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10103979.6

文献号 : CN17523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本博嗣

申请人 : 重机公司

摘要 :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具有:保持机针的一对针杆(20)、能上下运动地分别支撑各针杆的针杆支撑体(40)、用保持各针杆的针杆拱座(51)使各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50)、有选择地能将被针杆拱座分别保持的针杆切换于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的离合机构(60)、将被离合机构解除保持状态的针杆保持于针杆支撑体上的限制机构(70);在各针杆上,设有与针杆拱座卡合并能停止下落的下落防止用卡合部(26)。这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可防止针杆的下落。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是具有能有选择地停止一对针杆上下运动的单针停止功能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机针的一对针杆、

能分别上下运动地支撑所述一对针杆的针杆支撑体、

利用分别保持所述一对针杆的针杆拱座使所述各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有选择地将由所述针杆拱座保持的各个针杆切换于保持状态及解除状态的离合机构、和将被所述离合机构解除了保持状态的针杆保持于所述针杆支撑体上的限制机构,设有凸出在所述各针杆外圆周上并在所述针杆从所述限制机构或所述离合机构脱离了保持的情况下与所述针杆拱座卡合而能停止针杆下落的下落防止用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针杆上,设有与所述离合机构配合的第一配合孔及与所述限制机构配合的第二配合孔,在所述各针杆上将所述卡合部设置为,通过所述针杆拱座向上死点的移动,能将限制机构与所述第二配合孔配合或能将离合机构与所述第一配合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限制机构配置于位于上死点时的所述针杆拱座的上方,将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安装在所述针杆上的E型卡环。

说明书 :

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两根针杆形成并列的两条线迹并且具有可选择地停止一方针杆上下动作的单针停止功能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上述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包括:形成第一、第二配合孔的一对针杆、能分别上下运动地支撑一对针杆的针杆支撑体、用分别保持一对针杆的针杆拱座使各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具有使前端对第一配合孔可插入或拔出的离合部件且能有选择地将由针杆拱座保持的各个针杆切换于保持状态及解除状态的离合机构、和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具有使前端相对于第二配合孔可插入或拔出的限制部件,并将利用离合机构解除对针杆拱座的保持状态的一方针杆保持于针杆支撑体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两根针杆,在离合机构的离合部件被插入各个第一配合孔的状态下,与针杆拱座一起进行上下运动。另外,在停止了一方针杆的上下运动时,对该针杆,使离合部件后退而处于解除状态,并且将限制部件插入第二配合孔中。以此,一方针杆被从针杆拱座中释放并相对于针杆支撑体处于保持状态。
[0004] 具有这样的针杆机构的双针缝纫机,在例如裤子口袋的沿缝合布料边缘形成双重平行线迹时,在直线区间使两根机针同时上下运动并进行缝制,而在角部,为了减少内侧的线迹针数,而进行暂时停止内侧机针上下运动的缝制。
[0005] 【专利文献1】特开平1-300990号公报
