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171511.5

文献号 : CN1169728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曹辉林克昌李菁边凤青徐刚赵国庆刘遵英

申请人 : 中化地质江苏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涉及沉降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减少刻度杆与基坑底部碰撞,造成刻度杆损坏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座、刻度杆、连接块以及套设在刻度杆上的套筒,固定座的顶端竖直设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外壁一侧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杆,刻度杆竖直位于支撑杆远离转环的一侧,且刻度杆上的套筒外壁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连接块位于刻度杆上方,且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将刻度杆安装在连接块上的安装件,固定轴上设有用于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和带动连接块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刻度杆(2)、连接块(3)以及套设在刻度杆(2)上的套筒(4),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竖直设有固定轴(5),且固定轴(5)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6),所述转环(6)的外壁一侧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刻度杆(2)竖直位于支撑杆远离转环(6)的一侧,且刻度杆(2)上的套筒(4)外壁与第一支撑杆(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位于刻度杆(2)上方,且连接块(3)上设有用于将刻度杆(2)安装在连接块(3)上的安装件,所述固定轴(5)上设有用于带动连接块(3)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和带动连接块(3)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

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刻度杆(2)顶端的竖直柱(8)以及设置在连接块(3)底端且供竖直柱(8)顶端竖直插入的安装槽(9),所述竖直柱(8)的顶端同轴设有位于安装槽(9)内的安装柱(10),且安装柱(10)的顶端同轴设有半球形的推板(12),所述安装槽(9)的槽壁与推板(12)接触,所述安装柱(10)的直径小于竖直柱(8)的直径,所述安装柱(10)上同轴套设有安装环(13)、推环(14),且安装环(13)的外径与竖直柱(8)的直径一致,所述推环(14)固定连接在安装环(13)的底端,且推环(14)的顶端外径大于推环(14)的底端外径,所述推环(14)的顶端外径与安装环(13)的外径一致,所述安装槽(9)的一侧槽壁设有放置槽(15),且放置槽(15)内水平滑移连接有卡板(16),所述卡板(16)与放置槽(15)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7),所述卡板(16)背离放置槽(15)槽底的一侧延伸至放置槽(15)外并位于推板(12)与安装环(13)之间,所述卡板(16)的顶端与推板(12)的底端接触,所述卡板(16)的底端面为斜面,且斜面朝向安装环(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3)与推环(14)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与安装柱(10)侧壁接触的滚珠(18),且安装环(13)与推环(14)上的各个滚珠(18)均沿安装柱(10)的周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5)包括支撑轴(19)、矩形杆(20),所述支撑轴(19)竖直设置在固定座(1)的顶端,且支撑轴(19)的顶端同轴设有转槽(21),所述转槽(21)内转动连接有柱体(22),所述矩形杆(20)竖直固定连接在柱体(22)的顶端,所述转环(6)同轴转动连接在支撑轴(19)上,所述带动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支撑轴(19)上的固定环(23),所述固定环(23)位于转环(6)的上方,所述固定环(23)的顶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筒(24),所述矩形杆(20)位于转筒(24)内,且矩形杆(20)上套设有位于转筒(24)内的带动框(25),所述转筒(24)的外壁上沿转筒(24)的竖直方向旋绕有两个螺旋槽(26),所述带动框(25)外壁的相对两侧均水平设有滑柱(27),且两个滑柱(27)远离带动框(25)的一端分别从两个螺旋槽(26)中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滑柱(27)背离带动框(25)的一侧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杆(28),所述连接块(3)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8)背离滑柱(27)的一侧,所述转筒(24)的外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29),所述固定环(23)的底端设有电机(30),且电机(30)的转动轴一端穿过固定环(23)并设有与第一齿轮(29)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1),所述支撑轴(19)上设有用于限制柱体(22)转动的限制件,当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时,所述限制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包括限位盘(32)以及设置在限位盘(32)顶端中心的矩形槽(33),所述限位盘(32)通过矩形槽(33)套设在矩形杆(20)上,所述转筒(24)的内壁同轴设有位于限位盘(32)上方的连接环(34