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装配产线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652188.3

文献号 : CN1173592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乐三祥李欣欣吕芸芸郭永诚丁磊磊印弘扬汤亚南王松鹤姜琳玲

申请人 : 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包括:第一传送组件,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承载台和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将位于承载台上的避雷器主体夹持到第一传送组件上;清理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侧方并位于上料组件的下游,清理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杆,清理杆具有伸入至避雷器主体的螺纹孔内的清理位置以及伸出于避雷器主体的螺纹孔的伸出位置;第一装配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侧方并位于清理组件的下游,第一装配组件包括上料机构以及装配机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装配避雷器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组件(10),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1);

上料组件(20),所述上料组件(20)包括承载台(21)和第一夹持机构(22),所述承载台(21)用于放置所述避雷器主体(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2)能够将位于所述承载台(21)上的所述避雷器主体(1)夹持到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上;

清理组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的侧方并位于所述上料组件(20)的下游,所述清理组件(30)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和清理机构(32),所述清理机构(32)包括清理杆(321),所述清理杆(321)具有伸入至所述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内的清理位置以及伸出于所述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的伸出位置;

第一装配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的侧方并位于所述清理组件(30)的下游,所述第一装配组件(40)包括上料机构(41)以及装配机构(42),所述上料机构(41)存储并输送待装配部件(2),所述装配机构(42)将所述待装配部件(2)装配到所述避雷器主体(1)上;

所述上料机构(41)包括用于存储并输送螺钉(201)的第一振动上料机(411),所述装配机构(42)包括螺钉拧紧机构(421);

所述第一装配组件(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的出料口处的长槽识别机构(43)和第三夹持机构(44),所述长槽识别机构(43)能够识别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4)能够夹持并转动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以使得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具有长槽的一端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单元(211),每个所述限位单元(211)围设形成一个限位空间(212),所述避雷器主体(1)的端部能够插设在所述限位空间(2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2)包括沿所述承载台(21)的长度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的夹持架(221),所述夹持架(221)具有横梁(2211),所述横梁(2211)沿所述承载台(2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横梁(2211)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2)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梁(2211)上的第一夹持爪(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包括第一升降架(311)、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架(311)上的第一转动件(3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312)上的第二夹持爪(313),所述第一升降架(31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312)和所述第二夹持爪(313)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转动件(312)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爪(313)转动,以翻转所述避雷器主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和所述螺钉拧紧机构(4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槽识别机构(43)包括沿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的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和/或,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4)包括第二升降架(441)、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架(441)上的第二转动件(4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442)上的第三夹持爪(443),所述第二升降架(44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442)和所述第三夹持爪(443)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转动件(442)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夹持爪(443)转动以转动所述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拧紧机构(421)包