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059487.6

文献号 : CN18312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野安志小田洋坂本真一吉田文彦植田昌彦

申请人 : 重机公司

摘要 :

一种绕根钉扣缝纫机,一对夹持部件(6)的双方被配置在形成比规定摆动幅度宽的开口部(62)的间隔处,使机针在根线的双方夹持部件之间和从根线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到纽扣附近在两侧进行落针,从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其具有一对导向部件(8),该导向部件可自由装拆地被设置在开口部(62)内,与保持部对置来夹持布料W并被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根线和间隔比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82)的间隔处;控制装置,以使机针在从根线的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在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各驱动装置,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由此,在将纽扣缝制到针织品那样的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而进行绕根缝制时,可抑制布料伸长,防止缝制质量降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绕根钉扣缝纫机,设有:

针板,具有使机针插通的针孔;

弯针,通过与在针板下方设置的机针的共同作用而形成链式针脚;

针杆驱动装置,使保持机针的针杆上下动作;

纽扣保持部件,被配置在所述针杆与所述针板之间,通过根线将被缝制在布料上的纽扣保持为垂直状态;

纽扣保持部件驱动装置,使所述纽扣保持部件前后移动;

摆针驱动装置,使所述针杆进行摆针而以规定的摆动幅度使所述机针在所述根线的两侧进行落针;

支撑台,与所述纽扣保持部件一同前后移动;

布料保持部件,具有在所述根线的打结部以折叠的状态保持所述布料的保持部,以将挂在被该保持部保持的布料和被所述纽扣保持部件保持的纽扣之间的根线,沿着与所述机针的摆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维持为直线状,同时位于所述机针的通过线的方式被所述支撑台支撑,并在所述针板上前后移动;

一对夹持部件,以可穿过所述根线的方式被配置在从由所述布料保持部件保持的布料到纽扣的根线路径的两侧,并从所述支撑台向上方延伸突出,与所述保持部对置,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所述布料;和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的驱动;

在所述一对夹持部件的双方,以在双方夹持部件之间和向所述根线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可进行落针的方式,被配置在形成比所述规定摆动幅度宽的开口部的间隔处,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使所述机针在所述根线的所述双方夹持部件之间和从所述根线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到纽扣附近为止的两侧进行落针,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

还具有一对导向部件,其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在所述开口部内,与所述保持部对置而夹持布料,并且,被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所述根线并且间隔比所述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的间隔处,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机针在从所述根线的所述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

2.一种钉扣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具有如下的控制步骤,即,在进行绕根缝制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机针在从所述根线的所述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

说明书 :

