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074508.1

文献号 : CN18505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畑佐延幸渡边显二郎林崎公之佃圭一郎初井琢也

申请人 : 佳能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头及使用该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头具有连接端子组,该连接端子组用于在安装到喷墨记录装置上时与装置侧的连接端子组接触,从而进行包含记录元件的驱动信号在内的信号的电连接。通过对一部分端子进行接触检测,保证所有端子的连接。将记录头的连接端子中、由于记录头安装偏差与装置侧连接端子之间距离最大的连接端子作为接触检测用端子。例如,将设置在矩形平面区域内的连接端子组中位于角部的连接端子用作接触检测用端子。只要检测到这些端子的接触,就能保证该区域内全部端子的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相对喷墨记录装置拆装的喷墨记录头,包括:排出部,具有墨排出口、和产生用于使墨从该墨排出口排出的能量的元件;

由多个连接端子构成的连接端子组,上述多个连接端子用于在上述记录头安装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时、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多个连接端子相接触、从而进行包含上述元件的驱动信号在内的信号的电连接;

配设有上述连接端子组的矩形形状的平面区域,

其中配设在上述平面区域内的上述连接端子组的端子配置区域的位于3个角部上的连接端子,作为用于检测以对上述多个连接端子的全部进行接触确认的检测用端子进行使用,所述位于3个角部上的连接端子为产生上述安装偏差时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连接端子之间距离最大的3个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记录头包括作为在所述记录头安装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所述主体上时用于定位的基准的3个抵接突出部,所述3个抵接突出部分别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进行定位,并且其中,在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用于进行接触确认的3个连接端子分别配置于除了离所述3个抵接突出部最近的角部之外的三个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位于3个角部的连接端子,用于不同种类的至少两个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不同种类的至少两个信号,包括提供给进行上述元件的驱动控制的电路的信号、和与此无关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提供给进行上述元件的驱动控制的上述电路的信号,是下述三种信号中的任一种信号,即,用于确定上述元件的驱动波形的信号、根据记录数据的上述元件的驱动控制信号、以及用于规定各种信号的传送或在形成有上述元件的记录元件基板上的动作的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与提供给上述电路的信号无关的信号,是与为了进行上述喷墨记录头的温度检测而设在上述喷墨记录头上的温度传感器相关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用于检测的3个连接端子中的1个,是对上述电路供给电源用的连接端子,所述电路用于进行上述元件的驱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头,

其中上述元件包括产生热能的电热转换元件,该热能作为上述能量使墨产生膜沸腾。

9.一种可相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头拆装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在记录头侧的至少位于3个角部的连接端子与该连接端子所对应的装置侧的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没被检测到时,进行异常报知的机构。

说明书 :

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排出墨等液体的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记录头进行记录动作的喷墨记录装置。作为喷墨记录装置的形式,除了取为普通的打印装置外,还可以取为复印机、具有通信系统的传真机、具有打印单元的文字处理机等装置,或复合了这些装置的多功能记录装置等。

背景技术

