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像装置的处理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10076496.1

文献号 : CN171613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吉崎好彦奥西一雄日野秀树永谷健太郎高野良昭远山大雪

申请人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具有执行成像过程的至少一个组成元件和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20:20Y,20M,20C和20K)。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具有相同内容的数据存储在多个互相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数目取决于数据的种类。对于用于相同数据内容的多个存储单元,依据数据类型设定一个存储单元和另一存储单元之间的地址移位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的处理盒,其包括:

执行成像过程的组成元件,以及

非易失性存储器,它在多个互相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具有相同内容的数据,所述存储单元的数目取决于所述数据的种类,一个存储单元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连续地址,其中,在多个相互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的具有相同内容的所述数据是可重写数据,且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相同于或少于存储一个可重写数据的存储单元之数目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每一只读数据,在所有可重写数据中,该一个可重写数据被分配给存储单元数目为最少的存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写数据包括计数器数据,该计数器数据代表当用处理盒进行成像过程时计数器所计数的值。

3.如权利要求2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写数据进一步包括指示处理盒是否已经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中的插入检测数据。

4.如权利要求3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用于插入检测数据的存储单元数目小于用于计数器数据的数目。

5.如权利要求2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写数据进一步包括指示处理盒是否是新的新产品检测数据。

6.如权利要求5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用于新产品检测数据的存储单元数目小于用于计数器数据的数目。

7.如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只读数据包括表示该处理盒种类的数据。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中,并具有可执行成像过程组件和存储与地址相关的给定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以回收自然资源作主要目的,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中的处理盒已开始通用。除了为完成公知的电照相过程所必需的组成部件以外,还包括光敏鼓、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清洁器和调色剂储存器,一些这类处理盒的还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关于各个处理盒的信息。
公开号为No.2000-19929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图6显示了包括在处理盒中的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EEPROM(电可擦程序控制的只读存储器)的存贮映象。从存贮映象中明显看出,相同内容的数据被存储在多个地址中,各个地址被相互隔开以增强数据记录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存储相同数据的相邻存储单元间的移位量(“地址移位量”)是恒定的(上述的存贮映象中的32),存储和读取数据可被简化为访问程序。
但是,上述恒定的地址移位量带来地址应用的无益增加,导致存储效率低下。因为难以在其上装入大容量内存,以及考虑成本,对处理盒来说是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中,并具有可执行成像过程组件(如调色剂储存器)和含有各种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处理盒的改进,该改进使数据以更可取的数据分布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不带有以上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主体的处理盒,其包括:
执行成像过程的组成元件,以及
非易失性存储器,它在多个互相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具有相同内容的数据,该存储单元的数目取决于所述数据的种类,一个存储单元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连续地址,
