推动膜(73)数量为四,且四个推动膜(73)环绕固定板(8)均匀设置,所述推动板(7)内部固定套接有推动管(72),且通过推动管(72)将横槽与推动膜(7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剖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形状为上宽下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球(61)的形状为球体,所述旋转球(61)通电带有磁性,且旋转球(61)交替具有N型磁性和S型磁性,所述旋转段(62)的形状为螺旋状,且推动板(7)的旋转孔尺寸与旋转段(62)相适应,所述支撑段(63)为光滑杆状,所述储液件(64)为半球体,且储液件(64)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储液件(64)的侧壁开设有排液孔,且排液孔方向为内高外低,所述排液孔数量为十二,且环绕储液件(64)均匀设置,所述分散件(65)为圆台状,且上窄下宽,所述分散件(65)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分散件(65)的侧壁开设有排液槽,且排液槽的形状为上深下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为硬质材料,所述固定膜(80)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外阀管(81)为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外至内,所述内阀管(82)的内部具有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上至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7)带有N型磁性,所述推动块(71)的数量为四,且环绕推动板(7)均匀设置,一个所述推动块(71)与一个推动管(72)和两个推动膜(73)对应,所述推动管(72)的剖面形状为T形,所述推动膜(73)为柔性橡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的数量为四,且环绕集液体(5)均匀设置,每个所述竖槽内的阻块(51)数量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两组阻块(51)位置相同,相邻设置的两组阻块(51)位置交错,所述阻块(51)的剖面形状为半球形。

说明书 :

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屏面积的日益增大,用于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的剥离液用量也在增加,因此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对剥离液采取回收再利用措施很有必要。由“耐挥发成分剥离工艺”工序中排放的废弃剥离液包含三种主要杂质:一是耐挥发成分,即可回收利用的剥离液有效溶剂;二是低沸点成分,即水及其它轻组分杂质;三是高沸点成分,即光刻胶及其它重组分杂质。废弃剥离液一般利用回收再利用设备进行回收,现有的回收再利用设备由依次连接的薄膜蒸发器、脱轻精馏塔和精制精馏塔组成,薄膜蒸发器的轻相出料管线与脱轻精馏塔的进料管线连接,脱轻精馏塔的重相出料管线与精制精馏塔的进料管线连接,从而使废弃剥离液首先从降膜蒸发器中把耐挥发成分分离出来,再将分离耐挥发成分后的废弃剥离液流入轻脱精馏塔,低沸点成分在此分离,最后在精制精馏塔中将剩余剥离液汽化,分离高沸点成分。
[0003] 其中降膜蒸发器主要由蒸发箱和分离箱组成,蒸发箱内设置有加热室,剥离液由蒸发箱的上分布板加入换热管内,并沿换热管的内壁成膜状自上而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被加热室内的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蒸汽与液相固体进入分离箱,并在分离箱内汽液充分分离。
[0004] 但现有的降膜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进料管位于上分布板的上方,在不断排入废弃剥离液的过程中其液体流速较快,并不断冲击上分布板,导致位于上分布板上的液体液面波动幅度大,不利于剥离液平稳进入换热管内,影响剥离液在换热管内的成膜均匀性,造成剥离液蒸发回收效果下降;其次,由于换热管为直列管结构,造成剥离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短,无法与加热介质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导致降膜蒸发器整体的换热效率不高,剥离液无法被充分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具备有效保证进入换热管内的剥离液平稳度,提高剥离液在换热管内壁的成膜效果,有效延长剥离液在换热管内的停留时长,增强废弃剥离液的蒸发效果的优点,用以解决液面波动幅度大影响剥离液成膜效果和换热时间短影响蒸发效果的问题。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蒸发箱,所述蒸发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蒸发箱的底端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蒸发箱上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上分布板,且蒸发箱下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下分布板,所述上分布板的顶端开设有集液槽,位于所述集液槽下方的上分布板与换热管固定套接,所述换热管的底端穿过下分布板与换热网固定套接,且换热管的外侧与下分布板固定套接,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与集液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液体的内壁开设有竖槽,且集液体通过竖槽与推动板活动套接,所述推动板的顶端与上集液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上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