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计算机线路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80009110.3

文献号 : CN19573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保罗·L·安德勒斯

申请人 : 数据驱动思拉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二个界面元件来自动加载必要的驱动程序及编码,从而便于从一个EDP向另一个EDP传输电子数据。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先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一个电缆、USB界面插头、软驱传输装置(软盘)、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电路元件及软件码。电子部件及软件应用程序处于电缆壳体单元内。各界面元件与电缆一端相接,从而可插入相应的EDP界面内。将该装置插入EDP界面内后,可自动触发内置软件,从而自动加载必要的编码,以便控制数据从一个EDP直接传输给另一个EDP。该系统将装置模拟成一个通过与另一个EDP耦合的USB端口界面来与EDP相接的外部装置,其采用它的FDD来传输数据,且采用接受EDP的数据存储空间作为串行总线端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在二个电子数据处理(EDP)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a)一个电缆壳体;

(b)一个电缆,从上述电缆壳体的二个点来延伸;

(c)一个处于上述电缆壳体内的固体板,其中,该固体板与上述电缆相接;

(d)一个处理器及存储器芯片,安装在上述固体板上;

(e)一个第一EDP界面,处于上述电缆的第一终端上;

(f)一个第二EDP界面,处于上述电缆的第二终端上;

其中,将第一EDP界面插入第一EDP装置,并将第二EDP界面插入第二EDP装置后,该装置将存储于上述存储器芯片内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码自动装入上述EDP装置内并执行,所述的第一EDP装置和第二EDP装置均将该装置识别成相应的外围存储型装置,且分别在第一EDP装置和第二EDP装置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上显示出对应的驱动符和识别符,其中,当用户通过一个EPD装置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将所需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的驱动符和识别符时,上述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码控制从该EDP装置向另一个EDP装置直接传输和存储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安装于上述固体板上的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存储器芯片是闪速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EDP装置之间传输所选择的数据时,分别采用各EDP装置的现有操作系统及用户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第一EDP界面可以是下列之一: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插头;

一个IEEE-1394插头;

一个可与3.5”软盘驱动器兼容的软盘,其中,软盘包括一个处于电路板上且与上述电缆相接的控制器,以及一个与控制器相接的磁转换器,其通过软盘驱动器的读/写头来传输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第二EDP界面可以是下列之一: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插头;

一个IEEE-1394插头;

一个可与3.5”软盘驱动器兼容的软盘,其中,软盘包括一个处于电路板上且与上述电缆相接的控制器,以及一个与控制器相接的磁转换器,其通过软盘驱动器的读/写头来传输数据。

7.一种在二个电子数据处理(EDP)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第一EDP界面插入第一EDP装置,并将第二EDP界面插入第二EDP装置,其中,第一及第二EDP界面由电缆来连接,该电缆从电缆壳体的二个点来延伸,其中,上述电缆壳体包括一个与上述电缆相接的固体板,而且处理器及存储器芯片安装于上述固体板之上;

(b)在将第一EDP界面插入第一EDP装置,并将第二EDP界面插入第二EDP装置后,将存储于上述存储器芯片内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码自动装入上述第一及第二EDP装置内并执行,所述的第一EDP装置和第二EDP装置均将该装置识别成相应的外围存储型装置,且分别在第一EDP装置和第二EDP装置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上显示出对应的驱动符和识别符,其中,当用户通过一个EPD装置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将所需的数据复制到所述的驱动符和识别符时,上述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码控制从该EDP装置向另一个EDP装置直接传输和存储该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还包括在第一EDP装置及第二EDP装置中自动选择驱动器,其中,上述被选择的驱动器用于发送及接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及第二EDP界面的至少一个通过3.5英寸软盘驱动器的读/写头来传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读/写头自动设置从而从磁道00来读取。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还包括从一个EDP装置向另一个EDP装置的驻留操作系统的文件目录发送一个存储文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可以在二个EDP装置之间单向或双向传输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分别利用各EDP装置的现有操作系统及用户界面,在EDP装置之间传输所选择的数据。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送装置领域,其在二个采用标准EDP界面的电子数据处理(EDPs)机器或装置之间建立数据链路。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内置码且基于电缆的数据传送系统,从而自动地从一个采用标准EDP连接界面的EDP向另一个EDP转移数据。