[0006] 但是,上述传统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在任意一个针杆被停止上下运动时或从停止状态再开始上下运动时,有时因限制机构或离合机构构造上的原因而失去保持状态并使针杆下落。并且,在针杆下落的状态或落下且深深穿过被缝制物的状态下,若继续缝制动作,则有可能损坏缝制物或机针等缝纫机构成物的危险。
[0007] 并且,当发生针杆落下时,会在该针杆的第二配合孔中插入离合部件,这时,针杆在比通常靠下方的位置进行上下运动,具有位于机针下方的缝制物或缝纫机的构成物与机针或针杆碰撞而被损坏的问题。
[0008]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针杆不下落的针杆机构来防止缝制物或缝纫机结构的损坏。
[0010] 本发明之1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是具有能有选择地停止一对针杆上下运动的单针停止功能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其结构为,包括:保持机针的一对针杆、能分别上下运动地支撑一对针杆的针杆支撑体、利用分别保持一对针杆的针杆拱座使各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有选择地将由所述针杆拱座保持的各个针杆切换于保持状态及解除状态的离合机构、将被离合机构解除了保持状态的针杆保持于针杆支撑体上的限制机构;在各针杆上,设有在针杆从限制机构或离合机构脱离了保持的情况下与针杆拱座卡合而能停止针杆下落的下落防止用卡合部。
[0011] 在上述结构中,当两根针杆处于被离合机构保持的状态时,与针杆拱座一起进行上下运动。
[0012] 另外,为了只使一方的针杆上下运动,使另一方针杆处于从离合机构解除的状态并且被限制机构保持于针杆支撑体上。以此,另一方针杆被限制了上下运动,只是一方的针杆进行上下运动。
[0013] 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破坏了用限制机构或离合机构保持针杆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卡合部使针杆与针杆拱座卡合而防止下落。另外,由于针杆利用卡合部被卡合在针杆拱座上,所以与该针杆拱座一起进行上下运动。但是,由于针杆拱座不能保持针杆,所以不限制针杆相对于该针杆拱座向上方的移动,即使针杆随着针杆拱座的下降动作而下降时,机针也不会撞击位于其下方的被缝制物或缝纫机的结构。
[0014] 本发明之2,具备与本发明之1相同的结构,并且在各针杆上,设有与离合机构配合的第一配合孔及与限制机构配合的第二配合孔;在各针杆上将卡合部设置为,通过针杆拱座向上死点的移动,能将限制机构与第二配合孔配合或能将离合机构与第一配合孔配合。
[0015] 根据上述结构,如上所述,由于当卡合部以不使针杆从针杆拱座下落的方式与针杆拱座配合时,没有限制针杆向上方的移动,所以当针杆拱座上升到上死点时,只是针杆因惯性力跳起到更上方。因此,根据这样的针杆跳起,在第二配合孔到达限制机构的范围或第一配合孔到达离合机构的范围,将卡合部设在针杆上,以此即使在针杆产生下落时,若针杆拱座移动到上死点,也能使针杆向上方跳起,并恢复被限制机构或离合机构的保持状态。 [0016] 另外,所谓“使限制机构与第二配合孔配合或使离合机构与第一配合孔孔配合”,是指包括考虑到及没考虑上述的针杆跳起的两方面而言。
[0017] 即,在考虑了跳起时,卡合部相对于针杆拱座与针杆卡合的位置,是在针杆从离合机构跳起距离以下的范围内第一配合孔处于下方的位置,或者,在针杆拱座位于上死点位置时在针杆从距离限制机构跳起距离以下的范围内第二配合孔处于下方的位置。 [0018] 另外,在没有考虑跳起时,卡合部相对于针杆拱座与针杆卡合的位置,是离合机构与第一配合孔一致的位置,或者,在针杆拱座位于上死点位置时限制机构与第二配合孔一致的位置。
[0019] 本发明之3,具备与本发明之2相同的结构,将限制机构配置于位于上死点时的针杆拱座的上方,将卡合部设于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之间的位置。
[0020] 在上述结构中,所谓限制机构位于靠上死点位置的针杆拱座的上方,是指限制机构位于离合机构上方位置。因此,针杆的第二配合孔被配置在第一配合孔的上方。 [0021] 此时,当针杆从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脱离保持并产生下落时,靠第一配合孔上方位置的第二配合孔与离合机构配合,针杆在比通常低的位置保持在针杆拱座上。 [0022] 但是,由于将卡合部设于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之间,所以即使在针杆上产生下落也能对于针杆拱座制止在卡合部的位置上,针杆的第二配合孔不能到达针杆拱座。因此,离合机构不与第二配合孔配合。
