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105794.3

文献号 : CN19036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长谷部雅广成本行敏

申请人 : 高田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折叠具有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的气囊,并通过保形用薄片封装该气囊。气囊(10)具有分别在乘员前方的左侧和右侧膨胀的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将上述左半侧气囊(12)以及右半侧气囊(14)的基端侧彼此连通的基端室(16)。对气囊(10)进行折叠,使其上下宽度及前后宽度变小,并通过保形用薄片(38)进行封装。在保形用薄片(38)上,与气囊(10)的折叠体的乘员侧的侧面相对地设置开口(39)。

权利要求 :

1.一种气囊装置,设有折叠后的气囊、用于收容该气囊的壳体和用于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借助于配置在该气囊基端侧的该充气机的喷出气体,该气囊向其前端侧远离该基端侧的方向膨胀;

该气囊,具有:基端部,具有接收来自该充气机的气体的气体接收口;左半侧气囊,与该基端部相连,在乘员前方的左侧膨胀;和右半侧气囊,与该基端部相连,在乘员前方的右侧膨胀,其特征在于,折叠后的该气囊被保形用薄片封装;在该保形用薄片上设有用于观察折叠后的气囊的开口;

该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通过1次折叠形成沿前后方向细长的1次折叠体;接着,对该1次折叠体进行2次折叠而使其前后宽度变小,从而形成2次折叠体;然后,折叠所述基端部而形成该气囊;

所述开口设在保形用薄片上,且与该2次折叠体的侧面相对地设置,其中,所述2次折叠体的侧面为处于乘员一侧的侧面以及与乘员相反一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基端部,其乘员侧比该2次折叠体更靠外地拉出并进行折叠;

在气囊折叠体的侧面上,所拉出的所述基端部覆盖所述2次折叠体侧面的一部分;

所述开口,设在与所拉出的该基端部和未被该基端部覆盖的所述2次折叠体的侧面相对的位置上。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车辆碰撞等时膨胀而阻挡乘员的气囊的气囊装置,特别涉及具有下述气囊的气囊装置,该气囊具有分别在乘员前方的左侧和右侧膨胀的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

背景技术

作为在车辆碰撞时等阻挡乘员的气囊,特开2004-268903号公报公开了具有分别在乘员前方的左侧和右侧膨胀的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并且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通过共用的充气机进行膨胀的气囊及其折叠方法。在该公报的气囊中,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的前端部彼此不连接,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部彼此相连。
在该公报中,将该连接部的前端侧沿着上下方向的折叠线折叠而形成1次折叠体,并将该1次折叠体折叠得更小。
该气囊,折叠后被收容到壳体内,并通过罩覆盖住。车辆碰撞时,充气机(气体发生器)一进行气体喷出动作,气囊即推开罩而向乘员的前方膨胀。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689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折叠具有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的气囊,并通过保形用薄片封装该气囊。
技术方案1的气囊装置,设有折叠后的气囊、用于收容该气囊的壳体和用于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借助于配置在该气囊基端侧的该充气机的喷出气体,该气囊向其前端侧远离该基端侧的方向膨胀;该气囊,具有:基端部,具有接收来自该充气机的气体的气体接收口;左半侧气囊,与该基端部相连,在乘员前方的左侧膨胀;和右半侧气囊,与该基端部相连,在乘员前方的右侧膨胀,其特征在于,折叠后的该气囊被保形用薄片封装。
技术方案2的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在该保形用薄片上设有用于观察折叠后的气囊的开口。