[0002] 喷墨记录装置,是所谓的非撞击式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其具有可进行高速记录、可对各种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在进行记录时几乎不产生噪音等特点。因此,喷墨记录装置作为执行记录动作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及文字处理机等装置上。 [0003] 作为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中的典型的墨排出方式,例如存在这样的方式:使用压电元件等机电转换体或照射激光等电磁波使其发热,利用该发热产生的作用使墨滴排出。但是,更多应用的是由具有发热电阻的电热传换元件加热墨,通过膜沸腾的作用使墨滴排出这样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电热转换元件设在墨排出口的内侧,对该电热转换元件供给成为记录信号的电脉冲来使其发热。因此,对墨施加热能,利用此时因墨的相变而产生的墨的发泡时(沸腾时)的气泡压力,使微小的墨滴从微小的排出口排出,从而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喷墨记录头一般包括用于排出墨例如墨滴的喷嘴,和对该喷嘴供给墨的墨供给系统。
[0004] 具备上述那样的喷墨记录头的记录装置,能够输出低成本、高品质的字符或图像。尤其是利用使墨产生膜沸腾,并伴随着气泡的形成(产生、成长、灭泡、消失)使墨排出这样的排出原理的喷墨记 录装置,已成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流。这是因为在这种记录装置中,除使用作为黑色系液体的黑色墨之外,还使用具有排出青、品红及黄等彩色系液体的排出单元的喷墨记录头,因此具有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彩色打印的优点。
[0005] 为了实现记录的高速化和高精细化,一般地,在喷墨记录头的排出单元上设置64~128个甚至是大于等于256个的排出口。另外,排出口的排列密度也很高,以表示每英寸排出口数的标记“dpi”来表示可达到300dpi或600dpi以上。相对于这些排出口配置的、作为电热转换体的发热电阻,通过数微秒~10微秒的指令的脉冲驱动形成由膜沸腾产生的气泡,并通过这样的高频驱动来实现高速、高画质的记录。
[0006] 作为这种喷墨记录装置的一种形式,把具有排出单元的喷墨记录头、或将排出单元和墨收纳容器一体化地构成的喷墨记录头作为墨盒进行使用。即,将墨盒以可拆装的方式做成在设置于记录装置主体的支承单元(在串行式记录装置中,为安装记录头、用于在预定方向上扫描记录介质的滑架)上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2001-322279号公报)。并且,在喷墨记录头侧和记录装置侧(滑架侧)设有:用于对电热转换元件进行通电的电源布线端子或接地布线端子,和接受用于根据记录数据驱动控制电热转换元件的数据的数据端子等。并且,当安装了喷墨记录头时,这些端子相互进行接触,使喷墨记录头与记录装置之间进行电连接。
[0007] 但是,当喷墨记录头没有安装在记录装置主体侧的标准位置上时,记录头侧和记录装置主体侧的端子之间接触不充分,导致无法正常驱动喷墨记录头。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没有预期的电脉冲输入到记录头中,就有可能破坏喷墨记录头中的设置有电热转换元件的元件基板等。
[0008] 因此,在为了进行记录动作而进行电连接之前,最好是检测是否正常地进行了安装。作为进行检测的这种结构,与喷墨记录装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可以考虑日本特开11-99679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在该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在使用例如热敏转印带的用于打印的打印头中,通过计算发热控制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每一条的逻辑积,来检测是否插入有来自控制基板的信号线。
[0009] 但是,目前随着使用在排出单元上高密度地安装多个排出口,进而与多种颜色的墨对应地设有多个排出单元的喷墨记录头成为主流,用于进行上述电连接的端子数量也逐渐增加。因此,应用日本特开平11-99679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来检测全部端子是否接触所需要的时间将变长。不仅如此,因为用于检测机构的布线数量增加,所以就会出现安装各种元件的基板或记录头的大型化、制造成本提高这样的问题。
[0010] 发明内容
[0011] 因此,还考虑要对一部分端子进行是否接触的检测,但这无法确保全部端子的接触。即,为了避免安装各种元件的基板或记录头的大型化并为了避免制造成本的提高,优选的是检测一部分端子是否接触,但是,更优选的是通过检测到其中一部分的端子的接触就能够认为进行了全部端子的接触。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适当地确定用于检测的端子。
