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586609.0

文献号 : CN1165892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伟张琪

申请人 : 常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回收沥青混合料16‑22份、SBS改性沥青3‑4份、矿石料75‑80份、再生剂0.3‑0.4份、拌和剂0.3‑0.4份、改性剂0.3‑0.4份;所述改性剂包括硅藻土和硬脂酸酰胺复合而成;其制备方法为:将回收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级配;按配比,将回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矿石料、再生剂、改性剂,混合,加热至170‑180℃,拌和均匀;再加入拌合剂,拌和10‑20s后,制得再生沥青混合料。本申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回收沥青混合料16‑22份、SBS改性沥青3‑4份、矿石料75‑80份、再生剂0.3‑0.4份、拌和剂0.3‑0.4份、改性剂0.3‑0.4份;

所述改性剂包括硅藻土和硬脂酸酰胺复合而成;

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硅藻土球磨,过筛;

按照质量比1:3‑5,将球磨后的硅藻土投入0.5‑2mol/L的盐酸溶液中,混合搅拌2h,过滤,得到活化硅藻土;

将硬脂酸酰胺溶解于乙醇中,得到3‑5wt%的硬脂酸酰胺溶液;将活化硅藻土按1:5g/ml的比例浸入其中,加热至70‑90℃,不断搅拌1‑3h后,过滤得到改性硅藻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再生剂包括质量比为1:2‑4的回收机油和芳烃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剂选自聚乙烯蜡或脂肪酰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料为经乳化沥青包裹改性的矿石料:将乳化沥青均匀喷覆在矿石料上,干燥后得到乳化沥青包裹的矿石料;

所述乳化沥青与所述矿石料的质量比为0.1‑2: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每质量份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基质沥青60‑75份、水15‑30份、乳化剂5‑15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6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由质量比为(5‑12):(2‑6):(3‑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和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为石油沥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质沥青、水、乳化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混合,加热,剪切分散,得到乳化沥青。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级配;

按配比,将回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矿石料、再生剂、改性剂,混合,加热至170‑

