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选择装置及盘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80016382.6

文献号 : CN19574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半田敬人高桥昭

申请人 : 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所需空间少、可确实防止盘的误选择的盘选择装置和盘装置。具有分别保持多个盘D的多个托盘(250),从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使其它托盘(250)离开的机构具有转筒齿轮(211)、筒状的转筒凸轮(210)、盘选择凸轮槽(210-1)、及转筒套筒(212);该转筒齿轮(211)设在托盘(250)附近,由驱动机构驱动回转;该转筒凸轮(210)由转筒齿轮(211)插通;该盘选择凸轮槽(210-1)形成于转筒凸轮(210)的周围,对选择对象的托盘(250)朝从其它托盘(250)离开的方向进行引导;该转筒套筒(212)设于转筒齿轮(211)与转筒凸轮(210)之间,以使盘选择凸轮槽(210-1)从选择对象以外的托盘(250)退避的方式容许转筒凸轮(210)的回转,同时,朝转筒凸轮(210)传递来自转筒齿轮(211)的驱动力。

权利要求 :

1.一种盘选择装置,具有分别保持多个盘的多个盘保持部和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使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移动机构具有轴部、筒状的转筒凸轮、盘选择凸轮及传递部;

该轴部设于上述盘保持部的附近,由驱动机构进行回转;

该转筒凸轮由上述轴部插通,随着其回转进行回转;

该盘选择凸轮形成于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朝从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方向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进行引导;

该传递部设于上述轴部与上述转筒凸轮间,以使上述盘选择凸轮从选择对象以外的盘保持部退避的方式,容许上述转筒凸轮的回转,同时,将来自上述轴部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转筒凸轮;

上述传递部为以可朝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插通有上述轴部的筒状的转筒套筒,上述转筒套筒具有固定部和容许部;该固定部相应于上述转筒套筒的移动位置将上述转筒凸轮固定于上述轴部;该容许部可使上述转筒凸轮独立于上述轴部进行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多个盘保持部施力的第1施力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第2施力构件,该第2施力构件,朝上述固定部固定上述转筒凸轮的固定位置或上述容许部容许上述转筒凸轮回转的容许位置,对上述转筒套筒施力;

设有推压部,该推压部通过相应于上述转筒套筒的回转位置朝克服上述第2施力构件的方向推压上述转筒套筒,切换固定位置与容许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施力构件为配置于上述转筒凸轮与上述转筒套筒之间、朝上述盘选择凸轮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接触的方向施力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保持部具有保持臂,该保持臂可在接触于盘并对其进行保持的闭位置与从盘离开并将其释放的开位置之间变位地设置,在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设有臂开闭凸轮,该臂开闭凸轮朝开位置或闭位置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的上述保持臂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朝与上述臂开闭凸轮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施力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臂开闭凸轮与上述盘选择凸轮接近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臂开闭凸轮具有用于切换是否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选择凸轮和上述臂开闭凸轮为按相互不同的深度平行地设置的两列槽,在上述臂开闭凸轮的槽终端设有上述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保持部进行层叠配置,同时,可分别升降地设置,在各盘保持部设有保持臂和限制部;该保持臂可在接触于盘并对其进行保持的闭位置与从盘离开并将其释放的开位置之间变位地设置;该限制部限制邻接的盘保持部的保持臂的变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臂设有在闭位置保持盘的外缘的保持爪,上述限制部为上述保持爪进入的锁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多个盘保持部施力的第1施力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朝闭位置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第2施力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设有臂开闭凸轮,该臂开闭凸轮朝开位置或闭位置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的上述保持臂施力。

15.一种盘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盘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盘保持部层叠配置,

具有驱动单元、驱动移动机构及升降机构;

该驱动单元对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释放的盘进行再生;

该驱动移动机构使上述驱动单元移动到由盘保持部的离开所形成的空间;

该升降机构使上述转筒凸轮和上述盘保持部的至少一方移动到上述盘选择凸轮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对齐的位置。