[0012]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通过仅检测到记录头侧与记录装置侧的一部分端子的接触就能保证全部端子的接触。
[0013]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可相对喷墨记录装置拆装的喷墨记录头,包括:
[0014] 排出部,具有墨排出口、和产生用于使墨从该墨排出口排出的能量的元件;以及 [0015] 由多个连接端子构成的连接端子组,上述多个连接端子用于在上述记录头安装于述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时、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上的多个连接端子相接触、从而进行包含上述元件的驱动信号在内的信号的电连接;
[0016] 配设有上述连接端子组的矩形形状的平面区域,
[0017] 其中配设在上述平面区域内的上述连接端子组的端子配置区域的位于3个角部上的连接端子,作为用于检测以对上述多个连接端子的全部进行接触确认的检测用端子进行使用,所述位于3个角部上的连接端子为产生上述安装偏差时与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连接端子之间距离最大的3个连接端子,
[0018] 其中,所述记录头包括作为在所述记录头安装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所述主体上时用于定位的基准的3个抵接突出部,所述3个抵接突出部分别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进行定位,并且其中,在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用于进行接触确认的3个连接端子分别配置于除了离所述3个抵接突出部最近的角部之外的三个角部。
[0019]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可相对上述的喷墨记录头拆装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在记录头侧的至少位于3个角部的连接端子与该连接端子所对应的装置侧的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没被检测到时,进行异常报知的机构。
[0020]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可适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
[0022] 图2A、图2B是表示可安装在图1的记录装置上的一侧的记录头的结构例的斜视图。
[0023] 图3A、图3B是图2A和图2B的记录头的分解透视图。
[0024] 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2A和图2B的记录头上的记录元件单元的透视图。 [0025] 图5是放大表示图2A和图2B的记录头中的电布线带的外部信号连接部的透视图。
[0026] 图6是表示设置在图4的记录元件单元上的记录元件基板上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0027] 图7是特别表示图6中的外部信号连接部的用于检测接触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 [0028] 图8是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0029] 图9是表示外部信号连接部的接触检测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 1.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
[0032] 图1是表示可适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平面图。
[0033] 该记录装置具有可交换地安装记录头H1000和H1001的滑架102。在滑架102上设有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用于经由记录头H1000和H1001的外部信号连接端子向各排出部传递驱动信号。
[0034] 滑架102在主扫描方向上动作,沿着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导向轴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承。并且,滑架102由主扫描电机(支架电机)104通过电机带轮105、从动带轮106及同步带107等传动机构所驱动,并且,其位置和移动也被控制。另外,在滑架102上设有起始点传感器130。当滑架102上的起始点传感器130通过遮蔽板136的位置时,就能检测出成为起始点的位置。
[0035] 纸、塑料薄板等记录介质108,通过送纸电机135经由齿轮使拾取辊131转动,从自动板材给送机构(ASF)132逐张地被分离输送。进而,记录介质108,利用由输送电机134经由齿轮所驱动的输送辊109的转动,通过与记录头H1000和H1001的排出口所形成的面(排出面)相对的位置(记录区域)而被输送(副扫描)。在记录介质 108通过纸末端传感器133的时刻,进行记录介质108是否已被输送的判断和在输送时的记录介质的前边沿位置的确定。该纸末端传感器133,也用于确定记录介质108的后端的实际位置,从实际的后端位置最后推算出现在的记录位置。