技术方案3的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2中,其特征在于,该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通过1次折叠形成沿前后方向细长的1次折叠体;接着,对该1次折叠体进行2次折叠而使其前后宽度变小,从而形成2次折叠体;然后,折叠所述基端部而形成该气囊;所述开口,设在与该2次折叠体的乘员侧以及和乘员相反一侧的至少一方的侧面重叠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4的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3中,其特征在于,该基端部,其乘员侧比该2次折叠体更靠外地拉出并进行折叠;在所述气囊折叠体的侧面上,所拉出的所述基端部覆盖所述2次折叠体侧面的一部分;所述开口,设在与所拉出的该基端部和未被该基端部覆盖的所述2次折叠体的侧面双方相对的位置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在充气机工作而使气囊膨胀的情况下,来自该充气机的气体通过气体接收口被导入到气囊的基端部内而首先使基端部膨胀,接着流入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内而使其膨胀。膨胀的左半侧气囊阻挡乘员的左胸,右半侧气囊阻挡乘员的右胸。该左右胸部上存在坚硬有力的肋骨。该气囊,通过肋骨来承受并吸收乘员的冲击。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气囊膨胀的状态下,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的最前端之间的间隔在150~450mm时,膨胀的左半侧气囊正对着左胸中心附近,右半侧气囊正对着右胸中心附近,从而可以通过气囊极其稳固地承受乘员上半身的肋骨附近。
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保形用薄片封装所折叠的气囊,因而可以保持折叠形状。因此,在将气囊折叠体收容到壳体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
并且,可以消除或抑制收容到壳体内的气囊折叠体、壳体内表面、盖或仪表板等的滑动。
根据技术方案2,可以通过设在保形用薄片上的开口,通过目视、手指等得知气囊折叠体的折叠状态等。
在技术方案3中,该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通过1次折叠而形成沿前后方向细长的1次折叠体,接着,对该1次折叠体进行折叠,使其前后宽度变小而形成2次折叠体,然后折叠上述基端部而形成该气囊。
通过在与该气囊折叠体的侧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开口,可以观察出现在该侧面上的气囊折叠状态。
如技术方案4所示,与2次折叠体和叠合在该2次折叠体的侧面上的基端部双方同时相对地预先设置开口时,能够观察到该2次折叠体和基端部双方的折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气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气囊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片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气囊缝制途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气囊缝制途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7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8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9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0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4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5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6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7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8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9是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20是通过保形用薄片保持图1所示气囊折叠体形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具有图1的气囊折叠体的气囊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23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气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的气囊的立体图;图2是该气囊的水平剖视图;图3是表示该气囊的片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及图5是该气囊缝制途中的分解立体图;图6至图19是该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图20是从乘员侧观察保形后的气囊折叠体时的立体图;图21是具有该气囊折叠体的气囊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22是该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时的纵向剖视图。