括立架(4211)、横架(4212)、第一安装台(4213)和第二安装台(4214),所述横架(4212)设置在所述立架(4211)的上端,所述第一安装台(4213)沿所述横架(4212)的延伸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架(4212)上,所述第二安装台(4214)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4213)上,所述第二安装台(4214)的下端设置有点胶枪(301)、旋拧爪(302)和拧紧枪(303)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铭牌(202)的旋转料盘(412),所述装配机构(42)还包括第四夹持机构(422),所述第四夹持机构(422)能够将所述旋转料盘(412)上的所述铭牌(202)装配到所述螺钉(20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料盘(41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4121),所述铭牌(202)套设在所述安装柱(41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圈(203)的第二振动上料机(413),所述装配机构(42)还包括第五夹持机构(423),所述第五夹持机构(423)能够将所述第二振动上料机(413)传送出的垫圈(203)装配到所述螺钉(20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螺母(204)的第三振动上料机(414),所述装配机构(42)还包括螺母拧紧机构(424),所述螺母拧紧机构(424)能够将所述第三振动上料机(414)传送出的螺母(204)装配到所述螺钉(20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装配产线还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输送所述避雷器主体(1)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下游的第二传送组件(50)、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0)的侧方的第二装配组件(6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0)之间的第六夹持机构(70),所述第六夹持机构(70)能够翻转所述避雷器主体(1)并将翻转后的所述避雷器主体(1)放置到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0)上,所述第二装配组件(60)与所述第一装配组件(40)的结构相同。

说明书 :

避雷器装配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氧化锌避雷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过电压保护电器,是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础。主要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系统、通讯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变压器、互感器、开关、电容器、发电机、电动机、电力电缆)免受大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暂态工频过电压等的影响而损坏。氧化锌避雷器是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电力设备之一。
[0003] 目前,避雷器的制造还处于半机械化生产半手工生产状态,其中,避雷器的装配完全是手工装配。手工装配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装配避雷器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包括:第一传送组件,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承载台和第一夹持机构,承载台用于放置避雷器主体,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将位于承载台上的避雷器主体夹持到第一传送组件上;清理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侧方并位于上料组件的下游,清理组件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杆,清理杆具有伸入至避雷器主体的螺纹孔内的清理位置以及伸出于避雷器主体的螺纹孔的伸出位置;第一装配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侧方并位于清理组件的下游,第一装配组件包括上料机构以及装配机构,上料机构存储并输送待装配部件,装配机构将待装配部件装配到避雷器主体上。
[0006] 进一步地,承载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单元,每个限位单元围设形成一个限位空间,避雷器主体的端部能够插设在限位空间内。
[0007]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沿承载台的长度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的夹持架,夹持架具有横梁,横梁沿承载台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横梁的端部位于第一传送组件的上方,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的第一夹持爪。
[0008]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架、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的第一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夹持爪,第一升降架能够带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夹持爪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转动件能够带动第二夹持爪转动,以翻转避雷器主体。
[0009]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存储并输送螺钉的第一振动上料机,装配机构包括螺钉拧紧机构,第一振动上料机和螺钉拧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0010] 进一步地,第一装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振动上料机的出料口处的长槽识别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长槽识别机构能够识别第一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钉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第三夹持机构能够夹持并转动第一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钉,以使得第一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钉具有长槽的一端朝上。
