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128826.1

文献号 : CN19235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桃津正辉涩井直人根布谷秀人增田党阿久津幸义杉山智哉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大塚工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减少对车体侧安装部的压迫,且减少中继杆的传递行程的损失。操作杆(4)具有:通过枢轴(22)可摆动地枢轴支承在基座(2)上,同时连接制动拉索的摆动基部(30);从摆动基部(30)向上后方延伸的弧状的中间构件(50);基端部(60a)安装在该中间构件(50)的上端部的用于操作与棘板(3)的卡合脱离的操作的把手(60),摆动基部(30)可转动地枢轴支承棘爪(40),中间构件(50)在内部具有被分割的中继杆(51),棘板(3)及摆动基部(30)被配置在车体侧安装部(100)的内侧,且中间构件(50)可从车体侧安装部(100)的插通孔(101)出入。

权利要求 :

1.一种驻车制动装置,通过摆动操作具有能够与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的棘板卡合脱离的棘爪的操作杆,经由制动拉索进行制动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具有:摆动基部,其通过枢轴可摆动地将一端部枢轴支承于所述基座上,并且连结有所述制动拉索;弧状的中间构件,其从该摆动基部的另一端部向上后方延伸;把手,其在该中间构件的上端部安装有基端部,用于进行和所述棘板的卡合脱离的操作,所述摆动基部可转动地枢轴支承所述棘爪,所述中间构件在内部具有至少被分割成两个的弧状的中继杆,该中继杆与所述把手的操作联动,通过向所述中间构件的轴向移动,向所述棘爪传递向所述棘板的卡合脱离动作,所述棘板及所述摆动基部配置于车体侧安装部的内侧,所述中间构件从所述车体侧安装部的插通孔可出入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至少分割成两个的中继杆在动作中利用所述中间构件的内侧壁引导它们的连结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杆彼此的所述连结部分,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中继杆的端部的凸状部和形成于另一个中继杆的端部的凹状部组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具有可操作的分离杆,在所述把手和所述中间构件的接合部内设置有用于相互传递所述分离杆及所述中继杆两者的动作的可摆动的连杆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杆在下端部具有用于使所述棘爪向解除与所述棘板的卡合的方向转动的棘爪解除部。

说明书 :

驻车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驻车制动装置,通过摆动操作具有能够与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的棘板卡合脱离的棘爪的操作杆,经由制动拉索而进行制动动作。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的驻车制动装置,是具有例如图5所示的操作部的结构,通常具有被称为杆式的车辆用驻车制动装置。这种驻车制动装置以枢轴201为中心,可转动地将操作杆202枢轴支承在固定设置于车辆的地板侧的基座200上。另外,在基座200上固定设置有棘板203。在操作杆202上,可与棘板203的齿部卡合脱离地枢轴支承有棘爪204。
[0003] 在操作杆202的下部设有钢索盘(cable drum)205,当为拉起操作杆202而将其摆动时,制动拉索206被卷绕在钢索盘205上,从而制动部进行制动。制动状态能够通过将棘爪204卡合在棘板203上来维持。
