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264093.4

文献号 : CN1170078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芳张宝强樊彬郑天雷曹冬冬王娇娇陈赫高燕万薛子章徐月柳邵辉

申请人 :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线束固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判断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时,则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一浮动数据;判断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将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和插头重复插拔;当插座和插头重复插拔预设次数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二浮动数据;判断第二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依据最优距离,布置实车上线束固定件的位置,让换电电气接口满足插拔需求,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

1.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基于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平台(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3)底部的第二平台(5);所述第一平台(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所述第二平台(5)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上还设有可移动的线束固定件(7),用于固定所述插座(1)的线束(8);

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所述第一距离为过所述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所述支撑臂(9)中心轴线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线束固定件(7)与所述第二平台(5)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初始浮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X方向初始浮动指标、Y方向初始浮动指标、Z方向初始浮动指标和初始浮动角度补偿指标;所述初始浮动数据是指在插头(2)和所述插座(1)能够插合的前提下,获取的所述插头(2)相对所述插座(1)的偏置距离;

判断所述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时,则调整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一浮动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所述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将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和插头(2)重复插拔;所述第一指标区间大于所述第二指标区间;

当所述插座(1)和所述插头(2)重复插拔预设次数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二浮动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浮动数据处于所述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整车上的换电电气接口的安装参数;所述安装参数至少包括:过所述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整车车架顶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根据所述安装参数,将所述支撑臂(9)以及所述线束固定件(7)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5)的相应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插头(2)和所述插座(1)能够插合的前提下,获取所述插头(2)相对所述插座(1)的偏置距离,所述偏置距离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预设步长,单个调整所述第一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距离。

5.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平台(3),所述第一平台(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

第二平台(5),所述第二平台(5)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3)底部;所述第二平台(5)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尺;

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5)上,且所述支撑臂(9)与所述第二平台(5)表面垂直设置;所述支撑臂(9)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且所述第二刻度尺与所述第一刻度尺相互垂直;

线束固定件(7),所述线束固定件(7)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9)上,所述线束固定件(7)用于固定所述插座(1)的线束(8);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臂(9)、所述线束固定件(7)连接;

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带动相应的所述支撑臂(9)、所述线束固定件(7)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支撑臂(9)和过所述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所述线束固定件(7)与所述第二平台(5)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4),所述机械手(4)与所述第二平台(5)相邻设置;所述机械手(4)具有至少一个夹持端,用于夹持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头(2);

所述机械手(4)还具有与所述夹持端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夹持端带动所述插头(2)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插头(2)和所述插座(1)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和所述第二平台(5)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柱(6)。

说明书 :

