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009445.1

文献号 : CN18249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铃村淳村松明田边茂国松幸信

申请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具有能够防止由于手柄的摇动产生异常声音,并能够提高密闭性的结构。具有:与闩锁机构连接的第1手柄(31);与车辆门把手联动的第2手柄(32);具有结合销(41a)的结合部件(41),该结合销安装在第1手柄上且能够滑动,在规定的结合位置处使第1手柄和第2手柄结合,在离开上述结合位置的解除位置处使第1手柄和第2手柄解除结合;和使结合销进行动作的动作手柄(42),第1手柄、第2手柄、结合部件和动作手柄配置在底座部件(52)的一侧,底座部件具有设置在一侧的限制突出部(56)、该限制突出部限制处于上述解除位置状态的结合销(41a)在以摇动轴(6)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移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具有:支撑摇动轴的底座部件;被所述摇动轴支撑并能摇动,且与能够锁止在车辆的锁撞针上的闩锁机构连接的第1手柄;被所述摇动轴支撑并能摇动,且与门把手联动的第2手柄;具有结合销的结合部件,该结合销安装在所述第1手柄上且能滑动,在规定的结合位置处使所述第1手柄和所述第2手柄结合,在离开所述结合位置的解除位置处使所述第1手柄和所述第2手柄解除结合;与该结合部件连接并使所述结合销在所述结合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动作的动作手柄,所述结合部件是滑移衬套,所述规定的结合位置是被设置于所述第1手柄的滑移衬套支撑部的前端侧;

所述第1手柄、所述第2手柄、所述结合部件和所述动作手柄配置在所述底座部件的一侧,所述底座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一侧的限制突出部,该限制突出部限制处于所述解除位置状态的所述结合销在以所述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突出部由引导所述结合销动作路径的引导部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引导部向所述底座部件的配置有所述第1手柄、所述第2手柄的一侧突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兼作收容所述第1手柄、所述第2手柄、所述结合部件和所述动作手柄的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兼作收容所述第1手柄、所述第2手柄、所述结合部件和所述动作手柄的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直线形状的第1引导部和レ字形状的第2引导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引导部被区分为直线状的直线引导区域、和从该直线引导区域的端部沿位于结合位置的所述结合销的摇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摇动引导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引导部被区分为与所述第2引导部的所述直线引导区域面对形成的第1区域、和不与所述第2引导部面对的第2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引导部的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引导部的所述直线引导区域相互面对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结合销处于所述解除位置的状态,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结合销的以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两侧,来限制所述结合销的摇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结合销处于所述解除位置的状态,通过利用所述限制突出部限制所述结合销的摇动,从而限制所述第1手柄的摇动,防止由于所述车辆的振动使所述第1手柄摇动并与其它部件碰撞。

说明书 :

车辆用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门处于关闭状态下能够锁止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即使操作门把手也不能解除车辆门的锁止状态的锁止机构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具有即使操作门把手也不能解除车辆门的锁止的锁止机构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在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与如下车辆用门锁装置有关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具有即使操作内侧把手也不能解除车辆门的锁止、即所谓的儿童安全锁止机构。
[0003] 具体来说,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如图14所示,具有:外壳101、设置在外壳101内并与车辆门的内侧把手联动的内侧手柄102、与将车辆门锁止在车体上的闩锁机构相连的开启手柄103、和儿童安全锁止手柄104。该儿童安全锁止手柄104在通过内侧把手的操作使闩锁机构动作的非锁止状态、与即使操作内侧把手也不能使闩锁机构动作的儿童安全锁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里,内侧手柄102和开启手柄103夹持着外壳101,分别设置在车辆室内侧和车辆室外侧的面上。而且,儿童锁止手柄104由输入副手柄104A和与之连接的作用副手柄104B组成。输入副手柄104A具有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轴104Aa、同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外壳101进行滑动和转动。作用副手柄104B的一端具有延伸到外壳101侧的连接轴104Ba。该连接轴104Ba穿通内侧手柄102的长孔102a或长孔102b、外壳101的长孔101a或101b、开启手柄103的长孔103a,形成一体化构造。