[0011] 进一步地,长槽识别机构包括沿第一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钉的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和/或,第三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架、设置在第二升降架上的第二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三夹持爪,第二升降架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和第三夹持爪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第二转动件能够带动第三夹持爪转动以转动第一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钉。
[0012] 进一步地,螺钉拧紧机构包括立架、横架、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横架设置在立架的上端,第一安装台沿横架的延伸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在横架上,第二安装台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台上,第二安装台的下端设置有点胶枪、旋拧爪和拧紧枪中的至少一个。
[0013]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铭牌的旋转料盘,装配机构还包括第四夹持机构,第四夹持机构能够将旋转料盘上的铭牌装配到螺钉上。
[0014] 进一步地,旋转料盘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铭牌套设在安装柱上。
[0015]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圈的第二振动上料机,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五夹持机构,第五夹持机构能够将第二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垫圈装配到螺钉上。
[0016]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螺母的第三振动上料机,装配机构还包括螺母拧紧机构,螺母拧紧机构能够将第三振动上料机传送出的螺母装配到螺钉上。
[0017] 进一步地,避雷器装配产线还包括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并位于第一传送组件的下游的第二传送组件、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的侧方的第二装配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之间的第六夹持机构,第六夹持机构能够翻转避雷器主体并将翻转后的避雷器主体放置到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装配组件与第一装配组件的结构相同。
[0018]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避雷器装配产线包括第一传送组件以及沿着第一传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清理组件和第一装配组件。其中,上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避雷器主体的承载台和将承载台上的避雷器主体输送到第一传送组件上的第一夹持机构;清理组件包括能够夹持并固定避雷器主体的第二夹持机构和对避雷器主体上的螺纹孔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其中,清理机构对螺纹孔进行清理时会相对于避雷器主体进行转动,第二夹持机构能够令避雷器主体保持不动,以保证清理步骤的顺利进行;第一装配组件包括上料机构及装配机构,上料机构能够存储待装配部件并将其输送至装配机构处,以实现将各种待装配部件装配到避雷器主体上。通过上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能够实现避雷器的自动化装配,具有效率高、品质统一的优点;此外,工作人员仅需要将避雷器主体放置到承载台上并将待装配部件放置到上料机构内,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装配避雷器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俯视示意图;
[0022] 图3示出了图2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A处的放大图;
[0023] 图4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第一传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示出了图5的上料组件的B处的放大图;
[0026] 图7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清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第一振动上料机、长槽识别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螺钉拧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第二振动上料机和第五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第三振动上料机和螺母拧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旋转料盘和第四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3示出了图1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第六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4] 1、避雷器主体;101、螺纹孔;
[0035] 2、待装配部件;201、螺钉;202、铭牌;203、垫圈;204、螺母;
[0036] 301、点胶枪;302、旋拧爪;303、拧紧枪;
[0037] 10、第一传送组件;11、旋转电机;12、传送带;13、支撑台;
[0038] 20、上料组件;21、承载台;211、限位单元;2111、限位块;212、限位空间;213、支撑平台;214、支腿;22、第一夹持机构;221、夹持架;2211、横梁;222、第一夹持爪;
[0039] 30、清理组件;31、第二夹持机构;311、第一升降架;312、第一转动件;313、第二夹持爪;32、清理机构;321、清理杆;
[0040] 40、第一装配组件;41、上料机构;411、第一振动上料机;4111、振动盘;4112、直振;412、旋转料盘;4121、安装柱;413、第二振动上料机;414、第三振动上料机;42、装配机构;
