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80008100.8

文献号 : CN19306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三浦雅浩加藤正浩谷口昭史黑田和男

申请人 : 日本先锋公司

摘要 :

一种信息记录装置(300)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L0层),其能够形成第一记录区(104s-0);以及第二记录层(L1层),其能够形成第二记录区(104s-1)。该信息记录装置(300)包括:写入设备(301等);获得设备(302等),用于获得用于表示相对移动的偏移信息;计算设备(304等),用于根据偏移信息来计算下述地址(“Y’=Inv Y-α”),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边界点;以及控制设备(305),用于在(i)使第一边界点是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并且(ii)使由计算的地址表示的第二边界点是记录起始位置或记录结束位置的情况下,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一记录数据区、第一移动的中间区和第一可变校准区;以及第二记录层,在所述第二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二记录数据区、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第二可变校准区,第二记录数据区的边界与第一记录数据区的边界在径向上具有相对偏差,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能够将记录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

获得设备,该获得设备用于获得用于表示相对偏差的偏移信息;

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用于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表示与第一记录数据区的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记录数据区的第二边界点的地址;以及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从而如果能够将第一和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变校准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则(i)形成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一边界点的所述第一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一可变校准区,并且(ii)形成具有由计算出的地址表示的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二边界点的所述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二可变校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相对应的偏移信息记录在其中的管理区,所述获得设备通过从管理区中读取偏移信息来获得偏移信息,并且

所述计算设备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表示第二边界点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用于存储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相对应的偏移信息,所述计算设备根据存储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表示第二边界点的地址。

4.一种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能够将记录信息写入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一记录数据区、第一移动的中间区和第一可变校准区;以及第二记录层,第二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二记录数据区、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第二可变校准区,所述第二记录数据区的边界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区的边界在径向上具有相对偏差,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包括:

获得处理,该获得处理用于获得用于表示相对偏差的偏移信息;

计算处理,该计算处理用于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表示与第一记录数据区的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记录数据区的第二边界点的地址;以及控制处理,如果能够将第一和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可变校准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则该控制处理用于对所述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从而(i)形成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一边界点的所述第一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一可变校准区,并且(ii)形成具有由计算出的地址表示的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二边界点的所述第二移动的中间区和所述第二可变校准区。

说明书 :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DVD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诸如DVD和CD(压缩盘)上的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背景技术[0002] 例如,在诸如CD-ROM(只读压缩盘存储器)、CD-R(可记录压缩盘存储器)、DVD-ROM、DVD-R、DVD-RW、以及DVD+R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如专利文献1和2等等中所描述的,已开发了多个记录层层压或粘贴在相同衬底上的若干层或多层型或者双层型光盘等等。在诸如DVD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将信息记录到该双层型即两层型光盘上的信息记录装置上,使用于记录的激光聚焦于从激光的照射侧或发射侧来看位于前面(即距离光学拾取器较近的一侧)的记录层上(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L0层″),从而按照可重写方法或通过加热等不可逆变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L0层中。此后,使激光通过L0层等等聚焦于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位于后面(即距离光学拾取器较远的一侧)的记录层中(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L1层″),从而按照可重写方法或通过加热等不可逆变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L1层中。
[0003] 例如,在L0层和L1层中的记录轨道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式的两层型光盘中,具有作为缓冲区的中间区。此外,ODTA(外盘片测试区)位于与中间区相邻的外圆周侧,在该ODTA中执行功率校准以检测最佳记录功率。更具体地说,作为中间区和ODTA的类型,根据已写入(或将要写入的)的信息的数据量。根据写入的信息(或者要写入的信息)的数据量存在(i)其位置预先固定在盘片最外圆周侧的中间区和ODTA,以及(ii)信息记录装置(盘片驱动器)位于与记录区相邻的外圆周侧的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将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设置成不叠加在固定的中间区和ODTA之上。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0-31134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1-23237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5] 在诸如两层型DVD-R这样的上述两层型光盘中,通常,用于表示L0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的地址(其被称作层0中的数据可记录区的最后地址,并且必要时以下称为″用于表示L0层的端部的地址″)和用于表示L1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的地址(其被称作层1中的数据可记录区的起始地址,并且必要时以下称为″用于表示L1层的起始的地址″)彼此之间具有补数关系。此外,用于表示L0层的最外圆周侧的地址值通常是由盘片厂商来确定的。与L0层的端部地址有关的信息通过LPP(岸台预制凹坑)形成于盘片之上,作为预格式数据,或者预先记录到诸如控制数据带这样的光盘的管理区中。
[0006] 然而,可以得知的是与L0层的预格式化的或预先记录的端部地址相对应的径向位置以及与L1层的起始地址相对应的径向位置随盘片厂商、光盘类型、或者光盘个体而变化。此外,与L0层的端部地址相对应的径向位置与与L1层的起始地址相对应的径向位置之间的差值不必是恒量。此外,与径向位置的差值(偏差或偏离)相对应的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差值(所谓的地址偏移值)不必是恒量。
[0007] (i)当写入的(或将要写入的)信息具有很小的数据容量时,如果信息记录装置(盘片驱动器)具有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以及(ii)如果使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被扩展以便执行向未记录区的稳定的记录操作而不使为信息记录装置提供的光学拾取器失控,则这些事实会引起以下三个技术问题。
[0008] (1)因为鉴于L0层和L1层中的径向位置的上述差值(或偏差),用于表示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函数和表格等等是不清楚的,因此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在技术上很难在相同径向位置的L0层和L1层中设置灵活的ODTA的内端部和外端部(或者移动的中间区的外端部)。
[0009] (2)因为不清楚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L0层和L1层中的灵活的ODTA(或移动的中间区)可能叠加在固定地位于外圆周侧的中间区之上。
[0010] (3)还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为了响应问题(1)而设置相同径向位置,则必需在记录操作中执行诸如为了执行光学拾取器的位置控制而为物镜提供位置传感器这样的复杂控制。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为了响应问题(2)而不使灵活的ODTA(或移动的中间区)叠加在固定地位于外圆周侧的中间区上,必必需考虑到诸如盘片厂商、光盘类型、光盘个体、以及轨道间距的误差这样的许多参数,来执行复杂的地址计算。
[0011]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当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的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可使计算机起信息记录装置作用的计算机程序。解决该问题的方式
