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396431.X

文献号 : CN1171294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民杰马超陈晔季宁吴国鹏

申请人 : 天津仁爱学院天津可宏振星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机匣涂层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液压元件,所述液压元件的伸缩端固接有与滑动环架转动配合的推动环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花键连接有与蓄压块固接的转动盘,所述滑动环架滑动连接有与滑动壳固接的L形杆,所述滑动壳固接有与滑动盘固接的挤压台,所述滑动盘滑动连接有摩擦轴,所述滑动环架滑动连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与滑动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本发明通过第二弹性元件蓄积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滑动壳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周向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模仿机匣内壁与叶片的实际接触状态,提高检测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固接有放置台(102),所述支撑架(101)固接有控制终端(103),所述支撑架(101)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液压元件(104),所述液压元件(104)的伸缩端固接有推动环架(105),所述推动环架(105)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扫描测量装置(106),所述推动环架(105)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07),所述转动环(107)固接有滑动环架(108),所述支撑架(101)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9)的输出轴花键连接有与所述滑动环架(108)转动配合的转动盘(110),所述转动盘(110)固接有环形阵列的蓄压块(111),所述滑动环架(108)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L形杆(112),所述L形杆(112)固接有滑动壳(113),所述滑动壳(113)远离所述滑动环架(108)的一端固接有挤压台(114),所述挤压台(114)固接有滑动盘(115),所述滑动盘(115)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所述摩擦轴(116)固接有与相邻所述挤压台(114)配合的挤压块(117),所述摩擦轴(116)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盘(11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118),所述滑动环架(108)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稳定架(119),所述稳定架(119)与相邻的所述滑动壳(1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120);

环形阵列的所述稳定架(119)与所述滑动环架(108)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201),所述第三弹性元件(201)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20)的弹性系数,所述滑动壳(113)与相邻的所述挤压台(114)和相邻的所述摩擦轴(116)共同滑动连接有触发架(202),所述触发架(202)与相邻的所述稳定架(119)固接;

所述滑动环架(108)、所述稳定架(119)和所述滑动壳(113)均固接有电磁铁(121),所述电磁铁(121)与所述控制终端(103)电连接;

所述支撑架(101)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0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302),所述支撑架(101)转动连接有第一齿环(303),所述第一齿轮(302)与所述第一齿环(303)啮合,所述第一齿环(303)固接有伸缩杆(304),所述伸缩杆(304)的伸缩端与所述转动环(107)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台(114)为圆台形,且所述挤压台(114)直径小的一端远离相邻的所述滑动壳(113),所述挤压块(117)具有与所述挤压台(114)侧面配合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阵列的所述稳定架(119)均固接有触发杆(305),所述转动盘(110)远离所述蓄压块(11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6),环形阵列的所述触发杆(305)均与所述滑动块(306)配合,所述转动盘(110)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308),所述压力传感器(308)与所述滑动块(306)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阵列的所述挤压台(114)均固接有出风壳(401),所述出风壳(401)靠近相邻所述滑动盘(115)的一侧设置有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所述出风壳(401)固接且连通有进气管(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02)固接有第三伺服电机(501),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齿轮(502),所述放置台(102)转动连接有转环(503),所述转环(503)固接有第二齿环(504),所述第二齿轮(502)与所述第二齿环(504)啮合,所述转环(503)的内壁固接有环形阵列的推块(505),所述放置台(102)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推动架(506),环形阵列的所述推动架(50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推块(505)配合,所述推动架(506)固接有均匀分布的环形滑轨(507),均匀分布的所述环形滑轨(507)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08),所述滑块(508)滑动连接有柔性卡爪(509),所述柔性卡爪(509)与相邻的所述滑块(508)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5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阵列的所述推动架(506)的底部均固接有第四伺服电机(601),所述第四伺服电机(6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602),位于底部的所述滑块(508)固接有第三齿环(603),所述第三齿轮(602)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齿环(603)啮合,所述滑块(508)固接有对角镜像分布的推板(604),所述滑块(508)与相邻的所述环形滑轨(507)之间设置有第六弹性元件(605),相邻的所述柔性卡爪(509)之间固接有线缆(606)。