421、螺钉拧紧机构;4211、立架;4212、横架;4213、第一安装台;4214、第二安装台;422、第四夹持机构;423、第五夹持机构;424、螺母拧紧机构;43、长槽识别机构;44、第三夹持机构;
441、第二升降架;442、第二转动件;443、第三夹持爪;
[0041] 50、第二传送组件;
[0042] 60、第二装配组件;
[0043] 70、第六夹持机构;71、第三升降架;72、第三转动件;73、第四夹持爪;7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5]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6]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4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避雷器装配产线,本申请的避雷器装配产线的实施例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0、上料组件20、清理组件30和第一装配组件40。第一传送组件10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1;上料组件20上料组件20包括承载台21和第一夹持机构22,承载台21用于放置避雷器主体1,第一夹持机构22能够将位于承载台21上的避雷器主体
1夹持到第一传送组件10上;清理组件30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侧方并位于上料组件20的下游,清理组件30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和清理机构32,清理机构32包括清理杆321,清理杆321具有伸入至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内的清理位置以及伸出于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的伸出位置;第一装配组件40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侧方并位于清理组件30的下游,第一装配组件40包括上料机构41以及装配机构42,上料机构41存储并输送待装配部件
2,装配机构42将待装配部件2装配到避雷器主体1上。
[0048]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避雷器装配产线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0以及沿着第一传送组件10的输送方向(也即预设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组件20、清理组件30和第一装配组件40。其中,上料组件20包括用于放置避雷器主体1的承载台21和将承载台21上的避雷器主体
1输送到第一传送组件10上的第一夹持机构22;清理组件30包括能够夹持并固定避雷器主体1的第二夹持机构31和对避雷器主体1上的螺纹孔101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32,其中,清理机构32对螺纹孔101进行清理时会相对于避雷器主体1进行转动,第二夹持机构31能够令避雷器主体1保持不动,以保证清理步骤的顺利进行;第一装配组件40包括上料机构41及装配机构42,上料机构41能够存储待装配部件2并将其输送至装配机构42处,以实现将各种待装配部件2装配到避雷器主体1上。通过上述的避雷器装配产线,能够实现避雷器的自动化装配,具有效率高、品质统一的优点;此外,工作人员仅需要将避雷器主体1放置到承载台21上并将待装配部件2放置到上料机构41内,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装配避雷器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品质难以保证的问题。
[0049]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10为传送带结构,其包括旋转电机11、连接在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与第一带轮间隔设置的第二带轮、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传送带12以及设置在传送带12上的多个支撑台13,多个支撑台13在传送带1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并能够用于承载避雷器主体1。通过第一传送组件10将待装配的避雷器主体1运输至各个工位上,能够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50] 如图7所示,清理机构32为清牙机,其具有能够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的清理杆321,清理杆321为丝锥,其能够将螺纹孔101中残余的胶、铝削等带出,以保证后续的装配步骤的顺利进行。
[0051] 如图5和图6所示,承载台2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单元211,每个限位单元211围设形成一个限位空间212,避雷器主体1的端部能够插设在限位空间212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限位单元211阵列设置,每个限位单元21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块2111,多个限位块2111围设形成与避雷器主体1的端部形状一致的限位空间212以将避雷器主体定位在承载台21上,以便于第一夹持机构22对避雷器主体1进行夹持。
[0052]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夹持机构22包括沿承载台21的长度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的夹持架221,夹持架221具有横梁2211,横梁2211沿承载台2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横梁2211的端部位于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上方,第一夹持机构22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2211上的第一夹持爪2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21包括矩形的支撑平台213和支撑在支撑平台213下方的多个支腿214,支撑平台213的两个长边处设置有传送带结构,夹持架221包括连接在两个传送带结构上的立架以及连接在两个立架上端的横梁2211,两个传送带结构能够带动夹持架221沿支撑平台213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夹持爪222通过滑块结构或者传送带结构设置在横梁2211上或者横梁2211为直线电机以令第一夹持爪222沿着支撑平台213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这样第一夹持爪222能够移动至支撑平台213上方的任一位置,以实现抓取多个限位单元211处的多个避雷器主体1。横梁2211的端部位于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上方,这样使得第一夹持爪222能够带动其抓取的避雷器主体1移动至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上方,进而将避雷器主体1稳定地放置到第一传送组件10上,以进行后续的装配步骤。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爪222为由升降气缸带动的可进行开合的电动或者气动夹爪,以实现上移、下移、抓取或者松开避雷器主体1,以实现将避雷器主体1从支撑平台213夹持到第一传送组件10上。