背景技术

从一个电子数据处理装置(EDP)向另一个装置传送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向软盘、激光盘(CD)、闪存盘或外部数据存储装置复制数据。还有一些软件程序及也可用来管理数据传送过程,其采用电缆或利用标准并行端口、串行端口、USB、PCMCI或其它网络(以太网或电话线)界面的无线连接方式。这些方法需要建立并管理网络。
除了针对采用标准EDP读/写装置的诸如软盘装置(FDD)的数据存储盘的数据复制功能之外,几乎所有的上述方法均需要手动安装及配置装置或管理数据传送的程序。
当前的电缆及无线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专家来安装及配置装置及相关的软件应用程序,从而管理装置并执行所需的数据传送,这样便远远超过计算机用户的一般能力。尤其是,传统技术中的数据传送系统不能自动进行装载、执行和配置必要的编码,以便于在二个EDP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因此,希望有一种装置,其可自动装载必要的驱动程序及编码,从而便于在二个采用标准EDP连接界面的EDP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二个界面元件来自动加载必要的驱动程序及编码,从而便于从一个EDP向另一个EDP传输电子数据。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先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一个电缆、USB界面插头、FDD传输装置(软盘)、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电路元件及软件码。电子部件及软件应用程序处于电缆壳体单元内。各界面元件与电缆一端相接,从而可插入相应的EDP界面内。将该装置插入EDP界面内后,可自动触发内置软件,从而自动加载必要的编码,以便控制数据从一个EDP直接传输给另一个EDP。该系统将装置模拟成一个通过与另一个EDP耦合的USB端口界面来与EDP相接的外部装置,其采用它的FDD来传输数据,且采用接受EDP的数据存储空间作为串行总线端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系统式装置,其采用闪存存储器来自动装载编码并执行文件。该方法在二个EDP之间取代当前的数据传送方法,其需要三个独立的物理部件,即,电缆、软件及外围装置(或模拟装置)。通过采用可编程存储器阵列(闪速存储器),并采用由EDP上的USB端口提供的电源,从而向处理器及存储器供电,便无需向各EDP手动装入软件。
本发明可减少采用基于电缆的数据传送系统所需的步骤。通过采用FDD,可以进行针对没有USB端口的EDP的数据传送,这对于从旧EDP来传送数据文件是有益的。本发明还可降低手动软件应用程序装入及配置的复杂性,它可提供一种可用于非专业性普通用户的低成本数据传送系统。由于由USB端口来提供电流,因而无需外部电源、内部电池或内部电流发生器,从而可进一步减小本发明的成本。此外,本发明是一种不可限量的操作系统(OS),数据传送容量只受限于接受被传送数据的EDP的可用数据存储容量。
通过将目标EDP模拟成一个与源EDP相接的外围存储装置,可使装置成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即插即用”的数据传送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性如权利要求所述。对于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及目的和优点,请参见下列实施方式说明及附图,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3.5”FDD盘;
图2表示与一个FDD软盘组件相接的二个EDP;
图3A是本发明的FDD软盘界面的俯视图;
图3B是FDD软盘的仰视图;
图4是FDD软盘的内部配置示例;
图5表示在一端与软盘相接的电缆壳体单元及另一端的A型标准USB插头的结构;
图6表示本发明的软盘,其通过标准的3.5”FDD外部界面来插入EDP201内;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装入过程总流向图;