[0023] 本发明之4,具备与本发明之2相同的结构,卡合部是安装在针杆上的E型卡环。 [0024] 利用上述结构,即使针杆从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脱离,设在针杆上的E型卡环也能与针杆拱座卡合,防止其下落。
[0025] (发明效果)
[0026] 根据本发明之1,由于各针杆具备卡合部,所以即使针杆从限制机构或离合机构脱离也能防止其下落。
[0027] 另外,由于卡合部能防止针杆相对于针杆拱座下降并且能限制针杆向上方移动,所以在针杆拱座上升时能将针杆向更上方送出,以此,能获得用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的再保持可能性。
[0028] 根据本发明之2,由于在各针杆上设置卡合部,使得利用针杆拱座向上死点的移动,能将限制机构与第二配合孔配合或能将离合机构与第一配合孔配合,所以即使在针杆从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脱离保持而随后针杆拱座上升到上死点时,针杆被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运送到可保持位置,并能进行利用离合机构或限制机构的再保持。 [0029] 因此,即使针杆的保持脱离时,也不必中断缝制操作,能提高操作效率。并且,由于不需要恢复的操作,所以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
[0030] 根据本发明之3,由于将卡合部设在针杆的第一配合孔与第二配合孔之间,所以即使在针杆上产生下落,也能利用卡合部在第二配合孔到达针杆拱座的跟前制止针杆的下落。因此,可以避免因离合机构与第二配合孔配合而引起在比通常还低的下方位置的针杆上下运动,能更有效地防止机针、针杆或位于其下方位置的缝制物或缝纫机构成物的损坏。 [0031] 根据本发明之4,由于作为卡合部其使用了通用性、流通性好的E型卡环,所以能提高装置生产效率。另外,从容易安装E型卡环这一点出发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能容易地设置在现有的针杆机构上,所以能实现现有资源的节约及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的主视图,表示以双针保持状态位于上死点位置的状态。
[0033] 图2(A)是针杆的侧视图,图2(B)是主视图。
[0034] 图3是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的主视图,表示以双针保持状态位于下死点位置的状态。
[0035] 图4是在图1的动作状态时通过一方针杆中心线并且沿X-Z平面形成 截面的针杆机构截面图。
[0036] 图5是离合部件的立体图。
[0037] 图6是限制部件的立体图。
[0038] 图7是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的主视图,表示刚解除了一方针杆保持状态之后的状态。
[0039] 图8是在图7的动作状态时通过一方针杆中心线并且沿X-Z平面形成截面的针杆机构截面图。
[0040] 图9是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的主视图,表示解除一方针杆保持状态并向下死点移动的状态。
[0041] 图10(A)是作为止挡部其他实例而具备螺钉的针杆的说明图,图10(B)是作为卡合部其他实例而具备开口销的针杆的说明图,图10(C)是作为卡合部其他实例而具备推力轴环的针杆的说明图,图10(D)是作为卡合部其他实例而设置了台阶部的针杆的说明图。 [0042] 图中:10-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20-针杆,21-第一配合孔,22-第二配合孔,26-E型卡环(止挡部),26A-螺钉(止挡部),26B-开口销(止挡部),26C-推力轴环(止挡部),26C-台阶部(止挡部),40-针杆支撑框(针杆支撑体),50-针杆上下运动机构,
