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235412.2

文献号 : CN1165109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花军明

申请人 : 南通百盈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涉及手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料架及若干送料机构,循环料架上安装循环输送机构;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支板,送料支板上阵列设有若干手模组件,手模组件包括连接部、手腕部、安装部及手模部,手腕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相对滑动的支撑腕;手模部内设有中空腔,手模部的手指外周壁设有通外口,手掌外周壁设有若干通外孔,通外口和通外孔均与中空腔连通,通外口处设有条状气囊层,通外孔处设有圆形气囊层;沿送料方向还设有检测工位、上套调整工位,检测工位处设有检测机构,上套调整工位处设有调整驱动机构及充气机构。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劳保手套的连续浸胶生产需求,避免浸胶过程中手套脱落。

权利要求 :

1.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送料方向设置的循环料架(1)以及若干沿循环料架(1)循环运动的送料机构(3),所述循环料架(1)上安装有循环输送机构(2),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与若干送料机构(3)连接并带动其循环运动;

每个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送料支板(31),所述送料支板(31)两端设有与循环输送机构(2)连接的送料座(32),所述送料支板(31)两端转动连接在送料座(32)上,且其转动轴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送料支板(31)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手模组件(4),每个所述手模组件(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41)、手腕部(42)、安装部(43)以及手模部(44),所述连接部(41)可拆卸安装在送料支板(31)底部,所述手模部(44)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43)底部;

所述手腕部(4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对称平面竖直设置的支撑腕(421),两个所述支撑腕(421)的横截面呈半圆结构且其弧面相互远离,两个所述支撑腕(421)相对滑动安装在连接部(41)和安装部(43)之间;所述支撑腕(42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调整口(4212),所述安装部(43)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椭圆板(45),所述椭圆板(45)的转动轴线位于两个支撑腕(421)的对称平面上,且所述椭圆板(45)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腕(421)的调整口(4212)内;

所述手模部(44)呈包括手指和手掌的手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中空腔(441),所述手模部(44)的手指外周壁设有沿手指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外口(442),所述手模部(44)的手掌外周壁设有若干通外孔(443),所述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均与中空腔(441)连通;所述通外口(442)处设有将其密封的条状气囊层(444),所述通外孔(443)处设有将其密封的圆形气囊层(445),常态时,所述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内,向所述中空腔(441)内充气时,所述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

沿送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送料机构(3)配合的检测工位(01)、上套调整工位(02)、浸胶工位(03)、烘干工位(04)以及脱模工位(05),所述检测工位(01)处设有对手模部(44)进行漏气检测的检测机构(7),所述上套调整工位(02)处设有驱动椭圆板(45)转动的调整驱动机构(5)以及对中空腔(441)充气的充气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板(45)的轴线上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调整轴(46),所述调整轴(46)下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43)上端面,所述调整轴(46)上端贯穿连接部(41)并伸出送料支板(31)的上端,所述调整轴(46)的上端设有非圆形卡接头(461);所述调整驱动机构(5)包括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调整架(51),所述调整架(51)位于送料支板(31)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所述调整架(5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的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下端设有与非圆形卡接头(461)配合的卡接套(53),所述驱动轴(52)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驱动齿轮(54),同一所述送料支板(31)上的若干驱动齿轮(54)外闭环套设有与其均啮合的驱动齿带(55),且其中一根所述驱动轴(52)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调整电机(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腕(4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调整块(4211),所述连接部(41)的下端面和安装部(43)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与对应调整块(4211)配合的调整槽(411),所述调整槽(411)沿两个支撑腕(421)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调整块(4211)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调整槽(411)内;两个所述支撑腕(421)下端面上的调整块(4211)之间连接有位于调整轴(46)一侧的拉紧弹簧(4213),所述拉紧弹簧(4213)位于安装部(43)上的调整槽(411)内,且其沿所述调整槽(411)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轴(46)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43)上,且其下端贯穿安装部(43)与手模部(44)连接,所述调整轴(46)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充气孔(462),所述充气孔(462)下端贯穿调整轴(46)与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连通,所述充气孔(462)上端贯穿非圆形卡接头(461)上端,所述调整轴(46)上设有位于非圆形卡接头(461)下方且控制充气孔(462)启闭的进气电控阀(463);所述充气机构(6)包括沿调整架(51)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调整架(51)靠近浸胶工位(03)一侧的充气总管(61),所述充气总管(61)位于送料支板(31)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所述充气总管(6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充气支管(62),若干所述充气支管(62)与调整轴(46)上的充气孔(462)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所述充气支管(62)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充气电控阀(621);所述循环料架(1)一侧设有充气泵(63),所述充气泵(63)与充气总管(61)一端通过充气软管(6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总气管(71),所述检测总气管(71)位于送料支板(31)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所述检测总气管(7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检测支气管(72),若干所述检测支气管(72)与调整轴(46)上的充气孔(462)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所述检测支气管(72)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检测电控阀(721);所述循环料架(1)一侧设有检测气泵(73),所述检测气泵(73)与检测总气管(71)一端通过检测软管(74)连通;所述检测机构(7)还包括沿检测总气管(7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水槽(75),所述检测水