图8A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USB插头;
图8B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一端配用USB插头,而在另一端则配用IEEE-1394插头;
图8C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IEEE-1394插头;
图8D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FDD界面;
图8E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一端配用FDD界面,而在另一端则配用IEEE-1394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缆的数据传送装置,该装置包括内置电子件,其采用闪速存储器来自动装入驱动程序及编码,从而便于利用标准的电子数据处理(EDP)连接界面来传送数据。
通用串行总线(USB)界面实际上已成为外围装置的连接界面标准,而且已在新EDP的制造中被采用。USB规格具有内置功能性,从而使外围扩展更具有用户友好性,从而可提供一种用于与EDP相接的电缆模式。这些特性包括USB相容外围设备的自我识别、使功能与驱动程序自动匹配、使外围装置可动态连接以及可重新配置。USB规格还包括数据流模式,其所提供的结构可对数据从主平台向装置(管路)端点的传送进行管理。USB规格需要在采用总线的外围装置与主机之间进行电连接及物理连接。USB界面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可提供5伏500毫安电源,对串行及并行端口界面而言,与115kbits/s的装置相比,可对高速USB装置提供高达480Mb/s的信号。
在从一个EDP向采用USB规格的另一个EDP传送数据中,一般采用电缆,作为EDP(A型连接器)的标准USB端口与另一个EDP的USB兼容外围装置(B型连接器)或另一个USB端口之间的传送媒体。在采用USB规格从一个EDP向另一个EDP传送数据中,需要建立或模拟外围型装置,从而利用内置的USB功能性。通常的做法是,装入并配置一个软件应用程序,从而装入相应的驱动程序,并提供必要的编码,以建立USB端点,从而管理基于电缆的外围装置。该过程一般包括在CD驱动器内装入一个激光盘,且装入并配置必要的应用程序及/或编码,但这样需要用户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与USB同样,IEEE-1394是一种外部总线标准,其采用双绞线来传送数据。它还提供电流,从而支持与外围设备兼容的即插即用或“热插入”。该标准的基本特性/功能性与USB相同,主要用来取代消费电子设备及个人计算机所用的大量I/O连接器。与USB同样,它支持同步装置这一概念,这种装置需要用于数据流的一定带宽。IEEE-1394被看作是一种高性能串行总线,其原因在于,它支持高于当前USB规格的数据传送率。它具有二种形式,即,1394a与1394b,后者可支持800Mbps的传送率,它是1394a的二倍。
IEEE-1394是一种分层传送系统。当前的标准规定为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及会话层。物理层提供IEEE-1394总线所需的信号。链路层从物理层接受原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1394分组格式。会话层从链路层接受分组,并将其提供给应用程序。
由于IEEE-1394具有较高的数据传送率及各种数字信号的多工能力,因而它被用作大数据量传送的标准,尤其是需要实时传送大量数据的设备,比如压缩视频及数字音频设备。IEEE-1394界面被用于个人EDP机器的制造中。
软盘驱动器(FDDs)在目前已用于EDP的制造中。EDP的当前标准是采用3.5”软磁盘的FDD。本发明涉及的标准FDD的重要特性在于它的读/写头,它用于在写入磁盘时将二进制数据转化成电磁脉冲,而在从磁盘读出时则相反。然而,由于激光盘(CD)及数字通用盘(DVD)的出现,因而作为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正常技术生命周期,FDD正在被淡出。
FDD一般被用于向EDP的存储器装入新的软件应用程序,或者向软盘装入数据,从而进行存储或数据传送。FDD还用于为EDP操作系统建立“引导盘”。导致FDD被废弃的主要缺点之一在于:可存储到标准软盘上的数据量受到限制,而且传送率较低。