[0036] 记录介质108,其内表面被压纸滚筒(未图示)支承,使得在记录区域内形成平坦的被记录面。在该情况下,安装于滑架102上的记录头H 1000和H1001,它们的排出口面从滑架102向下方突出,与记录介质108保持平行地被支撑,在记录区域内进行主扫描。 [0037] 记录头H1000和H1001,以它们各自的排出部的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与滑架102的主扫描方向相交(例如副扫描方向)的状态被安装在滑架102上。并且,在主扫描的过程中,通过从这些排出口列排出墨,进行与排出口排列范围对应的宽度的记录。 [0038] 2.喷墨记录头的结构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第1记录头H1000和第2记录头H1001。各记录头均与墨盒一体化而不能分离。在此,第1记录头H1000具有填充有黑色墨的墨收纳部和排出从该墨收纳部所供给的黑色墨的排出部。第2记录头H1001具有分别填充有彩色墨(青墨、品红墨、黄墨)的墨收纳部、和排出由各墨收纳部所供给的彩色墨的各个排出部。这些记录头H1000和H1001通过定位装置和电接点固定支撑在滑架102上,并取为相对滑架可进行拆装的墨盒的形式。并且,能够在所填充的墨没有消耗的情况下,对记录头进行更换。 [0040] 下面,对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H1000和H1001中的彩色墨用的记录头H1001的结构进行说明。关于记录头H1000,除其用于黑色这一种颜色的结构外,其他结构均可采用与记录头H1001同样的结构,故省略其说明。
[0041] 图2A、图2B是表示可安装于图1的记录装置上的记录头H1001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A、图3B为其分解透视图。
[0042] 记录头H1001,用于排出青、品红、黄这三种颜色的墨,其结构 如图3A、图3B的分解透视图所示。即,包括:记录元件基板H1101,电布线带H1301,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过滤片H1701、H1702、H1703,墨吸收体H1601、H1602、H1603,盖部件H1901,以及密封部件H1801。
[0043] 图4是为了说明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结构,而将其一部分断裂来进行表示的透视图。该记录元件基板H1101,例如在厚度为0.5mm~1mm的Si基板H1110上并列形成青、品红及黄各色墨用的3个长穴形的墨供给口H1102而构成。墨供给口H1102是通过利用了Si的结晶方位的各向异性蚀刻或喷砂等方法而形成的。夹持各个墨供给口H1102,在其两侧分别配置一列电热转换元件H1103,该电热转换元件H1103根据电信号产生用于使墨产生膜沸腾的热能。在这里,各列间的电热转换元件,其相互之间在排列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上偏移排列节距的1/2来进行配置。在该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上具有各色的排出部H1108,该排出部是通过将排出口形成部件与各电热转换元件、排出口对位地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该排出口形成部件采用光刻法在树脂材料上形成有墨流路壁H1106、排出口H1107。具有该结构的记录头,与记录元件基板的面相对,在垂直方向上排出墨。
[0044] 在Si基板H1110上形成有电布线、逻辑电路、温度传感器及电极部H1104等。电配线由铝等材料形成,用于向电热转换元件H1103供电。逻辑电路用于根据记录数据驱动电热转换元件。温度传感器由二极管等构成,为了调整记录头的温度而进行温度检测。电极部H1104用于将上述各部与外部进行电连接。进而,在电极部H1104的各电极上形成有Au等的凸出部H1105。此外,电热转换元件H1103等可利用现有的成膜技术来形成。 [0045] 在图3A、图3B中,H1301是在聚酰亚胺的基板材料上形成铜箔的布线图形(patten)而构成的电布线带,其形成了施加用于对记录元件基板H1101排出墨的电信号的电信号路径。在电布线带H1301上形成有用于插入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边 缘附近形成有电极端子H1304,该电极端子H1304连接在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电极部H1104上。另外,在电布线带H1301上形成有用于接收来自主体装置的电信号的外部信号连接端子(接触片)H1302,电极端子H1304和外部信号连接端子H1302通过连续的铜箔的布线图形相连结。
