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结构复合胶及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0820438.3

文献号 : CN1168363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伟李彪

申请人 : 广东鼎立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结构复合胶及其应用,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由硬单体、软单体和功能单体聚合而成;所述硬单体的重量份数为2~8份,所述软单体的重量份数为85~95份,所述功能单体的重量份数为24~57份;所述功能单体包括含氧杂环单体、含羟基单体、含杂环单体,所述含氧杂环单体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所述含羟基单体选自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杂环单体选自包括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结构复合胶具有透光率高,雾度低,恒温恒湿不溢胶,不残胶,耐水性优异等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结构复合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为50~70万,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由按下述重量份数得组分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第一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第二光引发剂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复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二苯甲酮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复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固含量为

1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复合胶用于地灯结构。

5.一种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复合胶。

说明书 :

用于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结构复合胶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结构复合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地灯是照明设备的一种,因于一般安装于吊顶灯不同,主要镶嵌在地面上,又称地埋灯或是藏地灯。地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广场地坪的亮化,酒店亮化,园林景观亮化,商业街亮化等等,利用其不同的外观构造,五颜六色的灯光,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地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地灯安装在户外,所处的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对地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灯具材料和结构复合胶选用不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其中,防水气是对地灯安装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原因是灯内部的防水极其重要,一旦没做好,就会有水汽进入,不但会影响安全,还会影响灯光质量和灯的使用寿命。
[0003] 由此可知,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种结构复合胶得有极强的耐水性,并且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也要有稳定的、优异的耐水性。
[0004] 罗锦贵在中国专利CN203384792U中公开了一种防水性强的埋地灯,公开了一种防水性强的埋地灯,它包括灯罩、LED灯板、灯体支架和灯座主体。该实用新型在每个连接接口都设置有密封胶圈,防水性能好,采用8mm高强度钢化玻璃,抗踩踏性能好。
[0005] 覃增在中国专利CN110242905A中公开了一种LED埋地灯的防水防潮结构及安装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埋地灯的防水防潮结构,包括设在地坑内的带散热器的LED埋地灯和塑胶预埋件。同时还公开了LED埋地灯的防水防潮结构的安装方法。
[0006] 于文明在中国专利CN206234726U中公开了一种防露水地灯。该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露水对地灯内部结构和使用效果的影响,整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使用寿命长,防结露效果好。
[0007] 以上专利可以看出,防水性是地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然而,对于描述应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专利比较少。
[0008] 目前急需开发一款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并要求该结构复合胶制得的地灯耐水性极好,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起泡,该结构复合胶要求透光率高,雾度低,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溢胶,不残胶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地灯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结构复合胶及其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复合胶制得的地灯耐水性极好,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起泡,该结构复合胶透光率高,雾度低,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溢胶,不残胶等优点。
[0010]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结构复合胶的丙烯酸酯树脂,所述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为50~70万,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由硬单体、软单体和功能单体聚合而成;所述硬单体的重量份数为3~7份,所述软单体的重量份数为70~85份,所述功能单体的重量份数为20~40份;所述硬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400K;所述软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0~220K;所述功能单体包括含氧杂环单体、含羟基单体、含杂环单体,所述含氧杂环单体占所述功能单体10.0~56.0wt%,所述含羟基单体占所述功能单体5.5~27.5wt%,所述杂环单体占所述功能单体20.5~72.5wt%;所述含氧杂环单体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所述含羟基单体选自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杂环单体选自包括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1] 本发明通过对树脂分子进行结构设计,选用多种丙烯酸酯单体,特别是选用了特定比例的多种功能单体相互作用,得到一种适用于应用到地灯结构胶的丙烯酸酯树,其所应用的结构复合胶透光率高、耐水性极好,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起泡,能够有效提升地灯防水性以及防水寿命,从而提升地灯的使用寿命。
[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硬单体包括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和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占所述功能单体15~56wt%;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占所述功能单体的10~45wt%;丙烯酸异冰片酯占所述功能单体12~50wt%。选用上述种类及比例下的功能单体,所得到的丙烯酸酯树脂应用到地灯结构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耐水性、粘结性、不容易起泡等。
[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由按下述重量份数得组分反应制备得到:
[0016] 本方案通过配方设计,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特别是选用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其中丙烯酸四氢呋喃酯能够提升产品的耐水性和附着性,并且能提高很多基材的粘合性等优点;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也能够提升产品的耐水性佳,同时使得产品能快速固化,成膜具有很强的成膜性,有优越的密着性,特别针对难附着类不处理基材等优点;丙烯酸异冰片酯能够使得产品具有低收缩,附着好,抗冲性好等优点,从而使得获得的丙烯酸酯树脂应用于结构复合胶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附着力,且适用于多种基材,对于多种基材粘接良好。
[0017] 本发明采用了紫外光聚合技术制备丙烯酸酯树脂,相比于传统的热引发聚合,紫外光引发制备方法具备能耗低、操作简单、固化速率快、产率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001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光引发剂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二苯甲酮的一种或多种。
[001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固含量为100%。
[0020]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和第三光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排除氧气后,用紫外光灯引发聚合得到丙烯酸酯树脂。
[002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复合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0022]
[0023]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选用了特定的丙烯酸酯树脂与多种丙烯酸酯协同作用,制成性能优异的结构复合胶。特别是还选用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于UV固化涂料中,能使得结构胶固化后形成柔韧且坚硬度合适的胶膜,并能提高胶膜对基材附着。
[002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稀释剂为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可以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光引发剂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9] 一种上述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所述结构复合胶用于地灯结构。
[0030]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将所述的结构复合胶涂在PC板上,干胶厚度为300~400um,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高压汞灯从PC板材那一面照射结构复合胶层,辐射固化4~5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31] 一种地灯,包括上述的结构复合胶。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3] (1)本发明采用了紫外光聚合技术制备丙烯酸酯树脂,相比于传统的热引发聚合,紫外光引发制备方法具备能耗低、操作简单、固化速率快、产率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0034] (2)用本发明的制成的结构复合胶,透光率高,雾度低,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溢胶,不残胶,耐水性优异等优点。
[0035] (3)用本发明的结构复合胶制成的地灯,具有耐水性好,恒温恒湿(85温度,85%湿度)不起泡,质量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复合胶在地灯上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8] 实施例1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40]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41]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42]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43]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44]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04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46] 实施例2
[004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48]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5.9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49]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50]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5.9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51]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52]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3~64万的丙烯酸树脂。