其中,在多个相互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的具有相同内容的所述数据是可重写数据,且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相同于或少于存储一个可重写数据的存储单元之数目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每一只读数据,在所有可重写数据中,该一个可重写数据被分配给存储单元数目为最少的存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多个互相间隔的存储单元存储具有相同内容的数据,存储单元的数目取决于数据的种类,相应于一个或多个连续地址的一个存储单元,以及对于用于相同数据内容的多个存储单元,依据数据类型设定一个存储单元和另一存储单元之间的地址移位量。在多个隔开的存储单元存储一个数据允许在存储单元之间存储另一数据。因而存储在不同存储单元中的相同数据不大可能同时被损坏。而且,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效率也增加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给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不同数目存储单元的多个数据的地址移位量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分配给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相同数目存储单元的多个数据的地址移位量是相同的。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被分配给单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可存储在用于存储具有相同数据内容的第二个存储单元地址之前的地址中。因此,即使处理盒被插入到没有安装有关处理盒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排列规则的测试机器中,在达到任何分配给多个存储单元的数据的第二存储单元之前,该机器仅通过从最先的地址顺次访问也能读取所有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因此,用更简单的控制就可以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
可重写的数据易受到写入操作所伴随的错误的影响,而只读数据不仅由于不会受到写入操作的影响而错误风险低,而且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程度也低。鉴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多个隔开的存储单元处存储具有相同内容的可重写数据,且在数目相同或数目少于用于在所有可重写数据中被分配给最少数目存储单元的可重写数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单元中存储只读数据(例如指示一种处理盒的数据)。因此,可依据错误发生的频率或比率,以及重要性程度,对数据有效地映象或排列,使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排列更可靠。
可重写数据可包括当用处理盒进行成像过程时代表计数数值的计数器数据。可重写数据还可包括指示处理盒是否被插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插入检测数据,和/或指示处理盒是否是新的的新产品检测数据。用于插入检测数据和新产品检测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目可小于用于计数器数据的存储单元数目,因为读取插入检测的数据和新产品检测数据的频率将小于读取计数器数据的频率,因此与计数器数据相比不易受到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从最先的地址顺次存储指示处理盒是否已经被插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插入检测数据,指示处理盒目标的目标数据,指示由处理盒形成的影像颜色的颜色代码数据。
具有这种数据排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处理盒使得成像装置主体旁侧的控制系统可以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按照如下方式从最先的地址顺次读取数据。首先,控制系统读取插入检测数据,以确定处理盒是否存在于成像装置的主体中。如果存在,控制系统读取下一个目标数据,以确定处理盒的指定目标是否与成像装置本身的目标数据一致。最后的结果指示处理盒是否与成像装置的主体匹配。如果处理盒被确定与成像装置的主体匹配,则控制系统读取颜色代码数据以确定处理盒是否被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的位置中(例如,在与处理盒颜色匹配的部位中)。只有在确定处理盒位于成像装置主体的位置中之后,才确定处理盒已被正确地插入到成像装置中。此后,成像装置的控制系统才允许启动各种利用处理盒成像的控制操作。
从上文可以理解,成像装置旁侧的控制系统无须具有存储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地址次序的数据表格,而是允许从最先顺次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地址。因此,通过成像装置的控制系统,这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排列可以简化关于向其访问的控制。这在运输处理盒之前或在回收或返还处理盒之后,处理盒被插入到测试机器中时也是事实。
为得到被仔细检测的处理盒目标,按地址次序,目标数据可包括指示按地区分类的目的地的运输目标数据,和指示制造处理盒的原设备制造厂家(OEM)的OEM代码数据。
一般对处理盒的密度调节需要先于对成像操作的其他控制,以与其他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中的处理盒获得色彩平衡。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该需要,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颜色代码数据的地址之后的一个地址处含有指示处理盒是否是新的的新产品检测数据。成像装置的控制系统仅在确定了非易失性存储器已被正确地插入之后,但在启动对利用处理盒的成像操作控制之前读取颜色代码数据。当确定了处理盒是新的,在启动对利用处理盒成像的控制之前,允许对处理盒进行密度调节。
为便于制造处理盒,处理盒至少一个组成元件可以包括包含光敏鼓的光敏单元、充电设备、清洁器和包含显影设备和调色剂储存器的显影单元。
从以下的描述中可明了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性能和优点。

附图说明