说明书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多个盘保持部选择所期望的盘的盘选择装置,特别是涉及这样的盘选择装置及盘装置的改进,该盘选择装置及盘装置在盘再生时,使盘保持部移动,形成空间,在该处插入驱动单元,从而可进行盘再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广泛普及这样类型的盘装置,该盘装置将收容了盘的盘仓安装于装置中,对从该盘仓内拉出的盘自动地进行再生。这样的盘装置不需要在每次进行盘再生时一张一张地插入、排出盘的操作,操作性优良。
然而,对于相对于装置装拆的盘仓,当取出到外部时,为了对它所保持的多个盘进行保护,要求足够的强度,所以,盘仓主体的壁非常厚,结果,导致盘仓和安装了它的装置整体大型化。另外,为了拉出在盘仓内保持盘的托盘等,在盘仓侧壁的内面设有导向用的槽、轨部。当形成这样的槽、轨部时,盘仓侧壁的厚度进一步增大,同时,邻接的盘保持架间的间隔也变宽,所以,盘仓的高度尺寸增大,安装它的装置也大型化。
另外,为了将收容于盘仓的盘拉出、进行再生,需要在装置内设置足够的空间,从而导致装置大型化。特别是。在车载用盘装置等那样需要控制在被称为DIN尺寸的180×50(mm)或被称为双DIN尺寸的180×100(mm)的场合,小型化的要求高。
为了应对这一点,开发了一种盘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盘装置将盘仓形成为分开式,使盘再生用的驱动单元进入到通过将安装于装置的盘仓分开而形成的空间,不从盘仓拉出盘即可进行再生。在该盘装置中,不需要用于拉出盘、进行再生的空间,所以,装置整体上可小型化。
另外,提出有这样的盘装置,该盘装置不使用装拆型的盘仓,预先在装置内以层叠状态组装可保持多个盘的盘保持部(托盘等),将从盘插入口插入的盘自动地收容于该盘保持部,同时,可自动地排出收容的盘。在该盘装置中,不需要盘仓的厚度、用于盘仓装拆的开口及机构等,所以,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特别是,公开于专利文献3的发明,如上述分开式的盘仓那样可朝上下退避地设置托盘,将驱动单元插入到形成于托盘间的空间,从而不拉出盘即可再生,进一步实现了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2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06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95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使用上述那样的托盘等盘保持部的已有技术的盘装置中,为了进行再生或插入排出的盘的定位,需要相对地移动托盘、驱动单元及盘插入口。作为实现该相对移动的机构,可考虑使用具有倾斜状或台阶状的凸轮的凸轮板。例如,通过在具有插通到凸轮板的凸轮中的销的底架等上保持所有托盘,从而随着凸轮板的滑动移动,可与底架一起使托盘升降到所期望位置。
另一方面,最好形成为这样的构造,即,当盘再生时,为了稳定地保持转台上的盘,由夹持器朝转台推压盘的内径,从而从上下夹持盘。为此,当进行盘的再生时,必须从其上下使托盘退避,确保充分的空间。作为使托盘退避的机构,可考虑使用如上述那样具有倾斜状或台阶状的凸轮的凸轮板,但难以由单一种类的凸轮板实现上述定位和托盘分开这样多个功能,所以,分别配置多种凸轮板。
然而,这些凸轮板均需要分别确保必要的滑动行程,所以,所需空间增大,同时,为了不与滑动的凸轮板产生干涉,其它构件的配置自由度受到限制。另外,平板状的凸轮板与其它构件的接触面积大,需要由较强的驱动力滑动,所以,即使在由振动而导致成为选择对象的托盘与凸轮板的凸轮的位置产生偏移的场合,也不能在动作途中进行修正。
另外,在使用上述那样的托盘等盘保持部的已有技术的盘装置中,最好形成为这样的构造,即,当收容盘时确实地将盘保持于托盘上,当盘再生时或盘插入排出时容易将盘从托盘释放出来。为此,例如在收容盘时,将盘保持在托盘上的保持构件由弹簧、发条等施力构件朝盘保持方向施力,在盘再生时或盘插入排出时,通过设置克服由施力构件施加的力使该保持构件变位的机构而进行。
然而,例如在要求如车载用盘装置那样优良的耐振动性的场合,如仅是由施力构件施加的力将盘保持于托盘上,则在施加强振动等的场合,保持构件的位置变化,导致盘的位置不稳定。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而另行设置在收容盘时与其同步地使保持构件固定的机构等,则所需空间增大。
特别是,如分别设置对保持所期望的盘的托盘进行选择的机构,在盘再生时或盘插入排出时为了从托盘释放盘而使保持构件变位的机构,以及在盘收容时使保持构件锁定的机构,并使其适当同步,则导致装置的复杂化和大型化。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已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需空间少并且可确实地防止盘的误选择的盘选择装置和盘装置。
