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196728.1

文献号 : CN1169373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襄信黄江滨黄黎丽

申请人 : 蓉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涉及配电箱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配电箱本体,配电箱本体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孔,还包括:除湿挡板,盖设在进风孔处,除湿挡板上开设有两个除湿孔,两个除湿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除湿件和第二除湿件;除湿调控组件,用于驱使除湿挡板在第一除湿工位与第二除湿工位之间往复滑动,当除湿挡板位于第一除湿工位时,第一除湿件与进风孔正对设置,当除湿挡板位于第二除湿工位时,第二除湿件与进风孔正对设置;饱和度反馈组件,用于检测第一除湿件与第二除湿件的重量,当第一除湿件或第二除湿件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控制除湿调控组件启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孔(11);

除湿挡板(2),盖设在进风孔(11)与外界连通处,除湿挡板(2)上开设有两个除湿孔(21),两个除湿孔(21)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除湿件(22)和第二除湿件(23);

除湿调控组件(3),用于驱使除湿挡板(2)在第一除湿工位与第二除湿工位之间往复滑动,当除湿挡板(2)位于第一除湿工位时,第一除湿件(22)与进风孔(11)正对设置,当除湿挡板(2)位于第二除湿工位时,第二除湿件(23)与进风孔(11)正对设置;

饱和度反馈组件(4),用于检测第一除湿件(22)与第二除湿件(23)的重量,当第一除湿件(22)或第二除湿件(23)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4)控制除湿调控组件(3)启动;

所述除湿调控组件(3)包括:

调控盒体(31),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上;

调控杆体(32)一端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插设在调控盒体(31)上,另一端与除湿挡板(2)固定连接;

活塞(33),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调控盒体(31)内,且位于调控杆体(32)一侧,活塞(33)将调控盒体(31)内部分隔为有杆腔与无杆腔,饱和度反馈组件(4)用于控制活塞(33)的滑动状态;

所述活塞(33)与调控盒体(31)阻尼连接;

所述饱和度反馈组件(4)包括:

第一伸缩板(41),第一伸缩板(4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除湿挡板(2)上,第一伸缩板(41)的活动端与第一除湿件(22)可拆卸连接;

第二伸缩板(42),第二伸缩杆(56)的固定端与除湿挡板(2)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板(42)的活动端与第二除湿件(23)可拆卸连接,调控盒体(3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5)和驱动组件(6),传动组件(5)基于第一伸缩板(41)与第二伸缩板(42)的伸缩状态来控制驱动组件(6)的工作状态,驱动组件(6)用于驱使活塞(33)滑动;

所述调控盒体(31)有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驱动槽(311),调控盒体(31)无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驱动槽(312),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驱动磁铁(61),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槽(311)内,且与活塞(33)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

第二驱动磁铁(62),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槽(312)内,且与活塞(33)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

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

第一盖板(51),盖设在第一驱动槽(311)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31)滑动连接;

第一伸缩杆(52),沿第一盖板(51)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31)有杆腔内,第一伸缩杆(52)固定端与调控盒体(3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52)活动端与第一盖板(51)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管(54),一端与第一伸缩板(41)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连通,第一连接管(54)、第一伸缩板(41)的无杆腔、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

第一弹簧(5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内,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52)活动端、第一伸缩杆(52)固定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

第二盖板(55),盖设在第二驱动槽(312)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31)滑动连接;

第二伸缩杆(56),沿第二盖板(55)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31)无杆腔内,第二伸缩杆(56)固定端与调控盒体(3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56)活动端与第二盖板(5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58),一端与第二伸缩板(42)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连通,第二连接管(58)、第二伸缩板(42)的无杆腔、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

第二弹簧(57),设置在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内,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56)活动端、第二伸缩杆(56)固定端固定连接。

说明书 :