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根钉扣缝纫机以及使用绕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公知的绕根钉扣缝纫机是在布料上缝制纽扣,然后在纽扣和布料之间的根线(缝线)的周围缠绕上线,形成绕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在使用绕根钉扣缝纫机向布料进行钉扣缝制的时候,如图9~图11所示,以包裹舌形部件111的前端部111a的状态来设定布料116,并一边维持该状态,一边使舌形部件111的前端部111a接近支撑台112。在支撑台112的附近,设置有舌形部件传感器(省略图示),通过用该舌形部件传感器检测舌形部件111的前端部111a,可由舌形部件驱动缸118驱动而将舌形部件111拉到与在支撑台112上竖立设置的夹持部件113接触为止。由此,布料116被舌形部件111和夹持部件113夹持而保持为折叠的状态。这里,如图9和图10所示,一对夹持部件113、113被配置成在绕根缝制的时候能够形成用于使根线114穿过的开口部113a,并且,该开口部113a形成得比摆针幅度宽。在进行暗缝的时候,纽扣115通过未图示的夹盘机构被近似水平地设定在布料116的上方,来进行暗缝。
[0004] 而且,在暗缝之后进行绕根缝制的情况下,如图10和图11所示,以暗缝后的状态,夹盘机构进行旋转,使得纽扣115的内侧朝向舌形部件111侧而将纽扣115旋转90度,将通过暗缝形成的根线114保持为直线状。如果这样保持纽扣115,则纽扣115变为立起的状态,将布料116稍微拉向纽扣115一侧,并且,可使在纽扣115和布料116的打结部C之间的根线114朝前后方向进行绕根缝制。该状态下,通过一边使机针117上下动作,一边在从开口部113a内到纽扣115附近的根线114的两侧进行摆针,可以在和未图示的弯针之间形成链式针脚,并可对从根线114的靠近布料部分到纽扣115附近的根线114进行绕根缝制。即,在以往的绕根钉扣缝纫机中,由于需要尽量从根线114的靠近布料部分形成绕根缝制,所以对夹持部件113以比摆针幅度宽的间隔配置。
[0005]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55453号公报
[0006] 但是,在将纽扣115钉到针织品那样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116上并进行绕根缝制的时候,如图10和图11所示,由于维持根线115为直线状时的张力,布料116会被拉紧,使得布料向上浮起。而且,如果在该状态下进行绕根缝制,则如图12所示,落针位置变为S处,来对布料116进行绕根缝制,从而导致缝制质量下降。
[0007] 另外,如果在图10的符号L部分的两侧以和布料116对齐并避开布料116浮起部分的方式进行落针,则在布料116上不会形成绕根缝制的针脚,可以从布料116的附近开始进行绕根缝制。但是,由于以针织品那样容易伸长的布料形成的被缝制物根据纽扣115的安装位置不同而其伸长方向也不同,所以,需要留出余量来决定落针位置,使得不在布料116上进行落针,结果导致了从布料116的附近起无法形成绕根缝制的问题。
[0008] 另外,在进行绕根缝制时,为了将绕根缝制的根线114固定在布料116上,在绕根缝制之前,需要在布料116的根线114的打结部C附近(图10中的A点)形成针脚,但是,当以和布料116对齐并避开布料116浮起部分的方式进行落针时,如果该第1针的落针形成在浮起状态的布料116上,则由于布料116的上下位置未被固定,所以在机针117上升时布料116会与机针117一同上升,使得在布料116下方形成的线环整体也和缝线一同上升。因此,弯针无法捕捉到缝线,使得无法正常形成针脚,从而导致不能可靠地固定缝线和布料
116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用于在将纽扣钉到针织品那样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并进行绕根缝制的时候,可以抑制布料的伸长,从而能够防止缝制质量的下降。
[001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绕根钉扣缝纫机,设有:针板,具有使机针插通的针孔;弯针,通过与在针板下方设置的机针的共同作用而形成链式针脚;针杆驱动装置,使保持机针的针杆上下动作;纽扣保持部件,被配置在所述针杆与所述针板之间,通过根线将被缝制在布料上的纽扣保持为垂直状态;纽扣保持部件驱动装置,使所述纽扣保持部件前后移动;摆针驱动装置,使所述针杆进行摆针而以规定的摆动幅度使所述机针在所述根线的两侧进行落针;支撑台,与所述纽扣保持部件一同前后移动;布料保持部件,具有在所述根线的打结部以折叠的状态保持所述布料的保持部,以将挂在被该保持部保持的布料和被所述纽扣保持部件保持的纽扣之间的根线,沿着与所述机针的摆针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维持为直线状,同时位于所述机针的通过线的方式被所述支撑台支撑,并在所述针板上前后移动;一对夹持部件,以可穿过所述根线的方式被配置在从由所述布料保持部件保持的布料到纽扣的根线路径的两侧,并从所述支撑台向上方延伸突出,与所述保持部对置,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所述布料;和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的驱动;在所述一对夹持部件的双方,以在双方夹持部件之间和向所述根线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可进行落针的方式,被配置在形成比所述规定摆动幅度宽的开口部的间隔处,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使所述机针在所述根线的所述双方夹持部件之间和从所述根线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到纽扣附近为止的两侧进行落针,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还具有一对导向部件,其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在所述开口部内,与所述保持部对置而夹持布料,并且,被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所述根线并且间隔比所述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的间隔处,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机针在从所述根线的所述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