另外,图6表示气囊折叠前的状态,图7至图18表示折叠过程过程中的状态,图19表示折叠结束的状态。在图6至图11中,(a)图是气囊的侧视图,(b)图是沿(a)图的B-B线的剖视图。图12至图14以及图15(a)是从该气囊的前端侧(乘员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5(b)以及图16至图19中的(a)图是从该气囊的基端(后端)侧看的立体图。在图16至图19中的(b)图是各个(a)图的B-B线的剖视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装置1是汽车副驾驶座用的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1包括气囊10、保持该气囊10折叠体的形状的保形用薄片38、用于收容被折叠的该气囊10的壳体(外壳)40以及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34等。
气囊10,具有在乘员前方的左侧膨胀的左半侧气囊12、在乘员前方的右侧膨胀的右半侧气囊14和将该左半侧气囊12及右半侧气囊14的一端侧彼此连通的基端室16。该基端室16成为气囊10的基端侧。由此,该左半侧气囊12以及右半侧气囊14分别向远离该基端室16的方向膨胀。
在该气囊10膨胀的状态下,在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前端部彼此之间不存在连接片等架设部件,在两气囊12、14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形成空间部13(图2)。该空间部13向乘员(即,向图2中的上方)敞开。
在该气囊10膨胀结束的状态下,左半侧气囊12的最前端与右半侧气囊14的最前端之间的间隔优选150~450mm,特别优选170~430mm。
并且,从该最前端至空间部13的最内部的水平方向距离优选280~480mm,特别优选310~450mm。在该最前端和最内部的中间部分,各气囊12、14彼此通过连接带18相连。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带18由左侧连接带半体18L和右侧连接带半体18R构成。
在左半侧和右半侧气囊12、14的外侧面上设有通气孔15。在各气囊12、14内架设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宽度限制用系绳20L、20R。关于该系绳20L、20R的结构在后文中进行描述。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该基端室16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封装该气囊10的折叠体的上述保形用薄片38。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保形用薄片38是从基端室16的后端向后方伸出的带状薄片,其基端侧缝在该基端室16的底面上。
该保形用薄片38,从气囊10的折叠体的后侧(与乘员相反的一侧)通过该折叠体上表面的上侧及前侧(乘员侧),绕到该折叠体底面的下侧,对该折叠体进行封装。
在该保形用薄片38的前端附近贯穿设置了后述的双头螺栓36a的插通孔38a。
该保形用薄片38,当有规定值以上的张力作用在其延伸方向上时断裂。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该保形用薄片38的延伸方向的中部,在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有孔线状的狭缝38b;该保形用薄片38,当有规定值以上的张力作用在其延伸方向上时沿该狭缝38b断裂。
在该保形用薄片38上设有用于观察被该保形用薄片38封装的折叠体的状态的开口39。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开口39配置在该保形用薄片38中的、与该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一侧的侧面重叠的区域上。另外,上述狭缝38b,横穿该保形用薄片38中的、与该折叠体上表面重叠的区域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附近地延伸设置,该开口39位于该狭缝38b和上述通孔38a(保形用薄片38的前端附近)的中部。
下面说明该气囊10的片结构等。另外,在以下发明中,各片的前(前端)侧是指气囊10的膨胀方向前端侧,后侧是指该膨胀方向基端侧。