本发明的盘选择装置具有分别保持多个盘的多个盘保持部和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使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移动机构具有轴部、筒状的转筒(ドラム)凸轮、盘选择凸轮及传递部;该轴部设于上述盘保持部的附近,由驱动机构进行回转;该转筒凸轮由上述轴部插通,随着其回转进行回转;该盘选择凸轮形成于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朝从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方向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进行引导;该传递部设于上述轴部与上述转筒凸轮间,以使上述盘选择凸轮从选择对象以外的盘保持部退避的方式,容许上述转筒凸轮的回转,同时,将来自上述轴部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转筒凸轮。
在以上那样的本发明中,通过筒状的转筒凸轮回转来选择盘保持部,所以,与需要考虑确保滑动行程、与其它构件的干涉的凸轮板等相比,所需空间少,构件配置的自由度高。另外,当盘选择凸轮选择盘保持部时,即使盘选择凸轮接触于选择对象以外的盘保持部,传递构件也容许转筒凸轮的回转,所以,盘选择凸轮可使选择对象以外的盘保持部退避,防止误选择。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多个盘保持部施力的第1施力构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即使由振动等而使盘保持部的位置产生偏移,在盘选择凸轮退避期间,由第1施力构件可使盘保持部也返回到正常位置。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传递部为以可朝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插通上述轴部的筒状的转筒套筒,上述转筒套筒具有固定部和容许部;该固定部相应于其移动位置将上述转筒凸轮固定于上述轴部;该容许部可使上述转筒凸轮独立于上述轴部进行回转。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配置于轴部与转筒凸轮之间的筒状的转筒套筒将轴部的回转传递到转筒凸轮,同时,可容许进行用于避免转筒凸轮的误选择的回转,所以,所需空间非常少。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设有第2施力构件,该第2施力构件朝上述固定部固定上述转筒凸轮的固定位置或上述容许部容许上述转筒凸轮回转的容许位置对上述转筒套筒施力;另外,设有推压部,该推压部通过相应于上述转筒套筒的回转位置朝克服上述第2施力构件的方向推压上述转筒套筒,切换固定位置与容许位置。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第2施力构件与推压部的组合这样简单的构成,可相应于与转筒凸轮一起回转的转筒套筒的位置,自动实现固定位置与容许位置的切换。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第2施力构件为配置于上述转筒凸轮与上述转筒套筒之间、朝上述盘选择凸轮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接触的方向施力的弹簧。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共用的第2施力构件实现转筒凸轮的施力和转筒套筒的施力,所以,可节约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盘保持部具有保持臂,该保持臂可在接触于盘并对其进行保持的闭位置与从盘离开并将其释放的开位置之间变位地设置,在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设有盘选择凸轮和臂开闭凸轮;该盘选择凸轮朝从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方向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进行引导;该臂开闭凸轮朝开位置或闭位置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的上述保持臂施力。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在转筒凸轮上还设有使保持臂开闭的臂开闭凸轮,该保持臂用于将盘保持于盘保持部,所以,可形成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少的简单结构。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设有朝与上述臂开闭凸轮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施力构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从臂开闭凸轮的施力中释放出来的保持臂,可在施力构件的作用下自动地返回到开位置或闭位置。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臂开闭凸轮与上述盘选择凸轮接近配置。