[0012] (信息记录装置)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进行讨论。
[0013]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来实现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L0层),在L0层中能够形成第一记录区(移动的(S)中间区);第二记录层(L1层),该第二记录层与第一记录层在径向上具有相对偏差并且在该第二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二记录区(S中间区),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能够将记录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获得设备,用于获得用于表示相对偏差的偏移信息;计算设备,用于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下述地址,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记录区的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记录区的第二边界点;以及控制设备,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以便(i)形成下述第一记录区,该第一记录区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一边界点,并且(ii)形成下述第二记录区,该第二记录区具有由计算的地址表示的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二边界点。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例如沿着第一记录层的第一记录轨道,将记录信息写入到第一记录层和在径向上与第一记录层具有相对偏差的第二记录层中。同时,或者在此之前或之后,例如沿着第二记录层的第二记录轨道写入记录信息。具体地说,第一记录轨道例如可以从为信息记录介质提供的盘片形衬底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当中的一侧指向另一侧。相反地,第二记录轨道可以从另一侧指向一侧。换句话说,在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可执行″相反方式″的连续记录,其中两个记录层之间的记录轨道处于相反方向上。因此,如果从诸如外圆周侧的端部这样的第一记录层的端部即另一侧的端部部分起至诸如外圆周侧的端部这样的第二记录层的起始即另一侧的端部部分连续地执行记录,那么在改变作为信息记录处理或信息重放处理的目标的记录层时,几乎不或不需要在径向上改变激光在衬底表面上的照射位置。因此,可执行快速层跳跃(即层变化操作)。这在实际中极其有利之处在于,在对诸如电影这样的连续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中,便于不中断地重放而无需用于改变记录层的特定缓冲功能。或者,第一记录轨道可以从上述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当中的一侧指向另一侧,并且与第一记录层一样,第二记录轨道也从一侧指向另一侧。换句话说,在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可执行″平行方式″的连续记录,其中两个记录层之间的记录轨道处于相同方向上。在平行方式中,如果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或重放结束了,那么当开始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或重放时,位于最外圆周上的光学拾取器必须再次移动到最内圆周。因此,与随后所描述的相反方式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使第一记录层变为第二记录层。
[0015]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对于上述信息记录介质,在诸如驱动器或主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单元)这样的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诸如光学拾取器这样的写入设备将记录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写入到第一记录层中以形成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一边界点的第一记录区。
[0016] 同时,或者在此之前或之后,计算设备根据获得设备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表示与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记录层的第二边界点的地址。本发明的″偏移信息″在这里是与下述偏移量(偏差量)有关的信息,所述偏移量例如表示第一记录层中的第一点与和第一点″相对应″的第二记录层中的第二点之间的径向位置的差值,其是由于第一与第二记录层之间的或者第一与第二记录轨道之间的径向相对偏差而造成的。偏移信息可以由扇区数目或作为地址的预定单元的ECC块的数目来表示。或者偏移信息可以由光盘径向上的长度(μm)(或1/1000(mm))来表示,并且通过预定线性(一阶)函数或预定阶跃函数可被转换成扇区数目或ECC块数目以作为地址偏移值。或者,例如,可以是为诸如盘片类型这样的每类信息记录介质指定的固定值,为每个盘片厂商指定的固定值、或者按照各种格式标准确定的固定值。
[0017] 此外,本发明中的术语″相对应″是指唯一地指定一个位置到另一位置这样的关系。例如,如果一个位置的扇区号与另一位置的扇区号具有补数关系,那么可以说该一个位置与另一位置相对应。顺便说一下,第一点可以是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区的最外圆周点。
[0018] 此外,本发明中的术语″相对″可以是指径向位置基本相等,并且即使包括诸如80(μm)和105(μm)这样的预定余量等等,也可以指径向位置基本相等。具体地说,在激光切割等等方式下,如果制备了LPP(岸台预制凹坑)作为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的预格式地址,那么该方面中的相对偏差可以包括由于L0层与L1层中的LPP的起始位置的差值造成的地址偏差。
[0019] 此后,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写入设备写入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以形成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下述第二边界点的第二记录区,所述第二边界点是由计算的地址来表示的。
[0020]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根据偏移信息可以得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信息记录装置可使诸如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这样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区位于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的适当位置。因此,可更准确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同时,无需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层之间的相对偏差(换句话说,由于信息记录介质个体所具有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层之间的相对偏差)即可更有效地使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的记录区。
[0021]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进一步具有用于将与信息记录介质相对应(或者可与其相对应)的偏移信息记录在其中的管理区,获得设备通过从管理区中读取偏移信息来获得偏移信息,并且计算设备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表示第二边界点的地址。
[0022] 根据这个方面,借助于获得设备,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个中的管理区中获得了例如通过激光预先记录的偏移信息。
[0023] 其结果是,可获得与信息记录介质类型、厂商、个体差异等等相对应的偏移信息,因此可实现更准确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
[0024]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进一步具有:存储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与信息记录介质相对应(或者可与其相对应)的偏移信息;计算设备,用于根据存储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表示第二边界点的地址。
[0025] 根据这个方面,可省略诸如从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读取偏移信息这样的获得操作,因此可更快速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
[0026]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作为作为第一记录区和第二记录区,信息记录介质具有下述各区中的至少一个:(i)数据区,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ii)固定缓冲区,该固定缓冲区中径向位置是固定的,该固定缓冲区是通过对作为记录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缓冲数据进行记录而形成的,并且用于防止相对于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记录或重放位置偏离到未记录区;以及(iii)可变缓冲区,该可变缓冲区位于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侧,与数据区相邻,是可变长度的,并且用于防止记录或重放位置偏离到未记录区,计算设备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和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数据量来计算下述地址,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第一外圆周端部相对的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第二外圆周端部,并且响应于对信息记录介质的最终化指令,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缓冲数据直至第一外圆周端部并且从第二外圆周端部起写入缓冲数据。
[0027] 根据这个方面,可使第一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第一外圆周端部与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第二外圆周端部相对。因此,可使邻接地位于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外圆周侧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内圆周端部彼此相对。
[0028] 其结果是,除了可变或固定缓冲区之外,还可使可变或固定校准区也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可实现记录区的更有效利用。
