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126902.5

文献号 : CN11685135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倩敏周大祥林斌吴其瑞翁子斌翁邦盛宋贻行

申请人 : 福建省盛世大翔茶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涉及到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筒,所述底筒的顶部转动设置有顶筒,所述底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所述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大小一致,所述第二扇板设置为三个,且第一扇板和三个第二扇板围绕底筒的轴心连续分布,所述第二扇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该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泵体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第一风管、弧槽和弧口对处理仓的内部进行抽吸,灰尘被抽吸至过滤箱的内部进行过滤处理,在实现茶叶向上飘动使灰尘抖落的同时还能对灰尘进行抽吸,提高除尘的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筒(2),所述底筒(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顶筒(3),所述底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扇板(8)和第二扇板(9),所述第一扇板(8)和第二扇板(9)大小一致,所述第二扇板(9)设置为三个,且第一扇板(8)和三个第二扇板(9)围绕底筒(2)的轴心连续分布,所述第二扇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10),所述圆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1),所述顶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7),所述顶筒(3)的内部设置有支杆(4),所述支杆(4)与顶筒(3)同轴设置,所述支杆(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隔板(5)远离支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筒(3)内壁上,所述隔板(5)设置为四个,四个隔板(5)围绕支杆(4)均匀分布,四个隔板(5)将顶筒(3)的内部分隔成四个处理仓(6),所述顶筒(3)侧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口(16),所述弧口(16)设置为四个,四个弧口(16)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弧口(16)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所述弧口(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17),所述底筒(2)的外部设置有带动顶筒(3)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与顶筒(3)配合的抽吸组件,所述底板(1)的上方还设置有与底筒(2)配合的连通组件;

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外环(14),所述外环(14)围绕在顶筒(3)的外侧,所述外环(14)与弧口(16)对应分布,所述外环(14)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外环(14)的内圈上开设有弧槽(18),所述弧槽(18)与弧口(16)配合,所述弧槽(18)设置为两个,两个弧槽(18)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扇板(8)位于两个弧槽(18)之间,所述顶筒(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滑动贴合在外环(14)的内圈上;

所述弧槽(18)上连通有第一风管(20),两个第一风管(20)之间连通有三通接头(21);

所述抽吸组件包括第二风管(22)和泵体(23),所述泵体(2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风管(22)的一端与泵体(23)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管(22)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21)连通;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所述过滤箱(25)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风管(24)的一端与泵体(23)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24)的另一端与过滤箱(25)连通,所述第四风管(26)的一端与过滤箱(25)连通,所述第四风管(26)的另一端底筒(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3)侧壁的上半段开设有进料口(32),所述进料口(32)设置为四个,四个进料口(3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进料口(32)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所述进料口(3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进料密封板(33),所述顶筒(3)侧壁的下半段开设有出料口(34),所述出料口(34)设置为四个,四个出料口(3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出料口(34)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所述出料口(34)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出料密封板(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3)侧壁的中部开设有插口(27),所述插口(27)位于进料口(32)与出料口(34)之间,所述插口(27)设置为四个,四个插口(27)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插口(27)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3)的外部设置有与插口(27)配合的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包括方块(29)、支板(30)、电动推杆(31)和第三扇板(28),所述支板(30)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支板(30)位于底板(1)靠近第一扇板(8)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31)固定连接在支板(30)背向顶筒(3)的一面上,所述支板(30)的内部开设有供电动推杆(31)伸缩端穿过的圆口,所述方块(29)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三扇板(28)固定连接在方块(29)靠近顶筒(3)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2)的顶部开设有环槽(12),所述顶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在环槽(1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和电机(38),所述第一齿轮(36)固定连接在顶筒(3)的外部,所述电机(38)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37)固定连接在电机(38)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连接。