),所述矩形杆(20)的一端从连接环(34)中穿过,所述限位盘(32)、连接环(34)均位于带动框(25)的下方,所述支撑轴(19)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5),且各个限位槽(35)均沿支撑轴(19)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盘(32)的底端竖直设有限位柱(36),且限位柱(36)的底端竖直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35)内,所述连接环(34)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37),且各个连接槽(37)均沿连接环(3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盘(32)的顶端竖直设有与其中一个连接槽(37)配合的连接柱(38),所述限位盘(32)的底端设有环形槽(39),且环形槽(3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0),所述滑块(40)的底端竖直设有推柱(41),所述支撑轴(19)的一侧设有方形槽(42),且方形槽(42)的顶端槽壁开设有与推柱(41)对应的圆形槽(43),所述推柱(41)的底端从圆形槽(43)中穿过并设有位于方形槽(42)内的挡盘(44),所述挡盘(44)的底端与方形槽(42)的槽底之间设有拉伸弹簧(45),所述挡盘(44)靠近方形槽(42)槽口的一侧水平设有一端位于方形槽(42)外的推杆(46);

通过限位盘(32)上的限位柱(36)与支撑轴(19)上其中一个限位槽(35)的配合,即可对矩形杆(20)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转动,进而即可限制柱体(22)在转槽(21)内的转动;

当需要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时,只需推动推杆(46)带动挡盘(44)竖直向上移动,此时拉伸弹簧(45)被拉伸,此时挡盘(44)则会通过推柱(41)与滑块(40)与限位盘(32)上环形槽(39)的配合,推动限位盘(32)竖直向上移动,直至限位盘(32)上的限位柱(36)从限位槽(35)内完全移出,在限位柱(36)从限位槽(35)内完全移出时,限位盘(32)上的连接柱(38)则会竖直插入与其对应的连接槽(37)内,此时即可解除对柱体(22)的限制,且通过限位盘(32)上的连接柱(38)与连接环(34)上其中一个连接槽(37)的配合,即可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此时当转筒(24)转动时,转筒(24)则会通过连接环(34)与连接槽(37)与连接柱(38)与限位盘(32)的配合,带动矩形杆(20)同步转动,此时滑块(40)则会在环形槽(39)内滑动;

当需要对柱体(22)进行限制,且断开转筒(24)与矩形杆(20)的连接时,只需松开推杆(46),此时被拉伸的拉伸弹簧(45)则会拉动挡盘(44)向下移动,直至连接柱(38)从连接槽(37)内移出,限位柱(36)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35)内即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4)的外壁上套设有移动环(47),两个所述滑柱(27)均位于移动环(47)内,且两个滑柱(27)背离带动框(25)的一侧均与移动环(47)的内壁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第二支撑杆(28)水平设置在移动环(47)的外壁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包括水平设置在转环(6)外壁上的第一滑桶(48)以及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桶(48)内的第一移动杆(49),所述第一移动杆(49)背离转环(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桶(48)外与套筒(4)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28)包括第二滑桶(50)、第二移动杆(51),所述第二滑桶(50)水平设置在移动环(47)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移动杆(51)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桶(50)内,且第二移动杆(51)背离移动环(47)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桶(50)外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桶(50)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的推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第二移动杆(51)顶端的齿条(52)以及设置在第二滑桶(50)外壁顶端且与第二滑桶(50)连通的连通槽(53),所述第二滑桶(50)的顶端设有电动机(54),且电动机(54)的转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55),所述第三齿轮(55)位于齿条(52)的上方并与齿条(52)相啮合,此时所述第三齿轮(55)的一端从连通槽(53)中穿过。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3)上设有罩壳(56),所述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1)均位于罩壳(56)内,此时所述罩壳(56)上开设有凹槽(57),所述转筒(24)顶端从凹槽(57)中穿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杆(2)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抵触块(58),且抵触块(58)的底端设有橡胶保护层(59)。

说明书 :