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于盘选择臂与臂开闭凸轮接近,所以,容易获得由盘选择凸轮进行的盘保持部的定位与盘保持或释放的同步。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臂开闭凸轮具有用于切换是否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台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通过在转筒凸轮上形成台阶,从而可实现臂开闭凸轮,所以,成为更简单的结构,部件制造容易。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盘选择凸轮和上述臂开闭凸轮为按相互不同的深度平行地设置的两列槽,在上述臂开闭凸轮的槽终端设有上述台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形成于转筒凸轮的槽进行盘保持部的升降和保持臂的开闭,所以,难以受到振动等的影响。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盘保持部进行层叠配置,同时,可分别升降地设置,在各盘保持部设有保持臂和限制部;该保持臂可在接触于盘并对其进行保持的闭位置与从盘离开并将其释放的开位置之间变位地设置;该限制部限制邻接的盘保持部的保持臂的变位。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在盘保持部自身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对邻接的保持臂的变位进行限制,所以,与另行设置锁定机构等的场合相比,可简化构造。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上述保持臂设有在闭位置保持盘的外缘的保持爪,上述限制部为上述保持爪进入的锁定孔。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当保持臂处于闭位置时,通过其保持爪进入锁定孔,对回转进行限制,所以,可由非常简单的结构确实地防止盘的变位。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对多个盘保持部施力的第1施力构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当收容盘时,由第1施力构件使盘保持部自动地接近,所以,保持爪进入锁定孔,自动进行保持臂的限制。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朝闭位置对上述保持臂施力的第2施力构件。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释放了盘或收容了盘的保持臂由第2施力构件自动地返回到闭位置。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上述转筒凸轮的周围设有盘选择凸轮和臂开闭凸轮;该盘选择凸轮朝从其它盘保持部离开的方向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进行引导;该臂开闭凸轮朝开位置或闭位置对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的上述保持臂施力。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由转筒凸轮使得盘保持部的升降和保持臂的开闭都可进行,所以,可形成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少的简单构造。
在另一形式中,具有这样的特征:多个盘保持部层叠配置,具有驱动单元、驱动移动机构及升降机构;该驱动单元对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释放的盘进行再生;该驱动移动机构使上述驱动单元移动到由盘保持部的离开所形成的空间;该升降机构使上述转筒凸轮和上述盘保持部的至少一方移动到上述盘选择凸轮与选择对象的盘保持部对齐的位置。
在以上那样的形式中,具有盘选择装置,即使该盘选择装置的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少,也可防止误选择,可确实地进行用于保持盘的保持臂的回转和限制,所以,可实现小型、能够获得高耐振动性的盘装置。因此,可构成例如适于车载用的盘装置的装置。
按照以上那样的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所需空间少并且可确实地防止盘的误选择的盘选择装置及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盘装置一实施形式的平面图。
图2为示出图1的盘收容时的平面图。
图3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托盘的平面图。
图4为示出图3的托盘的保持臂的盘释放时的平面图。
图5为示出图3的托盘的层叠状态的局部侧面图。
图6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中的托盘的层叠状态的右透视侧面图。