说明书 :

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0003] 袋泡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将除尘后的茶叶粉碎后进行包装。现有的除尘装置大多采用震动、筛网除尘法,但是由于茶叶通常成堆堆积,除尘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灰尘四处飞扬,形成二次污染。
[0004] 因此,提出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除尘装置大多采用震动、筛网除尘法,但是由于茶叶通常成堆堆积,除尘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灰尘四处飞扬,形成二次污染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筒,所述底筒的顶部转动设置有顶筒,所述底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所述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大小一致,所述第二扇板设置为三个,且第一扇板和三个第二扇板围绕底筒的轴心连续分布,所述第二扇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顶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顶筒的内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与顶筒同轴设置,所述支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筒内壁上,所述隔板设置为四个,四个隔板围绕支杆均匀分布,四个隔板将顶筒的内部分隔成四个处理仓,所述顶筒侧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口,所述弧口设置为四个,四个弧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且四个弧口与四个处理仓一一对应,所述弧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底筒的外部设置有带动顶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与顶筒配合的抽吸组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与底筒配合的连通组件;
[0007] 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外环,所述外环围绕在顶筒的外侧,所述外环与弧口对应分布,所述外环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外环的内圈上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与弧口配合,所述弧槽设置为两个,两个弧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扇板位于两个弧槽之间,所述顶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滑动贴合在外环的内圈上;
[0008] 所述弧槽上连通有第一风管,两个第一风管之间连通有三通接头;
[0009] 所述抽吸组件包括第二风管和泵体,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泵体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连通;
[0010]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第三风管、过滤箱和第四风管,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风管的一端与泵体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三风管的另一端与过滤箱连通,所述第四风管的一端与过滤箱连通,所述第四风管的另一端底筒连通。
[0011] 优选的,所述顶筒侧壁的上半段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为四个,四个进料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且四个进料口与四个处理仓一一对应,所述进料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进料密封板,所述顶筒侧壁的下半段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为四个,四个出料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且四个出料口与四个处理仓一一对应,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出料密封板。
[0012] 优选的,所述顶筒侧壁的中部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位于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所述插口设置为四个,四个插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且四个插口与四个处理仓一一对应。
[0013] 优选的,所述顶筒的外部设置有与插口配合的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包括方块、支板、电动推杆和第三扇板,所述支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板位于底板靠近第一扇板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支板背向顶筒的一面上,所述支板的内部开设有供电动推杆伸缩端穿过的圆口,所述方块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三扇板固定连接在方块靠近顶筒的一端上。
[0014] 优选的,所述底筒的顶部开设有环槽,所述顶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环槽的内部。
[0015]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顶筒的外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 1、泵体通过第三风管、过滤箱和第四风管向底筒内部输送气体,底筒内部的气体由圆孔并穿过滤网吹向处理仓内部的茶叶,使得茶叶和灰尘向上飘动,而泵体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第一风管、弧槽和弧口对处理仓的内部进行抽吸,灰尘被抽吸至过滤箱的内部进行过滤处理,在实现茶叶向上飘动使灰尘抖落的同时还能对灰尘进行抽吸,提高除尘的效率;