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沉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沉降检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检测点,人工、土地基等,均应设置沉陷检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检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0003]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CN202221916599.X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套环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杆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侧螺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套环内部设置有刻度杆,所述刻度杆左右两侧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套环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0004]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是,当刻度杆位于基坑时,需要旋转松动第二螺栓,使刻度杆随着加重块的重量滑动下降至基坑底部需测量的位置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刻度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刻度杆与基坑底部碰撞,易造成刻度杆损坏。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具有减少刻度杆与基坑底部碰撞,造成刻度杆损坏的优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刻度杆、连接块以及套设在刻度杆上的套筒,所述固定座的顶端竖直设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外壁一侧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刻度杆竖直位于支撑杆远离转环的一侧,且刻度杆上的套筒外壁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位于刻度杆上方,且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将刻度杆安装在连接块上的安装件,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用于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和带动连接块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固定座安装到基坑周边平整的土地上,然后将竖直的刻度杆底端从套筒中竖直穿过伸入基坑内,直至刻度杆的顶端位于连接块的下方,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直至将连接块转动至刻度杆的正上方,然后通过连接块上的安装件,将连接块与刻度杆安装在一起,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此时连接块则会通过安装件带动刻度杆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调整刻度杆的位置,当刻度杆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时,刻度杆则会通过套筒与第一支撑杆带动转环在固定轴上转动,当将刻度杆调整至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对准后,然后通过带动件连接块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刻度杆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然后通过安装件断开连接块与刻度杆的连接即可,减少了刻度杆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基坑底部碰撞,造成刻度杆损坏的情况发生,当刻度杆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刻度杆的顶端位于套筒的上方,使用简单方便。
[0009]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刻度杆顶端的竖直柱以及设置在连接块底端且供竖直柱顶端竖直插入的安装槽,所述竖直柱的顶端同轴设有位于安装槽内的安装柱,且安装柱的顶端同轴设有半球形的推板,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推板接触,所述安装柱的直径小于竖直柱的直径,所述安装柱上同轴套设有安装环、推环,且安装环的外径与竖直柱的直径一致,所述推环固定连接在安装环的底端,且推环的顶端外径直径大于推环的底端外径,所述推环的顶端外径与安装环的外径一致,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槽壁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水平滑移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放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卡板背离放置槽槽底的一侧延伸至放置槽外并位于推板与安装环之间,所述卡板的顶端与推板的底端接触,所述卡板的底端面为斜面,且斜面朝向安装环。