[0004] 而且,通过对操作轴104Aa进行操作,使得作用副手柄104B的连接轴104Ba在内侧手柄102的长孔102a、和开启手柄103的长孔103a内上下移动,可以在非锁止状态与儿童安全锁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连接轴104Ba变为也在被夹持于内侧手柄102和开启手柄103之间的外壳101的长孔101a和长孔101b内移动。图15(a)表示操作轴104Aa被向下方向操作、作用副手柄104B的连接轴104Ba处于内侧手柄102的长孔102a、和开启手柄103的长孔103a的大致上端位置,即儿童安全锁止位置时的状态。
[0005]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328623号公报(第3-4页,第3-6图)
[0006] 可是,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如图15(b)所示,在作用副手柄104B的连接轴104Ba处于内侧手柄102的长孔102a、和开启手柄103的长孔103a的大致上端位置,即儿童安全锁止位置时的状态下,如果操作内侧把手、使内侧手柄10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当开启手柄103解除门非锁止时,会与作为结合对象的锁止连杆碰撞,从而出现产生异常声音的问题。即,在上述图15(b)所示状态下,由于内侧手柄102的长孔102a不再限制连接轴104Ba向右侧移动,因此,开启手柄103能够在外壳101的长孔101a内向逆时针方向自由摇动。这里,由于外壳101的长孔101a与连接轴104Ba的直径相比具有足够的宽度,因此,开启手柄103在相对于该连接轴104Ba的长孔101a的足够宽度的角度范围内可自由摇动,所以由于车辆的振动,开启手柄103会发生摇动,与锁止连杆发生碰撞。 [0007] 还有,车辆用门锁装置中,内侧手柄102和开启手柄103夹持着外壳101,并被分别设置在车辆室内侧和车辆室外侧的面上,在外壳101上形成有用于插通作用副手柄104B的操作轴104Ba的长孔101a和101b。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覆盖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外壳的密闭性,从而难以提高车辆用门锁装置的防水性。
[0008]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防止由于手柄的摇动产生异常声音,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的结构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特征结构是,具有:支撑摇动轴的底座部件;被上述摇动轴支撑并能摇动,且与能够锁止车辆门的闩锁机构连接的第1手柄;被上述摇动轴支撑并能摇动,且与车辆门把手联动的第2手柄;具有结合销的结合部件,该结合销安装在上述 第1手柄上且能够滑动,在规定的结合位置处使上述第1手柄和上述第2手柄结合,在离开上述结合位置的解除位置处使上述第1手柄和上述第2手柄解除结合;与该结合部件连接并使上述结合销在上述结合位置与上述解除位置之间动作的动作手柄。上述结合部件是滑移衬套,上述规定的结合位置是被设置于上述第1手柄的滑移衬套支撑部的前端侧;上述第1手柄、上述第2手柄、上述结合部件和上述动作手柄配置在上述底座部件的一侧,上述底座部件具有设置在上述一侧的限制突出部,该限制突出部限制处于上述解除位置状态的上述结合销在以上述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移动。 [0011]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在底座部件一侧的限制突出部,限制处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在以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移动,从而也限制与设置有结合销的结合部件一体化摇动的第1手柄在以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移动。所以,在解除第1手柄和第2手柄结合的状态下,能够防止由于车辆的振动等使第1手柄摇动并与其它部件碰撞,从而能够防止由该碰撞产生异常声音。
[0012] 并且,由于第1手柄、第2手柄、结合部件和动作手柄配置在底座部件的一侧,且限制突出部也设置在该一侧,所以没有必要在底座部件上设置用于插通结合销的开口部。因此,即使底座部件兼作收容第1手柄、第2手柄、结合部件和动作手柄的外壳,也能够提高该外壳对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密闭性。
[0013] 这里,优选上述限制突出部由引导上述结合销动作路径的引导部的一部分构成,上述引导部向上述底座部件的配置有上述第1手柄、上述第2手柄的一侧突出形成。 [0014] 这样,如果限制突出部由引导部的一部分构成,则与独立设置限制突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提高限制突出部的强度,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结合销一边被引导部引导其动作路径,一边移动到被限制突出部限制的解除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限制突出部妨碍结合销的移动。
[0015] 另外,优选上述底座部件兼作收容上述第1手柄、上述第2手柄、上述结合部件和上述动作手柄的外壳。
[0016] 这样,与独立设置底座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部件成本。而且,由于第1手柄、第2手柄、结合部件和动作手柄配置在底座部件的一侧,且限制突出部也设置在该一侧,所以没有必要在外壳上设置用于插通结合销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提高该外壳对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密闭性。