[0018] 2、除尘过程中,灰尘只会飞散在处理仓的内部,并被泵体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第一风管、弧槽和弧口及时被抽吸走,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0019] 3、通过控制泵体的功率变化,实现茶叶在处理仓内部的上下翻动,加速茶叶外部灰尘的抖落,且灰尘及时被泵体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第一风管、弧槽和弧口抽吸走,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
[0020] 4、通过控制泵体的功率变化,调节风力的大小,实现茶叶在处理仓内部的翻动,可避免茶叶出现破碎的情况,提高加工的质量;
[0021] 5、当第一扇板相对分布的一个第二扇板与处理仓之间出现交集时,底筒内部的气体由圆孔并穿过滤网吹向处理仓内部的茶叶,且在泵体功率的变化过程中,茶叶往复上下升降,使得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进一步抖落;
[0022] 6、随着顶筒的转动,每个处理仓内均倒有茶叶并进入对应的工序,且处理仓内的茶叶均进行两轮除尘,提高除尘的效果;
[0023] 7、由进料口将茶叶倒入处理仓的内部,且散落在第三扇板上,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缓慢回收,带动第三扇板由插口向外抽出,而在电动推杆伸缩端的回收过程中,受顶筒内壁的限位作用,第三扇板上的茶叶缓慢滑落到滤网上,且分布相对均匀,提高除尘的均匀性,且滑落过程中,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会发生抖落,且抖落的灰尘会飞散在处理仓内部,便于收集处理;
[0024] 8、取下第三扇板上方的进料密封板以及下方的出料密封板,由出料口取出除尘处理完成的茶叶,同时由进料口将待除尘的茶叶倒入处理仓内部,保证除尘处理的连续性,提高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底板、底筒、顶筒、支杆和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底筒、支杆、进料口和出料口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底筒、第一扇板、第二扇板和圆孔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支杆、隔板、第三扇板和方块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顶筒、外环、弧口和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外环和弧槽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1、底板;2、底筒;3、顶筒;4、支杆;5、隔板;6、处理仓;7、滤网;8、第一扇板;9、第二扇板;10、圆孔;11、单向阀;12、环槽;13、滑块;14、外环;15、橡胶垫;16、弧口;17、滤板;18、弧槽;19、支架;20、第一风管;21、三通接头;22、第二风管;23、泵体;24、第三风管;25、过滤箱;26、第四风管;27、插口;28、第三扇板;29、方块;30、支板;31、电动推杆;32、进料口;
33、进料密封板;34、出料口;35、出料密封板;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11所示的一种袋泡茶加工用风选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筒2,底筒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顶筒3,在顶筒3内部对茶叶进行除尘处理。为提高顶筒3在底筒2顶部转动的稳定性,底筒2的顶部开设有环槽12,顶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滑动连接在环槽12的内部,滑块13与环槽12均呈T型结构。具体使用时,为提高顶筒3转动的流畅性,滑块13上设置有滚珠。
[0039] 底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扇板8和第二扇板9,第一扇板8和第二扇板9大小一致,第一扇板8和第二扇板9的圆心角均为45°。第二扇板9设置为三个,且第一扇板8和三个第二扇板9围绕底筒2的轴心连续分布,形成一个圆形结构。其中进料和出料操作均位于第一扇板8的一侧。第二扇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10,圆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1,单向阀11控制底筒2内部的气体可由圆孔10吹向顶筒3,而顶筒3内部的气体不会由圆孔10进入底筒2,进而防止灰尘进入底筒2。
[0040] 为实现对茶叶进行分批除尘,顶筒3的内部设置有支杆4,支杆4与顶筒3同轴设置,支杆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隔板5远离支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筒3内壁上。隔板5设置为四个,四个隔板5围绕支杆4均匀分布,四个隔板5将顶筒3的内部分隔成四个处理仓6。具体使用时,在滤网7的下方设置有与隔板5对应的橡胶块,橡胶块贴合在第一扇板8或第二扇板9上,保证单个处理仓6的密封性。同时设置四个处理仓6,对茶叶进行分批处理,避免发生堆积,提高除尘的效果。
[0041] 顶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7,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顶筒3。设置滤网7,实现处理仓6内部茶叶的整体移动,避免因隔板5的转动推刮而出现堆积。
[0042] 顶筒3侧壁的顶部开设有弧口16,弧口16设置为四个,对应的弧口16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弧口16与处理仓6连通,由弧口16对处理仓6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吸。为防止茶叶被抽吸走,弧口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17。
[0043] 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外环14,外环14围绕在顶筒3的外侧,外环14与弧口16对应分布。外环14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9,支架1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外环14的内圈上开设有弧槽18,弧槽18与弧口16配合,弧槽18与弧口16出现交集时,实现连通作业。为保证对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进行两轮除尘,弧槽18设置为两个,两个弧槽18相对设置,第一扇板8位于两个弧槽18之间。由于进料和出料操作均位于第一扇板8的一侧,不能受气体吹动的影响,此时,处理仓6刚好位于第一扇板8的上方,且两者完全重合,第一扇板8完全遮挡住该处理仓6的底部,即第一扇板8的横截面积与处理仓6的横截面积相同,避免该处理仓6受气体吹动的影响;同时,使得该处理仓6的弧口16同步转动至第一扇板8的上方,外环14实现对弧口16的密封,同时第一扇板8阻隔底筒2的气体吹出,不影响进出料。具体使用时,还可以在外环14与另外一个第二扇板9对应的位置开设弧槽18,即与第一扇板8相对分布的一个第二扇板9,实现对茶叶的三轮除尘,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可根据使用情况调整。
