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311810269.1

文献号 : CN1174638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洁姚永旗

申请人 : 泰州市凯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滑动架,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架均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板与第一滑动杆配合对不锈钢棒材的各个弯折处同时施加压力,随着加工进行逐渐区分出不同的压力区域,使不锈钢棒材的弯折段在挤压时受力更为均匀,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使钢棒材的弯折段的形变更为均匀,提高了不锈钢棒材弯折产出的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固接有镜像分布的液压推杆(2),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滑动架(3),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架(3)均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一滑动杆(5),且不同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杆(5)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滑动杆(5)滑动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套筒(6)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7),所述套筒(6)固接有第一固定框(8),所述第一固定框(8)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所述第一滑动板(7)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套筒(6)通过安装架转动连接有挤压杆(10),所述机架(1)设置有镜像且均匀分布的承压杆(11),所述机架(1)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架(3)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

在同一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镜像分布的所述套筒(6)之间固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固接有第一固定架(121),所述第一固定架(121)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2)固接有镜像分布的润滑壳(13),所述润滑壳(13)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10)接触配合,且所述润滑壳(13)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10)接触处涂有润滑脂,用于减小不锈钢棒材与所述挤压杆(10)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均匀分布的调节块(1401),所述机架(1)设置有电动滑轨,均匀分布的所述调节块(1401)分别固接于所述机架(1)电动滑轨的滑块,均匀分布的所述调节块(1401)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1402),同一轴向上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二滑动杆(1402)固接有控制杆(14021),所述机架(1)通过安装板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组第一电动推杆(1402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控制杆(14021)固接,所述第二滑动杆(1402)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4023),同一轴向上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块(14023)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403),所述固定杆(1403)与所述机架(1)通过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403)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滑动块(1404),所述第二滑动块(1404)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405),所述第二固定架(1405)固接有第二固定框(1406),所述第一滑动板(7)固接有调距架(1408),所述调距架(1408)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固定架(140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1404)与相邻的所述调距架(1408)限位配合,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二固定框(1406)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角度调节组件;

限位架(1409)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滑动块(1404)限位配合,且所述第二滑动块(1404)与所述限位架(1409)一一对应;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固定块(1410),所述固定块(1410)转动连接于相邻的所述承压杆(11),靠近所述固定块(1410)的所述第二固定框(1406)通过安装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11);

所述第二螺纹杆(1411)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种螺纹,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411)上的两种螺纹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块(1410)螺纹连接。

说明书 :

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不锈钢棒材是用于制造、建筑和工程领域的一种常见材料,不锈钢棒材由不锈钢制成,具有抗腐蚀性能,能够抵御氧化、腐蚀和水蚀,其优点包括耐高温、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磁性,这些优点使其在多种应用中广泛使用。