[0017] 附图说明
[0018] 作为优选,上述引导部由直线形状的第1引导部和レ字形状的第2引导部形成;作为优选,上述第2引导部被区分为直线状的直线引导区域、和从该直线引导区域的端部沿位于结合位置的上述结合销的摇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摇动引导区域;作为优选,上述第1引导部被区分为与上述 第2引导部的上述直线引导区域面对形成的第1区域、和不与上述第2引导部面对的第2区域;作为优选,上述第1引导部的上述第1区域与上述第2引导部的上述直线引导区域相互面对形成;作为优选,当上述结合销处于上述解除位置的状态,上述引导部位于上述结合销的以摇动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两侧,来限制上述结合销的摇动;作为优选,当上述结合销处于上述解除位置的状态,通过利用上述限制突出部限制上述结合销的摇动,从而限制上述第1手柄的摇动,防止由于上述车辆的振动使上述第1手柄摇动并与其它部件碰撞。
[0019] 图1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0] 图2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侧面的截面图。 [0021] 图3为从正面侧观察时的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图(开锁状态)。
[0022] 图4为从正面侧观察时的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图(锁止状态)。
[0023] 图5为从装置的后面侧观察时的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和儿童安全锁止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儿童安全锁止解除状态)。 [0024] 图6为从装置的后面侧观察时的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和儿童安全锁止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儿童安全锁止状态)。 [0025] 图7为图6的X-X线截面图。
[0026] 图8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纵截面图。 [0027] 图9为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第1盖板上形成的引导部的形状的例子的示意图。
[0028] 图10为表示从图5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状态对内侧门把手进行操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9] 图11为表示从图6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状态对内侧门把手进行操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0] 图12为表示从图11所示状态使内侧开启手柄向无闩锁方向最大限摇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1] 图13为设置有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 [0032] 图14为与背景技术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3] 图15为表示与背景技术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内侧手柄、开启手柄、和儿童安全手柄的连接轴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4] 图中:
[0035] 1-车辆用门锁装置,2-闩锁机构,3-连杆机构,4-儿童安全锁止机构,5-外壳,6-摇动轴,31-内侧开启手柄(第1手柄),32-内侧手柄(第2手柄),41-滑移衬套(结合部件),41a-结合销,42-动作手柄,52-第1盖板(底座部件),55-引导部,56-限制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用作车辆用门锁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3为表示将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安装在车辆门Y时的状态的概略图。门锁装置1设在与关闭了车辆门Y时设在车辆X一侧上的锁撞针300正对的位置上。车辆门Y的形式并不作特定限制,例如可以是铰链式门、也可以是滑动式门。而且,门锁装置1与外侧门把手1a和图中未表示的内侧门把手相连。
[0037] (整体构成)
[0038] 图1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所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主要结构有:通过与固定在车辆X侧的锁撞针300(参照图13)结合或脱离而能够将车辆门Y锁止在车辆X侧的闩锁机构2、与外侧门把手1a或图中未表示的内侧门把手的操作联动并使闩锁机构2动作的连杆机构3、与内侧门把手的操作无关并使闩锁机构2不动作的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收容闩锁机构2和连杆机构3以及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的外壳5。
[0039] [外壳]
[0040] 外壳5的主要结构有:主壳体51、第1盖板52、第2盖板53。这里,主壳体51和第1盖板52由合成树脂形成。主壳体51被区分为两部分,即第1壳体部51a、和与该第1壳体部51a相邻的第2壳体部51b。
[0041] 第1盖板52被配置为覆盖着主壳体51的第1壳体部51a,并且由第1壳体部51a和第1盖板52包围形成密闭的第1收容空间A。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外壳5的第1盖板52构成本发明的底座部件。而且,第2盖板53被配置为覆盖着主壳体51的第2壳体部51b,并且由第2壳体部51b 和第2盖板53包围形成第2收容空间B。