[0053] 如图7所示,第二夹持机构31包括第一升降架311、设置在第一升降架311上的第一转动件312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312上的第二夹持爪313,第一升降架311能够带动第一转动件312和第二夹持爪313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转动件312能够带动第二夹持爪313转动,以翻转避雷器主体1。具体地,避雷器主体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螺纹孔101,因此,需要对其两端的螺纹孔101均进行清理操作。其中,第一升降架311能够带动第一转动件312和设置在第一转动件312上的第二夹持爪313进行升降,这样第二夹持机构31即能够在避雷器主体1的一端清理完毕后,带动避雷器主体1上移一段距离,然后通过第一转动件312带动第二夹持爪313转动进而实现翻转第二夹持爪313夹持的避雷器主体1,最后再带动避雷器主体1下移并将避雷器主体1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上,此时,第二夹持爪313继续夹持避雷器主体1以进行另一端的清理动作。其中,第二夹持爪313的结构与第一夹持爪222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夹持爪222沿竖向方向设置,而第二夹持爪313沿横向方向设置,也即第二夹持爪313为由横向设置的气缸带动的可进行开闭的电动或者气动夹爪。此外,第一升降架311还能够带动第一转动件312和第二夹持爪313上移以对避雷器主体1进行避让,这样在避雷器主体1由上一工位输送至清理工位及避雷器主体1由清理工位输送至下一工位的过程中,第一升降架311够带动夹爪向上移动以对避雷器主体1进行避让。
[0054]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上料机构41包括用于存储并输送螺钉201的第一振动上料机411,装配机构42包括螺钉拧紧机构421,第一振动上料机411和螺钉拧紧机构421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第一振动上料机411包括用以容纳并逐个震出螺钉201的振动盘4111以及对从振动盘4111震出的螺钉201进行进一步输送的直振4112,这样保证螺钉201能够一次被输送至预设位置。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所应用的振动盘4111及直振均为现有结构,能够直接从市场上进行购买,因此对其详细结构不再进行赘述。螺钉拧紧机构421能够将螺钉201拧入至避雷器主体1上的螺纹孔101内,以为后续的待装配部件2提供安装基础。第一振动上料机411和螺钉拧紧机构421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合理利用避雷器装配产线上的空间,使得装配线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55] 如图8所示,第一装配组件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振动上料机411的出料口处的长槽识别机构43和第三夹持机构44,长槽识别机构43能够识别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第三夹持机构44能够夹持并转动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以使得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具有长槽的一端朝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螺钉201为具有外螺纹的长杆状结构,其并不具有螺钉头,螺钉20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拧紧枪303进行配合的长槽,以便于拧紧枪303将螺钉201拧紧在螺纹孔101内。因此,当螺钉201从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中输送出来之后,需要判断长槽设置在哪一端。长槽识别机构43能够判断出朝向其的螺钉201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当该端部具有长槽时,则控制第三夹持机构44沿第一方向进行转动以使得螺钉201具有长槽的端部朝上;当该端部不具有长槽时,则控制第三夹持机构44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进行转动以使得螺钉201具有长槽的端部朝上。通过设置长槽识别机构43和第三夹持机构44,能够保证螺钉201具有长槽的端部朝上,方便后续与拧紧枪303的配合。
[005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长槽识别机构43包括沿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的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当螺钉201朝向长槽识别机构43的端部具有长槽时,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无遮挡,信号发送器发出的信号能够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当螺钉201朝向长槽识别机构43的端部不具有长槽时,螺钉201会遮挡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信号发送器发出的信号无法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基于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情况,即能够判断出螺钉201朝向长槽识别机构43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
[0057] 考虑到长槽的宽度较小,长槽两端的实体结构也可能会遮挡信号传输路径,可以设置多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当其中的至少一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信号传送成功时,则说明具有长槽;当所有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均未能实现信号传送时,则说明不具有长槽。