[0003] 为了满足特定的设计需求需要对部分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处理,而现有冲压弯折技术中,冲压模具在挤压不锈钢棒材时多为首先一点接触并挤压不锈钢棒材,使得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锈钢棒材的应力集中区域始终在初始接触模具点的附近,使得不锈钢棒材应力集中区域形变较为严重,导致不锈钢棒材弯折处的直径减小,甚至发生断裂,影响了不锈钢棒材的弯折质量,且冲压弯折技术在更换不同设计需求时都需更换模具,以此达到改变弯折形状的目的,浪费人力物力。
[0004]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形状的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
[0006] 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固接有镜像分布的液压推杆,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滑动架,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架均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一滑动杆,且不同所述第一滑动架上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杆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套筒固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筒通过安装架转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机架设置有镜像且均匀分布的承压杆,所述机架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架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
[0007] 进一步地,在同一所述第一滑动架上镜像分布的所述套筒之间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接有镜像分布的润滑壳,所述润滑壳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接触配合,且所述润滑壳与相邻的所述挤压杆接触处涂有润滑脂,用于减小不锈钢棒材与所述挤压杆之间的摩擦力。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均匀分布的调节块,所述机架设置有电动滑轨,均匀分布的所述调节块分别固接于所述机架电动滑轨的滑块,均匀分布的所述调节块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同一轴向上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二滑动杆固接有控制杆,所述机架通过安装板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控制杆固接,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同一轴向上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机架通过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滑动板固接有调距架,所述调距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调距架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框通过滑块与相邻的镜像分布的所述承压杆转动连接,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二固定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角度调节组件。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固接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滑动块限位配合,且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限位架一一对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于相邻的所述承压杆,靠近所述固定块的所述第二固定框通过安装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种螺纹,且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两种螺纹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第三固定架,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固定架均固接于所述机架,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固定架均转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转动框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相邻的所述转动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转动框通过安装杆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滑动板,所述转动框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二滑动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固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固接有第三固定框,所述第三固定框固接有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与相邻的所述夹持块固接,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三滑动块,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夹持块之间均设置有拉簧,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相邻的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框设置有切换组件。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块与相邻的所述转动框之间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夹持块之间拉簧的弹性系数。