180℃,拌和均匀;再加入拌和剂,拌和10‑20s后,制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说明书 :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空气和水的作用,以及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沥青分子会发生氧化和聚合作用,使低分子化合物转变为较高分子化合物,导致路用性能劣化,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老化”。
[0003] 旧沥青再生的机理研究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是“相容性理论”,认为沥青产生老化的原因是沥青胶质物系中各组分相容性降低,导致组分问溶度参数差增大;另一理论是“组分调节理论”,认为由于组分的移行,沥青老化后,各组分间比例不协调导致沥青路用性能降低。因此,要使老化沥青恢复原有性能,就需要将老化沥青和原沥青的组分进行比较后,向老化沥青中加入所缺少的组分,使组分重新协调。
[0004] 目前,沥青再生的主要方法就是向老化的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新沥青和低粘度油料进行调配,使调配后的再生沥青具有适合的粘度和所需的使用性质。然而,由于新旧沥青融合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受限,使高温流动性较高而低温抗裂性较差,使用性能受限。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0008] 回收沥青混合料16‑22份、SBS改性沥青3‑4份、矿石料75‑80份、再生剂0.3‑0.4份、拌和剂0.3‑0.4份、改性剂0.3‑0.4份;
[0009] 所述改性剂包括硅藻土和硬脂酸酰胺复合而成。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SBS改性沥青、矿石料、再生剂与回收沥青混合料相混合,构成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进行调节,有利于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延度;改性剂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0011] 硅藻土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小,分散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粉胶比,进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粘度和高温稳定性;同时硅藻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轻质成分,将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各组分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流动性,促进了高温稳定性的提高;硬脂酸酰胺与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成分有很强的亲和力,其负载在硅藻土上,提高了硅藻土与沥青成分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硅藻土与沥青接触的可能性以促进了硅藻土对轻质成分的吸附,并减小了低温时,硅藻土与沥青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0012]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0013] 将硅藻土球磨,过筛;
[0014] 按照质量比1:3‑5,将球磨后的硅藻土投入0.5‑2mol/L的盐酸溶液中,混合搅拌2h,过滤,得到活化硅藻土;
[0015] 将硬脂酸酰胺溶解于乙醇中,得到3‑5wt%的硬脂酸酰胺溶液;将活化硅藻土按1:5g/ml的比例浸入其中,加热至70‑90℃,不断搅拌1‑3h后,过滤得到改性硅藻土。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磨处理和酸处理有利于增大硅藻土的比表面积,提高硅藻土的吸附能力。
[0017] 优选的,再生剂包括质量比为1:2‑4的回收机油和芳烃油。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烃油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回收机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组分等轻质组分,对回收沥青混合料能够起到良好的再生效果;同时含有较多的抗老化和抗氧化成分,能够有效防止再生沥青老化,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降低再生剂的成本,实现了废弃机油的二次利用。
[0019] 优选的,所述拌和剂选自聚乙烯蜡或脂肪酰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0] 优选的,所述矿石料为经乳化沥青包裹改性的矿石料:
[0021] 将乳化沥青均匀喷覆在矿石料上,干燥后得到乳化沥青包裹的矿石料;
[0022] 所述乳化沥青与所述矿石料的质量比为0.1‑2:100。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乳化沥青对石料表面进行包裹,增加了矿石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减少矿石料与沥青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
[0024] 优选的,每质量份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基质沥青60‑75份、水15‑30份、乳化剂5‑15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6份。
[0025]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由质量比为(5‑12):(2‑6):(3‑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和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而成。
[0026] 优选的,所述基质沥青为石油沥青。
[0027] 优选的,所述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8] 将基质沥青、水、乳化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混合,加热,剪切分散,得到乳化沥青。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松香酚醛树脂,能够提高进一步改善乳化沥青的粘着性和韧性,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中的环氧基,酚羟基等基质沥青中多种活性基团通过加成、缩合等多种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网络,从而使乳化沥青具有优异的粘着性能,保证了乳化沥青对矿石料的包裹强度,同时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能够与SBS改性沥青发生交联,将矿石料与沥青成分联结在一起,提高矿石料与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减少矿石料与沥青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
[0030]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月桂酸钠相复配,能够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多元醇脂肪酸酯能够填充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月桂酸钠分子的间隙中,进一步降低了沥青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加强乳化沥青对矿石料的粘着力。
[0031]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32]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将回收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级配;