[0046] 电布线带H1301与记录元件基板H1101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即,在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电极部H1104上形成的凸出部H1105和对应于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电极部H1104的电布线带H1301的电极端子H1304之间,通过热超声波压合法进行电连接。
[0047] H1501是通过例如树脂成形所形成的墨供给保持部件,为了提高形状的刚性,树脂材料优选使用混入了5~40%玻璃填料的树脂材料。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可起到墨盒和供给墨的作用。即,如图3A、图3B所示,在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的内部具有空间,该空间用于分别独立地收纳用来生成保持青、品红、黄墨的负压,墨吸收体H1601、H1602、H1603,由此,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能够起到墨盒的作用。另外,通过在记录元件基板H1100的各墨供给口H1102处分别形成用于引导墨的独立的墨流路,从而实现墨供给的作用。墨吸收体H1601、H1602、H1603可以使用压缩了PP纤维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压缩了聚氨酯纤维的材料来代替。过滤片H1701、H1702及H1703分别以焊接方式连结在位于各墨流路的上游部分的墨吸收体H1601、H1602及H1603与各墨流路的边界部分上。这样的结构是为了防止废弃物流入到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内部而设置的。各过滤片H1701、H1702及H1703可以是SUS等金属的网状型式,但优选的是SUS等的金属纤维烧结型式。
[0048] 在墨流路的下游部分形成有供给口H1201,其用于向记录元件基板H1101供应青、品红及黄各色的墨。并且,将记录元件基板H1101相对于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位置精度良好地粘着固定于其上,以使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各墨供给口1102与墨保持部件H1501的 各墨供给口H1201相连通。用于该粘着的第1粘着剂优选低粘度、硬化温度低、短时间内硬化、硬化后具有较高粘度且具有耐墨性的粘着剂。在使用该热硬化粘着剂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其粘着层的厚度为50μm左右。
[0049] 另外,电布线带H1301的一部分的内表面通过第2粘着剂粘着固定在墨供给口H1201附近四周的平面上。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与电布线带H1301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第1密封剂和第2密封剂密封,因此防止了该电连接部分受到墨的腐蚀及外来的冲击。第1密封剂主要用于对电布线带H1300的电极端子H1302和记录元件基板的凸出部H1105之间的连接部的内表面侧及记录元件基板的外周部分进行密封,第2密封剂用于对该连接部的表面侧进行密封。并且,电布线带H1301的未粘着部弯曲,并通过铆接或粘着等而被固定在与具有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的墨供给口H1201的面大致垂直的侧面上。 [0050] H1901为盖部件,通过焊接在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的上部开口部上用以分别封闭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内部的独立空间。在盖部件H1901上具有用于避免墨供给保持部件H1501内部的各空间的压力变动的细口H1911、H1912及H1913,以及与这些细口分别连通的细微槽H1921、H1922及H1923。细微槽H1921及H1922的另一端在细微槽H1923的中途合流。进而,细微槽H1923的大部分与细口H1911、H1912、H1913及细微槽H1921、H1922的全部均由密封部件H1801覆盖,使细微槽H1923的另一端开口,从而形成了大气连通口H1925。另外,盖部件H1901具有配合部H1930,其用于将第2记录头固定在喷墨记录装置上。
[0051] 如图2A、图2B所示,记录头H1001包括:安装导向件H1560,配合部H1930,以及抵接突出部H1570、H1580、H1590。安装导向件H1560为用于引导至喷墨记录装置主体的滑架102的安装位置的部件。配合部H1930用于通过与设置在滑架侧的固定杆(未图示)相配合,将记录头H1001安装固定在滑架上。抵接突出部H1570、 H1580及H1590为用于将记录头H1001定位在支架的预定的安装位置上的部件。抵接突出部H1570、H1580及H1590分别沿X方向(主扫描方向)、Y方向(副扫描方向)、Z方向(墨排出方向)进行定位。由这些抵接突出部在滑架102上进行定位,可以使电布线带H1301上的外部信号连接端子H1302与设在滑架内的电连接部的连接销进行电接触。