[0010] 优选地,所述安装环与推环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与安装柱侧壁接触的滚珠,且安装环与推环上的各个滚珠均沿安装柱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1]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包括支撑轴、矩形杆,所述支撑轴竖直设置在固定座的顶端,且支撑轴的顶端同轴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柱体,所述矩形杆竖直固定连接在柱体的顶端,所述转环同轴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带动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支撑轴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转环的上方,所述固定环的顶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矩形杆位于转筒内,且矩形杆上套设有位于转筒内的带动框,所述转筒的外壁上沿转筒的竖直方向旋绕有两个螺旋槽,所述带动框外壁的相对两侧均水平设有滑柱,且两个滑柱远离带动框的一端分别从两个螺旋槽中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滑柱背离带动框的一侧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二支撑杆背离滑柱的一侧,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环的底端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转动轴一端穿过固定环并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支撑轴上设有用于限制柱体转动的限制件,当解除限制件对柱体的限制时,所述限制件将矩形杆与转筒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限制件包括限位盘以及设置在限位盘顶端中心的矩形槽,所述限位盘通过矩形槽套设在矩形杆上,所述转筒的内壁同轴设有位于限位盘上方的连接环,所述矩形杆的一端从连接环中穿过,所述限位盘、连接环均位于带动框的下方,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限位槽,且各个限位槽均沿支撑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盘的底端竖直设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底端竖直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内,所述连接环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且各个连接槽均沿连接环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限位盘的顶端竖直设有与其中一个连接槽配合的连接柱,所述限位盘的底端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竖直设有推柱,所述支撑轴的一侧设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顶端槽壁开设有与推柱对应的圆形槽,所述推柱的底端从圆形槽中穿过并设有位于方形槽内的挡盘,所述挡盘的底端与方形槽的槽底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挡盘靠近方形槽槽口的一侧水平设有一端位于方形槽外的推杆。
[0013] 优选地,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套设有移动环,两个所述滑柱均位于移动环内,且两个滑柱背离带动框的一侧均与移动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移动环的外壁一端。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水平设置在转环外壁上的第一滑桶以及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桶内的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背离转环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桶外与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5] 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滑桶、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滑桶水平设置在移动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移动杆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桶内,且第二移动杆背离移动环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桶外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桶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二移动杆在第二滑桶内水平滑动的推动件。
[0016] 优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第二移动杆顶端的齿条以及设置在第二滑桶外壁顶端且与第二滑桶连通的连通槽,所述第二滑桶的顶端设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转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齿条的上方并与齿条相啮合,此时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从连通槽中穿过。
[0017]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罩壳,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位于罩壳内,此时所述罩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转筒顶端从凹槽中穿过。