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配电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配置功能独特等特点,配电箱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
[0003] 传统的无功补偿配电箱在梅雨季节使用,可能会导致其内部较为潮湿,也会影响配电箱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配电箱的通风口处设置除湿件,用于对进入配电箱的空气进行除水干燥,但是除湿件的除水能力有限,在除湿件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器元件对除湿件的除水饱和度进行检测。
[0004] 上述配电箱除湿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器元件对除湿件的除水饱和度进行检测,而电器元件较长时间的运行会耗费大量电能,导致配电箱的除湿成本增加;且对除湿件进行更换时,外界含有湿度的空气可能会进入配电箱内,不便于配电箱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降低配电箱的除湿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配电箱本体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孔,还包括:除湿挡板,盖设在进风孔处,除湿挡板上开设有两个除湿孔,两个除湿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除湿件和第二除湿件;除湿调控组件,用于驱使除湿挡板在第一除湿工位与第二除湿工位之间往复滑动,当除湿挡板位于第一除湿工位时,第一除湿件与进风孔正对设置,当除湿挡板位于第二除湿工位时,第二除湿件与进风孔正对设置;饱和度反馈组件,用于检测第一除湿件与第二除湿件的重量,当第一除湿件或第二除湿件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控制除湿调控组件启动。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饱和度反馈组件对第一除湿件的重量进行检测,第一除湿件在除水过程中,自身重量逐渐增加,当饱和度反馈组件检测到第一除湿件的重量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控制除湿调控组件启动,使得除湿调控组件驱使除湿挡板从第一除湿工位滑动至第二除湿工位,便于配电箱的正常运行,且除湿挡板位置移动后,工作人员可直接观察到除湿挡板的位置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第一除湿件进行更换;
[0009] 第二除湿件在除水过程中,自身重量逐渐增加,当饱和度反馈组件检测到第二除湿件的重量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控制除湿调控组件启动,使得除湿调控组件驱使除湿挡板从第二除湿工位滑动至第一除湿工位,使得更换好的第一除湿件继续进行除湿工作;
[0010] 且第一除湿件与第二除湿件通过自身重力实现对自身除水饱和度的检测,避免了外界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了配电箱的除湿成本。
[0011] 可选的,所述除湿调控组件包括:调控盒体,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上;调控杆体一端沿除湿挡板的滑动方向滑动插设在调控盒体上,另一端与除湿挡板固定连接;活塞,沿除湿挡板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调控盒体内,且位于调控杆体一侧,活塞将调控盒体内部分隔为有杆腔与无杆腔,饱和度反馈组件用于控制活塞的滑动状态。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饱和度反馈组件基于第一除湿件或第二除湿件的重量调节活塞移动,使得活塞在移动过程中带动调控杆体与除湿挡板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除湿件与第二除湿件进行循环工作,避免外界湿度空气进入配电箱本体。
[0013] 可选的,所述活塞与调控盒体阻尼连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活塞可依靠自身与调控盒之间的阻尼实现位置稳固。
[0015] 可选的,所述饱和度反馈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板,第一伸缩板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除湿挡板上,第一伸缩板的活动端与第一除湿件可拆卸连接;第二伸缩板,第二伸缩板的固定端与除湿挡板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板的活动端与第二除湿件可拆卸连接,调控盒体上设置有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基于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的伸缩状态来控制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活塞滑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除湿件的重量增加过程中,第一伸缩板的伸缩变化用于反馈第一除湿件的重量变化,同理第二伸缩板的伸缩变化用于反馈第二除湿件的重量变化;且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在自身伸缩变化的过程中,传动组件能够基于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的伸缩状态来控制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活塞能够滑动。
[0017] 可选的,所述调控盒体有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驱动槽,调控盒体无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驱动槽,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槽内,且与活塞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第二驱动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槽内,且与活塞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磁铁与第二驱动磁铁的磁场作用驱使活塞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使得除湿挡板能够在第一除湿工位与第二除湿工位之间往复切换,且由于除湿挡板在配电箱本体上有滑动行程的限制,使得除湿挡板不会在磁场作用下发生过度移动的情况。
[0019]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盖板,盖设在第一驱动槽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沿第一盖板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有杆腔内,第一伸缩杆固定端与调控盒体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活动端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一端与第一伸缩板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无杆腔连通,第一连接管、第一伸缩板的无杆腔、第一伸缩杆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伸缩杆无杆腔内,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活动端、第一伸缩杆固定端固定连接。
[0020]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盖板,盖设在第二驱动槽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沿第二盖板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无杆腔内,第二伸缩杆固定端与调控盒体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活动端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一端与第二伸缩板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无杆腔连通,第二连接管、第二伸缩板的无杆腔、第二伸缩杆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伸缩杆无杆腔内,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活动端、第二伸缩杆固定端固定连接。
