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860526.6

文献号 : CN1166039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吕菊明陈国强赵剑华叶青倪伟刚石建军徐庆明章春霞

申请人 : 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包括有:机床和工作台;机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本发明还通过在管套中的小型泵机对环形板内进行抽气,随着环形板内的气压降低,第二气阀管将关闭,且挡环也将发生复位,而后挡板将被打开,从而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将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环形板中,而后被小型泵机给抽出,移动过程中不会将空气完全抽除,避免外界大气压过大导致复位过于困难,当环形板移动到管坯和管芯的端面时,彻底将空腔内的空气抽空,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抽气口安装在管道端面处,可以缩短排气时间,并且通过一个机构实现排气以及表面修整的两种功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包括有机床(1);机床(1)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四个移动机构;每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圆柱管(3);每个圆柱管(3)外环面和内环面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气阀管(31);每个圆柱管(3)内侧面各可拆卸式连接有一个吸附板(32);每个圆柱管(3)各设置有若干个管套(4);每个圆柱管(3)一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环形板(5),环形板(5)与管套(4)相连通;每个环形板(5)内环面和外环面各设置有与第一气阀管(31)数量相同的第二气阀管(51);每个环形板(5)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2);每个环形板(5)外环面和内环面各设置有一层打磨层,打磨层远离第二气阀管(51);每个环形板(5)各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3);每个第二通孔(53)中各转动连接有两个挡板(6);每个环形板(5)外环面和内环面各安装有一个挡环(7),挡环(7)位于第二气阀管(51)内侧;每个挡环(7)各开设有一个L型空腔,且该L型空腔与第二通孔(53)相连通;每个挡环(7)阴角处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性片(72);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两个内管夹持机构;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外管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阀管(31)与第二气阀管(51)均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板(5)内环面和外环面均设置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201);工作台(2)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201)固定连接有气缸(202);气缸(202)伸缩部安装有DD马达(203);DD马达(203)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气体的连接管(204);连接管(204)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05),第一固定环(205)内环面可形变;第一固定环(205)内部为中空,第一固定环(205)内环面设置有第一进气管(206);第一进气管(206)与连接管(2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301);工作台(2)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滑轨(301);第一电动滑轨(301)上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电动滑块(302);每个第一电动滑块(302)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303);每个固定座(303)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连接环(304);每个连接环(304)内环面通过安装板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环(305),第二固定环(305)内部为中空,且第二固定环(305)内环面可形变;每个第二固定环(305)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气管(306);第二进气管(306)穿过连接环(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401);工作台(2)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二支撑板(401);每个第二支撑板(401)上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402);每个第二电动滑轨(402)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403);每个第二电动滑块(403)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L型板(404);第一L型板(404)与圆柱管(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堵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对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封堵的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有第三电动滑轨(601);每个第二支撑板(401)上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轨(601);第三电动滑轨(601)位于第二电动滑轨(402)上方;每个第三电动滑轨(601)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块(602);每个第三电动滑块(602)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L型板(603);左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603)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固定环(604);