[0044] 为降低外环14与顶筒3之间的磨损,同时提高外环14对弧口16的密封效果,顶筒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滑动贴合在外环14的内圈上。
[0045] 底筒2的外部设置有带动顶筒3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和电机38。第一齿轮36固定连接在顶筒3的外部,电机38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齿轮37固定连接在电机38的驱动轴上,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连接。
[0046] 工作时,电机38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6转动,第一齿轮36转动带动顶筒3在底筒2的顶部发生转动。
[0047] 弧槽18上连通有第一风管20,两个第一风管20之间连通有三通接头21。
[0048] 为实现对处理仓6内部灰尘的抽吸,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与顶筒3配合的抽吸组件,抽吸组件包括第二风管22和泵体23。泵体2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风管22的一端与泵体23进风端连通,第二风管22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21连通。
[0049] 为实现茶叶在处理仓6内部的上下翻动,底板1的上方还设置有与底筒2配合的连通组件,连通组件包括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过滤箱25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过滤箱25位于第三风管24与第四风管26之间,过滤箱25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实现对灰尘的过滤处理,灰尘过滤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第三风管24的一端与泵体23出风端连通,第三风管24的另一端与过滤箱25连通。第四风管26的一端与过滤箱25连通,第四风管26的另一端与底筒2连通。
[0050] 工作时,启动电机38,电机38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6转动,第一齿轮36转动带动顶筒3在底筒2的顶部发生转动。
[0051] 同时启动泵体23,泵体23通过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向底筒2内部输送气体,当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与第二扇板9出现交集时,处理仓6对应的弧口16与弧槽18连通。
[0052] 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使得茶叶向上飘动,且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上飘动的速度更快,大多处于茶叶的上方。此时,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对处理仓6的内部进行抽吸,灰尘被抽吸至过滤箱25的内部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除尘的效果。
[0053] 具体的,泵体23通过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向底筒2内部输送气体,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使得茶叶和灰尘向上飘动。而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对处理仓6的内部进行抽吸,灰尘被抽吸至过滤箱25的内部进行过滤处理,在实现茶叶向上飘动使灰尘抖落的同时还能对灰尘进行抽吸,提高除尘的效率。
[0054] 且灰尘只会飞散在处理仓6的内部,并被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及时被抽吸走,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0055] 当处理仓6与第一扇板8相邻的第二扇板9完全重合时,电机38停止运行。
[0056] 接着调小泵体23的功率,使得由圆孔10吹向处理仓6的风力变小,茶叶向下降落;然后调大泵体23的功率,使得由圆孔10吹向处理仓6的风力变大,茶叶向上飘动。如此往复,通过控制泵体23的功率变化,实现茶叶在处理仓6内部的上下翻动,加速茶叶外部灰尘的抖落,且灰尘及时被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抽吸走,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
[0057] 具体的,还可以在圆孔10上设置电磁阀,通过多个电磁阀的交错启停,泵体23通过多个圆孔10交错送风,使茶叶出现无规律的翻动,加快除尘的速度,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整。
[0058] 而通过控制泵体23的功率变化,调节风力的大小,实现茶叶在处理仓6内部的翻动,可避免茶叶出现破碎的情况,提高加工的质量。
[0059] 经过第一轮除尘后,处理仓6继续转动,当第一扇板8相对分布的一个第二扇板9与处理仓6之间出现交集时,且外环14在该位置没有开设弧槽18,因此处理仓6转动至该位置后,主要用于翻动茶叶,使灰尘充分抖落。具体的,当第一扇板8相对分布的一个第二扇板9与处理仓6之间出现交集时,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且在泵体23功率的变化过程中,茶叶往复上下升降,使得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进一步抖落。
[0060] 同时,由于其内部始终处于送风状态,为避免压力过大,设置有泄压装置(图中未示出),泄压装置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61] 电机38继续运行,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继续转动,使处理仓6对应的弧口16与另一个弧槽18连通,进行第二轮除尘,提高除尘的效果,其工作原理同第一轮除尘。
[0062] 此外,随着顶筒3的转动,每个处理仓6内均倒有茶叶并进入对应的工序。使得茶叶分批次倒入对应的处理仓6内进行两轮除尘处理,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
[0063] 顶筒3侧壁的上半段开设有进料口32,进料口32设置为四个,四个进料口3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进料口32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进料口3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进料密封板33。具体使用时,打开进料密封板33,由进料口32向处理仓6的内部倒入待除尘的茶叶,然后关闭进料密封板33。
