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10088612.1

文献号 : CN190339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汪龙古月木木付兵汪海

申请人 :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包括MRI装置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MRI装置包括有第一治疗床,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包括有超声换能器以及能使超声换能器作各向运动的运动定位机构,其中,治疗过程中运动定位机构置于MRI装置的孔隙外部,运动定位机构上连接有可伸入MRI装置孔隙内的支承杆,支承杆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中,超声换能器运动形式多样、其运动范围不受治疗床下部空间限制、并且对MRI装置产生干涉较少,充分发挥MRI装置的功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包括MRI装置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MRI装置包括有第一治疗床,MRI装置具有孔隙,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包括有超声换能器以及能使超声换能器作各向运动的运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治疗过程中运动定位机构置于MRI装置的孔隙外部,运动定位机构上连接有可伸入MRI装置孔隙内的支承杆,支承杆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支承杆进行X、Y、Z三向运动以及绕X向旋转运动的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沿X、Y、Z向运动的结构分别都包括电机、丝杆、与支承杆连为一体的滑块及滑轨,丝杆与电机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与丝杆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绕X向旋转运动的结构包括电机、同步带和同步带轮,同步带轮与支承杆连为一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定位机构还包括可使运动定位机构作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定位机构底部有使其可水平移动的滑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轨,滑轮装于运动定位机构底部,滑轮置于滑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定位机构还包括有使支承杆作绕MRI轴心线或轴心线的平行线旋转的旋转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治疗床上连接有第二治疗床,第一治疗床通过调节紧固装置与第二治疗床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紧固装置包括过渡件、滑轮、滑轮支架、螺栓、螺母以及压缩弹簧,过渡件嵌在第一治疗床上,滑轮在过渡件上,滑轮支架连在滑轮轴上,螺栓穿过第二治疗床和滑轮支架与螺母连接,弹簧套在螺栓上,夹在第二治疗床和滑轮支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MRI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治疗床,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所述第二治疗床作左右运动及前后运动的床体运动装置,第二治疗床连接在床体运动装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任一项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承杆采用无磁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承杆采用非金属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换能器置于装有流体的流体容器内,流体容器与支承杆连接,流体容器置于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下方,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上开有小孔,流体容器采用开放式流体容器,即流体容器正对小孔的一端为敞口;或流体容器置于第一治疗床上方,流体容器采用封闭式流体容器,即流体容器的敞口端有将其敞口封闭的透声薄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脱气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换能器采用压电换能器,所述压电换能器的焦距为80-200mm,直径为80-300mm,工作频率为0.5-2MHz。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声治疗系统,特别涉及一种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聚焦超声治疗多采用B超设备进行定位和监控治疗,采用这种B超设备进行监控及治疗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B超图像仅是一定角度的平面图像,即使利用三维超声系统,其可视区域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2、超声图像的可观察深度有限,骨性物质对图像的影响特别大,几乎不能观察到骨后方的组织,存在伪影;3、超声图像对组织边界的识别能力较差,尤其是对小肿瘤和深部肿瘤的分辨更为困难。