该气囊10由内片50、左外片60、右外片70以及基端侧片80总共4张片构成。在该内片50上连接有上述左侧及右侧的各连接带半体18L、18R。
内片50是大致呈葫芦形的细长片,在中央对折而形成左侧部50L和右侧部50R。在该内片50中,左侧部50L构成左半侧气囊12的内侧面,右侧部50R构成右半侧气囊14的内侧面。内片50,由左侧部50L的下边56、前端边51、上边52、构成气囊凹处最内部的折叠部附近的上边53、右侧部50R的上边54、前端边55、下边56以及该折叠部附近的下边57构成全周的边部。
左外片60及右外片70,分别由前端边61、71、上边62、72、直线状的后边63、73以及下边64、74(其中,64未图示)构成全周的边部。
基端侧片80,具有左侧面80A、底面80B、右侧面80C、构成上表面左侧的左垂片80D、构成上表面右侧的右垂片80E。该基端侧片80,侧面80A、80C大致被折叠成三角形,并且,朝向气囊前端侧的那个面敞开。
该基端侧片80,由大致呈长方形的垂片80D、80E彼此的相对边81、82、垂片80D、80E的前边(垂片前边)83、84、垂片80D、80E的后边85、86、与该后边85、86相对的后边87、侧面80A、80C的前边(侧前边)88、89、连接该侧面前边88、89彼此的底部前边80f构成整个周缘。
如图2所示,在基端侧片80的底面部80B上设有气体接收口90。以包围该气体接收口90的方式叠合框形的补强布,并进行缝合。该气体接收口90呈方形,在4个角部附近分别设有螺栓插通孔92。并且,在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上设有用于卡定后述固定板36的卡爪的卡爪卡定孔(图示省略)。
另外,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保形用薄片38的基端侧,以与其分别叠合的位置关系,设有气体接收口38c、双头螺栓插通孔38d以及卡爪卡定孔(图示省略)。
制作该气囊10时,首先如图4所示,在平坦地展开基端侧片80的状态下,分别将左外片60的后边63和右外片70的后边73缝合在该侧前边88、89上。附图标记S表示该缝合的接缝。
并且,沿着基端侧片80的底面80B的内侧面(制成气囊10产品时处于气囊10内侧的面),在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上配置补强布91,并且使保形用薄片38与该底面80B的外侧面(制成气囊10产品时处于气囊10外侧的面)叠合,使得气体接收口90和38c、双头螺栓插通孔92和38d、以及卡爪卡定孔彼此一致,并缝合该气体接收口90、38c的周缘部以及补强布91。此时,如图所示,该保形用薄片38成为前端侧向比该基端片80的后边87靠后的后方伸出的状态。
接着,将基端侧片80的垂片80D、80E的相对边81、82彼此缝合。由此,片60、70、80成为图5的状态。在图5中,省略了保形用薄片38的图示。
接着,如图5所示,使左外片60与内片50的左侧部50L相对,分别将前端边51和61、上边52和62、下边56和64彼此缝合,并且使右外片70与内片50的右侧部50R相对,分别将前端边55和71、上边54和72、下边58和74彼此缝合。并且,基端侧片80的垂片前边83、84与内片50的处于折叠部附近的上边53附近缝合,基端侧片80的底部前边80f与折叠部附近的下边57附近缝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宽度限制用系绳20L、20R由一对系绳半体21、22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系绳半体21,其一端侧缝在内片50的内表面上。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系绳半体21的该一端侧与上述连接体半体18L或18R的一端侧,在内片50的两侧,以重叠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并一体缝在该内片50上。因此,该系绳半体21作为内片50与连接带半体18L或18R之间的补强布而发挥作用,连接带半体18L或18R作为内片50与系绳半体21之间的补强布而发挥作用。
另一个系绳半体22,其一端侧缝合在各个外片60、70的内表面上。附图标记23,表示夹着各外片60、70而配置在与该系绳半体22的该一端侧相反的一侧,并与上述系绳半体缝合在一起的补强布。
接着,使安装到左侧部50L上的系绳半体21和安装到左外片60上的系绳半体22的另一端侧彼此缝合,并且使安装到右侧部50R上的系绳半体21和安装到右外片70上的系绳半体22的另一端侧彼此缝合。
通过将上述系绳半体21、22的另一端侧彼此缝合,使左侧部50L与左外片60、右侧部50R与右外片70分别通过该系绳20L、20R彼此相连,从而可以限制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膨胀时的宽度。
通过进行上述缝合,成为使气囊10(图1)里外颠倒的状态,即缝合余量露出到气囊外侧的状态。如图4所示,基端侧片80的垂片后边85、86和后边87尚未缝合,在该状态下成为敞开口M。