[0058] 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对应于螺钉的中心轴线的位置设置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送器朝向螺钉发送信号(例如射线或者光纤)且该信号能够被螺钉反射回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传输的时间即能够判断出信号的传输距离,进而判断出螺钉朝向长槽识别机构的端部是否设置有长槽。
[0059] 如图8所示,第三夹持机构44包括第二升降架441、设置在第二升降架441上的第二转动件442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件442上的第三夹持爪443,第二升降架441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442和第三夹持爪443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第二转动件442能够带动第三夹持爪443转动以转动第一振动上料机411传送出的螺钉201。第三夹持机构44的结构与第二夹持机构31的结构相同,其能够带动螺钉201进行升降以及转动,以使得螺钉201具有长槽的端部朝上,关于第三夹持机构44的具体结构以及动作过程不再赘述。
[0060] 如图9所示,螺钉拧紧机构421包括立架4211、横架4212、第一安装台4213和第二安装台4214,横架4212设置在立架4211的上端,第一安装台4213沿横架4212的延伸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在横架4212上,第二安装台4214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台4213上,第二安装台4214的下端设置有点胶枪301、旋拧爪302和拧紧枪30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台4213通过滚柱丝杠机构连接在横架4212上或者横架4212为能够带动第一安装台4213沿横向方向进行移动的直线电机;第一安装台4213为升降气缸以带动第二安装台4214沿竖向方向进行移动,由于第二安装台4214设置在第一安装台4213上,其也能够跟随第一安装台4213沿横向方向进行移动,也即第二安装台4214能够同时沿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工具移动到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台4214上设置有点胶枪301、旋拧爪302和拧紧枪303三种工具,其中,点胶枪301能够对螺纹孔101的口部进行点胶(具体为厌氧胶,防止避雷器在使用过程中螺钉201发生氧化)操作;旋拧爪302为能够进行开合的气爪,其能够夹取螺钉201并将其输送至螺纹孔101处进行预拧紧操作;
完成预拧紧操作后,拧紧枪303移动至螺钉201上方,与螺钉201端部的长槽配合并进行最后的拧紧操作。
[006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点胶枪301为蠕动式点胶机。
[0062] 如图12所示,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铭牌202的旋转料盘412,装配机构42还包括第四夹持机构422,第四夹持机构422能够将旋转料盘412上的铭牌202装配到螺钉201上。其中,第四夹持机构422包括能够开合的气动夹爪,其能够沿着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进行移动,以移动至旋转料盘412的上方或者移动到安装在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内的螺钉201的上方,以实现抓取铭牌202并将铭牌202套设在螺钉201上的功能。
[0063] 如图12所示,旋转料盘41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4121,铭牌202套设在安装柱412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料盘412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方的旋转盘体以及设置在旋转盘体上的多个安装柱4121,多个安装柱4121围设形成以旋转盘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圆,每个安装柱4121上能够套设多个铭牌202。旋转料盘412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旋转盘体驱动连接以带动旋转盘体进行转动。
[0064] 如图12所示,旋转料盘412的旁侧还设置有铭牌推顶机构(位于图12中的右下方,未进行标号),铭牌推顶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升降驱动件(可以为升降气缸、沿竖向方向设置的直线电机等)以及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并在升降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升降的第五夹持爪,第五夹持爪为沿横向方向延伸并能够进行开合的气动夹爪,第五夹持爪设置在待取料的安装柱4121处并支撑在该安装柱4121上套设的多个铭牌202的下方,当第四夹持机构422取走一个铭牌202之后,铭牌推顶机构将剩下的铭牌202向上推顶一个铭牌202的高度,进而使得位于最上侧的铭牌202移动至安装柱4121的上端部,由于第四夹持机构422上的夹持爪是沿竖向方向延伸的,这样设置能够避免第四夹持机构
422上的夹持爪夹取位于靠下的铭牌202时与安装柱4121发生干涉,保证第四夹持机构422上的夹持爪能够顺利夹取安装柱4121上的全部铭牌202。
[0065] 如图10所示,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垫圈203的第二振动上料机413,装配机构42还包括第五夹持机构423,第五夹持机构423能够将第二振动上料机413传送出的垫圈203装配到螺钉201上。其中,第五夹持机构423包括能够开合的气动夹爪,其能够沿着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进行移动,以移动至第二振动上料机413的出料位置的上方或者移动到安装在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内的螺钉201的上方,以实现抓取垫圈203并将垫圈203套设在螺钉201上的功能。
[0066] 如图11所示,上料机构41还包括用于放置螺母204的第三振动上料机414,装配机构42还包括螺母拧紧机构424,螺母拧紧机构424能够将第三振动上料机414传送出的螺母204装配到螺钉201上。其中,螺母拧紧机构424包括能够升降以并夹持或者松开螺母204的拧紧枪,其能够沿着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进行移动,以移动至第三振动上料机414的出料位置的上方或者移动到安装在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内的螺钉201的上方,以实现抓取螺母204并将螺母204拧紧在螺钉201上的功能。
[0067]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螺母拧紧机构424具有螺母套筒并由伺服驱动,可精准地控制螺母套筒的角度和拧紧力。