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滑动架,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滑动架均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框,所述第二滑动架固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滑动架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二滑动架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相邻的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转动杆绕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与相邻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固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通过安装杆固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且靠近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固接,其他所述第四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第四滑动块固接,所述第四滑动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杆固接,靠近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一侧的等距分布的所述第四滑动块设置有剪叉式伸缩架。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板与第一滑动杆配合对不锈钢棒材的各个弯折处同时施加压力,随着加工进行逐渐区分出不同的压力区域,使不锈钢棒材的弯折段在挤压时受力更为均匀,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使钢棒材的弯折段的形变更为均匀,提高了不锈钢棒材弯折产出的质量,通过润滑壳与挤压杆配合,将挤压杆在其转动时涂抹润滑油,减少了不锈钢棒材与挤压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不锈钢棒材在弯折过程中表面划伤,提高了不锈钢棒材的产出质量,通过镜像的承压杆与所对应的挤压杆之间的距离对不锈钢棒材的弯折处角度做出限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机架的电动滑轨、调距架与第二滑动块配合对挤压杆与承压杆之间位置进行自由调节,使本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出多种不同的形状,解决了现有装置特定模具对应特定形状的缺点,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转动杆与第二牵引绳配合,对不锈钢棒材的夹持状态进行改变,使不锈钢棒材在加工前为紧固状态,防止不锈钢棒材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偏斜,在不锈钢棒材弯折时改变为动态紧固,防止因过紧的夹持导致不锈钢棒材出现损坏,保证了不锈钢棒材的弯折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机架与第一滑动架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挤压杆与承压杆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套筒与第一滑动板配合关系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第二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框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第二滑动块与调距架配合关系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角度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5] 图9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为本发明切换组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7] 图11为本发明间距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8] 附图标号:1、机架,2、液压推杆,3、第一滑动架,5、第一滑动杆,6、套筒,7、第一滑动板,8、第一固定框,9、第一螺纹杆,10、挤压杆,11、承压杆,12、固定板,121、第一固定架,13、润滑壳,1401、调节块,1402、第二滑动杆,14021、控制杆,14022、第一电动推杆,14023、第一滑动块,1403、固定杆,1404、第二滑动块,1405、第二固定架,1406、第二固定框,1408、调距架,1409、限位架,1410、固定块,1411、第二螺纹杆,1501、第三固定架,1502、转动框,
1503、夹持块,1504、第二滑动板,1505、第三螺纹杆,1506、第一牵引绳,1507、第三固定框,
1508、第四固定架,1509、第三滑动块,1510、转动轮,1511、第二滑动架,1512、第二电动推杆,1513、齿条,1514、转动杆,1515、齿轮,1516、第二牵引绳,1601、第三电动推杆,1602、第四滑动块,1603、剪叉式伸缩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0030] 实施例1:一种具有均匀形变功能的不锈钢棒材弯折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机架1,机架1固接有上下镜像分布的两个液压推杆2,机架1滑动连接有上下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动架3,上侧第一滑动架3的下侧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一滑动杆5,下侧第一滑动架3的上侧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一滑动杆5,且上下两侧的第一滑动杆5于水平方向交错分布,第一滑动杆5远离相邻第一滑动架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套筒6,套筒6与相邻的第一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弹簧,套筒6滑动连接有用于控制不锈钢棒材弯折程度的第一滑动板7,套筒6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固定框8,第一固定框8转动连接有用于控制相邻第一滑动板7位置的第一螺纹杆9,第一滑动板7与相邻的第一螺纹杆9螺纹连接,套筒6远离相邻第一滑动架3的一端通过安装架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不锈钢棒材的挤压杆10,机架1设置有镜像且均匀分布的承压杆11,一个挤压杆10与一组承压杆11对应,每组承压杆11有两个承压杆11,挤压杆10在竖直方向上与对应两个承压杆11连线的中心线相重合,机架1设置有用于调节挤压杆10与相邻承压杆11位置的调节机构和用于夹持不锈钢棒材的夹持机构,第一滑动架3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相邻挤压杆10之间的距离,在同一第一滑动架3上前后两个套筒6之间固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固接有第一固定架121,第一固定架