从下文所给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附图是仅以举例的方式给出的,因此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显示整个打印机系统的构造,其中包括安装有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一种打印机;
图2显示了打印机的操作面板;
图3是打印机的剖面图;
图4是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5显示了将处理盒插入到打印机主体中的方法;
图6用示意图示例了打印机控制系统的构造,且不同颜色的处理盒被插入到打印机主体中;
图7显示了在监视器终端显示从EEPROM读取的数据和存储在其中的数据的例子;
图8显示了一个EEPROM的存贮映象的例子;
图9显示了依据访问数目和重要程度的各个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数目;
图10示例了根据一种规则排列数据的例子;
图11A,11B,11C和11D显示了打印机主体和处理盒之间的数据交换;
图12显示了关于“显影辊计数器”数据的控制流程;
图13显示了关于“新产品检测”数据的控制流程;
图14显示了关于“TC历史”数据的控制流程;
图15显示了关于“目标”数据的控制流程;
图16显示了另一个EEPROM的存贮映象的例子;
图17显示了对放置在打印机主体中的颜色不同处理盒的EEPROM进行控制的主要路径;
图18显示了对颜色不同的处理盒的EEPROM进行控制的详细流程的一部分;
图19显示了对颜色不同的处理盒的EEPROM进行控制的详细流程的一部分;
图20显示了对图19所示的颜色不同的处理盒的EEPROM进行控制的另一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包括打印机3的整个打印机系统1的构造,打印机3中已插入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打印机系统1具有LAN 2(局域网),和多个终端PC1-PCn,和连接到LAN 2的打印机3。
各个终端PC1-PCn都具有一个具有硬盘及类似物的个人电脑主单元401,和连接到主单元401的监视显示器402和键盘403。安装到硬盘上的是与LAN2匹配的OS(操作系统)、打印机驱动程序和用于形成文件及类似的应用软件。
当用打印机3打印出使用应用软件产生的文件时,将文件数据和在其上打印文件等的一种尺寸的纸张信息(例如纸张大小信息)的影像数据(打印数据)通过LAN 2送到打印机3。
打印机3具有读取原有文件影像的扫描部分4和形成影像的打印部分10,其影像基于扫描部分4读取的原有文件的影像数据或通过LAN 2从PC1-PCn送来的打印数据。
扫描部分4是一种已知类型。这就是在扫描部分4中,通过一种光源将光发射到原有文件上,CCD图像传感器将从原有文件反射的光进行光电子转换,得到一种电子信号,由此获得的电子信号用打印部分10的控制器25(参见图6)转换成影像数据。
打印部分10采用一种电照相方法在纸上形成影像。在该实施例中,打印部分10具有打印机主体5、安放A4大小纸张的送纸盒6和安放B4大小纸张的送纸盒7。各个送纸盒6和7都备有纸张检测传感器(未显示)。检测信号从纸张检测传感器传送到控制器25。基于检测信号,控制器25确定在送纸盒6和7中是否放置了纸张。
操作面板8被放置在扫描部分4易于操作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操作面板8具有液晶显示器501和由透明材料制成并放置在液晶显示器501上的触摸面板506。液晶显示器501显示打印机3的操作模式及其内部状态。触摸面板506具有压敏开关。通过将触摸面板506和液晶显示器501组合使用,使用者可以输入打印操作模式等。操作面板8具有十个键的数字衬垫502,以输入如打印数目,打印放大倍数等的数值,启动键505用于指示打印操作的启动,清除键用于清除使用者所设定的打印操作模式,停止键用于停止打印机3的打印操作。
如图3所示,打印机3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到分别位于打印机主体5大约中心处的Y(黄)、M(品)、C(青)和K(黑)成像部位的处理盒9Y、9M、9C和9K。作为形成影像的组成元件,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包括光敏鼓111,充电单元101,带有发光二极管(LED)的曝光单元102,显影单元103和全部放置在光敏鼓111周边的清除光敏鼓111表面的清洁器。而且,处理盒9Y,9M,9C和9K分别包括给它们的各个显影单元103提供黄,品,青和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器(未显示)。一种检测调色剂密度并自动调节调色剂储存器中调色剂密度的ATDC(自动调色剂密度控制器)传感器(未显示)被整合地安装在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的显影单元103上。处理盒9Y、9M、9C和9K的光敏鼓111面对相应的第一(primary)转移辊104Y、104M、104C和104K,中间插入由辊112a、112b和112c支撑的中间转移带113。
给/传输纸部分120被置于打印机主体5的较低的位置。在给/传输纸部分120中,给纸辊109一张一张地供给容纳在给纸盒6(为了方便,在图3中未显示给纸盒7)中的纸张108,通过传送辊110a将纸张传输到第二转移辊105。
在各个成像部位Y、M、C和K中,充电单元101均匀地对光敏鼓111的表面充电。然后,基于图像数据,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在光敏鼓11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03将从调色剂储存器供给的调色剂附着在光敏鼓111上形成静电潜像上,形成(显影)调色剂图像。第一转移辊104首先将光敏鼓11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移到由辊112a,112b和112c驱动的中间转移带113上。第二转移辊105在把中间转移带113上的调色剂图像转移到传送辊110a供给的纸108上。已被转移了调色剂图像的纸108被供给置于打印机主体5的较高位置中的固定/弹出部分106。
固定/弹出部分106将调色剂固定在纸108上。然后,通过传送辊110b,固定/弹出部分106把已固定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印刷品)弹到置于打印机主体5的较高位置中的输出盘部分114。
打印机主体5有一未显示的前端外罩,其至少将用户与处理盒9Y、9M、9C和9K隔断。传感器SE16检测前端外罩是否打开或关闭。