51-针杆拱座,60-离合机构,61-离合部件,61a凸起,66-解除销,70-限制机构,71-限制部件,71a前端部,80切换机构,81-切换部件,81a-靠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0044] 以下,参照图1~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10的主视图,图2(A)是针杆20的省略了局部的侧视图,图2(B)是主视图,图3是针杆下降时的针杆机构10的主视图。该针杆机构10,被设在双针缝纫机的未图示的机头部前端内部,其能使分别保持两根机针(省略图示)的一对针杆20同时或有选择地上下运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垂直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沿水平设置状态时的双针缝纫机机头长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平行于未图示的针板板面且与Y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另外,X轴 方向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相互垂直。
[0046] 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10,具有:分别形成有第一配合孔21及第二配合孔22的一对针杆20、作为能上下运动地分别支撑各针杆20的针杆支撑体的针杆支撑框40、用分别保持一对针杆20的针杆拱座51使各针杆20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50、利用使前端可从各针杆20的第一配合孔21插入或拔出的一对离合部件61而有选择地能将被针杆拱座51分别保持的针杆20切换于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的离合机构60、利用使前端从被离合机构60解除保持状态的针杆20上的第二配合孔22插入或拔出的限制部件71而保持在针杆支撑框40上的限制机构70、和利用人为的输入操作而选择任意一个针杆20并能切换离合机构60的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的切换机构80。
[0047] (针杆)
[0048] 各针杆20,通常以沿Z轴方向的状态被针杆支撑框40所支撑,在进行摆针时,通过针杆支撑框40在各针杆20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以沿Y轴方向的轴为中心被赋予转动摆动动作。在进行该摆动时,各针杆20的上下端部分别沿X轴方向摆动。
[0049] 各针杆20,如图所示,是在截面为圆形的圆杆的圆周面上局部形成了平坦面23的杆状体,在其下端部保持未图示的机针。
[0050] 针杆20被针杆支撑框40所支撑,使其在沿Z轴方向被支撑的状态下平坦面23处于沿Y-Z平面的状态。在该平坦面23的上面且朝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沿该长度方向形成有槽部24。
[0051] 另外,在平坦面23的平面上且槽部24的下端部和上端部附近,形成有能与该槽部24重叠的第一配合孔21及第二配合孔22。
[0052] 第一配合孔21,对应于可插入离合部件61的前端部而被形成为长方形状。该长方形状,对应于离合部件61前端部略呈矩形形状地凸出,其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长度分别被设定为比离合部件61的略呈矩形形状的前端部横宽和纵宽稍大。
[0053] 第二配合孔22,位于第一配合孔21的上方位置,对应于后述的限制部件71前端部形状,被形成从正面看为矩形从侧面看为半圆状的形状。
[0054] 在槽部24的内部,沿该槽部24的长度方向能摆动地安装有摆动板25。该摆动板25,在第一配合孔21和第二配合孔22的中间位置沿Y轴方向被 支撑轴所支撑,通过摆动其两端部沿X轴方向移动。即,摆动板25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分别沿各配合孔21、22的深度方向移动于第一配合孔21和第二配合孔22的内部。
[0055] 另外,摆动板25被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当其一端部被压入第一配合孔21深部附近时,另一端部在第二配合孔22内被压出平坦面23,当另一端部被压入第二配合孔22深部附近时一端部在第一配合孔21内被压出平坦面23。
[0056] 即,对于同一根针杆20,当离合部件61插入第一配合孔21时,已经被插入第二配合孔22的限制部件71能被摆动板25推出,当限制部件71插入第二配合孔22时,已经被插入第一配合孔21的离合部件61能被摆动板25推出。