右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603)共同固定连接有另一个第三固定环(604);每个第二L型板(603)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605);每个连接板(605)中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杆(606);每个推杆(606)伸缩部各拆卸式连接有一个封堵板(607);封堵板(607)与第三固定环(604)滑动连接,前方的封堵板(607)上开设有一个圆孔,且圆孔中固定连接有封堵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机构;工作台(2)上侧前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外管夹持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板(501);工作台(2)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板(501);每个第三支撑板(501)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502);每个电机(502)输出轴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轮(503);两个连接环(304)相背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齿环(504);齿环(504)与直齿轮(503)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圆环(207);第一固定环(205)远离DD马达(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207),第一圆环(207)内部为中空;第一圆环(207)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20701);第一圆环(207)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圆环(307);两个第二固定环(305)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圆环(307),第二圆环(307)内部为中空;每个第二圆环(307)远离连接环(304)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气囊(30701);每个第二圆环(307)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308)。

说明书 :

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中国专利(CN111663079B)一种耐高压无缝钢管的加工工艺:
[0003] 通过夹持机构将钢管管芯放入钢管管坯的内部,并将钢管管芯和钢管管坯的端部对齐,接着将钢水注入钢管管芯和钢管管坯之间,经冷却后,便制得带有连接孔的钢管夹层,且钢管夹层和钢管管芯和钢管管坯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即该复合型无缝钢管主要由钢管管坯、钢管管芯、设置在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之间的钢管夹层组成,而在对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之间注入钢水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4] 由于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在浇筑成型后,其表面可能存在少量凹坑和凸点,且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在存放时,其表面和凹坑处易附着灰尘等杂质,若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将降低钢水与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之间的连接度,同时在对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注入钢水时,由于空腔内存在大量空气,而导致在注入钢水时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导致钢水凝固后存在大量空洞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产品的强度;
[0005] 另外,在对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钢水时,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都是静止不动的,从而使得钢管管坯和钢管管芯表面上的凹坑与钢水接触不紧密,同时空腔内的钢水紧密度也将下降,进而将进一步影响产品的强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包括有机床和工作台;机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
[0009] 还包括有移动机构、圆柱管、第一气阀管、吸附板、管套、环形板、第二气阀管、挡板、挡环、弹性片、内管夹持机构和外管夹持机构;工作台上侧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移动机构;每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圆柱管,圆柱管呈环形设置;每个圆柱管外环面和内环面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气阀管;每个圆柱管内侧面各可拆卸式连接有一个吸附板;每个圆柱管各设置有若干个管套;每个圆柱管一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环形板,环形板与管套相连通;每个环形板内环面和外环面各设置有与第一气阀管数量相同的第二气阀管;每个环形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环形板外环面和内环面各设置有一层打磨层,打磨层远离第二气阀管;每个环形板各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中各转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每个环形板外环面和内环面各安装有一个挡环,挡环位于第二气阀管内侧;每个挡环各开设有一个L型空腔,且该L型空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每个挡环阴角处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性片;工作台上侧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用于对管芯进行夹持的内管夹持机构,内管夹持机构位于移动机构内侧;工作台上侧连接有用于对管坯进行夹持的外管夹持机构。
[0010] 进一步说明,第一气阀管与第二气阀管均呈倾斜设置。
[0011] 进一步说明,环形板内环面和外环面均设置为斜面。
[0012] 进一步说明,内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气缸、DD马达、连接管、第一固定环和第一进气管;工作台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伸缩部安装有DD马达;DD马达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气体的连接管;连接管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内环面可形变;第一固定环内部为中空第一固定环内环面设置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连接管相连通。