[0034] 按配比,将回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矿石料、再生剂、改性剂,混合,加热至170‑180℃,拌和均匀;再加入拌合剂,拌和10‑20s后,制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0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0036]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 1、由于本申请采用添加硅藻土与硬脂酸酰胺复合而成的改性剂,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0038]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乳化沥青对矿石料进行包裹,乳化沥青中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能够增强乳化沥青对矿石料的粘结强度,并能够与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SBS改性沥青成分形成交联,提高矿石料与沥青成分之间的相容性,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 改性剂的制备例
[0041] 制备例1
[0042] 改性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0043] 将硅藻土粉碎后进行球磨,100目过筛,烘干;
[0044] 按照质量比1:3,将球磨后的硅藻土投入0.5mol/L的盐酸溶液中,混合搅拌2h,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活化硅藻土;
[0045] 将硬脂酸酰胺溶解于乙醇中,得到3wt%的硬脂酸酰胺溶液;
[0046] 将活化硅藻土按照1:5g/ml的比例浸入硬脂酸酰胺溶液中,加热至80℃,不断搅拌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硅藻土。
[0047] 制备例2
[0048]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mol/L。
[0049] 制备例3
[0050]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硬脂酸酰胺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0051] 制备例4
[0052]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改性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0053] 将硅藻土粉碎,100目过筛,按照质量比1:3,筛后的硅藻土投入0.5mol/L的盐酸溶液中,混合搅拌2h,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活化硅藻土;
[0054] 将硬脂酸酰胺溶解于乙醇中,得到3wt%的硬脂酸酰胺溶液;将活化硅藻土按照1:5g/ml的比例浸入硬脂酸酰胺溶液中,加热至80℃,不断搅拌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硅藻土。
[0055] 制备例5
[0056]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改性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0057] 将硅藻土粉碎后进行球磨,100目过筛,烘干;
[0058] 将硬脂酸酰胺溶解于乙醇中,得到3wt%的硬脂酸酰胺溶液;将球磨后的硅藻土按照1:5g/ml的比例浸入硬脂酸酰胺溶液中,加热至80℃,不断搅拌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硅藻土。
[0059] 乳化沥青的制备例
[0060] 制备例1
[0061] 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70份基质沥青、15份水、9份乳化剂、6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0062] 本实施例中,基质沥青为70号道路石油沥青;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按8:5:4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多元醇脂肪酸酯为三羟甲基丙烷三脂肪酸酯。
[0063] 乳化沥青由以下方法制备所得:
[0064] 将基质沥青、松香改性酚醛树脂140℃下加热至熔融态,得到沥青树脂混合物;将乳化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50℃,得到乳化剂水溶液;
[0065] 将沥青树脂混合物与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剪切分散乳化,得到乳化沥青。
[0066] 制备例2
[0067]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60份基质沥青、23份水、15份乳化剂、2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0068] 制备例3
[0069]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75份基质沥青、15份水、5份乳化剂、5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0070] 制备例4
[0071]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70份基质沥青、21份水、9份乳化剂。
[0072] 乳化沥青由以下方法制备所得:
[0073] 将基质沥青在140℃下加热至熔融态;将乳化剂加入水中并加热至50℃,得到乳化剂水溶液;将熔融沥青与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剪切分散乳化,得到乳化沥青。
[0074] 制备例5
[0075]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按5:6:6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76] 制备例6
[0077]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按12:3: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78] 制备例7
[0079]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按6:3:8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80] 矿石料的制备例
[0081] 制备例1
[0082] 乳化沥青包裹的矿石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0083] 将乳化沥青均匀喷覆在矿石料上,干燥后得到乳化沥青包裹的矿石料,且乳化沥青与矿石料的质量比为0.1:100。
[0084] 在本制备例中,乳化沥青由乳化沥青的制备例1制得。
[0085] 制备例2
[0086]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沥青与矿石料的质量比为1:100。
[0087] 制备例3
[0088]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乳化沥青与矿石料的质量比为2:100。
[0089] 制备例4‑9
[0090] 制备例4‑9与制备例1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乳化沥青由乳化沥青的制备例2‑7制得。
[0091] 实施例
[0092] 实施例1
[0093]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20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7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0.3份改性剂。
[0094] 本实施例中,回收沥青混合料由老化的沥青路面经铣刨、破碎后得到;SBS改性沥青为SBS‑AC‑13改性沥青,矿石料为玄武岩集料;拌和剂为聚乙烯蜡;
[0095] 再生剂为质量比为1:2的回收机油和芳烃油,回收机油为汽车发动机废旧回收机油经静置分层、除水、干燥、过滤后加熟石灰调节PH值为中性所得;
[0096] 改性剂由改性剂的制备例1制得。
[0097]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8] 将回收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级配;
[0099] 将上述质量的回收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矿石料、再生剂、改性剂混合,加热至170℃,拌和均匀;再加入拌合剂,拌和20s后,制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0100] 实施例2
[010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16份回收沥青混合料、4份SBS改性沥青、80份矿石料、0.4份再生剂、0.4份拌合剂、0.4份改性剂。
[0102] 实施例3
[010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22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5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0.3份改性剂。
[0104] 实施例4‑7
