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制品用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80002212.2

文献号 : CN19100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野正广橘高浩史

申请人 :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薄片制品用容器,能够容易地从收容于容器内的薄片制品的捆束中逐张取出。其包括:托盘状的容器主体(2);开闭盖(3),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容器主体(2)上;挤压部件(5),向开闭盖(3)的内侧面弹性地挤压收容于容器(1)内的薄片制品(4);摩擦阻力部(7),设在开闭盖(3)的内侧面上,随着开闭盖(3)的关闭动作送出薄片制品(4);和止动部(6),设在容器主体(2)上,阻止伴随开闭盖(3)的打开动作的、摩擦阻力部(7)引起的薄片制品(4)的后退动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薄片制品用容器,适合于逐张取出以重叠而形成捆束的状态下进行收容的薄片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状的容器主体;开闭盖,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该容器主体上;挤压部件,向所述开闭盖弹性地挤压收容于所述容器内的薄片制品;摩擦阻力部,设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面上,与被该挤压部件挤压的所述薄片制品中至少一部分摩擦接触,并随着所述开闭盖的关闭动作从所述容器内送出所述薄片制品;和止动部,设在所述容器主体上,阻止伴随所述开闭盖的打开动作的、所述摩擦阻力部引起的所述薄片制品的后退动作,还包括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仅在所述开闭盖位于规定范围的打开位置时,向所述开闭盖弹性地挤压所述薄片制品而使所述挤压部件与所述开闭盖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及开闭盖的开闭端的侧缘形状大致相同,且在平面图看形成凹状。

3.一种薄片制品用容器,适合于逐张取出以重叠而形成捆束的状态下进行收容的薄片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状的容器主体;开闭盖,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该容器主体上;挤压部件,向所述开闭盖弹性地挤压收容于所述容器内的薄片制品;摩擦阻力部,设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面上,与被该挤压部件挤压的所述薄片制品中至少一部分摩擦接触,并随着所述开闭盖的关闭动作从所述容器内送出所述薄片制品;和止动部,设在所述容器主体上,阻止伴随所述开闭盖的打开动作的、所述摩擦阻力部引起的所述薄片制品的后退动作,所述挤压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立起的立起部和从该立起部的基端部沿着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延伸的延伸部,并且,可转动地进行设置,以使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侧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侧向所述摩擦阻力部侧移动,从而向该摩擦阻力部件挤压所述薄片制品;

在所述开闭盖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在该开闭盖的开闭方向跨越规定长度而延伸的扣合凸起部;

在所述开闭盖的规定范围的打开位置,所述扣合凸起部与所述立起部扣合,从而使所述挤压部件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制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及开闭盖的开闭端的侧缘形状大致相同,且在平面图看形成凹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制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制品为可食性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薄片制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制品为可食性薄膜。