[0064] 顶筒3侧壁的下半段开设有出料口34,出料口34设置为四个,四个出料口3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出料口34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出料口34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出料密封板35。具体使用时,打开出料密封板35,由出料口34取出处理完成的茶叶,然后关闭出料密封板35。
[0065] 顶筒3侧壁的中部开设有插口27,插口27位于进料口32与出料口34之间,插口27设置为四个,四个插口27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板5之间,且四个插口27与四个处理仓6一一对应。具体使用时,为降低插口27对处理仓6密封效果的影响,插口27的高度设置的较小,同时也可以在其内部设置有弹性橡胶条,以及在顶筒3外壁设置有密封条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
[0066] 顶筒3的外部设置有与插口27配合的隔断组件,隔断组件包括方块29、支板30、电动推杆31和第三扇板28。支板30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支板30位于底板1靠近第一扇板8的一端。电动推杆31固定连接在支板30背向顶筒3的一面上,支板30的内部开设有供电动推杆31伸缩端穿过的圆口。方块29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上,第三扇板28固定连接在方块29靠近顶筒3的一端上。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插入处理仓6的内部,并抵接在相邻两个隔板5上。
[0067] 工作时,启动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伸出,通过方块29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插入处理仓6的内部。然后拿下其上方的进料密封板33,使得进料口32打开,由进料口32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的内部,且散落在第三扇板28上,然后盖上进料密封板33。
[0068] 接着控制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缓慢回收,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向外抽出。而在电动推杆31伸缩端的回收过程中,受顶筒3内壁的限位作用,第三扇板28上的茶叶缓慢滑落到滤网7上,且分布相对均匀,提高除尘的均匀性。
[0069] 同时,在滑落过程中,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会发生抖落,且抖落的灰尘会飞散在处理仓6内部,便于收集处理。
[0070] 而放置茶叶的处理仓6转动一周再次与第一扇板8重合时,启动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伸出,通过方块29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插入处理仓6的内部,实现对处理仓6的分隔。取下第三扇板28上方的进料密封板33以及下方的出料密封板35,由出料口34取出除尘处理完成的茶叶,同时由进料口32将待除尘的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保证除尘处理的连续性,提高加工的效率。
[0071] 工作原理:启动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伸出,通过方块29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插入处理仓6的内部。然后拿下其上方的进料密封板33,使得进料口32打开,由进料口32将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且散落在第三扇板28上,然后盖上进料密封板33。接着控制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缓慢回收,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向外抽出。而在电动推杆31伸缩端的回收过程中,受顶筒3内壁的限位作用,第三扇板28上的茶叶缓慢滑落到滤网7上,且分布相对均匀,提高除尘的均匀性。同时,在滑落过程中,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会发生抖落,且抖落的灰尘会飞散在处理仓6内部,便于收集处理。
[0072] 启动电机38,电机38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6转动,第一齿轮36转动带动顶筒3在底筒2的顶部发生转动。同时启动泵体23,泵体23通过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向底筒2内部输送气体。参照图4,顶筒3逆时针转动,使得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同步发生逆时针转动。当处理仓6与处于下方位置的第二扇板9出现交集时,处理仓6对应的弧口16与下方位置的弧槽18连通。
[0073] 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使得茶叶向上飘动,且灰尘由于质量较轻,向上飘动的速度更快。此时,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对处理仓6的内部进行抽吸,灰尘被抽吸至过滤箱25的内部进行过滤处理,实现除尘的效果。
[0074] 当处理仓6与下方位置的第二扇板9完全重合时,电机38停止运行。接着调小泵体23的功率,使得由圆孔10吹向处理仓6的风力变小,茶叶向下降落;然后调大泵体23的功率,使得由圆孔10吹向处理仓6的风力变大,茶叶向上飘动。如此往复,通过控制泵体23的功率变化,实现茶叶在处理仓6内部的翻动,加速茶叶外部灰尘的抖落,且被泵体23进风端通过第二风管22、第一风管20、弧槽18和弧口16抽吸走,提高除尘的效率。
[0075] 电机38继续运行,使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逆时针转动。当处理仓6与右侧位置的第二扇板9出现交集时,底筒2内部的气体由圆孔10并穿过滤网7吹向处理仓6内部的茶叶,且在泵体23功率的变化过程中,茶叶往复上下升降,使得粘附在茶叶外部的灰尘进一步抖落。
[0076] 电机38继续运行,使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逆时针转动。当处理仓6与上方位置的第二扇板9出现交集时,泵体23通过第三风管24、过滤箱25和第四风管26向底筒2内部输送气体,处理仓6对应的弧口16与上方位置的弧槽18连通,实现对灰尘的再次抽吸处理。
[0077] 电机38继续运行,使放置有茶叶的处理仓6逆时针转动。当处理仓6再次与左侧位置的第一扇板8重合时,启动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伸缩端伸出,通过方块29带动第三扇板28由插口27插入处理仓6的内部,实现对处理仓6的分隔。取下第三扇板28上方的进料密封板33以及下方的出料密封板35,由出料口34取出除尘处理完成的茶叶,同时由进料口32将待除尘的茶叶倒入处理仓6内部,保证除尘处理的连续性,提高加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