7.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的检测方法,应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需要对修正后的机匣涂层进行附着性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机匣放置于放置台(102),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103)开启第三伺服电机(501),第三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502)带动转环(503)同步转动,转环(503)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推块(505)带动相邻的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块(508)同步滑动,环形阵列的三个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对机匣进行夹紧;

步骤S2:当柔性卡爪(509)与机匣接触时,工作人员开启环形阵列的第四伺服电机(601),第四伺服电机(601)带动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同时第六弹性元件(605)压缩,下部的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沿机匣的外壁滑动,线缆(606)紧绷拽动中部的柔性卡爪(509)向下发生形变对机匣施加向下的扣紧力,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带动其上推板(604)同步运动,当下部的滑块(508)上部的推板(604)与中部的滑块(508)下部的推板(604)接触后,此时下部的滑块(508)推动中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对机匣的固定;

步骤S3:当机匣固定完成后,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电磁铁(121),直至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收电磁铁(121)吸附力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120)压缩,然后开启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的伸缩端带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带动滑动环架(108)和转动盘(110)及其上零件同步运动,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上升至机匣底部后,关闭液压元件(104),然后工作人员逐渐减小电磁铁(121)电流,此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滑动壳(113)复位带动摩擦轴(116)缓慢贴合至机匣内壁,然后关闭电磁铁(121);

步骤S4:然后开启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盘(110)转动,转动盘(110)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蓄压块(111)转动推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带动外侧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分离,同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压缩蓄积冲击力,然后转动盘(110)继续转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快速推动滑动壳(113)复位,滑动壳(113)复位推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冲击机匣内壁,然后第二弹性元件(120)继续推动滑动壳(113),此时滑动壳(113)带动挤压台(114)挤压环形阵列的挤压块(117),此时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贴合机匣内壁向外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发生滑动摩擦;

步骤S5:由于对机匣内壁进行冲击时,会有灰尘掉落,此时开启外界负压装置,由机匣内壁掉落的灰尘由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吸入进入出风壳(401),然后灰尘由出风壳(401)进入进气管(403),灰尘由进气管(403)排出至外部;

步骤S6:同时开启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带动滑动环架(108)沿机匣周期性上升,由于机匣内壁为弧形面,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在上升过程中,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为例,滑动壳(113)带动其内部的触发架(202)同步上升移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通过滑动壳(113)带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贴合机匣内壁,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一部分弹力,同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复位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稳定架(119)带动触发架(202)始终贴合机匣内壁,同时稳定架(119)挤压第二弹性元件(120);

步骤S7:同时开启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02)周期性转动,第一齿轮(302)转动带动第一齿环(303)同步转动,第一齿环(303)转动带动伸缩杆(304)同步转动,伸缩杆(304)转动带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带动滑动环架(108)转动,滑动环架(108)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同步转动,改变周向检测位置;

步骤S8:当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复位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带动其上触发杆(305)同步向外滑动,触发杆(305)向外滑动向下挤压滑动块(306),滑动块(306)受触发杆(305)挤压力沿转动盘(110)向下滑动,同时第四弹性元件(307)压缩,压力传感器(308)检测到压力变化,压力传感器(308)向控制终端(103)发出信号,然后控制终端(103)向液压元件(104)发出信号,延缓液压元件(104)上升时间,如此直至对机匣检测结束。

说明书 :