[0042] 在第1收容空间A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支撑后述的内侧开启手柄31、内侧手柄32、和锁止手柄33的摇动轴6。这里,摇动轴6包括:向主壳体51突出形成的摇动轴芯支撑部61、以及两端被由该摇动轴芯支撑部61和第1盖板52形成的图中未表示的支撑部支撑的摇动轴芯62。
[0043] 第2盖板53包括形成为箱状的第2盖板主体53a、配置在第2盖板主体53a的外侧的底座板53b、配置在第2盖板主体53a的内部的副底座板53c。这里,第2盖板主体53a由合成树脂形成,底座板53b和副底座板53c由金属板形成。第2盖板主体53a通过副底座板53c被安装在主壳体51上。底座板53b设置在第2盖板主体53a的外侧,由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包围形成第3收容空间C。而且,在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上,分别形成插通当车辆门Y开闭时固定在车辆X侧的锁撞针300(参照图13)的槽部54a、54b。
[0044] [闩锁机构]
[0045] 闩锁机构2配置在由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包围形成的第3收容空间C内。闩锁机构2包括:两端部被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支撑的闩锁轴21、被该闩锁轴21支撑在底座板53b上并能转动的闩锁22、相对于闩锁轴21平行设置并被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支撑两端部的卡柱轴23、与该卡柱轴23一体化设置并相对底座板53b被支撑且能转动的卡柱24。在闩锁22的周面上形成有与车辆X侧的锁撞针300(参照图13)结合的结合槽22a、和与卡柱24结合的爪部22b。而且,闩锁22受到设置在闩锁轴
21的外周上的闩锁弹簧25的向一个方向旋转的弹性力。另一方面,卡柱24受到设置在卡柱轴23的外周上的卡柱弹簧26的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弹性力。
[0046] 闩锁机构2可以处于两种状态,即在与锁撞针300(参照图13)结合的状态下保持的闩锁状态、和锁撞针300可以脱离的无闩锁状态。在其中的闩锁状态下,锁撞针300(参照图13)结合在闩锁机构2的闩锁22的结合槽22a内,在向结合槽22a的开口方向与在第2盖板主体53a和底座板53b上形成的槽部54a、54b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转动的状态下,卡柱24结合在闩锁22的爪部22b上。通过该卡柱24的结合,限制了闩锁 22在闩锁弹簧
25的弹性力下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并保持锁止锁撞针300(参照图13)的状态。因此,保持了车辆门Y相对车辆X的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使卡柱24从该闩锁状态反抗卡柱弹簧
26的弹性力进行旋转,则解除了闩锁22的爪部22b与卡柱24的结合,使得闩锁22在闩锁弹簧25的弹性力下向一个方向进行旋转。这样,闩锁22的结合槽22a的开口方向与上述槽部54a、54b的开口方向一致,锁撞针300沿着槽部54a、54b进行相对移动,变为可以从闩锁22的结合槽22a脱离的无闩锁状态。所以,如图13所示,变为车辆门Y能够相对车辆X开启的状态。
[0047] [连杆机构]
[0048] 如图1-8所示,连杆机构3的主要结构有升降手柄34、外侧开启手柄35、开启连杆36、内侧开启手柄31、内侧手柄32、和锁止手柄33。其中,升降手柄34和外侧开启手柄35配置在外壳5的第2收容空间B。另一方面,开启连杆36、内侧开启手柄31、内侧手柄32、和锁止手柄33配置在外壳5的第1收容空间A。
[0049] 这里,与卡柱24一体化形成的卡柱轴23穿通第2盖板主体53a和副底座板53c,延伸到第2收容空间B内。升降手柄34固定在该卡柱轴23的延伸部23a上,与卡柱轴23一体化转动。而且,在升降手柄34上形成有相对于卡柱轴23周围的升降手柄主体34a的旋转面大致垂直的法兰部34b。
[0050] 如图2所示,外侧开启手柄35通过固定在副底座板53c上的手柄轴35c,相对副底座板53c被支撑并能转动。而且,外侧开启手柄35与上述外侧把手连接,从而利用图中未表示的车辆门Y的外侧把手1a的操作,通过在其一端部竖立设置的连接销35a,以手柄轴35c为中心进行转动。另外,利用设置在手柄轴35c的外周侧的按压弹簧35d,在没有操作外侧把手的状态下,使外侧开启手柄35被按压向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方向。 [0051] 如图2-4所示,开启连杆36被配置为与外侧开启手柄35大致垂直。而且,开启连杆36的基端部36a被支撑在支撑部35b上并能够摇动,该支撑部35b形成在与设置外侧开启手柄35的连接销35a相反一侧的另一端,可以在图3所示的开锁位置和图4所示的锁止位置之间摇动。而且,当开启连杆36处于开锁位置时,车辆用门锁装置1为开锁状态,当开启 连杆36处于锁止位置时,车辆用门锁装置1为锁止状态。这里,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开锁状态指的是,当车辆门Y关闭时,如果操作图中未表示的内侧门把手或图13所示的外侧门把手1a,则闩锁机构2进行动作,使得车辆门Y处于能够打开的状态。另一方面,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锁止状态指的是,当车辆门Y关闭时,即使操作图中未表示的内侧门把手或图
13所示的外侧门把手1a,闩锁机构2也不进行动作,使得车辆门Y处于不能打开的状态。在开启连杆36的前端部附近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孔36b。并且,在开启连杆36的中间部设置有向开启连杆36的厚度方向突出并形成L字截面的对接部36c。该对接部36c如图3所示,其上端部被配置为能够与升降手柄34的上述法兰部34b对接,如图2所示,其下端部被配置为能够与内侧开启手柄31对接。