[005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54] 实施例3
[005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56]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4.0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57]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58]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4.0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59]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60]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8~59万的丙烯酸树脂。
[006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62] 实施例4
[006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64]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6.2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65]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66]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6.2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67]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68]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5~56万的丙烯酸树脂。
[006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70] 实施例5
[007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72]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8.7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73]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74]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8.7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75]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76]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7~58万的丙烯酸树脂。
[007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78] 实施例6
[007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80]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7.7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81]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82]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7.7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83]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84]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0~61万的丙烯酸树脂。
[008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86] 实施例7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88]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4.8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89]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90]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4.8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91]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092]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09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094] 实施例8
[009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13.0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096]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097]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098]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99]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00]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6~57万的丙烯酸树脂。
[010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13.0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02] 实施例9
[010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9.8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04]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05]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06]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07]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08]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0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9.8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10] 实施例10
[011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5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3g。
[0112]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13]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14]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15]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16]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1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5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3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18] 实施例11
[011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8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9g。
[0120]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21]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22]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23]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24]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2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8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9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26] 实施例12
[012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28]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4.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3.3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29]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30]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4.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3.3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31]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32]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1~62万的丙烯酸树脂。
[013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34] 实施例13
[013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7.9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3.1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36]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37]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38]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39]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40]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4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7.9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3.1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42] 实施例14
[014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5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44]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1.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45]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46]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1.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47]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48]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4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5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50] 对比例1
[015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52]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6.6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53]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54]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6.6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55]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56]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1~62万的丙烯酸树脂。
[015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58] 对比例2
[015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60]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22.2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61]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62]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22.2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63]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64]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3~64万的丙烯酸树脂。