说明书 :

薄片制品用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薄片制品用容器,适合于对可食性薄膜、吸油纸等薄片制品层叠而进行收容及取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这种容器,公知有:在呈矩形的薄盒的上表面左右一侧上形成有开闭盖的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盒主体和滑动盖组成,通过使滑动盖滑动进行开闭的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外观设计注册第1001472号公报
[0004]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公告平7-38204号公报
[0005]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容器中,经常难以将薄片制品逐张取出。
[0006] 例如,可食性薄膜是通常情况下厚度为30~55μm的水溶性薄膜,由于表面光滑,容易发生滑动,因而在手指干燥时难以取出,通常采取用舌头舔手指而弄湿等措施之后,使其粘贴在手指上而取出。因此,最上层的可食性薄膜弄湿后,水分可能到达下一层的可食性薄膜上,使得上下层的可食性薄膜粘接,其结果,有时不能逐张取出。并且,由于可食性薄膜是如上所述那样非常薄且容易滑,因而更加难以逐张取出。
[0007] 例如吸油纸的情况,相同地,由于表面光滑,用干燥的手指时容易滑动,因而存在难以从呈捆束状的状态逐张取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制品用容器,能够容易地从收容于容器内的薄片制品的捆束中逐张取出。
[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状的容器主体;开闭盖,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该容器主体上;挤压部件,向上述开闭盖弹性地挤压收容于上述容器内的薄片制品;摩擦阻力部,设在上述开闭盖的内侧面上,与被该挤压部件挤压的薄片制品中至少一部分摩擦接触,并随着上述开闭盖的关闭动作从上述容器内送出上述薄片制品;和止动部,设在上述容器主体上,阻止伴随上述开闭盖的打开动作的、上述摩擦阻力部引起的上述薄片制品的后退动作。
[0010] 发明效果
[0011] 由于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结构如上述装置,因而通过用挤压部件向开闭盖的内侧面压入薄片制品的捆束,作用在设置于开闭盖内侧面上的摩擦阻力部和薄片制品的最上层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伴随开闭盖的开闭动作使最上层的薄片制品移动。
[0012] 通过用止动部阻止伴随开闭盖的打开动作的薄片制品的后退动作,并伴随紧接着打开动作进行的关闭动作,薄片制品进行进入动作,从容器送出薄片制品捆束中位于最上层的薄片制品。
[0013] 由此,仅通过对开闭盖进行开闭操作,就能够容易地取出收容于薄片制品容器内的薄片制品的捆束中位于最上层的薄片制品。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a)表示关闭开闭盖的初期状态,图1(b)表示从图1(a)的状态打开开闭盖的状态,图1(c)表示从图1(b)的状态关闭开闭盖的状态。
[0015] 图2是表示图1的A-A的剖视图,图2(a)~(c)分别对应于图1(a)~(c)。
[0016] 图3表示作为图1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开闭盖,图3(a)为平面图,图3(b)为图3(a)的B-B剖视图,图3(c)为底面图,图3(d)为图3(a)的C-C剖视图。
[0017] 图4表示作为图1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容器主体,图4(a)为平面图,图4(b)为图4(a)的D-D剖视图,图4(c)为图4(a)的E-E剖视图。
[0018] 图5表示作为图1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挤压部件,图5(a)为平面图,图5(b)为侧视图。
[0019]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6(a)表示关闭开闭盖的初期状态,图6(b)表示从图6(a)的状态打开开闭盖的状态,图6(c)表示从图6(b)的状态关闭开闭盖的状态。
[0020] 图7是图6的F-F的剖视图,图7(a)~(c)分别对应于图6(a)~(c)。
[0021] 图8表示作为图6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开闭盖,图8(a)为平面图,图8(b)为图8(a)的G-G剖视图,图8(c)为底面图,图8(d)为图8(a)的H-H剖视图。