通过该敞开口M,将气囊里外翻过来。接着,缝合该敞开口M,并且将连接带半体18L、18R彼此缝合,从而成为图1的气囊10。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基端室16底面上的气体接收口38c、90,在该基端室16内配置充气机34。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充气机34为棒形物,将其长度方向作为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而进行配置。附图标记36表示作为安装件的固定板,该固定板用于将该基端室16的底面和充气机34固定到上述壳体40的气囊安装面(在该实施方式为壳体40的底面)上。
如图1、图16至图19中的各(b)图所示,该固定板36具有:C字形的束带部(附图标记省略),分别覆盖在该充气机34的长度方向两端侧的侧周面上;凸缘部(附图标记省略),从该C字形束带部的两端分别沿基端室16的底面(以及上述壳体40的气囊安装面)伸出;和双头螺栓36a,从各凸缘部向下方突出地设置。另外,在该凸缘上设有卡爪(图示省略),用于将该固定板36卡定到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上,在该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上设有该卡爪的卡定孔(图示省略)。
在对缝制完毕的气囊10进行折叠之前,预先使该固定板36从气体接收口90进入到基端室16内,并安装到该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上。此时,一边将双头螺栓36a插入上述插通孔92、38d,一边使凸缘与气体接收口90的周缘部叠合,并将该凸缘的卡爪钩挂在上述卡定孔中,对固定板36进行固定。双头螺栓36a,穿过该插通孔92、38d,伸出到气囊10的外部。
通过该双头螺栓36a将固定板36固定到壳体40的气囊安装面上,从而将基端室16的底面和充气机34固定到该气囊安装面上。图19、图20的附图标记36b表示在进行该固定时与双头螺栓36a螺合的螺母。
接着,参照图6至图19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气囊10的折叠顺序。
折叠气囊10时,首先将左半侧气囊12及右半侧气囊14平坦地展开,使其各自的左右侧面(左侧部50L和左外片60、右侧部50R和右外片70)彼此叠合。然后,如图6至图12所示,分别对上述左半侧气囊12及右半侧气囊14进行折叠而使其上下宽度变小,从而形成沿前后方向细长的1次折叠体。
进行该1次折叠时,在该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6至图7所示,将左半侧气囊12的比连接带18(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连接部)靠下的部位(下半侧),沿着连接该连接带18的下边缘和固定板36前端侧的下边缘的折叠线L1向上方折叠,并重叠到左外片60一侧。
接着,如图7至图8所示,沿着从折叠线L1至下边缘部12b一侧(上侧)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折叠线L1平行地延伸的折叠线L2,将比该折叠线L2靠近下边缘部12b一侧的部位向下方折叠,重叠到外侧(与右半侧气囊14侧相反的一侧)。此时,例如通过沿着折叠线L1贴靠规尺、规定宽度的平板等,来确定该折叠线L2的位置。另外,以下的折叠线L3~L7,与此相同地,也可以通过沿着前一次折叠的折叠线贴靠规尺、规定宽度的平板等进行确定。
接着,如图8至图9所示,通过第2次折叠,将向折叠线L1下侧突出的部分向上方折叠。此时,沿着从折叠线L2至下边缘部12b一侧(下侧)隔开规定间隔(在该实施方式中,比折叠线L2与折叠线L1之间的间隔更窄的间隔)并与该折叠线L2平行地延伸的折叠线L3,将比该折叠线L3更靠近下边缘部12b一侧的部位向上方折叠,并重叠到外侧。
接着,如图9至图10所示,将左半侧气囊12的比连接带18靠上的上边缘部12t一侧(上半侧),从该上边缘部12t向下每隔规定宽度,依次沿着与上述折叠线L1平行地延伸的折叠线L4、L5……(在图8中一直图示至L7)向左外片60一侧折叠而形成细长的卷折体。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定该折叠线L4~L7的间隔,使得如图9所示,当到达下半侧的折叠体的上侧附近时,该上半侧的卷折体的上下宽度与该下半侧的折叠体的上下宽度大致相等。
然后,如图10至图11所示,使该上半侧的卷折体位于该卷折体和下半侧折叠体之间,并且沿着与上述折叠线L1平行地延伸的折叠线L8向下方折叠,并重叠到该下半侧折叠体的外侧。
另外,例如可以通过从上边缘部12t开始卷绕到规定宽度的带状平板上,来卷折该上半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该上半侧卷绕到带状平板上而进行卷折,使该卷折体与下半侧折叠体的外侧叠合后,从该卷折体拔出该带状平板时,能够高效进行该上半侧的折叠操作。
右半侧气囊14也按照与该左半侧气囊12相同的顺序进行1次折叠。图12表示上述左半侧气囊12及右半侧气囊14的1次折叠完毕的状态。其中,在图6至图11中,附图标记14b、14t分别表示该右半侧气囊14的下边缘部和上边缘部。
如上所述,当对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进行1次折叠时,最初的折叠是沿着连接连接带18的下边缘和固定板38前端侧的下边缘的折叠线L1进行的,因而该最初的折叠位置可以大致统一确定。并且,与最初的折叠相比,也可以在之后进行1次折叠时以最初的折叠线L1作为基准而与其平行地进行折叠。