[0052] 也可以是,安装具有与上述的记录头H1001相同结构的、收纳有浅品红墨、浅青墨及黑墨的记录头,将其替换黑色专用的记录头H1000。即,也可以使用记录装置作为高画质的照片打印机。
[005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墨盒和记录头不能分离地进行一体化而构成的记录头,但是,只要是相对于记录装置侧的滑架等支承部件可进行拆装的结构,则既可以是与墨盒可分离地一体化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墨盒分开构成的结构。
[0054] 3.特征结构
[0055] 上述定位基准,优选设置在排出部的附近。因为排出部通过与记录介质接近并相向配置地排出墨来进行记录。另一方面,接触片设置在与滑架侧的连接端子(例如接触销)容易连接的位置上,从降低由墨意外泄漏引起电极短路的可能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在离排出部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这样,安装记录头时,即使处于根据上述定位基准确保在排出部附近对滑架的定位的状态,在要使连接端子之间接触的位置上,也可能由于安装偏差的影响产生电连接状态的不稳定。
[0056] 例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将接触片H1302组设置在电布线带H1301的平面部分的结构中,有时由于安装偏差记录装置侧(滑架102侧)的端子面与记录头侧的接触片面不平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记录装置侧的端子面与记录头侧的接触片面之间的距离,在端子配置区域内相向配置的端部之间是不同的。并且,达到超过接触机构行程(stroke)的允许范围的距离就会产生接触不良。因此,单纯检 测随机选择出的一部分接触片的接触,并不能保证其他的接触片的接触。
[0057]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适当选择供检测的端子,并通过仅对这部分端子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全部端子的接触。即,本发明用于检测在记录头侧的外部信号连接端子和对应的主体侧连接端子的配置区域内,处于由于安装偏差端子间距离能最大的位置的连接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片组以二维状配置在大致呈矩形的平面区域内。因此,在该区域的对置边缘部,特别是离距定位基准最远的边缘部最近的边缘部,由于安装偏差端子之间距离的差能最大。换言之,在设置有外部信号连接端子H1302的区域内的某个角部,其端子间的距离能最大。因此,只要检测到这些角部的接触就能保证在该区域内侧的所有接触片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位于三个角部的连接端子用于接触检测。 [0058] 图5为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的电布线带H1301的外部信号连接部的透视图。在电布线带H1301上二维状地配置有呈长方形的32个外部信号连接端子(接触片)H1302。在这些接触片H1302中,处于配置区域的角部的3个接触片用于接触检测。即,处于图中右上角部位置的接触片H1302a,处于左上角部位置的接触片H1302b,及处于左下角部位置上的接触片H1302c用于接触检测。以下也将这些片称为接触检测片。只要通过对这样设置在角部的3个接触检测片分别输入来自记录装置主体的电力和信号确认其连接状态,就可以认为也进行了其他的接触片的接触。
[005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选择接触检测片的位置,还适当选择接触检测用的信号。而且,不仅用同种类的信号还用不同种类的信号进行接触检测。这里,至少一个信号是关于喷嘴的驱动控制的,即、使用进行喷嘴的驱动控制的逻辑信号,其他至少一个信号与此无关。
[0060] 具体来说,逻辑信号包括:遵循记录数据的电热转换元件的驱动控制信号(DATA)、决定驱动波形的信号(HE)、及规定各种信 号的传送或在记录元件基板上的动作的时钟信号(CLK)。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决定驱动波形的信号用于接触检测,接触检测片H1302a用于进行该信号的连接。另外,作为与此无关的信号,使用为了进行记录头或墨的温度调整而进行温度检测的机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在记录元件单元的记录元件基板的制造工序中以半导体二极管的形态安装。接触片H1302b用于进行该信号的连接。
[0061] 这样,尤其在使用通过与半导体制造工艺同样的工艺将电热转换元件及驱动逻辑电路在同一记录元件基板上形成的记录头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不同种类的信号。因为有时逻辑电路整体由于接触不良而误动作,仅根据参与逻辑系统的多个信号进行接触检测,也不能确保检测的可靠性。
