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300178.3

文献号 : CN1170270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金久富孙齐超陈爽王开发

申请人 : 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塔机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柔性匚形挡土条、硬质随动条、硬质匚形支承条、弹性件、距离传感器、填充条;柔性匚形挡土条竖直设置且开口抵靠在基础的外侧面;硬质随动条竖直设置在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开口内侧;硬质匚形支承条竖直设置在柔性匚形挡土条内部,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弹性件设置在硬质随动条和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硬质随动条与硬质匚形支承条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硬质随动条和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距离传感器与硬质随动条固定连接,用于检测自身与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的距离;填充条竖直插接在柔性匚形挡土条内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硬质随动条(102)、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弹性件、距离传感器、填充条(106);

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适于竖直设置在基础(108)的外侧,开口的朝向与基础(108)的外侧面垂直,开口的边缘与基础(108)的外侧面接触配合,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外侧面与基础(108)外侧的土壤(110)接触配合;

所述硬质随动条(102),适于竖直设置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开口内侧;

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适于竖直设置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外侧面与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开口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间隔设置;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硬质随动条(102)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所述硬质随动条(102)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通过所述弹性件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弹性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硬质随动条(102)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身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所述填充条(106),适于竖直插接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所述填充条(106)外侧面适于与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内侧面接触配合,所述填充条(106)靠近基础(108)的一面适于与基础(108)的外侧面接触配合;

所述硬质随动条(102)靠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垂直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的柔性导向套(112),每一对所述柔性导向套(112)以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开口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各对所述柔性导向套(112)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每个所述柔性导向套(112)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均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导向套(112)沿平行于所述柔性导向套(112)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面沿平行于所述柔性导向套(112)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

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柔性导向套(112)对应的硬质导向杆(114),所述硬质导向杆(114)与所述柔性导向套(112)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插接;

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弹簧(116),所述圆柱弹簧(116)套设在所述硬质导向杆(1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均朝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靠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20),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靠近所述硬质随动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22),所述第一磁铁(120)与所述第二磁铁(122)正对时能够吸合在一起使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固定在所述硬质随动条(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推拉管(124),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数据线从所述推拉管(124)的底端穿入并从所述推拉管(124)的顶端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120)具有多个,各所述第一磁铁(120)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磁铁(120)分别位于各对所述柔性导向套(112)之间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与所述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反光片(126),各所述反光片(126)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磁铁(120)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128),所述硬质随动条(10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130),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132),所述填充条(10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环(134)。

9.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1、在基础(108)浇筑过程中,将填充条(106)插入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构成型芯,将型芯竖直固定在待浇筑基础(108)的底边中心位置,基础(108)浇筑完毕后对基础(108)进行覆土,将填充条(106)拔出使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侧空间形成测试隧道(136);

S102、将硬质随动条(10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同时插入测试隧道(136)内,硬质随动条(102)与基础(108)外侧面接触,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侧面接触;

S103、用手握住推拉管(124),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伸入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内部,当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下入到指定深度时,推拉推拉管(124),对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进行微调,直到第一磁铁(120)与第二磁铁(122)吸合在一起,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固定在硬质随动条(102)上,通过预刻在推拉管(124)外侧面上的刻度线观察并记录此时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

S104、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数据线通过数据接口与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将塔机的控制系统与电脑连接,启动塔机;

S105、塔机工作过程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采集检测到的实时距离值并传输给电脑,电脑将距离值与对应的采集时间作为坐标值在时间‑距离坐标系上绘制折线图;

S106、在塔机工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108)的静载荷稳定性;

S107、在塔机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108)的动载荷稳定性;

S108、通过推拉管(124)上下调整第二磁铁(122)与其他第一磁铁(120)吸合在一起,调整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

S201、重复步骤S101至S108。

说明书 :