槽(75)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3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水槽(75)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擦干组件(76),所述擦干组件(76)包括沿检测水槽(75)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761),两个所述安装板(761)两端沿检测水槽(75)宽度方向相对滑动安装在检测水槽(75)上;所述安装板(761)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手模部(44)对应配合的擦拭板(762),两个所述安装板(761)上的擦拭板(76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与手模部(44)上指缝对应的插入板(763),相邻所述插入板(763)之间形成与手模部(44)上手指对应的插入缝(764),所述擦拭板(762)及插入板(763)上套设有一体成型的吸水棉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部(44)上端面设有卡块(446),所述安装部(43)下端面设有与卡块(446)配合的卡槽(431),且所述卡块(446)上设有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配合的让位孔(4461);所述卡块(446)上设有对称设置在让位孔(4461)两侧的滑移孔(4462),所述滑移孔(4462)轴线垂直于让位孔(4461)轴线,且其远离让位孔(4461)的一端贯穿卡块(446)侧壁;所述滑移孔(4462)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4463),所述定位杆(4463)和滑移孔(4462)之间设有沿定位杆(4463)长度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4464);所述卡槽(431)内壁设有与定位杆(4463)配合的定位槽(432),常态时,在所述张力弹簧(4464)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杆(4463)一端位于滑移孔(4462)内,另一端位于定位槽(432)内,且所述定位槽(432)内设有与定位杆(4463)配合的解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定位槽(432)内的解锁块(434),所述安装部(43)外侧壁设有与定位槽(432)连通且与解锁块(434)配合的解锁口(433),所述解锁口(433)开口大小小于解锁块(434)与其靠近的侧面大小;常态时,所述定位杆(4463)位于定位槽(432)内的一端与解锁块(434)抵接,所述解锁块(434)远离定位杆(4463)的一端与定位槽(432)靠近解锁口(433)的一端抵接;所述定位杆(4463)远离张力弹簧(4464)的一端设有第一楔面(44631),且所述第一楔面(44631)下端远离张力弹簧(4464),所述卡槽(431)开口处设有与第一楔面(44631)配合的第二楔面(4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包括定位转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且轴线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输送轮,所述输送轮外套设有与其配合的循环输送带(21);所述浸胶工位(03)处设有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浸胶槽(8),所述浸胶槽(8)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31)下方;所述循环输送带(21)上设有若干与送料座(32)配合的输送座(211),所述送料座(32)可拆卸安装在输送座(211)上,所述送料支板(31)两端设有定位转动安装在送料座(32)上的转动轴(33);所述浸胶工位(03)处设有位于循环料架(1)一侧且驱动送料支板(31)上转动轴(33)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9),所述翻转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循环料架(1)一侧且沿送料方向往复滑动的翻转架(91),所述翻转架(91)上设有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滑动的翻转座(92),所述翻转座(92)上设有翻转电机(93),所述送料支板(31)的转动轴(33)端部设有插接方孔(331),所述翻转电机(9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插接方孔(331)配合的插接方块(9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工位(05)处设有脱模机构(10),所述脱模机构(10)包括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架(101),所述脱模架(101)位于送料支板(31)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所述脱模架(10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的脱模轴(102),所述脱模轴(102)下端设有与非圆形卡接头(461)配合的脱模卡套(103);所述脱模轴(102)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脱模齿轮(104),所述脱模架(10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齿条(105),所述脱模齿条(105)与若干脱模齿轮(104)啮合,且所述脱模架(101)上设有驱动脱模齿条(105)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脱模缸(106)。

说明书 :

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劳保手套,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劳动保护的手套,常用的劳保手套一般包括织物手套和附着在织物手套表面的胶层,其加工过程一般是将织物手套戴装到手模上,然后将手模浸入浸胶槽内,使得手套表面沾上胶液,然后经过翻转、匀胶、流平、烘干等工序,在织物手套表面形成一层胶层。
[0003] 现有技术中劳保手套浸胶设备上的手模大小固定且不便更换,导致手模只能套装一定规格的手套,若手套在手模上套装过于绷紧时,完成浸胶的手套脱模后胶层会产生褶皱,影响手套的成品质量,若手套在手模上套装宽松时,在手模输送过程中存在手套从手模上脱落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浸胶设备无法适应多种规格手套正常稳定地浸胶生产,适用范围小,手模拆装不便,影响浸胶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其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劳保手套的连续浸胶生产需求,避免浸胶过程中手套脱落,并保证胶层成型质量。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包括沿送料方向设置的循环料架以及若干沿循环料架循环运动的送料机构,所述循环料架上安装有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与若干送料机构连接并带动其循环运动;
[0007] 每个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沿循环料架宽度方向设置的送料支板,所述送料支板两端设有与循环输送机构连接的送料座,所述送料支板两端转动连接在送料座上,且其转动轴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
[0008] 所述送料支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手模组件,每个所述手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手腕部、安装部以及手模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安装在送料支板底部,所述手模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底部;
[0009] 所述手腕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对称平面竖直设置的支撑腕,两个所述支撑腕的横截面呈半圆结构且其弧面相互远离,两个所述支撑腕相对滑动安装在连接部和安装部之间;所述支撑腕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调整口,所述安装部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椭圆板,所述椭圆板的转动轴线位于两个支撑腕的对称平面上,且所述椭圆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腕的调整口内;
[0010] 所述手模部呈包括手指和手掌的手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手模部的手指外周壁设有沿手指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外口,所述手模部的手掌外周壁设有若干通外孔,所述通外口和通外孔均与中空腔连通;所述通外口处设有将其密封的条状气囊层,所述通外孔处设有将其密封的圆形气囊层,常态时,所述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内,向所述中空腔内充气时,所述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