[0021]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 通过设置饱和度反馈组件与除湿调控组件,饱和度反馈组件对第一除湿件的重量进行检测,第一除湿件在除水过程中,自身重量逐渐增加,当饱和度反馈组件检测到第一除湿件的重量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控制除湿调控组件启动,使得除湿调控组件驱使除湿挡板从第一除湿工位滑动至第二除湿工位,便于配电箱的正常运行,且除湿挡板位置移动后,工作人员可直接观察到除湿挡板的位置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第一除湿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配电箱本体;11、进风孔;
[0030] 2、除湿挡板;21、除湿孔;22、第一除湿件;23、第二除湿件;
[0031] 3、除湿调控组件;31、调控盒体;311、第一驱动槽;312、第二驱动槽;32、调控杆体;33、活塞;
[0032] 4、饱和度反馈组件;41、第一伸缩板;42、第二伸缩板;
[0033] 5、传动组件;51、第一盖板;52、第一伸缩杆;53、第一弹簧;54、第一连接管;55、第二盖板;56、第二伸缩杆;57、第二弹簧;58、第二连接管;
[0034] 6、驱动组件;61、第一驱动磁铁;62、第二驱动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参照图1至图5,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除湿挡板2、除湿调控组件3以及饱和度反馈组件4,配电箱本体1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孔11,除湿挡板2盖设在进风孔11处,除湿挡板2上开设有两个除湿孔21,两个除湿孔21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除湿件22和第二除湿件23;除湿调控组件3用于驱使除湿挡板2在第一除湿工位与第二除湿工位之间往复滑动,当除湿挡板2位于第一除湿工位时,第一除湿件22与进风孔11正对设置,当除湿挡板2位于第二除湿工位时,第二除湿件23与进风孔11正对设置;饱和度反馈组件4用于检测第一除湿件22与第二除湿件23的重量,当第一除湿件22或第二除湿件23增加至预设重量时,饱和度反馈组件4控制除湿调控组件3启动。
[0037] 第一除湿件22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除湿挡板2上,第二除湿件23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除湿挡板2上,第一除湿件22、第二除湿件23均与除湿挡板2阻尼连接。具体的除湿件可采用活性炭。
[0038] 除湿调控组件3包括调控盒体31、调控杆体32以及活塞33,其中,调控盒体31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上;调控杆体32一端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插设在调控盒体31上,另一端与除湿挡板2固定连接;活塞33沿除湿挡板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调控盒体31内,且位于调控杆体32一侧,活塞33与调控盒体31阻尼连接,活塞33将调控盒体31内部分隔为有杆腔与无杆腔,饱和度反馈组件4用于控制活塞33的滑动状态。
[0039] 饱和度反馈组件4包括第一伸缩板41和第二伸缩板42,其中,第一伸缩板4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除湿挡板2上,第一伸缩板41的活动端与第一除湿件2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二伸缩板42的固定端与除湿挡板2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板42的活动端与第二除湿件2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40] 调控盒体3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5和驱动组件6,传动组件5基于第一伸缩板41与第二伸缩板42的伸缩状态来控制驱动组件6的工作状态,驱动组件6用于驱使活塞33滑动。
[0041] 调控盒体31有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驱动槽311,调控盒体31无杆腔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驱动槽312,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驱动磁铁61和第二驱动磁铁62,其中,第一驱动磁铁61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槽311内,且与活塞33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第二驱动磁铁62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槽312内,且与活塞33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磁铁61驱使活塞33移动时,该驱动作用力需要克服活塞33与调控盒体31之间的阻尼作用力;
第二驱动磁铁62驱使活塞33移动时,该驱动作用力需要克服活塞33与调控盒体31之间的阻尼作用力、活塞33以及活塞33上方需要移动的零件的重力。
[0042] 传动组件5包括第一盖板51、第一伸缩杆52、第一弹簧53以及第一连接管54,其中,第一盖板51盖设在第一驱动槽311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31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52沿第一盖板51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31有杆腔内,第一伸缩杆52固定端与调控盒体3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52活动端与第一盖板5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54一端与第一伸缩板41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连通,第一连接管54、第一伸缩板41的无杆腔、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第一弹簧5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52无杆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伸缩杆52活动端、第一伸缩杆52固定端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管54采用软管材质,以满足调控杆体32与除湿挡板2的移动。
[0043] 传动组件5还包括第二盖板55、第二伸缩杆56、第二弹簧57以及第二连接管58,其中,第二盖板55盖设在第二驱动槽312槽口处,且与调控盒体31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56沿第二盖板55的滑动方向设置在调控盒体31无杆腔内,第二伸缩杆56固定端与调控盒体3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56活动端与第二盖板5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58一端与第二伸缩板42的无杆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连通,第二连接管58、第二伸缩板42的无杆腔、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内均预设有流体;第二弹簧57设置在第二伸缩杆56无杆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杆56活动端、第二伸缩杆56固定端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管58采用软管材质,以满足调控杆体32与除湿挡板2的移动。
[004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的实施原理为:初始状态时,第一除湿件22与进风孔11正对,第一除湿件22对进入配电箱本体1内的空气进行除水,第一除湿件22在工作过程中,第一除湿件22自身的重量逐渐增加;
[0045] 第一除湿件22重量在增加过程中,由于第一除湿件22与除湿挡板2阻尼连接,使得第一除湿件22的重量增加至预设重量时,第一除湿件22依靠重力克服阻尼作用向下滑动,使得第一伸缩板41收缩,进而使得第一伸缩板41无杆腔内的流体通过第一连接管54向第一伸缩杆52的无杆腔内流动,从而使得第一盖板51远离第一驱动槽311槽口,便于第一驱动磁铁61对活塞33施加排斥作用,使得活塞33与调控杆体32向下移动;
[0046] 在活塞33与调控杆体32向下移动过程中,除湿挡板2从第一除湿工位移动至第二除湿工位,使得第二除湿件23与进风孔11正对设置,便于配电箱的正常运行,且除湿挡板2位置移动后,工作人员可直接观察到除湿挡板2的位置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第一除湿件22进行更换。
[004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