[0052] 内侧开启手柄31被摇动轴6的摇动轴芯62支撑并能摇动。如图2和图5所示,在内侧开启手柄31的一端侧上设置有向图5的左方延伸、从下侧能够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对接的臂部31a。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内侧开启手柄31的另一端侧上形成有向图5和图6的下方延伸、能够滑动支撑滑移衬套41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所述滑移衬套41构成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这里,滑移衬套支撑部31b在滑移衬套41的滑动方向形成为略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本实施方式中,该内侧开启手柄31构成本发明的第1手柄。 [0053] 内侧手柄32与内侧开启手柄31一样,被摇动轴6的摇动轴芯62支撑并能摇动。如图5和图6所示,在内侧手柄32的一端侧上形成有向图5和图6的下方延伸、并插通有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的异形长孔32a,所述滑移衬套构成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并设置有通过滑移衬套41与内侧开启手柄31连接的开启手柄连接部32b。异形长孔32a具有沿开启手柄连接部32b的长度方向(图5和图6的上下方向)形成为直线形状的直线长孔部
32a1、和从图5和图6的直线长孔部32a1的上端部以摇动轴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呈大致圆弧状延伸的圆弧长孔部32a2,大致形成为L字形。而且,通过该开启手柄连接部32b的异形长孔32a与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的作用,构成控制内侧手柄32与内侧开启手柄31的结合或其解除结合的结构。另外,在内侧手柄32的另一端侧形成门把手连接部32c, 通过固定与图中未表示的内侧门把手连接的缆绳32d(参照图1)的一端,可以与内侧门把手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该内侧手柄32构成本发明的第2手柄。
[0054] 锁止手柄33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主动手柄33A和副手柄33B。主动手柄33A和副手柄33B被支撑在摇动轴6的摇动轴芯支撑部61的周围并能摇动。主动手柄33A的一端侧上设置有向图3的左上方延伸、与后述的促动器7连接的结合凹部33Aa。而且,在主动手柄33A的另一端侧上形成有向图3下方延伸的锁止旋钮连接部33Ab,并固定与设置在车辆门Y的室内侧的图中未表示的锁止旋钮连接的缆绳33a(参照图1)的一端。因此,主动手柄33A与促动器7的动作或锁止旋钮的操作联动,向车辆门Y的开锁方向(图3和图4的时针方向)或者锁止方向(图3和图4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0055] 副手柄33B相对于主动手柄33A,被设置为向图3的右上方突出。副手柄33B的前端部33Ba通过插通在开启连杆36的长孔36b,与开启连杆36连接。而且,副手柄33B与主动手柄33A一起,向车辆门Y的开锁方向(图3和图4的时针方向)或者锁止方向(图3和图4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进行将开启连杆36切换到开锁位置(图3所示位置)或者锁止位置(图4所示位置)的动作。这里,当主动手柄33A向锁止方向旋转时,副手柄
33B与主动手柄33A一体化旋转,当主动手柄33A向开锁方向旋转时,副手柄33B能够相对于主动手柄33A旋转,同时通过设置在摇动轴6周围的锁止弹簧33b,将副手柄33B拉向使其与主动手柄33A的相对位置总是处于初始位置(图3和图4所示的相对位置)的方向。 [0056] 另外,在第1收容空间A内设置有促动器7,用于旋转锁止手柄33的主动手柄33A。
该促动器7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71、和被该驱动马达71所驱动并具有结合突起72a的驱动轮72,其中,该结合突起72a能够与主动手柄33A的结合凹部33Aa结合。这里,驱动轮72安装在被壳体5的主壳体51支撑的轮轴72b上并能够自由旋转。而且,如图1所示,在驱动轮72的外周上形成有与设置在电动马达71的驱动轴上的涡轮71a啮合的齿轮
72c,并通过该齿轮72c被驱动。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轮72具有向图3和图4的后面侧突出的一对结合突起72a。该结合突 起72a随着驱动轮72的旋转,与主动手柄33A的结合凹部33Aa结合或脱离,使主动手柄33A向开锁方向(图3和图4的时针方向)或者锁止方向(图3和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利用该驱动轮72的动作,并通过主动手柄33A和副手柄33B,可以将开启连杆36切换到开锁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或者锁止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从而进行车辆门Y的开锁或锁止操作。
[0057] [儿童安全锁止机构]
[0058] 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主要具有滑移衬套41和动作手柄42。另外,内侧开启手柄31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和内侧手柄32的开启手柄连接部32b,也构成儿童安全锁止机构
4。而且,滑移衬套41和动作手柄42与内侧开启手柄31和内侧手柄32一样,被收容在外壳5的第1收容空间A内。