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车辆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传统的线束布置方式大多直接捆绑或安装在汽车部件间形成的空间内,以使汽车整体布置更为合理化。但是,在车辆长时间的工作及行进过程中,汽车部件一直处于振动环境里,相应地,线束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晃动,线束和其相邻的汽车部件容易产生摩擦。
[0003] 专利CN204118617U‑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所公开的是线束固定装置,利用线束固定装置对车内布置的管路气路及线束进行规整,同时,对管路气路及线束起到更好的保护。但是,该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并未加以阐述。若是其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线束上,那么该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换电电气接口的位置直接会影响到换电电气接口的插拔需求以及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更加合理布置线束的位置,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的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0005]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基于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实现,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平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底部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所述第二平台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还设有可移动的线束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插座的线束;
[0006] 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获取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所述第一距离为过所述插座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所述支撑臂中心轴线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平台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初始浮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X方向初始浮动指标、Y方向初始浮动指标、Z方向初始浮动指标和初始浮动角度补偿指标;
[0008] 判断所述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时,则调整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一浮动数据;
[0009] 判断所述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所述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将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和插头重复插拔;所述第一指标区间大于所述第二指标区间;
[0010] 当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重复插拔预设次数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二浮动数据;
[0011] 判断所述第二浮动数据处于所述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
[001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3] 采集整车上的换电电气接口的安装参数;所述安装参数至少包括:过所述插座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整车车架顶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0014] 根据所述安装参数,将所述支撑臂以及所述线束固定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相应位置上。
[001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 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能够插合的前提下,获取所述插头相对所述插座的偏置距离,所述偏置距离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
[001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调整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按照预设步长,单个调整所述第一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距离。
[0019]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所述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
[0020] 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
[0021] 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底部;所述第二平台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尺;
[0022]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上,且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二平台表面垂直设置;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且所述第二刻度尺与所述第一刻度尺相互垂直;
[0023] 线束固定件,所述线束固定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线束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插座的线束;
[0024]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臂、所述线束固定件连接;
[0025] 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带动相应的所述支撑臂、所述线束固定件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支撑臂和过所述插座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平台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002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7]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所述第二平台相邻设置;所述机械手具有至少一个夹持端,用于夹持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头;
[0028] 所述机械手还具有与所述夹持端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夹持端带动所述插头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相对位置。
[002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柱。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的具体流程。本发明通过获取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判断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时,则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一浮动数据;判断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将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和插头重复插拔;当插座和插头重复插拔预设次数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二浮动数据;判断第二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
[0031] 本发明通过静、动测试结合的方式,不断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使浮动数据能够处于第二指标区间,即线束固定件对插座的浮动能力影响最小时,所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再依据最优距离,布置实车上线束固定件的位置,从而让换电电气接口满足插拔需求,同时避免线束固定件的安装位置对插座本身产生影响,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2]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3] 图1为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 图2为复现整车上的安装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3为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标号:1、插座;2、插头;3、第一平台;4、机械手;5、第二平台;6、弹性支柱;7、线束固定件;8、线束;9、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9] 实施例1
[0040]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基于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实现,如图3所示,该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平台3和设置在第一平台3底部的第二平台5;第一平台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第二平台5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撑臂9;支撑臂9上还设有可移动的线束固定件7,用于固定插座1的线束8;
[0041] 如图1所示,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 S10、获取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第一距离为过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支撑臂9中心轴线之间的直线距离;第二距离为线束固定件7与第二平台5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初始浮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X方向初始浮动指标、Y方向初始浮动指标、Z方向初始浮动指标和初始浮动角度补偿指标;
[0043] 此处,初始浮动数据是指在初始状态时获取的换电电气接口的浮动数据。并且,设定:插座1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插座1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插座1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上述的各个指标是根据设定的方向来命名的。
[0044] 初始状态是指在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上初步复现安装参数,插座1和插头2完全分离,没有插合。
[0045] 其中,图3中的d0表示的是初始状态时的第一距离,也表示过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图3中的h0表示的是初始状态时的第二距离,也表示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整车车架顶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0046] 具体地,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7] 在插头2和插座1能够插合的前提下,获取插头2相对插座1的偏置距离,偏置距离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