另外,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应用是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可以对磁场施加适当梯度,有选择地获得磁共振信号,通过对信息进行处理获得各点的组织特性而对组织成像。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具有极高的组织分辨能力,能较容易地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且得到的是一定体积内的立体数据,可以对人体某部分以至全身成像,因此十分适合用来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监控。
日本专利JP3322649中公开了一种MRI装置与超声治疗设备联合的治疗系统,由于一般情况下,MRI的孔隙中治疗床下的可移动高度在140mm左右,因此超声治疗设备要在此空间进行治疗,其上下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故该冶疗系统是先利用MRI装置来确定肿瘤的位置,然后把病人从MRI的磁场中移出来进行超声治疗,此种治疗装置需要反复移动患者,多次定位,其定位系统复杂,定位时间长。
美国专利US5275165提供了一种MRI外科手术系统,该手术系统采用一个聚焦超声换能器有选择性地破坏靶区中的组织,聚焦超声换能器将能量聚焦于需要玻坏的组织区域内的焦点处,一非磁性的运动定位装置具有一垂直方向的运动,且运动机构足够小,以便能容易地安装在MRI磁场孔隙中,该运动定位装置使用了多个液压运动定位装置和一个倾斜式平面在有限的垂直空间内驱动超声换能器,通过操作人员的控制定位超声焦点,MRI系统利用温度敏感脉冲顺序,从而产生组织和被加热区域的图像,以便让操作人员调整超声换能器的位置,将超声能量引导到适当的位置。但是该运动定位装置中的超声换能器不能旋转,只能够由下向上进行治疗,不能够满足治疗肿瘤的多方位要求。
另一个美国专利US5443068类似地披露了一种超声波能量施加器的无磁定位装置,可以在MRI系统的磁场孔隙中操作。其主要目的也是提供一种简化的定位器,在磁场内操作,并避免运动装置对MRI系统的磁场产生干扰的问题。
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申请的美国专利US6148225中公开了一种超声治疗装置,其采用一个高频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离散电信号,这些信号是在一个频带中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这些离散频率值的整数倍不位于第二频带中,而第二频带对应于同时操作诊断MRI设备的接收频带,这样,在MR监控下进行超声治疗时,超声治疗装置不对MR的磁场形成干扰。
上述专利都是利用MRI装置与超声治疗设备联合治疗的系统,这些治疗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MRI治疗床下的可移动高度十分有限,在其下布置超声换能器进行多个坐标的运动,其难度很大,而布置复杂的运动定位机构则更为困难,且在MRI孔隙的治疗床下布置了运动定位机构后,占取了超声换能器有限的运动空间,从而影响治疗过程的进行;2)这些系统都需要对超声换能器和其运动定位装置进行高要求的无磁化设计和处理,技术复杂性和成本都要增加;3)在运动定位机构的驱动下,超声换能器只能够进行有限的运动,不能够适应肿瘤等病症治疗时多方位的要求,且由于超声换能器不能旋转,超声换能器只能够在治疗床下进行由下向上的治疗,对于需要侧面和由上向下进行治疗的情况则无能为力;4)操作者难以进行辅助的手动操作,不利于操作者的临床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换能器运动形式多样、其运动范围不受治疗床下部空间限制、并且对MRI装置产生干涉较少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包括MRI装置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MRI装置包括有第一治疗床,MRI装置具有孔隙,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包括有超声换能器以及使超声换能器作各向运动的运动定位机构,其中,在治疗过程中运动定位机构置于MRI装置的孔隙外部,运动定位机构上连接有可伸入MRI装置孔隙内的支承杆,支承杆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连接。所述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支承杆进行X、Y、Z三向运动以及绕X向旋转运动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驱动下,支承杆进行X、Y、Z三向运动以及绕X向的旋转运动,由于超声换能器连接在支承杆上,因此超声换能器能进行精确的运动定位操作。