[0059] 如图5-7所示,滑移衬套41包括:由内侧开启手柄31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支撑的滑移衬套主体41b、和从该滑移衬套主体41b向内侧手柄32侧(图7的下侧)突出的结合销41a。滑移衬套主体41b也如图7所示,通过外嵌在内侧开启手柄31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被滑移衬套支撑部31b所支撑,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结合销41a在这里形成为圆柱状。该结合销41a插通于在内侧手柄32的开启手柄连接部32b上形成的异形长孔32a、和在动作手柄42的一端侧的结合销连接部42a上形成的的圆弧状连接长孔42b。 [0060] 而且,如图5所示,当结合销41a位于滑移衬套支撑部31b的前端侧时,则处于插通于内侧手柄32的异形长孔32a的直线长孔部32a1的状态,限制内侧开启手柄31与内侧手柄32的相对旋转,使它们处于结合状态。即,图5所示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的前端侧的位置变为结合销41a的结合位置。这样,当结合销41a处于结合位置时,车辆用门锁装置
1处于儿童安全锁止无效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状态。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结合销41a位于滑移衬套支撑部31b的基端侧时,处于插通于内侧手柄32的异形长孔32a的圆弧长孔部32a2的状态,容许内侧开启手柄31与内侧手柄32在沿该圆弧长孔部32a2的方向上相对转动,使它们处于结合解除状态。即,图6所示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的基端侧的位置变为结合销41a的解除位置。这样,当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时,车辆用门锁装置1处 于儿童安全锁止有效的儿童安全锁止状态。本实施方式中,该滑移衬套41相当于本发明的结合部件。
[0061] 如图5和图6所示,动作手柄42被固定在第1盖板52上的动作手柄轴42c所支撑并能够摇动。而且,在动作手柄42的一端侧上设置有向图5和图6的右侧延伸并形成有圆弧状连接长孔42b的结合销连接部42a,所述圆弧状连接长孔42b插通有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而且通过操作动作手柄42,使其在如图5所示的结合销41a处于结合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位置,与如图6所示的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止位置之间进行摇动,来进行切换结合销41a的位置的动作。
[0062] 这里,当结合销41a处于上述结合位置(图5所示的位置)的状态、即动作手柄42处于儿童安全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时,如图5和图10所示,如果操作内侧门把手,则连接长孔42b容许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以摇动轴6为中心进行摇动。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当结合销41a处于结合位置的状态时,连接长孔42b形成为以摇动轴6为中心的圆弧形状。
[0063] 并且,在动作手柄42的另一端侧上设置有操作部42d,该操作部42d从由主壳体51的第1壳体部51a和第1盖板52包围形成的第1收容空间A向外侧(图5和图6的左侧)延伸并形成为由操作者能够操作。这里,通过操作部42d向图5和图6的上下方向操作,使动作手柄42以动作手柄轴42c为中心进行摇动,结合销连接部42a沿上下方向动作。
因此,可以使结合销41a沿内侧开启手柄31的滑移衬套支撑部31b进行动作。 [0064] 另外,此时为了使动作手柄42以动作手柄轴42c为中心的摇动具有节度感,在动作手柄42上沿动作手柄轴42c的直径方向形成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突出部42e。该弹性突出部42e被配置为与在第1盖板52上形成的截面为山形的对接壁52c对接,并随着动作手柄42的摇动,沿对接壁52c的表面滑动。此时,形成当弹性突出部42e越过对接壁52c的山形的顶点时,产生节度感的构造。
[0065] 而且,如图5-7和图9所示,在第1盖板52上形成有用于引导结合销41a的动作路径的引导部55。这里,当内侧开启手柄31和内侧手柄32处于图5和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时,滑移衬套41沿滑移衬套支撑部31b滑动,结合销41a必须能够在图5所示的结合位置与图6所示的解除 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结合位置的内侧开启手柄31与内侧手柄32处于结合的状态下操作内侧门把手时,如图10所示,结合销41a必须能够与内侧开启手柄31和内侧手柄32一起,以摇动轴6为中心,从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向无闩锁方向(图5的时针方向)进行摇动。因此,引导部55的形成能够引导该结合销41a的动作路径。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引导部55向配置有第1盖板52的内侧手柄32或内侧开启手柄31等的一侧突出形成,引导结合销41a的两侧或单侧。另外,如图9所示,引导部55具有:在以结合销41a的摇动轴6为中心的摇动方向的车辆安装方向(闩锁方向)侧(图9的右方向)设置的直线形状的第1引导部55a、和在无闩锁方向侧(图9的左方向)设置的近似L字形状的第2引导部55b。本实施方式中,车辆安装方向为设置有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车辆门Y向车辆设置其安装部的方向,与动作手柄42的操作部42d延伸的方向相反。并且,闩锁方向与无闩锁方向相反。这里,车辆安装方向与闩锁方向表示相同的方向。 [0066] 这里,第2引导部55b被区分为:与第1引导部55a相向的直线状的直线引导区域
55b1、和从该直线引导区域55b1的端部沿位于结合位置的结合销41a的摇动方向形成的圆弧状的摇动引导区域5562。并且,第1引导部55a被区分为:与第2引导部55b的直线引导区域相向形成的第1区域55a1、和不与第2引导部55b相向的第2区域55a2。 [0067]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11所示,在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引导部55位于以结合销41a的摇动轴6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两侧,从而限制结合销41a的摇动(参照图9)。具体来说,相互相向形成的第1引导部55a的第1区域55a1和第2引导部55b的直线引导区域55b1位于以处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的摇动轴6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两侧。因此,这些第1引导部55a的第1区域55a1和第2引导部55b的直线引导区域
