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307708.7

文献号 : CN1170518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迥陈贤亮严凯刘子田汤万金周一帆

申请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包括在溶洞区施工回填加固土体,对回填加固土体钻孔继续施工桩孔,在桩孔内吊装钢筋笼及其上的由钢护筒、圆环状气囊、充气管、放气管和应力传感器构成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将应力传感器与应力读取装置连接,在桩孔内浇筑混凝土,通过应力传感器感测应力值来判断钢护筒与回填加固土体是否存在间隙,当存在间隙时,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进行充气以消除间隙;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对圆环状气囊内灌注水泥浆在圆环状气囊与回填加固土体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待混凝土及水泥浆达到强度标准后形成穿越溶洞区的桩体。本发明能够提高穿越溶洞区的桩体的承载力,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勘探测量地质环境中的溶洞区深度位置,计算成桩位置溶洞区的厚度;

采用旋挖钻机利用泥浆护壁进行桩孔施工至溶洞区的上部标高,在露出溶洞区后,拔出旋挖钻机的钻杆;

在溶洞区厚度范围内的桩孔外围回填堆积水泥拌和料至溶洞区上部标高以上,以在溶洞区的桩孔外围形成回填加固土体;

采用旋挖钻机穿越溶洞区的回填加固土体继续向下施工桩孔至设计标高;

对桩孔进行清理;

在桩孔内吊装钢筋笼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所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桩孔内穿越溶洞区的钢筋笼的外围且覆盖溶洞区的钢护筒,所述钢护筒的长度等于溶洞区的厚度,设置在所述钢护筒外围的圆环状气囊,所述圆环状气囊的长度等于钢护筒的长度,所述圆环状气囊上连通有延伸出地面的充气管和放气管,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下端内壁的应力传感器;

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应力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应力读取装置连接,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充气管与充气泵连接;

在桩孔内覆盖钢筋笼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上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钢护筒内壁的应力传感器感测应力值来判断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是否存在间隙,当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存在间隙时,将放气管封闭,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进行充气,以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圆环状气囊消除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的间隙;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标准时,将放气管打开,通过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内灌注水泥浆,通过放气管排气,直到放气管溢出水泥浆时停止注浆,使注浆后的圆环状气囊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

待桩孔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标准及圆环状气囊内的水泥浆达到预定强度标准后形成穿越溶洞区的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在位于溶洞区的钢筋笼的外围同轴心设置多道相同规格的环箍,将所述环箍与钢筋笼通过圆形阵列分布的多根短钢筋焊接,在所述环箍的外围圆形阵列分布焊接有多根螺栓,将所述钢护筒和圆环状气囊通过贯穿在其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螺栓连接在所述环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焊接在所述环箍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钢板环绕各道环箍并且穿过螺栓形成所述钢护筒,将钢板形成钢护筒的对接缝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拌和料为水泥掺量大于8%质量比的粘土拌和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上下端的圆台状气囊,所述圆台状气囊的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伸出于溶洞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状气囊连通在所述圆环状气囊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气囊、圆台状气囊均采用内部均布钢丝的硫化橡胶制作成。

说明书 :

