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314920.6

文献号 : CN1170521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耀涂闽杰徐洪广陈仕源张恒春赵永华吴景华蒋清容黄霞

申请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包括钢骨、模板组件和用于对模板组件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模板、两个第二侧模板、一个第三侧模板、支撑杆、对拉螺栓和连接件;第一侧模板和第三侧模板通过穿过钢骨的对拉螺栓进行连接,两个第二侧模板分别位于钢骨的竖向侧面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模板通过穿过钢骨的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多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和第三侧模板的合围面可拆卸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于钢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侧模板的表面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钢骨进行固定连接。本申请利用钢骨对模板进行辅助支撑,以提高模板安装强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1)、模板组件(2)和用于对模板组件(2)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3),所述模板组件(2)包括第一侧模板(21)、两个第二侧模板(22)、一个第三侧模板(23)、支撑杆(24)、对拉螺栓(11)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侧模板(21)位于钢骨(1)的倾斜下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模板(23)位于钢骨(1)的倾斜上侧面的一侧,第一侧模板(21)和第三侧模板(23)通过穿过钢骨(1)的对拉螺栓(11)进行连接,两个第二侧模板(22)分别位于钢骨(1)的竖向侧面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模板(22)通过穿过钢骨(1)的对拉螺栓(11)进行连接;多个支撑杆(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模板(21)、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的合围面可拆卸连接,支撑杆(24)的另一端抵接于钢骨(1)的外表面;连接件设有两组且以对拉螺栓(1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模板(21)的表面设有背板(25),所述背板(25)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钢骨(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绞线(55)、预应力板(54)和螺纹柱(541);位于所述对拉螺栓(11)一侧的支撑杆(24)设为两个,所述支撑杆(24)轴向贯穿设有穿孔(241),所述钢骨(1)上开设有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24)设置的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小于所述支撑杆(24)的直径,所述第一钢绞线(55)的两端均固定有绳卡(551),所述绳卡(551)抵接于所述预应力板(54)的表面,所述第一钢绞线(55)依次穿过所述背板(25)、一支撑杆(24)的穿孔(241)、钢骨(1)的一安装孔(14)、回绕穿过钢骨(1)的另一安装孔(14)、另一支撑杆(24)的穿孔(241)、穿过背板(25);

所述预应力板(54)上设有螺纹套筒(542),所述螺纹柱(541)与螺纹套筒(542)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54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背板(2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41)以所述支撑杆(24)的轴心为轴线螺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4)包括多个沿轴向拼接的杆状单元(242),相邻两个杆状单元(242)之间设有两个碟形弹簧(56),两个碟形弹簧(56)的内径处相抵接,两个碟形弹簧(56)的外径处分别抵接于两个杆状单元(242)的相近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脚手架(31)和斜撑(32),所述斜撑(32)的下端与脚手架(31)连接,所述斜撑(32)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侧模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二钢绞线(33)、吊座(34)、梁上座(35)和电动葫芦(36),吊座(34)固定于所述钢骨(1)的顶部,所述第二钢绞线(33)位于钢骨(1)的斜上方,第二钢绞线(33)的上端与吊座(34)连接,第二钢绞线(33)的下端绕过梁上座(35)所设置的第一转轮(351),且第二钢绞线(33)的下端与电动葫芦(36)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座(34)上设有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二转轮(341)和第三转轮(342),所述第二钢绞线(33)的上端固定有吊钩(331),吊钩(331)勾住所述第一钢绞线(55)的位于所述钢骨(1)内腔的环状部位,所述第二钢绞线(3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轮(342)、第二转轮(341)、第一转轮(351),且第二钢绞线(33)的绕过第三转轮(342)的角度小于第二钢绞线(33)的绕过第二转轮(341)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341)与所述吊座(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341)的轮面设有一圈尖齿(343)。