[0011]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发明,通过使一对导向部件与保持部对置来夹持布料并将其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根线且间隔比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的间隔处,使得导向部件在使布料保持部件的保持部接近机针的通过线时与保持部对置。由此,导向部件与保持部共同具有作为保持布料的夹持部件的功能,并且覆盖在夹持部件上形成的开口部。另外,由于在一对导向部件之间形成有宽度比机针的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所以,在将纽扣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并进行绕根缝制时,即使由于将根线维持为直线状时所施加的张力,布料会被拉拽,也可以通过夹持部件和导向部件使得布料被拉扯的部分大幅度减小,从而可以防止在绕根缝制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浮起。
[0012] 另外,控制装置,以使机针在从根线的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在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各驱动装置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由此,可以防止导向部件和机针的干涉,并且,可以使在进行绕根缝制时的落针位置靠近布料,从而不会产生绕根不良。
[0013] 因此,在进行绕根缝制时,导向部件抑制布料的伸长,使得在布料上不会形成绕根缝制的针脚,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这样,即使在将纽扣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来进行绕根缝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缝制质量的下降。
[0014]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使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绕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控制步骤,即,在进行绕根缝制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机针在从所述根线的所述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所述各驱动装置,在所述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
[0015]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使一对导向部件与保持部对置来夹持布料,同时将其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根线且间隔比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的间隔处,可使得导向部件在使布料保持部件的保持部接近机针的通过线时与保持部对置。由此,导向部件与保持部共同作用具有作为保持布料的夹持部件的功能,并且覆盖在夹持部件上形成的开口部。而且,由于在一对导向部件之间形成有宽度比机针的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所以,在将纽扣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而进行绕根缝制时,即使由于将根线维持为直线状时所施加的张力,布料会被拉拽,也可以通过夹持部件和导向部件而使得布料被拉扯向纽扣一侧的部分大幅度减小,从而可以防止在绕根缝制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浮起。
[0016] 而且,在控制步骤中,控制装置,以使机针在从根线的一对导向部件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在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各驱动装置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由此,可以防止导向部件和机针的干涉,并且,可以使进行绕根缝制时的落针位置靠近布料,从而不会产生绕根不良。
[0017] 因此,在进行绕根缝制时,导向部件抑制布料的伸长,使得在布料上不会形成绕根缝制的针脚,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这样,即使在将纽扣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而进行绕根缝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缝制质量的下降。
[0018] (发明效果)
[0019]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绕根缝制时,导向部件抑制布料的伸长,使得在布料上不会形成绕根缝制的针脚,而在根线上形成绕根针脚,这样,即使在将纽扣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上而进行绕根缝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缝制质量的下降。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绕根钉扣缝纫机的构成方框图。
[0021] 图2是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周边的立体图。
[0022] 图3是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周边的立体图。
[0023] 图4是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周边的立体图。
[0024] 图5是夹持部件以及导向部件的扩大立体图。
[0025] 图6是钉扣方法的流程图。
[0026] 图7是进行绕根缝制时的夹持部件以及导向部件的俯视图。
[0027]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视图。