[0029]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作为第一记录区和第二记录区,信息记录介质具有下述各区中的至少一个:(iv)固定校准区,该固定校准区中径向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可将作为记录信息的一部分的用于测试写入的数据记录在该固定校准区中以便获得记录激光的最佳记录功率;以及(v)可变校准区,该可变校准区位于固定校准区的内圆周侧,与数据区相邻,是可变长度的,并且可记录有用于测试写入的数据,计算设备计算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和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数据量来计算下述地址,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第一内圆周端部相对的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第二内圆周端部,并且计算下述地址,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第三外圆周端部相对的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第四外圆周端部,并且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将用于测试写入的数据写入到从第一内圆周端部至第三外圆周端部的部分中并且还写入到从第二内圆周端部至第四外圆周端部的部分中,以响应用于获得信息记录介质的最佳记录功率的指令。
[0030] 根据这个方面,可使可变或固定校准区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可实现记录区的更有效利用。
[0031] 如果第一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内圆周端部和外圆周端部不与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校准区的内圆周端部和外圆周端部相对并且存在偏差(偏移),那么通过相对强的激光将用于测试写入的数据测试写入到可变或固定校准区中。由此,强激光穿过不相对的偏离区,因此它不能作为诸如数据区这样的各种记录区被使用。
[0032] 与此相反,根据这个方面,可使可变或固定校准区布置在适当位置中。因此,可实现更有效的使用记录区。
[0033] 在与控制设备相关的方面中,在可变或固定校准区位于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外圆周侧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
[0034] 借助于这种结构,可使可变或固定缓冲区和可变或固定校准区布置在适当位置。因此,可实现更有效的使用记录区。
[0035] 此外,在与控制设备相关的方面中,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判断设备,该判断设备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以及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的数据量来判断可变校准区的外圆周端部是否可位于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的内圆周侧,(i)如果判断设备判断出可变校准区的外圆周端部位于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的内圆周侧,那么在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位于固定缓冲区和固定校准区的内圆周侧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并且(ii)如果判断出可变校准区的外圆周端部不位于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的内圆周侧,那么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以不布置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
[0036] 借助于这种结构,判断设备根据通过偏移信息得知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的数据量来更准确地判断可变校准区是否叠加在固定缓冲区之上。根据该判断结果,控制设备确定是否布置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
[0037] 其结果是,通过信息记录装置可更有效地实现对可变缓冲区的记录操作以及对可变校准区的区域确保操作。
[0038] 此外,在与控制设备相关的方面中,信息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具有空余容量计算设备,该空余容量计算设备用于计算从可变校准区的外圆周端部至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的空白区的空余容量,控制设备对写入设备进行以写入记录信息,同时(i)将计算的空余容量的一部分分配到可变缓冲区中,并且(ii)将计算的空余容量的另一部分分配到可变校准区中。
[0039] 借助于这种结构,可消除记录区的浪费,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对可变缓冲区的记录操作以及对可变校准区的区域确保操作。
[0040] 此外,在与控制设备相关的方面中,控制设备可用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缓冲数据,同时使第二记录层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位于第一记录区中的可变或固定缓冲区的内圆周端部的内圆周侧。
[0041] 借助于这种结构,通过明确地穿过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区的激光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的诸如数据区这样的记录区中。因此,可使第二记录层中的信息记录和重放特征很好。
[0042] (信息记录方法)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进行讨论。
[0043]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是通过一种下述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法来实现的,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写入设备,该写入设备可将记录信息写入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记录层(L0层)和第二记录层(L1层)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在该第一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一记录区(S中间区);第二记录层,该第二记录层与第一记录层在径向上具有相对偏差并且该第二记录层中能够形成第二记录区(S中间区),该信息记录方法具有:获得处理,用于获得用于表示相对偏差的偏移信息;计算处理,用于根据获得的偏移信息来计算下述地址,该地址表示与第一记录区的第一边界点相对的第二记录区的第二边界点;以及控制处理,用于对写入设备进行控制以写入记录信息以(i)形成下述第一记录区,该第一记录区具有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一边界点,并且(ii)形成下述第二记录区,该第二记录区具有由计算的地址表示的作为记录结束位置或记录起始位置的第二边界点。
[0044]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可得到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所拥有的各种益处。
[0045] 顺便说一下,响应上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可采用各个方面。
[0046] (计算机程序)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讨论。
[004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是通过一种计算机指令程序来实现的,用于记录控制并且切实的具体体现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程序以使计算机起写入设备、获得设备、计算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0048]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当从诸如ROM、CD-ROM、DVD-ROM、以及硬盘这样的程序存储设备中读取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或者当经由通讯设备下载了程序之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相对容易地体现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
[0049] 顺便说一下,响应上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中的各种方面,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采用各个方面。
[0050]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是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可由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程序以使计算机起写入设备、获得设备、计算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0051]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将计算机程序产品从诸如ROM(只读存储器)、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VD只读存储器)、硬盘等等这样的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记录介质下载到计算机中,或者通过经由通讯设备将可以是载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下载到计算机中,可相对容易地体现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更具体地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会使计算机起上述信息记录装置作用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或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起上述作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0052] 从以下实施例中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及其他优点。
[0053]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其具有:写入设备;获得设备;计算设备;以及控制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获得处理;计算处理;以及控制处理。因此,根据偏移信息可准确地得知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通过使诸如可变缓冲区和可变校准区这样的各个记录区(第一和记录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的适当位置,可更准确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同时,可更有效地使用第一和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区而不取决于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层之间的相对偏差(换句话说,由于个体所具有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层之间的相对偏差)。