说明书 :

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模板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大型体育场馆以及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的造型设计越来越新颖独特,表现形式多样,各种超高劲性混凝土斜柱广泛应用于复杂异形建筑中。
[0003] 劲性混凝土斜柱结构,是在钢骨周围配置钢筋,浇筑混凝土后使钢骨与混凝土成为一体共同工作的组合结构构件,并且为了应对复杂异形建筑的复杂受力工况,劲性混凝土斜柱结构需要设计为较大支撑强度,并且支撑方向复杂。
[0004] 由于劲性混凝土斜柱结构有一定的斜度,如果当劲性混凝土斜柱结构的截面较大时,钢筋的质量和混凝土质量均较大,在自重情况下会施加于模板组件上,从而影响模板的位置,进而影响浇筑成型效果。
[0005]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强度较大的模板支撑体系,以应对大质量钢筋和大质量混凝土的自重。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提高模板的支撑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
[000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钢骨、模板组件和用于对模板组件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模板、两个第二侧模板、一个第三侧模板、支撑杆、对拉螺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侧模板位于钢骨的倾斜下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模板位于钢骨的倾斜上侧面的一侧,第一侧模板和第三侧模板通过穿过钢骨的对拉螺栓进行连接,两个第二侧模板分别位于钢骨的竖向侧面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模板通过穿过钢骨的对拉螺栓进行连接;多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和第三侧模板的合围面可拆卸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于钢骨的外表面;连接件设有两组且以对拉螺栓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模板的表面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钢骨进行固定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背板和钢骨进行连接,背面用于承托第一侧模板,因此钢骨起到承托第一侧模板的作用,以辅助支撑起第一侧模板,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而第一侧模板位于钢筋和混凝土的斜下方,因此能够极大提高模板组件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对能力。
[0010] 支撑组件对于模板组件起到支撑作用。
[0011] 利用支撑杆的抵接,以限定模板组件与钢骨之间的间隙尺寸,从而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稳定。
[0012]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且设有螺母,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钢骨所开设的通口,所述钢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两个夹板,夹板的一侧与所述通口的内边缘铰接连接,夹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锯齿段,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有第二锯齿段,两个夹板夹持住所述连接杆。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连接杆的一端先依次穿过背板、第一侧模板、通口,此时连接杆的端部位于两个夹板之间,在自重作用下,夹板倾斜翻转,夹板处于抵接于连接杆上,然后旋紧螺母,螺母抵接于背板上,从而螺母的旋紧力将迫使连接杆进行轴向移动,连接杆具有退出通口的位移趋势,此时,该位移趋势将转化为迫使夹板进一步翻转的运动趋势,此时夹板的第一锯齿段和连接杆的第二锯齿段更加紧密的咬合,从而快速实现连接杆与钢管之间的单向固定。
[0014] 通过该固定方式,在第一侧模板受到钢筋混凝土的下压力时,将带动连接杆进一步退出通口,即该下压力将转化为迫使连接杆位移的作用力,而夹板的第一锯齿段和连接杆的第二锯齿段更加紧密的咬合,将会进一步抵御该作用力,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抵御钢筋混凝土的下压力的能力,即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
[0015] 可选的,所述夹板的一侧焊接有转轴,所述通口的内边缘处开设有内凹弧槽,所述转轴位于内凹弧槽内。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夹板与通口内边缘的铰接配合,并且在夹板自重下,转轴与内凹弧槽的配合较为稳定,不易脱落,并且安装完连接杆之后,在抵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转轴与内凹弧槽的配合将更加稳定。