[0013] 进一步说明,外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块、固定座、连接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二进气管;工作台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上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电动滑块;每个第一电动滑块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每个固定座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连接环;每个连接环内环面通过安装板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内部为中空,且第二固定环内环面可形变;每个第二固定环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穿过连接环。
[0014] 进一步说明,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块和第一L型板;工作台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二支撑板;每个第二支撑板上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每个第二电动滑轨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每个第二电动滑块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L型板;第一L型板与圆柱管固定连接。
[0015]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封堵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对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封堵的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块、第二L型板、第三固定环、连接板、推杆和封堵板;每个第二支撑板上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位于第二电动滑轨上方;每个第三电动滑轨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块;每个第三电动滑块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L型板;左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固定环;右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共同固定连接有另一个第三固定环;每个第二L型板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中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杆;每个推杆伸缩部各拆卸式连接有一个封堵板;封堵板与第三固定环滑动连接,前方的封堵板上开设有一个圆孔,且圆孔中固定连接有封堵膜。
[0016]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驱动机构;工作台上侧前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外管夹持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板、电机、直齿轮和齿环;工作台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板;每个第三支撑板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输出轴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轮;两个连接环相背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齿环;齿环与直齿轮相配合。
[0017] 进一步说明,内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圆环、第一气囊和第一进水管;第一固定环远离DD马达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第一圆环内部为中空;第一圆环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圆环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
[0018] 进一步说明,外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圆环、第二气囊和第二进水管;两个第二固定环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内部为中空;每个第二圆环远离连接环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气囊;每个第二圆环设置有第二进水管。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0] A.本发明通过在圆柱管、第一气阀管、吸附板、管套、环形板、第二气阀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挡板、挡环、翘起部、弹性片、通槽和打磨层的配合下,即实现了对管坯和管芯的表面及凹坑处灰尘的清理以及凸起点的磨平,从而使得后续在向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中注入钢水时,增强了钢水与管坯和管芯之间的连接度。
[0021] B.本发明还通过在管套中的小型泵机对环形板内进行抽气,随着环形板内的气压降低,第二气阀管将关闭,且挡环也将发生复位,而后挡板将被打开,从而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将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环形板中,而后被小型泵机给抽出,移动过程中不会将空气完全抽除,避免外界大气压过大导致复位过于困难,当环形板移动到管坯和管芯的端面时,彻底将空腔内的空气抽空,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抽气口安装在管道端面处,可以缩短排气时间,并且通过一个机构实现排气以及表面修整的两种功能;
[0022] 同时随着环形板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抽除,可避免后续在向空腔内注入钢水过程中,由于空腔内存在大量空气,而导致在注入钢水时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导致钢水凝固后存在大量空洞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产品的强度。
[0023] C.本发明还通过在管坯和管芯的往复转动下,流入到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钢水将产生一个往复晃动,在其晃动过程中,空腔内的钢水将产生一个小幅度流动,在钢水流动过程中,钢水会产生一个向管坯和管芯凹槽内流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管坯和管芯表面上的凹坑与钢水紧密接触,同时也使得空腔内的钢水更加紧密,并且也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于离心铸造时,需要先将空腔内灌满钢水,然后再进行转动离心,从而使得钢水填充凹坑的时间变短,并且将进一步的减少气泡的产生。