[0011] 沿送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送料机构配合的检测工位、上套调整工位、浸胶工位、烘干工位以及脱模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处设有对手模部进行漏气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上套调整工位处设有驱动椭圆板转动的调整驱动机构以及对中空腔充气的充气机构。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套调整工位处将待浸渍的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上,手套包裹手腕部、安装部和手模部,循环输送机构带动送料机构向前运动,依次将送料机构送到浸胶工位、烘干工位以及脱模工位,手模组件上的手套在浸胶工位处进行浸胶处理,在烘干工位处进行烘干定型,手套表面形成胶层,最后在脱模工位处将加工好的手套成品从手模组件上取下,空的送料机构随循环输送机构循环送回检测工位,利用检测机构对手模部进行漏气检测。也就是说,每个送料机构均沿循环输送机构依次经过检测工位、上套调整工位、浸胶工位、烘干工位及脱模工位,如此循环,完成手套的连续浸胶生产。
[0013] 在上套调整工位处将待浸胶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上时,先在同一送料机构上的若干手模组件上套上,然后根据手套的大小调整两个支撑腕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支撑腕能够与手套的腕口紧密贴合,且避免支撑腕将手套腕口撑的过于紧绷。调整两个支撑腕之间的距离时,利用调整驱动机构驱动椭圆板转动,随着椭圆板的转动椭圆板和支撑腕的抵接位置发生变化,从而驱动两个支撑腕相互远离实现对其距离的调整。
[0014] 支撑腕调整完毕后送料机构运动到充气机构处,充气机构对手模部的中空腔充气,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相应形成条状气囊凸起和球状气囊凸起,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不仅能够对手套进行支撑,实现对手套的理平,保证后续手套浸胶时胶层的成型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大手模部和手套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上脱落。
[0015] 在脱模工位处将中空腔内的气体放出,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缩回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便于浸胶手套成品的脱模,也便于上套调整工位处手套的快速套装。当送料机构从脱模工位处循环送回检测工位处时,检测机构对手模部进行漏气检测,避免手模部上的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发生损坏出现漏气,影响对手套的支撑理平作用,保证手模部的正常工作效果。
[0016] 本发明通过将手膜组件中的手腕部设置为可滑动调节结构,并在手模部上设置可充气鼓起的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使得手模组件可以满足不同规格劳保手套的连续浸胶生产需求,避免浸胶过程中手套脱落,并对手套进行支撑理平,保证浸胶时手套上的胶层成型质量。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板的轴线上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调整轴,所述调整轴下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上端面,所述调整轴上端贯穿连接部并伸出送料支板的上端,所述调整轴的上端设有非圆形卡接头;所述调整驱动机构包括沿送料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调整架,所述调整架位于送料支板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上;所述调整架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一一对应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设有与非圆形卡接头配合的卡接套,所述驱动轴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驱动齿轮,同一所述送料支板上的若干驱动齿轮外闭环套设有与其均啮合的驱动齿带,且其中一根所述驱动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调整电机。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料机构随循环输送机构运动到调整驱动机构正下方、且调整轴和驱动轴一一对应同轴时,在手模组件上套装上手套,然后驱动调整架整体竖直向下滑动,使得驱动轴下端的卡接套与调整轴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卡接。启动调整电机,调整电机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转动,在该驱动轴上驱动齿轮与驱动齿带的啮合作用下,驱动齿带运动,并带动其它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转动,即驱动其他驱动轴转动。若干驱动轴同步转动时,带动与其卡接的调整轴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若干椭圆板同步同向转动,完成对每个手模组件中两个支撑腕之间距离的调整,使两个支撑腕外壁和手套手腕部分紧密贴合,实现对手套手腕部分稳定适中的支撑固定,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上脱离。其中,可以根据手套的规格设置调整电机的转动参数,保证对两个支撑腕之间的距离调节合适。当手腕部的大小调节完毕后,调整架整体向上复位,卡接套和非圆形卡接头分离,避免影响送料机构继续向前输送。
[0019]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腕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调整块,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和安装部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与对应调整块配合的调整槽,所述调整槽沿两个支撑腕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调整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调整槽内;两个所述支撑腕下端面上的调整块之间连接有位于调整轴一侧的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位于安装部上的调整槽内,且其沿所述调整槽长度方向设置。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块滑动安装在调整槽内,实现将两个支撑腕稳定滑动安装在连接部和安装部上,保证两个支撑腕相对滑动的稳定性。在拉紧弹簧的拉紧作用下,保证两个支撑腕的内壁能够始终与椭圆板的两端抵接,实现手腕部大小调节后的固定,从而保证手腕部对手套手腕部分的撑紧固定效果。另外,需要将两个支撑腕之间的距离调小后,驱动椭圆板转动时两个支撑腕可以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滑动靠近并与椭圆板外壁抵接,这样无需设置其他调整驱动结构,有效简化结构且方便操作。
[0021]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轴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上,且其下端贯穿安装部与手模部连接,所述调整轴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下端贯穿调整轴与手模部的中空腔连通,所述充气孔上端贯穿非圆形卡接头上端,所述调整轴上设有位于非圆形卡接头下方且控制充气孔启闭的进气电控阀;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沿调整架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调整架靠近浸胶工位一侧的充气总管,所述充气总管位于送料支板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上;所述充气总管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充气支管,若干所述充气支管与调整轴上的充气孔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所述充气支管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充气电控阀;所述循环料架一侧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与充气总管一端通过充气软管连通。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料机构随循环输送机构从调整驱动机构处移动到充气机构下方、且充气支管与调整轴一一对应同轴时,驱动充气总管竖直向下运动,并将充气支管一一插入对应调整轴的充气孔内,同时开启调整轴上的进气电控阀和充气支管上的充气电控阀,启动充气泵并通过充气软管、充气总管、充气支管及充气孔向手模部的中空腔内充气,使得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相应形成条状气囊凸起和球状气囊凸起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实现对手套的支撑理平。当调整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根据手套规格鼓起到合适程度后,关闭充气泵、进气电控阀和充气电控阀,避免中空腔内的气体从充气孔上端开口处溢出,手模部的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始终维持鼓起状态,保证对手套的支撑理平效果。