[0028] 图9是以往的绕根钉扣缝纫机中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周边的立体图。
[0029] 图10是以往的绕根钉扣缝纫机中进行绕根缝制时的夹持部件和导向部件的俯视图。
[0030] 图11是图10的XI-XI剖面图。
[0031] 图12是表示通过以往的绕根钉扣缝纫机进行绕根缝制时的纽扣和布料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2] 图中:1-绕根钉扣缝纫机,5-机针,9-针杆,14-主轴马达(针杆驱动装置),20-摆针马达(摆针驱动装置),40-针板,51-下Y送布马达(纽扣保持部件驱动装置),57-舌形部件(布料保持部件),57a-保持部,6-夹持部件,62-开口部,8-导向部件,82-穿线部,101-电气安装盒(控制装置),B-纽扣,T-根线,W-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绕根钉扣缝纫机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4] (绕根钉扣缝纫机的构成)
[0035] 图1是表示绕根钉扣缝纫机1的外观概略构成与控制电路的方框图。图2和图3是表示绕根钉扣缝纫机1中的进行钉扣部分的立体图。绕根钉扣缝纫机1包括:底板部2、从底板部2竖立设置的纵机身部3和从纵机身部3与底板部2对置而延伸设置的机头部4。在以下的说明中,绕根钉扣缝纫机1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如图1中所示,分别定义为Y轴方向、Z轴方向。而且,将相对图1的纸面成直角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X轴方向),纸面表面侧为右侧,纸面里面为左侧。
[0036] 绕根钉扣缝纫机1是通过固定在设置于机头部4前端的针杆9的前端并且穿过缝线的机针5和在底板部2内与机针5对置而设置的未图示的弯针的共同作用,而自动地将纽扣B(参照图7)缝制到布料W(参照图7)上的缝纫机。弯针被设置在具有使机针5穿过的针孔的针板下方,与机针5共同作用形成链式针脚。另外,由于弯针的动作等和针脚的形成是公知的技术,故省略其详细说明。
[0037] 绕根钉扣缝纫机1通过独立地自由搬送纽扣B和布料W等,可以实现各式各样的钉扣缝制。
[0038] (针上下动作机构)
[0039] 针杆9将主轴马达14作为驱动源并通过曲柄机构进行上下动作,其中,所述主轴马达14作为使保持机针5的针杆9在Z轴方向上下动作的针杆驱动装置。而且,针杆9通过以Y轴方向(前后方向)为中心并可摇动的针杆支撑体,可上下动作地被支撑。因此,针杆9可以一边进行上下动作,一边使保持在其下端部的机针5沿着X轴方向(左右方向)摇动。针杆支撑体,将作为使针杆9在与针杆9的上下动作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上摆动、从而使机针5在根线T(参照图7)的两侧以规定摆动幅度进行落针的摆针驱动装置的脉冲电机,即摆针马达20作为驱动源。该摆针马达20与主轴马达14被同步驱动控制,使得在其驱动时,机针5位于其摇动的两端部时为下止点。而且,通过摆针马达20使针杆9摆动,可以在将纽扣B缝制到布料W上的根线T的两侧以规定的摆动幅度进行落针。
[0040] (纽扣保持机构)
[0041] 纽扣B在机头部4的中间下部被下垂保持,并且,其前端部由作为延伸设置到机针5上下动作路径附近的纽扣保持部件的纽扣保持臂34来保持。该纽扣保持臂34,在其基端部被支撑为相对机头部4可沿着Y轴方向移动,并且通过上Y送布马达32将其向该Y轴方向进行驱动。
[0042] 而且,纽扣保持臂34,其基端部以X轴方向为中心被可摇动地支撑,并且在基端部上还设置有上下驱动马达35。在纽扣保持臂34前端侧保持的纽扣B,通过该上下驱动马达35可进行上下移动。
[0043] 在纽扣保持臂34的前端部设置有夹盘机构34a(参照图2),用于从左右方向两侧夹持纽扣B来进行保持,该夹盘机构34a被设置在针杆9和针板之间,作为将通过根线T缝制到布料W上的纽扣B保持为该纽扣B的表面与针板垂直的状态的保持机构。
[0044] 该夹盘机构34a以左右方向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在纽扣保持臂34的前端部,通过利用空气进行工作的旋转气缸37,可以在90度范围内进行角度切换。即,旋转气缸37可以使夹盘机构34a在将纽扣B保持在水平的通常保持位置,和纽扣B的底面朝向前方立起的立起保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纽扣B处于水平状态的时候,可以进行暗缝或全缝,当处于立起状态时可以进行绕根缝制。
[0045] 另外,在夹盘机构34a上还一同设置有差动马达72,用于通过该夹盘机构34a来使纽扣B相对纽扣保持臂34在X轴方向上移动定位。通过该差动马达72的控制,可以将纽扣B定位在X轴方向的任意位置上。
[0046] (底板部周边以及舌形部件)
[0047]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板部2的上面设置有框架21,用于在进行不是暗缝而是通常的纽扣缝制(所谓的全缝)的时候将布料W支撑在其上面。
[0048] 在底板部2的纵机身部3侧具有:将应该缝制上纽扣B的布料W载置到针板40上的下板41、保持载置于下板41上的布料W的第二布压脚42、以及保持相对纽扣B安装在布料W内侧的增强纽扣的增强纽扣保持部43。
[0049] 下板41在底板部2的上面并被配置在机针5的下方附近,该机针5被配置在规定的缝制位置。而且,下板41的上面,用于在进行全缝的时候载置布料W。
[0050] 另外,所谓的全缝,不使用后述的舌形部件57来进行,在下板41上,在以沿着和机针5近似垂直而扩展配置的布料W的表面的方式配置纽扣B的状态下,使机针5和缝线从其上方刺穿至布料W的内面,来进行的缝制。
[0051] 第二布压脚42被配置在下板41的上方,并且可上下动作地被支撑,是从上方对载置于该下板41上的布料W进行压接而对布料W进行保持的部件。
[0052] 增强纽扣保持部43被设置在下板41的布料W的载置面的下方,具有从其外周的三个方向对增强纽扣进行加压保持的爪,通过该爪将增强纽扣保持为沿着下板41的载置面的状态(增强纽扣的纽扣孔沿着Z轴方向的状态)。
[0053] 而且,增强纽扣保持部43在不进行增强纽扣保持的状态下,通过在爪之间设置的间隙,使机针5插通在下板41的下方。
[0054] 另外,所谓的增强纽扣,是指在进行纽扣缝制的时候,与通常的纽扣(外(上)纽扣)一起缝制在布料W内面的纽扣,仅用于缝制通常的纽扣,与通常的纽扣不同,没有固定衣服打开部分的功能。该增强纽扣也有使用和通常的纽扣一样大小的情况,但是一般使用比通常的纽扣小的情况较多。
[0055] 下面,参照附图对底板部2的构成进行说明。
[0056] 这里,图3是表示安装在底板部2上的第一布压脚59和布压脚移动机构部55的立体图。