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塔机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塔机的基础用于提高塔机底座与地面间的连接稳固性,需要承载塔机自身和吊运物品的重量,同时将载荷传递至地面的土壤中。
[0003] 基础通常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的厚度以及边长越大承载强度越高,支承稳定性越高,但是成本也会越高,因此基础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合理缩小基础的尺寸时,则有必要对其支承稳定性进行测试,以便于确定塔机的最大吊运量(作用力向下的静载荷)、最大回转加速度(回转加速运动会对塔机的塔体产生扭转力)、最大提升加速度(提升加速度会增大作用力向下的动载荷),避免吊运物品过程中发生失稳现象。
[0004] 然而现有技术中很难对基础进行稳定性测试,通常是对塔体或底座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但是塔体和底座的稳定性并不能准确评价整个塔机的稳定性(基础的稳定性也是一大决定性因素),并且不同地方的基础外围及底部的土壤硬度也不同,基础最终将载荷传递给土壤,因此土壤的硬度也决定了基础的稳定性,所以急需一种用于测试塔机基础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实现对塔机的基础进行稳定性测试。
[00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柔性匚形挡土条、硬质随动条、硬质匚形支承条、弹性件、距离传感器、填充条;
[0007] 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适于竖直设置在基础的外侧,开口的朝向与基础的外侧面垂直,开口的边缘与基础的外侧面接触配合,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外侧面与基础外侧的土壤接触配合;
[0008] 所述硬质随动条,适于竖直设置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开口内侧;
[0009] 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适于竖直设置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内部,外侧面与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开口与所述硬质随动条间隔设置;
[0010]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硬质随动条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所述硬质随动条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通过所述弹性件沿垂直于基础外侧面的方向弹性连接;
[0011]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硬质随动条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硬质随动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身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沿垂直于基础外侧面的方向上的距离;
[0012] 所述填充条,适于竖直插接在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内部,所述填充条外侧面适于与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的内侧面接触配合,所述填充条靠近基础的一面适于与基础的外侧面接触配合。
[0013]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随动条靠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垂直于所述硬质随动条的柔性导向套,每一对所述柔性导向套以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开口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各对所述柔性导向套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每个所述柔性导向套和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均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导向套沿平行于所述柔性导向套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内侧面沿平行于所述柔性导向套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
[0014] 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内侧与所述硬质随动条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柔性导向套对应的硬质导向杆,所述硬质导向杆与所述柔性导向套沿垂直于基础外侧面的方向插接;
[0015] 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套设在所述硬质导向杆上。
[0016]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均朝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与所述硬质随动条正对的一面。
[0017]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随动条靠近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靠近所述硬质随动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正对时能够吸合在一起使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硬质随动条上。
[0018]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推拉管,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数据线从所述推拉管的底端穿入并从所述推拉管的顶端穿出。
[0019]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铁具有多个,各所述第一磁铁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
[0020]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磁铁分别位于各对所述柔性导向套之间的中心位置。
[0021]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内侧与所述硬质随动条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反光片,各所述反光片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磁铁沿垂直于基础外侧面的方向对齐。
[0022] 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匚形挡土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所述硬质随动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所述硬质匚形支承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所述填充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环。
[0023]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应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24] S101、在基础浇筑过程中,将填充条插入柔性匚形挡土条内部构成型芯,将型芯竖直固定在待浇筑基础的底边中心位置,基础浇筑完毕后对基础进行覆土,将填充条拔出使柔性匚形挡土条内侧空间形成测试隧道;
[0025] S102、将硬质随动条和硬质匚形支承条同时插入测试隧道内,硬质随动条与基础外侧面接触,硬质匚形支承条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内侧面接触;
[0026] S103、用手握住推拉管,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伸入硬质匚形支承条内部,当红外线距离传感器下入到指定深度时,推拉推拉管,对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下入深度进行微调,直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在一起,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固定在硬质随动条上,通过预刻在推拉管外侧面上的刻度线观察并记录此时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下入深度;
[0027] S104、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数据线通过数据接口与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将塔机的控制系统与电脑连接,启动塔机;
[0028] S105、塔机工作过程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采集检测到的实时距离值并传输给电脑,电脑将距离值与对应的采集时间作为坐标值在时间‑距离坐标系上绘制折线图;
[0029] S106、在塔机工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的静载荷稳定性;
[0030] S107、在塔机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的动载荷稳定性;
[0031] S108、通过推拉管上下调整第二磁铁与其他第一磁铁吸合在一起,调整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下入深度;
[0032] S201、重复步骤S101至S108。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4] 硬质随动条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贴靠在基础外侧面上,随着基础外侧面的倾斜和变形而运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自身与硬质匚形支承条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可以确定基础外侧面与距离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发生的沿水平方向的偏移量,根据距离传感器在测试隧道内的深度以及距离传感器与基础中心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基础外侧面倾斜角度,在塔机负载以及工作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基础外侧面倾斜角度越小,基础稳定性越高。