[0057] 另外,上述针杆20,在进行上下运动时,利用其第一配合孔21与离合机构60配合并被针杆拱座51所保持。另一方面,在为了用单针缝制而限制上下运动时,解除离合机构60并且利用第二配合孔22与限制机构70配合且被针杆支撑框40保持。
[0058] 这样,各针杆20,通常,被离合机构60或限制机构70的任意一个所保持,但没有很好地进行与各配合孔的配合,有时会从离合机构60或限制机构70脱落。 [0059] 因此,为了防止该脱落,在各针杆20上,作为与针杆拱座51卡合并使下落停止的下落防止用卡合部,将E型卡环26安装在第一配合孔21与第二配合孔22之间。即,该E型卡环26,使用了其外径比针杆20整体的外径大的卡环,以此,向针杆20的外圆周凸出并使其不能穿过针杆拱座51的通孔,并与该针杆拱座51的上端部靠接以防止针杆20的下落。 [0060] 并且,该E型卡环26,在针杆20长度方向上的配置,被设定在从离合机构60与第一配合孔21配合时的针杆拱座51上端部向上方稍微设置了间隙的位置。另外,该E型卡环26的配置,也被设定在限制机构70与第二配合孔22配合时从位于上死点位置的针杆拱座51上端部向上方稍微设置了间隙的位置(参照图4)。
[0061] 在将E型卡环26作了上述配置时,发生脱落的针杆20,只向下方移动间隙的量,并且以使该E型卡环26与针杆拱座51上端部靠接的状态与针杆 拱座51一起进行上下运动。并且,当针杆拱座51移动到上死点时,针杆20因惯性力而上升,第一配合孔21与离合机构60配合,或第二配合孔与限制机构70配合。因此,能实现针杆从脱落状态的恢复。 [0062] 另外,上述E型卡环26与针杆拱座51上端部之间的间隙,在一般的缝制速度下,只要自由状态的针杆20在相对于针杆拱座51跳起到上死点位置的距离的范围内也可以加大设定。
[0063] 另外,E型卡环26的配置,也可以设在当离合机构60与第一配合孔21配合时与针杆拱座51上端部刚刚接触的位置,或者,当限制机构70与第二配合孔22配合时与位于上死点位置的针杆拱座51上端部刚刚接触的位置。此时,不用等到位于上死点位置针杆20的跳跃而实现保持状态的恢复。
[0064] (针杆支撑框)
[0065] 图4是针杆机构10的通过一方的针杆20的中心线并且沿X-Z平面形成截面的针杆机构的截面图。如图1及图4所示,针杆支撑框40,在其上部及下部形成沿Y轴方向能并排穿过两根针杆20的通孔,以此能上下运动地支撑各针杆20。
[0066] 在针杆支撑框40下部的针杆20的支撑部附近,设有供给润滑油或油脂等的无纺布或聚胺酯等供给部件41,并配置各针杆20能滑动于该供给部件41上。以此,向各针杆20与针杆支撑框40的滑动部供给润滑油或油脂,以顺利地进行上下运动。 [0067] 另外,在针杆支撑框40上部的针杆20的支撑部附近,设有限制机构70,在紧挨针杆支撑框40的限制机构70的下侧设有切换机构80。关于限制机构70及切换机构80有待后述。
[0068] 并且,在被针杆支撑框40支撑的针杆20附近,形成有引导槽42,该引导槽42,引导被设于对各针杆20赋予上下驱动力的连杆体54一端部的滑块55的上下运动。 [0069] 另外,在针杆支撑框40的Y轴方向一端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连结了赋予摆针的摆动驱动力的摆动轴43的一端部。该摆动轴43,以沿Y轴方向的状态能转动地被支撑在缝纫机机架上,连结于与针杆20的上下运动同步而进行摆动的摆动机构。另外,摆动机构利用公知的结构能在0到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调节其摆动角度范围,并根据需要能将被各针杆20保持的 机针沿X轴方向以任意的振幅进行摆针。另外,如上所述,调整摆针的摆动机构,在不进行摆针的状态下,能使各针杆20处于沿Z轴方向的状态。 [0070]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
[0071]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50,如图1所示,具有:通过离合机构60支撑了各针杆20的针杆拱座51、被作为各针杆20的上下驱动源的缝纫机马达(未图示)旋转驱动的缝纫机主轴52、被固定安装在缝纫机主轴52一端部的旋转锤53、将旋转锤53与针杆拱座51之间连结的连杆体54、和使连杆体54的针杆拱座一侧的端部沿Z轴方向移动的滑块55。 [0072] 针杆拱座51,形成有分别平行地穿过两根针杆20的通孔,并利用离合机构60对插入各通孔的针杆20进行保持。
[0073] 缝纫机主轴52,以沿Y轴方向的状态能旋转地被缝纫机机架所支撑。并且,缝纫机主轴52的一端部与缝纫机马达连结,另一端部与圆板状的旋转锤53的旋转中心位置连结。