接着,如图13至图14所示,前后方向上长的该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1次折叠体中,使比各个该连接带18靠近前端的一侧彼此以“人”字形左右分离,并且以折皱状(Z字形)对各个连接带18的后端侧进行折叠,使其前后宽度变小。接着,如图14至图15,将各个气囊12、14的比该连接带18靠近前端侧的部分分别沿着位于各自中部的上下方向的折叠线L9、L10向该连接带18的前侧折叠。由此,形成图14所示的2次折叠体。
另外,上述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1次折叠方法和2次折叠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
接着,如图15至图17,将基端侧片80整平,使基端室16成为所谓压扁的状态,在其上放置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2次折叠体。由此,如图17(b)所示,成为基端室16及该2次折叠体重叠到固定板36上的状态。另外,图15表示基端侧片80整平之前的状态,图16表示整平过程中的状态,图17表示整平后的状态。
如图16(b)所示,将基端侧片80整平时,成为垂片80D、80E的前侧边83、84附近从基端侧片80的气体接收口90的后边缘开始松弛的状态。如图16(b)的箭头R所示,向后方拉伸该基端室16的后端部16r,并将基端室16向后方拉出该松弛部分的量。
向后方拉伸后端部16r时,基端侧片80,即使在该基端部16r与气体接收口90的后边缘之间张紧的状态下,该后端部16r和前侧边83、84之间(垂片80D、80E)成为残留有松弛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7(b)所示,使该垂片80D、80E的中部向2次折叠体的下侧进入该松弛部分的量,使得被拉到该2次折叠体后方的部分成为平坦延伸的状态。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垂片80D、80E的中部向后方捏出该松弛部分的量,以Z字形折叠该垂片80D、80E并重叠到该后端部16r一侧。
另外,由于在基端室16的气体接收口90的前边缘至底部前侧边80f附近也产生松弛,所以如箭头F所示地,向前方拉伸该基端室16的前端部16f,也将该基端室16向前方拉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80的气体接收口90的后边缘至垂片前侧边83、84的长度,大于该气体接收口90的前边缘至底部前侧边80f的长度,因而与基端室16向前方(F方向)的拉出量相比,向后方(R方向)的拉出量更大。其中,也可以省略该前端部16f向乘员侧的拉出。
并且,将基端侧片80整平时,片80的左侧面80A和右侧面80C也产生松弛。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左侧面80A和右侧面80C分别折入2次折叠体的下侧。
然后,分别将该后端部16r侧和前端部16f侧的基端室16的拉出部向上方折叠,而与上述2次折叠体的后侧(与乘员相反的一侧)和前侧(乘员侧)的各侧面重叠。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8至图20所示,该后端部16r一侧的拉出部,从下端至上端附近地覆盖2次折叠体后侧的侧面,前端部16f一侧的拉出部仅覆盖上述2次折叠体前侧的侧面的下端附近。
如图18至图19,向前拉绕保形用薄片38,以从该气囊10的折叠体的后侧覆盖到上侧。在该保形用薄片38的前端侧的插通孔38a中,穿过从基端室16的底面伸出的双头螺栓36a,从而将保形用薄片38钩挂固定在该双头螺栓36a上。其结果是,气囊10的折叠体被保形用薄片38封装(保持形状),气囊10的折叠完毕。
如上所述,在通过保形用薄片38封装气囊10的折叠体的情况下,设在该保形用薄片38上的开口39与该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一侧的侧面相对地配置。由此,可以通过该开口39,用目视、手指等得知该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一侧的侧面上显示出的气囊10的折叠状态。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该开口39形成能够同时观察到下述两个侧面的大小:左半侧气囊12及右半侧气囊14的2次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侧的侧面、和拉出到该乘员侧而与该2次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侧的侧面下部叠合的基端室16的前端部16f一侧。
通过该开口39观察气囊10的折叠状态,当判断出气囊10以不正规的折叠方法折叠或折叠溃乱的情况下,实施拆下保形用薄片38而重新折叠气囊10或调整其折叠状态等处理,然后,再次通过保形用薄片38封装气囊10的折叠体。或者,也可以将手指等插入到该开口39中,调整折叠体的折叠状态。