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沿循环料架宽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总气管,所述检测总气管位于送料支板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上;所述检测总气管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检测支气管,若干所述检测支气管与调整轴上的充气孔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所述检测支气管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检测电控阀;所述循环料架一侧设有检测气泵,所述检测气泵与检测总气管一端通过检测软管连通;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沿检测总气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水槽,所述检测水槽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下方。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料机构随循环输送机构从脱模工位处移动到检测工位处、且检测支气管与调整轴一一对应同轴时,驱动检测总气管竖直向下移动至检测支气管插入调整轴上对应的充气孔内,同时检测水槽竖直向上滑动,使得手模部插入检测水槽内,且手模部上的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完全没入液面下方,安装部位于液面上方。打开检测支气管上的检测电控阀以及调整轴上的进气电控阀,启动检测气泵通过检测软管、检测总气管、检测支气管及充气孔向手模部的中空腔内充气,观察检测水槽内情况,若条状气囊层和/或圆形气囊层处发生漏气,则检测水槽内对应位置会产生气泡,工作人员需要对发生漏气的手模部进行更换。若检测水槽内无气泡产生,表明手模部完好,关闭检测气泵和检测电控阀,检测总气管向上复位,检测水槽向下复位,当检测支气管从对应充气孔内拔出后,中空腔内的气体从充气孔上端溢出,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缩回,便于在上套调整工位处将手套快速套装到手模组件上。
[0025]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水槽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擦干组件,所述擦干组件包括沿检测水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两端沿检测水槽宽度方向相对滑动安装在检测水槽上;所述安装板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手模部对应配合的擦拭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擦拭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与手模部上指缝对应的插入板,相邻所述插入板之间形成与手模部上手指对应的插入缝,所述擦拭板及插入板上套设有一体成型的吸水棉套。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对手模部的漏气检测后,驱动检测水槽向下滑动至安装板与手模部对应,然后驱动两个安装板相对滑动,两个安装板上的擦拭板从两侧与对应手模部贴合,擦拭板上的插入板插入手模部上的指缝内,手模部的手指相应进入插入缝内,吸水棉套将手模部表面的水吸收,避免手模部表面过于湿润,影响上套调整工位处快速将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上。当两侧的擦干组件完成对手模部的吸水处理后,两个安装板相对滑动远离,擦拭板和手模部完全分开,检测水槽竖直向下复位,避免擦拭板影响送料机构继续向前送料。其中,当擦干组件长时间使用导致吸水棉套上的水分过多时,驱动两个安装板相互靠近使得两个擦拭板相互挤压,将吸水棉套上的水分挤出并落入检测水箱内,保证吸水棉套对手模部的吸水效果。
[0027] 进一步地,所述手模部上端面设有卡块,所述安装部下端面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且所述卡块上设有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配合的让位孔;所述卡块上设有对称设置在让位孔两侧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轴线垂直于让位孔轴线,且其远离让位孔的一端贯穿卡块侧壁;所述滑移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和滑移孔之间设有沿定位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所述卡槽内壁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定位槽,常态时,在所述张力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杆一端位于滑移孔内,另一端位于定位槽内,且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解锁件。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卡块安装在卡槽内,调整轴下端穿过让位孔与手模部的中空腔连接,定位杆一端位于滑移孔内,一端位于定位槽内,利用定位杆实现将手模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上,且在张力弹簧的张力用下,保证定位杆卡装在定位槽和滑移孔内的稳定性,即保证手模部和安装部之间可拆卸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浸胶时手模部晃动导致胶层发生虚边等现象。当需要将手模部从安装部上拆下时,利用解锁件将定位杆驱动移出定位槽完全推回到滑移孔内,解除定位杆和定位槽的卡接作用,即可将手模部从安装部上取下。上述结构简单,实现手模部和安装部的快速拆装,便于在手模部发生漏气时快速对其进行更换。
[0029]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定位槽内的解锁块,所述安装部外侧壁设有与定位槽连通且与解锁块配合的解锁口,所述解锁口开口大小小于解锁块与其靠近的侧面大小;常态时,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槽内的一端与解锁块抵接,所述解锁块远离定位杆的一端与定位槽靠近解锁口的一端抵接;所述定位杆远离张力弹簧的一端设有第一楔面,且所述第一楔面下端远离张力弹簧,所述卡槽开口处设有与第一楔面配合的第二楔面。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定位杆与定位槽内的一端与解锁块抵接,解锁块远离定位杆的一端与定位槽靠近解锁口的一端抵接,即解锁块和定位杆位于定位槽内的一端完全占据定位槽,保证定位杆在定位槽内卡装的稳定性。当需要将手模部从安装部上取下时,从解锁口相对挤压两个定位槽内的解锁块,使得解锁块驱动定位杆退出定位槽并压缩张力弹簧,解除定位杆和定位槽的卡接作用,即可快速将手模部的卡块从安装部的卡槽内取下,完成手模部的拆卸。上述结构简单,只要从解锁口按压解锁块即可完成对手模部的拆卸,便于在手模部发生漏气时快速将其拆下。安装手模部时,将卡块插入卡槽的过程中,在第一楔面和第二楔面的配合作用下,定位杆被挤压向滑移孔内移动并压缩张力弹簧,直至定位杆端部与卡槽内壁抵接。当卡块移动至定位杆与定位槽对应时,定位杆失去卡槽内壁的限位,在张力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快速插入定位槽内,完成手模部的安装。上述结构简单,利用第一楔面和第二斜面的配合快速完成手模部的安装,无需手动挤压定位杆使其顺利进入卡槽内。
[0031]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定位转动安装在循环料架上且轴线沿循环料架宽度方向设置的输送轮,所述输送轮外套设有与其配合的循环输送带;所述浸胶工位处设有沿送料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浸胶槽,所述浸胶槽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下方;所述循环输送带上设有若干与送料座配合的输送座,所述送料座可拆卸安装在输送座上,所述送料支板两端设有定位转动安装在送料座上的转动轴;所述浸胶工位处设有位于循环料架一侧且驱动送料支板上转动轴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循环料架一侧且沿送料方向往复滑动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上设有沿送料支板长度方向滑动的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上设有翻转电机,所述送料支板的转动轴端部设有插接方孔,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插接方孔配合的插接方块。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座可拆卸安装在输送座上,实现将送料支板安装在循环输送带上,以便输送轮转动带动循环输送带循环运动时,循环输送带带动送料机构循环送料。当送料机构移动靠近浸胶槽时,翻转座沿翻转架滑动靠近送料支架,使得翻转电机上的插接方块插入转动轴上的插接方孔内,实现翻转电机与转动轴的卡接。然后翻转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及送料支板整体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手模组件手掌向下倾斜且靠近浸胶槽。随后翻转架和循环输送带同步运动,当送料支板移动到浸胶槽正上方时,浸胶槽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手套进入胶液内,在手套手掌面形成胶层。随后浸胶槽竖直向下复位,翻转电机驱动送料支架翻转进行匀胶流平,随后翻转座复位翻转电机和转动轴脱离,翻转架复位,与下一送料机构配合,已经完成浸胶的送料组件移动到烘干工位进行烘干固型,下一送料机构移动到浸胶工位继续进行浸胶加工。