[0004] 具有这种操作部的驻车制动装置通常操作杆202是在中心通道护罩露出的状态下安装,但由于不得在操作杆202的动作区域影响动作,故有形成于中心通道护罩上的罩等的收纳空间受到压迫的问题。
[0005]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驻车制动装置。即,在可摆动地安装有基端部的中间构件的前端部具有延伸向上方的圆弧状的长的臂构件,在该臂构件的上端部设置把手,并将中间构件收纳在中间通道护罩的内侧,臂构件的大部分随着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可从中心通道护罩的内侧向外侧出入,由此,不会压迫设于该中心通道护罩上的收纳空间。在该驻车制动装置中,通过释放按钮(release button)使配置于把手内的分离杆(release rod)动作,并经由连杆使插在臂构件内的中继杆动作。
[0006]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第2226967号公报
[0007]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经由连杆接受分离杆的动作的中继杆在碰到臂构件的方向产生了晃动。为防止该中继杆的与臂构件的干扰,而需要在中继杆和臂构件之间设置间隙,因此,必须加粗臂构件。但是,加粗臂构件会压迫中心通道护罩上形成的罩等的收纳空间,从而存在未必能够有效地节省空间的问题。
[0008] 另外,通过设置上述的间隙,即使在中继杆晃动的情况下,臂构件和中继杆也不会干扰,但存在因晃动而损失传递中继杆动作的传递行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点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驻车制动装置,其向车体侧安装部的空间的压迫少,且中继杆的传递行程损失也少。
[0010] 用于实现这样的目的的本发明的宗旨存在于以下各项的发明中。
[0011] 〔1〕一种驻车制动装置(1),通过摆动操作具有能够与固定设置在基座(2)上的棘板(3)卡合脱离的棘爪(40)的操作杆(4),经由制动拉索而进行制动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具有:摆动基部(30),其通过枢轴(22)可摆动地将一端部枢轴支承在所述基座(2)上,并且连结有所述制动拉索;弧状的中间构件(50),其从该摆动基部(30)的另一端部向上后方延伸;把手(60),其基端部(60a)安装在该中间构件(50)的上端部,用于操作与所述棘板(3)的卡合脱离,所述摆动基部(30)可转动地枢轴支承所述棘爪(40),所述中间构件(50)在内部具有至少被分割成了两个的弧状的中继杆(51),该中继杆与所述把手(60)的操作联动,向所述棘爪(40)传递向所述棘板(3)的卡合脱离动作,所述棘板(3)及所述摆动基部(30)配置在车体侧安装部(100)的内侧,所述中间构件(50)被可从所述车体侧安装部(100)的插通孔(101)出入地配置。
[0012] 〔2〕如〔1〕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至少分割成两个的中继杆(51)在动作中利用所述中间构件(50)的内侧壁引导它们的连结部分(520)。
[0013] 〔3〕如〔1〕或〔2〕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杆(51)彼此的所述连结部分(520)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中继杆(51b)的端部的凸状部(513)、和形成于另一个中继杆(51a)的端部的凹状部(512)组合而成。
[0014] 〔4〕如〔1〕、〔2〕或〔3〕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0)具有可操作的分离杆(62),在所述把手(60)和所述中间构件(50)的接合部(56)内设有可摆动的连杆构件(70),其用于相互传递所述分离杆(62)及所述中继杆(51)两者的动作。
[0015] 〔5〕、如〔1〕、〔2〕、〔3〕或〔4〕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杆(51)在下端部具有棘爪解除部(52),其用于使所述棘爪(40)在解除与所述棘板(3)的卡合的方向转动。