[0018] 优选地,所述刻度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抵触块,且抵触块的底端设有橡胶保护层。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固定座安装到基坑周边平整的土地上,然后将竖直的刻度杆底端从套筒中竖直穿过伸入基坑内,直至刻度杆的顶端位于连接块的下方,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直至将连接块转动至刻度杆的正上方,然后通过连接块上的安装件,将连接块与刻度杆安装在一起,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此时连接块则会通过安装件带动刻度杆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调整刻度杆的位置,当刻度杆沿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时,刻度杆则会通过套筒与第一支撑杆带动转环在固定轴上转动,当将刻度杆调整至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对准后,然后通过带动件连接块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刻度杆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然后通过安装件断开连接块与刻度杆的连接即可,减少了刻度杆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基坑底部碰撞,造成刻度杆损坏的情况发生,当刻度杆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刻度杆的顶端位于套筒的上方,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连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2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图中:1、固定座;2、刻度杆;3、连接块;4、套筒;5、固定轴;6、转环;7、第一支撑杆;8、竖直柱;9、安装槽;10、安装柱;12、推板;13、安装环;14、推环;15、放置槽;16、卡板;17、压缩弹簧;18、滚珠;19、支撑轴;20、矩形杆;21、转槽;22、柱体;23、固定环;24、转筒;25、带动框;26、螺旋槽;27、滑柱;28、第二支撑杆;29、第一齿轮;30、电机;31、第二齿轮;32、限位盘;
33、矩形槽;34、连接环;35、限位槽;36、限位柱;37、连接槽;38、连接柱;39、环形槽;40、滑块;41、推柱;42、方形槽;43、圆形槽;44、挡盘;45、拉伸弹簧;46、推杆;47、移动环;48、第一滑桶;49、第一移动杆;50、第二滑桶;51、第二移动杆;52、齿条;53、连通槽;54、电动机;55、第三齿轮;56、罩壳;57、凹槽;58、抵触块;59、橡胶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沉降的检测装置,如图1,包括固定座1、刻度杆2、连接块3以及套设在刻度杆2上的套筒4,固定座1的顶端竖直设有固定轴5,且固定轴5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6,转环6的外壁一侧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杆7,刻度杆2竖直位于支撑杆远离转环6的一侧,且刻度杆2上的套筒4外壁与第一支撑杆7固定连接,连接块3位于刻度杆2上方,且连接块3上设有用于将刻度杆2安装在连接块3上的安装件,固定轴5上设有用于带动连接块3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和带动连接块3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
[0030] 如图1,使用时,将固定座1安装到基坑周边平整的土地上,然后将竖直的刻度杆2底端从套筒4中竖直穿过伸入基坑内,直至刻度杆2的顶端位于连接块3的下方,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3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直至将连接块3转动至刻度杆2的正上方,然后通过连接块3上的安装件,将连接块3与刻度杆2安装在一起,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3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此时连接块3则会通过安装件带动刻度杆2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调整刻度杆2的位置,当刻度杆2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时,刻度杆2则会通过套筒4与第一支撑杆7带动转环6在固定轴5上转动,当将刻度杆2调整至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对准后,然后通过带动件连接块3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刻度杆2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然后通过安装件断开连接块3与刻度杆2的连接即可,减少了刻度杆2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基坑底部碰撞,造成刻度杆2损坏的情况发生,当刻度杆2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刻度杆2的顶端位于套筒4的上方,使用简单方便。
[0031] 如图2和图3,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刻度杆2顶端的竖直柱8以及设置在连接块3底端且供竖直柱8顶端竖直插入的安装槽9,竖直柱8的顶端同轴设有位于安装槽9内的安装柱10,且安装柱10的顶端同轴设有半球形的推板12,安装槽9的槽壁与推板12接触,安装柱10的直径小于竖直柱8的直径,安装柱10上同轴套设有安装环13、推环14,且安装环13的外径与竖直柱8的直径一致,推环14固定连接在安装环13的底端,且推环14的顶端外径直径大于推环14的底端外径,推环14的顶端外径与安装环13的外径一致,安装槽9的一侧槽壁设有放置槽15,且放置槽15内水平滑移连接有卡板16,卡板16与放置槽15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7,卡板16背离放置槽15槽底的一侧延伸至放置槽15外并位于推板12与安装环13之间,卡板16的顶端与推板12的底端接触,卡板16的底端面为斜面,且斜面朝向安装环13。
[0032] 如图2和图3,当刻度杆2底端从套筒4中竖直穿过伸入基坑内,刻度杆2的顶端位于连接块3的下方,且带动件将连接块3转动至刻度杆2的正上方后,刻度杆2上的推板12则会与连接块3上的安装槽9对准,此时通过竖直向上拉动刻度杆2,使得推板12、安装柱10、安装环13、推环14以及竖直柱8的顶端进入安装槽9内,直至推板12移动至卡板16的上方即可,在推板12进入安装槽9内移动至卡板16上方的过程中,推板12则会与卡板16上斜面接触并通过卡板16上的斜面与推板12的配合,挤压卡板16向靠近放置槽15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7被压缩,当推板12移动至卡板16的上方时,卡板16与推板12分离,被压缩的压缩弹簧17则会推动卡板16向远离放置槽15槽底方向移动,此时卡板16背离放置槽15槽底的一端则会进入推板12与安装环13之间,即可在拉动刻度杆2竖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刻度杆2自动安装在连接块3上;