图7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托盘顶板的平面图。
图8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托盘底板的平面图。
图9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转筒齿轮的平面图(a)、侧面图(b)。
图10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转筒套筒的平面图。
图11为图10的转筒套筒的B-B向视截面图。
图12为图10的转筒套筒的a~d向视侧面图。
图13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转筒凸轮的平面图。
图14为示出图13的转筒凸轮的a、b向视侧面图。
图15为图13的转筒凸轮的A-A向视截面图(A)、B-B向视截面图(B)、C-C向视截面图(C)。
图16为图13的转筒凸轮的侧面展开图。
图17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保持臂和转筒凸轮的盘保持状态平面图(A)(B)、盘释放状态平面图(C)。
图18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转筒套筒和转筒凸轮的截面图(A)~(C)。
图19为示出图18中的转筒凸轮相对转筒套筒的回转被容许的位置(A)和被固定的位置(B)的截面图。
图20为图1的盘装置的上弯曲部(a)、下弯曲部(b)。
图21为图18的转筒套筒与转筒凸轮间的弹簧的非压缩时侧面图(a)、压缩时侧面图(b)。
图22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底架和拾取底架的平面图。
图23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底架和移位板的右侧面图。
图24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底架和移位板的右侧面图。
图25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底架和前移位板的右侧面图。
图26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转筒齿轮、转筒套筒、及转筒凸轮的组装状态的截面图。
图27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拾取臂的平面图。
图28为示出图27的拾取臂的摆入状态的平面图。
图29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排出臂的平面图。
图30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透视平面图。
图31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底架和滑动板的左侧面图。
图32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盘插入开始时(a)、盘引入时(b)的说明图。
图33为示出图1的盘装置的夹持环进入时(a)和盘夹持时(b)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1...底架
101-1、2、3...顶板导向槽
101-4、5、6...拾取导向槽
101-7...盘插入口
104...圆形凸轮板
104-1、105-1、119-1、130-1、131-1...轴
104-2...摆动驱动凸轮
104-3...转筒驱动凸轮
104-4...凸台
105...齿圈
105-2、119-2、131-2...滚轮
106、107、108...移位板
106-3...检测孔
106-4...开关驱动部
108-1...齿条
108-6、107-6、106-6...槽
108-3、107-1...顶板升降凸轮
108-4、107-2、106-2...拾取升降凸轮
109、119...连接臂
109-1...枢支孔
109-2、3、4、119-3...销
110...拾取底架
110-1、2、3...拾取升降销
110-4...下弯曲部
110-5...上弯曲部
110-41、110-51...通过孔
110-42、110-52...深冲部
111-1、111-2...正齿轮
120...驱动底架
123...转台
124...夹持臂
125...夹持环
129...保持部
130...拾取臂
130-2...连接凸轮
130-5、150-4、5、151-1、2...钩
131...拾取摆动臂
131-3...2级滚轮
137...滑动板
137-1...连接孔
137-2...接触部
138...拾取摆动凸轮板
138-1...摆入凸轮
138-2...抬起部
143...环板
150...托盘顶板
150-1、2、3...顶板升降销
150-6、151-6、250-1、2、3...孔
150-7、151-7、250-4、5、6...爪部
151...托盘底板
151-3、4...滑轮
152、153、252-3、253-3、254-1、410...弹簧
