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冷轧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363498.7

文献号 : CN11647522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郁添裕黄金刘耀国

申请人 : 江苏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带冷轧机,涉及钢带生产的领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承载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设置于所述承载辊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承载辊的端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承载辊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碾压辊的端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本申请可以通过调节部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以适配于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从而无需再厂房内摆放多台冷轧机,提升了厂房空间的使用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钢带冷轧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承载辊(11),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碾压辊(12),所述碾压辊(12)设置于所述承载辊(11)上方,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辊(11)的端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14)远离所述承载辊(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设置于所述碾压辊(12)的端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4)及所述第二连接杆(15)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

所述输送装置(13)包括第一输送立杆(41)、第二输送立杆(42)及输送横杆(4),所述第一输送立杆(41)及第二输送立杆(42)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辊(11)的两侧,所述输送横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立杆(41)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立杆(42)顶端连接,所述输送横杆(4)的侧壁上开设有输送槽(43),所述输送槽(43)内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立杆(41)及所述第二输送立杆(42)均为可伸缩结构,所述输送横杆(4)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立杆(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立杆(4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立杆(4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气缸(5),所述固定气缸(5)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横杆(4)的侧壁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上支杆(21)、下支杆(22)、转动套环(2)及调节套筒(23),所述上支杆(21)与第二连接杆(15)端壁连接,所述下支杆(2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4)端壁连接,所述上支杆(21)与所述下支杆(2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套环(2)与所述上支杆(2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筒(23)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环(2)靠近所述下支杆(22)的一端,所述调节套筒(23)与所述下支杆(22)靠近所述上支杆(21)的一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23)的侧壁上沿着壁厚方向贯穿开设有观测槽(3),所述观测槽(3)内设置有测距仪(31),所述测距仪(31)用于测试上支杆(21)及下支杆(22)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61)、连接板(6)、第二夹持板(62)及锁止杆(63),所述输送槽(43)内滑动插设有滑移杆(64),所述连接板(6)设置于所述滑移杆(64)靠近所述承载辊(11)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持板(6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持板(61)与所述连接板(6)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6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61)远离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板(62)上贯穿开设有锁止孔(66),所述锁止杆(63)螺纹插设于所述锁止孔(6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61)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7),所述第二夹持板(62)为曲形板,所述第二夹持板(62)插设于所述夹持槽(7)内,所述第二夹持板(62)与所述夹持槽(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62)的侧壁上设置有刚性带(71),所述刚性带(71)与所述夹持槽(7)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套管(72),所述限位套管(7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插设有限位杆(73),所述限位杆(7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带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72)的侧壁上开设有浸油孔(8),所述浸油孔(8)内设置有浸油海绵(81),所述浸油海绵(81)与所述限位杆(73)贴合设置。

说明书 :

一种钢带冷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钢带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冷轧机。