[0048] 例如,在任意一个自由度中,插头2相对插座1的偏置距离为5mm,即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为5mm。
[0049] 此处,偏置距离可以由控制机械手移动的控制模块中获取。
[0050] 其中,控制模块的类型例如为上位机,上位机和机械手通信连接,测试前,工作人员可以在上位机中输入多个偏置距离;在测试时,上位机向机械手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为机械手带动插头2相对插座1移动而偏置的距离,然后,插合插头2和插座1,如果插座1和插头2能够插合,那么当前的偏置距离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
[0051] 假定:插座1的中心轴线与插头2的中心轴线重合时,换电电气接口的偏置距离为0,由插座1的中心轴线与插头2的中心轴线重合的位置,插头2相对插座1逐步向外偏置,依次为3mm、4mm、5mm和6mm;当换电电气接口的偏置距离为5mm时,插座1和插头2能够插合,那么当前的偏置距离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如果换电电气接口的偏置距离为6mm时,插座1和插头2不能插合,那么,偏置距离5mm即为当前换电电气接口的初始浮动数据。
[005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53] S1、采集整车上的换电电气接口的安装参数;安装参数至少包括:过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过整车底盘的线束固定件7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与整车车架顶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0054] S2、根据安装参数,将支撑臂9以及线束固定件7安装在第二平台5的相应位置上。
[0055] 通过采集整车上的换电电气接口的实际安装参数,在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上进行复现,便于后续获取的距离数据更符合实际需求。
[0056] S20、判断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时,则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一浮动数据;
[0057] 其中,第一浮动数据的来源和初始浮动数据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0058] 由于线束固定件7相对于换电电气接口的位置直接会影响到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的浮动能力,所以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改变之后,需要再次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浮动数据,即第一浮动数据。
[0059] 若获取的第一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内,则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即为最优距离,可以根据此最优距离在实车上布置线束固定件7的位置,此时线束固定件7对于换电电气接口的插拔需求和使用寿命影响最小。
[0060] 为了便于描述各个指标区间,利用表1中的数据与字母表示。
[0061] 表1 各个自由度的浮动范围
[0062]
[0063] 表1中,i表示X方向浮动指标,j表示Y方向浮动指标,m表示Z方向浮动指标,n表示浮动角度补偿指标,u表示各个自由度浮动指标的第一级浮动范围,v表示各个自由度浮动指标的第二级浮动范围,w表示各个自由度浮动指标的第三级浮动范围。x表示实际采集的X方向浮动指标,X0表示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的X方向最大浮动量,y表示实际采集的Y方向浮动指标,Y0表示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的Y方向最大浮动量,z表示实际采集的Z方向浮动指标,Z0表示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的Z方向最大浮动量,θ表示实际采集的浮动角度补偿指标,Φ0表示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的浮动角度补偿最大值;X0/2、Y0/2、Z0/2以及Φ0/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所设置。
[0064] 此处,第一指标区间例如为(w,i)∪(w,j)∪(w,m)∪(w,n);例如,(w,i)表示的是X方向浮动指标的第三级浮动范围,即x>X0。
[0065] 进一步地,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6] 按照预设步长,单个调整第一距离或者第二距离。
[0067] 其中,预设步长例如为1cm,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0068] 在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时,先调整其中一个距离,另一个距离不变;例如,当按照预设步长调整第一距离,而第二距离保持不变时,每按照预设步长调整一次第一距离,都需要采集一次浮动数据,当某一个调整后的第一距离所对应的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表示当前的第一距离为最优距离,然后,再当前的第一距离保持不变,再按照预设步长调整第二距离,同理,当某一个调整后的第二距离所对应的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表示当前的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通过逐个调试,最终得到最优距离,在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中线束固定件7的最终位置为经过最优距离调整后的位置,且线束固定件7的线束固定点处于支撑臂9的中心轴线上,该线束固定点即为线束8的固定点;再利用最优距离布置实际车辆的线束固定件7的位置,使得线束8、线束固定件7的位置得到合理布置,也能够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
[0069] S30、判断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将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和插头2重复插拔;第一指标区间大于第二指标区间;
[0070] 此处,第二指标区间例如为(u,i)∪(u,j)∪(u,m)∪(u,n);例如,(u,i)表示的是X方向浮动指标的第一级浮动范围,即x≤X0/2。
[0071] 其中,第一浮动数据未存在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是指除了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之外,第一浮动数据属于表1中各个自由度浮动范围自由组合形成的任意一个区间。
[0072] 并且,插座1和插头2在插拔前,需保持插头2与第一平台3平行,
[0073] S40、当插座1和插头2重复插拔预设次数后,获取换电电气接口的第二浮动数据;
[0074] 其中,预设次数例如为1000次。第二浮动数据的来源和初始浮动数据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0075] S50、判断第二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
[0076] 利用最优距离布置实际车辆的线束固定件7的位置,使得线束8、线束固定件7的位置得到合理布置,也能够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
[0077] 其中,若是第二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内,则执行步骤S30;若是第二浮动数据未存在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则执行步骤S40。
[0078] 本发明通过静、动测试结合的方式,不断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使浮动数据能够处于第二指标区间;具体地,静测试是指初始状态时,插座1和插头2完全分离,对初始浮动数据进行判断,若初始浮动数据处于第一指标区间则调整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即改变线束固定件7和插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获取第一浮动数据,若第一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无需再进行后续的动测试;若第一浮动数据未处于第一指标区间和第二指标区间,则执行动测试步骤;具体地,动测试是指重复插拔插座1和插头2,重复预设次数之后再获取第二浮动数据,判断第二浮动数据处于第二指标区间时,则判定当前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最优距离。依据最优距离,布置实车上线束固定件的位置,从而让换电电气接口满足插拔需求,同时避免线束固定件的安装位置对插座本身产生影响,有效延长换电电气接口的使用寿命。
[0079] 实施例2
[0080]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换电电气接口的线束布置优化测试方法,该线束布置优化测试装置包括:
[0081] 第一平台3,第一平台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工位,用于安装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座1;
[0082] 第二平台5,第二平台5设置在第一平台3底部;第二平台5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尺;
[0083] 支撑臂9,支撑臂9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平台5上,且支撑臂9与第二平台5表面垂直设置;支撑臂9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且第二刻度尺与第一刻度尺相互垂直;其中,支撑臂9能够沿第二平台5的长度方向移动。
[0084] 线束固定件7,线束固定件7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臂9上,线束固定件7用于固定插座1的线束8;
[0085] 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分别与支撑臂9、线束固定件7连接;
[0086] 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端带动相应的支撑臂9、线束固定件7移动,进而改变支撑臂9和过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线束固定件7与第二平台5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0087] 其中,驱动单元的具体结构,例如由两个驱动电机构成,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和支撑臂9连接,用于驱动支撑臂9沿第二平台5移动,从而改变支撑臂9和过插座1中心位置的延长线之间的直线距离,另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和线束固定件7连接,用于驱动线束固定件7移动,从而改变线束固定件7和第二平台5表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0088] 进一步地,还包括:
[0089] 机械手4,机械手4与第二平台5相邻设置;机械手4具有至少一个夹持端,用于夹持待测换电电气接口的插头2;机械手4能够在六自由度内改变插头2相对于插座1的位置。
[0090] 机械手4还具有与夹持端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夹持端带动插头2移动,进而改变插头2和插座1的相对位置。
[0091] 此处,控制模块的型号,例如为西门子S7‑1200。
[0092] 进一步地,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5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柱6。
[0093] 其中,弹性支柱6用于模拟整车上换电电气接口插座托盘与换电电气接口之间的弹簧;若是实际的整车上换电电气接口插座托盘和换电电气接口之间没有弹簧,则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5之间不设置弹性支柱6;或者,在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5之间设置刚性支柱。
[0094]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