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匣涂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机匣封严涂层用于代替机匣内壁与转子叶片接触碰撞,从而避免叶片与机匣直接硬碰撞,导致转子叶片和机匣出现损坏,但由于机匣封严涂层与叶片的碰撞时会逐渐消耗封严涂层,所以需要进行定期修补机匣封严涂层,但为了避免后续修补的封严涂层与机匣内壁的附着力不足,导致机匣封严涂层在与叶片的碰撞时出现大面积脱落,致使叶片受损,需要在使用前对修补完成后的封严涂层进行附着精度检测,而现有的封严涂层附着精度检测装置,在对机匣内部壁涂层检测时仅通过简单的冲击轴对内壁进行冲击检测,而在机匣与叶片实际运行时,叶片转动受离心力伸长与机匣产生碰撞摩擦状态,因此无法精确检测出机匣涂层的附着强度。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放置台,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支撑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液压元件,所述液压元件的伸缩端固接有推动环架,所述推动环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扫描测量装置,所述推动环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固接有滑动环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花键连接有与所述滑动环架转动配合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固接有环形阵列的蓄压块,所述滑动环架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L形杆,所述L形杆固接有滑动壳,所述滑动壳远离所述滑动环架的一端固接有挤压台,所述挤压台固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摩擦轴,所述摩擦轴固接有与相邻所述挤压台配合的挤压块,所述摩擦轴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滑动环架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与相邻的所述滑动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
[0005]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台为圆台形,且所述挤压台直径小的一端远离相邻的所述滑动壳,所述挤压块具有与所述挤压台侧面配合的倾斜面。
[0006] 进一步的,环形阵列的所述稳定架与所述滑动环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所述滑动壳与相邻的所述挤压台和相邻的所述摩擦轴共同滑动连接有触发架,所述触发架与相邻的所述稳定架固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环架、所述稳定架和所述滑动壳均固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环啮合,所述第一齿环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转动环固接。
[0009] 进一步的,环形阵列的所述稳定架均固接有触发杆,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蓄压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环形阵列的所述触发杆均与所述滑动块配合,所述转动盘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滑动块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
[0010] 进一步的,环形阵列的所述挤压台均固接有出风壳,所述出风壳靠近相邻所述滑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环形阵列的吸风孔,所述出风壳固接且连通有进气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台固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放置台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固接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环啮合,所述转环的内壁固接有环形阵列的推块,所述放置台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推动架,环形阵列的所述推动架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推块配合,所述推动架固接有均匀分布的环形滑轨,均匀分布的所述环形滑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有柔性卡爪,所述柔性卡爪与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
[0012] 进一步的,环形阵列的所述推动架的底部均固接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位于底部的所述滑块固接有第三齿环,所述第三齿轮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齿环啮合,所述滑块固接有对角镜像分布的推板,所述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环形滑轨之间设置有第六弹性元件,相邻的所述柔性卡爪之间固接有线缆。
[0013] 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的检测方法,应用上述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S1:当需要对修正后的机匣涂层进行附着性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机匣放置于放置台,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开启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转环同步转动,转环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推块带动相邻的推动架沿放置台向内滑动,推动架沿放置台向内滑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块同步滑动,环形阵列的三个滑块带动其上柔性卡爪对机匣进行夹紧;
[0015] 步骤S2:当柔性卡爪与机匣接触时,工作人员开启环形阵列的第四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带动下部的滑块沿环形滑轨滑动,同时第六弹性元件压缩,下部的滑块带动其上柔性卡爪沿机匣的外壁滑动,线缆紧绷拽动中部的柔性卡爪向下发生形变对机匣施加向下的扣紧力,下部的滑块沿环形滑轨滑动带动其上推板同步运动,当下部的滑块上部的推板与中部的滑块下部的推板接触后,此时下部的滑块推动中部的滑块沿环形滑轨滑动,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对机匣的固定;