背景技术

[0002] 不锈钢钢带以碳钢为基材,以不锈钢为型材,不仅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又具有碳钢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是新型的工业产品,不锈钢钢带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盐业、水利电力、等行业,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0003] 目前,在不锈钢钢带生产的过程中,多采用冷轧机对钢带进行冷轧,均以热轧带钢或钢板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冷轧机轧制成材。冷轧带钢和薄板具有表面光洁、平整、尺寸精度高和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产品大多成卷,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经加工成涂层钢板出厂。成卷冷轧薄板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有利于后续加工。
[0004] 但是,钢带冷轧机所适配的成品的尺寸往往由资深的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距决定。由于不同尺寸的不锈钢钢带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型号的钢带冷轧机,故而在厂房内,多出现多个钢带冷轧机并列排放,占地面的较大的问题,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钢带冷轧机在制作不同尺寸的不锈钢带是,本申请提供一种钢带冷轧机。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带冷轧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钢带冷轧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承载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设置于所述承载辊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承载辊的端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承载辊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碾压辊的端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申请中的钢带冷轧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将钢带原料放置于承载辊及碾压辊之间,从而通过承载辊与碾压辊的配合对钢带进行冷轧,如果需要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则可以通过调节部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以适配于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从而无需再厂房内摆放多台冷轧机,提升了厂房空间的使用率。
[0009] 可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上支杆、下支杆、转动套环及调节套筒,所述上支杆与第二连接杆端壁连接,所述下支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端壁连接,所述上支杆与所述下支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套环与所述上支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筒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环靠近所述下支杆的一端,所述转动套环与所述下支杆靠近所述上支杆的一端螺纹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套环,从而使得转动套环带动调节套筒发生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上支杆与下支杆的整体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发生改变,以使得碾压辊与承载辊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化。
[0011] 可选的,所述调节套筒的侧壁上沿着壁厚方向贯穿开设有观测槽,所述观测槽内设置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用于测试上支杆及下支杆之间的距离。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距仪的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在对承载辊两端的调节部进行调节时,可以精确显示承载辊两端上支杆与下支杆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承载辊与碾压辊两端的间隙进行控制,使得承载辊与碾压辊工作时更为稳定。
[0013]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立杆、第二输送立杆及输送横杆,所述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辊的两侧,所述输送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立杆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立杆顶端连接,所述输送横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夹持的夹持装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夹持装置在输送槽内滑动时,其滑动角度产生变化,从而使得原料进行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以实现产品的多样性。
[0015]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立杆及所述第二输送立杆均为可伸缩结构,所述输送横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立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立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立杆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立杆的侧壁转动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伸缩的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快速的对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的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的对输送横杆的角度进行调整,并通过固定气缸对输送横杆的角度进行固定。
[0017] 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连接板、第二夹持板及锁止杆,所述输送槽内滑动插设有滑移杆,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滑移杆靠近所述承载辊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贯穿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杆螺纹插设于所述锁止孔内。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装置在对原料进行夹持时,可以将原料置于第一夹持板及第二夹持板之间,接着通过在锁止孔内转动锁止杆,使得锁止杆转动至原料贴合,从而完成对原料的夹持。
[0019]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板为曲形板,所述第二夹持板插设于所述夹持槽内,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刚性带,所述刚性带与所述夹持槽侧壁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刚性带的结构,当原料被碾压辊在承载辊上碾压变形后,原料的端部会产生厚度的变化,采用刚性带的结构,当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时, 刚性带可以对第一夹持板及第二夹持板进行复位。
[0021]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套管与限位杆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进行调节时,限位杆可以插设于限位套管内滑动,从而提升了承载辊与碾压辊在进行调节时的稳定性。