[0017]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绞线、预应力板和螺纹柱;位于所述对拉螺栓一侧的支撑杆设为两个,所述支撑杆轴向贯穿设有穿孔,所述钢骨上开设有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小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所述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均固定有绳卡,所述绳卡抵接于所述预应力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钢绞线依次穿过所述背板、一支撑杆的穿孔、钢骨的一安装孔、回绕穿过钢骨的另一安装孔、另一支撑杆的穿孔、穿过背板;所述预应力板上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柱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端部抵接于所述背板上。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动螺纹柱,其对背板和第一侧模板施加作用力,从而提高对第一侧模板的支撑效果。
[0019] 钢骨通过第一钢绞线和预应力板进行连接,即钢骨作为预应力板的受力基础,从而能够确保螺纹柱的抵接力的施加稳定性,并且钢骨作为受力基础,还能够进一步辅助支撑第一侧模板,从而提高模板组件的支撑强度。
[0020] 第一钢绞线具有预应拉力施加的特性,因此当第一钢绞线绷紧时,第一钢绞线上的拉伸预应力将会通过预应力板、螺纹柱而施加在背板和第一侧模板,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
[0021] 第一钢绞线位于支撑杆内,能够减少混凝土对于第一钢绞线的包覆,以便于浇筑完毕后,拆卸模板时可以将第一钢绞线拆卸下来。
[0022] 可选的,所述穿孔以所述支撑杆的轴心为轴线螺旋设置。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第一钢绞线于支撑杆内的长度,从而提高第一钢绞线的形变量,从而提高预应力强度。
[0024]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沿轴向拼接的杆状单元,相邻两个杆状单元之间设有两个碟形弹簧,两个碟形弹簧的内径处相抵接,两个碟形弹簧的外径处分别抵接于两个杆状单元的相近端面。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杆具有强弹性伸缩能力,而碟形弹簧的负载能力较强,能够抵御住第一钢绞线的强绷紧力,并进行大蓄能,以极大提高第一钢绞线的预应力的施加效果。
[0026]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脚手架和斜撑,所述斜撑的下端与脚手架连接,所述斜撑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侧模板。
[0027]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钢绞线、吊座、梁上座和电动葫芦,吊座固定于所述钢骨的顶部,所述第二钢绞线位于钢骨的斜上方,第二钢绞线的上端与吊座连接,第二钢绞线的下端绕过梁上座所设置的第一转轮,且第二钢绞线的下端与电动葫芦进行连接。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钢绞线,利用第二钢绞线的拉力,以对钢骨进行反向拉动,从而对钢骨的倾斜偏移的位移趋势进行阻止,变相支撑钢骨,而钢骨对第一侧模板进行辅助支撑,使得第二钢绞线的拉力作用于第一侧模板上,从而提高模板组件的支撑强度。
[0029] 可选的,所述吊座上设有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所述第二钢绞线的上端固定有吊钩,吊钩勾住所述第一钢绞线的位于所述钢骨内腔的环状部位,所述第二钢绞线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轮、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且第二钢绞线的绕过第三转轮的角度小于第二钢绞线的绕过第二转轮的角度。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绕设方式,第二钢绞线的拉力不仅施加于钢骨上,还施加于第一钢绞线上,因此第二钢绞线的拉力将部分转化为拉动第一钢绞线的力,该力转化为第一钢绞线的预应力,从而极大提高了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
[0031] 通过设置第二钢绞线的绕设角度,使得第二钢绞线分别对于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的作用力能够相叠加,该叠合合力倾斜向下,从而确保第二钢绞线的拉力能够大部分施加于反拉钢骨的方向上,以提高反拉效果。
[0032]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吊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的轮面设有一圈尖齿。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齿和第二钢绞线之间的咬合配合,能够增加第二钢绞线于第二转轮处的移动阻力,该移动阻力能够针对第二钢绞线于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之间部位的拉力进行维稳,从而确保拉力的稳定性。
[003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5] 1.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将背板和钢骨进行连接,背面用于承托第一侧模板,因此钢骨起到承托第一侧模板的作用,以辅助支撑起第一侧模板,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模板组件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对能力;
[0036] 2.通过设置夹板和连接杆的配合,可将第一侧模板下压力将转化为迫使连接杆位移的作用力,而夹板的第一锯齿段和连接杆的第二锯齿段更加紧密的咬合,将会进一步抵御该作用力,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抵御钢筋混凝土的下压力的能力,即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