[016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66] 对比例3
[016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68]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5.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69]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70]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5.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71]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72]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2~53万的丙烯酸树脂。
[017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74] 对比例4
[017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76]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4.7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77]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78]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4.7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79]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80]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3~54万的丙烯酸树脂。
[018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82] 对比例5
[018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84]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5.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85]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86]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5.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87]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88]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8~59万的丙烯酸树脂。
[018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90] 对比例6
[019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192]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6.6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193]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194]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6.6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195]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196]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5~66万的丙烯酸树脂。
[019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198] 对比例7
[019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3.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200]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201]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202]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203]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204]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20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3.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206] 对比例8
[020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14.4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5g。
[0208]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209]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210]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211]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212]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2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14.4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0.5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214] 对比例9
[02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1.5g。
[0216]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217]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218]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219]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220]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2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1.5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222] 对比例10
[022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0.9g。
[0224]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225]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226]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227]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228]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22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0.9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
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230] 对比例11
[023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树脂为100.0g;丙烯酸羟丙酯为5.1g;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6.2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0.3g;丙烯酸为4.7g;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为2.2g和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1.3g。
[0232] 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组分反应制备: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0233]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为:
[0234] (1)将5.5g甲基丙烯酸甲酯,90.2g丙烯酸异辛酯,10.5g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0.8g的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10.2g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6g的丙烯酸羟乙酯,0.5g的第三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235] (2)通入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通氮气30min;
[0236] (3)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至一定程度后达到所需的分子量时,关闭紫外光灯,反应停止,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62~63万的丙烯酸树脂。
[023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灯的结构复合胶的应用方法:将配方中100.0g的丙烯酸树脂,5.1g的丙烯酸羟丙酯;6.2g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0.3g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7g的丙烯酸;2.2g的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和1.3g的第二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消泡后用自动涂布机涂干胶厚度为350um的胶水在PC板上,附上带有环氧胶层的电路板,PC板朝上放置,放在高压汞灯下固化,紫外光通过PC板照射到结构复合胶上,辐射固化4min,结构复合胶固化完全。
[0238] 性能测试
[0239] 将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11提供的结构复合胶光固化得到的胶膜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标准和方法如下:
[0240] 硬度:按照邵氏硬度计的测试方法测定。
[0241] 透光率和雾度:按照ASTM D1003规定的方法测定。
[0242] 剪切强度:按照GB/T 7124‑2008测定,速率为15mm/min。
[0243] 恒温恒湿:参照GB/T10586‑1989测试,将样品放入设定85温度,85的湿度的恒温恒湿箱测试168h。
[0244] 耐水煮测定:将样品放入沸水中煮168h后,观察结构复合胶层是否有鼓泡,脱落等异常现象。
[0245]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246] 表1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11所合成的结构复合胶制得光学膜的性能:
[0247]
[0248]
[0249]
[0250] 从表1可知,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对比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的添加量过多或者不足,都会影响结构复合胶的性能,添加量合适的范围内,综合性能较优。主要原因是四氢呋喃酯丙烯酸酯对大部分塑胶基材的粘合性好,而且还具有耐热型好,附着力好,低收缩等优点;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和对比例3、对比例4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当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的添加量超出本发明范围内,结构复合胶反应剧烈,胶膜容易产生气泡,添加量不足,又会影响胶膜的耐水性。主要原因是双环戊二烯二丙烯酸酯不仅具有优越的密着性、耐水性,而且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和对比例5、对比例6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丙烯酸异冰片酯添加量过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则会出现漆膜过硬,在恒温恒湿测试中会出现翘边的情况,进而影响耐水性;添加量不足,会导致结构复合胶的粘合性不够。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8、实施例9和对比例7、对比例8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N‑乙烯基吡咯烷酮添加量过多,则结构复合胶的硬度偏大,恒温恒湿会有翘边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胶的剪切强度;添加量不够,胶膜的柔韧性和坚硬度不足。只有在本发明中的范围内,结构复合胶不仅具有极好的柔韧性,还有良好的坚硬度。通过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10、实施例11和对比例9、对比例10、对比例1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光引发剂只有在本发明的用量范围内,固化后漆膜效果好,过多或过少的添加量会影响漆膜的性能;并且第一光和第二光引发剂缺一不可,如果只用第一光引发剂或者第二光引发剂,结构复合胶固化不完全,则耐水煮和恒温恒湿会出现气泡,耐水性不通过,所以要二者要协同作用,胶膜的综合性能最优,主要原因是第一光引发剂主要起到涂膜表干的作用,第二光引发剂起到深层固化的作用,只有二者协同作用,才能起到很好的引发效果。
[025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