[0057]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板部2的前端部设置有:舌形部件57、与舌形部件57一起将布料W夹持在保持位置(后述)的夹持部件6、将由舌形部件57保持的布料W从该舌形部件57的上方进行按压的第一布压脚59、使舌形部件57绕X轴方向的轴心转动的舌形部件移动机构部58、和使第一布压脚59上下动作的布压脚移动机构部55;其中,所述舌形部件57由框架21支撑,通过保持部57a而使布料W折回,并且,使保持部57a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将挂设在由夹盘机构34a保持的纽扣B和布料W之间的根线T保持为直线状,同时使通过保持部57a而折叠的布料W位于机针5的通过线上;并且该舌形部件57作为在针板40上进行前后方向移动的布料保持机构。
[0058] 舌形部件57是形成为臂状的部件,其基端部绕X轴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被支撑在底板部2的前端部侧的下端部。
[0059] 而且,在舌形部件57的前端部设置有保持部57a,用于在进行暗缝的时候将应该缝制纽扣B的布料W保持为弯曲状态,在暗缝形成之后进行绕根缝制的时候将布料W在通过暗缝形成的根线T的打结部C(参照图8)保持为折叠状态。该保持部57a沿着Y轴方向而设置,形成为近似平板状,并且朝向其前端部形成为厚度变薄的近似楔子形状。而且,保持部57a以其平板面沿着X-Y平面的状态被设定在保持位置。
[0060] 另外,在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上形成有半圆形缺口57b,在通过暗缝对以折叠状态安装的布料W进行纽扣缝制时,该缺口57b作为回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和机针5的干涉的构造。作为支撑台的框架21和舌形部件57,通过底板部2的后方主体被沿着Y轴方向支撑并可移动,通过下Y送布马达51可以与纽扣保持臂34同步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定位。即,虽然纽扣保持臂34和框架21分别通过上Y送布马达32和下Y送布马达51进行驱动,但是,纽扣保持臂34和框架21一同保持各自前后方向的距离,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同步移动。因此,框架21与纽扣保持臂34一同前后移动。
[0061] 舌形部件移动机构部58被设置在沿着底板部2而配置的框架21的正X轴方向侧,并具有:为了驱动舌形部件57而使输出杆581前进后退的舌形部件驱动缸582、和其一端部在X轴方向的轴心上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输出杆581的一端部上并且另一端部被固定在舌形部件57的转动中心侧的基端部的舌形部件连杆583。
[0062] 舌形部件移动机构部58,通过在作为控制装置的电气安装盒101(参照图1)的控制下,驱动舌形部件驱动缸582,可以使舌形部件57在布料W的保持位置和解除该保持的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具体而言,通过利用输出杆581的前进后退并介由舌形部件连杆583而使舌形部件57以X轴方向为轴心转动,可以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的位置在使布料W位于机针5的上下动作路径上的保持位置(参照图2)和从机针5的上下动作路径离开来解除布料W的保持解除位置(参照图4)之间进行切换。
[0063] 这里,舌形部件驱动缸582用于赋予使舌形部件57在布料W的保持位置和解除位置移动的驱动力。
[0064] 另外,如果基于操作者的手动操作,利用规定的传感器检测到朝向位于解除位置的舌形部件57的保持位置的方向的转动动作,则在电气安装盒101的控制下驱动舌形部件驱动缸582,可以自动进行设定而使保持部57a位于机针5的下方。
[0065] 如图3所示,第一布压脚59具有Y轴延伸设置部591、Z轴延伸设置部592、弯曲延伸设置部593和靠接部594;所述Y轴延伸设置部591,沿着框架21的负X轴方向侧的面而向Y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Z轴延伸设置部592,以从Y轴延伸设置部591的正Y轴方向侧的端部相对框架21近似垂直的方式,在近似Z轴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弯曲延伸设置部593,以从Z轴延伸设置部592的上端相对底板部2的上面近似平行的方式,在正Y轴方向上延伸设置,并且向正X轴方向侧弯曲至前端部与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的中央部大致重合的位置;所述靠接部594,从弯曲延伸设置部593的前端部,大致垂直底板部2的上面而延伸突出,并与通过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而被折曲的布料W的上面靠接。
[0066] 另外,Y轴延伸设置部591,通过在其负Y轴方向侧的端部形成的螺纹孔中拧入例如由框架21轴支撑的分段螺钉21c而被支撑并可绕X轴方向的轴心自由转动。
[0067] 而且,在Y轴延伸设置部591的Z轴延伸设置部592一侧,形成有引导该Y轴延伸设置部591的转动并且限制转动动作的导向孔595,第一布压脚59通过设置在框架21上的导向轴21a所插通的螺母等防脱部件21b,被该导向孔595固定,防止脱落。具体而言,该导向孔595例如形成为沿着Z轴方向的长圆形状,按照其长度来限制第一布压脚59的转动距离。
[0068] 另外,在比Y轴延伸设置部591的导向孔595更靠近Z轴延伸设置部592一侧,连接有后述的布压脚移动机构部55的布压脚连杆553。
[0069] 弯曲延伸设置部593与底板部2的前端相比,更加向正Y轴方向延伸突出,当舌形部件57退避到退避位置时,可以移动到比位于保持位置的舌形部件57和底板部2的上面高度靠近下方的位置。
[0070] 布压脚移动机构55具有布压脚驱动缸552和布压脚连杆553;所述布压脚驱动缸552,使用于向第一布压脚59施加上下动作驱动力的输出杆551前进后退;所述布压脚连杆
553,一端部安装在输出杆551的一端部上,并且,另一端部安装在Y轴延伸设置部591上。
[0071] 而且,布压脚移动机构部55,通过在电气安装盒101的控制下驱动布压脚驱动缸552来进行输出杆551的前进后退,可以以Y轴延伸设置部591的负Y轴方向侧的端部为中心,使第一布压脚59在X轴方向的轴心上转动。即,具体地说,通过驱动布压脚驱动缸552来按压出输出杆551,使第一布压脚59以在正Z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转动,从而可以使弯曲延伸设置部593的靠接部594位于比保持部57a更靠向上方的位置,此时,通过导向轴21a靠接在例如导向孔595的下侧内侧面上,第一布压脚59的转动动作被停止。这样,可以使第一布压脚59移动到舌形部件57上方的待机位置。