[0024] D.本发明还通过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作用下,使得在对管坯和管芯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注入钢水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冷却水将对空腔中的钢水起一个冷却作用,而在管坯和管芯往复转动过程中,空腔内的钢水将被冷却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空腔内的钢水凝固的更快,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处理物局部剖视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二局部剖视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三局部剖视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A处放大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四局部剖视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B处放大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五局部剖视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C处放大图;
[0036] 图12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第六局部剖视图;
[0037] 图13为本发明复合钢管加工装置的封堵机构局部剖视图。
[0038] 以上附图中:1‑机床,2‑工作台,11‑管坯,12‑管芯,3‑圆柱管,31‑第一气阀管,32‑吸附板,4‑管套,5‑环形板,51‑第二气阀管,52‑第一通孔,53‑第二通孔,6‑挡板,7‑挡环,71‑翘起部,72‑弹性片,73‑通槽;
[0039] 201‑第一支撑板,202‑气缸,203‑DD马达,204‑连接管,205‑第一固定环,206‑第一进气管,207‑第一圆环,20701‑第一气囊,208‑第一进水管;
[0040] 301‑第一电动滑轨,302‑第一电动滑块,303‑固定座,304‑连接环,305‑第二固定环,306‑第二进气管,307‑第二圆环,30701‑第二气囊,308‑第二进水管;
[0041] 401‑第二支撑板,402‑第二电动滑轨,403‑第二电动滑块,404‑第一L型板;
[0042] 501‑第三支撑板,502‑电机,503‑直齿轮,504‑齿环;
[0043] 601‑第三电动滑轨,602‑第三电动滑块,603‑第二L型板,604‑第三固定环,605‑连接板,606‑推杆,607‑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实施例1
[0045] 一种复合钢管加工装置,如图1‑图11所示,包括有机床1和工作台2;机床1内上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
[0046] 还包括有移动机构、圆柱管3、第一气阀管31、吸附板32、管套4、环形板5、第二气阀管51、挡板6、挡环7、弹性片72、内管夹持机构和外管夹持机构;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移动机构;每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圆柱管3,圆柱管3呈环形设置;每个圆柱管3外环面和内环面各通过螺栓连通有不少于十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气阀管31;每个圆柱管3内侧面各卡接或者插接连接有一个吸附板32,从而便于对吸附板32进行更换与维护;每个圆柱管3一侧各固接并连通有至少十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管套4,管套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每个圆柱管3一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环形板5,环形板5与管套4相连通;每个环形板5内环面和外环面各通过螺栓连通有至少十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气阀管51;每个环形板5开设有至少十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通孔52;每个环形板5外环面和内环面各设置有一层打磨层,打磨层远离第二气阀管51;每个环形板5一侧各开设有至少十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通孔53;每个第二通孔53中各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挡板6;每个环形板5外环面和内环面各安装有一个挡环7,挡环7位于第二气阀管51内侧;每个挡环7各开设有一个L型空腔,且该L型空腔与第二通孔53相连通;每个挡环7阴角处各固定连接有至少六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弹性片72;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用于对管芯12进行夹持的内管夹持机构,内管夹持机构位于移动机构内侧;工作台2上侧连接有用于对管坯11进行夹持的外管夹持机构。
[0047] 第一气阀管31与第二气阀管51均呈倾斜设置,从而可更好的将管坯11和管芯12斜凹坑内的灰尘吹出。
[0048] 环形板5内环面和外环面均设置为斜面,从而使得环形板5可更好的进入到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避免管坯11和管芯12表面的凸点对环形板5造成限位。
[0049] 内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201、气缸202、DD马达203、连接管204、第一固定环205和第一进气管206;工作台2上侧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201上部螺栓连接有气缸202;气缸202伸缩部安装有DD马达203;DD马达203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气体的连接管204;连接管204外环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05,第一固定环205内环面可形变;第一固定环205内部为中空,从而用于存储空气;第一固定环205内环面固定并连通有第一进气管206;第一进气管206一端与连接管204相连通。
[0050] 外管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301、第一电动滑块302、固定座303、连接环304、第二固定环305和第二进气管306;工作台2上侧中部螺栓连接有第一电动滑轨301;第一电动滑轨301上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滑块302,两个第一电动滑块302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第一电动滑块302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303;每个固定座303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连接环304;每个连接环304内环面通过安装板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环305,第二固定环305内部为中空,用于储存空气,且第二固定环305内环面可形变;每个第二固定环305外环面各固接并连通有一个第二进气管306;第二进气管306一端穿过连接环304。
[0051] 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401、第二电动滑轨402、第二电动滑块403和第一L型板404;工作台2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二支撑板401;每个第二支撑板401上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402;每个第二电动滑轨402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403;每个第二电动滑块403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L型板404;第一L型板404与圆柱管3固定连接。