[0062] 而且,在记录元件基板上的逻辑电路等的动作中,需要与电热转换元件用的电源VH分开,另行提供TTL电平的(通常5V)的电源VDD,因此,经由接触片H1302c提供。 [0063] 图6为表示设置在记录元件单元上的记录元件基板上的电结构的电路图。 [0064] 在这里,H1120为串行地输送的记录数据信号(电热转换元件的驱动控制信号)DATA用的电极。H1121为时钟信号CLK用的电极。H1122为决定电热转换元件的驱动波形的信号(热启动(heat enable)信号)HE用的电极。H1123为锁存信号LAT用的电极,该锁存信号用于锁存在移位寄存器中对齐的电热转换元件的驱动控制信号DATA。H1125为提供给电热转换元件的电源(VH)用的电极片,H1124为与此对应的接地(GND)用电极。H1126为信号输出用电极,该电极用于进行使用了热启动信号的接触检测,H1129为逻辑电源(VDD)用电极。另外,虽然在该图中没有示出,但还设置有连接在温度传感器上的信号DIA用的电极,以及用于逻辑电路和温度传感器的接地(VSS)用电极。
[0065] 这些电极经由形成在电布线带H1301上的电信号路径,连接在 图5的接触片H1302上。尤其,热启动信号HE用的电极H1122,连接在处于图3中片配置区域的右上角部位置的接触片H1302a上。逻辑电源(VDD)用的电极H1129,同样连接在处于左下角部位置的接触片H1302c上。连接在温度传感器上的信号DIA用的电极,同样连接在处于左上角部位置的接触片H1302b上。
[0066]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H1101,对各排出部的墨供给口H1102每列备有n个喷嘴。与该喷嘴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加热喷嘴中墨的电热转换元件H1103、和驱动电热转换元件H1103的驱动元件H1116。以下称各电热转换元件与驱动元件及喷嘴的组合为记录元件。在图6的结构中,采用将n个记录元件分割成多个块并依次驱动的时分驱动方式。 [0067] 下面对这种结构的记录头的驱动方式进行简单的说明。
[0068] 由电极H1120,将规定数量(1个时间分割单位中包含的同时驱动喷嘴数)的位的记录数据DATA,与从电极H1121输入的时钟信号CLK同步地串行输入,在移位寄存器(S/R)H1118对齐并保存。这样,将记录数据保存在移动寄存器H1118中后,根据被输入到电极H1123中的锁存信号LAT,处于移动寄存器H1118的下一级的锁存电路H1117锁存记录数据。由AND电路H1119,取锁存电路H1117输出的电热转换元件的驱动控制信号与被输入到电极H1122中的热启动信号HE的逻辑积。
[0069] 另一方面,作为串行数据形式的记录数据的一部分,附加用于分割驱动n个电热转换元件H1103的块选择信号(BLE)。将该信号输入到图中未示出的译码器中,便生成用于在记录元件基板上选择包含了被同时驱动的电热转换元件的块(一个时分驱动单位)的块选择信号BLK。在通过该块选择信号选择的记录元件中,根据AND电路H1119的输出驱动所选择的记录元件,并根据该驱动对该电热转换元件通电,从而从喷嘴排出墨,进行记录动作。在该驱动期间,将用于在下一个时分驱动单位进行记录的记录信号、时钟信号及锁存信号等输入到记录头中。
[0070] 下面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事项的用于进行接触检测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1] 图7为将图6中特别供外部信号连接部的连接检测用的主要部分抽出表示的电路图。
[007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热启动信号HE作为用于接触检测的一个信号。也可以仅利用使热启动信号HE回到主体侧这样的结构进行检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将由计算该信号与时钟信号CLK的逻辑积的AND电路H1127a构成的连接状态确认电路H1127的演算结果CNO,经由连接状态输出端子H1126输出到记录装置主体。该连接状态确认电路H1127也是由电源VDD驱动的,该电源VDD将电力供给到由与记录元件的驱动控制相关的晶体管等构成的逻辑系统中。
[0073]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两个逻辑信号,即使在例如一个的信号路径发生故障从而陷入只要接通电源就总输出正常信号的状态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另一个信号正确确认电连接状态。此外,时钟信号CLK的接触片也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例如,也可以位于图3配置中剩余的角部(区域的右下角)。
[0074] 另外,作为用于确认电连接状态的不同种类的信号,使用通过电极H1130与由半导体二极管构成的温度传感器TS相连的入信号DIA,该输入信号DIA与记录元件驱动控制无关,由记录装置主体测量该电流值后,将其用于接触检测。
[0075] 这样,通过用多种信号进行接触检测,即使在例如一个信号发生故障从而进行了错误的接触检测的情况(没有发生接触却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利用其他信号也能正确确认电连接状态。