[0016] 所述本发明如下作用。
[0017] 驻车制动装置(1)在车体侧安装部(100)的内侧配置有基座(2)、固定设置于该基座(2)上的棘板(3)、和操作杆(4)的摆动基部(30),该摆动基部(30)的一端部通过枢轴(22)枢轴支承在基座(2)上,可以以该枢轴(22)为中心摆动。枢轴支承在该摆动基部(30)的另一端部侧的棘爪(40)可与棘板(3)卡合脱离地转动。
[0018] 从摆动基部(30)的另一端部向上后方延伸的弧状的中间构件(50),伴随摆动基部(30)的摆动可从车体侧安装部(100)的插通孔(101)出入。安装于中间构件(50)上端部的把手(60)可操作与分离杆(62)连结的操作按钮(61),进行用于将棘爪(40)从相对棘板(3)的卡合解除的解除动作。该中间构件(50)在驻车制动装置(1)未制动时,沉入车体安装部(100)的最内侧。
[0019] 为使非制动状态下的驻车制动装置(1)制动,当手握把手(60)提起操作杆(4)时,沉入车体侧安装部(100)内的中间构件(50)的部分被从车体侧安装部(100)的插通孔(101)拉出,并且在车体侧安装部(100)的内侧,连结有中间构件(50)的摆动基部(30)向上方摆动。随着摆动基部(30)的该摆动,与摆动基部(30)连结的制动拉索被拉而制动开始。另外,与摆动基部(30)的摆动一起,棘爪(40)在棘板(3)上反复进行卡合脱离。
[0020] 当停止拉起操作杆(4)时,棘爪(40)与棘板(3)卡合,操作杆(4)维持于此时的状态。由此,制动拉索也成为持续被拉的状态,驻车制动装置(1)维持制动状态。
[0021] 为了从该制动状态返回非制动状态,将把手(60)的操作按钮(61)压入把手(60)内而使分离杆(62)动作。分离杆(62)的动作通过连杆构件(70)传递给中继杆(51)。该连杆构件(70),一端部与分离杆(62)相接触,另一端部与中继杆(51)相接触。该连杆构件(70)由于在把手(60)和中间构件(50)的接合部(56)内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承着,故手握把手(60)时没有不适感,可得到使从把手(60)朝向中间构件(50)的形状自然连续的设计。
[0022] 连杆构件(70)在被分割成多个的中继杆(51)中,沿压下位于最上位的中继杆(51)的上端部的方向转动。被分割成了多个的中继杆(51)彼此的连结部分(520),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中继杆(51b)的端部的凸状部(513)和形成于另一个中继杆(51a)的端部的凹状部(512)组合而成。例如,凸状部(513)在变细为椎状的前端具有圆头,凹状部(512)形成切口,从而与凸状部(513)对合,只要使它们相接触对合即可。在动作中,这些连结部分(520)由中间部分(50)的内壁侧引导。由此,中继杆(51)不会在中间构件(50)内变形或错位,不产生传递损耗,顺畅且可靠地被压下。
[0023] 这样,当压下中继杆(51)时,最下位的设于中继杆(51)的下端部的棘爪解除部(52)与棘爪(40)相接触,使棘爪(40)向解除与棘板(3)的卡合的方向转动。如果棘爪(40)与棘板(3)的卡合被解除,则被拉出的制动拉索被拉回,因此,若在被拉伸的状态下使操作杆(4)返回,则可返回非转动状态。
[0024] 根据本发明的〔1〕的驻车制动装置,将棘板和枢轴支承与该棘板卡合脱离的棘爪的摆动基部配置在车体侧安装部的内侧,且操作杆从摆动基部的另一端部向上后方延伸,在其上端部具有把手的弧状的中间构件从车体侧安装部的插通孔出入,因此,可减少对车体侧安装部的空间的压迫,并可实现车体侧安装部的有效利用。
[0025] 进而,与用于使棘爪相对棘板卡合脱离的把手的操作联动,将卡合脱离动作传递给棘爪的弧状的中继杆被分割成至少两个,并配置在中间构件内,因此,中继杆每一个的长度缩短,得到高的刚性。由此,即使卡合脱离动作的传递对中继杆延伸的方向施加负载,中继杆也难以弯曲或错位,因此,能够使中间构件变细,且能够进一步减少对车体侧安装部的空间的压迫,同时可减少中继杆传递行程的损失,可更可靠且快速的进行用于卡合脱离的操作。