[0054]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使计算机起上述信息记录装置的作用,因此可更准确且有效地实现对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附图说明[0055] 图1(a)和图1(b)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图1(a)))以及光盘的示意性剖面视图和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相应概念图(图1(b))。图2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构成了光盘的记录区中的ECC块的物理扇区号、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概念图示。图3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构成了光盘的记录区中的ECC块的物理扇区号、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另一概念图示。图4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光盘的记录区中的物理扇区号、通过ECC块单元所示的岸台预制凹坑、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概念图示。图5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中的特定偏移量(偏差量)的记录区的示意图剖面视图。图6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个体所特有的偏移量(偏差量)与本发明的地址偏移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图示。图7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主计算机和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图8给出了由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流程图。图9给出了由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0从概念上给出了由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根据诸如上述地址偏移值″α″的偏移信息来计算用于适当地表示与L0层中的预定点相对应的L1层中的预定点的地址的原理示意图。图11给出了比较示例中的两个信息记录介质中的L0层中的第一预定位置与和第一预定位置的地址相对应的L1层中的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差值的示意图。图12给出了由比较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3给出了由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4给出了由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5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中的特定偏移量(偏差量)的记录区的示意图剖面视图。参考代码的说明
[0056] 100…光盘,101-0(101-1)…导入区,102-0(102-1)…数据区,103-0(103-1)…导出区,104-0(104-1)…中间区,104s-0(104s-1)…移动的中间区,105-0(105-1)…IDTA,106-0(106-1)…RAM,107-0(107-1)…ODTA,107f-0(107f-1)…灵活的ODTA,300…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1…光学拾取器,302…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3…地址检测设备,304…地址操作设备,305…CPU(驱动控制设备),306…主轴电机,307(402)…存储器,308(406)…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9(407)…总线,400…主计算机,401…CPU(用于主机),403…操作控制设备,404…操作按钮,405…显示面板,LB…激光。具体实施方式[0057]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在每个实施例中依次对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说明。
[0058] (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接下来,参考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讨论。顺便说一下,在该实施例中的光盘中,采用下述相反方式以作为记录方式的一个特定示例,在所述相反方式中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一记录轨道″的一个示例的L0层的轨道路径和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二记录轨道″的一个示例的L1层的轨道路径具有相反记录方向。
[0059] (1-1)基本结构首先,参考图1(a)和图1(b),对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基本结构进行讨论。图1(a)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并且图1(b)给出了光盘的示意性剖面视图以及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相应概念视图。
[0060] 如图1(a)和图1(b)所示,光盘100具有盘片主体上的其直径大约为12cm的记录面,如DVD。在该记录面上,光盘100以中心孔1为中心具有:导入区101或导出区103;数据区102;以及中间区104。此后,例如,诸如L0层和L1层这样的记录层层压在光盘100的透明衬底106上。在记录层的每个记录区中,诸如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这样的轨道10以中心孔1为中心呈螺线形或者同心地交替布置。在该轨道10上,以ECC块11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划分并对其进行记录。ECC块11是下述预格式地址的数据管理单元,所述预格式地址中的记录信息是误差可校正的。
[0061] 顺便说一下,本发明不特别局限于具有这三个区的光盘。例如,即使不存在导入区101、导出区103、或者中间区104,也可构造出下面所说明的数据结构。此外,如随后所描述的,可进一步对导入区101、导出区103、或者中间区104进行分段。
[0062] 如图1(b)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构成了随后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层″的一个示例的L0层和L1层分别层压在透明衬底106上。在对这种两层型光盘100进行记录/重放时,根据哪一个记录层具有从图1(b)中的下侧照射到上侧的激光LB的聚焦位置,来执行L0层或L1层中的记录/重放。此外,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两层单面型即双层型,而可以是两层双面型即双层双面型。此外,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上述具有两个记录层的光盘,而可以是具有三层或多层的多层型光盘。
[0063] 便说一下,随后对两层型光盘上的按照相反方式的记录/重放过程以及每个层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
[0064] (1-2)详细结构接下来,参考图2至图4,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详细结构进行讨论。更具体地说,参考图2至图4,对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构成了光盘的记录区中的ECC块的物理扇区号(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扇区号″)、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过程进行讨论。图2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构成了光盘的记录区中的ECC块的物理扇区号、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一个概念图示。图3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构成了光盘的记录区中的ECC块的物理扇区号、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另一概念图示。图4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光盘的记录区中物理扇区号、通过ECC块单元所示的岸台预制凹坑、以及按照光盘的相反方式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概念图示。顺便说一下,图2至图4中的纵轴除了表示由十六进制数表示的扇区号之外还表示岸台预制凹坑地址,并且横轴表示在光盘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0065]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100具有:层压在未示出的衬底上的两个记录层,即L0层和L1层。
[0066] 具体地说,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L0层具有:用于对最佳记录功率进行检测(校准处理)的内盘片测试区(IDTA)105-0;记录管理区(RMA)106-0;导入区101-0;数据区102-0;中间区104-0;以及外盘片测试区(ODTA)107-0。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固定校准区″的一个特定示例是由ODTA 107-0(以及随后所述的ODTA107-01)构造而成的。此外,IDTA 105-0和ODTA 107-0中的箭头示出了校准处理耗用记录区的方向。
[0067] 导入区101-0具有构成了本发明的上述″管理区″的一个示例的控制数据带CDZ。在该控制数据带CDZ中,例如利用激光等等来预先记录本发明的″偏移量(或偏差量)″。随后对偏移量(或偏差量)进行详细讨论。
[0068] 中间区104-0具有防止L0层和L1层的记录或重放地址偏离到未记录区和处于衬底之外这样的基本功能。还具有所谓的″跳跃缓冲区″的功能,即在层跳跃中防止记录或重放位置偏离到未记录区和处于衬底之外。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固定缓冲区″的一个特定示例是由中间区104-0(以及随后所述的中间区104-1)构造而成的。顺便说一下,必要时还将中间区104-0(或104-1)称为″固定中间区104-0(或104-1)″。另一方面,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L1层具有:ODTA 107-1;中间区104-1;数据区102-1;导出区103-1;RMA106-1;以及IDTA105-1。
[0069] 特别是,在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中,如图3所示,例如按照一次记录方式等等,如果记录信息的数据量比光盘的整个记录容量小得多,那么数据区102-0(102-1)的外圆周端部位于内圆周侧。在这种情况下,在从数据区102-0(102-1)的外圆周端部至外圆周侧的方向上,可以提供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可变缓冲区″的一个特定示例是由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构造而成的。此外,本发明的″可变校准区″的一个特定示例是由灵活的ODTA 107f-0(107f-1)构造而成的。