[0022] 图9表示作为图6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容器主体,图9(a)为平面图,图9(b)为图9(a)的I-I剖视图,图9(c)为图9(a)的J-J剖视图。
[0023] 图10表示作为图6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构成部件的挤压部件,图10(a)为平面图,图10(b)为侧视图,图10(c)为后视图。
[0024] 标号说明
[0025] 1、1′薄片制品用容器
[0026] 2、2′容器主体
[0027] 3、3′开闭盖
[0028] 4薄片制品
[0029] 5、5′挤压部件
[0030] 5a安装端部
[0031] 5b倾斜部
[0032] 5c挤压部
[0033] 6、6′止动部(分隔板)
[0034] 7摩擦阻力部
[0035] 8扣合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参照图1至5说明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第一实施方式。对于全部实施方式以及全部附图,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37] 薄片制品用容器1,在呈托盘状的容器主体2上安装有开闭盖3。开闭盖3,在其两侧片3a的内侧面下端具有凸起条3b(参照图3),在容器主体2的外侧面下端形成有嵌入两侧片3a的凸起条3b的凹槽2a(参照图4(c))。通过凸起条3b与凹槽2a嵌合,开闭盖3可滑动地安装在容器主体2上。通过使开闭盖3相对于容器主体2滑动,开闭盖3进行开闭。为了使开闭盖3的开闭操作变得容易,可以在开闭盖3的顶板3c上形成凹部3c′,能够伸入手指的一部分。
[0038] 在容器主体2上安装有挤压部件5,所述挤压部件5向开闭盖3的内侧面弹性地挤压将所收容的薄片制品4。薄片制品4例如可以是可食性薄膜、吸油纸。其中,可食性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2000μm,优选为30~55μm。可食性薄膜不限于食品,也包括医药品。
[0039] 在容器主体2的内部形成有分隔板6,在分隔板6的大致中央下端形成有槽6a(参照图4(c))。并且,在容器主体2的底面,在槽6a的附近形成有卡定突起部2b。
[0040] 在图示例中,挤压部件5由板簧形成。该板簧可由具有光滑表面的塑料薄膜等的可挠性薄片材料形成。参照图2及图5时,构成挤压部件5的板簧包括安装在容器主体2的底部的安装端部5a、从安装端部5a以倾斜状延伸的倾斜部5b以及设在倾斜部5b前端的挤压部5c。
[0041] 在安装端部5a上形成有扣合孔5d(图5),通过该安装端部5a穿过槽6a,并将卡定突起部2b插入到扣合孔5d中,构成挤压部件5的板簧固定于容器主体2上(参照图2)。在图4中,标号2d为用于引导安装端部5a的导向加强筋。
[0042] 构成挤压部件5的板簧的倾斜部5b,从安装端部5a向开闭端侧上升地倾斜。并且倾斜部5b的前端部形成平滑表面,以能够与摩擦阻力部7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地进行配置,该平滑表面成为将薄片制品4向开闭盖3侧进行实质挤压的挤压部5c。挤压部5c的前端形成自由端部。
[0043] 在开闭盖3的内侧面安装有摩擦阻力部7,该摩擦阻力部7由聚丙烯类树脂材料等食品适用材料形成。摩擦阻力部7也能够与开闭盖3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摩擦阻力部7由通过其与薄片制品间的摩擦系数与所层叠的薄片制品彼此的摩擦系数相比更大而进行选择的材料、形状等形成。因此,摩擦阻力部7与薄片制品4摩擦接触,伴随开闭盖3的开闭动作而能够使薄片制品4进行进退移动,此时,摩擦阻力部7和薄片制品4之间的摩擦力与作用在将要移动的薄片制品和其正下层的薄片制品之间的摩擦力相比更大,因而移动最上层的下侧的层的作用力较小,位于最上层的下侧的层的薄片制品捆束,即便发生移动,也通过与容器主体2的内部前端抵接而不会从容器主体脱离。
[0044] 摩擦阻力部7设在开闭盖3的开闭端附近,在图示例中,设在与关闭盖时的挤压部5c相对的位置上。根据设置摩擦阻力部7的位置接近开闭盖3的开闭端的程度,能够增大送出薄片制品4的距离。
[0045] 并且,在容器主体2具有用于阻止薄片制品4的后退动作的止动部。在图示例中,分隔板6从容器主体2的底部立起,设定为能够与形成于开闭盖3的内壁面的平行的加强筋3d(参照图3(d))抵接的高度,该分隔板6起到止动部的功能。参照图2(b),打开开闭盖3时,被层叠的薄片制品中与摩擦阻力部7接触的最上层的薄片制品4,虽然随着开闭盖3的打开动作要进行后退动作,但是被起止动部功能的分隔板6阻止。虽然未图示,也可以除去分隔板6,例如通过容器主体2的后部内壁面的一部分来作为上述止动部的一部分。