附图说明

[0035]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塔机基础、土壤以及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7]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隧道与塔机基础以及土壤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0038]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匚形挡土条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硬质匚形支承条与硬质匚形挡土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硬质匚形支承条与硬质随动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43]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硬质随动条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硬质匚形支承条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推拉管以及硬质随动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与第二磁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
[0048] 100、柔性匚形挡土条;102、硬质随动条;104、硬质匚形支承条;106、填充条;108、基础;110、土壤;112、柔性导向套;114、硬质导向杆;116、圆柱弹簧;118、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20、第一磁铁;122、第二磁铁;124、推拉管;126、反光片;128、第一拉环;130、第二拉环;132、第三拉环;134、第四拉环;136、测试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下文的各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和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0050]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硬质随动条102、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弹性件、距离传感器、填充条106;柔性匚形挡土条100,适于竖直设置在基础108的外侧,开口的朝向与基础108的外侧面垂直,开口的边缘与基础108的外侧面接触配合,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外侧面与基础108外侧的土壤110接触配合;硬质随动条102,适于竖直设置在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开口内侧;
硬质匚形支承条104,适于竖直设置在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
100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开口与硬质随动条102间隔设置;弹性件,设置在硬质随动条10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硬质随动条102与硬质匚形支承条104通过弹性件沿垂直于基础
108外侧面的方向弹性连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硬质随动条10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距离传感器与硬质随动条10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身与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上的距离;填充条106,适于竖直插接在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填充条106外侧面适于与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填充条106靠近基础108的一面适于与基础108的外侧面接触配合。
[0051] 在覆土时,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可以将土壤110阻挡在外面,在内部形成测试隧道136,填充条106用于对柔性匚形挡土条100支承,避免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变形,保证测试隧道136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同时避免土壤110掉落到测试隧道136内。塔机工作过程中,基础108受到载荷后会发生一定的倾斜或变形,因此基础108的外侧面会相对水平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100接触,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在受到基础108外侧面挤压时会发生变形,土壤110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基础108发生较小倾斜或变形时,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不会运动,而硬质随动条102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贴靠在基础108外侧面上,随着基础108外侧面的倾斜和变形而运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自身与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可以确定基础108外侧面与距离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发生的沿水平方向的偏移量,根据距离传感器在测试隧道136内的深度以及距离传感器与基础108中心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基础108外侧面倾斜角度,在塔机负载以及工作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基础108外侧面倾斜角度越小,基础108稳定性越高。
[0052] 结合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硬质随动条102靠近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垂直于硬质随动条102的柔性导向套112,每一对柔性导向套112以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开口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各对柔性导向套112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每个柔性导向套11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之间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柔性导向套112沿平行于柔性导向套112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面沿平行于柔性导向套112中心轴线的方向压紧配合;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与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与柔性导向套112对应的硬质导向杆114,硬质导向杆114与柔性导向套112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插接;弹性件为圆柱弹簧116,圆柱弹簧116套设在硬质导向杆114上。