[0070] 两层型光盘100是按照上述方式构造而成的,因此当对光盘100进行记录或重放时,激光LB通过随后所述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特定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学拾取器等等而从未示出的衬底侧照射出,即从图2和图3中的下侧照射到上侧,并且对其焦距等等进行控制。同时,对光盘100的径向上的移动距离和方向进行控制。通过此,将数据记录到每个记录层中,或者对记录数据进行重放。
[0071] 采用相反方式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记录或重放过程。相反方式在这里是这样一种方式,即在对两层型光盘进行记录或重放过程中,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学拾取器在L0层中从内圆周侧移动到外圆周侧,即在图2和图3中的右向箭头的方向上移动,同时光学拾取器在L1层中从外圆周侧移动到内圆周侧,即在图2和图3中的左向箭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两层型光盘上执行记录或重放。在相反方式中,如果L0层中的记录或重放结束了,那么当L1层中的记录或重放开始时,位于最外圆周上的光学拾取器不必再次移动到最内圆周,而仅改变从L0层至L1层的焦距就足够了。由此,存在从L0层至L1层的变化时间比平行方式要短这样的优点。这就是在对大量内容信息进行记录中采用相反方式的原因。
[0072] 具体地说,如图2的图示部分所示,首先在L0层中,当光学拾取器在导入区101-0、数据区102-0、以及中间区104-0中从内圆周侧移动至外圆周侧时,光盘100的记录区中的扇区号增加了。更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器顺序地存取扇区号为″02FFFFh″的导入区101-0的结束位置(参见图2中的A点)、扇区号为″030000h″的数据区102-0的起始位置(参见图2中的B点)、以及扇区号为″1AFFFFh″的数据区102-0的结束位置(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L0层中的″转向点″:参见图2中的C点),并且光学拾取器移动到起缓冲作用的中间区104-0,通过此在L0层中执行记录或重放。顺便说一下,在该实施例中,位于″30000h″尾部的″h″等等表示它是由十六进制数来表示的。另一方面,在L1层中,具体地说,当光学拾取器在中间区104-1、数据区102-1、以及导出区103-1中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移动时,光盘100的记录区中的扇区号增加了。更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器顺序地存取起缓冲作用的中间区104-1、扇区号为″E50000h″的数据区102-1的起始位置(必要时以下称为L0层中的″转向点″:参见图2中的D点)、以及扇区号为″FCFFEFh″的数据区102-1的结束位置(参见图2中的E点),并且光学拾取器移动到导出区103-1,通过此在L1层中执行记录或重放。
[0073] 上述L0层和L1层中的所有扇区号具有十六进制数的15的补数关系。更具体地说,L0层中的转向点(″1AFFFFh″的扇区号)和L1层中的转向点(″E50000h″的扇区号)具有15的补数关系。形式上,通过将十六进制数的″1AFFFFh″的扇区号转换成二进数″000110101111111111111111″、将比特位反转为″111001010000000000000000″、并且将其恢复为十六进制数的″E50000h″可获得″1AFFFFh″的补数。
[0074] 因此,例如,在光学拾取器在L0层的数据区102-0的″030000h″至″1AFFFFh″的扇区号以及L1层的数据区102-1的″E50000h″至″FCFFEFh″的扇区号中连续移动的同时对诸如内容这样的记录信息记录或重放。
[0075] 相对于上述物理扇区号,一对一的分配或分派逻辑块地址(LBA)。更具体地说,例如,″000000″LBA与″030000h″的扇区号相对应,并且″17FFFF″LBA与″1AFFFFh″的扇区号相对应。此外,″180000″LBA与″E50000h″的扇区号相对应,并且″2FFFEF″LBA与″FCFFEFh″的扇区号相对应。因此,例如,主计算机可根据例如由文件系统管理的逻辑块地址来执行记录和重放操作而无需知道物理扇区号。
[0076] 现在,参考图4,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上的按照相反方式的扇区号与通过ECC块单元所示的岸台预制凹坑(必要时以下称为″LPP″)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地址″的一个特定示例是由扇区号和岸台预制凹坑地址构造而成的。
[0077] 如图4所示,可使L0层和L1层中的扇区号与L0层和L1层中的LPP地址唯一相关联。更具体地说,将十六进制数的扇区号″0030000h″转换成二 进 数 ″ 0000000000110000000000000000 ″、将 从 第 5至 第 28位 的 位 反 转为″111111111100111111111111″、并将其恢复为十六进制数的″FFCFFFh″。因此,与扇区号一样,L0层和L1层中的所有LPP地址具有十六进制数的15的补数关系。顺便说一下,在每个记录层中可以设置数据区102-0(102-1)中的记录结束位置。
[0078] 尤其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进一步的说明,主要采用扇区号作为地址单元。
[0079] (1-3)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偏移量(地址偏移值)接下来,参考图5和图6,对例如预先记录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偏移量(偏差量)进行讨论。图5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中的特定偏移量(偏差量)的记录区的示意图剖面视图。图6给出了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个体所特有的偏移量(偏差量)与本发明的″地址差值″(必要时以下称为″地址偏移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图示。顺便说一下,横轴给出了以″μm″为单位的偏移量(偏差量),并且纵轴给出了用十进制数表示地址偏移值的扇区号。
[0080] 如图5所示,在上述相反方式之下,L0层的记录区位于″F″点至″G″点之间。具体地说,在″F″点中,扇区号是″030000h″,LPP地址是″FFCFFFh″,并且径向位置是″24mm″。在″G″点中,扇区号是″22E890h″,LPP地址是″FDD176h″,并且径向位置是变量″R0″μm(或″mm/1000″)。顺便说一下,L0层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G″点构成了本发明中的″由L0层的结束地址所示的点″的一个示例。
[0081] 另一方面,在上述相反方式之下,L1层的记录区位于″H″点至″I″点之间。具体地说,在相反方式中″H″点与″G″点相对应。在″H″点中,扇区号是″DD176Fh″,LPP地址是″022E89h″,并且径向位置是变量″R1″μm。顺便说一下,L1层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构成了本发明中的″由L1层的起始地址所示的点″的一个示例。在″I″点中,将径向位置例如设置为″24.08mm″以使L1层的记录区减少诸如80μm这样的预定余量。由于径向位置的设置,因此扇区号是″FCD99Fh″,并且LPP地址是″003266h″。顺便说一下,可通过介质厂商将″I″点设置为L1层中的数据区的结束位置。
[0082] 特别是,在该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上,将与偏移量(偏差量)有关的偏移信息预先记录到上述控制数据带CDZ中,其中偏移量(偏差量)表示L0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G″点与L1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之间的径向位置的差值。该实施例中的″偏移信息″在这里是通过预定线性函数转换的地址偏移值以便根据偏移量(偏差量)来唯一地确定它(即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通过作为预定线性函数的下述公式(1)来表示偏移量(偏差量)(变量″x:R0-R1″)与地址偏移值(变量″α″)之间的相关性。
[0083] α=87.092x-29.658 ……(1)顺便说一下,可从实验上、经验上、或理论上获得公式(1)表示的预定线性函数,或者例如可通过仿真来获得预定线性函数。具体地说,可将其构造成采用(i)下述一个地址偏移值与(ii)下述另一地址偏移值的平均值,通过预定线性函数的公式(1),所述一个地址偏移值是根据(i-1)L0层中的上述最外圆周位置″G″点(L0层的上述结束)与(i-2)L1层中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L1层的上述起始)之间的偏移量(偏差量)而获得的,所述另一地址偏移值是根据(ii-1)L0层中的最内圆周位置″F″点与(ii-2)与″F″点相对应的L1层中的″K′″点之间的偏移量(偏差量)获得的。或者,通过利用通过两个值获得的另一类型的线性(或一阶)表达式来分别计算从内位置至外位置的任一点的地址偏移值。更具体地说,不但可根据L0层中的上述最外圆周位置″G″点(L0层的上述结束)与L1层中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L1层的上述起始)之间的偏移量(偏差量)来获得预定线性函数,而且还可根据L0层中的最内圆周位置″F″点与和″F″点相对应的L1层中的″K′″点之间的偏移量(偏差量)通过仿真等等来获得预定线性函数。
[0084] 回到对图5的说明。
[0085] 因此,将″G″点与″H″点之间的径向位置的差值″R0-R1″μm代入变量″x″,并且由用于表示计算结果的″α″来表示地址偏移值。通过随后所描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来计算或者获得计算的地址偏移值,并且根据地址偏移值来计算L1层中的记录起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的适当地址。顺便说一下,地址偏移值是以扇区号为单位或者以一个ECC块(=16扇区)为单位给出的。更具体地说,在偏移量(偏差量)是80μm的情况下,如果将″x=80″代入公式(1),那么″α=6937(扇区)″、以一个ECC块(16扇区)为单位则为″α=434(ECC块)″、并且十六进制数表示则为″α=1B2h(ECC块)″。
[0086] 此外,例如还可以通过阶跃函数而不是通过作为预定线性函数的线性函数来表示偏移量(偏差量)与地址偏移值之间的相关性。更具体地说,如果偏移量(偏差量)是0至100μm,那么将地址偏移值例如设置为4325个扇区。如果偏移量(偏差量)是101至200μm,那么将地址偏移值例如设置为13034个扇区。如果偏移量(偏差量)是201至
300μm,那么将地址偏移值例如设置为21743个扇区。可按照这种方式给出地址偏移值。因此,在将与偏移量(偏差量)有关的偏移信息记录到两层型光盘上中,能够给予信息记录介质的厂商对偏移量(偏差量)进行检测的准确度的一定程度的容许范围。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可给出会引起偏移量(偏差量)的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各因素被证实是(i)如果单切割装置(激光切割装置)制备stampa,预格式地址在径向位置上的误差;(ii)由于切割装置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在径向位置上的离差;(iii)如果单切割装置(激光切割装置)制备衬底,基底(金属模具)的收缩误差;以及(iv)由于注塑机器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基底(金属模具)的收缩比的离差。
[0087] 如上所述,即使信息记录介质的厂商会造成两层型光盘上的偏移量(偏差量),也可将与偏移量(偏差量)有关的偏移信息预先记录到控制数据带CDZ中,或者将其存储(存贮)在驱动器(或者信息记录装置)的存储区中。或者,将通过预定线性函数对图5中的″R0-R1″μm进行转换获得的地址偏移值″α″预先记录到控制数据带CDZ中,或者将其存储(存贮)在驱动器的存储区中。因此,通过随后所描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根据偏移信息″α″可准确地得知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通过使诸如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这样的各个记录区布置在L0层和L1层中的适当位置,可更准确且有效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顺便说一下,随后对记录操作的详情进行讨论。