可与FDD的标准读/写头相接的部件采用智能软盘。它采用一种基于天线的由FDD读/写头产生的电磁脉冲收发器的磁收发器来建立物理传送界面。然而这些部件没有从一个EDP向另一个EDP传送数据的自动处理及传送媒体。这种基于智能软盘的技术用于通过FDD读/写头机构,为智能卡(比如医用智能卡及各种外围存储器卡)而向主EDP提供界面。当前的智能软盘技术还有许多其它不足,包括:需要安装电压发生器及/或电池,从而提供必要的电流,以便驱动必要的附件及控制器,而且还没有针对任何当前标准EDP界面的界面,包括USB规格。其它不足包括:在使用之前,需要装入并配置软件应用程序,而且不能自动地发现插入智能软盘界面的外围设备或插头。
闪速存储器采用可编程且基于门阵列的存储器模块,它是一种较新型的固态技术。这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电子芯片也可被擦除。闪速存储器芯片的内部是一个阵列组,在阵列组的各相交点有二个晶体管。一层氧化薄层将二个晶体管隔开。一个晶体管是浮动门,另一个晶体管是控制门。可通过施加电场即高电压电荷,来控制闪速存储器芯片内的电子。闪速存储器采用电路内接线方式,来向整个芯片提供该电场,或者向预定的部分即程序块提供电场。可对这些程序块编程,可以将其擦除并可重写。闪速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芯片,因为闪速存储器不是一次只擦除一个字节,而是可擦除一个程序块或整个芯片。
配有闪速存储器模块的外围设备的优点是:与传统的磁存储盘相比,成本不高,而且只需要少量电力。配有闪速存储器的大多数装置均利用一个标准EDP界面(比如,USB、PCMCIA等)来与主EDP相连,并采用低成本芯片来提供内置式数据存储媒体或向主EDP提供驱动程序,且利用分别装入的软件应用程序来管理装置。
参见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3.5”FDD兼容软盘。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方式中,数据传送装置100包括一个3.5”FDD兼容软盘101,它的电子部件与双绞电缆102相连接,该电缆又与电缆壳体103相连接。电缆壳体103包括附加电子部件,其安装在固态板/卡上,且通过双绞电缆102与A型USB插头104相连接。
图2表示用一个FDD兼容软盘组件连接的二个EDP。软盘101插入第一个EDP201的3.5”FDD210内,USB插头104插入第二个EDP202的USB端口界面220。通过现有的USB规格及EDP202所提供的功能性,USB界面可向装置100提供电流。双绞线电缆102还将电流提供给软盘101,从而为它的电子部件提供电能。
将数据传输装置100插入第二个EDP202的端口界面220内后,USB界面便从EDP202自动产生一个请求信号。电缆壳体单元103内的处理器及闪速存储器从EDP202对该请求做出应答,请求加载必要的驱动程序,并将装置100识别成一个外围存储型装置,且在EDP操作系统(OS)用户界面上显示出一个驱动符和识别符。电缆壳体单元103内的处理器向OS文件结构体发送一个存储文件夹,并在EDP202的OS用户界面上显示出来。在向EDP202自动加载驱动程序及编码的同时,电缆壳体单元103内的处理器及闪速存储器向软盘101(图4所示)的控制器303发出信号,从而启动驱动选择的自动加载过程,使头部与磁道00对齐,并设置针对第一EDP201的FDD210的传输速率。接下来,电缆壳体单元103内的处理器通过双绞电缆102及软盘101的电子部件,向EDP201的OS文件结构体发送一个存储文件夹,并在EDP201的OS用户界面上显示出文件。
在从第一个EDP201向第二个EDP202传输数据时,只需通过EDP201中的缺省OS用户界面向相应的FDD驱动符(通常是Drive A:)简单地复制所需的数据即可。数据流由EDP201内的FDD210以及软盘101的控制器303来调节,从而通过双绞电缆102流入电缆壳体单元103的电子部件内,并通过双绞电缆102及USB插头104流入EDP202的USB端口界面220。壳体单元103的USB控制器对EDP202的数据流进行管理,并将其引至所加载的文件夹。
传输率取决于所实施的形式,包括双绞电缆102的长度及质量、它的绝缘/屏蔽质量、EDP内处理芯片的处理速度、USB端口220的电流强度、电缆壳体单元103及软盘101的电子部件配置及模块类型。