[0074] 连杆体54,其一端部能以Y轴方向为中心旋转地被连结在距旋转锤53中心偏心的位置上,另一端部能以Y轴方向为中心旋转地被连结在针杆拱座51上。
[0075] 设于连杆体54另一端部的滑块55,被针杆支撑框40的引导槽42限制只能沿Z轴方向(被支撑的针杆20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连杆体54的一端部与旋转锤53一起进行旋转运动,但连杆体54的另一端部只进行上下运动,其结果,能通过针杆拱座51对各针杆20施加上下驱动力。
[0076] (离合机构)
[0077] 离合机构60,如图1及图4所示,具有:从针杆拱座51的正面插入贯穿到各通孔的圆形支撑孔57中的两个离合部件61、能分别使各离合部件61进退移动的两个从动连杆62、通过各从动连杆62分别对各离合部件61给予前进方向移动力的两个按压弹簧63、在后退的状态(退让位置)下分别卡合各离合部件61的两个卡合爪64、分别沿各卡合爪64进行卡合的方向按压的两个按压弹簧65、和从外部输入解除被各卡合爪64卡合操作的解除销66。
[0078] 沿X轴方向形成针杆拱座51的两个支撑孔57并能沿X轴方向滑动地支撑着略呈圆柱状的离合部件61。
[0079] 图5是离合部件61的立体图。各离合部件61,在其前端部(针杆20侧的端部),形成有前端面形状略呈矩形形状的凸起61a。该凸起61a的前端形状及其大小,与针杆20的第一配合孔21形状大致一样,并能利用离合部件61的前进移动(向针杆20侧的移动)插入第一配合孔21中。另外,各离合部件61的凸起的前端面61b被形成稍有倾斜的状态,使其容易插入第一配合孔21。
[0080] 另外,当将离合部件61的凸起61a插入第一配合孔21时,为相对于针杆拱座51保持针杆20的状态,并能与针杆拱座51一起使针杆20上下运动。另外,当离合部件61的凸起61a插入到第一配合孔21中时,设在针杆20的槽部24内的摆动板25下端被按压,该下端部进行后退移动并且上端部进行前进移动。
[0081] 并且,在离合部件61的凸起61a的下部,形成有能与卡合爪64的前端部卡合的切口61c。该切口61c被设在离合部件61后退到规定位置(其前端部的起61a没有到达针杆20第一配合孔21的位置)的状态下卡合爪64最先能卡合的位置。
[0082] 各从动连杆62,在其中间被形成弯曲的形状,在该弯曲中间部能摆动地被针杆拱座51支撑。并且,从动连杆62的一端部与离合部件61的后端部连结,另一端部被按压弹簧63施加常压。并且,按压弹簧63进行从动连杆62使离合部件61向前进方向摆动地按压。
[0083] 另外,各从动连杆62,当按压弹簧63从下方按压其另一端部且使离合部件61后退时,利用针杆拱座51向上方移动而使后述的切换机构80的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从上方与从动连杆62的另一端靠接,并克服按压弹簧63的力而以压下摆动使离合部件61进行后退移动。
[0084] 各卡合爪64,在离合部件61的下方被针杆拱座51能摆动地支撑。该各卡合爪64,其摆动端部能上下摆动,并且爪前端部能通过向上方的摆动而进入作为后退位置的离合部件61的切口61c中,并能保持不前进。另外,各按压弹簧65从下方对各卡合爪64向上方施加常压。因此,卡合爪64,其爪前端部被施加向离合部件61一侧的力,使该离合部件61后退并当切口61c达到爪位置时爪前端部能迅速地插入。
[0085] 解除销66,从针杆拱座51上端部穿过离合部件61之间并上下贯通针 杆拱座51而到达各卡合爪64,并能上下运动地被支撑。解除销66的下端部,被配置为能同时与设在各卡合爪64上设置的未图示的靠接部接触。即,解除销66下端面的一半区域与一方的卡合爪64靠接部接触,其余的一半区域与另一方的卡合爪64的靠接部靠接。 [0086] 另外,解除销66被未图示的弹簧向上方施加常压,其上端部凸出于针杆拱座51的上方。并且,后述的切换机构80的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通过针杆拱座51的向上方移动而从上方靠接该解除销66的上端部并向下方按压,而向下方按压卡合状态的卡合爪64的前端部,解除卡合。
[0087] (切换机构)
[0088] 切换机构80,具有:在距针杆拱座51上死点稍微上方的位置上形成于针杆支撑框40上的导向槽部82、沿导向槽部82可滑动地被支撑的切换部件81、防止切换部件81从导向槽部82脱落的按压盖83。
[0089] 在针杆支撑框40的上部形成有沿Y轴方向的导向槽部82,并沿相同方向可滑动地支撑着切换部件81。