该气囊10的折叠体与充气机34一起收容到上述壳体40内,这些部件通过固定板36的双头螺栓36a和螺母36b固定到气囊安装面上,由此构成气囊装置1。
在该气囊装置1中,由于通过保形用薄片38封装折叠后的气囊10的折叠体,因而保持该折叠体的折叠形状。因此,在将气囊10的折叠体收容到壳体内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其操作。
并且,可以消除或抑制收容到壳体40内的气囊10的折叠体、壳体40的内表面、仪表板或狭缝等之间的滑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气囊装置1设在副驾驶座前方的仪表板2的内侧。该仪表板2中覆盖壳体40的部分,在气囊10膨胀时被气囊10推挤而开裂,从而成为向车室内侧打开的门部2a。图21的附图标记2b表示用于引导该门部2a开裂的撕裂线。
也可以在壳体40上安装当气囊10膨胀时被该气囊10推挤而开裂的盖(盖部件),并且在仪表板2上设置用于设置气囊装置1的开口,当在该开口内设置气囊装置1时,通过该盖覆盖该开口。
如图所示,在仪表板2的上方存在从该仪表板2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倾斜地向上方立起的风挡玻璃3。
在具有该气囊装置1的车辆遭遇碰撞等紧急状况时,充气机34进行气体喷出动作,从该充气机34向基端室16内喷出气体。来自该充气机34的气体,从该基端室16流入到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内,该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借助该气体分别在乘员前方的左侧和右侧膨胀。
气囊10开始膨胀时,在该气囊10的膨胀压力下,保形用薄片38沿着狭缝38b破裂,并解除气囊10的折叠状态。接着,基端室16膨胀而推开仪表板的门部2a,并且从壳体40推出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2次折叠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端室16折叠时,由于其后端部16r侧向后方拉出而并重叠到该2次折叠体后侧的侧面上,所以当基端室16膨胀时,如图22所示,在该2次折叠体的后侧(车辆前方侧),该后端部16r大幅膨胀。由此,该2次折叠体被膨胀的该后端部16r向乘员侧推出,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向乘员侧顺利地展开。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该基端室16的前端部16f也向前方少量地拉出,因而如图所示,该前端部16f一侧在该2次折叠体的前部下侧支撑该2次折叠体地膨胀。
然后,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分别向乘员前方的左侧和右侧膨胀,该左半侧气囊12阻挡乘员的左胸,右半侧气囊14阻挡乘员的右胸。该左右胸部上存在坚硬有力的肋骨。该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分别通过该肋骨承受并吸收乘员的冲击。并且,由于在膨胀的该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存在空间部13,并且乘员的胸部中央的肋骨附近与该空间部13对峙,因而当乘员的身体陷入气囊10时,胸部的胸骨附近不会受到气囊10太大的反作用力,胸骨附近的负担变小。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气囊10膨胀的状态下,左半侧气囊12和右半侧气囊14的最前端之间的间隔为150~450mm,因而膨胀的左半侧气囊12正对着左胸中心附近,右半侧气囊14正对着右胸中心附近,从而可以通过气囊10极其稳固地承受乘员上半身的肋骨附近。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保形用薄片的开口可以形成图示以外的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其开口与气囊折叠体的处于乘员侧的侧面相对地设置,也可以与该折叠体的与乘员相反一侧的侧面、上表面相对地设置。保形用薄片也可以是覆盖该折叠体的左右侧面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与该折叠体的左右侧面相对地设置开口。可以在多个部位上设置开口,也可以跨越折叠体的多个表面地设置一个开口。
设在左半侧及右半侧各气囊内的宽度限制用系绳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图23所示的气囊10’的宽度限制用系绳20L’、20R’,设置沿倾斜方向延伸的系绳。当然,也可以在各气囊内,以不同的配置位置和延伸方向来设置多个宽度限制用系绳。
上述实施方式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的示例,本发明除了能够用于副驾驶座以外的座椅,还能够应用于汽车以外的高速移动体的阻挡用气囊装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