[0026] 根据〔2〕的驻车制动装置,被分割的中继杆在用于将与棘板的卡合动作传递给棘爪的动作中,至少中继杆的连结部分由中间构件的内壁侧引导,因此,可更可靠地抑制动作中的错位,且可更加可靠地进行中继杆的卡合脱离动作的传递。
[0027] 根据〔3〕的驻车制动装置,被分割的中继杆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中继杆的端部的凸状部和形成于另一个中继杆的端部的凹状部组合而构成连结部分,因此,可容易地将中继杆彼此连结。
[0028] 根据〔4〕的驻车制动装置,用于相互传递把手具有的可操作的分离杆及中间构件内的中继杆两者的动作的连杆构件被配置在把手和中间构件的接合部内,因此,手握把手时不会有不适感,可自然连续地进行从把手向中间构件的设计。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柄的右侧面图;
[0030]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柄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状态的背面图;
[0031] 图3是说明使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驻车制动装置制动开始时的各构成构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2] 图4是说明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状态解除时的各构成构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3] 图5是表示现有例的右侧面图。
[0034] 图中:S 螺旋弹簧;1 驻车制动装置;2 基座;2a 枢轴支承部;3 棘板;4 操作杆;21 螺栓凸缘;22 枢轴;23 棘板固定部;24 螺栓;30 摆动基部;31 外径部;32 齿部;40 棘爪;41 销;42 齿;43 弹簧接触部;44 解除凸轮接触部;50 中间构件;51 中继杆;51a上中继杆;51b 下中继杆;52 解除凸轮;52a 倾斜面;53 弹簧安装部;54 槽部;55 引导构件;56 接合部;60 把手;60a 基端部;61 操作按钮;62 分离杆;62a 基端部;70连杆构件;71一端部;72 另一端部;73 枢轴;80 衬套导丝装置;90 拉绳导套;100 中心通道护罩;101 插通孔;511 凹状部;512 凹状部;513 凸状部;520 连结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适合的一实施方式。
[0036]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37] 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驻车制动装置1是如下车辆用的驻车制动装置:通过摆动操作具有可与固定设置在基座2上的棘板3卡合脱离的棘爪40的操作杆4,经由未图示的制动拉索进行制动动作。
[0038] 基座2由螺栓将螺栓凸缘固定于车辆的地板上。该基座2配置于中心通道护罩100(车体侧安装部)的内侧下方。
[0039] 操作杆4具有:摆动基部30,其一端部通过枢轴22枢轴支承在基座2的枢轴支承部2a上;管状的中间构件50,其从该摆动基部30的另一端部向上后方圆弧状地延伸;基端部60a安装在了该中间构件50的上端部的把手60;连杆构件70,其枢轴支承在该把手60和中间构件50的接合部56内。棘板3及摆动基部30配置在中心通道护罩100的内侧。另外,中间构件50,通过形成于中心通道护罩100上的插通孔101在中心通道护罩100的外部露出,与摆动构件30的摆动一起,从中心通道护罩100的插通孔101出入。
[0040] 摆动基部30是将成的两片金属板对齐并固定的结构,通过枢轴22可摆动地枢轴支承在基座2上。枢轴22也枢轴支承着衬套导丝装置80。衬套导丝装置80安装在摆动基部30上,在枢轴22的下方卷绕从后方的制动部(未图示)侧配置的未图示的制动拉索。在该衬套导丝装置80的前方,在摆动基部30的中间部固定设置有拉绳导套90。制动拉索通过该拉绳导套90在拉绳导套90的上端部固定在摆动基部30上。