121与相邻的两个挤压杆10转动连接,固定板12靠近相邻挤压杆10的一侧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润滑壳13,润滑壳13与相邻的挤压杆10接触配合,且润滑壳13与相邻的挤压杆10接触处涂有用于减小不锈钢棒材与挤压杆10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脂。
[0031] 当使用者使用本装置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前,使用者根据不锈钢棒材所需弯折的形状控制调节机构和间距调节组件调节均匀且交错分布的挤压杆10与均匀且交错分布的承压杆11的相对位置,随后使用者根据不锈钢棒材的弯折程度调节第一滑动板7的位置,使用者旋转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9带动第一滑动板7移动,若不锈钢棒材弯折较深,使用者旋转第一螺纹杆9控制第一滑动板7向相邻的第一滑动架3移动,若不锈钢棒材弯折较浅,使用者旋转第一螺纹杆9控制第一滑动板7向相邻的挤压杆10移动,通过第一滑动板7在相邻套筒6内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滑动杆5在套筒6内的滑动距离,进而改变挤压杆10的突出距离。
[0032] 当均匀且交错分布的挤压杆10与均匀且交错分布的承压杆11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毕后,使用者首先控制夹持机构将三根不锈钢棒材夹持,随后使用者控制两个液压推杆2的伸缩端伸出,以上侧液压推杆2为例,液压推杆2的伸缩端带动第一滑动架3向下滑动,第一滑动架3带动均匀分布的第一滑动杆5向下移动,第一滑动杆5通过相邻套筒6与第一滑动架3之间的弹簧带动相邻的套筒6向下移动,套筒6带动相邻的挤压杆10向下移动,直至均匀分布的挤压杆10均接触并挤压至不锈钢棒材,随着第一滑动架3继续向下移动,第一滑动杆5与相邻的套筒6发生相对滑动,并挤压第一滑动架3与套筒6之间的弹簧,此时所有的挤压杆
10均接触并挤压至不锈钢棒材的表面。
[0033] 当所有的挤压杆10均接触并挤压至不锈钢棒材的表面后,使用者通过液压推杆2控制第一滑动架3继续带动均匀分布的第一滑动杆5向不锈钢棒材移动,此时因为所有的挤压杆10同步接触至不锈钢棒材,不锈钢棒材所受到的作用力也为均匀变化,直至第一滑动杆5接触至相邻的第一滑动板7,第一滑动杆5通过相邻的第一滑动板7带动相邻的套筒6和挤压杆10移动并挤压不锈钢棒,上侧的挤压杆10配合下侧相邻挤压杆10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直至挤压杆10将不锈钢棒材挤压至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承压杆11之间,此时不锈钢棒材挤压完成,通过第一滑动板7与第一滑动杆5配合对不锈钢棒材的各个弯折处同时施加压力,随着加工进行逐渐区分出不同的压力区域,使不锈钢棒材的弯折段在挤压时受力更为均匀,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使钢棒材的弯折段的形变更为均匀,提高了不锈钢棒材弯折产出的质量。
[0034] 因为不锈钢棒材上下两侧的挤压杆10为交错排布,所以在上述过程中,不锈钢棒材上侧的挤压杆10挤压不锈钢棒材向下弯曲,而不锈钢棒材下侧的挤压杆10挤压不锈钢棒材向上弯曲,且若上下两侧某一个挤压杆10所对应的不锈钢棒材位置不需要弯折,使用者将该位置挤压杆10所对应第一滑动板7移动至靠近挤压杆10的一端,该位置挤压杆10所对应承压杆11受到调节机构的带动贴紧不锈钢棒材的表面,当不锈钢棒材其他位置受到挤压弯折时,此处的挤压杆10和承压杆11始终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夹持,并配合该位置对侧相邻的挤压杆10和承压杆11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
[0035] 因为调节机构可以通过第一滑动板7来调节所对应的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之间的距离,即第一滑动板7与对应的承压杆11始终为定值,所以在不锈钢棒材进行挤压时,所有的挤压杆10为同时挤压完毕,随后使用者控制夹持机构停止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夹持,使用者控制液压推杆2通过第一滑动架3带动所有的挤压杆10复位,同时,使用者控制夹持机构松开弯折完毕后的不锈钢棒材,随后使用者将弯折后的棒材取下,此时不锈钢棒材弯折完毕,在挤压杆10对不锈钢棒材进行挤压弯折的过程中,不锈钢棒材会发生均匀形变,此时因为挤压杆10为自由转动,所以挤压杆10不会对不锈钢棒材产生较大摩擦从而损伤不锈钢棒材,且在挤压杆10转动时,挤压杆10接触润滑壳13的表面,使用者控制润滑壳13向挤压杆10表面均匀涂抹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挤压杆10与不锈钢棒材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润滑壳13与挤压杆10配合,将挤压杆10在其转动时涂抹润滑油,减少了不锈钢棒材与挤压杆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不锈钢棒材在弯折过程中表面划伤,提高了不锈钢棒材的产出质量。
[0036]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5‑图8和图11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有均匀分布的调节块1401,机架1设置有电动滑轨,均匀分布的调节块1401分别固接于机架1电动滑轨的滑块,用于配合间距调节组件调节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的位置,均匀分布的调节块1401靠近相邻第一滑动架3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1402,同一左右轴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二滑动杆1402固接有控制杆14021,机架1通过安装板固接有上下镜像分布的两组第一电动推杆14022,每组第一电动推杆14022均为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4022,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控制杆14021固接,第二滑动杆1402远离相邻控制杆1402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4023,同一左右轴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一滑动块14023