参见图3A,该图表示本发明的软盘101的顶部。软盘101包括一个外壳体301,其保护电子部件及线路,它们处于软盘内部,并安装在与双绞电缆102相接的固体电路卡上。软盘101与标准的3.5”软盘的宽度(可能稍微宽一些)及长度大体相同。双绞电缆102的连接定位可取决于内部电子部件及软盘电路板的内部接线的配置形式。
写保护窗口302与标准3.5”软盘的写保护窗口的尺寸和形状及位置相同。写保护窗口302为开启式,包括非移动窗口或滑动器,从而该软盘可模拟一个备写软盘。
软盘101的外壳301在软盘朝向软盘壳体的内部的顶部还有一个开口303。当软盘101处于FDD内的插入位置时,开口303为顶部读/写头提供一个插入空间。
图3B表示软盘的底部。凹槽304与FDD的底部读/写头相配。在软盘101的中心,有一个圆形凹槽305,软磁盘可在此利用中心处的另一个更小更深的圆形凹槽306来驱动,从而与FDD的驱动器芯杆相适配。凹槽305、306的定位、形状及尺寸与标准的3.5”软盘相同。
图4表示本发明软盘101的内部配置示例。双绞电缆102与线路板相接,该线路板将双绞电缆连接到控制器401。控制器401通过双绞线102,对针对电缆壳体单元的数据流进行管理。控制器401还通过电连接的磁收发器402,来控制针对FDD的数据流,该收发器接收并发送针对FDD的读/写头的信号脉冲。读/写头处于凹槽304内,并与软盘101上的头部对齐,从而可将磁收发器402用作一个电磁脉冲信号天线收/发器,来模拟磁道00上的3.5”软盘。
图5表示在一端与软盘相接的电缆壳体单元及另一端的A型标准USB插头的结构。电缆壳体单元103包括一个固体线路板/卡配置,含有一个微处理器501、存储器(闪速型)502及一个USB控制器503,其将线路板及电子部件连接到双绞电缆102上。处理器501与线路板相接,从而可相对软盘控制器401及USB控制器503来收发信号,并可从EDP上的USB端口界面接收电流。闪速存储器502模块是一种浮动门阵列型模块,包括当将装置插入第一及第二EDP时执行应用负荷及驱动器安装初置所需的全部编码。如上所述,USB控制器503利用标准USB规格及功能性来管理数据流,并与第二EDP交互作用。
图6表示本发明的软盘101,其通过标准的3.5”FDD外部界面来插入EDP201内。它表示内部界面,其中,软盘101处于插入位置,FDD顶部支臂组件601保持处于软盘凹槽内的读/写头602。FDD603的内部控制由软盘控制器604来提供,它对FDD603与内部处理器及EDP201存储器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管理。所有的FDD装置均有这些部件。
图7是本发明的自动装入过程总流向图。在该过程中,执行电缆壳体单元内装置的存储器内置软件编码。在该过程的开始,在第一EDP的FDD界面内插入软盘,并在第二EDP的USB端口界面内插入USB插头,从而使自动装入过程初置(步骤701)。USB端口界面向装置提供电力,从而对电缆壳体单元及软盘内的处理器及其它电子部件加电。开始执行软件码后,将启动对各EDP装入必要的文件、驱动程序及编码这二个并行处理(步骤702)。
当响应由第二EDP产生的请求并发送将装置识别为外围装置的应答及必要的驱动程序后,便开始第一处理流(步骤703)。自动装入驱动程序后,将建立一个驱动符,其显示在EDP的将装置识别为外围装置的OS用户界面上(步骤704)。该装置接下来向EDP OS的文件结构体发送文件夹,并将其作为涉及数据传输系统装置的文件来显示(步骤705)。
利用缺省的FDD OS识别符,在第一个EDP上安装驱动程序,并向FDD发送将软盘识别为驱动器的信号,由此便开始第二处理流(一般显示为驱动器A: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步骤706)。装置接下来便向FDD盘控制器发送一个信号,从而将读/写头移动到磁道00上(步骤707)。软盘控制器将软盘模拟成一个磁道为00的软盘。数据传输率与通过磁收发器来向FDD的读/写头发送被控制器管理的信号的传输率相同(步骤708)。装置接下来向第一个EDP OS文件结构体自动传输一个文件夹,并将其作为涉及数据传输系统装置的文件来显示(步骤709)。
通过使用各机器的现有OS用户界面,在各EDP上开始数据传输处理,从而从一个机器向另一个机器复制并移动文件(步骤710)。