图4是处理盒9(代表9Y、9M、9C和9K)的透视图。处理盒9是将图3所示的光敏鼓111、充电单元101、曝光单元102、显影单元103和清洁器116整合成一个单元制成的。处理盒9加入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电可擦程序控制只读存储器)20。而且,数据转移连接器21被置于处理盒9的端部表面。在将处理盒9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时,处理盒9沿着形成于打印机主体5内部的导轨元件163滑入,直至处理盒9的连接器21与打印机主体5的相关连接器160连接,如图5所示。
图6示例了打印机3的控制系统的构造,同时处理盒9Y、9M、9C和9K被安装在打印机主体5中。处理盒9Y、9M、9C和9K的连接器21Y、21M、21C和21K(相应于图5的21)被分别连接到打印机主体5的相应的连接器106Y、106M、106C和106K(相应于图5的160)上。
打印机3有用于控制整个打印机操作的控制器25,和用于控制处理盒9Y、9M、9C和9K的控制板26。控制板26包括一个CPU(中央处理单元)27、ROM(只读存储器)28、RAM(随机访问存储器)29、扩展I/O(输入/输出)接口30和串并行转换器31。CPU27、ROM28、RAM29、扩展I/O接口30和串并行转换器31通过地址数据总线40与互相交换数据。CPU27与控制器25交换数据以实施打印过程。通过串行总线41Y、41M、41C和41K、控制板26的串并行转换器31分别与处理盒9Y、9M、9C和9K的EEPROM20Y、20M、20C和20K(相应于图5的20)交换数据。用RS232C接口161将控制板26连接到LAN 2上。因此通过LAN2在控制板26和终端(为了方便,在图6中仅显示了PC1)中间进行数据交换,以在终端PC1的监视显示器402上显示EEPROM20的信息。
图7显示了在终端PCl的监视显示器402上显示从EEPROM读取的数据,以及控制板26和终端PC1通过LAN2进行数据交换时存储在其中的数据的例子。
在显示例子中,显示了数据显示部分217和数据保存部分218。数据显示部分217具有EEPROM选择纵向列表(drop-down list)219,用户可用它从EEPROM20Y、20M、20C和20K中选择所需的显示数据,还有“下载数据”按钮220,以从被选择的EEPROM 20中读取数据,还有数据显示区域221,其中显示读取数据。数据保存部分218具有EEPROM选择纵向列表(drop-down list)222,用户可用它从EEPROM20Y、20M、20C和20K中选择需要存储的数据,“保存数据”按钮223,以将所选择的EEPROM 20的数据保存在一个文件中,和数据显示区域224,其中显示所保存的数据。
在显示存储在EEPROM20的数据显示区域221的数据时,用户开发EEPROM选择下落列表219,以从EEPROM20Y、20M、20C和20K中选择需要显示的数据EEPROM20。此后,按压“下载数据”按钮220读取EEPROM20的数据,以及显示在数据显示区域221的读取数据。
在任一EEPROM20Y、20M、20C和20K中保存数据时,用户开发EEPROM选择下落列表222,从EEPROM20Y、20M、20C和20K中选择需要存储的数据EEPROM20。此后,按压“保存数据”按钮223将数据保存在文件中,以及在数据显示区域224显示存储的数据。通过查看显示,用户可容易地确定存储在EEPROM20中的数据内容。
数据显示区域221和224分别具有Adisp和Asave地址为0-32的显示存储单元(location)。Adisp和Asave地址相当于EEPROM20的地址。即,从EEPROM20读取的数据和将要存储在其中的数据按照EEPROM20地址顺序,分别显示在数据显示区域221和224的显示存储单元。
图8显示了在各个处理盒9中加入的EEPROM20的存贮映象的例子。在图8所示的表中,栏名称为“地址”指的是其中用两个字节形成的码存储数据的地址,“数据名”指的是将要存储(或已经存储)的数据名称,“起始值”指的是在从工厂运输时所存储的值,“数据类型”指的是要存储(或已经存储)的数据是否仅为只读数据或重写数据。
从存贮映象可明显看出,存储的数据被分为只读数据,如名称为“颜色代码”和“批号”的数据,以及重写数据,如名称为“显影辊计数器”和“光敏鼓计数器”的数据。
“插入检测”数据指的是处理盒9是否已经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新产品检测”数据指的是处理盒9是否是新的。“运输目标”数据指的是处理盒9被运送的目的地地区,如日本,北美等。“OEM代码”数据指的是制造处理盒9的OEM(原件设备制造商)。即,“OEM代码”数据指的是在处理盒9售卖商标下处理盒9的购买者。“颜色代码”数据指的是由处理盒9形成的图像颜色(黄、品、青、黑)。“批号”数据指的是处理盒9的批号。每个“回收数目”数据指的是回收处理盒9的保留数目。“TC历史”数据指的是处理盒9的显影单元103中调色剂与载体的比例历史。“ADTC传感器移位值”数据指的是对处理盒9的显影单元103关于ADTC传感器输出的控制量。“显影辊计数器”数据指的是使用处理盒9的显影单元103的数目。“光敏鼓计数器”数据指的是使用处理盒9的光敏鼓111的数目。
具有相同内容的只读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的多个地址中,而是存储在一个地址中。另一方面,依据访问次数和重要程度,具有相同内容的重写数据被存储在互相隔开的存储器的多个地址中。当数据被存储在连续地址中时,认为数据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中。按照以下规则存储数据。
(a)将具有大访问次数和高程度重要性的相同数据存储在互相隔开的3个存储单元中。例如,“显影辊计数器”的值被存储在地址23-24,地址48-49和地址59-60的3个存储单元中。类似地,“光敏鼓计数器”的值被存储在地址25-26,地址50-51和地址61-62的3个存储单元中。
(b)将具有平均访问次数和平均程度重要性的相同数据存储在互相隔开的2个存储单元中。例如,“插入检测”的结果被存储在地址0和地址40的2个存储单元中。类似地,“新产品检测”的结果被存储在地址1和地址41的2个存储单元中。
(c)将具有低访问次数和低程度重要性的相同数据存储在1个存储单元中。例如,“TC历史”仅被存储在地址21的1个存储单元中。类似地,“ADTC传感器移位值”数据仅被存储在地址22的1个存储单元中。
图9所示的表列出了基于规则(a)-(c),依据访问次数和重要性程度的各个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单元数目。
根据规则(a)-(c),根据产生错误的频率和重要程度在EEPROM20中有效地排列数据。因此,EEPROM20有一优选的数据排列。