[0041] 在从摆动基部30的中间部靠中间构件50的位置配置有棘板3。该棘板3通过在摆动构件30的两片金属板的接缝形成的间隙内来配置。棘板3是从下端部朝向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弧状的金属板,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用螺栓24固定在基座2的棘板固定部23上。该棘板3在靠近中间构件50的外径部31上具有形成有多个齿的齿部32。
[0042] 在摆动基部30另一端部侧,在中间构件50和棘板3的中间位置通过销41可转动地枢轴支承有棘爪40。该棘爪40的如下三部分从中心向3个方向延伸出,该三部分为:与棘板3的齿部32卡合脱离的齿42;与安装在后述的中继杆51的下端部的螺旋弹簧S相接触,并从螺旋弹簧S承受接受齿42与齿部32卡合的方向的推压力的弹簧接触部43;通过形成于中继杆51下端部的解除凸轮52(棘爪解除部)的动作承受将齿42与齿部32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的力的解除凸轮接触部44。
[0043] 固定在摆动基部30另一端的中间构件50形成管状,夹在摆动基部30的两片金属板间进行固定。在该中间构件50的内部插入有弧状的中继杆51。
[0044] 中继杆51被分割为上下两个,将上位的中继杆51a和下位的下中继杆51b串联地接触配置。通过分割中继杆51,与不分割的相比,上中继杆51a及下中继杆51b的整体长度缩短,每一个的刚性提高。由此,动作中的中继杆51整体上偏斜或歪曲的情况比一个中继杆的情况小,因此,中继杆51的传递行程的损失减少。
[0045] 上中继杆51a在上端具有凹下形成的凹状部511,在下端具有凹下形成的凹状部512。另一方面,下中继杆51b在上端具有凸出形成的凸状部513,在下端具有用于安装后述的螺旋弹簧S的弹簧安装部53。凹状部511是与后述的连杆构件70的一端部接触连结的部分。
[0046] 上中继杆51a和下中继杆51b通过将凹状部512和凸状部513组合而构成连结部分520。例如,凸状部513在圆锥状变细的前端形成圆头,凹状部512形成切口,而与凸状部513对合,通过使它们接触相对合而连结。或者,凸状部513形成有球的一部分,凹状部512形成与凸状部513对合的球面,通过使它们相接触对合而进行连接。另外,凹状部512在下中继杆51b的上端形成,也可以在上中继杆51a的下段形成凸状部513。
[0047] 上中继杆51a和下中继杆51b的连结部分520既可以如上述那样使形成有端部的结构相接触,也可以通过销等将形成为其它形状的端部连接。
[0048] 在中间构件50的内侧,在中继杆51和中间构件50的内壁侧之间至少配置有用于引导连接构件520的引导构件55。引导构件55例如为可收纳中继杆51的管状构件,但也可以形成为:在中间构件50内部分地减小与连结部分520的间隙。在连结部分520比中继杆51的其它部分形成得粗的情况下,在中继杆51的动作中利用引导构件55引导连结部分520。由此,中继杆51在动作中的晃动被抑制,不会产生传递损耗,而顺畅且可靠地被压下。
在连结部分520不如中继杆51的其它部分粗的情况下,中继杆51大致整体上被引导构件
55引导。
[0049] 形成有上述凹状部511的上中继杆51a的上端部从中间构件50的上端出来。在中间构件50的上端部固定有把手60的基端部60a。在该中间构件50上固定有把手60的该接合部56的内部可摆动地枢轴支承着连杆构件70(参照图3及图4)。因此,把手60在手握时没有不适感,可构成从把手60的中间构件50流畅连续的设计。
[0050]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把手60的前端部组装有操作按钮61,其可从把手60内出入。操作按钮61是使中继杆51动作,进行棘爪40的操作的装置。操作按钮61在未进行棘爪40的操作时,处于从把手60最大量凸出的非操作位置。
[0051] 在把手60内插着分离杆62,在分离杆62的前端侧固定有操作按钮61。分离杆62的基端部62a与上述连杆构件70的一端部71相接触。
[0052] 连杆构件70在引导构件55内通过枢轴73枢轴支承在把手60的基端部60a上,其具有以该枢轴73为扇形的主要的整体形状。连杆构件70具有从一端部71朝向另一端部构成圆弧状的形状,另一端部72与上中继杆51a上端部的凹状部511相接触。由此,操作按钮61和中继杆51经由连杆构件70连结,且它们可互相联动。因此,将操作按钮61的操作传递给中继杆51,使棘爪40转动,可将棘爪40的齿42从与摆动基部30的齿部32的卡合解除。