[0053] 柔性导向套112和硬质导向杆114对硬质随动条10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由于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而硬质随动条102会随着基础108外侧面的倾斜而倾斜,因此硬质导向杆114与柔性导向套112并非一直处于同轴状态,柔性导向套112在受到硬质导向杆114的挤压时可以发生适当的变形,避免硬质导向杆114与柔性导向套112之间发生卡死而无法进行导向。
[0054] 基础108外侧面除了整体倾斜还存在部分变形,因此基础108外侧面在测试时并非一直为平面,硬质随动条102采用具有弹性的钢条(厚度为0.2毫米),能够跟随基础108外侧面的变形而变形,以便于对基础108外侧面竖直方向的多个点位进行测试(而非基础108外侧面整体的倾斜程度)。
[0055]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均朝向硬质匚形支承条104与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
[0056] 结合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硬质随动条102靠近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20,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靠近硬质随动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22,第一磁铁120与第二磁铁122正对时能够吸合在一起使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固定在硬质随动条102上。
[0057] 在测试前测量并调整好第一磁铁120在测试隧道136中的位置,第一磁铁120与第二磁铁122吸合后,能够确定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从而确定基础108外侧面的测试点位。
[0058]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推拉管124,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数据线从推拉管124的底端穿入并从推拉管124的顶端穿出。
[0059] 通过推拉管124能够上下移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调整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以便于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调整至测试点位(固定有第一磁铁120的位置)。
[0060]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铁120具有多个,各第一磁铁120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
[0061] 通过推拉管124能够改变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与各第一磁铁120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对多个测试点位进行测试。
[0062]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一磁铁120分别位于各对柔性导向套112之间的中心位置。
[0063] 圆柱弹簧116能够将测试位置处的硬质随动条102压紧至贴靠在基础108外侧面上,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64]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内侧与硬质随动条102正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反光片126,各反光片126分别与各第一磁铁120沿垂直于基础108外侧面的方向对齐。
[0065] 反光片126表面设置为漫反射面,避免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与反光片126相对倾斜后,射出的红外线反射角度过大导致红外线接收端无法接收到反射信号。
[0066]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128,硬质随动条10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130,硬质匚形支承条10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132,填充条10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环134。
[0067] 通过各个拉环便于将柔性匚形挡土条100、硬质随动条102、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填充条106从覆土和基础108外侧面之间拽拉出来,测试完毕后用土壤110将测试形成的测试隧道136填埋处理。
[0068]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应用上述塔机基础的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69] S101、在基础108浇筑过程中,将填充条106插入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部构成型芯,将型芯竖直固定在待浇筑基础108的底边中心位置,基础108浇筑完毕后对基础108进行覆土,将填充条106拔出使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侧空间形成测试隧道136;
[0070] S102、将硬质随动条102和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同时插入测试隧道136内,硬质随动条102与基础108外侧面接触,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外侧面与柔性匚形挡土条100内侧面接触;
[0071] S103、用手握住推拉管124,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伸入硬质匚形支承条104内部,当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下入到指定深度时,推拉推拉管124,对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进行微调,直到第一磁铁120与第二磁铁122吸合在一起,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固定在硬质随动条102上,通过预刻在推拉管124外侧面上的刻度线观察并记录此时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
[0072] S104、将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数据线通过数据接口与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将塔机的控制系统与电脑连接,启动塔机;
[0073] S105、塔机工作过程中,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采集检测到的实时距离值并传输给电脑,电脑将距离值与对应的采集时间作为坐标值在时间‑距离坐标系上绘制折线图;
[0074] S106、在塔机工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108的静载荷稳定性,波动幅度、波动频率越小则基础108的静载荷稳定性越高;
[0075] S107、在塔机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段内,通过折线图的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评价基础108的动载荷稳定性,波动幅度、波动频率越小则基础108的动载荷稳定性越高;
[0076] S108、通过推拉管124上下调整第二磁铁122与其他第一磁铁120吸合在一起,调整红外线距离传感器118的下入深度;
[0077] S201、重复步骤S101至S108。
[0078] 在步骤S101中,也可以在基础108浇筑完毕后,在基础108外侧中心位置钻出测试隧道136。
[0079]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