(d)在多个分别存储在互相隔开的相同数目存储单元的不同数据中,其地址移位量是相同的。例如,对于分别存储在3个存储单元的“显影辊计数器”数据和“光敏计数器”数据,第二存储单元(地址48-49,地址50-51)对第一存储单元的(地址23-24,地址25-26)地址移位量同是25,第三存储单元(地址59-60,地址61-62)对第二存储单元的(地址48-49,地址50-51)地址移位量同是11。对于分别存储在2个存储器存储单元的“插入检测”数据和“新产品检测”数据,第二存储单元(地址40,地址41)对第一存储单元的(地址0,地址1)地址移位量同是40。
(e)在存储单元数目不同的数据中,其地址移位量互相不同。例如,对于分别存储在3个存储单元的“显影辊计数器”数据和“光敏计数器”数据,第一和第二存储单元的地址移位量为25,第二和第三存储单元的地址移位量为11。这些地址移位量与分别存储在2个存储单元的“插入检测”数据和“新产品检测”数据的地址移位量40是不同的。
(f)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即,只读数据,如“目的”数据和“OEM”数据,以及一些重写数据,如“TC历史”数据和“ADTC传感器移位值”数据被存储在先于存储在多个存储单元中的具有相同内容的第二地址的地址中。例如,“目的”数据,“OEM”数据,“TC历史”数据和“ADTC传感器移位值”数据分别存储在地址2、3、21、22中。这些地址2、3、21、22的序号小于存储在多个地址中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序号最小的第二地址40(“插入检测”数据的第二地址)。
(g)在存储数据的相邻存储单元之间存在的地址总数比用于存储与所提及的第一数据不同的给定存储单元数目的其它数据的地址数目大。其目的是将其它数据置于相邻的第一数据存储单元之间。
图10示例了依据规则(d)-(g)的数据排列例子。图10垂直排列的四方框指的是按地址顺序放置的数据,在各个四方框连字符前的数字指的是存储相同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数目。在各个四方框连字符后的数字指的是相同数据的序列号。例如,最上部的指示“2-1”指的是给数据分配了两个存储单元,且数据存储在两个存储单元的第一个之中。“2-1”之后的“1-1”指的是给数据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且数据存储在单个存储单元之中。“1-1”之后的“3-1”指的是给数据分配了三个存储单元,且数据存储在三个存储单元的第一个之中。
根据规则(d)-(g),存储在多个存储单元的相同数据之间放置了其它具有一定存储单元数目的数据。参考图10所示的数据排列,数据“1-1”和“3-1”被置于相同内容数据“2-1”和“2-2”之间,数据“2-2”置于相同内容的数据“3-1”和“3-2”之间。因此,相同内容的数据“2-1”和“2-2”和相同内容的数据“3-1”和“3-2”被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增强EEPROM的存储效率和在EEPROM 20中有效地放置数据是可能的。例如,在图8所示的存贮映象中仅需要63个码,而在传统的存贮映象中需要127码。
而且,因为建立了EEPROM 20中排列数据的规则,可以简化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访问程序。具体而言,根据规则(f),即使处理盒9被安置在EEPROM20未输入排列数据规则的机器(例如,在运输处理盒9或回收其之后所用的检测机器)中,可以通过从第一地址访问地址,在访问存储在多处的相同内容的数据之前,无需重复读取相同数据就可以读取存储在EEPROM 20中的所有数据。因此,可简化对访问EEPROM 20的控制。
图11A-11D示例了打印机主体5(更具体的,控制板26)和处理盒9之间的数据交换模式。图11A显示了作为存储在3个存储单元中的重写数据的例子的“显影辊计数器”的数据交换。图11B显示了作为存储在2个存储单元中的重写数据的例子的“新产品检测”的数据交换。图11C显示了作为存储在1个存储单元中的重写数据的例子的“TC历史”的数据交换。图11D显示了作为仅存储在1个存储单元中的只读数据的例子的“运输目标”的数据交换。在任一上述情况下,打印机主体5通过串行传输总线Tx发送控制(请求)信号给处理盒9,通过串行接收总线Rx从处理盒9接收请求信号的回应信号。
下文将详细描述数据交换(图11A-11D所示)的控制步骤,假设EEPROM 20的存贮映象如图8中所示。
参考图12,对于“显影辊计数器”数据交换的控制中,在步骤101确定所接受的请求是否为“写入”请求或“读取”请求。如果接受的请求是“写入”请求,在步骤S102中设定用于存储“显影辊计数器”数据的写入地址23,以在步骤S103中执行写入操作。在步骤S104中,通过给地址23增加地址移位量25得到地址48,设定其为写入地址在S105中执行写入操作。此后,在步骤S106中,通过给地址48增加地址移位量11得到地址59,设定其为写入地址在S107中执行写入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中确定接受的请求为“读取”请求,在步骤S111中设定一指定读取地址。在步骤S112中,执行连续读取操作或一个码的读取操作,在指定读取地址读取数据。在步骤S113中,读取数据被设定在发送缓冲器(未显示)中,将读取数据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中。然后,通过串行传输总线Tx将读取数据从处理盒9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
参考图13,在对“新产品检测”数据交换的控制中,在步骤121中分辨接受请求的内容是“写入”请求还是“读取”请求。如果接受的请求是“写入”请求,在步骤S122中设定用于存储“新产品检测”数据的写入地址1,以在步骤S123中执行写入操作。在步骤S124中,通过给地址1增加地址移位量40得到地址41,设定其为写入地址以在S125中执行写入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1中确定接受的请求为“读取”请求,在步骤S131中设定一指定读取地址。在步骤S132中,执行连续读取操作或一个码的读取操作,在指定读取地址读取数据。在步骤S133中,读取数据被设定在发送缓冲器(未显示)中,用于将读取数据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中。然后,通过串行传输总线Tx将读取数据从处理盒9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