整个治疗过程中,运动定位机构不在MRI装置孔隙内而在其外部,只通过支承杆与超声换能器连接,扩大了MRI装置孔隙中治疗床下的空间,且极大地减少了超声治疗设备对MRI装置的磁场构成干扰。本发明充分利用了MRI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超声换能器的施加能量区域与MRI装置的成像监控区域在治疗靶区交叉,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控制装置沿X、Y、Z向运动的结构分别可以包括电机、丝杆、与支承杆连为一体的滑块及滑轨,丝杆与电机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与丝杆啮合。
控制装置绕X向旋转运动的结构可包括电机、同步带和同步带轮,同步带轮与支承杆连为一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传动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运动定位机构还可有使运动定位机构作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调节该调节装置,可使支承杆带动超声换能器在MRI装置的孔隙内进行Z向的运动定位操作。
所述运动定位机构底部还可有使运动定位机构水平移动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滑轨,滑轮装于运动定位机构底部,滑轮置于滑轨内。操作者沿X向给运动定位机构施力,整个运动定位机构就可在滑轮的带动下在滑轨上前后移动,通过支承杆带动超声换能器在MRI装置的孔隙内作X向的运动。
所述运动定位机构还可包括有使支承杆作绕MRI轴心线或轴心线的平行线旋转的旋转装置。这样,超声换能器能在MRI装置的孔隙内绕MRI轴心线或轴心线的平行线进行旋转,使得超声换能器的运动方式灵活多变,更适应治疗的需要。
一种优选方式是,第一治疗床上还可以连接有第二治疗床,第一治疗床通过调节紧固装置与第二治疗床连接,调节紧固装置可以灵活地调控两个床体之间的距离、角度,并可使床体沿X向移动。
所述调节紧固装置可包括过渡件、滑轮、滑轮支架、螺栓、螺母以及压缩弹簧,过渡件嵌在第一治疗床上,滑轮在过渡件上,滑轮支架连在滑轮轴上,螺栓穿过第二治疗床和滑轮支架与螺母连接,弹簧套在螺栓上,夹在第二治疗床和滑轮支架之间。
另一种优选方式是,MRI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治疗床,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所述第二治疗床作左右及前后运动的床体运动装置,第二治疗床连接在床体运动装置上。在床体运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床体可以作左右、前后运动。
上述这些附加装置使得操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对超声换能器进行辅助的手动操作,更加有利于操作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
优选的是,支承杆采用无磁材料或非金属制成,从而进一步减少超声治疗设备对MRI装置磁场的干扰。
超声换能器可置于装有流体的流体容器内,流体容器与支承杆连接,当流体容器置于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下方时,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上开有小孔,超声换能器可置于与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上的小孔对应的位置,流体容器采用开放式流体容器,即流体容器正对小孔的一端为敞口,患者可与其内流体直接接触;当流体容器置于第一治疗床上方时,流体容器采用封闭式流体容器,即流体容器的敞口端有透声薄膜将其封闭,透声薄膜与患者直接接触。其中,所述流体可为脱气水。
优选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压电换能器,所述压电换能器的焦距为80-200mm,直径为80-300mm,工作频率为0.5-2MHz。
本发明所提供的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由于运动定位机构置于MRI装置的孔隙外部,使得超声换能器的运动定位空间局限性极大的降低,对于超声换能器的运动定位机构的无磁性要求也大大降低,可以保障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最精确的治疗;同时,本发明将MRI装置与超声治疗设备更好的结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具有多种运动方式可供选择,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各种体位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二治疗床位于MRI装置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二治疗床位于MRI装置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调节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MRI装置  