的底端与下集液件的一端连接,且下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液体的顶端中部与旋转件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旋转件的另一端与换热网接触,所述推动板的中心开设有旋转孔,且推动板通过旋转孔与旋转件旋转套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由旋转球、旋转段、支撑段、储液件和分散件组成,所述旋转球活动套接在集液体的顶端,所述旋转球的底端与旋转段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段的顶端与支撑段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集液体下方、换热管内部的支撑段外侧固定套接有储液件,且储液件的顶端与集液体活动卡接,位于所述储液件下方的支撑段外侧固定套接有分散件。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均由固定板、固定膜、外阀管和内阀管组成,所述固定板与固定膜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固定膜的另一端与推动板固定套接,与所述固定膜同侧的固定板侧壁固定连通有外阀管,且外阀管贯穿集液体的一侧壁面,所述旋转件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两个内阀管,且通过一个内阀管将上集液件与储液件连通,通过另一个内阀管将下集液件与储液件连通。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竖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块,与所述阻块位置对应的推动板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横槽内活动套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横槽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膜,位于所述推动板同一侧的推动膜数量为四,且四个推动膜环绕固定板均匀设置,所述推动板内部固定套接有推动管,且通过推动管将横槽与推动膜连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的剖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形状为上宽下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球的形状为球体,所述旋转球通电带有磁性,且旋转球交替具有N型磁性和S型磁性,所述旋转段的形状为螺旋状,且推动板的旋转孔尺寸与旋转段相适应,所述支撑段为光滑杆状,所述储液件为半球体,且储液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储液件的侧壁开设有排液孔,且排液孔方向为内高外低,所述排液孔数量为十二,且环绕储液件均匀设置,所述分散件为圆台状,且上窄下宽,所述分散件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分散件的侧壁开设有排液槽,且排液槽的形状为上深下浅。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硬质材料,所述固定膜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外阀管为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外至内,所述内阀管的内部具有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上至下。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板带有N型磁性,所述推动块的数量为四,且环绕推动板均匀设置,一个所述推动块与一个推动管和两个推动膜对应,所述推动管的剖面形状为T形,所述推动膜为柔性橡胶材质。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竖槽的数量为四,且环绕集液体均匀设置,每个所述竖槽内的阻块数量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两组阻块位置相同,相邻设置的两组阻块位置交错,所述阻块的剖面形状为半球形。
[001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弃剥离液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在上分布板上开设集液槽,且在集液槽内设置换热管和集液体,在集液体内设置旋转件、推动板和上、下集液件,利用旋转球磁性的交替变化,促使推动板在集液体内往复上下移动,并带动上、下集液件空间改变,实现对储液件的持续补液,并将储液件内的平稳状态的剥离液由排液孔排向换热管的内壁,有效提高剥离液的成膜均匀性,增强废弃剥离液的蒸发回收效果;
[0016] 通过将旋转件由旋转球、旋转段、支撑段、储液件和分散件组成,且旋转段与推动板旋转套接,能够促使推动板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旋转件整体旋转,从而促使储液件和分散件旋转,使得储液件和分散件能够对持续下降的剥离液产生螺旋推动力,有效延长成膜的剥离液在换热管内壁上停留时长,提高剥离液与加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效率,保证剥离液能够被充分回收利用;