55b1构成限制突出部56,该限制突出部56对以处于解除位置状态的结合销41a的摇动轴6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这里,希望限制突出部56的配置位置位于即使处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在限制突出部56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摇动,也能够将结合销
41a的摇动限制在与结合销41a一起摇动的内侧开启手柄31不会与车辆用门锁 装置1的其他部件发生碰撞的范围内。即,在结合销41a位于结合位置、内侧开启手柄31和内侧手柄32一体化结合的状态下,由于内侧手柄32被缆绳32d(参照图1)所保持,因此内侧开启手柄31不会由于车辆的振动而发生摇动。但是,在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内侧开启手柄31在结合销41a位于异形长孔32a的范围内,能够相对内侧手柄32进行自由摇动。因此,该车辆用门锁装置1通过利用限制突出部56限制处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的摇动,从而限制内侧开启手柄31的摇动,防止车辆的振动引起内侧开启手柄31摇动、并与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0068] 特别是在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中,由于通过内侧开启手柄31的臂部31a以摇动轴6为中心向无闩锁方向(图6的时针方向)进行摇动,而形成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对接的构造,因此会出现该内侧开启手柄31的臂部31a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发生碰撞的问题。即,如图6所示,在内侧手柄32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由于结合销41a的时针方向的摇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内侧手柄32的异形长孔32a的限制,因此内侧开启手柄31不会在无闩锁方向大幅度摇动。但是,如图11所示,在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操作内侧门把手、使内侧手柄32以摇动轴6为中心从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向无闩锁方向摇动的状态下,结合销41a能够向无闩锁方向摇动,内侧开启手柄31也能够向无闩锁方向摇动。因此,希望限制突出部56的配置能够防止这种由于内侧开启手柄31向无闩锁方向的摇动产生的臂部31a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的碰撞。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可以配置构成限制突出部56的一部分(无闩锁侧)的第2引导部55b的直线引导区域55b1,使得在内侧开启手柄31向无闩锁方向最大限度摇动、结合销41a与该直线引导区域55b1对接的状态下,臂部31a不会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发生对接。这样,能够防止由于车辆的振动等使内侧开启手柄31摇动、和臂部31a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碰撞,从而能够防止由该碰撞产生异常声音。
[0069]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操作内侧门把手使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向无闩锁方向(图5的时针方向)一体化摇动的状态下,当动作手柄42在儿童安全锁止位置侧动作、结合销41a移动到解除位置侧时(图 中省略),引导部55的第2引导部55b的摇动引导区域55b2对结合销41a进行引导。即,内侧门把手从该状态脱离后,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向车辆安装方向(闩锁方向)(图10的逆时针方向)摇动,返回到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因此,结合销41a一边沿着第2引导部55b的摇动引导区域55b2的壁面滑动,一边与内侧开启手柄31一起向车辆安装方向(闩锁方向)(图10的逆时针方向)摇动。此时,虽然结合销41a被摇动引导区域55b2的壁面压向图5和图10的下侧,但是摇动引导区域55b2和接触壁52c的形成使得即使结合销41a被压到最下侧位置、这里为第2引导部
55b的摇动引导区域55b2与直线引导区域55b1的交界位置,动作手柄42的弹性突出部42e也不会越过对接壁52c的山形顶点。这样,当内侧开启手柄31移动到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时,动作手柄42由于弹性突出部42e的弹性能够回到儿童安全锁止位置侧,结合销41a能够返回到解除位置。
[0070] [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动作]