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403,固定杆1403与机架1通过安装板滑动连接,固定杆1403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滑动块1404,第二滑动块1404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405,第二固定架1405靠近相邻第一滑动架3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固定框1406,第一滑动板7固接有用于调节承压杆11位置的调距架1408,调距架1408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架1405滑动连接,调距架1408由连接板和传动圆杆组成,且调距架1408传动圆杆的直径小于相邻两个承压杆11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二滑动块1404与相邻的调距架1408限位配合,第二固定框1406通过滑块与相邻的镜像分布的两个承压杆11转动连接,后侧的第二固定框1406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不锈钢棒材弯折处角度,机架1固接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架1409,限位架1409与相邻的第二滑动块1404限位配合,且第二滑动块1404与限位架1409一一对应。
[0037] 如图8所示,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块1410,两个固定块1410分别转动连接于相邻承压杆11的后端,后侧的第二固定框1406通过安装杆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固定块1410之间距离的第二螺纹杆1411,第二螺纹杆1411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种螺纹,用于控制两个相邻的固定块1410对向或背向移动,且第二螺纹杆1411上的两种螺纹分别与相邻的固定块1410螺纹连接。
[0038] 如图3、图8和图9所示,夹持机构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固定架1501,镜像分布的第三固定架1501均固接于机架1,两个第三固定架1501均转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三个转动框1502,转动框1502与相邻的第三固定架1501之间设置有扭簧,转动框150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两个的夹持块1503,用于夹持不锈钢棒材,镜像分布的两个夹持块1503的接触面均设置有V字形凹槽,用于适应不同粗细的不锈钢棒材,夹持块1503与相邻的转动框1502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提供加持力,转动框1502通过安装杆滑动连接有上下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动板1504,转动框1502转动连接有上下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螺纹杆1505,第二滑动板1504与相邻的第三螺纹杆1505螺纹连接,第二滑动板1504固接有前后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牵引绳1506,第一牵引绳1506固接有第三固定框1507,第三固定框1507固接有第四固定架1508,第四固定架1508与相邻的夹持块1503固接,用于改变夹持块1503的夹持状态,夹持块1503滑动连接有前后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滑动块1509,两个第三滑动块1509与相邻的夹持块1503之间均设置有拉簧,夹持块1503与相邻的转动框1502之间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滑动块1509与相邻的夹持块1503之间拉簧的弹性系数,两个第三滑动块1509之间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不锈钢棒材划伤的转动轮1510,转动轮1510与相邻的夹持块1503滑动连接,转动框1502设置有用于防止不锈钢棒材出现压痕的切换组件。
[0039] 如图9和图10所示,切换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动架1511,两个第二滑动架1511均滑动连接于转动框1502,第二滑动架1511固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12,第二滑动架1511滑动连接有齿条1513,第二滑动架1511转动连接有前后镜像分布的两个转动杆1514,用于控制第三滑动块1509与相邻的夹持块1503之间拉簧的状态,转动杆1514与相邻的第三固定框1507转动连接,转动杆1514固接有齿轮1515,齿轮1515与相邻的齿条1513啮合,转动杆1514绕设有第二牵引绳1516,第二牵引绳1516与相邻的第三滑动块1509固接。
[0040] 如图1和图11所示,间距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推杆1601,第三电动推杆1601通过安装杆固接于相邻的第一滑动架3的右侧,第一滑动架3设置有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1602,且后侧的其中一个第四滑动块1602与其固接,其他的第四滑动块1602与其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1601的伸缩端与相邻的第四滑动块1602固接,上侧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1602与下侧镜像且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1602在水平方向上交错分布,第四滑动块1602与相邻的第一滑动杆5固接,后侧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1602设置有用于控制等距分布的第四滑动块1602等距变化的剪叉式伸缩架1603。
[0041] 在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之前,使用者首先根据钢管弯折的位置调节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的位置,使用者控制第三电动推杆1601的伸缩端伸出,第三电动推杆1601的伸缩端带动右侧的第四滑动块1602移动,右侧的第四滑动块1602通过剪叉式伸缩架1603带动其他的第四滑动块1602同步移动,使相邻两个第四滑动块1602之间的距离同步变化,第四滑动块1602带动相邻的第一滑动杆5、套筒6和挤压杆10同步移动,直至挤压杆10位置调节完毕,随后使用者控制第三电动推杆1601的伸缩端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使用者首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缩回,以前侧为例,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通过控制杆14021带动前侧均匀分布的第一滑动块14023缩回,第一滑动块14023通过固定杆1403带动第二滑动块1404向前移动,直至第二滑动块1404与相邻的限位架1409产生限位配合,此时第二滑动块1404仍有部分位于相邻的第二固定架1405内,随后使用者控制机架1电动滑轨的滑块带动均匀分布的调节块1401移动,调节块1401通过限位架1409、第二滑动块1404、第二固定架1405和第二固定框1406带动承压杆11随着承压杆11所对应的挤压杆10同步移动,直至挤压杆10调节完毕,使用者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伸出,第一电动推杆