[0072] 另外,通过驱动布压脚驱动缸552来拉进输出杆551,使第一布压脚59以在负Z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转动,从而可使其位于比配置在保持位置的保持部57a的上面靠下的位置,此时,通过导向轴21a例如靠接在导向孔595的上侧内侧面上,第一布压脚59的转动动作被停止。这样,可以使第一布压脚59移动到比位于保持位置的舌形部件57靠下方的退避位置。
[0073] 这里,第一布压脚59相对Z轴方向的移动,在舌形部件57被配置于保持位置的状态下,由舌形部件57限制移动动作。即,在使布料W折曲的舌形部件57被配置于保持位置的状态下,如果使位于比该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靠上方的第一布压脚59在负Z轴方向上移动,则该移动会与被保持部57a折曲的布料W的上面接触,使得该移动被停止。这样,可以使第一布压脚59移动到与纽扣缝制时位于保持位置的舌形部件57介由布料W接触的作用位置,由此,布料W处于从上方被第一布压脚59按压的状态。
[0074] 在上述构成中,下板41、第二布压脚42、舌形部件57、夹持部件6、第一布压脚59、舌形部件移动机构部58和布压脚移动机构部55形成为一体,按照下Y输送机构部(省略图示)的下Y送布马达51(参照图1)的驱动,可以与框架21一同进行移动定位。
[0075] 即,在机针5的下方,框架21,可以在使下板41位于的纽扣缝制的缝制位置,和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与夹持部件6位于的纽扣缝制的缝制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0076] (夹持部件)
[0077] 如图2~图5所示,在框架21的前侧前端部的上面,设置有一对夹持部件6,其与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对置,阻止舌形部件57的进一步转动,并且与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一同夹持布料W。
[0078] 夹持部件6,被配置在从以可穿过根线T的方式被舌形部件57保持的布料W中的根线T的打结部C(参照图8)到纽扣B的根线T的路径两侧,并从框架21向上方延伸突出与保持部57a对置,从而可以和保持部57a之间夹持布料W。夹持部件6由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板材形成,并固定在针板40的上面。这里,夹持部件6由一对板材构成,在其基端部上一体形成有连接双方夹持部件6的安装板61。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板61,而是将夹持部件6分别拆装自如地设置在针板40上。
[0079] 夹持部件6被设置成相对针板40大致为直角,并形成为和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沿Y轴方向排列。夹持部件6,以在两方的夹持部件6之间和向根线T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可进行落针的方式,配置在形成比规定摆动幅度宽的开口部62的间隔处。
[0080] 开口部62,在通过暗缝将纽扣B缝制到布料W上之后,在通过纽扣保持臂34的夹盘机构34a而使纽扣B旋转90度垂直配置的时候,形成连接纽扣B和布料W的根线T的路径。
[0081] 另外,如图5所示,在夹持部件6的安装板61上形成有缺口6a,使得在使舌形部件57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时,与在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上形成的缺口57b在Z轴方向上排列;在通过暗缝对以折叠状态安装的布料W进行纽扣缝制的时候,该缺口6a形成回避夹持部件6和机针5的干涉的结构。
[0082] (导向部件)
[0083] 如图2~图5和图8所示,在夹持部件6的上面设置有导向部件8,该导向部件8使在该夹持部件6之间形成的开口部62的开口区域缩小。
[0084] 导向部件8,可装拆自如地设置在开口部62内,与保持部57a对置夹持布料W,同时,被配置在形成可以穿过根线T并且间隔比规定的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82的间隔处。这里,导向部件8,由在X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板材构成,与连接两方导向部件8的安装板81一体形成在其基端面上。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板81,而分别将导向部件8拆装自如地设置在针板40上。
[0085] 导向部件8与夹持部件6一同被固定在针板40上,设置为相对针板40近似成直角,并形成为与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沿着Y轴方向排列。夹持部件6,以在两方夹持部件6之间和向根线T的布料附近部两侧可以进行落针的方式,被配置在形成比规定摆动幅度宽的开口部62的间隔处。
[0086] 另外,导向部件8,在安装到夹持部件6上的时候,其前面与夹持部件6的前面大致形成为在同一平面上。由此,通过夹持部件6和导向部件8,可以夹持由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所保持的布料W。
[0087] 穿线部82具有在通过暗缝将纽扣B缝制到布料W上之后,在利用纽扣保持臂34的夹盘机构34a使纽扣B旋转90度时,使连接纽扣B和布料W的根线T插入的功能。
[0088] 而且,导向部件8,在针板40移动方向(Y轴方向)上的厚度形成得比在夹持部件6的Y轴方向的厚度薄,当将导向部件8设置到夹持部件6上时,导向部件8的后面处于比夹持部件6的后面凹向针板40的前端侧的状态。
[0089] 另外,如图5所示,在导向部件8上形成有缺口8a,其在使舌形部件57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时,与在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上形成的缺口57b在Z轴方向上排列;当通过暗缝对以折叠状态安装的布料W进行纽扣缝制时,该缺口8a形成回避导向部件8与机针5的干涉的构造。
[0090] 另外,由于导向部件8相对夹持部件6可拆装,所以,根据缝制条件可以恰当地更换具有不同缺口的导向部件。