[0090] 切换部件81,其整体略呈方柱形状,在其一端部形成有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凸出的靠接凸起81a,其另一端部与设在缝纫机机架外部未图示的操作输入机构连结。 [0091] 切换部件81,以靠接凸起81a朝向下方的状态被导向槽部82所支撑。并且,通过切换部件81沿Y轴方向的移动,能将靠接凸起81a切换于对到达针杆拱座51上死点时刻的离合机构60一方的从动连杆62、另一方从动连杆62或解除销66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按压的位置。而且,靠接凸起81a的切换,是从缝纫机架的外部人为地对上述的操作输入机构的操作而进行。另外,该靠接凸起81a,其可凸出的长度被设定为对上升到上死点位置的针杆拱座51的各从动连杆62、62及解除销66能向下方压下各解除动作所要求的行程量。 [0092] (限制机构)
[0093] 限制机构70,具有:在针杆支撑框40的上端部具有从该针杆支撑框40正面贯穿到针杆20的通孔的两个圆形通孔的支撑部72、插入各支撑部72通孔的两个限制部件71、分别对各限制部件71施加前进方向(针杆20侧)移动力的两个按压弹簧73、在后方支撑各按压弹簧73并且覆盖堵塞支撑部 72通孔的盖体74。
[0094] 沿X轴方向形成有支撑部72的各个通孔,并且沿X轴方向可滑动地支撑略呈圆柱状的限制部件71。
[0095] 图6是限制部件71的立体图。各限制部件71,其前端部71a(针杆20侧的端部)从X轴方向看的主视图为矩形形状,从Y轴方向看的侧视图其前端为半圆形。该前端部71a的形状与上述的第二配合孔22的形状相对应。
[0096] 如上所述,限制部件71被按压弹簧73从其后方向前方推压。并且,当限制部件71的前端部71a通过该推压而插入第二配合孔22中时,相对于针杆支撑框40,针杆20处于被制止上下运动的状态。
[0097] 但是,对各限制部件71的由按压弹簧73的按压力而使摆动板25摆动的力,被设定为比由按压弹簧65通过从动连杆62对离合部件61施加的按压力而使摆动板25摆动的力小。因此,当将离合部件61的凸起61a和限制部件71前端部71a分别插入第一配合孔21及第二配合孔22时,离合部件61的凸起61a能进入第一配合孔21,限制部件71前端部
71a受到按压而不能进入第二配合孔22。
[0098] 另外,当限制部件71的前端部71a进入第二配合孔22时,设在针杆20的槽部24内的摆动板25的上端部受到按压,能使该上端部前进移动并且使下端部后退移动。 [0099] 另外,从针杆拱座51位于上死点时的离合机构60的离合部件61到限制机构70的限制部件71的Z轴方向的距离,被设定为与从针杆20的第一配合孔21到第二配合孔22的距离一致。以此,当针杆拱座51位于上死点位置时,能将针杆20切换到被限制机构70保持的状态,或将保持状态的针杆20与离合机构60配合。
[0100] (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的动作说明)
[0101] 以下,参照图1~图9进行双针缝纫机针杆机构10的动作说明。图7、图9分别是针杆机构10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在图7的动作状态时通过一方针杆20中心线形成截面的针杆机构10的截面图。
[0102] 图1是各针杆20都被保持于位于上死点位置的状态,从此开始动作说明。 [0103] 利用缝纫机的驱动马达并通过针杆上下运动机构50的缝纫机主轴52、 旋转锤53及连杆体54对针杆拱座51施加下降移动力。以此,针杆拱座51与两根针杆20一起移动到下死点(图3的状态)。
[0104] 然后,当对一方的针杆20(此时以左侧针杆20为例进行说明)停止上下运动时,在针杆拱座51经过下降再返回到上死点的期间,操作被设在缝纫机机架外部的未图示的操作输入机构,将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与左侧从动连杆62的上方位置对齐。 [0105] 当针杆拱座51通过缝纫机马达的驱动再次移动到上死点时,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向下方按压左侧的从动连杆62(图7及图8的状态)。
[0106] 以此,左侧的从动连杆62克服按压弹簧63的力并使离合部件61向后退方向移动,该离合部件61下方的卡合爪64前端部被按压弹簧65按压并进入切口内,卡住了离合部件61使其不前进。
[0107] 并且,通过离合部件61进行后退移动,从第一配合孔21拔出,并且左侧针杆20槽部24内的摆动板25的下端部从按压状态解除,且与上端部靠压的限制部件71的前端部进入第二配合孔内。以此,左侧的针杆20,在其上死点位置处于被针杆支撑框40保持的状态。