[0105] 实施例4‑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性剂由改性剂的制备例2‑5制得。
[0106] 实施例8
[010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矿石料需经乳化沥青的包裹改性,具体由矿石料的制备例1制得。
[0108] 实施例9‑16
[0109] 实施例9‑16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矿石料由矿石料的制备例2‑9制得。
[0110] 对比例
[0111] 对比例1
[011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20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7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0.3份硅藻土。
[0113] 对比例2
[011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20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7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0.3份硬脂酸酰胺。
[0115] 对比例3
[011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20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7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0.285份硅藻土、0.015份硬脂酸酰胺。
[0117] 对比例4
[0118] 本对比例与对比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20份回收沥青混合料、3份SBS改性沥青、77份矿石料、0.3份再生剂、0.3份拌合剂。
[0119] 性能检测试验测试一:取实施例1‑16、对比例1‑6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250mm×30mm×35mm的试样,参照JTG E20‑2011中的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实验,试验温度为‑10℃,加载速率为50mm/min;
[0120] 测试二:取实施例1‑16、对比例1‑6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300mm×300mm×50mm的试样,参照JTG E20‑2011中的车辙试验,进行动稳定性测试,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试验温度为60℃,轮压荷载为0.7MPa,重复轮压时间为60min。
[0121] 表1
[0122]  动稳定度(次/mm) 最大弯拉应变(με)
实施例1 4318 3318.1
实施例2 4175 3225.6
实施例3 4260 3281.2
实施例4 4495 3355.6
实施例5 4503 3468.5
实施例6 4215 3287.4
实施例7 4163 3215.2
实施例8 4536 3621.4
实施例9 4572 3689.2
实施例10 4669 3792.0
实施例11 4510 3607.2
实施例12 4529 3612.5
实施例13 4415 3475.8
实施例14 4572 3680.4
实施例15 4501 3611.5
实施例16 4529 3613.7
对比例1 3651 2974.7
对比例2 3416 3015.6
对比例3 3867 3104.9
对比例4 3201 2839.3
[0123] 结合实施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参照本申请公开的配方制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动稳定度大于2800次/mm,低温下最大弯拉应变大于3000με,表明本申请制得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应用性能较佳,能够适用于多种环境。
[0124]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5和对比例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改性剂,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开裂性,这可能是由于,硅藻土的粒径较小,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其在沥青中均匀分布增大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结合强度和粘度,能够吸附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轻质成分,增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流动性,促进了高温稳定性的提高;硬脂酸酰胺与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成分有很强的亲和力,其负载在硅藻土上,提高了硅藻土与沥青成分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硅藻土与沥青接触的可能性以促进了硅藻土对轻质成分的吸附,并减小了低温时,硅藻土与沥青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0125]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单独添加硅藻土时,硅藻土与沥青成分的相容性有限,低温下易与沥青成分间发生开裂,低温抗裂性不足;单独添加硬脂酸酰胺时,硬质酸酰胺作为低粘度成分,降低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提高了高温下沥青试样的流动性,使再生利器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而分别添加硅藻土与硬脂酸酰胺时,二者之间无法形成配合作用关系,因此对再生利器混合料的性能改善作用有限。
[0126]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4‑7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对硅藻土进行球磨和酸性处理,有利于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这可能由于,球磨处理有利于提高硅藻土的比表面积,酸性处理能够溶解硅藻土上的可溶性氧化物,扩大硅藻土的孔容,促进硅藻土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轻质成分的吸附。
[0127]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8‑10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采用乳化沥青对矿石料进行包裹,有利于促进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提高。这可能是由于,乳化沥青能够增强矿石料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其他组分之间的连接性,矿石料与沥青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提高低温抗裂性。
[0128] 结合实施例8和实施例14‑16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和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组合作为乳化沥青的乳化剂,能够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佳的使用性能。
[0129] 结合实施例8‑12、实施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参照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在乳化沥青的组分中加入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有利于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性能;这可能是由于,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能够与乳化沥青中的机制沥青发生交联,提高乳化沥青对矿石料的粘着强度,并能够与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SBS改性沥青发生交联作用,进一步增强矿石料与沥青成分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沥青与矿石俩的界面处发生开裂的可能性,并能够减少高温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
[013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