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滑行机构的携带式信息终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10113591.4

文献号 : CN17612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鲤渊阳介相泽孝司中岛孝行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信息终端,是具有滑行机构的携带式信息终端,其可在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达成稳定,可防止打开或关闭状态的途中状态。本发明的携带式信息终端(1),包括:本体(2),其设置有操作部(212);及盖体(3),其连接成可从重叠于本体(2)的操作部侧的状态沿操作部自由滑行。在本体(2)和盖体(3)的连接部设置赋势弹簧(45),该赋势弹簧(45)在重叠本体(2)及盖体(3)的关闭状态下朝维持关闭状态的方向对盖体(3)赋予势能,且在盖体(3)从本体(2)滑行的打开的状态下朝维持打开状态的方向对盖体赋予势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携带式信息终端,包括:

第一框体,其设置有操作部;及第二框体,其是连接成可从重叠于第一框体的操作部侧的状态沿操作部自由滑行;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连接部具有赋势弹簧,该赋势弹簧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重叠的关闭状态下沿着维持关闭状态的方向对第二框体赋予势能,且在第二框体已从第一框体滑行处于打开状态下沿着维持打开状态的方向对第二框体赋予势能;

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是由设于终端装置中央的挠性印刷电路基板所连接;

所述赋势弹簧包括相互隔离的二个赋势弹簧,每个赋势弹簧具有线圈部并沿着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附近的相应侧面轨道设置,每个赋势弹簧沿着其相应侧面轨道张开,并且每个赋势弹簧的线圈部在沿着第二框体滑行的方向关闭的过程中以及在关闭状态下位于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的后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势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

第一框体侧的固定部相对于滑行方向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侧的固定部的关闭状态的位置与打开状态的位置之间;

所述赋势弹簧是以让所述第一框体侧的固定部和第二框体侧的固定部相互分离的方式赋予势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势弹簧分别具备:第一框体侧臂,其在一端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上;和第二框体侧臂,其在一端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上;连接第一框体侧臂和第二框体侧臂的线圈部朝着打开第一框体侧臂和第二框体侧臂的方向赋予势能;

所述第二框体侧的固定部在与滑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的轨道两侧与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的轨道分离地形成;