[0023] 可选的,所述限位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浸油孔,所述浸油孔内设置有浸油海绵,所述浸油海绵与所述限位杆贴合设置。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浸油海绵内注入润滑油的方式,以使得限位杆在限位套管产生相对滑动时,摩擦力降低,降低了限位杆与限位套管之间产生磨损的可能性,提升了限位杆与限位套管的使用寿命。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6] 1、本申请中的钢带冷轧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将钢带原料放置于承载辊及碾压辊之间,从而通过承载辊与碾压辊的配合对钢带进行冷轧,如果需要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则可以通过调节部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以适配于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从而无需再厂房内摆放多台冷轧机,提升了厂房空间的使用率;
[0027] 2、操作人员需要对承载辊与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套环,从而使得转动套环带动调节套筒发生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上支杆与下支杆的整体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发生改变,以使得碾压辊与承载辊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化;
[0028] 3、可伸缩的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快速的对第一输送立杆及第二输送立杆的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的对输送横杆的角度进行调整,并通过固定气缸对输送横杆的角度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中:1、机架;11、承载辊;12、碾压辊;13、输送装置;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2、转动套环;21、上支杆;22、下支杆;23、调节套筒;3、观测槽;31、测距仪;4、输送横杆;41、第一输送立杆;42、第二输送立杆;43、输送槽;5、固定气缸;6、连接板;61、第一夹持板;
62、第二夹持板;63、锁止杆;64、滑移杆;66、锁止孔;7、夹持槽;71、刚性带;72、限位套管;
73、限位杆;8、浸油孔;81、浸油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带冷轧机。参照图1,一种钢带冷轧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承载辊11及碾压辊12,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均沿着机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的轴心处于统一竖直水平线上,当钢带原料经由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之间时,由承载辊11对钢带原料进行托举,碾压辊12对钢带原料进行碾压,从而使得钢带原来被碾压成钢带形状。
[0035] 参照图1,承载辊11的两端端壁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碾压辊12的两端端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4设置于承载辊11的轴心位置,第二连接杆15设置于碾压辊12的轴心位置,第一连接杆14与第二连接杆15之间设置有调节部,调节部的长度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调整,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4与第二连接杆15的整体长度发生改变,则此时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之间的间距产生变化,则被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配合所制作的成品的型号产生变化。
[0036] 参照图1及图2,第一连接杆14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限位套管72,限位套管72为L型管,且限位套管72与第一连接杆14保持平行的部分的一端插设有限位杆73,限位杆73与限位套管72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4与第二连接杆15在进行调节时,限位杆73可以插设于限位套管72内滑动,提升了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在进行调节时的稳定性。限位套管7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浸油孔8,浸油孔8的内侧壁上胶粘固定有浸油海绵81,且浸油海绵81与限位杆73的侧壁贴合设置, 使得限位杆73在限位套管72产生相对滑动时,摩擦力降低,降低了限位杆73与限位套管72之间产生磨损的可能性。
[0037] 参照图1及图2,位于第一连接杆14及第二连接杆15之间的调节部包括上支杆21、下支杆22、转动套环2及调节套筒23,上支杆21焊接固定于第二连接杆15的端壁上,且上支杆21与第二连接杆15垂直设置,下支杆22焊接固定于第一连接杆14的端壁上,上支杆21与下支杆22处于同一直线上,转动套环2转动连接于上支杆21靠近下支杆22的一端,且转动套环2可以在上支杆21上做自转运动,调节套筒23焊接固定于调节套筒23靠近下支杆22的一端,且下支杆22靠近上支杆21的一端为螺纹结构,调节套筒23与下支杆22螺纹连接。调节套筒23的侧壁上沿着调节套筒23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观测槽3,观测槽3内设置有用于测量并显示上支杆21及下支杆22之间距离的测距仪31。当操作人员转动转动套环2时,调节套筒23随着转动时,上支杆21与下支杆22之间的间距产生改变,从而起到调节距离的作用。
[0038] 参照图1及图3,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13,输送装置13包括第一输送立杆41、第二输送立杆42及输送横杆4,第一输送立杆41及第二输送立杆42分别位于机架1的两侧,第一输送立杆41及第二输送立杆42均为电机驱动的伸缩杆结构,第一输送立杆4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气缸5,固定气缸5的输送端与输送横杆4靠近固定气缸5的侧壁转动连接,从而随着固定气缸5的转动及第一输送立杆41和第二输送立杆42的升降,输送横杆4的角度产生变化,从而使得原料进入到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之间的角度变化,成品厚度产生变化。
[0039] 参照图1及图3,输送横杆4的侧壁上沿着输送横杆4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输送槽43,输送槽43内插设有滑移杆64,滑移杆64通过输送槽43与输送横杆4滑动连接,且滑移杆
64被设置于输送横杆4上的气缸驱动,滑移杆64靠近承载辊1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为长方体板状结构,连接板6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夹持板61,且第一夹持板61与连接板6垂直设置,连接板6远离第一夹持板61的一端上开设有夹持槽7,夹持槽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62,第二夹持板62为“L”型板,且第二夹持板62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刚性带
71,刚性带71另一端与夹持槽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刚性带71用于对第二夹持板62进行复位。第二夹持板62与第一夹持板61平行部分的侧壁上沿着第二夹持板62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锁止孔66,锁止孔66为螺纹孔,锁止孔66内螺纹插设有锁止杆63,锁止杆63插设于锁止孔66内的一端与原料相抵,以对原料进行固定。
[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带冷轧机的实施原理为:当本申请中的钢带冷轧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先调整第一输送立杆41及第二输送立杆42的高度,并驱动固定气缸5,基于成品的尺寸对第一输送立杆41、第二输送立杆42及固定气缸5进行固定,接着将原料两侧分别固定于两端的第一夹持板61及第二夹持板62内,并转动锁止杆63使得锁止杆63与原料相抵以完成对原料的固定,接着,转动转动套环2时,调节套筒23随着转动时,上支杆21与下支杆22之间的间距产生改变,直至满足生产需要,且测距仪31显示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两端的距离相等时,则可以进行冷轧,本申请可以通过调节部对第一连接杆14与第二连接杆15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承载辊11与碾压辊12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以适配于多种不同尺寸的钢带,从而无需再厂房内摆放多台冷轧机,提升了厂房空间的使用率。
[00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