[0088] 顺便说一下,根据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它是在半径为58.1mm的情况下当预定余量是80μm时的示例;然而,还可将它设置为另一值,例如在半径为58.6mm的情况下预定余量可以是105μm。在这里参考图15,对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预定余量是另一值时的另一示例进行讨论。图15给出了在预定余量是105μm时的信息记录介质。根据图15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在上述相反方式之下,L0层的记录区位于″F″点至″G″点之间。具体地说,在″F″点中,扇区号是″030000h″,LPP地址是″FFCFFFh″,并且径向位置是″24mm″。在″G″点中,扇区号是″22EF5Fh″,LPP地址是″FDD10Ah″,并且径向位置是变量″R0″μm。顺便说一下,L0层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G″点构成了本发明中的″L0层的结束地址所示的点″的另一示例。
[0089] 另一方面,在上述相反方式之下,L1层的记录区位于″H″点至″I″点之间。具体地说,在相反方式下″H″点与″G″点相对应。在″H″点中,扇区号是″DD10A0h″,LPP地址是″022EF5h″,并且径向位置是变量″R1″μm。顺便说一下,L1层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构成了本发明中的″L1层的起始地址所示的点″的另一示例。在″I″点中,例如,将径向位置设置为″24.105mm″以使L1层的记录区例如减少105μm的预定余量。由于径向位置的设置,因此扇区号是″FCCD5Fh″并且LPP地址是″00332Ah″。
[0090] 特别是,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中,将与偏移量(偏差量)有关的偏移信息预先记录到上述控制数据带CDZ中,其中如上所讨论的偏移量(偏差量)表示L0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G″点与L1层中的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位置″H″点之间的径向位置的差值。该实施例中的″偏移信息″在这里是通过预定线性函数转换的地址偏移值以便根据偏移量(偏差量)来唯一地确定它。更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通过作为预定线性函数的上述公式(1)来表示偏移量(偏差量)(变量″x:R0-R1″)与地址偏移值(变量″α″)之间的相关性。
[0091] 因此,将″G″点与″H″点之间的径向位置差值″R0-R1″μm代入变量″x″,并且由用于表示计算结果的变量″α″来表示地址偏移值。通过随后所描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来计算或获得计算的地址偏移值,并且根据地址偏移值来计算L1层中的记录起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的适当地址。顺便说一下,地址偏移值可以是以扇区号为单位或者以一个ECC块(=16个扇区)为单位来表示的。更具体地说,如果在半径是58.6mm的情况下偏移量(偏差量)是105μm,那么在半径为58.1mm的情况下偏移量(偏差量)是105.8μm。此后,如果将″x=105.8″代入公式(1),那么″α=9184(扇区)″、以一个ECC块(16个扇区)为单位则为″α=574(ECC块)″、并且以十六进制数则为″α=23Eh(ECC块)″。
[0092] (2)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接下来,参考图7至图10,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结构与操作进行详细地讨论。特别是,第一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被应用到用于光盘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上的示例。
[0093] (2-1)基本结构首先,参考图7,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300的基本结构以及主计算机400进行讨论。图7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以及主计算机的方框图。顺便说一下,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用于将记录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功能以及用于对记录在光盘100上的记录数据进行重放的功能。
[0094] 参考图7,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内部结构进行讨论。该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在用于驱动的CPU(中央处理单元)305的控制之下将信息记录到光盘100上并且读取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
[0095]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光盘100;光学拾取器301;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地址检测设备303;地址操作设备304;CPU(驱动控制设备)305;主轴电机306;存储器307;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以及总线309。
[0096] 主计算机400具有:CPU(主控制设备)401;存储器402;操作控制设备403;操作按钮404;显示面板40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406;以及总线407。
[0097] 特别是,可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构造成通过使具有诸如调制解调器这样的通讯设备的主计算机包含在同一机壳中而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或者,具有诸如i-Link这样的通讯设备的主计算机400的CPU(主控制设备)401可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和总线309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直接控制,从而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0098] 光学拾取器301对光盘100执行记录/重放,并且具有半导体激光设备、透镜等等。更具体地说,当重放时光学拾取器301使诸如激光束这样的光束照射在光盘100上以作为具有第一功率的读取光,并且当记录时以作为具有第二功率的写入光,同时对其进行调制。
[0099] 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对光学拾取器301和主轴电机306进行控制,从而对光盘100执行记录/重放。更具体的说,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例如具有:激光二极管(LD)驱动器、前置放大器等等。激光二极管(LD驱动器)驱动器对位于光学拾取器301上的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设备进行驱动。前置放大器对光学拾取器301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即对光束的反射光进行放大,并且输出放大的信号。更具体的说,在OPC处理时,在CPU 305之下,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与未示出的定时信号发生器等等一起用于对位于光学拾取器301中的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设备进行驱动,以便通过OPC(最佳功率控制)模式的记录和重放处理来确定最佳激光功率。特别是,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与光学拾取器301一起构成了本发明的″写入设备″的一个示例。
[0100] 地址检测设备303从包括有预格式地址信号等等的且由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输出的重放信号中检测出光盘100上的地址(地址信息)。此外,可将地址检测设备303构造成对预先记录在控制数据带中的偏移信息进行检测。因此,地址检测设备303构成了本发明的″获得设备″的一个示例。
[0101] 地址操作设备304对检测的地址执行诸如加上或减去地址偏移值这样的操作或计算。特别是,地址操作设备304构成了本发明的″计算设备″的一个示例。
[0102] CPU(驱动控制设备)305通过经由总线357向各个控制设备发出指令来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特别是,CPU 305根据地址操作设备304操作的或计算的地址来确定各个记录区的位置。此后,CPU 305对信息记录/重放设备302进行控制以将各种记录信息记录到所确定的各种记录区中。此外,将用于使CPU 305进行操作的软件或固件存储到存储器307中。特别是,CPU 305是本发明的″控制设备″和″判断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
[0103] 主轴电机306用于使光盘100旋转及停止,并且当对光盘进行存取时进行操作。更具体地说,将主轴电机306构造成在来自未示出的伺服单元等等的主轴伺服之下使光盘
100以预定速度旋转并停止。
[0104] 存储器307用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上的整个数据处理和OPC处理等等中,该存储器包括有用于记录/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当将数据转换成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上可使用的数据时用作中间缓冲的区域等等。此外,存储器307具有:ROM区,该ROM区中存储有作为记录设备的用于执行操作的程序,即存储有固件程序;缓冲器,用于临时存储记录/重放数据;RAM区,该RAM区中存储有固件程序等等进行操作所需的参数;等等。特别是,将上述偏移量(偏差量)以及与根据偏移量(偏差量)计算的地址偏移值等等有关的偏移信息存储(存贮)在存储器307中。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存储设备″的一个示例是由存储器307构造而成的。
[0105]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对相对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而言来自外部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将其存储到存储器307上的数据缓冲器中以及使其从该数据缓冲器输出。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将下述外部主计算机400(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主机)发出的驱动控制命令传送到CPU 354,所述外部主计算机400通过诸如SCSI和ATAPI这样的接口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相连。此外,按照相同的方式,主计算机400也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来传送并接收记录/重放数据。
[0106] 主计算机400中的CPU(主控制设备)401、存储器402、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406、以及总线407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中的相应构件基本上相同。