所述第一框体侧的固定部在与滑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框体侧的固定部进一步分离至少一个长度地形成,所述长度等于线圈部的半径和第一框体侧臂的长度的加和长度。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二个框体(本体及盖体)设成可相对滑行的例如携带式电话机等的携带式信息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携带式电话机,具有一种所谓折叠式的携带式电话机,其是以铰链折叠予以重叠的方式连接设置有显示部的盖体及设置有键入部的本体。另外,还有一种携带式电话机,其是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导引槽,且于盖体设置卡合片,使该卡合片卡合导引槽而可沿导引槽自由移动,利用将盖体重叠于本体上且使卡合片卡合导引槽,以便让盖体可相对于本体自由滑行。在此种携带式电话机中,通过将本体放于掌上,并以拇指按压盖体,以使盖体相对于本体滑行,即可使盖体所覆盖的操作部露出(例如,名为“移动电话”的日本专利公开2003-110675)。
但是,在具有上述滑行机构的携带式电话机中,在将盖体重叠于本体上的关闭状态和使盖体完全从本体滑行的打开状态的途中停止滑行时恐有不能转换功能之虞,所以使用者进行完全滑行的操作较为烦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信息终端,是具有滑行机构的携带式信息终端,其可在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达成稳定,可防止打开或关闭状态的途中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携带式信息终端(携带式电话机1),包括:本体2,其设置有操作部(数字键212);及盖体3,其连接成可从重叠于本体2的操作部侧的状态沿操作部自由滑行;其特征在于:在本体2和盖体3的连接部设置有赋势弹簧(扭力弹簧45),该赋势弹簧是在重叠本体2及盖体3的关闭状态下朝维持关闭状态的方向对盖体3赋予势能,且在盖体3从本体2滑行的打开的状态下朝维持打开状态的方向对盖体赋予势能。
根据本发明,可使滑行式携带式信息终端在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达成稳定,可回避打开或关闭的途中状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特征在参考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后更加清楚。要注意,附图仅作解释之用,并不用于本发明的特别限制。
图1A~1C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携带式电话机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本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盖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后部横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D-D线剖视图。
图9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剖视图。
图10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剖视图。
图11为显示携带式电话机的本体与盖体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显示连接图11的本体与盖体的滑行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A~13C为显示分别对应图1A~1C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形态的滑行单元的形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为显示图1的携带式电话机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1C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携带式电话机1的立体图。
携带式电话机1包括:本体2,其上表面设置有数字键212;及盖体3,其上表面设置有LCD窗311及指示键351。本体2及盖体3连接成通过后述的滑行单元4可使盖体3相对本体2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携带式电话机1可形成盖体3重叠于本体2上用以遮蔽数字键212的图1A所示的隐藏状态(关闭状态)、或盖体3相对本体2沿前进方向移动以使数字键212露出的图1C所示状态(打开状态)。此外,图1B显示图1A和图1C的中间状态。
图2为本体2的分解立体图。
本体2是由前壳21、后壳22及电池盖23形成外观形状,并且如图3所示,在其内部收容有电池24、主基板25等。
图3为携带式电话机1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图5为图3中的B-B线剖视图。
另外,图3对应于图4及图5中的C-C剖面。前壳21和后壳22的前部及后部通过螺丝261、262与位于其间的主基板25予以接合,如图4所示。
在主基板25上设置与用于后述FPC基板5(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基板侧连接器51(参照图9)连接的FPC连接器251(参照图2)。除此之外,还设置有振动马达252、主处理器、数字键212用传感器、主天线、副天线、记忆卡插槽255、调制解调器、储存器、电源IC、IF连接器、耳机连接器等。