[0033]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工位处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沿送料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架,所述脱模架位于送料支板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上;所述脱模架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一一对应的脱模轴,所述脱模轴下端设有与非圆形卡接头配合的脱模卡套;所述脱模轴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脱模齿轮,所述脱模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齿条,所述脱模齿条与若干脱模齿轮啮合,且所述脱模架上设有驱动脱模齿条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脱模缸。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料机构由循环输送机构从烘干工位处移动到脱模工位处时,将脱模轴移动至与调整轴一一对应同轴,驱动脱模架整体向下移动至脱模轴下端的脱模卡套与调整轴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卡接,启动脱模缸驱动脱模齿条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带动若干与其啮合的脱模齿轮转动,即驱动若干脱模轴带动对应的调整轴转动,使得椭圆板转动复位至调整驱动机构工作前状态,两个支撑腕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始终与椭圆板侧壁抵接,两个支撑腕之间的距离变小,对手套手腕部分的撑紧作用变小,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其中,在送料机构从烘干工位移动至脱模工位处时,打开调整轴上的进气电控阀,将手腕部中空腔内的气体放出,使得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回缩回对应的通外口和通外孔内,解除其对手套的支撑作用,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
[0035]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 1、本发明通过将手模组件设置为连接部、手腕部、安装部以及手模部,且手腕部包括两个可相对滑动的支撑腕,可以根据手套大小调整两个支撑腕之间距离,使得手腕部可以对不同规格的手套手腕部分进行撑紧固定,满足不同规格手套的连续浸胶生产需求;
[0037] 2、本发明通过在手模部上设置可充气鼓起的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充气后可形成条状气囊凸起和球状气囊凸起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对手套进行支撑理平,保证手套浸胶时胶层的成型质量,且增大手模部与手套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避免手套脱落;
[0038] 3、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检测总气管、检测支气管、检测气泵、检测水槽等结构的检测机构对手模部进行漏气检测,及时发现手模部上条状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的漏气情况,保证手腕部对手套的支撑理平作用;其中,检测水槽一侧还设擦干组件,在检测后对手模部进行擦拭处理,避免手模部表面过于湿润,影响上套调整工位处快速将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上;
[0039] 4、本发明通过采用卡块、卡槽、定位杆、定位槽、张力弹簧、解锁块、解锁口等结构,实现手模部和安装部的可拆卸安装,且在手模部发生漏气时,能够快速完成手模部的拆卸和更换安装。

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手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3] 图4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手模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0044] 图5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手模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0045] 图6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及调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7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及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8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及翻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9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及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0是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中送料机构及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中,01、检测工位;02、上套调整工位;03、浸胶工位;04、烘干工位;05、脱模工位;1、循环料架;11、控制面板;2、循环输送机构;21、循环输送带;211、输送座;22、第一输送轮;
23、第二输送轮;24、第三输送轮;25、第四输送轮;26、输送电机;3、送料机构;31、送料支板;
32、送料座;33、转动轴;331、插接方孔;4、手模组件;41、连接部;411、调整槽;42、手腕部;
421、支撑腕;4211、调整块;4212、调整口;4213、拉紧弹簧;43、安装部;431、卡槽;432、定位槽;433、解锁口;434、解锁块;435、第二楔面;44、手模部;441、中空腔;442、通外口;443、通外孔;444、条状气囊层;445、圆形气囊层;446、卡块;4461、让位孔;4462、滑移孔;4463、定位杆;44631、第一楔面;4464、张力弹簧;45、椭圆板;46、调整轴;461、非圆形卡接头;462、充气孔;463、进气电控阀;5、调整驱动机构;51、调整架;52、驱动轴;53、卡接套;54、驱动齿轮;
55、驱动齿带;56、调整电机;6、充气机构;61、充气总管;62、充气支管;621、充气电控阀;63、充气泵;64、充气软管;7、检测机构;71、检测总气管;72、检测支气管;721、检测电控阀;73、检测气泵;74、检测软管;75、检测水槽;76、擦干组件;761、安装板;762、擦拭板;763、插入板;764、插入缝;8、浸胶槽;81、导流板;9、翻转驱动机构;91、翻转架;92、翻转座;93、翻转电机;94、插接方块;10、脱模机构;101、脱模架;102、脱模轴;103、脱模卡套;104、脱模齿轮;
105、脱模齿条;106、脱模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2] 一种劳保手套生产用连续浸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送料方向设置的循环料架1以及若干沿循环料架1循环运动的送料机构3,在循环料架1上安装有循环输送机构2,循环输送机构2与若干送料机构3连接并带动其循环间歇运动。沿送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送料机构3配合的检测工位01、上套调整工位02、浸胶工位03、烘干工位04以及脱模工位05,在检测工位01处设有检测机构7,在上套调整工位02处设有调整驱动机构5以及充气机构6,在浸胶工位03处设有浸胶槽8和位于循环料架1一侧来驱动送料机构3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9,在烘干工位04处设有烘干箱,在脱模工位05处设有脱模机构10。其中,在循环料架1侧壁设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采用PLC控制技术控制各机构自动化工作及联动,PLC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另外,烘干箱不是本发明的改进点,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也不做过多赘述。
[005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循环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轮和套设在输送轮外的循环输送带21,输送轮定位转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且其转动轴线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输送轮包括第一输送轮22、第二输送轮23、第三输送轮24和第四输送轮25,第一输送轮22和第二输送轮23靠近检测工位01,第三输送轮24和第四输送轮25靠近脱模工位05,第二输送轮23和第三输送轮24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输送轮22和第四输送轮25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输送轮22和第四输送轮25位于第二输送轮23和第三输送轮24上方且位于其之间,即第一输送轮22、第二输送轮23、第三输送轮24和第四输送轮25的轴心连线构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循环输送带21闭环套设在第一输送轮22、第二输送轮23、第三输送轮24和第四输送轮25上,且第一输送轮22上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输送电机26。