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注桩施工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特别是遇到需要穿越溶洞区的钻孔灌注桩等桩体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溶洞的存在,充盈系数很容易就达到5.0甚至5.0以上,混凝土的浇筑量容易“超方”,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为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覆盖溶洞区的护筒,其设置在桩体的钢筋笼上,其缺点在于,在溶洞区护筒处无土体挤压受力,影响桩体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整体承载力。而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于溶洞区处的护筒易出现鼓包等大肚现象,导致桩体的承载力不足及安全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以解决桩体在溶洞区承载力差、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包括:
[0005] 勘探测量地质环境中的溶洞区深度位置,计算成桩位置溶洞区的厚度;
[0006] 采用旋挖钻机利用泥浆护壁进行桩孔施工至溶洞区的上部标高,在露出溶洞区后,拔出旋挖钻机的钻杆;
[0007] 在溶洞区厚度范围内的桩孔外围回填堆积水泥拌和料至溶洞区上部标高以上,以在溶洞区的桩孔外围形成回填加固土体;
[0008] 采用旋挖钻机穿越溶洞区的回填加固土体继续向下施工桩孔至设计标高;
[0009] 对桩孔进行清理;
[0010] 在桩孔内吊装钢筋笼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所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桩孔内穿越溶洞区的钢筋笼的外围且覆盖溶洞区的钢护筒,所述钢护筒的长度等于溶洞区的厚度,设置在所述钢护筒外围的圆环状气囊,所述圆环状气囊的长度等于钢护筒的长度,所述圆环状气囊上连通有延伸出地面的充气管和放气管,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下端内壁的应力传感器;
[0011] 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应力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应力读取装置连接,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充气管与充气泵连接;
[0012] 在桩孔内覆盖钢筋笼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上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钢护筒内壁的应力传感器感测的应力大小来判断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是否存在间隙,当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存在间隙时,将放气管封闭,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进行充气,以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圆环状气囊消除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的间隙;
[0013]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标准时,将放气管打开,通过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内灌注水泥浆,通过放气管排气,直到放气管溢出水泥浆时停止注浆,使注浆后的圆环状气囊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
[0014] 待桩孔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标准及圆环状气囊内的水泥浆达到预定强度标准后形成穿越溶洞区的桩体。
[0015]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还包括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6] 在位于溶洞区的钢筋笼的外围同轴心设置多道相同规格的环箍,将所述环箍与钢筋笼通过圆形阵列分布的多根短钢筋焊接,在所述环箍的外围圆形阵列分布焊接有多根螺栓,将所述钢护筒和圆环状气囊通过贯穿在其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螺栓连接在所述环箍上。
[0017]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钢板环绕各道环箍并且穿过螺栓形成所述钢护筒,将钢板形成钢护筒的对接缝焊接。
[0018]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水泥拌和料为水泥掺量大于8%质量比的粘土拌和料。
[0019]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护筒上下端的圆台状气囊,所述圆台状气囊的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伸出于溶洞区。
[0020]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圆台状气囊连通在所述圆环状气囊上。
[0021]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圆环状气囊、圆台状气囊均采用内部均布钢丝的硫化橡胶制作成。
[0022]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所述钢护筒通过同轴心设置在位于溶洞区的钢筋笼的外围的多道相同规格的环箍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环箍与钢筋笼通过圆形阵列分布的多根短钢筋焊接,所述钢护筒和所述圆环状气囊均通过贯穿其上且圆形阵列分布的多个螺栓设置在所述环箍上。
[0023]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螺栓焊接在所述环箍上。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 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设置在桩孔内的钢筋笼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则在桩孔穿越溶洞区时通过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对溶洞区进行限制性围护,避免桩体浇筑时混凝土进入溶洞区导致浇筑成本高的问题。
[0026] 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钢护筒内壁的应力传感器感测应力值来判断钢护筒与回填加固土体是否存在间隙,且当存在间隙时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进行充气,以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圆环状气囊填充在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消除钢护筒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的间隙,保障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桩体受到周边回填加固土体的挤压力而不空缺,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桩体与周边回填加固土体处于平衡状态,防止桩体因周边回填加固土体不密实影响其承载力;同时通过充气膨胀的圆环状气囊抵消掉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应力,防止钢护筒出现鼓包等大肚现象,确保钢护筒的安全而不被破坏,从而在浇筑混凝土过程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0027] 本发明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在对桩孔浇筑混凝土形成桩体后,通过充气管对圆环状气囊内灌注水泥浆,使注浆后的圆环状气囊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避免圆环状气囊的气体漏气,通过永久性填充体可以防止溶洞区形成的桩体与周边的回填加固墙体的摩擦力不足而导致桩体承载力下降的问题。通过永久性填充体保证填充效果,使形成的桩体与周边的回填加固土体保持紧密接触,避免桩体在溶洞区无约束而影响其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所示:
[0031] 100、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
[0032] 101、钢筋笼,102、钢护筒,103、圆环状气囊,104、充气管、105、放气管,106、应力传感器,107、圆台状气囊,108、环箍,109、短钢筋,110、螺栓,111、回填加固土体,112、桩孔,113、溶洞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34]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包括设置在位于桩孔112内穿越溶洞区113的钢筋笼101的外围且覆盖溶洞区113的钢护筒102,所述钢护筒102的长度等于溶洞区113的厚度,设置在所述钢护筒102外围的圆环状气囊103,所述圆环状气囊103的长度等于钢护筒102的长度,所述圆环状气囊103上连通有延伸出地面的充气管104和放气管105,设置在所述钢护筒102下端内壁的应力传感器106。
[0035]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201,勘探测量地质环境中的溶洞区113深度位置,计算成桩位置溶洞区113的厚度。具体可以根据一桩一勘详勘地质报告确定桩孔112穿越溶洞区113的上下层面标高,根据标高计算出溶洞区113的厚度。
[0037] 步骤202,采用旋挖钻机利用泥浆护壁进行桩孔112施工至溶洞区113的上部标高,在露出溶洞区113后,拔出旋挖钻机的钻杆。
[0038] 步骤203,在溶洞区113厚度范围内的桩孔112外围回填堆积水泥拌和料至溶洞区113上部标高以上,以在溶洞区113的桩孔112外围形成回填加固土体111。其中回填堆积水泥拌和料可以回填至溶洞区113以上的桩孔112内,例如回填堆积水泥拌和料可以高出溶洞区113上部标高500mm,以保证形成的回填加固土体111覆盖溶洞区113。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当地下水标高较高时,往桩孔112内注入适量的水。由于回填加固土体111由水泥拌和料堆积而成,故其用量较小,不会在溶洞区113范围内产生较大面积的横向外延扩展,避免了过量回填,降低了成本。为了形成密度均匀的回填加固土体111,积水泥拌和料在堆积前需要充分混合。
[0039] 步骤204,采用旋挖钻机穿越溶洞区113的回填加固土体111继续向下施工桩孔112至设计标高。即桩孔112施工至溶洞区113以下的设计标高。
[0040] 步骤205,对桩孔112进行清理,即清孔。
[0041] 步骤206,在桩孔112内吊装钢筋笼101及其上的上述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其中钢筋笼101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可以根据设计桩体长度现场加工制作。
[0042] 步骤207,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的应力传感器106通过通讯线缆(未图示)与应力读取装置(未图示)连接,将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的充气管104与充气泵(未图示)连接。其中通讯线缆、充气管104和放气管105应当延伸出地面。例如:通讯线缆超过地面1m,充气管104和放气管105的长度满足凸出桩孔111外1000mm。
[0043] 步骤208,在桩孔112内覆盖钢筋笼101及其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上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钢护筒102内壁的应力传感器106感测应力值来判断钢护筒102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是否存在间隙,当存在间隙时,将放气管105封闭,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104对圆环状气囊103进行充气,以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圆环状气囊103填充在钢护筒102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消除钢护筒102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
111之间的间隙。其中应力传感器106的压力值大于预定值时,证明桩孔112的外侧溶洞区
113内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不够密实,导致溶洞区113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与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受浇筑过程的振捣影响而产生间隙。即钢护筒102与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存在间隙。也即当桩身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的密实度不足时,钢护筒102内侧的应力传感器
106的拉应力表现较大,并影响钢护筒102的安全时,对圆环状气囊103充气填充溶洞区113厚度范围内的钢护筒102与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空隙,从而抵消掉混凝土对其压力引起的拉应力,确保钢护筒102的安全,同时保障桩体与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处于平衡状态。其中,当圆环状气囊103充气后,应力传感器106感测的压力值等于预定值或者其误差范围时,停止充气,从而填充钢护筒102与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空隙,抵消掉混凝土对其压力引起的拉应力。其中预定值可以通过土木工程试验获得,为提高预定值的准确性,可以取多次土木工程试验的平均值。土木工程试验即在试验场所内采用缩小比例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及孔洞、堆积加固墙体,监测圆环状气囊充气填充钢护筒与回填加固土体之间空隙时,应力传感器的感测值大小。
[0044] 步骤209,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标准时,将放气管105打开,通过充气管104对圆环状气囊103内灌注水泥浆,通过放气管105排气,直到放气管
105溢出水泥浆时停止注浆,使注浆后的圆环状气囊103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其中预定强度标准可以为混凝土硬化程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70%以上。可以采用注浆设备连通充气管104对圆环状气囊103进行注浆,本步骤209中的充气管
104和放气管105可以互换使用。
[0045] 步骤210,待桩孔112的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及圆环状气囊103内的水泥浆达到强度标准后形成穿越溶洞区113的桩体。其中桩体可以为钻孔灌注桩。