在从第二EDP向第一EDP复制数据时,用户向将驱动器识别为装置的驱动符复制数据(即A:)(步骤711)。复制过程与用户利用由EDP OS提供的基于字符的指令线用户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复制数据及文件的过程相同。当复制功能结束后,USB控制器便发送数据到电缆壳体单元,该单元将数据送给软盘控制器,软盘控制器接着将数据作为信号发送给读/写头,从而模拟软盘上的磁道00(步骤712)。第一个EDP的FDD从磁道00读取数据(步骤713),并将数据发送给在自动装入处理的第一步骤709中被送给第一个EDP的文件夹(步骤717)。
从第一EDP向第二EDP发送数据的过程与步骤711-713大致相反。从第一EDP向FDD驱动符复制所需的数据后,便开始该过程(步骤714)。同样,该过程与用采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复制数据及文件的过程相同。复制功能结束后,FDD软盘控制器便向磁道00写入数据(步骤715),通过磁变换器来收集数据,并通过电缆壳体单元由软盘控制器发送给USB控制器(步骤716)。USB控制器通过USB端口界面向第二EDP上的文件夹发送数据后,便结束数据传输过程(步骤717)。
在这二种复制过程中,EDP的用户采用由操作系统提供的相应机器上的现有用户界面。在缺省复制、移动及擦除过程之后,还从在步骤704及709中被置于EDP文件结构体内的存储文件夹,将被传输的数据移动到EDP上的所需位置上。利用本发明,可从一个EDP向另一个EDP传输的数据量只受接收所传输的数据的EDP全部可用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
除了上述利用3.5”FDD及USB界面的示例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还可采用IEEE-1394标准来实施。通过采用FDD、USB及IEEE-1394界面,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还有另外五种实施方式。
图8A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USB插头801、802;
图8B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一端配用USB插头811,而在另一端则配用IEEE-1394插头812;
图8C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IEEE-1394插头821、822;
图8D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两端配用FDD界面831、832,并采用插入各软盘的电池833、834,从而提供必要的电流,以便为控制器加电;
图8E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在电缆一端配用FDD界面841,而在另一端则配用IEEE-1394插头842。
USB及IEEE-1394界面可具有几乎相同的特性/功能性,可发送并处理来自外围设备的请求。(本发明装置模拟一个外围存储装置)。USB及IEEE-1394规格由独立的管理器来管理,但采用基于电缆的系统来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式是相同的。包含FDD界面的实施方式比USB及IEEE-1394更复杂,因为它需要通过FDD读/写头,并利用附加电子部件来传输、管理及控制数据。然而,由于附加电子部件处于软盘本体内,因而可制造出一体式电缆壳体单元,从而可支持所有的六种实施方式。这样,只有处于电缆端部的界面插头/装置发生变化,从而可显著降低具有同一终端功能及用户经验的多种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说明只用于示例及描述,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业内人士可进行各种修正及改动。所选择的实施方式用于详述发明原理及实际应用,从而便于业内人士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适于各种特定用途的各种改动。业内人士应知晓,对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动,这并非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