[0054]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送料机构3包括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送料支板31,送料支板31两端设有送料座32,循环输送带21上设有若干与输送座211,若干送料支板31两端的送料座32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输送座211上。送料支板31两端通过转动轴33定位转动安装在送料座32上,且转动轴33的轴线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转动轴33远离送料支板31的一端穿过送料座32伸出循环料架1外侧。其中,送料机构3沿循环输送带21闭环阵列设置,图中仅表示循环输送带21上下层的送料机构3,上层未表示。
[005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送料支板31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手模组件4,每个手模组件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41、手腕部42、安装部43以及手模部44,连接部41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送料支板31底部,手模部44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43底部。手腕部4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对称平面竖直设置的支撑腕421,两个支撑腕421的横截面呈半圆结构且其弧面相互远离,两个支撑腕421相对滑动安装在连接部41和安装部
43之间,且其滑动方向垂直于其对称平面。调整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两个支撑腕421相对滑动靠近或远离,从而调整手腕部42的大小,使其可以对不同规格的手套手腕部分进行撑紧,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4上脱离。
[0056]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手模部44呈包括手指和手掌的手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中空腔441,在手模部44的手指外周壁设有沿手指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外口442,在手模部44的手掌外周壁设有若干通外孔443,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均与中空腔441连通。在通外口442处设有将其密封的条状气囊层444,通外孔443处设有将其密封的圆形气囊层445,常态时,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内。利用充气机构6向中空腔441内充气时,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相应形成条状气囊条和半球状气囊球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分别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不仅能够对手套进行支撑,实现对手套的理平,保证后续手套浸胶时胶层的成型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大手模部44和手套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4上脱落。
[0057]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腕42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调整口4212,在安装部43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椭圆板45,椭圆板45的转动轴线位于两个支撑腕421的对称平面上,且椭圆板45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腕421的调整口4212内。另外,在两个支撑腕4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调整块4211,在连接部41的下端面和安装部43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与对应调整块4211配合的调整槽411,调整槽411沿两个支撑腕421滑动方向设置,且调整块4211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调整槽411内。在两个支撑腕421下端面上的调整块4211之间连接有位于调整轴46一侧的拉紧弹簧4213,拉紧弹簧4213位于安装部43上的调整槽411内,且其沿调整槽411长度方向设置。
[0058]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拉紧弹簧4213的拉紧作用下,两个支撑腕421的调整口4212内壁始终与椭圆板45的外壁抵接,调整驱动机构5通过驱动椭圆板45转动,椭圆板45与支撑腕421的抵接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两个支撑腕42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实现对手腕部42大小的调节。为实现调整驱动机构5驱动椭圆板45转动,在椭圆板45的轴线上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调整轴46,调整轴46下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43上端面,调整轴46上端贯穿连接部41并伸出送料支板31的上端,且调整轴46的上端设有非圆形卡接头461。在本实施例中,非圆形卡接头461选择六边形卡接头。
[0059] 如图2和图6所示,调整驱动机构5位于第一输送轮22和第三输送轮24之间,包括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调整架51,调整架51位于送料支板31的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如图6所示,在调整架5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的驱动轴52,每根驱动轴52下端设有与对应非圆形卡接头461配合的卡接套53。每根驱动轴52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驱动齿轮54,同一送料支板31上的若干驱动齿轮54外闭环套设有与其均啮合的驱动齿带55,且其中一根驱动轴52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调整电机56。
[0060] 如图5和图6所示,当送料机构3运动到调整驱动机构5正下方且驱动轴52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同轴时,在送料支板31上的每个手模组件4上分别套装上手套,然后驱动调整架
51整体竖直向下滑动,使得驱动轴52下端的卡接套53与调整轴46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461卡接。启动调整电机56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52转动,在该驱动轴52上驱动齿轮54与驱动齿带55的啮合作用下,驱动齿带55运动并带动其它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54转动,即驱动其他驱动轴52转动。若干驱动轴52同步转动时,带动与其卡接的调整轴46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若干椭圆板45同步同向转动,完成对每个手模组件4中两个支撑腕421之间距离的调整,使两个支撑腕421外壁和手套手腕部分紧密贴合,实现对手套手腕部分稳定适中的支撑固定,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4上脱离。当手腕部42的大小调节完毕后,调整架51整体向上复位,卡接套53和非圆形卡接头461分离,避免影响送料机构3继续向前输送。
[0061] 如图4所示,为实现对手模部44内中空腔441的充气,在本实施例中,调整轴46定位转动安装在安装部43上,其下端贯穿安装部43与手模部44连接,在调整轴46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充气孔462,充气孔462下端贯穿调整轴46与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连通,充气孔462上端贯穿非圆形卡接头461上端,每根调整轴46上设有位于非圆形卡接头461下方且控制充气孔462启闭的进气电控阀463。
[0062] 如图1和图7所示,充气机构6位于调整驱动机构5靠近浸胶槽8的一侧,包括沿调整架51长度方向设置的充气总管61,充气总管61位于送料支板31的上方,且其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如图7所示,充气总管6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充气支管62,若干充气支管62与调整轴46上的充气孔462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充气支管62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充气电控阀621。在循环料架1一侧设有充气泵63,充气泵63与充气总管61一端通过充气软管64连通。