[0017] 通过在集液体内壁开设竖槽,并在竖槽内设置阻块,同时在与竖槽位置对应的推动板侧壁设置推动块,并用推动管与推动膜连接,当推动板上下移动时,阻块推动推动块内缩而有效阻挡推动板移动,延长推动板的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的时长,减缓旋转件的旋转速度,进一步保证剥离液能够缓慢旋转并成膜,提高成膜效果,与此同时推动块的内缩与外移有效带动其对应的推动膜膨胀与收缩,提高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的密封性,保证上、下集液件的进液和排液操作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9]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20]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剖面结构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中换热管和集液体的立体结构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中集液体的剖面立体结构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中旋转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中位于推动块位置的集液体整体俯视剖面结构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中推动板的立体结构图。
[0027] 图中:1、蒸发箱;11、进料管;12、出料管;2、加热设备;3、上分布板;31、下分布板;4、换热管;41、换热网;5、集液体;51、阻块;6、旋转件;61、旋转球;62、旋转段;63、支撑段;
64、储液件;65、分散件;7、推动板;71、推动块;72、推动管;73、推动膜;8、固定板;80、固定膜;81、外阀管;82、内阀管;9、分离箱;91、汽分管;92、液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
[0029] 请参阅图1,包括蒸发箱1、加热设备2和分离箱9,蒸发箱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1,蒸发箱1的底端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2,废弃剥离液由进料管11进入蒸发箱1内,再由出料管12排入分离箱9内,蒸发箱1上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上分布板3,且蒸发箱1下方内壁固定套接有下分布板31,位于上分布板3和下分布板31之间的蒸发箱1空间称为加热室,加热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设备2,且加热设备2由蒸汽进管、冷凝水管、加热箱和循环泵组成,具体为,加热室的一侧顶端固定连通有蒸汽进管,加热室的同侧底端固定连通有冷凝水管,蒸汽进管和冷凝水管之间通过加热箱连接,且蒸汽进管上设置有循环泵,能够利用加热箱将冷凝水加热汽化成蒸汽,利用循环泵将蒸汽抽入加热室,与换热管4进行热量交换,热交换后蒸汽冷凝成水而排入加热箱内,出料管12的一端与分离箱9连通,分离箱9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汽分管91,分离箱9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液分管92,能够将蒸发后得到的蒸汽由下汽分管91排出收集,将蒸发后剩余的剥离液由液分管92排入下一工序,以便后续物质的回收;
[0030] 请参阅图1‑图4、图6‑图7,进一步的,上分布板3的顶端开设有剖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的集液槽,且等腰梯形形状为上宽下窄,能够将集液体5放置在集液槽内部,有效保证剩余少量剥离液时剥离液能够顺利被收集进上、下集液件内,以便后续剥离液移动,位于集液槽下方的上分布板3与换热管4固定套接,换热管4的底端穿过下分布板31与换热网41固定套接,且换热管4的外侧与下分布板31固定套接,换热管4的顶端与集液体5的底端固定连接,集液体5的内壁开设有竖槽,且集液体5通过竖槽与推动板7活动套接,有效保证推动板7在上下移动时不会自旋转,从而保证旋转件6旋转的稳定性,带有N型磁性的推动板7的中心开设有旋转孔,且推动板7通过旋转孔与旋转段62旋转套接;
[0031] 请参阅图2、图4,进一步的,推动板7的顶端与上集液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上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5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推动板7的底端与下集液件的一端连接,且下集液件的另一端与集液体5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具体为,上集液件和下集液件均由材料为硬质的固定板8、材质为柔性橡胶的固定膜80、外阀管81和内阀管82组成,固定板8与固定膜80的一端固定套接,固定膜80的另一端与推动板7固定套接,上、下集液件的外壳由固定板8和固定膜80组成,既能够保证上、下集液件的稳定性,又方便它收缩改变空间体积,与固定膜80同侧的固定板8侧壁固定连通有外阀管81,且外阀管81贯穿集液体5的一侧壁面,外阀管81为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外至内,能够在上集液件或下集液件体积增大时开启外阀管81,将上分布板3上的剥离液引入上集液件或下集液件内,旋转件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两个内阀管82,且通过一个内阀管82将上集液件与储液件64连通,通过另一个内阀管82将下集液件与储液件64连通,内阀管82的内部具有单向阀门,且阀门方向为由上至下,能够在上集液件或下集液件体积减小时开启内阀管82,将上集液件或下集液件内的剥离液排入储液件64内,有效保证储液件64内剥离液的充足,保证剥离液成膜的均匀性;