[0091] (绕根钉扣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0092] 下面,基于图1对绕根钉扣缝纫机1的控制回路进行说明。在绕根钉扣缝纫机1上设置有电气安装盒101,该电气安装盒101作为控制上述各驱动装置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并且,各部都连接在该电气安装盒101上。
[0093] 在电气安装盒101上连接有:操作面板103、电源开关104、起动踏板105、暂停开关106。
[0094] 操作面板103,用于操作者从无绕根缝制的暗缝、暗绕根缝、下纽扣缝制、全缝等中选择钉扣种类、输入所选择的钉扣缝制的缝制条件等,或者显示被设定的缝制条件与缝制状况等。作为被设定的缝制条件,例如有:各纽扣孔之间的连线数、作为纽扣和布料之间的距离的纽扣高度H(参照图10)以及使用上述的导向部件8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使用模式执行的有无等。另外,外部存储器103a可连接在操作面板103上,从而可以读入来自外部存储器103a的缝制数据,来设定缝制条件。而且,反过来,也可以将从操作面板103输入的各种缝制条件储存到外部存储器103a中。
[0095] 另外,在电气安装盒101内,具有基于控制程序等进行运算处理的CPU102,存储器102a与该CPU102连接,在该存储器102a中储存有控制程序等各种程序。尤其是在存储器
102a中储存有以使机针5在从根线T的导向部件8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驱动各个驱动装置,而在根线T上形成绕根针脚的缝制控制程序。具体而言,缝制控制程序,在进行绕根缝制时控制各马达的驱动,使得机针5落在空间区域A(参照图7)上(例如图7中的P点),该空间区域A,形成于夹持部件6的后面和导向部件8的后面之间。
[0096] 电源开关104是用于使绕根钉扣缝纫机1处于通电状态的接通/断开的开关。起动踏板105,是起动缝制时操作的踏板,当操作该踏板时,则通过CPU102的控制开始进行缝制。暂停开关106是在缝制开始后用于暂时停止的开关。
[0097] 另外,在电气安装盒101内设置有未图示的接口,来自CPU102的控制信号介由该接口,进一步介由未图示的驱动电路,被输出到各个驱动源。
[0098] 即,介由接口连接主轴马达14、摆针马达20、上Y送布马达32、上下驱动马达35、差动马达72、在与针杆9的上下动作方向和摆针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上、即前后方向上驱动框架21的下Y送布马达51、和使驱动纽扣保持臂3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上Y送布马达32。另外,介由接口连接电磁阀108,介由该电磁阀108连接旋转驱动缸37、舌形部件驱动缸582、布压脚驱动缸552。并且,在绕根钉扣缝纫机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切线机构,用于在切线中途或缝制后以规定的时机将缝线切断,并且作为其驱动源,设置有切线马达109和切线驱动缸110。
[0099] 具有上述构成的绕根钉扣缝纫机1,对于纽扣B,可以通过差动马达72的驱动进行向X轴方向的移动,通过上Y送布马达32的驱动进行向Y轴方向的移动,通过上下驱动马达35的驱动进行向Z轴方向的移动。
[0100] 而且,对于布料W,可以通过下Y送布马达51的驱动使其与框架21一同向Y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在X轴方向上使针杆9摇动的摆针马达20的驱动,可以在X轴方向定位机针5的落针位置。
[0101] 即,通过摆针马达20、上Y送布马达32、差动马达72以及下Y送布马达51的共同作用,来相对由纽扣保持臂34保持的纽扣B和由舌形部件57保持的布料W,定位机针5的落针位置。而且,下Y送布马达51还可以使舌形部件57从机针5退避。
[0102] (绕根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0103] 下面,对通过绕根钉扣缝纫机1向布料W钉扣的方法进行说明。
[0104] 图6是利用绕根钉扣缝纫机1向布料W进行钉扣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通过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保持布料W,并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时的俯视图,图8是通过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保持布料W,并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时图7中的VIII-VIII剖视图。
[0105] 如图6所示,在利用绕根钉扣缝纫机1对纽扣B进行钉扣缝制时,将导向部件8安装到夹持部件6上,并且通过操作面板103来设定使用导向部件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使用模式(步骤S1:安装步骤)。
[0106] 接着,电气安装盒101,通过舌形部件驱动缸582的驱动,使保持通过保持部57a而被折叠的布料W的舌形部件57转动,来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靠近机针5的通过线(步骤S2:设置步骤)。
[0107] 接着,电气安装盒101使通过纽扣保持臂34的夹盘机构34a被保持的纽扣B移动到规定位置,并通过电气安装盒101驱动各马达来进行暗缝,将纽扣B缝制到布料W上(步骤S3:暗缝步骤)。
[0108] 接着,当暗缝结束时,电气安装盒101驱动纽扣保持臂34,使被缝制到布料W上的纽扣B以其上面朝向框架21的后方的方式旋转90度(步骤S4:纽扣旋转步骤)。由此,纽扣B变为立起状态,纽扣B和布料W如图7和图8所示,被保持为垂直的状态。
[0109] 进而,基于预先通过操作面板103而设定的纽扣高度H来驱动上Y送布马达32,以布料W和纽扣B的间隔成为上述纽扣高度H的方式,使纽扣B向Y方向移动(步骤S5:绕根长度设定步骤)。此时,由于把线T拉向纽扣B一侧,所以,缝制有线T的布料W也被拉向纽扣B一侧,但是,通过夹持部件6和导向部件8,可防止把布料W拉向纽扣B一侧,只有与穿线部82对置的布料W被稍微拉向纽扣B一侧。
[0110] 接着,通过操作面板103来判断使用导向部件8进行绕根缝制的导向部件使用模式是否被设定(步骤S6:判断导向部件使用模式步骤)。在导向部件使用模式被设定的时候,同步驱动上Y送布马达32和下Y送布马达51,使纽扣B和布料W在Y方向上移动同一距离,并定位在缝制开始位置P(参照图7)(步骤S7:导向部件使用模式定位步骤)。另外,缝制开始位置P是指使用导向部件8进行绕根缝制时,相对机针5纽扣B和布料W的缝制开始位置,与图8的机针5’所示的不使用导向部件8进行绕根缝制时候的针的位置相比较,仅向纽扣一侧相对靠近导向部件8的板厚t,该长度t被预先储存在存储器102a中。