[0037] 3.钢骨通过第一钢绞线和预应力板进行连接,钢骨作为预应力板的受力基础,能够进一步辅助支撑第一侧模板,从而提高模板组件的支撑强度;并且,当第一钢绞线绷紧时,第一钢绞线上的拉伸预应力将会通过预应力板、螺纹柱而施加在背板和第一侧模板,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模板的支撑强度;
[0038] 4.通过设置第二钢绞线,利用第二钢绞线的拉力,以对钢骨进行反向拉动,从而对钢骨的倾斜偏移的位移趋势进行阻止,并且钢骨对第一侧模板进行辅助支撑,使得第二钢绞线的拉力作用于第一侧模板上,从而提高模板组件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41] 图3是实施例2的钢骨的剖视图。
[0042]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3] 图5是实施例3的钢骨的剖视图。
[0044]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5] 图7是实施例4的支撑杆的局部示意图。
[0046] 图8是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7] 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8] 附图标记说明:1、钢骨;2、模板组件;3、支撑组件;10、横梁;11、对拉螺栓;12、通口;13、内凹弧槽;14、安装孔;21、第一侧模板;211、插杆;22、第二侧模板;23、第三侧模板;24、支撑杆;241、穿孔;242、杆状单元;25、背板;31、脚手架;32、斜撑;33、第二钢绞线;331、吊钩;34、吊座;341、第二转轮;342、第三转轮;343、尖齿;35、梁上座;351、第一转轮;36、电动葫芦;51、连接杆;511、第二锯齿段;52、螺母;53、夹板;531、转轴;54、预应力板;541、螺纹柱;542、螺纹套筒;55、第一钢绞线;551、绳卡;56、碟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0]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
[0051] 参照图1,复杂异形建筑的斜柱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钢骨1、模板组件2和用于对模板组件2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3。
[0052] 如图1和图2所示,模板组件2包括第一侧模板21、两个第二侧模板22、一个第三侧模板23、支撑杆24和对拉螺栓11,其中,第一侧模板21位于钢骨1的倾斜下侧面的一侧,第三侧模板23位于钢骨1的倾斜上侧面的一侧,第一侧模板21和第三侧模板23通过穿过钢骨1的对拉螺栓11进行连接,两个第二侧模板22分别位于钢骨1的竖向侧面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模板22通过穿过钢骨1的对拉螺栓11进行连接,即第一侧模板21、两个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共同合围住钢骨1,并且利用对拉螺栓11以对各侧模板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才有楞条作为固定各侧模板的结构。
[0053] 多个支撑杆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模板21、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的合围面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形式为,第一侧模板21、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的合围面均固定有插杆211,支撑杆24为管状,支撑杆24的一端套设于插杆211上,以实现支撑杆24分别与第一侧模板21、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的合围面的连接。
[0054] 当第一侧模板21、第二侧模板22和第三侧模板23合围之后,支撑杆24的自由端则抵接于钢骨1的外表面上,使得各侧模板与钢骨1之间形成稳定的间隙,以用于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稳定。
[0055] 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可以拆下各侧模板,此时插杆211与支撑杆24脱离插接,支撑杆24留在混凝土内。
[0056] 各侧模板中,第一侧模板21由于处在斜柱的斜下方,因此第一侧模板21受到钢筋混凝土的自重较大,为了增加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强度,模板组件2还包括连接件和背板25,连接件设有两组,两组连接件以对拉螺栓11为中心对称设置,而一组的各连接件沿钢骨
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
[0057]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一端与钢骨1的外表面焊接固定,连接杆5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侧模板21和背板25,背板25贴合于第一侧模板21的表面,连接杆51的穿过端设有螺母52。
[0058] 第一侧模板21的下压力将依次通过背板25、连接杆51而施加于钢骨1上,即钢骨1起到辅助支撑第一侧模板21的作用,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强度。
[0059] 浇筑混凝土后,可以卸下螺母52、背板25和第一侧模板21,然后将连接杆51的外露端进行切割即可。
[006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包括脚手架31和斜撑32,其中脚手架31可以选用满堂架或者悬挑式脚手架31,脚手架31可以安装于地面或横梁10上,脚手架31位于斜柱的斜下方,斜撑32的下端与满堂架连接,斜撑32的上端抵接于第一侧模板21,从而对模板组件2进行支撑。
[0061] 实施例2