[0052] 使用本复合钢管加工装置时,首先管套4内外设有小型泵机,连接管204一端与外设气泵进行对接,且第二进气管306与另一个外设气泵进行对接,接着工作人员将提前加工好的管芯12放入到管坯11内部,并将管坯11和管芯12的端部对齐,此时管芯12将被管坯11给承托住,接着通过外设转移设备将管坯11和管芯12放置到机床1中,即管芯12位于两个第一固定环205之间,这时控制气缸202使两个DD马达203相向运动,连接管204、第一固定环205和第一进气管206跟随DD马达203同步移动,进而两个第一固定环205将进入到管芯12内,接着控制外设气泵工作,通过气泵向连接管204内输送空气,而后空气将通过第一进气管206进入到第一固定环205中,由于第一固定环205外环面可形变,从而随着空气的进入,第一固定环205体积将变大,进而第一固定环205外环面将与管芯12接触,并将管芯12固定住,接着通过外设转移设备的配合,使得管坯11位于两个第二固定环305之间,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滑轨301使两个第一电动滑块302相向运动,固定座303、连接环304、第二固定环305和第二进气管306跟随第一电动滑块302同步移动,进而两个第二固定环305将位于管坯11的两端,接着控制另一个外设气泵工作,通过气泵向第二进气管306输送空气,而后空气将进入到第二固定环305中,由于第二固定环305内环面可形变,从而随着空气的进入,第二固定环305体积将变大,使得第二固定环305内环面将与管坯11接触,并将管坯11固定住,如此通过第一固定环205与第二固定环305即可实现对管芯12与管坯11的夹持固定;
[0053] 当管坯11和管芯12被夹持固定住后,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将形成一个空腔,这时控制左方和右方的第二电动滑轨402使第二电动滑块403相向运动,第一L型板404、圆柱管3、第一气阀管31、吸附板32、管套4、环形板5、第二气阀管51、挡板6和挡环7跟随第二电动滑块403同步移动,进而环形板5将进入到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在环形板5移动过程中,由于管坯11和管芯12在浇筑成型后,其表面可能存在少量凹坑和凸点,且管坯11和管芯12在存放时,其表面和凹坑处易附着灰尘等杂质,从而随着环形板5的移动,环形板5上的打磨层将对管坯11和管芯12表面上的凸点进行磨蹭,使得凸点被磨平,在小型泵机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弹性片72会通过自身的弹力使翘起部71弯曲如图11所示的形状,与此同时控制管套4中的外设小型泵机工作,泵机将对环形板5内输送空气,由于第二通孔53被挡板6封堵住,从而环形板5内的空气将进入到挡环7中,随着空气进入,挡环7上的翘起部71将被空气推起,推起后的翘起部71会与环形板5脱离,使得环形板5外环面的挡环7上的翘起部71不与管坯11的内环面接触,而环形板5内环面的挡环7上的翘起部71则不与管芯12的外环面接触,弹性片72被拉伸,同时随着小型泵机不断向环形板5中输送空气,环形板5内的气压将增大,进而第二气阀管51将被打开,而后环形板5内的空气将通过第二气阀管51吹出,吹出后的风将对斜凹坑内的灰尘进行吹除,被吹起的灰尘将被挡环7给隔挡住,从而避免灰尘向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中间处流动,与此同时,由于环形板5上的打磨层与管坯11和管芯12几乎处于一个接触状态,从而打磨层与挡环7之间区域内的气压将随着第二气阀管51的吹气而增大,由于翘起部71与环形板5脱离,从而气体将进入到通槽73内,然后通过第一通孔52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被第二气阀管51吹起的灰尘也将随着空气向外排出,与此同时,在外设小型泵机向环形板5内输送空气时,小型泵机会对圆柱管3内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第一气阀管31将产生一个吸附的力,因此灰尘在通过第一通孔52向外排出时,灰尘将会被第一气阀管31吸入到圆柱管3中,而圆柱管3中的灰尘将被吸附板32给吸附,从而避免灰尘通过小型泵机再次进入到环形板5中,如此在圆柱管3、第一气阀管31、吸附板32、管套4、环形板5、第二气阀管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挡板6、挡环7、翘起部71、弹性片72、通槽73和打磨层的配合下,即实现了对管坯11和管芯12的表面及凹坑处灰尘的清理以及凸起点的磨平,从而使得后续在向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中注入钢水时,增强了钢水与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的连接度,当两个环形板5将要移动至管坯11和管芯12中间位置处时,控制左方的环形板5停止移动,而右方的环形板5则继续移动至与左方的环形板5接触,而后同时控制右方和左方的环形板5移动至管坯11和管芯12中间位置,如此即可使得环形板5经过整个管坯11和管芯12表面进行全部处理。
[0054] 当右方的环形板5移动至与左方的环形板5接触时,控制左方和右方的第二电动滑轨402使第二电动滑块403相背运动复位,在此过程中,同时控制管套4中的小型泵机对环形板5内进行抽气,随着环形板5内的气压降低,第二气阀管51将关闭,且挡环7也将发生复位,而后挡板6将被打开,从而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将通过第二通孔53进入到环形板5中,而后被小型泵机给抽出,移动过程中不会将空气完全抽除,避免外界大气压过大导致复位过于困难,当环形板5移动到管坯11和管芯12的端面时,彻底将空腔内的空气抽空,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抽气口安装在管道端面处,可以缩短排气时间,并且通过一个机构实现排气以及表面修整的两种功能。
[0055] 与此同时在小型泵机工作时,小型泵机会对圆柱管3内进行输送空气,而后空气将通过第一气阀管31吹出,吹出后的风将对管坯11和管芯12上凹坑内的灰尘进一步吹除,而后随着环形板5对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抽除,可避免后续在向空腔内注入钢水过程中,由于空腔内存在大量空气,而导致在注入钢水时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导致钢水凝固后存在大量空洞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产品的强度。实施例2
[005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图13所示,还包括有封堵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对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封堵的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有第三电动滑轨601、第三电动滑块602、第二L型板603、第三固定环604、连接板605、推杆606和封堵板607;每个第二支撑板401上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轨601;第三电动滑轨601位于第二电动滑轨402上方;每个第三电动滑轨601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块602;每个第三电动滑块602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L型板603;左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603右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固定环604;右方的两个第二L型板603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另一个第三固定环604;每个第二L型板603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605;每个连接板605中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推杆606;每个推杆606伸缩部各通过插接或者卡接连接有一个封堵板607,从而便于将封堵板607从推杆606上取下,封堵板607呈半圆弧形设置,且封堵板607为钢材质;封堵板607与第三固定环604滑动连接,前方的封堵板607上开设有一个圆孔,且圆孔中固定连接有封堵膜。