[0071] 接着,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基本动作。图3表示闩锁机构2处于闩锁状态且车辆门Y处于能够开锁的开锁状态时,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连杆机构3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如果操作外侧门把手1a,则外侧开启手柄35进行动作,使开启连杆36向图3的上方动作。并且,如果操作内侧门把手,则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以摇动轴6为中心向无闩锁方向(图5的时针方向)摇动。这样,内侧开启手柄31的臂部31a向上方提升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参照图2),使开启连杆36向图3的上方动作。这样,如果开启连杆36动作,则法兰部34b被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所压,升降手柄34进行旋转。这样,与升降手柄34一体化旋转的卡柱24进行动作,闩锁机构2使车辆门Y处于能够开锁的无闩锁状态。
[0072] 另外,如果从图3所示的状态驱动促动器7、或者操作图中未表示的锁止旋钮来使锁止手柄33向车辆门Y的锁止方向(图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与副手柄33B的前端部33Ba连接的开启连杆36被切换到锁止位置,如图4所示。这样,车辆用门锁装置1处于锁止状态。即,在开启连杆36处于锁止位置时,由于升降手柄34的法兰部36b没有处在开启连杆 36的对接部36c的动作轨迹上,所以,如上所述,即使操作外侧门把手1a(参照图13)或内侧门把手,闩锁机构2也不会进入无闩锁状态。另外,如果从图4所示的状态驱动促动器7、或者操作图中未表示的锁止旋钮、使锁止手柄33向车辆门Y的开锁方向(图4的时针方向)旋转,则与副手柄33B的前端部33Ba连接的开启连杆36被切换到开锁位置,如图3所示。这样,车辆用门锁装置1处于开锁状态。
[0073] [儿童安全锁止机构的动作]
[0074] 接着,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车辆用门锁装置1的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的动作。图5表示在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处于结合位置、儿童安全锁止为无效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状态下的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通过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而处于结合状态。因此,如果操作内侧门把手,则内侧手柄32和内侧开启手柄31如图10所示,以摇动轴6为中心从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向无闩锁方向(图5的时针方向)一体化摇动。这样,内侧开启手柄31的臂部31a向上方提升开启连杆
36的对接部36c(参照图2),使开启连杆36向图3的上方动作。这样,如上所述,闩锁机构
2使车辆门Y处于能够开锁的无闩锁状态。
[0075] 图6表示在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处于解除位置、儿童安全锁止为有效的儿童安全锁止状态下的儿童安全锁止机构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解除了通过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而实现的结合,容许内侧开启手柄31与内侧手柄32的相对旋转。即,由于位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处于插通内侧手柄32的异形长孔32a的圆弧长孔部32a2的状态,使得结合销41a能够沿着圆弧长孔部32a2相对于内侧手柄32进行移动,因此,容许内侧开启手柄31与内侧手柄32的相对旋转。所以,如图11所示,即使操作内侧门把手,也只有内侧手柄32以摇动轴6为中心向无闩锁方向(图6的时针方向)进行摇动。这样,内侧开启手柄32不进行动作,闩锁机构2维持在闩锁状态。即,即使操作内侧门把手,车辆门Y也不会进行打开动作。
[0076] 另外,通过与结合销41a连接的动作手柄42的动作,进行滑移衬套41的结合销41a的位置切换。即,如果操作动作手柄42的操作部42d, 使其从处于图5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位置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摇动,移动到图6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位置,则结合销
41a移动到解除位置,儿童安全锁止变为有效。而且,如果操作动作手柄42的操作部42d,使其从处于图6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位置的状态向时针方向摇动、移动到图5所示的儿童安全锁止解除位置,则结合销41a移动到结合位置,解除儿童安全锁止。 [0077] [其他实施方式]
[0078]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引导部55的一部分构成限制突出部56的情况,但限制突出部56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即,作为希望的一个实施方式,也可以与引导结合销41a动作路径的引导部55相独立设置限制突出部56,该限制突出部56限制位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在以摇动轴6为中心的周方向上移动。此时,如上所述,为了防止内侧开启手柄31的臂部31a与开启连杆36的对接部36c发生碰撞而产生异常声音,至少在位于解除位置的结合销41a的无闩锁方向(图6的时针方向)侧,设置作为限制突出部56的壁体等突出部,来限制结合销41a向该方向的移动。
[0079] (2)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外壳5的第1盖板52构成本发明的底座部件的情况,但底座部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即,底座部件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与外壳独立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