参考图14,在对“TC历史”数据交换的控制中,在步骤141中分辨接受的请求内容是“写入”请求还是“读取”请求。如果接受的请求是“写入”请求,在步骤S142中设定用于存储“TC历史”数据的写入地址21,以在步骤S143中执行写入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1中确定接受的请求为“读取”请求,在步骤S151中设定一指定读取地址(在该情形下为21)。在步骤S152中,执行连续读取操作或一个码的读取操作,在指定读取地址读取数据。在步骤S153中,读取数据被设定在发送缓冲器(未显示)中,用于将读取数据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中。然后,通过串行传输总线Tx将读取数据从处理盒9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
参考图15,在对“运输目标”数据交换的控制中,因为“运输目标”数据是只读数据,不用确定接受请求的内容是“写入”请求还是“读取”请求。因此一旦接受了写入请求,在步骤S161中设定一指定读取地址2。在步骤S162中,执行连续读取操作或一个码的读取操作,在指定读取地址读取数据。在步骤S163中,读取数据被设定在发送缓冲器(未显示)中,用于将读取数据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中。通过串行传输总线Tx将读取数据从处理盒9发送到打印机主体5。
图16显示了加入到各个处理盒9的EEPROM20中的另一存贮映象的例子。类似于图8所示的存贮映象,只读数据未存储在多个存储单元中,而是仅存储在一个存储单元中。另一方面,根据其访问次数和重要程度,具有相同内容的重写数据存储在互相隔开的多个存储单元中。而且,类似于图8的存贮映象,如果数据被存储在连续地址中,该连续地址被认为是一个存储单元。
图16所示的存贮映象的特征是“插入检测”数据、“运输目标”数据、“OEM代码”数据、“颜色代码”数据和“新产品检测”数据按照该次序存储在最先的地址0到地址4中。
图17显示了CPU27(包括在打印机主体5的控制板26中)将要执行的出来过程的主程序,以检测处理盒9Y、9M、9C和9K是否已经被正确地设置在或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
当打开电源时,在步骤S201中,CPU27检测存储CPU27的程序转移处理过程的EEPROM(与EEPROM20不同的一种未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是否存在于打印机主体5中。如果EEPROM不存在,可确定已发生了问题。因此不执行随后的处理过程。
如图13所示的传感器SE16检测到当EEPROM存在于打印机主体5中时,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其打开状态过程为关闭状态,在步骤S202-S205对处理盒9Y、9M、9C和9K进行处理。
图18和19显示了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的详细处理流程(步骤S202-S205)。一般执行流程所示的处理过程用于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的EEPROM20,并且互相并行,同时重复的程序返回到图17所示的主程序中(此后仅称为“返回”)。在步骤S211到S221中,执行打印机状态5的EEPROM的处理过程与执行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的EEPROM20是并行的。但是为了方便,所执行的各个处理盒9Y、9M、9C和9K的EEPROM20的处理过程将在以下描述。
参考图18,当在步骤S210中确定打印机状态5的前盖是打开的,在步骤S240中设定变量“state(状态)”为1,程序返回。
一旦确定打印机状态5的前盖是关闭的,为访问EEPROM20的第一地址,在步骤S211中将0分配给变量指示地址的“adr(地址)”。然后程序返回。
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12中将数据Aah写给地址“adr”和地址“adr+40”,然后在步骤S213设定变量“state(状态)”为2,程序返回。
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14读取地址“adr”和地址“adr+40”的数据,确定读取数据是否为Aah。如果从地址“adr”和地址“adr+40”读取的数据都不是Aah,就可确定在打印机主体5中不存在EEPROM20。则在步骤S215中,CPU27通知控制器25,在打印机主体5中EEPROM20(即,处理盒9)不存在,或未被插入。在步骤S216设定变量“state”为0之后,程序返回。当确定打印机主体5中不存在EEPROM20时,不会对EEPROM20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读取初始数据和写入数据。如果在步骤S214中确定从地址“adr”和地址“adr+40”读取的至少一个数据是Aah,就可确定在打印机主体5中存在或插入了EEPROM20。则在步骤S217中,CPU27启动连续读取存储在EEPROM20中所有数据的处理过程。所有读取数据存储在控制板26的RAM29中。然后,在步骤S218设定变量“state”为3之后,程序返回。
如果在步骤S219中确定读取所有数据未完成,在步骤S221中变量“adr”增加1(在图中指示为“adr++”),然后程序返回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9确定读取所有数据完成,在步骤S220设定变量“state”为4。在步骤S221增加变量“adr”之后,程序返回。在该方法中,EEPROM20中存储的所有数据被存储在控制板26的RAM29中。
此时,在RAM29中执行和EEPROM20相同的地址映象。因此,以下提及的“在地址×××的数据”等于从EEPROM20的相同地址×××读取的数据。
参考图19,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22确定在地址“adr”的“运输目标”数据是否与从打印机主体本身的EEPROM读取的“运输目标”数据一致。由此,可判断处理盒9是否与打印机主体5匹配。例如,如果处理盒9的运输目标是欧洲,而打印机主体5的运输目标是日本,可确定处理盒9和打印机主体5不匹配。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223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已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然后,在步骤S224将变量“state”设定为0后,程序返回。当确定了处理盒9已被错误插入,即,处理盒9是错误的处理盒,不会对该处理盒9的EEPROM20访问,直至发现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2确定地址“adr”的“运输目标”数据和打印机状态5的“运输目标”数据是互相一致的,在步骤S225将变量“state”设定为5。然后,在步骤S226中增大变量“adr”,程序返回。