前壳21设置有数字键212及使后述的挠性印刷电路(FPC)基板5通过用的FPC插口211。在前壳21上表面上,如图3及图5所示,用于滑行单元4的基座41和导轨42由后述的使用螺丝263、264的螺丝紧固件安装。另外,在前壳21的FPC插口211后端部设置卡止部210。基座41后端部,如图9或图10所示,是邻近卡止部210夹在并固定于前壳21的本体之间。
图6为盖体3的分解立体图。盖体3是由前壳31、后壳32、相机盖33及条轨盖34形成外观形状,在其内部收容副基板35、LCD36(液晶显示器)、框架37、相机单元381及立体声喇叭382等。
在前壳31设置LCD窗311及指示键用孔312.LCD窗311是透明窗,其用于保护内建于盖体3的LCD36,同时可透视出LCD36的显示内容以便让使用者观看.指示键用孔312是使设于副基板35的指示键351露出,可让使用者按键操作.
如图11所示,在后壳32设置用于使后述的FPC基板5用的副基板35侧连接器通过的连接器贯穿孔321。
图7为显示携带式电话机1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图7中的D-D线剖视图。此外,图7对应于图8的E-E剖面。前壳31和后壳32的前部,如图6和8所示,通过螺丝391与位于其间的副基板35予以接合。另外,前壳31和后壳32的后部通过螺丝392与位于其间的框架37予以接合。
在后壳32下表面,如图7及图8所示,用于滑行单元4的条轨43由后述的使用螺丝393、394、395的螺丝紧固件安装。另外,安装在后壳32中的条轨43的后侧部分设置有卡合孔320(参照图14),其中后述的卡合片416、424向后突出。
相机盖33安装于后壳32的前侧,用以隔离图6所示的相机单元381及立体声喇叭382。安装盖体3的相机盖33的部分,是较其它部分更加增厚的最厚部分30。此外,在相机盖33上,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设置有使被摄体的光透过而到达相机单元381的相机用窗331。
条轨盖34安装在后壳32上,并且,当携带式电话机1在打开状态时,条轨盖34用以覆盖条轨43露出于本体2前部的部分。
副基板35设置有副处理器、照相机用电源IC、指示键351等。指示键351是从指示键用孔312露出于外侧,以便可由使用者按键操作。另外,在副基板35背面,FPC连接器352与后述的FPC基板5的副基板侧连接器52连接。
LCD36是由框架37支撑。框架37被固定于后壳32上。相机单元381及立体声喇叭382,如图6所示,收容于前壳31及后壳32的前部。
图9为从图1A的携带式电话机1侧面所见的剖视图,图10为从图1C的携带式电话机1侧面所见的剖视图。如图9及图10所示,本体2是形成为朝前方减薄的形状。
盖体3是形成为朝前方而增厚的形状。盖体3的前端部进一步增厚,形成为可收容相机单元381及立体声喇叭382等装置的逐渐增厚的最厚部分30。
如图9所示,最厚部分30即使在关闭状态仍位于本体2前方,并未重叠于本体2上。因此,即使将厚的装置收容于前端部,在关闭状态下携带式电话机1的厚度仍不会增加。
如图9所示,在关闭状态下,本体2和盖体3的后端面均构成朝向前上方的倾斜面,而盖体3的后端部的剖面形状为锐角。另外,盖体3的指示键351被设置于后端部的倾斜面上。
因此,如图10所示,在打开状态下,当将盖体3的后端部前移至数字键212前部,以使数字键212露出时,剖面形状为锐角的盖体3的后端部位于数字键212前方。设置数字键212的本体2上表面和设置指示键351的盖体3的后端部的倾斜面呈连续,所以在操作数字键212和指示键351时可容易进行手指的移动。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打开状态下,本体2的薄前端部和盖体3的薄后端部重叠,所以打开状态下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厚度大致均匀。因此,不会有像现有滑行式携带式电话机般的在前后方向中央的厚度成为二倍的不利因素,其使用性极佳。
FPC基板5在其两端部上具有主基板侧连接器51和副基板侧连接器52,它们连接到后述的主基板25和副基板35。在关闭状态下,如图9所示,主基板侧连接器51位于前方,而副基板侧连接器52位于后方。当从关闭状态朝前方移动盖体3时,副基板侧连接器52将前移。因此,如图10所示,在打开状态,副基板侧连接器52较主基板侧连接器51更靠前方。
接着,将对以盖体3能相对于本体2朝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到本体2和盖体3的滑行单元4进行说明。
图11为显示连接在本体2与盖体3间的滑行单元4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2所示,滑行单元4大致由基座41、一对导轨42、条轨43、一对隔片44及一对扭力弹簧45构成。
基座41和导轨42是通过螺丝263、264安装在本体2的前壳21上。另外,条轨43是通过螺丝393、394、395安装于盖体3的后壳32上。
图12为滑行单元4的分解立体图。基座41是由基部411、连接部412及导轨固定部413构成。基部411及导轨固定部413,如图11所示,是固定于本体2的前壳21的前侧部。
在基部411的左右侧端部,突出于盖体3侧部设置有连接部412。另外,在基部411设置使FPC基板5通过用的FPC插口414。
连接部412是让基部411和导轨固定部413呈上下分离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导轨固定部413分别连接于左右的连接部412。在导轨固定部413上固定着导轨42。
在基座41后方的基部411和每个导轨固定部413间设置有基座侧支轴415,扭力弹簧45的基座侧臂451的端部固定于该基座侧支轴415上而可自由旋转。此外,基部411和导轨固定部413间的空间,成为扭力弹簧45移动用的轨道。
导轨42是由基部421、连接部422及隔片保持部423构成。基部421被固定于基座41的导轨固定部413上。连接部422是让隔片保持部423与导轨固定部413分开并连接于基部421。隔片保持部423通过分别设在导轨固定部413间的一对隔片44而维持在条轨43上自由滑行。