[0108] 因此,如图9所示,当针杆拱座51再次下降移动时,只是右侧针杆20与针杆拱座51一起下降,左侧针杆20被留在上死点。
[0109] 另外,在从该状态再次使针杆20上下运动时,在从针杆拱座51开始下降到返回到上死点的期间,操作设在缝纫机机架外部的未图示的操作输入机构,并将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与解除销66的上方位置对齐。
[0110] 当针杆拱座51再次被缝纫机驱动马达移动到上死点时,切换部件81的靠接凸起81a向下方按压解除销66(图1及图4的状态)。
[0111] 以此,解除销66的下端部按压左侧的卡合爪64,并克服按压弹簧65的力而使卡合爪64的前端部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是解除了卡合爪64卡合在离合部件61的切口61c上的状态,该离合部件61被按压弹簧63按压并进行前进移动。并且,离合部件61进入被针杆支撑框40保持的针杆20的第一配合孔21中,按压摆动板25下端部,将一直按压上端部的限制部件71推回且向第二配合孔22的外部送出。
[0112] 以此,解除了该针杆20被限制部件71所保持的状态,而处于被针杆拱座51保持的状态,再次开始上下动作。
[0113] 另外,在上述的动作过程中,在应利用离合机构60或限制机构70保持针杆20时,有时因某种原因而不能保持,产生针杆20的脱落。此时,因针杆20的下落而使E型卡环26处于与针杆拱座51的上端部靠接的状态。即,针杆20只产生预先设定的E型卡环26与针杆拱座51上端部之间间隙距离量的下落。并且,当在该状态下针杆拱座51在上端部上方移动时,针杆20因惯性力而相对于针杆拱座51向上方跳跃,离合部件61能插入第一配合孔21,或限制部件71能插入第二配合孔22。因此,针杆20能从脱落状态恢复到被离合机构60或限制机构70保持的状态。
[0114] (实施例的效果)
[0115] 上述的针杆机构10,由于各针杆20具有作为卡合部的E型卡环26,所以即使针杆20从限制机构70或离合机构60脱离了保持也能其防止下落。
[0116] 另外,由于靠离合机构60与第一配合孔21配合时的针杆拱座51上端部设有间隙并将E型卡环26配置在稍靠上方,或者,在限制机构70与第二配合孔22配合时,靠位于上死点位置的针杆拱座51的上端部设有间隙并配置在稍靠上方。因此,由于脱落后的针杆20与针杆拱座51一起上下运动,且针杆20在其上死点位置因惯性力而跳跃,所以能将第一配合孔21或第二配合孔22移动于离合机构60或限制机构70的保持位置,通过这样保持,能恢复针杆20的保持状态。
[0117] 因此,即使在针杆20的保持脱落时,也不必中断缝制操作,能提高操作效率。并且,由于不需要恢复的操作,所以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
[0118] 而且,由于E型卡环26被设在针杆20的第一配合孔21与第二配合孔22之间,所以即使针杆20产生脱落,也能由E型卡环26在第二配合孔22下降到离合机构60之前被制止。因此,能避免因离合机构60与第二配合孔22配合而引起针杆20在比通常下方的位置进行上下运动,能有效地防止机针、针杆20或位于其下方位置的缝制物或缝纫机结构破损。
[0119] 另外,由于作为针杆20的卡合部件使用了通用性、流通性高的E型卡环26,所以能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另外,从容易安装和提供E型卡环这一点出发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也能容易地设置在现有的针杆机构上,所以能实现现有资源的节约及再利用。 [0120] 但是,作为卡合部只要至少具有相对于针杆拱座51能限制针杆20向下 方移动的功能,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图10是卡合部其他实例的说明图。图10(A)是在与E型卡环26相同位置设在针杆20上的螺钉26A。图10(B)是在与E型卡环26相同位置设在针杆20上的开口销26B。图10(C)是在与E型卡环26相同位置设在针杆20上的作为环体的推力轴环26C。图10(D)是在与E型卡环26相同位置设在针杆20上的台阶部26D。 [0121] 即使是这些结构,也能起到与E型卡环26大致相同的效果。
[0122] 另外,上述实施例,针杆20的支撑说明的是被摆针机构的针杆摆动座(针杆支撑框40)所支撑的结构,但也不必一定摆针,只要针杆支撑体能上下运动地支撑针杆即可,例如也可以被固定在缝纫机机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