[0063] 如图1和图7所示,当送料机构3从调整驱动机构5处移动到充气机构6下方且充气支管62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同轴时,驱动充气总管61竖直向下运动,并将充气支管62一一插入对应调整轴46的充气孔462内,同时开启调整轴46上的进气电控阀463和充气支管62上的充气电控阀621。如图4和图7所示,启动充气泵63并通过充气软管64、充气总管61、充气支管62及充气孔462向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内充气,使得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向外凸出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相应形成条状气囊凸起和球状气囊凸起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实现对手套的支撑理平。当调整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445根据手套规格鼓起到合适程度后,关闭充气泵63、进气电控阀463和充气电控阀621,避免中空腔441内的气体从充气孔462上端开口处溢出,手模部44的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始终维持鼓起状态,保证对手套的支撑理平效果。
[0064] 如图1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浸胶槽8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且其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31的下方。浸胶槽8上端开口处靠近烘干箱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1,导流板81倾斜设置且与浸胶槽8连接的一侧为较低端,避免手套浸胶后进入烘干箱内时胶液滴落到地面上。翻转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循环料架1一侧且沿送料方向往复滑动的翻转架91,在翻转架91上设有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滑动的翻转座92,在翻转座92上设有输出轴水平朝向送料支板31的翻转电机93,送料支板31的转动轴33端部设有插接方孔331,翻转电机9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插接方孔331配合的插接方块94。
[0065] 如图1和图8所示当送料机构3移动靠近浸胶槽8时,翻转座92沿翻转架91滑动靠近送料支板31,使得翻转电机93上的插接方块94插入转动轴33上的插接方孔331内,实现翻转电机93与转动轴33的卡接。然后翻转电机93工作带动转动轴33及送料支板31整体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手模组件4手掌向下倾斜且靠近浸胶槽8。随后翻转架91和循环输送带21同步运动,当送料支板31移动到浸胶槽8正上方时,浸胶槽8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手套进入胶液内,在手套手掌面形成胶层。浸胶槽8竖直向下复位,翻转电机93驱动送料支架翻转进行匀胶流平,随后翻转座92复位使得翻转电机93和转动轴33脱离,翻转架91整体复位与下一送料机构3配合,已经完成浸胶的送料组件移动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固型,下一送料机构3移动到浸胶工位03继续进行浸胶加工。
[0066] 如图1和图4所示,在送料机构3从烘干工位04移动至脱模工位05处的过程中,打开调整轴46上的进气电控阀463,将手腕部42上中空腔441内的气体放出,使得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回缩回对应的通外口442和通外孔443内,解除其对手套的支撑作用,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除此之外,脱模机构10还将手腕部42的支撑腕421复位,解除手腕部42对手套腕口部分的撑紧作用,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
[0067] 如图1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脱模机构10包括沿送料支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架101,脱模架101位于第二输送轮23和第四输送轮25之间,且位于送料支板31的上方,脱模架101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如图9所示,在脱模架10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若干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的脱模轴102,每根脱模轴102下端设有与非圆形卡接头461配合的脱模卡套103。每根脱模轴102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脱模齿轮104,在脱模架10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脱模齿条105,脱模齿条105与若干脱模齿轮104啮合,且脱模架101上设有驱动脱模齿条105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脱模缸106。
[0068] 如图1和图9所示,当送料机构3从烘干工位04处移动到脱模工位05处且脱模轴102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同轴时,驱动脱模架101整体向下移动至脱模轴102下端的脱模卡套103与调整轴46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461卡接,启动脱模缸106驱动脱模齿条10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带动若干与其啮合的脱模齿轮104转动,驱动若干脱模轴102带动对应的调整轴46转动,如图3和图9所示,使得椭圆板45转动复位至调整驱动机构5工作前状态,两个支撑腕
421在拉紧弹簧4213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始终与椭圆板45侧壁抵接,两个支撑腕421之间的距离变小后,即对手套手腕部分的撑紧作用变小,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
[0069] 如图1和图10所示,为实现对手模部44的漏气检测,检测机构7包括沿循环料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总气管71,检测总气管71位于第一输送轮22和第三输送轮24之间,且位于送料支板31的上方,检测总气管71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循环料架1上。如图10所示,在检测总气管7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且竖直设置的检测支气管72,若干检测支气管72与调整轴46上的充气孔462一一对应配合,且每个检测支气管72上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检测电控阀721。在循环料架1一侧设有检测气泵73,检测气泵73与检测总气管71一端通过检测软管74连通。检测机构7还包括沿检测总气管7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水槽75,检测水槽75竖直滑动安装在送料支板31下方,送料机构3从检测支气管72和检测水槽75之间穿过。
[0070] 如图1和图10所示,当送料机构3从脱模工位05处移动到检测工位01处且检测支气管72与调整轴46一一对应同轴时,驱动检测总气管71竖直向下移动至检测支气管72插入调整轴46上对应的充气孔462内,同时检测水槽75竖直向上滑动,使得手模部44插入检测水槽75内,且手模部44上的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完全没入液面下方,安装部43(标记在图4中)位于液面上方。如图4和图10所示,打开检测支气管72上的检测电控阀721以及调整轴46上的进气电控阀463,启动检测气泵73通过检测软管74、检测总气管71、检测支气管
72及充气孔462向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内充气,观察检测水槽75内情况。
[0071] 如图4和图10所示,若检测水槽75内产生气泡,则表明对应位置处的手模部44发生漏气,工作人员需要其进行更换。若检测水槽75内无气泡产生,表明手模部44完好,关闭检测气泵73和检测电控阀721,检测总气管71向上复位,检测水槽75向下复位,当检测支气管72从对应充气孔462内拔出后,中空腔441内的气体从充气孔462上端溢出,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缩回,便于在上套调整工位02处将手套快速套装到手模组件4上。
[0072] 其中,如图10所示,在检测水槽75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擦干组件76,擦干组件76包括沿检测水槽75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761,两个安装板761两端沿检测水槽75宽度方向相对滑动安装在检测水槽75上。在安装板761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手模部44对应配合的擦拭板762,两个安装板761上擦拭板76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与手模部44上指缝对应的插入板763,相邻插入板763之间形成与手模部44上手指对应的插入缝764,擦拭板762及插入板763上套设有一体成型的吸水棉套。