另外,在基座41和导轨42的后端部分别设置向后方突出的卡合片416、424。如图14所示,卡合片416、424与设置于后壳32上的卡合孔320卡合,以使相对于本体2朝前方滑行的盖体3停止。在打开状态下,即使在将朝下方的力施加于盖体3的前侧部分的情况下,卡合片416、424仍与卡合孔320卡合。这可防止盖体3的后端从本体2上浮起,可提高打开状态时的携带式电话机1的刚性。
条轨43是由固定部431、连接部432、隔片固定部433及接合部434构成。左右一对的固定部431是沿平行前后方向固定于后壳32上。
连接部432是让隔片固定部433隔离于后壳32并与固定部431连接。隔片固定部433是沿平行前后方向固定左右一对的隔片44。另外,在隔片固定部433前端设置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436。突出部436分别与导轨42的前端接触,以使相对于导轨42及基座41朝后方滑行的条轨43停止。
接合部434连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431.在接合部434上表面配置FPC基板5的副基板侧连接器52.在接合部434的前端左右侧部的下表面安装有条轨侧支轴435,扭力弹簧45的条轨侧臂452的端部固定于条轨侧支轴435上而可自由旋转.在安装左右条轨侧支轴435的部分间通过FPC基板5.
隔片44被设成剖面“]”字形,用以覆盖条轨43的隔片固定部433,以使基座41和导轨42在条轨43上自由滑行。隔片44的材料优选地使用与基座41和导轨42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
扭力弹簧45是由基座侧臂451、条轨侧臂452及连接基座侧臂451和条轨侧臂452的线圈部453构成。线圈部453赋予使基座侧臂451和条轨侧臂452扩开的势能。基座侧臂451的端部是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基座侧支轴415上,而条轨侧臂452的端部是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条轨侧支轴435上。扭力弹簧45赋予使基座侧臂451的端部与条轨侧臂452的端部的间隔扩开的势能,所以其朝着让基座侧支轴415和条轨侧支轴435进一步分离的方向赋予伴随势能。
图13A~13C为显示与图1A~1C的携带式电话机1的形态对应的滑行单元4的形态的立体图。图13A为盖体3重叠于本体2上的关闭状态,条轨43前端的突出部436与导轨42的前端接触。此时,条轨侧支轴435较基座侧支轴415更靠后,所以扭力弹簧45的弹力是朝着让条轨侧支轴435进一步离开基座侧支轴415的方向、即向后方强迫性地施加。
当将关闭状态的携带式电话机的本体2放于使用者的掌上,而以拇指朝前方按压盖体3时,盖体3对抗扭力弹簧45的弹力而往前行,成为图13B所示中间状态。此时,条轨侧支轴435和基座侧支轴415左右排列,所以扭力弹簧45的弹力朝着使条轨侧支轴435进一步离开基座侧支轴415的方向、即与条轨43垂直的左右方向作用。因此,中间状态是扭力弹簧45朝前后的任一方向均未对盖体3供给势能的不稳定状态。当从中间状态进一步以拇指朝前方按压盖体3时,条轨侧支轴435位于较基座侧支轴415更靠前方的位置,所以扭力弹簧45朝让条轨侧支轴435远离基座侧支轴415的方向、即前方供给势能。因此,当将盖体3朝前方按压超过中间状态时,其后即使未将盖体3朝前方按压,通过扭力弹簧45的弹力,盖体3仍朝前行。
如图14所示,盖体3是利用将设于基座41和导轨42后端部的卡合片416、424卡合于后壳32上所设卡合孔320内,以使前行停止,成为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对盖体3的前部分施加向下的力的情况下,盖体3的后端有欲从本体2浮起的倾向,但因为卡合片416、424卡合于卡合孔320内,所以防止了盖体3从基座41和导轨42浮起。另外,本体2的前壳21的卡止部210与基座的后端互锁,所以可防止基座41和盖体3一起浮起,并提高打开状态下的携带式电话机1的刚性。
类似地,在从打开状态使盖体3向后移动到中间状态的的情况下,尽管有作用一力用以对抗扭力弹簧45的弹力的必要,但中间状态以后,则通过扭力弹簧45的弹力可以使盖体3向后方移动。
此外,基座侧臂451的长度与线圈部453的半径的长度、即以基座侧支轴415为中心的线圈部453的可动半径较条轨侧支轴435与基座侧支轴415的最短间隔(距离)要短。所以,扭力弹簧45的线圈部453在较条轨侧支轴435更靠侧面的轨道上移动。尽管条轨侧支轴435之间为FPC基板5移动的轨道,由于扭力弹簧45的轨道较FPC轨道5的轨道更靠侧面,所以扭力弹簧45不会妨碍到FPC基板5的移动。
同样,条轨侧臂452的长度与线圈部453的半径的长度、即以条轨侧支轴435为中心的线圈部453的可动半径较条轨侧支轴435与基座侧支轴415的最短间隔(距离)要短.所以,扭力弹簧45的线圈部453在较基座侧支轴415的轨道更靠内侧的轨道上移动.
如上述所述,本实施例中,在盖体2的前端部设置本体2的厚度增加的最厚部分,并且可将相机单元381及立体声喇叭382等具有厚度的装置收容于厚壁内,所以可无需增加携带式电话机1的厚度而达成多功能化。
另外,在将盖体3相对于本体2朝前方移动时,本体2的薄前部分与盖体3的薄后部分重叠,所以携带式电话机1的厚度在前后方向均匀,可增进携带式电话机1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滑行式的携带式电话机,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PDA等其它的携带式信息终端。另外,尽管上述扭力弹簧45等的形状具有一个线圈部453,但也可使用二个线圈部,当然其它具体的详细构造也可要适当改变。
虽然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要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细节,而是包括落在附属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所有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