14022的伸缩端通过控制杆14021带动第二滑动块1404复位,使第二滑动块1404失去与相邻限位架1409的限位配合,此时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的位置调节完成。
[0042] 使用者还需根据不锈钢棒材的直径和弯折角度来对相邻两个承压杆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若所需弯折角度较大,使用者转动第二螺纹杆1411,第二螺纹杆1411通过两个固定块1410分别带动相邻的两个承压杆11背向移动,使两个承压杆11与所对应的挤压杆10之间的水平距离增大,同理,若所需弯折角度较小,使用者反转第二螺纹杆1411,第二螺纹杆1411通过两个固定块1410分别带动相邻的两个承压杆11对向移动,使两个承压杆11与所对应的挤压杆10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随后在进行不锈钢管件弯折时,通过两个承压杆11与所对应的挤压杆10之间的距离对不锈钢棒材的弯折处角度做出限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0043] 在使用者调节第一滑动板7的位置时,以上侧为例,若第一滑动板7向下移动,第一滑动板7通过调距架1408带动第二滑动块1404、第二固定架1405、第二固定框1406和相邻的两个承压杆11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滑动板7停止运动,(即挤压杆10的挤压深度确定),使用者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缩回,第一电动推杆14022的伸缩端通过控制杆14021、第一滑动块14023和固定杆1403带动第二滑动块1404向前移动,直至第二滑动块1404与限位架1409产生限位配合,此时第二滑动块1404依旧位于第二固定架1405内,且第二滑动块1404失去对调距架1408的限位,此时不锈钢棒材弯折前准备工作完成,通过第三电动推杆
1601、机架1的电动滑轨、调距架1408与第二滑动块1404配合对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之间位置进行自由调节,使本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出多种不同的形状,解决了现有装置特定模具对应特定形状的缺点,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0044] 使用者将挤压杆10与承压杆11调节完毕后,需要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夹持,以右侧为例,使用者转动第三螺纹杆1505,第三螺纹杆1505带动相邻的第二滑动板1504向右移动,第二滑动板1504通过第一牵引绳1506、第三固定框1507、第四固定架1508、第二牵引绳1516和第三滑动块1509带动上下镜像分布的两个夹持块1503和上下对称的两个转动轮1510背向移动,并挤压夹持块1503与转动框1502之间的弹簧,此时两个夹持块1503打开,使用者将不锈钢棒材穿过两个夹持块1503之间,随后使用者反向转动第三螺纹杆1505,第三螺纹杆1505带动相邻的第二滑动板1504向左移动并复位,夹持块1503与转动框1502之间的弹簧带动两个夹持块1503和两个转动轮1510对向移动并复位,此时完成对不锈钢棒材的夹持。
[0045] 当使用者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时,因为不锈钢棒材会产生形变,若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完全的固定,不锈钢棒材会因为弯折不锈钢棒材的挤压力挤压夹持装置,致使不锈钢棒材表面出现压痕和划痕,影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质量,所以在对不锈钢棒材进行挤压时,以右侧为例,使用者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12的伸缩端缩回,第二电动推杆1512的伸缩端带动相邻的齿条1513向前移动,齿条1513与相邻的齿轮1515啮合并带动相邻的转动杆1514转动,转动杆1514转动将绕设在其上的第二牵引绳1516释放,此时第三滑动块1509与相邻夹持块1503之间的拉簧通过第三滑动块1509带动两个转动轮1510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同时转动第三螺纹杆1505,第三螺纹杆1505带动第二滑动板1504向右移动,第二滑动板1504通过第一牵引绳1506、第三固定框1507、第四固定架1508带动两个夹持块1503背向移动,此时第二牵引绳1516的余量足以满足第三固定框1507移动的距离,所以在两个夹持块1503松开夹持时,两个转动轮1510同步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夹持,在不锈钢棒材因为弯曲导致加持点偏移时,两个转动轮1510转动,增加了不锈钢棒材弯曲的余量,防止不锈钢棒材产生划痕,若夹持段不锈钢棒材产生弯折时,不锈钢棒材带动转动框1502转动,使整个夹持装置随不锈钢棒材转动,并使转动框1502与第三固定架1501之间的扭簧蓄能,防止产生压痕,通过转动杆1514与第二牵引绳1516配合,对不锈钢棒材的夹持状态进行改变,使不锈钢棒材在加工前为紧固状态,防止不锈钢棒材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偏斜,在不锈钢棒材弯折时改变为动态紧固,防止因过紧的夹持导致不锈钢棒材出现损坏,保证了不锈钢棒材的弯折的质量。
[0046] 待不锈钢棒材弯折完毕后,使用者控制液压推杆2通过第一滑动架3带动所有的挤压杆10复位,随后使用者首先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512的伸缩端缩回,第二电动推杆1512的伸缩端通过齿条1513与齿轮1515啮合带动转动杆1514反转,转动杆1514重新将第二牵引绳1516缠绕,第二牵引绳1516通过第三滑动块1509带动转动轮1510复位并拉伸夹持块1503与第三滑动块1509之间的拉簧,此时对不锈钢棒材夹持完毕,随后使用者将弯折完毕的不锈钢棒材取出,此时不锈钢棒材加工完毕,弯折完毕的不锈钢棒材取出后,使用者再次将还未弯折的不锈钢棒材安放至两个夹持块1503之间,随后使用者通过第三螺纹杆1505控制两个夹持块1503对还未弯折的不锈钢棒材进行夹持,随后重复上述步骤对不锈钢棒材进行弯折。
[004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