[0107] 特别是,操作控制设备403接收操作指令且对主计算机400执行显示,并且通过操作按钮404将诸如用于记录或重放的指令这样的指令传送到CPU 401。CPU 401根据来自操作控制设备403的指令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406将控制命令传送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从而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按照相同的方式,CPU401将下述命令传送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所述命令请求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将操作状态传送到主机。通过此,可识别出诸如记录期间和诸如重放期间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以便CPU 401通过操作控制设备403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输出到诸如荧光管和LCD这样的显示面板405。
[0108] 如上所说明的,通过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与主计算机400组合在一起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示例是诸如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记录和重放的记录器设备这样的家庭设备。该记录器设备将来自广播接收调谐器和外部连接终端的视频信号记录到盘片上,并且将从盘片重放出的视频信号输出到诸如电视这样的外部显示设备。在CPU 401上,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程序来执行作为记录器设备的操作。此外,在另一特定示例中,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盘片驱动器(必要时以下称为″驱动器″),并且主计算机400是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诸如个人计算机这样的主计算机和驱动器通过诸如SCSI和ATAPI这样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406)相连,并且诸如写软件这样的安装在主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对盘片驱动器进行控制。
[0109] (2-2)操作原理接下来,参考图8至图10,并且必要时参考上述图6和图7,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操作原理进行讨论。图8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流程图。图9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执行的对移动的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0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根据诸如上述地址偏移值″α″的偏移信息来计算下述地址的原理示意图,所述地址用于适当地表示与L0层中的预定点(或第一地址点)相对应的L1层中的预定点(或最后地址点)。
[0110] 如图8所示,例如,响应于送至光盘100的最终化指令或者用于获得最佳记录激光功率的指令,作为初始操作,上述地址检测设备303在CPU(驱动控制设备)305的控制之下对预先记录在例如控制数据带中的偏移信息进行检测。同时,地址检测设备303对盘片厂商确定的L0层中的数据区102-0的最外圆周端部的地址″X″进行检测(步骤S101)。
[0111] 此后,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上述地址操作设备304计算用于表示图9所示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步骤S102)。更具体地说,按照光盘一次记录方式等等,CPU 305将用户指定的要记录的信息的数据量分配到L0层和L1层中,并且计算L0层中的其内实际记录信息的数据区102-0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Y″。
[0112] 回到图8中,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地址操作设备304计算图9所示L1层中的地址″Y′″(步骤S103),该地址″Y′″表示与地址″Y″所示的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内圆周端部相同的径向位置。具体地说,地址操作设备304通过执行对下述地址″Y″的预定操作或计算来计算L1层的地址″Y′″,所述地址″Y″表示在步骤S102中计算的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内圆周端部。地址″Y′″是通过以下公式(2)来计算的。
[0113] Y′=inv(Y)-α ……(2)顺便说一下,″inv″是用于执行补数操作的函数。
[0114] 通常,如图10所示,根据上述地址偏移值″α″来计算用于适当地表示与L0层中的预定点相对应的L1层中的预定点的地址。更具体地说,如果与L0层中的径向位置″R1a″(mm:毫米)相对应的扇区号等等的地址是″X1″,那么通过以下公式(3)来计算与L1层中的径向位置″R1a″(mm)相对应的地址″X1′″。
[0115] X1′=inv(X1)-α ……(3)公式(3)也适用于例如位于径向位置″R1a″(mm)的外圆周侧的径向位置″R2a″(mm)。因此,如果与L0层中的径向位置″R2a″(mm)相对应的地址是″X2″,那么通过以下公式(4)来计算与L1层中的径向位置″R2a″(mm)相对应的地址″X2′″。
[0116] X2′=inv(X2)-α ……(4)顺便说一下,如图6所示,公式(2)至(4)中的″α″可以是固定地址偏移值,或者可以是下述可变地址偏移值,该可变地址偏移值是取决于通过仿真等等的径向位置的变量。
[0117] 再次回到图8,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可布置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步骤S104)。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判断用于表示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是否叠加在用于表示固定中间区104-0(104-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之上。更具体地说,通过以下公式(5)来计算用于表示L1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1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Z′″。
[0118] Z′=inv(Y)-α-β-γ ……(5)顺便说一下,″β″表示与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数据量相对应的扇区号。更具体地说,可将2(KB:千字节)转换成1个扇区。或者,可将32(KB)转换成1个ECC块。此外,″γ″表示与L0层或L1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数据量相对应的扇区号。
[0119] 另一方面,用于表示L1层中的数据区102-1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是在步骤S101中所检测到的例如由盘片厂商所确定的L0层中的数据区102-0的最外圆周端部的地址″X″的补数,因此通过以下公式(6)来计算该地址。
[0120] Inv(X) ……(6)顺便说一下,L1层中的数据区102-1的外圆周端部与固定中间区104-1的内圆周端部相邻,因此二者的地址被认为是几乎或完全相同。
[0121] 从而,以下公式(7)示出了这样一种条件,即用于表示L1层中的灵活的ODTA107f-1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不叠加在用于表示固定中间区104-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之上。
[0122] inv(Y)-α-β-γ≥Inv(X) ……(7)按照相同的方式,以下公式(8)示出了这样一种条件,即用于表示L0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0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不叠加在用于表示中间区104-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之上。
[0123] Y+β+γ≤X-α ……(8)顺便说一下,如果图9中的用于表示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的两条直线具有相同斜率,那么公式(7)和公式(8)是指相同条件。此外,即使由ECC块而不是扇区号给出了地址,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可通过相同算法来推得条件方程。
[0124] 更具体地说,如果代入上述″α=1B2h(十六进制数表示)″、″β=440h″、以及″γ=444h″,那么可获得以下公式(7a)和公式(8a)。
[0125] inv(Y)-A36h≥Inv(X) ……(7a)Y+A36h≤X ……(8a)再次回到图8,作为步骤S104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可布置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也就是说,如果满足公式(8)所示的条件(步骤S104:是),那么将缓冲数据记录在移动的中间区104s-0中(步骤S105)。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移动的中间区104s-0是由地址″Y+1″至地址″Y+β=Y+440h″形成的。另一方面,在L1层中,移动的中间区104s-1是由地址″Inv(Y)-1″至地址″Inv(Y)-α-β=Inv(Y)-5F2″形成的。如上所述,用于表示L1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是用于表示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的补数。此外,将L0层和L1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和104s-1的外圆周端部上的径向位置设置成相同。
[0126] 此后,确保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区域。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确保灵活的ODTA 107f-0的区域在地址″Y+β+1=Y+441h″至地址″Y+β+γ=Y+884h″中。另一方面,在L1层中,确保灵活的ODTA 107f-1在地址″Inv(Y)-α-β-1=Inv(Y)-5F3h″至地址″Inv(Y)-α-β-γ=Inv(Y)-A36h″中。如上所述,(i)L0层中的灵活的ODTA107f-0的内圆周端部与外圆周端部以及(ii)L1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1的内圆周端部与外圆周端部之间,将径向位置设置成基本上且分别相同。
[0127] 在对上述公式(7a)和(8a)进行说明的段落之后,给出了如果预定余量是80μm情况下的实施例。在预定余量是105μm时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说,如果代入上述″α=23Eh″,″β=440h″,以及″γ=443h″,那么可获得以下公式(7b)和公式(8b)。
[0128] inv(Y)-AC1h≥Inv(X) ……(7b)Y+AC1h≤X ……(8b)[0129] 在这里再次回到图8中,作为步骤S104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可布置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也就是说,如果满足公式(8)所示的条件(步骤S104:是),那么将缓冲数据记录在移动的中间区104s-0中(步骤S105)。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移动的中间区104s-0是由地址″Y+1″至地址″Y+β=Y+440h″形成的。另一方面,在L1层中,移动的中间区104s-1是由地址″Inv(Y)-1″至地址″Inv(Y)-α-β=Inv(Y)-67E″形成的。如上所述,用于表示L1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是用于表示L0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的补数。此外,将L0层和L1层中的移动中间区104s-0和104s-1的外圆周端部上的径向位置设置成相同。