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27中确定在地址“adr”的“OEM代码”数据是否与从打印机主体本身的EEPROM读取的“OEM代码”数据一致。由此,可判断处理盒9是否与打印机主体5匹配。如果在步骤S227确定地址“adr”的“OEM代码”数据和打印机主体5的“OEM代码”数据互相不一致,即,如果确定处理盒9和打印机主体5不匹配,在步骤S223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已被错误地插入到或放置在打印机主体5中,和前一过程中执行的处理一样。然后,在步骤S224将变量“state”设定为0后,程序返回。当确定了处理盒9已被错误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不会对该处理盒9的EEPROM20进行访问,直至发现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如果在步骤S227确定地址“adr”的“OEM代码”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本身的EEPROM读取的“OEM代码”数据互相是一致的,在步骤S228将变量“state”设定为6。然后,在步骤S229中增大变量“adr”,程序返回。
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30确定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是否与从打印机5插入处理盒位置(黄、品、青和黑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互相一致。颜色代码1相应于青(C),2相应于品(M),4相应于黄(Y),8相应于黑(K)。例如如果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是指示青色(C)的1,而打印机5插入处理盒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是指示品色(M)的2,可确定处理盒9未放置在打印机主体5的正确位置中。即,如果确定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与从打印机5插入处理盒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互相不一致,则处理盒9未放置在打印机主体5的正确位置中,然后在步骤S223CPU 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已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然后,在步骤S224将变量“state”设定为0后,程序返回。当确定了处理盒9已被错误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不会对该处理盒9的EEPROM20进行访问,直至发现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30确定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与从打印机5插入处理盒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互相一致,即,确定了处理盒9被置于正确位置处,则可以第一次确定处理盒9被正确插入和安置。因此,在步骤S231将变量“state”设定为7,在步骤S232增大变量“adr”,在步骤S232 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已被正确插入。然后程序返回。当确定了处理盒9已正确安置时,允许对该处理盒9访问,直至打印机主体5打开。因此,现在打印机主体5的控制器25能够启动对使用处理盒9成像的控制。
例如在下一过程中,在步骤S234读取指示处理盒9是否为新的的“新产品检测”数据,以确定处理盒9是否为新的。如果“新产品检测”的值既不是4Bh也不是FFFFh,则处理盒9不是新的,而如果“新产品检测”的值是4Bh或是FFFFh,则处理盒9是新的。如果处理盒9不是新的,在步骤S236设定变量“state”为0。然后程序返回。如果处理盒9是新的,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处理盒9是新的。此后,在步骤S236设定变量“state”为0后,程序返回。这允许在执行其它成像控制之前完成处理盒9的密度调节。因此,处理盒9的颜色可以与其它处理盒9的颜色平衡。
从上文可理解,通过执行简单的控制,CPU27可确定处理盒9是否被正确的插入到打印机主体中。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处理盒9的EEPROM20顺次含有在最先地址0处的“插入检测”数据,在下一地址1处作为目的地数据的“运输目标”,在下一地址2处的也作为目的地数据的“OEM代码”,和在下一地址3处的数据“颜色代码”。即,由于图16所示处理盒9的EEPROM20的存贮映象,即使不使用含有将要访问的EEPROM20的地址次序信息的列表,通过从处理盒9的EEPROM20的第一个地址增大变量adr,可以得到检测处理盒9是否被正确设置在打印机主体5中所需的信息。因此,不需要制备这样的列表。
此外,当在运输处理盒9之前和/或收回或回收其之后,处理盒9被安装在所用的检测机器上时,检测机器的控制系统允许从第一地址顺次访问处理盒9的EEPROM20。即,检测机器可检测处理盒9,而无需使用含有将要访问的EEPROM20的地址次序信息的列表。因此,不需要制备这样的列表。
图20显示了图19所示的处理处理盒9Y、9M、9C和9K(在图17中将在步骤S202-S205中执行)的详细流程的一个替代流程。在该例子中也要执行图18所示的步骤S210到步骤S221的处理过程。即,从检测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状态过程到在控制板26的RAM29中存储EEPROM的所用数据仍然要与图20中的步骤组合在一起执行。
现在参考图20,在已经读取所用数据后,在步骤S322确定地址“adr”的“运输目标”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EEPROM读取的“运输目标”数据是否互相一致。由此发现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是否匹配。如果在步骤S322确定地址“adr”的“运输目标”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EEPROM读取的“运输目标”数据互相一致,在步骤S323中增大变量“adr”。