[0033] 当带动件带动连接块3竖直向下移动,使得刻度杆2的底端与需测量沉降的点位接触后,带动件继续带动连接块3竖直向下移动,此时推板12、安装柱10、安装环13、推环14则会逐渐靠近安装槽9的槽底,竖直柱8则会逐渐进入安装槽9内,直至安装环13移动至卡板16的上方,推环14与放置槽15对应,在安装环13移动至卡板16上方的过程中,通过卡板16上的斜面与安装环13的配合,即可挤压卡板16向靠近放置槽15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7被压缩,当安装环13移动至卡板16的上方且推环14与放置槽15对应后,此时卡板16则会与推环14的外壁抵触,此时压缩弹簧17仍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连接块3竖直向上移动,此时因推环14的顶端外径直径大于推环14的底端外径,推环14与安装环
13均套设在安装柱10上,所以当卡板16与推环14的外壁抵触,且带动件带动连接块3竖直向上移动时,卡板16则会推动推环14带动安装环13在安装柱10上竖直向上滑动,当随着连接块3的竖直向上移动,安装环13的顶端与推板12接触后,带动件继续带动连接块3竖直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推环14即可挤压卡板16向靠近放置槽15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卡板16从推环14的外壁移动至安装环13的外壁上,然后从安装环13的外壁移动至推板12上,然后与推板12分离,此时即可将断开连接块3与刻度杆2的连接,使用简单方便。
[0034] 如图3,安装环13与推环14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与安装柱10侧壁接触的滚珠18,且安装环13与推环14上的各个滚珠18均沿安装柱10的周向均匀分布,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安装环13与推环14上的各个滚珠18,即可减少安装环13、推环14与安装柱10之间摩擦阻力,便于卡板16推动推环14带动安装环13在安装柱10上竖直向上滑动,使用简单方便。
[0035] 如图1和图2和图4和图5,固定轴5包括支撑轴19、矩形杆20,支撑轴19竖直设置在固定座1的顶端,且支撑轴19的顶端同轴设有转槽21,转槽21内转动连接有柱体22,矩形杆20竖直固定连接在柱体22的顶端,转环6同轴转动连接在支撑轴19上,带动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支撑轴19上的固定环23,固定环23位于转环6的上方,固定环23的顶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筒24,矩形杆20位于转筒24内,且矩形杆20上套设有位于转筒24内的带动框25,转筒24的外壁上沿转筒24的竖直方向旋绕有两个螺旋槽26,带动框25外壁的相对两侧均水平设有滑柱
27,且两个滑柱27远离带动框25的一端分别从两个螺旋槽26中穿过,其中一个滑柱27背离带动框25的一侧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杆28,连接块3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8背离滑柱27的一侧,转筒24的外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29,固定环23的底端设有电机30,且电机30的转动轴一端穿过固定环23并设有与第一齿轮29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1,支撑轴19上设有用于限制柱体
22转动的限制件,当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时,限制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
[0036] 如图1和图2和图4和图5,当需要带动连接块3沿固定轴5的轴线转动时,只需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然后打开电机30,此时电机30的转动轴则会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此时第二齿轮31则会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29带动转筒24在固定环23上转动,此时因柱体22转动连接在转槽21内,矩形杆20设置在柱体22上,矩形杆20与转筒24通过限制件连接,所以当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且转筒24在固定环23上转动时,转筒24则会通过限制件带动矩形杆20转动,矩形杆20带动柱体22在转槽21内转动,此时带动框25与两个滑柱27则会沿矩形杆20的转动轴线,与矩形杆20、转筒24同步转动,此时连接块3则会通过第二支撑杆28跟随其中一个滑柱27沿矩形杆20的转动轴线转动;
[0037] 当将连接块3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关闭电机30,然后通过限制件对柱体22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转动,且断开矩形杆20与转筒24的连接,然后打开电机30,使得转筒24转动,此时通过转筒24上的两个螺旋槽26与带动框25上两个滑柱27的配合,即可推动带动框25在矩形杆20上竖直移动,此时因限制件对柱体22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转动,且断开矩形杆20与转筒24的连接,所以矩形杆20不会发生转动,使用简单方便。