[0130] 此后,确保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区域(步骤S106)。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确保灵活的ODTA 107f-0的区域在地址″Y+β+1=Y+441h″至地址″Y+β+γ=Y+883h″中。另一方面,在L1层中,灵活的ODTA 107f-1是由地址″Inv(Y)-α-β-1=Inv(Y)-67Fh″至地址″Inv(Y)-α-β-γ=Inv(Y)-AC1h″形成的。如上所述,将L0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0的内圆周端部和外圆周端部以及L1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1的内圆周端部和外圆周端部上的径向位置设置成基本相同。
[0131]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04的判断结果,如果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无法布置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公式(8)所示的条件(步骤S104:否),那么将缓冲数据记录在中间区104-0(104-1)中(步骤S107)。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中间区104-0是由地址″X+1″至地址″X+β″形成的。另一方面,在L1层中,中间区104-1是由地址″Inv(X)-1″至地址″Inv(X)-α-β″形成的。顺便说一下,例如,如果通过压印的凹坑以及激光的照射等等预先形成了中间区104-0(104-1),那么可省略步骤S107。
[0132] 此后,确保ODTA 107-0(107-1)的区域(步骤S108)。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确保ODTA 107f-0的区域在地址″Y+β+1″至地址″X+β+γ″中。另一方面,在L1层中,确保ODTA 107-1在地址″Inv(X)-α-β-1″至地址″Inv(X)-α-β-γ″中。顺便说一下,如果预先确保了ODTA 107-0(107-1),那么可省略步骤S108。
[0133] 从而,根据该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根据偏移信息可准确地得知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使诸如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这样的各个记录区布置在L0层和L1层中的适当位置可更准确且有效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
[0134] 此外,不必执行复杂的控制以便确定移动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的区域。其结果是,还可降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记录操作所需的时间长度。此外,可确定位置,更简单地说,以便不使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叠加在固定的中间区和ODTA上。
[0135] (3)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的操作和效果的研究接下来,参考图11和图12,考虑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的操作和效果。图11给出了比较示例中的两个信息记录介质中的L0层中的第一预定位置与和该第一预定位置的地址相对应的L1层中的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差值的示意图。图12给出了通过比较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中间区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
[0136] 如图11所示,L0层中的第一预定位置与和该第一预定位置的地址相对应的L1层中的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差值根据光盘的厂商、光盘类型或光盘个体而变。更具体地说,例如,在盘片制造商A的情况下,L1层中的下述地址″Inv(X)″所示的径向位置是″R′″,所述地址″Inv(X)″通过补数关系而与L0层中的地址″X″相关联,并且在制造商B的情况下是″R″″。因此,如果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根据与盘片制造商是B的情况下的径向位置″R″″相对应的偏移信息来适当地执行记录操作等等,那么不能准确地得知盘片制造商A制造的光盘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如图12所示,在比较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用于表示L0层中的灵活的ODTA 107f-0的外圆周端部的地址叠加在用于表示中间区104-1的内圆周端部的地址之上。
[0137] 与此相反,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根据偏移信息可准确地得知L0层和L1层中的地址与径向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使诸如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这样的各个记录区布置在L0层和L1层中的适当位置可更准确且有效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
[0138] (4)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4-1)操作原理接下来,参考图13和图14,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操作原理进行讨论。顺便说一下,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基本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图13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的中间区等等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等等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图14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执行的对移动的中间区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以及用于确保或保留灵活的ODTA的区域确保操作的原理示意图。
[0139] 如图13所示,作为上述步骤S104的结果,如果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可布置移动的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也就是说,如果满足公式(8)所示的条件(步骤S104:是),那么进一步计算数据量(步骤S201),其中数据量与下述空白区相对应,所述空白区存在于中间区104-0(104-1)与布置有移动中间区104s-0(104s-1)和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区域之间。
[0140] 此后,对移动中间区104s-0(104s-1)中的根据与在步骤S201计算的空白区相对应的数据量而增加的缓冲数据进行记录(步骤S202)。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移动中间区104s-0是由地址″Y+1″至地址″Y+β+β′″形成的。特别是,″β′″是通过将与空白区相对应的数据量的一部分例如转换成扇区号等等的地址获得的值。顺便说一下,可将″β′″设置成″0:零″,并且将与″β′″相对应的数据量分配给或分派给随后所述的灵活的ODTA 107f-0(107f-1)。另一方面,在L1层中,移动的中间区104s-1是由地址″Inv(Y)-1″至地址″Inv(Y)-α-β-β′″形成的。
[0141] 此后,确保根据与在步骤S201中计算的空白区相对应的数据量而扩展的灵活的ODTA 107f-0(107f-1)的区域(步骤S203)。更具体地说,在L0层中,确保扩展的灵活的ODTA 107f-0的区域在地址″Y+β+β′+1″至地址″Y+β+β′+γ+γ′″中。另一方面,在L1层中,扩展的灵活的ODTA 107f-1是由地址″Inv(Y)-α-β-β′-1″至地址″Inv(Y)-α-β-β′-γ-γ′″形成的。
[0142] 从而,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使诸如移动的中间区和灵活的ODTA这样的各个记录区布置在L0层和L1层中的适当位置。还可对各个记录区的大小(数据量)进行调节。因此,可消除记录区的浪费,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记录操作和区域确保操作。
[0143] 具体地说,如果移动中间区的区域扩展了,那么可使信息记录装置(盘片驱动器)的光学拾取器的记录/重放操作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灵活的ODTA的区域扩展了,那么可更频繁地执行功率校准以确定最佳记录功率。因此,可使信息记录装置(盘片驱动器)的记录操作更稳定。
[0144] 在该实施例中,将诸如两层型DVD-R或DVD+R以及DVD-RW或DVD+RW这样的一次写入型或可重写型光盘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来说明。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三层型这样的多层型光盘上。此外,还可应用于诸如使用蓝色激光以进行记录/重放的盘片这样的大容量记录介质上。
[0145]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将诸如DVD-R记录器和DVD+R记录器这样的用于附加记录或一次写入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作为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来说明。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DVD-R记录器和DVD+R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对诸如多层型光盘进行重新写入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上。此外,还可应用于使用蓝色激光以进行记录/重放的大容量记录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上。
[0146]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如果希望的话,在不脱离从权利要求和整个说明书中读出的本发明的本质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各种变化。均涉及这种变化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工业适用性[0147]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诸如DVD记录器这样的信息记录装置上。此外,例如还可应用于安装在用于消费或工业用途的各种计算机设备上的或能够连接到各种计算机设备的信息记录装置等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