[0016] 步骤S3:当机匣固定完成后,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电磁铁,直至稳定架和滑动壳收电磁铁吸附力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第三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压缩,然后开启液压元件,液压元件的伸缩端带动推动环架向上运动,推动环架向上运动带动滑动环架和转动盘及其上零件同步运动,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上升至机匣底部后,关闭液压元件,然后工作人员逐渐减小电磁铁电流,此时第三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复位,滑动壳复位带动摩擦轴缓慢贴合至机匣内壁,然后关闭电磁铁;
[0017] 步骤S4:然后开启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蓄压块转动推动L形杆沿滑动环架向内滑动,L形杆沿滑动环架向内滑动带动外侧环形阵列的摩擦轴与机匣内壁分离,同时第二弹性元件压缩蓄积冲击力,然后转动盘继续转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复位快速推动滑动壳复位,滑动壳复位推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冲击机匣内壁,然后第二弹性元件继续推动滑动壳,此时滑动壳带动挤压台挤压环形阵列的挤压块,此时环形阵列的摩擦轴贴合机匣内壁向外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与机匣内壁发生滑动摩擦;
[0018] 步骤S5:由于对机匣内壁进行冲击时,会有灰尘掉落,此时开启外界负压装置,由机匣内壁掉落的灰尘由环形阵列的吸风孔吸入进入出风壳,然后灰尘由出风壳进入进气管,灰尘由进气管排出至外部;
[0019] 步骤S6:同时开启液压元件,液压元件带动滑动环架沿机匣周期性上升,由于机匣内壁为弧形面,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在上升过程中,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为例,滑动壳带动其内部的触发架同步上升移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复位通过滑动壳带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贴合机匣内壁,第二弹性元件复位一部分弹力,同时第三弹性元件复位带动稳定架沿滑动环架向外滑动,稳定架带动触发架始终贴合机匣内壁,同时稳定架挤压第二弹性元件;
[0020] 步骤S7:同时开启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周期性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环同步转动,第一齿环转动带动伸缩杆同步转动,伸缩杆转动带动转动环同步转动,转动环同步转动带动滑动环架转动,滑动环架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动壳同步转动,改变周向检测位置;
[0021] 步骤S8:当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时,第三弹性元件复位带动稳定架沿滑动环架向外滑动,稳定架沿滑动环架向外滑动带动其上触发杆同步向外滑动,触发杆向外滑动向下挤压滑动块,滑动块受触发杆挤压力沿转动盘向下滑动,同时第四弹性元件压缩,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化,压力传感器向控制终端发出信号,然后控制终端向液压元件发出信号,延缓液压元件上升时间,如此直至对机匣检测结束。
[0022] 有益效果为:
[0023] 1、通过第二弹性元件蓄积滑动壳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滑动壳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周向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与机匣内壁发生动摩擦,进而模仿机匣内壁与叶片的实际接触状态,提高对机匣内壁涂层的检测精度。
[0024] 2、通过稳定架弥补第二弹性元件所释放的部分弹力,避免由于机匣内壁半径变化,导致环形阵列的摩擦轴对机匣内壁的力度出现变化,降低对机匣内壁涂层的附着强度检测精度。
[0025] 3、通过稳定架带动滑动块挤压第四弹性元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化向控制终端发出信号,延缓液压元件上升时间,增加对机匣内壁冲击检测的时长,进而提高对机匣内壁的涂层的检测位置,确保检测精度。
[0026] 4、通过吸风孔吸收滑动壳冲击机匣内壁所掉落的灰尘,避免灰尘附着在扫描测量装置,导致扫描测量装置无法准确测量经过冲击后的机匣内壁涂层状态。
[0027] 5、通过交错转动的方式增加相邻两个柔性卡爪其上橡胶块的距离,使线缆紧绷拽动橡胶块向下发生形变,进而使均匀分布的三个柔性卡爪对机匣形成螺旋向下的扣紧力,避免机匣在进行检测时,频繁对机匣的冲击造成机匣的位置偏移,导致对机匣内壁涂料的附着度检测不准确。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液压元件和第一伺服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转动盘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转动盘和蓄压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滑动壳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滑动盘和摩擦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转动盘和滑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放置台和转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为本发明滑块和柔性卡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1为本发明滑块和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01‑支撑架,102‑放置台,103‑控制终端,104‑液压元件,105‑推动环架,106‑扫描测量装置,107‑转动环,108‑滑动环架,109‑第一伺服电机,110‑转动盘,111‑蓄压块,112‑L形杆,113‑滑动壳,114‑挤压台,115‑滑动盘,116‑摩擦轴,117‑挤压块,118‑第一弹性元件,119‑稳定架,120‑第二弹性元件,121‑电磁铁,201‑第三弹性元件,202‑触发架,301‑第二伺服电机,302‑第一齿轮,303‑第一齿环,304‑伸缩杆,305‑触发杆,306‑滑动块,307‑第四弹性元件,308‑压力传感器,401‑出风壳,402‑吸风孔,403‑进气管,501‑第三伺服电机,502‑第二齿轮,503‑转环,504‑第二齿环,505‑推块,506‑推动架,