209...2级齿轮
210...转筒凸轮
210-1...盘选择凸轮槽
210-2...臂开闭凸轮槽
210-3...内径上部
210-4...内径下部
210-7...突起部
210-9、210-10...下方引导凸轮槽
211...转筒齿轮
211-1...正齿轮
211-2...上部圆筒部
211-3...接合槽
212...转筒套筒
212-1...上缘凸轮
212-2...下缘凸轮
212-4...接合部
212-5...上部圆筒部
212-6...中央圆筒部
212-7...下部环状部
212-8...容许部
212-9...固定部
212-10...通道部
212-11...插入部
212-12...接合槽
212A...凸轮槽
230...盘导向件
250...托盘
252、253...保持臂
252-1、253-1...突起部
252-2、253-2...保持爪
254...锁定孔
254...排出臂
256...装载臂
401...装载辊
D...盘
M1、M2...电动机
PI-1...光断续器
SW-1...开关
T...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适用本发明的车载用盘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以下称本实施形式)。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盘保持部与托盘对应,轴部与转筒齿轮对应,驱动移动机构与拾取底架和用于使其回转的机构对应。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说明中,盘装置的正面侧为前方,背面侧为后方,上下左右的方向与从盘装置的正面侧观看到的场合的方向对应。
[A.整体结构]
本实施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具有以下那样的示意构成。
(1)可分别保持盘D的托盘250
(2)层叠了多个托盘250的拾取底架110
(3)可升降地设置拾取底架110的底架101
(4)使托盘250分开升降的转筒凸轮210
(5)设于拾取底架110、摆入到分开的托盘250间的拾取臂130
(6)配置于拾取臂130上、具有对盘D进行再生的机构的驱动底架120
记载于权利要求中的盘保持部与托盘250对应,驱动移动机构与拾取臂130和使其回转的机构对应,升降机构与用于使拾取底架110升降的机构对应。
[B.各部的结构]
[1.托盘(图3~8)]
各托盘250如图3所示那样,为沿盘D的外缘的圆弧状的板。在各托盘250上形成孔250-1、2、3。相对于这些各孔250-1、2、3,插通着直立地固定于底架101的三根轴(图中未示出),从而层叠地配置多个托盘250。因此,各托盘250可沿该轴朝上下方向自由升降地设置。另外,在托盘250周围的三个部位,一体地形成通过接触于后述的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而朝上下方向施力的爪部250-4、5、6。
在各托盘250的左端,保持盘的保持臂252可回转地支承于一体形成于托盘250上的轴。在托盘250的右端附近,也以一体形成于托盘250上的轴为中心,可回转地支承有同样形状的保持臂253。在保持臂252、253上形成大致L字状的保持爪252-2、253-2,该保持爪252-2、253-2在与托盘250之间保持盘D的外缘,保持臂252、253在弹簧252-3、253-3的作用下朝保持爪252-2、253-2保持盘D的方向施力。
另外,在保持臂252、253一体形成突起部252-1、253-1,该突起部252-1、253-1与形成于后述的转筒凸轮210的臂开闭凸轮槽210-2相接触。这样,如图4所示那样,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由臂开闭凸轮槽210-2的台阶作用对突起部252-1、253-1施力,使保持臂252、253克服弹簧252-3、253-3的弹性力回转,所以,保持爪252-2、253-2释放对盘D的保持。另外,在各托盘250上形成锁定孔254,如图5所示那样,在层叠状态下,邻接的托盘250的保持爪252-2、253-2进入该锁定孔254,从而限制保持臂252、253的回转。
在最上层的托盘250的上方,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设有托盘顶板150。在该托盘顶板150的后部和右部凿紧设置顶板升降销150-1、2、3,接合到形成于底架101的垂直方向的顶板导向槽101-1、2、3(参照图23~25)。这些顶板升降销150-1、2、3还接合到形成于后述的移位板107和移位板108上的顶板升降凸轮108-3、107-1,所以,托盘顶板150随着移位板108、107的滑动移动,可沿顶板导向槽101-1、2、3升降地构成。
在最下部的托盘250的下方,如图6和图8所示那样,可升降地设置托盘底板151。在该托盘底板151的后部和右部设有钩151-1、2、滑轮151-3、4。在钩151-1、2安装弹簧(记载于权利要求的第1施力构件)152、153的一端。弹簧152、153在滑轮151-3、4的作用下将其施加的力变换成垂直方向,其另一端安装在设于托盘顶板150的钩150-4、5上。为此,层叠的托盘250由托盘顶板150和托盘底板151从上下夹持,由弹簧152、153朝相互接触的方向施力。