[0046] 上述止动部还起到防止开闭盖3从容器主体2脱离的止动部的功能。在图示例中,摩擦阻力部7向开闭盖3的内侧面突出而设置,使开闭盖3滑动而打开时,通过摩擦阻力部7与分隔板6抵接,开闭盖3不会在其以上打开。另外,除了摩擦阻力部7以外,也可以在开闭盖3的内侧面设置卡定凸起部(未图示),通过该卡定凸起部防止开闭盖3的脱离。
[0047] 在图示例中,如图2(b)中明确表示,在具有平坦面的挤压部5c区域,通过挤压部5c的挤压,薄片制品4的捆束(的最上层)被摩擦阻力部7挤压。并且通过打开开闭盖3,摩擦阻力部7越过挤压部5c区域而临近倾斜部5b时,随着向打开开闭盖3的方向前进,倾斜部5b从摩擦阻力部7分离,随着开闭盖3的打开,薄片制品4与摩擦阻力部7之间的摩擦力变小,最终摩擦力不起作用。
[0048] 当开闭盖3从打开的状态关闭时,如图1(c)及图2(c)所示,伴随其关闭动作,最上层的薄片制品4被摩擦阻力部7送出。在图示例中,被送出的量(长度)可根据构成挤压部件5的板簧的倾斜部5b的倾斜度,主要根据挤压部5c的长度进行变化。
[0049] 在容器主体2上形成有锥形面2c(参照图4(b)),以使容器主体2的开闭端侧变薄,伴随开闭盖3的关闭动作而被送出的薄片制品4,被引导至锥形面2c,从开闭盖3和容器主体2之间的间隙突出而被送出。
[0050] 当开闭盖3完全关闭时,图1(c)及图2(c)所示,形成薄片制品4的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薄片制品4被容器主体2与开闭盖4夹持,防止其夹持力妨碍抽出薄片制品4而进行设计。
[0051] 因此,如图示例,开闭盖3的形成有凸起条3b的两侧片3a、3a可以延伸设置至从开闭端部后退的位置,而不是延伸设置至开闭端部。即,开闭盖3,在开闭端部形成仅基于顶板3c的舌片3e(参照图3(b)),而不具有侧片3a,由此顶板3c的开闭端部中的舌片3e具有从容器主体2朝向分离的方向的可挠性。由于舌片3e具有可挠性,通过开闭盖3的开闭操作送出的薄片制品4,能够容易从舌片3e和容器主体2之间的间隙取出。
[0052] 并且,能够降低开闭盖3的舌片与容器主体2夹持薄片制品的力,从而容易抽出薄片制品。优选的是,容器主体2和开闭盖3由使表面光滑而减小摩擦系数的塑料材料形成,在本例中,由聚丙烯形成。
[0053] 从薄片制品用容器1突出的部分的薄片制品4,可用手指捏住而抽出,也可使用嘴唇夹持而抽出。特别是,在手指污染的情况下,如果能使用嘴唇夹持而抽出时,更为卫生,当薄片制品为可入口的可食性薄膜时更为有用。
[0054] 如图示例,通过将容器主体2和开闭盖3的开闭端部的侧缘2s、3s的形状形成从俯视图看为凹弯曲状,用嘴唇夹持而抽出时,更容易进行夹持。
[005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挤压部件5与容器主体2一体成形,以防止挤压部件5从容器主体2脱落。
[0056] 接着,参照图6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薄片制品用容器的第二实施方式。图6~图10分别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图5。
[0057] 相对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挤压部件5总是向开闭盖3方向挤压薄片制品4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片制品用容器1′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开闭盖3′在规定范围的打开位置时,挤压部件5′与开闭盖3′连动而向开闭盖3′侧挤压薄片制品4。具体而言,其构成如下文所述。其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0058] 挤压部件5′从侧视图看大致呈L字形状,包括相对于容器主体2′的底面立起的立起部5′e和从立起部5′e的基端部沿着容器主体2′的底面延伸的延伸部5′f。延伸部5′f,从侧视图看大致形成“ヘ”字形状,从平面图看形成在宽幅度的大致矩形状部上连接窄幅度的矩形形部的形状。宽幅度的大致矩形形状部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挤压部。
[0059] 挤压部件5′不固定在容器主体2′上,能够以容器主体2′的内底面和上述基端部之间的切线当作旋转轴而可转动地进行设置。挤压部件5′通过如此进行转动,延伸部5′f从容器主体2′的底侧向摩擦阻力部7侧进行上升移动,能够向摩擦阻力部7挤压薄片制品4。
[0060] 在图示例中,由于延伸部5′f通过隔开间隔而立起设置的两张分隔板6′的该间隔X,立起部5′e的宽度相比其间隔X更宽,因而限制挤压部件5′向开闭盖的开闭方向的移动。在分隔板6′和容器主体2′的后方侧面之间,为了使延伸部5′f向摩擦阻力部7挤压薄片制品4,至少形成有能够使立起部5′e倾斜的程度的间隙。