507‑环形滑轨,508‑滑块,509‑柔性卡爪,510‑第五弹性元件,601‑第四伺服电机,602‑第三齿轮,603‑第三齿环,604‑推板,605‑第六弹性元件,606‑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41] 实施例1: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参照图1‑图7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01,支撑架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02,放置台102用于放置待检测机匣,支撑架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终端103,支撑架101固定连接有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与控制终端103电连接,液压元件10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环架105,液压元件104用于带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推动环架105固定连接有扫描测量装置106,扫描测量装置106与控制终端103电连接,扫描测量装置106用于扫描检测机匣涂层完整性,推动环架105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07,转动环10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架108,支撑架1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的输出轴花键连接有与滑动环架108转动配合的转动盘110,转动盘110位于滑动环架108的上方,转动盘110固定连接有环形阵列的六个蓄压块111,蓄压块111为类直角三角形,设置有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且蓄压块111的短直角边与转动盘110的半径重合,滑动环架108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六个的L形杆112,蓄压块111的长直角边推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当L形杆112滑动至与长直角边分离后,L形杆112沿短直角边快速弹出,环形阵列的L形杆1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壳113,滑动壳1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台114,挤压台114为横向放置的圆台形,挤压台114直径小的一端远离相邻的滑动壳113,挤压台114固定连接有滑动盘115,滑动盘115设置有环形阵列的六个滑槽,滑动盘115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六个摩擦轴116,环形阵列的六个摩擦轴116均固定连接有与挤压台114配合的挤压块117,挤压块117具有与挤压台
114侧面配合的倾斜面,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均与滑动盘11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
118,挤压台114直径较小的一端推动环形阵列的挤压块117,挤压块117受沿挤压台114挤压力带动摩擦轴116沿滑动盘115周向打开,滑动环架108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六个的稳定架
119,稳定架119与相邻的滑动壳1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120,通过第二弹性元件120蓄积滑动壳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滑动壳113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周向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发生动摩擦,进而模仿机匣内壁与叶片的实际接触状态,提高对机匣内壁涂层的检测精度,滑动环架108、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121,电磁铁121与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电磁铁121通电吸附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收缩至稳定状态,缩小本装置的检测半径,通过电磁铁121收缩和缓慢开启稳定架119和滑动壳
113,避免滑动壳113直接冲击至机匣内壁,导致与后续检测时的冲击力不一致,影响检测精度。
[0042] 参照图6和图7所示,环形阵列的六个挤压台114直径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出风壳401,出风壳401靠近机匣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出风壳401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进气管403,进气管403与外部负压装置连通,通过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将冲击机匣内壁时掉落的灰尘抽走,避免灰尘附着在扫描测量装置106,导致扫描测量装置106无法准确测量经过冲击后的机匣内壁涂层状态。
[0043] 当需要对机匣上的涂层进行附着性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机匣放在所需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开启电磁铁121,此时滑动环架108上的电磁铁121吸附稳定架119上的电磁铁121,稳定架119上的电磁铁121吸附滑动壳113上的电磁铁121,使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向内滑动,同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120压缩,直至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受电磁铁121吸附力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开启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的伸缩端带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推动环架105通过转动环107带动滑动环架108向上运动,滑动环架108带动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同步向上运动,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上升至机匣底面后关闭液压元件
104,此时工作人员开始减小电磁铁121上流通的电流,在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
120的作用下,滑动壳113复位并带动摩擦轴116缓慢贴合至机匣内壁,然后关闭电磁铁121,通过电磁铁121的吸附力使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缓慢贴合机匣内壁,避免滑动壳113直接冲击至机匣内壁,导致与后续检测时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不一致,影响检测精度。