在托盘顶板150、托盘底板151上还形成轴插通的孔150-6、151-6,同时,设有接触于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爪部150-7、151-7,它们起到与托盘250的孔250-1、2、3、爪部250-4、5、6同样的功能,省略说明。
[2.转筒齿轮(图9)]
转筒齿轮211为作为权利要求记载的轴部、即转筒凸轮210和转筒套筒212的轴部起作用的构件。该转筒齿轮211如图9所示那样,由正齿轮211-1、和与其一体且朝轴向直立地形成的上部圆筒部211-2形成。在上部圆筒部211-2的内部空间插通直立地固定于底架101的轴(图中未示出)。这样,转筒齿轮211相对底架101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但可自由回转地安装。
转筒齿轮211的正齿轮211-1与后述的齿圈105的齿轮接合。这样,随着齿圈105回转,转筒齿轮211回转。上部圆筒部211-2的上侧成为稍小的直径,形成立式的作为狭缝的接合槽211-3。
[3.转筒套筒(图10~12)]
下面,参照图10~12说明权利要求所述的作为传递部的转筒套筒212。图10为平面图,图11为图10的B-B向视截面图,图12(a)~(d)为图11的a~d向视侧面图。即,转筒套筒212为配置于拾取底架110的筒状构件。在该转筒套筒212的中空部插通着转筒齿轮211的上部圆筒部211-2(参照图6)。形成于该转筒套筒212内的接合部212-4与转筒套筒212的接合槽211-3接合。为此,转筒套筒212独立于底架101侧的转筒齿轮211,可与拾取底架110一起上下移动,但随转筒齿轮211的回转而回转。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在转筒套筒212的最上层形成上缘凸轮212-1,在最下层形成下缘凸轮212-2。上缘凸轮212-1为其一部分隆起成山状的凸轮,下缘凸轮212-2为其一部分切取成山状的凸轮。
转筒套筒212的中央圆筒部212-6为直径扩大了的部分,在其外侧面形成整体以大致コ字状连续的凹部即凸轮槽212A。该凸轮槽212A具有容许后述的转筒凸轮210的突起部210-7移动的大宽度的容许部212-8、和将突起部210-7固定以对移动进行限制的小宽度的固定部212-9。另外,凸轮槽212A具有垂直方向的插入部212-11和通道部212-10;该插入部212-11当将转筒套筒212插入到转筒凸轮210时插入有突起部210-7;该通道部212-10用于使突起部210-7从插入部212-11移动到固定部212-9和容许部212-8侧而通过。
在转筒套筒212上设有与后述的转筒凸轮210的内径上部210-3配合的直径的上部圆筒部212-5、和配合到转筒凸轮210的内径下部210-4的直径的下部环状部212-7。另外,在转筒套筒212的中央圆筒部212-6的上端形成着接合有后述弹簧410的端部的接合槽212-12。
[4.转筒凸轮(图13~21)]
下面,参照图13~图21说明用于使托盘250升降的转筒凸轮210。图13为平面图,图14为图13的a、b向视侧面图,图15为图13的A~C向视截面图。即,转筒凸轮210为在其内径中插通上述转筒套筒212的圆筒状的构件,在其外侧面形成盘选择凸轮槽210-1、臂开闭凸轮槽210-2。盘选择凸轮槽210-1为作为选择对象的凸轮250的爪部250-4、5、6接触的凸轮。臂开闭凸轮槽210-2为设于作为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上的保持臂252的突起部252-1、253-1通过的凸轮。
该盘选择凸轮槽210-1如图16的侧面展开图所示那样,为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使所选择的托盘250升降到预定高度的台阶状。臂开闭凸轮槽210-2为与盘选择凸轮槽210-1平行且比盘选择凸轮槽210-浅的凸轮。该臂开闭凸轮槽210-2如图17(A)~(C)所示那样,到达其槽终端T时,槽变浅,成为与转筒凸轮210的外侧面相同的高度,所以,由该高低差对突起部252-1、253-1施力,使保持臂252回转,释放盘D。
另外,在转筒凸轮210上,形成选择对象下方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接触的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和该托盘250的保持臂252的突起部252-1、253-1通过的下方引导凸轮槽210-10。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为倾斜凸轮,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将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引导至转筒凸轮210的下端侧,从而使托盘250退避。下方引导凸轮槽210-10为与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平行且比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浅的凸轮,以不使保持臂253回转的方式将突起部252-1、253-1引导至转筒凸轮210的下端侧。另外,转筒凸轮210的上端部通过选择对象上方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的接触,使托盘250退避到上方。