[0076] 下面,举例说明用于进行接触检测或电连接状态确认的记录装置侧的结构和处理。
[0077] 图8为表示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0078] 如图8所示,构成装置的主控制部的控制器600包括:MPU601,对应后述控制步骤的程序,存储有所需的表和其他固定数据的 ROM602。另外,控制器600具有生成控制信号的特殊用途集成电路(ASIC)603,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滑架电机104、输送电机134、及记录头H1000、H1001。而且,控制器600还具有RAM604,该RAM604设有图像数据的展开区域和用于程序执行的作业用区域。此外,控制器600还具有系统总线605,该系统总线用于使MPU601、ASIC603及RAM604相互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0079] 另外,在图8中,610是成为对记录装置提供图像数据的供给源的主机装置,例计算机、图像读取用读取器、或数字照相机等。在主机装置610与记录装置之间,经由接口(I/F)611发送接收图像数据、指令、状态信号等。
[0080] 620为开关组,由电源开关621、和用于命令打印开始的打印开关622等用于接受操作者指示的开关构成。630为用于检测装置状态的传感器组,由用于检测起始点的光耦合器等的位置传感器631、为了检测记录头温度设置在记录元件基板上的温度传感器(二极管传感器)TH等构成。
[0081] 而且,640为驱动滑架电机104的滑架电机驱动器,该滑架电机104用于使滑架2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扫描,642为驱动输送电机134的输送电机驱动器,该输送电机用于输送记录介质。
[0082] 图9为表示外部信号连接部的接触检测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中提供逻辑电源VDD,在步骤S3中判断连接状态确认电路H1127的计算结果CNO。由于在该阶段还没有供给热启动信号HE,因此输出CNO本来应该为的“0”,如果出现任何波形,则认为是由于安装偏差产生了某故障,进行异常报知(步骤S13)。
[0083] 另一方面,在确认了输出CNO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5中,供给时钟信号CLK和热启动信号HE,在步骤7中判断连接状态确认电路H1127的计算结果。如果两信号被正常供给,则AND演算后,输出CNO在热启动信号HE接通期间呈现与时钟信号CLK相同的波形。但是,如果不出现该情况,则认为是由于安装偏差产生了某故障,进行异常报知(步骤S13)。 [0084] 在步骤7中,当确认了输出CNO不为“0”时,进入步骤9,判断温度传感器TH的信号DIA的电流值。在这里,如果检测到温度信息则正常终止(步骤S11),如果检测不到(由于接触片H1302b没有与对应的滑架侧的端子相接触,因此没有检测到电流值),则进行异常报知(步骤13)。
[0085] 此外,异常报知可以通过设置在记录装置上的报知部650(图8)进行。作为报知部650,既可以是设置在记录装置操作面板上的LCD或LED等的显示机构,也可以是蜂鸣器等声音输出机构。另外,也可以通过与主机装置610进行通信,经由主机装置侧的显示机构或声音输出机构进行报知。而且,也可以将这些机构适当组合使用。
[0086] 4.其他
[0087]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接触片组二维状地设置在大致呈矩形的平面区域内。因此,在配置区域的某个角部安装偏差引起的记录头侧和记录装置侧的端子间距离最大,因此选择该角部的连接端子作为接触检测片。当然可以根据接触片的配置区域的形状等适当选择接触片,只要选择由于安装偏差与记录装置侧端子间距能最大的端子即可。 [0088]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热启动信号和时钟信号作为用于接触检测的逻辑信号使用,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信号。例如,可以用构成串行记录数据信号格式的一部分位。同样,作为与逻辑信号无关的信号,也可以使用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以外的信号。 [0089] 而且,当然能适当确定使用的墨的颜色或浓度等色调(color tone)数及种类,显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
[0090] 而且,本发明中,由于记录元件及驱动逻辑电路可以通过与半导体制造工艺相同的工艺集成在同一记录元件基板上,所以特别适用于使用电热变换元件这种类型的喷墨记录头。在上述记录头上,由于高密度安装有多个排出口、且对应多种颜色设置有复多个排出部,所以用于电连接的端子数也很多。当然,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排出方式种类很多,例如采用压电元件等机电能量转换元件这种类型的喷墨记录头,也可以应用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