[0044] 当摩擦轴116缓慢贴合至机匣内壁后,工作人员开启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盘110转动,转动盘110转动带动底部环形阵列的六个蓄压块111同步转动,环形阵列的蓄压块111转动通过其上长直角边推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L形杆112带动滑动壳113同步滑动,滑动壳113带动外侧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分离,同时第二弹性元件120被压缩并蓄积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当蓄压块111推动L形杆112至短直角边与长直角边交汇处时,L形杆112与蓄压块111长直角边分离,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快速推动滑动壳113复位,滑动壳113复位推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冲击机匣内壁,当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接触后,滑动壳113带动挤压台114挤压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上的挤压块117,挤压块117受挤压台114挤压力带动摩擦轴116沿滑动盘115滑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沿滑动盘115滑动并贴合机匣内壁,且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向外打开,使环形阵列的六个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发生滑动摩擦,通过压缩第二弹性元件120蓄积滑动壳113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并借助滑动壳113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周向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周向都开始与机匣内壁发生动摩擦,进而模仿机匣内壁与叶片的实际接触状态,提高对机匣内壁涂层的检测精度。
[0045] 由于对机匣内壁进行冲击时,会有灰尘掉落,此时开启外界负压装置,灰尘由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进入出风壳401,然后灰尘由出风壳401进入进气管403,并由进气管403排出至外部,避免受摩擦轴116冲击所掉落的灰尘掉落附着在扫描测量装置106,导致扫描测量装置106无法准确测量经过冲击后的机匣内壁涂层状态,如此循环直至检测结束。
[0046]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6和图7所示,环形阵列的六个稳定架119均与相邻的滑动环架108之间设置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201,第三弹性元件201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元件120的弹性系数,第三弹性元件201推动稳定架119压缩第二弹性元件120,以保持第二弹性元件120的压缩程度,确保滑动壳113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保持一致,滑动壳113与相邻的挤压台114和相邻的摩擦轴116共同滑动连接有触发架202,触发架202与相邻的稳定架119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弹性元件201推动稳定架119弥补和抵消第二弹性元件120所释放和增加的部分弹力,避免由于机匣内壁半径变化,导致第二弹性元件120蓄积的弹力程度出现变化,导致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的力度出现变化,致使对机匣内壁涂层的附着强度检测出现误差。
[0047] 在液压元件104带动滑动环架108沿机匣周期性上升的过程中,滑动壳113会带动其内部的触发架202同步上升移动,此时若机匣内壁为弧形面(此处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为例),第二弹性元件120会逐渐复位并通过滑动壳113带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贴合机匣内壁,且第二弹性元件120逐渐复位会减小其自身的弹力,同时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201也会逐渐复位并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使稳定架119带动触发架202始终贴合机匣内壁,同时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时,稳定架119会挤压第二弹性元件120再次恢复第二弹性元件120的弹力,通过稳定架119弥补第二弹性元件120所释放的部分弹力,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因机匣内壁半径出现变化,导致第二弹性元件120蓄积的弹力增加和减少,致使第二弹性元件120所蓄积的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的冲击力度出现变化,造成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冲击的力度不一致,影响对机匣内壁涂层附着强度的检测结果
[0048]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参照图2‑图4所示,支撑架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2,支撑架1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02啮合的第一齿环303,第一齿环303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伸缩杆304,伸缩杆304用于适用转动环107的高度变化,镜像分布的两个伸缩杆304的伸缩端与转动环107固定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01带动滑动环架108转动,滑动环架108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六个滑动壳113同步转动,进而改变对内壁的检测位置,避免滑动壳113位置固定,导致机匣内壁涂层的附着强度的检测精度降低。
[0049] 参照图8所示,环形阵列的六个稳定架119上部均固定连接有触发杆305,转动盘110远离转动环10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6,滑动块306具有倒圆台形凹槽,触发杆305具有与倒圆台形凹槽贴合的倾斜面,环形阵列的六个触发杆305均与滑动块306配合,触发杆305通过其上倾斜面挤压滑动块306,滑动块306受触发杆305挤压力沿转动盘110上下滑动,转动盘110内设置有与控制终端103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308,压力传感器308与滑动块
306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307,压力传感器308用于检测第四弹性元件307的压力变化,通过调控液压元件104的停留时长,提高对机匣内壁的涂层的检测位置,确保检测精度。