[0057] 当环形板5移动至管坯11和管芯12端部时,控制左方和右方的第三电动滑轨601使第三电动滑块602相向运动,第二L型板603、第三固定环604、连接板605、推杆606和封堵板607跟随第三电动滑块602同步移动,进而第三固定环604将与管坯11卡合,而封堵板607则位于管坯11和管芯12的端面,当随着环形板5将要与管坯11和管芯12脱离时,控制推杆606使两个封堵板607相向运动,封堵板607始终与环形板5保持贴合,进而在环形板5与管坯11和管芯12脱离后,两个封堵板607将接触,而接触后的两个封堵板607将形成一个封堵环,在此过程中,同时配合第三电动滑块602的进一步移动,使得封堵板607与管坯11和管芯12端面接触,从而达到对空腔端部的封堵,使得空腔处于一个真空状态,接着工作人员通过外设输送设备与前方的封堵板607上的圆孔进行对接,而后在将前方的封堵板607上的圆孔中的封堵膜戳破,随后即可向管坯11和管芯12形成的空腔注入钢水。
实施例3
[0058]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5‑图7、图12所示,还包括有驱动机构;工作台2上侧前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外管夹持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板501、电机502、直齿轮503和齿环504;工作台2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板501;每个第三支撑板501上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电机502;每个电机502输出轴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轮503;两个连接环304相背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齿环504;齿环504与直齿轮503相配合。
[0059] 内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圆环207、第一气囊20701和第一进水管208;第一固定环205远离DD马达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207,第一圆环207内部为中空,用于冷却水的通过;第一圆环207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20701;第一圆环207内环面通过螺栓固定且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08。
[0060] 外管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圆环307、第二气囊30701和第二进水管308;两个第二固定环305相对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圆环307,第二圆环307内部为中空,用于冷却水的通过;每个第二圆环307远离连接环304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气囊30701;每个第二圆环307外环面固接并连通有第二进水管308。
[0061] 在此说明,在上述第一固定环205移动过程中,第一圆环207、第一气囊20701和第一进水管208跟随同步移动,同时在上述第二固定环305移动过程中,第二圆环307、第二气囊30701、第二进水管308和齿环504也将跟随第二固定环305同步移动,进而齿环504将与直齿轮503啮合,从而在对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注入钢水时,同时控制电机502使直齿轮503往复转动,直齿轮503带动齿环504往复转动,连接环304、第二固定环305、第二进气管306、第二圆环307、第二气囊30701、第二进水管308和管坯11跟随齿环504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同时控制DD马达203使连接管204往复转动,且连接管204与齿环504转动方向与速度一致,第一固定环205、第一进气管206、第一圆环207、第一气囊20701、第一进水管208和管芯12跟随连接管204同步转动,进而在管坯11和管芯12的往复转动下,流入到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钢水将产生一个往复晃动,在其晃动过程中,空腔内的钢水将产生一个小幅度流动,在钢水流动过程中,钢水会产生一个向管坯11和管芯12凹槽内流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管坯11和管芯12表面上的凹坑与钢水紧密接触,同时也使得空腔内的钢水更加紧密,并且也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于离心铸造时,需要先将空腔内灌满钢水,然后在进行转动离心,从而使得钢水填充凹坑的时间变短,并且将进一步的减少气泡的产生,与此同时,由于第一进水管208和第二进水管308均与外设水泵对接,从而在对管坯11和管芯12的往复转动过程中,控制外设水泵工作,冷却水将通过第一进水管208进入到第一圆环207中,随着冷却水的进入,冷却水将迫使第一气囊20701发生形变,使得第一气囊20701变长,而变长后的两个第一气囊20701将整个管芯12内环面给包裹住,同时冷却水还将通过第二进水管308进入到第二圆环307中,随着冷却水的进入,冷却水将迫使第二气囊30701发生形变,使得第二气囊30701变长,而变长后的两个第二气囊30701将整个管坯11外环面给包裹住,如此在第一气囊20701和第二气囊30701的作用下,使得在对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注入钢水时,第一气囊20701和第二气囊30701中的冷却水将对空腔中的钢水起一个冷却作用,而在管坯11和管芯12往复转动过程中,空腔内的钢水将被冷却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空腔内的钢水凝固的更快,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62] 当空腔内完成钢水的注入后,使其冷却一段时间,在管坯11和管芯1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钢水后,即可制得无缝钢管,随后将外设输送设备与前方的封堵板607脱离,而后控制推杆606收缩,由于封堵板607被钢水粘结住,从而推杆606将与封堵板607脱离,而后控制外设转移设备将无缝钢管两端固定住,接着把第一固定环205内的空气放出,第一圆环207和第一气囊20701中的冷却水抽出,然后控制气缸202使两个DD马达203相背运动复位,与此同时把第二固定环305内的空气放出,第二圆环307和第二气囊30701内的冷却水抽出,而后控制第一电动滑轨301使两个第一电动滑块302相背运动复位,接着控制左方和右方的第三电动滑轨601使第三电动滑块602相背运动复位,而后通过外设转移设备将无缝钢管取出即可。
[0063]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