2-第一治疗床  3-支撑装置  4-支承杆  5-流体容器  6-超声换能器  7-柔性物  8-旋转装置  9-控制装置  10-调节装置  11、31、42、43-滑轮  12、20-滑轨  13-第二治疗床  14-调节紧固装置  15-透声薄膜  16-小孔  17、23、26、41-滑轨  18、21、24、27、36、39-电机  19-丝杆  22、25、40-丝杆  28、37-同步带  29、38-同步带轮  30-过渡件  32-滑轮支架  33-螺栓  34-螺母  3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包括MRI装置1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
MRI装置1的孔隙内有第一治疗床2,第一治疗床2由固定在MRI装置1上的支撑装置3所支撑。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包括有超声换能器6以及使超声换能器6作各向运动的运动定位机构,运动定位机构置于MRI装置1的孔隙外部,运动定位机构上连接有可伸入MRI装置孔隙内部的支承杆4,支承杆4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6连接。
所述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支承杆4进行X、Y、Z三向运动以及绕X向旋转运动的控制装置9。运动定位机构还可有使运动定位机构作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10。在运动定位机构底部还可有使其水平移动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轮11和滑轨12,滑轮11装于运动定位机构底部,滑轮11置于滑轨12上。运动定位机构同时还可有使支承杆作绕MRI轴心线或轴心线的平行线旋转的旋转装置8。
优选的是,支承杆4采用无磁材料或非金属制成。
本发明MRI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还包括有第二治疗床13。超声换能器6置于充满流体的流体容器5内,流体容器5与支承杆4连接,当流体容器5置于患者所使用的治疗床(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下方时,该治疗床上开有小孔16,超声换能器6的位置与该治疗床上的小孔16对应,流体容器5为开放式流体容器,即流体容器5正对小孔16的一端为敞口,患者可与其内流体直接接触;当流体容器5置于患者所使用的治疗床(第一或第二治疗床)上方时,流体容器5采用封闭式流体容器,即有柔性透声薄膜15将流体容器5的敞口端封闭,所述柔性透声薄膜15与患者直接接触。所述流体可为脱气水。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MRI装置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包括有超声换能器6、运动定位机构,运动定位机构位于MRI装置的后部,运动定位机构上连接有支承杆4。支承杆4一端与运动定位机构中的控制装置9相连,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6相连。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控制装置9,通过控制装置9的驱动,支承杆4可进行X、Y、Z三向运动以及绕X向旋转运动。
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9沿X、Y、Z向运动的结构分别都包括电机、丝杆、与支撑杆连为一体的滑块及滑轨,丝杆与电机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与丝杆啮合。在电机18的驱动下,丝杆19带动支承杆4沿着滑轨20的方向作X向运动;在电机21的驱动下,丝杆22带动支承杆4沿着滑轨23的方向作Y向运动;图1中,在电机24的驱动下,丝杆25带动支承杆4沿着滑轨26的方向作Z向运动;控制装置9绕X向旋转运动的结构包括电机27、同步带28和同步带轮29,同步带轮29与支承杆4连为一体,电机27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28与同步带轮29传动连接。在电机27的驱动以及同步带28和同步带轮29的力作用下,支承杆4可作绕X向的0-360°旋转。
本实施例中,支承杆4采用镍锌铜合金,以尽量减少对MRI装置1中磁场的干扰。
如图1所示,MRI装置1的孔隙内有第一治疗床2和第二治疗床13,第二治疗床13在第一治疗床2上方,第一治疗床2通过可调节第一治疗床2与第二治疗床13之间位置的调节紧固装置14与第二治疗床13连接,第一治疗床2与支撑装置3固定,支撑装置3固定于MRI装置1上,其中,第二治疗床13未与第一治疗床2重叠的一段开有小孔16。
如图6所示的调节紧固装置14的结构示意图,调节紧固装置14包括过渡件30、滑轮31、滑轮支架32、螺栓33、螺母34以及压缩弹簧35,过渡件30嵌在第一治疗床2上,滑轮31在过渡件30上,滑轮支架32连在滑轮轴上,螺栓33穿过第二治疗床13和滑轮支架32与螺母34连接,压缩弹簧35套在螺栓33上,夹在第二治疗床13和滑轮支架32之间。在第一治疗床2上嵌有过渡件30,以方便滑轮31在其上运动,在滑轮支架32以及第二治疗床13之间有螺栓33、螺母34以及压缩弹簧35。推动第二治疗床13,在该力的作用下,第二治疗床13在滑轮31的带动下沿X向移动,调节螺栓33和螺母34,压缩弹簧35发生形变,从而导致两个床体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同时在两个床体间可安装有数套包括螺栓33、螺母34以及压缩弹簧35的装置,通过调节不同的螺栓33和螺母34,使得压缩弹簧35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可使两个床体之间形成不同角度。