[004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设置在桩孔112内的钢筋笼101上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则在桩孔112穿越溶洞区113时通过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对溶洞区113进行限制性围护,避免桩体浇筑时混凝土进入溶洞区113导致浇筑成本高的问题。钢护筒102的长度等于溶洞区113的厚度,降低了钢护筒102的材料成本。
[004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钢护筒102内壁的应力传感器106感测钢护筒102与回填加固土体111是否存在间隙,且当存在间隙时通过充气泵连通充气管104对圆环状气囊103进行充气,以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圆环状气囊103填充在钢护筒102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消除钢护筒102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的间隙,保障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桩体受到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的挤压力而不空缺,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桩体与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处于平衡状态,防止桩体因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不密实影响其承载力;同时通过充气膨胀的圆环状气囊103抵消掉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应力,防止钢护筒102出现鼓包等大肚现象,确保钢护筒102的安全而不被破坏,从而在浇筑混凝土过程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00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在对桩孔112浇筑混凝土形成桩体后,通过充气管104对圆环状气囊103内灌注水泥浆,使注浆后的圆环状气囊103与其外围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形成永久性填充体,避免圆环状气囊103的气体漏气,通过永久性填充体可以防止溶洞区113形成的桩体与周边的回填加固土体111的摩擦力不足而导致桩体承载力下降的问题。通过永久性填充体保证填充效果,使形成的桩体与周边的回填加固土体111保持紧密接触,避免桩体在溶洞区无约束而影响其承载力。即通过永久性填充体增强桩体与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桩体与周边回填加固土体111的摩擦力不足,影响桩体的承载力。
[0049]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护筒102上下端的圆台状气囊107,所述圆台状气囊107的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伸出于溶洞区113。其中圆台状气囊107包括大小两个开口端,且较小的开口端与钢护筒102的内径相同、靠近钢护筒102,较大的开口端大于圆环状气囊103的直径、远离钢护筒102。其中圆台状气囊107可以为独立气囊,例如圆台状气囊107设置有绑绳,通过绑绳系紧在钢筋笼101上。其中圆台状气囊107也称为喇叭形气囊。圆台状气囊
107可以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分别从溶洞区113的上下层面进入溶洞区未填实区域,造成多浇和扩径。上端的喇叭口可以防止混凝土从钢护筒102与桩孔112之间的空隙进入溶洞区113,下端的喇叭口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钢护筒102下端与桩孔112内之间的空隙进入溶洞区113。通过圆台状气囊108可以防止桩体混凝土的无效多浇。
[0050] 为了便于安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圆台状气囊107连通在所述圆环状气囊103上。即圆台状气囊107与圆环状气囊103为一体结构。
[0051] 为了提高圆环状气囊103、圆台状气囊107的耐磨强度,避免漏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圆环状气囊103、圆台状气囊107均可以采用内部均布钢丝的硫化橡胶制作成。
[0052] 请参考图1至图2,为了将钢护筒102和圆环状气囊103设置在钢筋笼101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所述钢护筒102通过同轴心设置在位于溶洞区113的钢筋笼101的外围的多道相同规格的环箍108设置在所述钢筋笼101上,所述环箍108与钢筋笼101通过圆形阵列分布的多根短钢筋109焊接,所述钢护筒102和所述圆环状气囊103均通过贯穿其上且圆形阵列分布的多个螺栓110设置在所述环箍108上,所述螺栓110焊接在所述环箍108上。图2中示例了4道环箍108,14根短钢筋109,环箍108的半径比钢筋笼101的半径大3cm,环箍108的直径为20mm的圆钢。短钢筋109的直径为22mm,长度为60mm。即短钢筋109可以分别焊接固定在环箍108内侧和钢筋笼101的主筋上。环箍108的数量可以根据溶洞区113的厚度进行间隔设置。其中螺栓110至少包括螺杆和螺母,以及可能需要的垫片。其中钢护筒102和圆环状气囊103上对应位置设置有供螺栓110穿过的通孔。其中圆环状气囊103的通孔的周边的气囊体为密封设置。即螺栓110穿过钢护筒102和圆环状气囊103。
[0053]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还包括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0054] 在位于溶洞区113的钢筋笼101的外围同轴心设置多道相同规格的环箍108,将所述环箍108与钢筋笼101通过圆形阵列分布的多根短钢筋109焊接,在所述环箍108的外围圆形阵列分布焊接有多根螺栓110,将所述钢护筒102和圆环状气囊103通过贯穿在其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螺栓110连接在所述环箍108上。其中钢筋笼101上通过标记位置刻度线确定溶洞区113的位置,图2中示例了八根螺栓110。为了增强圆环状气囊103与钢护筒102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浇筑混凝土,钢护筒102的外表面为粗糙面,内表面为光滑面。
[0055] 为了便于将钢护筒102设置在钢筋笼101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通过钢板环绕各道环箍108并且穿过螺栓110形成所述钢护筒102,将钢板形成钢护筒102的对接缝焊接。可以采用5mm的钢板环绕形成钢护筒102,此种方法,方便了钢护筒102的施工,能够避免成型的钢护筒在钢筋笼101上不方便套接设置的问题。
[0056] 为了形成密度均匀的回填加固土体1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所述水泥拌和料为水泥掺量大于8%质量比的粘土拌和料。水泥拌和料可以避免溶洞区有水时被流体冲走而无法形成回填加固土体111。
[005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适用于穿越灰岩溶洞钻孔灌注桩隔离成桩的施工。
[005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溶洞区桩体防护装置100及穿越溶洞区桩体隔离成桩方法,还可以减小超灌混凝土,避免成孔时采用超长钢护筒,或成桩时溶洞用混凝土填实等带来较大额外成本增加,可以防止桩身大肚现象。
[0059]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其他层次的修改和变动。如此,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动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动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