[0032] 请参阅图1‑图2、图5,进一步的,集液体5的顶端中部与旋转件6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旋转件6的另一端与换热网41接触,具体为,旋转件6由旋转球61、旋转段62、支撑段63、储液件64和分散件65组成,旋转球61通电带有磁性,且旋转球61交替具有N型磁性和S型磁性,能够在旋转件6具有S型磁性时对推动板7产生磁吸力,有效推动推动板7上移,能够在旋转件6具有N型磁性时对推动板7产生磁斥力,有效推动推动板7下移,综上实现推动板7的往复上下移动,从而有效改变上、下集液件的空间体积,实现将剥离液平稳的转移至换热管4内的效果,形状为球体的旋转球61活动套接在集液体5的顶端,旋转球61的底端与旋转段62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段62的顶端与形状为光滑杆状的支撑段63顶端固定连接,旋转段62的形状为螺旋状,且推动板7的旋转孔尺寸与旋转段62相适应,能够在推动板7上下移动时实现旋转段62的旋转,进而带动旋转件6整体进行旋转操作,位于集液体5下方、换热管4内部的支撑段63外侧固定套接有形状为半球体的储液件64,且储液件64的顶端与集液体5活动卡接,能够保证储液件64旋转的稳定性,储液件64内部设有空腔,能够将剥离液存储充足,且储液件64内液面波动小,保证剥离液能够均匀沿换热管4内壁运动,储液件64的侧壁开设有排液孔,且排液孔方向为内高外低,排液孔数量为十二,且环绕储液件64均匀设置,能够有效将储液件64内平稳的剥离液排向换热管4的内壁,方便剥离液成膜状,位于储液件64下方的支撑段63外侧固定套接有形状为圆台状的分散件65,且分散件65上窄下宽,能够有效将剥离液汇集到换热管4的内壁,保证剥离液的成膜度,分散件65的数量为五个,能够在间隔一段距离对剥离液进行一次旋转运动,有效延长剥离液在换热管4内的停留时长,提高蒸发效果,分散件65的侧壁开设有排液槽,且排液槽的形状为上深下浅,既能够保证分散件65在旋转时对剥离液产生推动作用,又能够保证剥离液沿换热管4内壁的成膜厚度相同,不会造成成膜不均的情况。实施例二
[0033]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图2、图3,竖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剖面形状为半球形的阻块51,能够有效推动推动块71在横槽内左右移动,实现对推动膜73的缩放,竖槽的数量为四,且环绕集液体5均匀设置,每个竖槽内的阻块51数量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两组阻块51位置相同,相邻设置的两组阻块51位置交错,能够促使推动板7在移动时对推动板7产生阻碍,以延长推动板7上移和下移的时长,减慢旋转件6旋转的速度,同时阻块51高度位置的不同促使相对的两个推动膜73同时收缩和膨胀,相邻的两个推动膜73不同时膨胀和收缩,从而保证推动膜73在不阻碍旋转件6旋转的同时有效实现推动膜73与旋转段62的紧密接触,提高上、下集液件的密封性,保证上、下集液件能够正常工作;
[0034] 请参阅图1‑图2、图6‑图7,进一步的,与阻块51位置对应的推动板7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横槽内活动套接有推动块71,推动块71的数量为四,且环绕推动板7均匀设置,一个推动块71与一个推动管72和两个推动膜73对应,能够保证该推动块71能够对上下两个推动膜73进行膨胀和收缩操作,由于与旋转孔套接的局部旋转段62为左右两侧外凸、前后两侧内缩的螺纹状,该局部旋转段62的上、下方的旋转段62为左右两侧内缩、前后两侧外凸的螺纹状,因此需要调整推动膜73的膨胀和收缩,提高上、下集液件与旋转件6之间的密封性,推动块71与横槽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推动板7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材质为柔性橡胶的推动膜73,位于推动板7同一侧的推动膜73数量为四,且四个推动膜73环绕固定板8均匀设置,方便推动膜73变形而提高密封性,推动板7内部固定套接有剖面形状为T形的推动管
72,且通过推动管72将横槽与推动膜73连通,能够同时控制上下两个推动膜73的变形。
[0035]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0036] 启动加热设备2,向蒸发箱1输送蒸汽以提高加热室温度,此时通过进料管11向蒸发箱1内输送废弃剥离液,使得剥离液降落至上分布板3上方,并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液面,此时对旋转球61通电,并使得旋转球61每隔30秒转换一次磁性,当此30秒间隔内旋转球61带有S型磁性时,推动板7受磁吸力作用而上升,促使上集液件体积被缩小,下集液件体积被放大,从而上集液件内的外阀管81封闭、内阀管82打开,有效将上集液件内的剥离液经内阀管82转入储液件64内,并且下集液件内的外阀管81打开、内阀管82封闭,有效将集液体5外部的剥离液经外阀管81转入下集液件内,当此30秒间隔内旋转球61带有N型磁性时,推动板7受磁斥力作用而下移,促使上集液件体积被放大,下集液件体积被缩小,从而上集液件内的外阀管81打开、内阀管82封闭,有效将集液体5外部的剥离液经外阀管81转入上集液件内,并且下集液件内的外阀管81封闭、内阀管82打开,有效将下集液件内的剥离液经内阀管
82转入储液件64内,由此随着推动板7的往复上下移动,不断将集液体5外界的剥离液由上、下集液件转入储液件64内,有效保证剥离液在储液件64液面平稳、液量充足的环境下被排液孔排至换热管4内,提高剥离液的成膜均匀性,增强废弃剥离液的蒸发回收效果,从而防止集液体5外部剥离液液面波动幅度大而影响剥离液成膜效果;
[0037] 在推动板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推动板7的旋转孔与旋转段62为旋转套接状态,从而当推动板7上升时带动旋转件6整体顺时针旋转,当推动板7下降时带动旋转件6整体逆时针旋转,进而储液件64的旋转使得它在排出剥离液时能够对剥离液产生旋转推力,促使成膜的剥离液以螺旋状沿换热管4内壁移动,有效延长成膜的剥离液在换热管4内壁上停留时长,在剥离液移动一段距离而逐渐变为竖直下降时,分散件65的旋转进一步对剥离液提供旋转推力和成膜推力,保证剥离液能够持续呈螺旋状沿换热管4内壁下降,从而提高剥离液与加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效率,保证剥离液能够被充分回收利用;
[0038] 在推动板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阻块51对推动板7产生阻碍作用,既不断推动推动块71向横槽内移动,进而减缓推动板7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保证旋转件6能够缓慢被推动旋转,进一步保证剥离液能够缓慢旋转并成膜,提高成膜效果,与此同时推动块71的内缩有效将横槽内的气体转移经推动管72转移至对应的推动膜73,推动该推动膜73膨胀,推动板7的移动也有效将推动膜73内的气体转移至横槽内,从而推动推动块71外移,实现推动板7移动速度的降低,综上推动膜73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上、下集液件与旋转段62之间的密封性,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