[0073] 如图10所示,完成对手模部44的漏气检测后,驱动检测水槽75向下滑动至安装板761与手模部44对应,然后驱动两个安装板761相对滑动,两个安装板761上的擦拭板762从两侧与对应手模部44贴合,擦拭板762上的插入板763插入手模部44上的指缝内,手模部44的手指相应进入插入缝764内,且相对的擦拭板762上插入板763相互抵接,吸水棉套将手模部44表面的水吸收,避免手模部44表面过于湿润,影响上套调整工位02处快速将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4上。当两侧的擦干组件76完成对手模部44的吸水处理后,两个安装板761相对滑动远离,擦拭板762和手模部44完全分开,检测水槽75竖直向下复位,避免擦拭板762影响送料机构3继续向前送料。
[0074]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将手模部44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43上,在手模部44上端面设有卡块446,在安装部43下端面设有与卡块446配合的卡槽431,且卡块446上设有轴线竖直设置且与调整轴46配合的让位孔4461。在卡块446上设有对称设置在让位孔4461两侧的滑移孔4462,滑移孔4462轴线垂直于让位孔4461轴线,且其远离让位孔4461的一端贯穿卡块446侧壁。在滑移孔4462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4463,定位杆4463和滑移孔4462之间设有沿定位杆4463长度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4464,在卡槽431内壁设有与定位杆4463配合的定位槽432,常态时在张力弹簧4464的作用下,定位杆4463一端位于滑移孔4462内,另一端位于定位槽432内。在定位杆4463和定位槽432的卡接作用下,实现将卡块446固定在卡槽431内,即实现将手模部44稳定安装在安装部43上。
[0075] 如图4所示,为了在手模部44漏气时对其进行快速拆装更换,在定位槽432内设有与定位杆4463配合的解锁件,解锁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定位槽432内的解锁块434,在安装部43外侧壁设有与定位槽432连通且与解锁块434配合的解锁口433,解锁口433开口大小小于解锁块434与其靠近的侧面大小,常态时,定位杆4463位于定位槽432内的一端与解锁块434抵接,解锁块434远离定位杆4463的一端与定位槽432靠近解锁口433的一端抵接。当需要将手模部44从安装部43上取下时,从解锁口433相对挤压两个定位槽432内的解锁块434,使得解锁块434驱动定位杆4463退出定位槽432并压缩张力弹簧4464,解除定位杆4463和定位槽
432的卡接作用,即可快速将手模部44的卡块446从安装部43的卡槽431内取下,完成手模部
44的拆卸。
[0076]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定位杆4463远离张力弹簧4464的一端设有第一楔面44631,且第一楔面44631下端远离张力弹簧4464,在卡槽431开口处设有与第一楔面44631配合的第二楔面435。安装手模部44时,将卡块446插入卡槽431的过程中,在第一楔面44631和第二楔面435的配合作用下,定位杆4463被挤压向滑移孔4462内移动并压缩张力弹簧
4464,直至定位杆4463端部与卡槽431内壁抵接。当卡块446移动至定位杆4463与定位槽432对应时,定位杆4463失去卡槽431内壁的限位,在张力弹簧4464的张力作用下快速插入定位槽432内,完成手模部44的安装。这样利用第一楔面44631和第二斜面的配合快速完成手模部44的安装,无需手动挤压定位杆4463使其顺利进入卡槽431内。
[0077]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检测总气管71、检测水槽75、调整架51、充气总管61、浸胶槽8、脱模架101的竖直滑动以及翻转架91、翻转座92、安装板761的水平滑动均由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气缸控制,图中仅做示意,不做过多赘述。
[007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0079] 漏气检测:驱动检测总气管71竖直向下移动至检测支气管72插入调整轴46上对应的充气孔462内,同时检测水槽75竖直向上滑动,使得手模部44插入检测水槽75内。打开检测电控阀721以及进气电控阀463,启动检测气泵73向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内充气,观察检测水槽75内情况。若检测水槽75内产生气泡,则表明对应位置处的手模部44发生漏气,工作人员需要其进行更换。若检测水槽75内无气泡产生,表明手模部44完好,关闭检测气泵73和检测电控阀721,检测总气管71向上复位,检测水槽75向下复位,中空腔441内的气体从充气孔462上端溢出,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缩回,便于在上套调整工位02处将手套快速套装到手模组件4上。
[0080] 表面擦干:完成对手模部44的漏气检测后,驱动检测水槽75向下滑动至安装板761与手模部44对应,驱动两个安装板761相对滑动使得擦拭板762从两侧与对应手模部44贴合,吸水棉套将手模部44表面的水吸收,避免手模部44表面过于湿润,影响上套调整工位02处快速将手套套装到手模组件4上。当两侧擦干组件76完成对手模部44的吸水处理后,两个安装板761相对滑动远离复位,检测水槽75竖直向下复位,避免擦拭板762影响送料机构3继续向前送料。
[0081] 拆装更换:若手模部44发生漏气,对漏气的手模部44从解锁口433相对挤压两个定位槽432内的解锁块434,使得解锁块434驱动定位杆4463退出定位槽432并压缩张力弹簧4464,解除定位杆4463和定位槽432的卡接作用,快速将手模部44的卡块446从安装部43的卡槽431内取下,完成手模部44的拆卸。取完好的手模部44安装,将卡块446插入卡槽431的过程中,在第一楔面44631和第二楔面435的配合作用下,定位杆4463被挤压向滑移孔4462内移动,当卡块446移动至定位杆4463与定位槽432对应时,定位杆4463失去卡槽431内壁的限位,在张力弹簧4464的张力作用下快速插入定位槽432内,完成手模部44的安装。
[0082] 调整撑紧:在手模组件4上分别套装上手套,驱动调整架51整体竖直向下滑动,使得驱动轴52下端的卡接套53与调整轴46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461卡接。启动调整电机56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52转动,在驱动齿轮54与驱动齿带55的啮合作用下,实现驱动若干调整轴46同步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若干椭圆板45同步同向转动,完成对每个手模组件4中两个支撑腕421之间距离的调整,并在拉紧弹簧4213的作用下使两个支撑腕421外壁和手套手腕部分紧密贴合,实现对手套手腕部分稳定适中的支撑固定,避免手套从手模组件4上脱离。当手腕部42的大小调节完毕后,调整架51整体向上复位,卡接套53和非圆形卡接头461分离。
[0083] 充气理平:驱动充气总管61竖直向下运动将充气支管62一一插入对应调整轴46的充气孔462内,开启进气电控阀463和充气电控阀621,启动充气泵63向手模部44的中空腔441内充气,使得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向外凸出,形成条状气囊凸起和球状气囊凸起,与手套的手指及手掌部分贴合,实现对手套的支撑理平。当调整气囊层和圆形气囊层
445根据手套规格鼓起到合适程度后,关闭充气泵63、进气电控阀463和充气电控阀621,充气总管61复位,避免中空腔441内的气体从充气孔462上端开口处溢出。
[0084] 翻转浸胶:当送料机构3移动靠近浸胶槽8时,翻转座92沿翻转架91滑动靠近送料支架,使得翻转电机93上的插接方块94插入转动轴33上的插接方孔331内,实现翻转电机93与转动轴33的卡接。然后翻转电机93工作带动转动轴33及送料支板31整体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手模组件4手掌向下倾斜且靠近浸胶槽8。随后翻转架91和循环输送带21同步运动,当送料支板31移动到浸胶槽8正上方时,浸胶槽8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手套进入胶液内,在手套手掌面形成胶层。浸胶槽8竖直向下复位,翻转电机93驱动送料支架翻转进行匀胶流平,随后翻转座92复位使得翻转电机93和转动轴33脱离,翻转架91整体复位与下一送料机构3配合
[0085] 烘干脱模:已经完成浸胶的送料组件移动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固型,送料机构3从烘干工位04移动至脱模工位05处的过程中,打开进气电控阀463将手腕部42上中空腔441内的气体放出,使得条状气囊层444和圆形气囊层445回缩,解除其对手套的支撑作用,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当送料机构3移动到脱模工位05时,驱动脱模架101整体向下移动至脱模轴102下端的脱模卡套103与调整轴46上端的非圆形卡接头461卡接,启动脱模缸106驱动脱模齿条10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在脱模齿条105和脱模齿轮104的啮合作用下,驱动脱模轴102带动对应的调整轴46转动,使得椭圆板45转动复位至调整驱动机构5工作前状态,两个支撑腕421在拉紧弹簧4213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始终与椭圆板45侧壁抵接,两个支撑腕421之间的距离变小后,即对手套手腕部分的撑紧作用变小,便于手套的快速脱模。
[0086]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