[0050] 在开始对机匣检测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02周期性转动,第一齿轮302转动带动第一齿环303同步转动,第一齿环303转动带动镜像分布的两个伸缩杆304同步转动,伸缩杆304转动带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带动滑动环架108转动,滑动环架108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同步转动,避免因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位置固定,导致摩擦轴116始终冲击同一位置,致使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的检测精度降低。
[0051] 在检测内壁半径增大机匣的过程中,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201复位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带动其上触发杆305同步向外滑动,触发杆305向外滑动向下挤压滑动块306,滑动块306受触发杆305挤压力沿转动盘110向下滑动,同时第四弹性元件307被压缩,此时压力传感器308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向控制终端103发出信号,然后控制终端103向液压元件104发出信号,延缓液压元件
104上升时间,避免因机匣内壁半径增大,致使所需检测的机匣内壁面积增加,使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的检测精度降低。
[0052]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参照图9‑图11所示,放置台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501,第三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2,放置台10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环503,转环503的中心轴线与放置台102的中心轴线重合,转环5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504,第二齿轮502与第二齿环504啮合,转环503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阵列的三个推块505,推块505为类三角形,放置台102设置有环形阵列的三个直槽,放置台102通过环形阵列的三个直槽分别滑动连接有推动架506,环形阵列的三个推动架506与相邻的推块505配合,转环503通过其斜边推动相邻的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对待检测机匣进行夹紧,推动架506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三个环形滑轨507,且均匀分布的三个环形滑轨507的长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均匀分布的三个环形滑轨507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508,滑块508滑动连接有柔性卡爪509,柔性卡爪509由滑动轴和橡胶块组成,柔性卡爪509的橡胶块与滑块508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元件510,通过环形阵列的三个柔性卡爪509上橡胶块以及第五弹性元件510对机匣进行柔性固定,避免在对机匣进行冲击检测时,因采用硬性夹具对机匣固定,导致摩擦轴116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机匣上,致使机匣出现损坏。
[0053]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环形阵列的三个推动架50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伺服电机601,第四伺服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602,位于底部的滑块508固定连接有第三齿环603,第四伺服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三齿轮602转动,第三齿轮602转动通过第三齿环603带动相邻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第三齿轮602与相邻的第三齿环603啮合,滑块508固定连接有对角镜像分布的两个推板604,滑块508与相邻的环形滑轨507之间设置有第六弹性元件605,第六弹性元件605用于复位相邻的滑块508,相邻的两个柔性卡爪509上橡胶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线缆606,线缆606用于向下拖拽柔性卡爪509上橡胶块并对机匣施加向下的扣紧力,通过线缆606紧绷拽动橡胶块向下发生形变,进而使均匀分布的三个柔性卡爪509对机匣形成螺旋向下的扣紧力,避免在检测机匣时,频繁对机匣的冲击造成机匣的位置偏移,导致对机匣内壁涂料的附着度检测不准确。
[0054] 在工作人员将机匣放置于放置台102上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103开启第三伺服电机501,第三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502同步转动,第二齿轮502转动通过第二齿环504带动转环503同步转动,转环503转动带动环形阵列的三个推块505同步转动,环形阵列的三个推块505转动带动相邻的三个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三个滑块508同步滑动,滑块508运动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同步运动,当柔性卡爪509与机匣接触后,此时环形阵列的三个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对机匣进行夹紧,同时第五弹性元件510被压缩,通过环形阵列的柔性卡爪509以及第五弹性元件510对机匣进行柔性固定,避免在对机匣进行冲击力检测时,因采用硬性夹具夹持机匣,导致硬性夹具受摩擦轴116冲击力出现磨损和形变,致使机匣出现损坏。
[0055] 在上述过程中,当柔性卡爪509与机匣接触时,工作人员开启环形阵列的三个第四伺服电机601,第四伺服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其上第三齿轮602同步转动,第三齿轮602转动通过第三齿环603带动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同时第六弹性元件605被压缩,下部的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沿机匣的外壁滑动。