[0053] 用于将该棘爪40的齿42从与摆动基部30的齿部32的卡合解除的解除凸轮52在下中继杆51b的弹簧安装部53上部形成。下中继杆51b的下部在引导构件55的下端下面出来,在该引导构件55下面出来的部分形成有解除凸轮52及弹簧安装部53。
[0054] 解除凸轮52从下中继杆51b横向突出而形成,在与棘爪40的解除凸轮44相接触的边部形成有倾斜面52a。该倾斜面52a当降下解除凸轮52时,可按压解除凸轮接触部44,使棘爪40转动。
[0055] 在该解除凸轮52下形成的弹簧安装部53形成得比其上的部分细。在该变细的部分和其上的部分的边界形成有阶梯,在该阶梯的部分插着螺旋弹簧S,其挡住螺旋弹簧S的一端部。
[0056] 该弹簧安装部53与弹簧接触部43的转动面交差,且在下中继杆51b延伸的方向形成有槽部54。棘爪40的弹簧接触部43通过中继杆51的动作,可在被螺旋弹簧S推压的状态下出入槽部54。弹簧接触部43与螺旋弹簧S相接触,不与下中继杆5b直接接触。
[0057] 其次说明作用。
[0058] 在驻车制动装置1未制动的非制动状态下,棘爪40的齿42处于棘板3的齿部32下方,齿42未与齿部32卡合。在驻车制动装置1从非制动状态变为制动状态时,将操作杆4拉起,只要在拉住制动拉索的状态下使操作杆4卡合在棘板3上即可。
[0059] 为将驻车制动装置1制动,当手握把手60拉起操作杆4时,没入中心通道护罩100内的中间构件50被从中心通道护罩100的插通孔101拉出,并且在中心通道护罩100的内侧将与中间构件50连结的摆动基部30向上方摆动。随着摆动基部30的摆动,与摆动基部30连结的制动拉索被拉住,开始制动。
[0060] 如图3所示,如果棘爪40的齿42通过摆动基部30的摆动而到达齿部32,则由螺旋弹簧S推压弹簧接触部43的棘爪40,其齿42卡合在齿部32的齿与齿之间,当就这样拉起操作杆4时,抵抗螺旋弹簧S的推压,齿42越过齿部32的齿,卡合在下一个齿和齿之间。该卡合脱离到拉起操作杆4为止重复进行。
[0061] 如果拉起操作杆4到所希望的位置,则被螺旋弹簧S推压的棘爪40,其齿42与齿部32卡合,将操作杆4固定在该位置。操作杆4由于被制动拉索的张力拉向返回的方向,所以,齿42紧固地卡合在齿部32。由此,由于是制动拉索一直被拉住的状态,故可维持在使驻车制动装置1制动的状态。
[0062] 如图4所示,在解除驻车制动装置1的制动时,将把手60稍微拉起,将从把手60出来的操作按钮61压入把手60内。通过稍微拉起把手60,制动拉索拉伸操作杆4,可抵消棘爪40与棘板3的齿部32卡合的方向的力。
[0063] 当在该状态下将操作按钮61压入把手60内时,分离杆62的基端部62a按压连杆构件70的一端部71,使连杆构件70转动。通过该连杆构件70的摆动,另一端部72按压凹阻部511,将上中继杆51a压下。与上中继杆51a连结的下中继杆51b与上中继杆51a一起被压下。
[0064] 由此,设于下中继杆51b下端部的解除凸轮52被压下,与棘爪40的解除凸轮接触部44直接相接触。解除凸轮接触部44被压向解除凸轮52的倾斜面52a,在倾斜面52a滑动地位移。由此,解除凸轮接触部44沿解除齿42的卡合的方向顺畅地转动,棘爪40与棘板3的卡合被解除。此时,弹簧接触部43抵抗螺旋弹簧S的推压,进入槽部54内。
[0065] 如果将棘爪40和棘板3的卡合解除,则被拉出的制动拉索返回,因此,使一直拉起的状态下的操作杆4返回,从而可返回非转动状态。
[0066] 中继杆51由于被分割为上中继杆51a和下中继杆51b,故比一个的情况短的上中继杆51a、下中继杆51b各自的刚性提高,作为中继杆51整体,可防止动作中的歪曲或变形,且可减少中继杆51的传递行程的损失,可进行可靠的操作。
[0067] 另外,动作中的中继杆51由于被引导构件51引导,故可更进一步地防止歪曲或变形的产生,并且可使中继杆51的动作圆滑。
[006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继杆51被分割为上中继杆51a和下中继杆51b两个,但也可以分割为三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