[0061] 虽然未图示,也可以在延伸部5′f上形成开口部,通过在该开口部上插入分隔板,限制弹性部件的开闭盖开闭方向移动,或者,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的底面设置旋转轴承部,从而可自由转动地轴固定挤压部件5′。
[0062] 挤压部件5′由塑料等形成,至少延伸部5′f形成薄片状,具有板簧的功能。并且,与立起部5′e相比延伸部5′f的一方更长,挤压部件5′的重心在靠近延伸部5′f的一侧,因此,转动前的挤压部件5′能够维持延伸部5′f载置于容器主体2′底面的状态。
[0063] 如图7及图8中明确表示,在开闭盖3′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跨越开闭盖3′的开闭方向而延伸的扣合凸起部8。扣合凸起部8以摩擦阻力部7作为基端向开闭盖3′的后端侧延伸,并在开闭盖3′后端部的规定范围内并未形成。因此,如图7(a)、(c)所示,关闭开闭盖3′时,构成扣合凸起部8的平行延伸的两个加强筋和立起部5′e不扣合。由于挤压部件5′的重心在延伸部5′f侧,因而扣合凸起部8不与立起部5′e扣合时,延伸部5′f载置于容器主体2′的内底面上。
[0064] 如图7(b)所示,使开闭盖3′滑动而打开时,扣合凸起部8与立起部5′e扣合,由此,使立起部5′e倾斜,并且从容器主体2′的底侧向摩擦阻力部7侧移动延伸部5′f,以抬起其自由端侧,从而形成延伸部5′f向摩擦阻力部7挤压薄片制品4的结构。
[0065] 伴随使开闭盖3′进一步滑动而扩大开口的操作(后退操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薄片制品4通过来自摩擦阻力部7的摩擦力,在容器主体2′的内部后退并与分隔板6′抵接,虽然其后退动作被阻止,但是开闭盖3′的打开操作,进行到直到摩擦阻力部7与分隔板6′抵接为止。
[0066] 从完全打开开闭盖3′的状态(完全后退的状态)进行关闭操作时,摩擦阻力部7与薄片制品4进行摩擦接触,并伴随开闭盖3′的关闭移动进行进入移动。此时,通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原理,薄片制品4的捆束的最上层被送出。开闭盖3′关闭时,扣合凸起部8与立起部之间的扣合被解除,延伸部5′f与容器主体2′底侧抵接,而不向摩擦阻力部7挤压薄片制品4。
[0067] 在容器主体2′的后端侧片与分隔板6′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使扣合凸起部8通过的切口部2′k、6′b。并且,在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防滑凸起条3′g。
[0068] 由此,构成仅在开闭盖3′在规定范围的打开位置时向开闭盖3′侧弹性地挤压薄片制品4而使挤压部件5′与开闭盖3′连动的连动机构。
[0069] 扣合凸起部8,在与开闭盖开口侧相反的一侧的终端缘8a上形成有锥形面(图8(b))。通过该锥形面,顺畅地对扣合凸起部8与立起部5′e进行扣合。上述锥形面的倾斜角度α为(图8(b))5~60°,优选为10~40°。通过适当地设计扣合凸起部8的终端缘8a的位置及倾斜角度α,使基于开闭盖3′的开闭操作的挤压部件5′的工作时间变得最佳。即,对扣合凸起部8的终端缘8a的位置及倾斜角度α设计尺寸、配置、角度,以在对开闭盖3′进行打开方向滑动操作时,开闭盖3′不会过度地向开闭盖打开方向拽拉薄片制品,并且在关闭方向操作时,防止薄片制品4的过度挤出。
[0070] 虽然未图示,用于与立起部5′e扣合的扣合凸起部8,不限定于加强筋形状,可以采用板状等各种形态,例如,可通过将开闭盖3′的整个内侧面形成膨出形状方式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延长摩擦接触部的方式形成。
[0071]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片制品用容器,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薄片制品用容器以外,具有以下的发明效果。
[0072] 首先,由于在开闭盖3′关闭时,挤压部件5′不向开闭盖3′侧挤压薄片制品,因而能够防止薄片制品粘在开闭盖3′上。当薄片制品4具有强吸湿性,在进行吸湿时容易发生粘贴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0073] 并且,通过开闭盖3′的开闭操作,如图7(b)所示,将一张薄片制品4送出过程中抽出其薄片制品4时,由于不通过挤压部件5′向摩擦阻力部7挤压薄片制品4,因而容易抽出。
[0074] 并且,在关闭开闭盖3′时,由于挤压部件5′不挤压薄片制品4,因而能够防止挤压部件5′的塑性变形,能够维持所希望的挤压力。
[0075] 并且,由于挤压部件5′没有固定于容器主体2′上,而只是收容于容器主体2′内,因而容易进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