[0056] 在下部的柔性卡爪509沿机匣外壁滑动的过程中,下部柔性卡爪509与中部柔性卡爪509之间的距离增加,线缆606紧绷拽动中部的柔性卡爪509上的橡胶块向下发生形变对机匣施加向下的扣紧力,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带动其上推板604同步运动,当下部滑块508上侧的推板604与中部滑块508下侧的推板604接触后,此时下部的滑块508推动中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如此循环,通过交错转动的方式增加相邻两个柔性卡爪509其上橡胶块的距离,此时线缆606紧绷拽动橡胶块向下发生形变,进而使均匀分布的三个柔性卡爪509上的橡胶块对机匣形成螺旋向下的扣紧力,增加机匣下侧面与放置台102的静摩擦力,避免机匣在进行检测时,频繁对机匣的冲击造成机匣的位置偏移,导致摩擦轴116对机匣内壁涂料的附着度检测不准确。
[0057]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的检测方法,应用上述一种机匣封严涂层修整后附着度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58] 步骤S1:当需要对修正后的机匣涂层进行附着性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机匣放置于放置台102,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103开启第三伺服电机501,第三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齿轮502带动转环503同步转动,转环503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推块505带动相邻的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推动架506沿放置台102向内滑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块508同步滑动,环形阵列的三个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对机匣进行夹紧;
[0059] 步骤S2:当柔性卡爪509与机匣接触时,工作人员开启环形阵列的第四伺服电机601,第四伺服电机601带动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同时第六弹性元件605压缩,下部的滑块508带动其上柔性卡爪509沿机匣的外壁滑动,线缆606紧绷拽动中部的柔性卡爪509向下发生形变对机匣施加向下的扣紧力,下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带动其上推板604同步运动,当下部的滑块508上部的推板604与中部的滑块508下部的推板604接触后,此时下部的滑块508推动中部的滑块508沿环形滑轨507滑动,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对机匣的固定;
[0060] 步骤S3:当机匣固定完成后,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电磁铁121,直至稳定架119和滑动壳113收电磁铁121吸附力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120压缩,然后开启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的伸缩端带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推动环架105向上运动带动滑动环架108和转动盘110及其上零件同步运动,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上升至机匣底部后,关闭液压元件104,然后工作人员逐渐减小电磁铁121电流,此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和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滑动壳113复位带动摩擦轴116缓慢贴合至机匣内壁,然后关闭电磁铁121;
[0061] 步骤S4:然后开启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盘110转动,转动盘110转动通过环形阵列的蓄压块111转动推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L形杆112沿滑动环架108向内滑动带动外侧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分离,同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压缩蓄积冲击力,然后转动盘110继续转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快速推动滑动壳113复位,滑动壳113复位推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冲击机匣内壁,然后第二弹性元件120继续推动滑动壳113,此时滑动壳113带动挤压台114挤压环形阵列的挤压块117,此时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贴合机匣内壁向外打开,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与机匣内壁发生滑动摩擦;
[0062] 步骤S5:由于对机匣内壁进行冲击时,会有灰尘掉落,此时开启外界负压装置,由机匣内壁掉落的灰尘由环形阵列的吸风孔402吸入进入出风壳401,然后灰尘由出风壳401进入进气管403,灰尘由进气管403排出至外部;
[0063] 步骤S6:同时开启液压元件104,液压元件104带动滑动环架108沿机匣周期性上升,由于机匣内壁为弧形面,当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在上升过程中,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为例,滑动壳113带动其内部的触发架202同步上升移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通过滑动壳113带动环形阵列的摩擦轴116贴合机匣内壁,第二弹性元件120复位一部分弹力,同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复位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稳定架119带动触发架202始终贴合机匣内壁,同时稳定架119挤压第二弹性元件120;
[0064] 步骤S7:同时开启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302周期性转动,第一齿轮302转动带动第一齿环303同步转动,第一齿环303转动带动伸缩杆304同步转动,伸缩杆304转动带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转动环107同步转动带动滑动环架
108转动,滑动环架108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滑动壳113同步转动,改变周向检测位置;
[0065] 步骤S8:当以机匣内壁半径增大时,第三弹性元件201复位带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稳定架119沿滑动环架108向外滑动带动其上触发杆305同步向外滑动,触发杆305向外滑动向下挤压滑动块306,滑动块306受触发杆305挤压力沿转动盘110向下滑动,同时第四弹性元件307压缩,压力传感器308检测到压力变化,压力传感器308向控制终端103发出信号,然后控制终端103向液压元件104发出信号,延缓液压元件104上升时间,如此直至对机匣检测结束。
[0066]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