[006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图4所示,钢骨1上设有两组通口12,两组通口12以对拉螺栓11为中心对称设置,一组内的各通口12沿钢骨1轴向间隔排布,通口12与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钢骨1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两组夹板53,夹板53的一侧与通口12的内边缘铰接连接,具体为,夹板53的一侧焊接有转轴531,通口12的内边缘处开设有内凹弧槽13,转轴531位于内凹弧槽13内,由于第一侧模板21倾斜设置,因此在重力作用下,夹板53上的转轴531会与内凹弧槽13进行稳定配合,从而实现铰接连接。
[0063] 同时,夹板53远离转轴531的一侧设有第一锯齿段(图中未示出)。
[0064] 连接杆51的表面设有第二锯齿段511,第二锯齿段511用于与第一锯齿段进行咬合配合。
[0065] 安装时,连接杆51的一端先依次穿过背板25、第一侧模板21、通口12,此时连接杆51的端部位于两个夹板53之间,在自重作用下,夹板53倾斜翻转,夹板53处于抵接于连接杆
51上,第二锯齿段511与第一锯齿段进行初步的咬合配合;然后固定连接杆51不转,并旋紧螺母52,螺母52抵接于背板25上,因此螺母52的旋紧力将连接杆51沿远离钢骨1方向轴向移动,并且通过第二锯齿段511和第一锯齿段的配合,以迫使夹板53进一步翻转的运动趋势,此时夹板53的第一锯齿段和连接杆51的第二锯齿段511更加紧密的咬合,从而快速实现连接杆51与钢管之间的单向固定。
[0066]  当在第一侧模板21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下压力时,将通过背板25以带动连接杆51进一步沿远离钢骨1方向轴向移动,即该下压力将转化为迫使连接杆51位移的作用力,而夹板53的第一锯齿段和连接杆51的第二锯齿段511更加紧密的咬合,将会进一步抵御该作用力,从而提高第一侧模板21抵御钢筋混凝土的下压力的能力,进而提高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强度。
[0067] 实施例3
[0068]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6所示,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绞线55、预应力板54和螺纹柱541,其中预应力板54位于背板25的远离第一侧模板21的一侧,位于对拉螺栓11同一侧的支撑杆24设为两个,支撑杆24轴向贯穿设有穿孔241,穿孔241以支撑杆24的轴心为轴线螺旋设置,钢骨1上开设有一一对应支撑杆24设置的安装孔14,安装孔14小于支撑杆24的直径,即确保支撑杆24不会穿过安装孔14,支撑杆24的端部仅抵接于钢骨1外表面。
[0069] 第一钢绞线55依次穿过预应力板54、背板25、一支撑杆24的穿孔241、钢骨1的一安装孔14、回绕穿过钢骨1的另一安装孔14、另一支撑杆24的穿孔241、穿过背板25和预应力板54,即第一钢绞线55呈U形布设,第一钢绞线55的弯曲部位位于钢骨1内腔中,第一钢绞线55的端部外露于预应力板54的一侧,同时,第一钢绞线55的两端均固定有绳卡551,绳卡551抵接于预应力板54的表面。
[0070] 预应力板54上设有螺纹套筒542,螺纹套筒542的轴线垂直于背板25的表面,螺纹柱541与螺纹套筒542螺纹连接,螺纹柱541的端部抵接于背板25上。
[0071] 利用第一钢绞线55的连接,使得钢骨1作为预应力板54的受力基础,并利用螺纹柱541的抵接力,以对背板25和第一侧模板21施加作用力,从而提高对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效果。
[0072] 其次,当第一钢绞线55绷紧时,第一钢绞线55上的拉伸预应力将会通过预应力板54、螺纹柱541而施加在背板25和第一侧模板21,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强度。
[0073]  最后,浇筑完毕后,拆卸模板时可以将第一钢绞线55拆卸下来,方便快捷。
[0074] 实施例4
[0075]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支撑杆24包括多个沿轴向拼接的杆状单元242,穿孔241贯穿各杆状单元242,相邻两个杆状单元242之间设有两个碟形弹簧56,两个碟形弹簧56的内径处相抵接,两个碟形弹簧56的外径处分别抵接于两个杆状单元
242的相近端面。
[0076] 同时,碟形弹簧56套设于第一钢绞线55上,碟形弹簧56的内径等于第一钢绞线55的外径,即第一钢绞线55的外表面抵接于碟形弹簧56的内边缘。
[0077] 首先,利用碟形弹簧56的高负载能力,以抵御住第一钢绞线55的强绷紧力,并进行大蓄能,从而极大提高第一钢绞线55的预应力的施加效果。
[0078]  其次,利用碟形弹簧56对第一钢绞线55进行约束,以减少第一钢绞线55的错位情况。
[0079] 实施例5
[0080] 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图9所示,支撑组件3包括第二钢绞线33、吊座34、梁上座35和电动葫芦36,其中吊座34焊接固定于钢骨1的顶部,吊座34上设有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二转轮341和第三转轮342,其中第二转轮341与吊座34固定连接,第二转轮
341的轮面设有一圈尖齿343;梁上座35安装于横梁10上,梁上座35设有第一转轮351。
[0081] 第二钢绞线33位于钢骨1的斜上方,第二钢绞线33的上端固定有吊钩331,吊钩331勾住第一钢绞线55的位于钢骨1内腔的环状部位,第二钢绞线3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转轮342、第二转轮341、第一转轮351,其中第二钢绞线33的绕过第三转轮342的角度小于第二钢绞线33的绕过第二转轮341的角度,最后,第二钢绞线33的下端与电动葫芦36进行连接,即利用电动葫芦36或者其他起吊设备以绷紧第二钢绞线33。
[0082] 利用第二钢绞线33的绷紧拉力,以对钢骨1进行反向拉动,从而对钢骨1的倾斜偏移的位移趋势进行阻止,从而支撑起钢骨1,而通过连接件,钢骨1对第一侧模板21具备支撑作用,因此第二钢绞线33的拉力能够作用于第一侧模板21上,从而提高模板组件2的支撑强度。
[0083] 通过吊钩331,第二钢绞线33的拉力还施加于第一钢绞线55上,因此第二钢绞线33的拉力将部分转化为拉动第一钢绞线55的力,该力转化为第一钢绞线55的预应力,从而极大提高了第一侧模板21的支撑强度。
[008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