随后,在步骤S324中确定地址“adr”的“OEM代码”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EEPROM读取的“OEM代码”数据是否互相一致。由此发现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是否匹配。如果在步骤S324确定地址“adr”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OEM代码”数据互相一致,可确定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匹配。然后在步骤S325中增大变量“adr”。
然后在步骤S326中确定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插入处理盒位置(即,黄,品,青和黑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是否互相一致。由此发现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是否匹配。如果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与打印机5插入处理盒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互相一致,因而处理盒9被置于正确位置处,则可以确定处理盒9被正确插入。因此,在步骤S327增大变量“adr”,然后在步骤S238 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已被正确插入。然后程序返回。一旦确定了处理盒9已被正确插入,允许对该处理盒9的EEPROM 20访问,直至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打开。因此,打印机主体5的控制器25能够启动对使用处理盒9成像的各种控制操作。
例如,在步骤S329读取指示处理盒9是否是新的的“新产品检测”数据,以确定指示处理盒9是否是新的。如果处理盒9不是新的,在步骤S331设定变量“state”为0。然后程序返回。另一方面,如果处理盒9是新的,在步骤S330 CPU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是新的。这允许在对成像进行其它控制之前,完成对处理盒9的密度调节。因此,处理盒9的颜色可以与其它处理盒9Y、9M、9C和9K的颜色平衡。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22确定地址“adr”的“运输目标”数据与从打印机主体5的“运输目标”数据互相不一致,则相应地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不匹配,在步骤S332中CPU 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类似地,如果步骤S324确定地址“adr”的“OEM代码”数据与打印机主体5的“OEM代码”数据互相不一致,则相应地处理盒9与打印机主体5不匹配,在步骤S332中CPU 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类似地,如果步骤S326确定地址“adr”的“颜色代码”数据与打印机主体5插入处理盒位置的“颜色代码”数据互相不一致,则相应地处理盒9未被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在步骤S332中CPU 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当CPU 27通知控制器25,处理盒9被错误地插入到打印机主体5中时,在步骤S331设定变量“state”为0,且程序返回。当确定了处理盒9被错误插入,不会对该处理盒9的EEPROM20进行进一步访问,直至发现打印机主体5的前盖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
在具有图26流程的该例子中,和前面的例子一样,通过执行简单的控制,CPU27也能确定处理盒9是否被正确插入或设置在打印机主体5中。此外,图20流程的例子比图19流程例子,在确定处理盒9正确插入之前需要更少的步骤。因此,该确定过程可进行得更快。
在所述例子中,处理盒9具有光敏鼓111、充电单元101、曝光单元102、显影单元103,清洁器116和调色剂存储器作为形成图像手段的组成元件,此外还有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EEPROM 20。但是本发明的处理盒不限制于该模式。应当理解任何处理盒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只要它具有任一个作为形成图像手段的组成元件。例如,对光敏鼓表面曝光的曝光单元可被固定安装在打印机主体的外壳上。在该情况下,光敏鼓,充电单元和清洁器可被整合到一起作为光敏单元,显影单元和调色剂储存器可被整合到一起作为显影单元。这种组成元件的单元化使制造处理盒简单。
同样,应当理解,仅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和调色剂存储器的处理盒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在使用这样的处理盒时,其它组件,即光敏鼓、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和清洁器可被固定到打印机主体上。此外,上述其它组件可以作成可拆卸地安置在打印机主体中的盒子。
此外,在所述实例中,处理盒9含有的EEPROM20是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处理盒可具有不同于EEPROM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而且,非易失性存储器不需要必须包含在处理盒的外壳中,而是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其外表面的套管连在处理盒外壳的外表面。
本发明是这样描述的,但是显而易见,该发明可以有多种方式的变化。只要这种变化被认为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所有这些变化显而易见地认为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本申请是2001年7月24日提交的题为“用于成像装置的处理盒”的第01125491.2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