如图1、2所示,运动定位机构还包括有使操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对超声换能器进行辅助手动操作的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滑轮11以及供滑轮11运行的滑轨12。
旋转装置8通过螺纹等方式与控制装置9相连,如图1所示,在电机36的驱动以及同步带37和同步带轮38的力作用下,旋转装置8带动整个控制装置9可作与MRI装置1轴心线或者与轴心线平行的轴线的0-360°旋转运动,由于支承杆4与控制装置9连接,所以在控制装置9的带动下,支承杆4也作与MRI装置1轴心线或者与轴心线平行的轴线的0-360°旋转运动。
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10包括有电机39、丝杆40以及滑轨41,在电机39的驱动下,丝杆40带动旋转装置8沿滑轨41作Z向的上下运动。由于控制装置9连接在旋转装置8上,支承杆4连接在控制装置9上,所以在运动的传递作用下,支承杆4也作Z向的上下运动。
由于运动定位机构的下部为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运动定位机构下部的滑轮11,以及供滑轮11运动的滑轨12,当在X向给运动定位机构施力,整个运动定位机构就会作X向的运动。
经过运动定位后的超声换能器6位于第二治疗床13下方对患者病灶从下向上施加超声波治疗。
本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6置于装有流体的流体容器5内。流体容器5采用水囊,水囊对应于床体13上小孔16的一端为敞口,水囊中充盈有脱气水,脱气水作为超声波传播介质,其温度控制在25℃左右。由于超声换能器6置于水囊中,水囊通过柔性物7与支承杆4相连。其中,超声换能器6采用球壳聚焦的压电换能器,其焦距范围为80mm-200mm,直径范围为80mm-300mm,工作频率为0.5MHz-2MHz。
本实施例中该治疗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患者被安置于MRI装置1的第二治疗床13上,调节支撑装置3和/或调节紧固装置14,使患者的病灶位于磁共振体积内,利用MRI装置1对病灶成像;然后,运动定位机构驱动支承杆4使超声换能器6在第二治疗床13下的空间运动,当运动到与第二治疗床13上的小孔16对准并进行定位操作,使超声换能器6的焦点和治疗靶区的病灶在磁共振体积区域内重叠,发射治疗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治疗。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运动定位机构位于MRI装置1的后部。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MRI装置1的孔隙中只有第一治疗床2,且超声换能器6位于第一治疗床2上方对患者病灶从上向下施加超声波进行治疗。在MRI装置1中,由于超声换能器6位于治疗床体的上方对患者病灶从上向下施加超声波进行治疗,因此第一治疗床2中可以没有小孔,选用第一治疗床2就可以进行正常治疗。
流体容器5采用水囊,水囊中充盈有脱气水,为防止水囊中的脱气水流出,有柔性透声薄膜15将水囊的敞口端封闭,该透声薄膜15可直接与患者接触。
本实施例中其它组成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运动定位机构在治疗时位于MRI装置1的前部,MRI装置包括有第一治疗床2和第二治疗床13。运动定位机构包括有使第二治疗床13运动的床体运动装置以及控制超声换能器进行X、Y、Z以及绕X向旋转的控制装置9。第二治疗床13通过床体运动装置连接在运动定位机构上。
其中,控制装置9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
床体运动装置包括有便第二治疗床13作左右运动的滑轮滑轨结构以及使第二治疗床13作前后运动的滑轮结构。
如图4所示,滑轨17固定在控制装置9上,流体装置5置于第二治疗床13的小孔内,用手推动整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在滑轮43的带动下,整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装置在滑轨12上作水平的左右运动,定位于MRI装置1的前部;如图5示,再用手推动第二治疗床13,滑轮42沿着滑轨17作前后运动,由于第二治疗床13连接在运动定位机构上,所以在该力的带动下,整个运动定位机构也沿着滑轨12作前后运动,最终第二治疗床13进入MRI装置1的空隙中,定位于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位置。
经过运动定位后,超声换能器6在第二治疗床13下方对患者病灶从下向上施加超声波进行治疗。
本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和功能均与实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