[0038] 如图2和图4,限制件包括限位盘32以及设置在限位盘32顶端中心的矩形槽33,限位盘32通过矩形槽33套设在矩形杆20上,转筒24的内壁同轴设有位于限位盘32上方的连接环34,矩形杆20的一端从连接环34中穿过,限位盘32、连接环34均位于带动框25的下方,支撑轴19的顶端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5,且各个限位槽35均沿支撑轴19的周向均匀分布,限位盘32的底端竖直设有限位柱36,且限位柱36的底端竖直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35内,连接环34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37,且各个连接槽37均沿连接环34的周向均匀分布,限位盘32的顶端竖直设有与其中一个连接槽37配合的连接柱38,限位盘32的底端设有环形槽39,且环形槽3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0,滑块40的底端竖直设有推柱41,支撑轴19的一侧设有方形槽42,且方形槽42的顶端槽壁开设有与推柱41对应的圆形槽43,推柱41的底端从圆形槽43中穿过并设有位于方形槽42内的挡盘44,挡盘44的底端与方形槽42的槽底之间设有拉伸弹簧45,挡盘44靠近方形槽42槽口的一侧水平设有一端位于方形槽42外的推杆46。
[0039] 如图2和图4,通过限位盘32上的限位柱36与支撑轴19上其中一个限位槽35的配合,即可对矩形杆20进行限制使其无法转动,进而即可限制柱体22在转槽21内的转动;
[0040] 当需要解除限制件对柱体22的限制,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时,只需推动推杆46带动挡盘44竖直向上移动,此时拉伸弹簧45被拉伸,此时挡盘44则会通过推柱41与滑块
40与限位盘32上环形槽39的配合,推动限位盘32竖直向上移动,直至限位盘32上的限位柱
36从限位槽35内完全移出,在限位柱36从限位槽35内完全移出时,限位盘32上的连接柱38则会竖直插入与其对应的连接槽37内,此时即可解除对柱体22的限制,且通过限位盘32上的连接柱38与连接环34上其中一个连接槽37的配合,即可将矩形杆20与转筒24连接,此时当转筒24转动时,转筒24则会通过连接环34与连接槽37与连接柱38与限位盘32的配合,带动矩形杆20同步转动,此时滑块40则会在环形槽39内滑动;
[0041] 当需要对柱体22进行限制,且断开转筒24与矩形杆20的连接时,只需松开推杆46,此时被拉伸的拉伸弹簧45则会拉动挡盘44向下移动,直至连接柱38从连接槽37内移出,限位柱36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35内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0042] 如图1和图2,转筒24的外壁上套设有移动环47,两个滑柱27均位于移动环47内,且两个滑柱27背离带动框25的一侧均与移动环47的内壁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支撑杆28水平设置在移动环47的外壁一端,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转筒24上的两个螺旋槽26通过滑柱27带动带动框25在矩形杆20上竖直移动时,两个滑柱27则会带动移动环47在转筒24上竖直移动,此时连接块3则会通过第二支撑杆28跟随移动环47竖直移动,此时通过移动环47即可提高第二支撑杆28与连接块3移动时的稳定性,使用简单方便。
[0043] 如图2,第一支撑杆7包括水平设置在转环6外壁上的第一滑桶48以及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桶48内的第一移动杆49,第一移动杆49背离转环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桶48外与套筒4的外壁固定连接;
[0044] 第二支撑杆28包括第二滑桶50、第二移动杆51,第二滑桶50水平设置在移动环47的外壁上,第二移动杆51水平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桶50内,且第二移动杆51背离移动环47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桶50外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第二滑桶50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的推动件。
[0045] 如图2,通过推动件推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此时即可调整第二滑桶50与第二移动杆51形成的第二支撑杆28的长度,从而即可进一步调整连接块3与刻度杆2的位置,当推动件推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调整连接块3与刻度杆2的位置时,刻度杆2则会通过套筒4带动第一移动杆49在第一滑桶48内水平滑动,第一移动杆49的一端始终位于第一滑桶48内,第二移动杆51的一端始终位于第二滑桶50内,使用简单方便。
[0046] 如图1和图2,推动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第二移动杆51顶端的齿条52以及设置在第二滑桶50外壁顶端且与第二滑桶50连通的连通槽53,第二滑桶50的顶端设有电动机54,且电动机54的转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55,第三齿轮55位于齿条52的上方并与齿条52相啮合,此时第三齿轮55的一端从连通槽53中穿过。
[0047] 如图1和图2,当需要推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时,只需打开电动机54,此时电动机54的转动轴则会带动第三齿轮55转动,此时第三齿轮55则会通过与其啮合的齿条52带动第二移动杆51在第二滑桶50内水平滑动,使用简单方便。
[0048] 如图1和图2和图4,固定环23上设有罩壳56,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1均位于罩壳56内,此时罩壳56上开设有凹槽57,转筒24顶端从凹槽57中穿过,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罩壳56即可对第一齿轮29与第二齿轮31进行保护,减少外界杂物或衣物进入第一齿轮29与第二齿轮31之间,影响第一齿轮29与第二齿轮31工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49] 如图1,刻度杆2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抵触块58,且抵触块58的底端设有橡胶保护层59,此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抵触块58与橡胶保护层59即可减少刻度杆2的底端直接与基坑底部接触,造成刻度杆2磨损或损坏的情况发生,使用简单方便。
[005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