[006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气动夹爪、拧紧枪等进行横向移动或者竖向移动的驱动结构可以由直线电机、旋转电机配合丝杠、伸缩气缸等组合进行实现;上述的第二振动上料机413和第三振动上料机414均为包括振动盘和输出通道的现有结构,因此,对其细节结构不再赘述。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上述的安装铭牌202和垫圈203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夹紧结构夹紧避雷器主体1使其保持在预设位置,但是由于这些步骤中并不会对螺钉201或者避雷器主体1施加令其发生旋转的力,因此,也可以不设置夹紧结构;在进行上述的安装螺钉201和拧紧螺母204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旋拧操作,因此,必须要设置夹紧结构夹紧避雷器主体1使其位置保持不变。
[0070] 如图1和图2所示,避雷器装配产线还包括沿预设方向输送避雷器主体1并位于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下游的第二传送组件50、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50的侧方的第二装配组件60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0和第二传送组件50之间的第六夹持机构70,第六夹持机构70能够翻转避雷器主体1并将翻转后的避雷器主体1放置到第二传送组件50上,第二装配组件60与第一装配组件40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避雷器主体1的两端均需要进行装配螺钉201、铭牌202、垫圈203和拧紧螺母204的过程,因此,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下游再设置第二传送组件50并在第二传送组件的侧方设置第二装配组件60以实现避雷器另一端的装配。相较于设置一段较长的传送组件,本实施例中,设置两段较短的传送组件,使得传送的稳定性较好。
[0071] 如图13所示,第六夹持机构70包括第三升降架71、设置在第三升降架71上的第三转动件72、一端与第三转动件72连接、另一端设置第四夹持爪73的连接杆74,第三升降架71能够带动第三转动件72、连接杆74和第四夹持爪73一同进行升降,第三转动件72能够带动连接杆74进行转动以使得的第四夹持爪73以第三转动件72的输出轴为圆心、以连接杆74的长度为半径作以弧形为轨迹的转动,这样第四夹持爪73能够带动位于第一传送组件10最下游的避雷器主体1翻转后被放置到第二传送组件50的最上游。
[0072]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应用本实施例中的避雷器装配产线进行避雷器的组装的顺序进行说明:
[0073] 1、工作人员将避雷器主体1放置在承载台21上、将待装配部件2放置在对应的上料机构内;
[0074] 2、第一夹持机构22将位于承载台21上的避雷器主体1移动至第一传送组件10上的支撑台13上;
[0075] 3、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清理组件30处,第二夹持机构31对避雷器主体1进行夹持,清理机构32对避雷器主体1第一端的螺纹孔101进行清理;完成第一端的清理后,第二夹持机构31带动避雷器主体1进行翻转令避雷器主体1的第二端朝向,清理机构32对避雷器主体1第二端的螺纹孔101进行清理;
[0076] 4、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一振动上料机411处,第一振动上料机411输送出螺钉201,长槽识别机构43判断螺钉201朝向其的端部是否具有长槽,并根据判断结构驱动第三夹持机构44夹持螺钉201进行转动使得螺钉201设置有长槽的一端朝上;螺钉拧紧机构421上的点胶枪301移动至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的上方并进行点胶操作;螺钉拧紧机构421上的旋拧爪302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将螺钉201移动至避雷器主体1的螺纹孔101的上方进行预拧紧操作;螺钉拧紧机构421的拧紧枪303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进行拧紧操作;
[0077] 5、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旋转料盘412处,第四夹持机构422将旋转料盘412上的铭牌202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带动铭牌202套设在螺钉201上;
[0078] 6、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一个第二振动上料机413处,第五夹持机构423将第二振动上料机413输送出的垫圈203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带动垫圈203套设在螺钉201上;
[0079] 7、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一个第三振动上料机414处,螺母拧紧机构424将第三振动上料机414输送出的螺母204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将螺母204拧紧在螺钉201上;
[0080] 8、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个第二振动上料机413处,第五夹持机构423将第二振动上料机413输送出的垫圈203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带动垫圈203套设在螺钉201上;
[0081] 9、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三个第二振动上料机413处,第五夹持机构423将第二振动上料机413输送出的垫圈203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带动垫圈203套设在螺钉201上;
[0082] 10、避雷器主体1在第一传送组件10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个第三振动上料机414处,螺母拧紧机构424将第三振动上料机414输送出的螺母204移动至螺钉201的上方并将螺母204拧紧在螺钉201上;
[0083] 11、第六夹持机构70带动位于第一传送组件10上的完成一端装配的避雷器主体1翻转并将其放置到第二传送组件50上;
[0084] 12、在第二传送组件50的带动下依次执行上述的步骤4至步骤10;
[0085] 13、完成避雷器主体1的两端的装配。
[008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87]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 ( 旋转 90 度或处于其他方位 ),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88]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