[0111] 接着,CPU102基于纽扣高度H来计算绕根缝制针数N。虽然该绕根缝制针数N是通过纽扣高度H和预先储存在存储器102a中的绕根缝制的缝制间距M计算的针数,但是,在导向部件使用模式被设定的时候,是根据将从纽扣高度H仅减去板厚t的值除以缝制间距M的公式(N=(H-t)/M)来计算的(步骤S8:计算针数步骤)。
[0112] 然后,通过电气安装盒101执行驱动控制程序,来控制各马达的驱动,使得机针5在空间区域A内的P点落针,开始绕根缝制(步骤S9:绕根步骤)。在该绕根缝制时,控制盒101将挂在纽扣保持臂34和舌形部件57上的根线T,沿着与机针5的摆针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维持为直线状,同时,以在机针5的通过线上前后移动的方式,同步驱动上Y送布马达32和下Y送布马达51。
[0113] 接着,判断被绕根缝制的针数是否到达计算的针数N(步骤S10:判断绕根结束步骤),如果没有到达,则反复进行绕根缝制,如果到达了,则驱动切线驱动缸110来切断绕根线,结束绕根缝制。
[0114] 至此,通过使用导向部件8来进行向布料W上缝制纽扣的动作结束。另外,缝制开始位置P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优选在可以防止导向部件8和机针5的干涉的范围内,尽量靠近导向部件8的后面。
[0115]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中没有设定导向部件使用模式的时候,同步驱动上Y送布马达32和下Y送布马达51,使纽扣B和布料W在Y方向上移动同一距离,并定位在缝制开始位置S(参照图10)(步骤S11:导向部件不使用模式定位步骤)。
[0116] 接着,通过CPU102,基于纽扣高度H计算绕根缝制针数N。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绕根缝制针数N是通过纽扣高度H除以缝制间距M而计算出的针数,所以,可以根据算式N=H/M来计算(步骤S12:计算针数步骤)。
[0117] 接着,转移到步骤S9,进行与导向部件使用模式相同的处理,在不使用导向部件8的情况下,结束向布料W缝制纽扣的动作。
[0118] 如上所述,在安装导向部件8的时候,与不需要安装导向部件8而对不太容易伸长的布料W进行缝制的时候相同,如果在布料W的附近进行落针,则防止了导向部件8和机针5的干涉,但是控制盒101的驱动控制程序,以从布料W仅远离导向部件8的板厚t的位置到纽扣B附近之间形成绕根缝制的方式,不仅防止了用于控制各驱动部件的导向部件8和机针5的干涉,而且,即使对于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W也可以形成质量优良的绕根缝制。
[0119] (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0120] 根据实施例中的绕根钉扣缝纫机1和使用绕根钉扣缝纫机1的钉扣方法,通过导向部件8与保持部57a对置来夹持布料W,同时,通过将其配置在形成可穿过根线T并且间隔比规定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82的间隔处,使得导向部件8在使舌形部件57的保持部57a接近机针5的通过线时与保持部57a对置。由此,导向部件8,与保持部57a共同作用会具有作为保持布料W的夹持部件6的功能,并且覆盖在夹持部件6上形成的开口部62。而且,由于在导向部件8之间形成有宽度比机针5的摆动幅度窄的穿线部82,所以,在将纽扣B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W上来进行绕根缝制时,即使由于将根线T维持为直线状时所施加的张力,布料W会被拉拽,也可以通过夹持部件6和导向部件8而使布料W被拉扯的部分大幅度减小,从而可以防止在绕根缝制时所产生的布料W的浮起。
[0121] 而且,控制装置101,以使机针5在从根线T的导向部件8的纽扣侧侧面附近部到纽扣附近的两侧进行落针的方式,控制各驱动装置来在根线T上形成绕根针脚。由此,可以避开机针5和导向部件8的干涉,并且,可以使进行绕根缝制时的落针位置靠近布料W,从而不会产生绕根不良。
[0122] 因此,在进行绕根缝制时,导向部件8抑制布料W的伸长,使得在布料W上不会形成绕根缝制的针脚,而在根线T上形成绕根针脚,这样,即使在将纽扣B缝制到像针织品那样的比较容易伸长的布料W上来进行绕根缝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缝制质量的下降。
[0123]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夹持部件6不一定必须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以比机针5的摆动幅度宽的方式配置一对部件。同样地,导向部件8也不一定必须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以比机针5的摆动幅度窄的方式配置一对部件。
[0124]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框架21和纽扣保持部件34构成为以单独的驱动源进行驱动,但也可以使框架21和纽扣保持部件34以相同的驱动源进行动作。
[0125] 即,在上述实施例中,纽扣保持臂34和框架21,分别由上Y送布马达32和下Y送布马达51驱动,来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定位的结构,但是,纽扣保持臂34和框架21当然也可以一同通过上Y送布马达32驱动来构成上述结构。
[0126]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通过操作面板103选择导向部件使用模式,则布料W和纽扣B会自动地定位在导向部件使用模式中的缝制开始位置P,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导向部件使用模式,而是在操作面板103上设定缝制开始位置设定开关,通过该缝制开始位置设定开关来设定缝制开始位置P。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绕根缝制针数N可以通过CPU102按照下述方法执行而求得,即,不使用导向部件8,而将进行绕根缝制时的标准的缝制开始位置S与由缝制开始位置设定开关来设定的缝制开始位置P的差减去纽扣高度H的距离,再除以缝制间距M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