盘选择凸轮槽210-1和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分支的前端如图16所示那样,进入到所期望的托盘250(在图16中从上数第4层)的爪部250-4、5、6与其下方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之间,从而选择所期望的托盘250。盘选择凸轮槽210-1和转筒凸轮210的上端部分支的前端,进入所期望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与其上方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之间,从而选择所期望的托盘250。
转筒套筒212相对于这样的转筒凸轮210的插入通过如图15和图18所示那样的组装而进行,即,形成于转筒凸轮210的内径部的突起部210-7通过形成于转筒套筒212的插入部212-11,经由通道部212-10,到达固定部212-9和容许部212-8。然后,如图19(A)所示那样,当突起部210-7处于容许部212-8时,转筒凸轮210可相对于转筒套筒212相对地回转预定量。另外,如图19(B)所示那样,当突起部210-7进入到固定部212-9时,转筒凸轮210相对转筒套筒212固定,所以,不能独立于转筒套筒212进行回转,而是随转筒套筒212一起回转。
如以上那样插入到转筒凸轮210中的转筒套筒212,其上部圆筒部212-5插通到转筒凸轮210的内径上部210-3,转筒套筒212的下部环状部212-7插通到转筒凸轮210的内径下部210-4,所以,不论是在两者一体地回转的场合,还是独立回转的场合,都可不存在轴相互倾斜地稳定回转。
另外,上述那样的突起部210-7的位置切换,通过转筒套筒212在转筒凸轮210内上下移动而进行。即,在拾取底架110的与三个部位的转筒凸轮210对应的位置,如图20所示那样,形成从上下夹住转筒凸轮210和转筒套筒212并可回转地对其进行轴支承的上弯曲部110-5和下弯曲部110-4(参照图1、图2及图6),限制转筒凸轮210的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转筒套筒212如图18(A)~(C)、图19(A)所示那样,将设于其上下的上缘凸轮212-1和下缘凸轮212-2,接合到形成于上弯曲部110-5和下弯曲部110-4的深冲部110-52、110-42。此时,突起部210-7进入到容许部212-8。然后,如图19(B)所示那样,随着转筒套筒212的回转,当上缘凸轮212-1和下缘凸轮212-2与深冲部110-52、110-42的接合脱开时,深冲部110-42朝上方对转筒套筒212的下端施力,所以,朝上方抬起转筒套筒212,突起部210-7进入到固定部212-9。
另外,在转筒凸轮210与转筒套筒212之间组装图21所示那样的线圈状的弹簧410。即,如图18和图19所示那样,在设于转筒凸轮210的内径部的内径上部210-3接合弹簧410的上端,在设于转筒套筒212外周的接合槽212-12接合弹簧410的下端。这样,弹簧410在从上部观看时朝逆时针方向(盘选择时的回转方向)对转筒凸轮210施力,同时,朝下方对转筒套筒212施力。
[5.拾取底架(图22~26)]
上述转筒套筒212和转筒凸轮210如图22所示那样,设在配置于底架101的拾取底架110上。该拾取底架110可在底架101内升降地设置,同时,形成大致扇形的空隙,以防止由该升降所导致的与盘D和托盘250的干涉。用于使拾取底架110升降的构造如下。
即,拾取底架110的前后左右的侧面,沿底架101的内侧面从底面弯曲成直角。在该拾取底架110的后面(图23)、右侧面(图24)及前面(图25)分别凿紧设置拾取升降销110-1、2、3。这些拾取升降销110-1、2、3接合到形成于底架101的垂直方向的顶板导向槽101-1、拾取导向槽101-4、5中。然后,拾取升降销110-1、2、3与作为槽或孔的拾取升降凸轮108-4、107-2、106-2接合,该拾取升降凸轮108-4、107-2、106-2分别形成在可滑动移动地设于底架101后面、右侧面及前面的移位板108、107、106上。
拾取升降凸轮108-4、107-2、106-2和上述的顶板升降凸轮108-3、107-1,具有将托盘顶板150和拾取底架110保持于一定位置的水平直线状部分、和使其升降的台阶状部分,当任一方处于一定位置时,另一方进行升降,当另一方处于一定位置时,一方进行升降。更为具体地说,若移位板108、107及106同步地滑动移动,则在将托盘顶板150保持于上方的状态下,拾取底架110上下运动;或者在将拾取底架110保持于下方的状态下,使托盘顶板150进行升降。
由拾取底架110的上弯曲部110-5和下弯曲部110-4进行上下限制的转筒凸轮210和转筒套筒212,如图26所示那样,随着拾取底架110的上下运动,沿转筒齿轮211的上部圆筒部211-2升降。由于可进行这样的升降动作,所以,如图20和图26所示那样,在上弯曲部110-5和下弯曲部110-4上形成转筒齿轮211的上部圆筒部211-2可自由通过的通过孔110-51、110-41。
另外,如图25所示那样,在底架101的正面设有盘插入口101-7。然后,如图2所示那样,在拾取底架110的正面侧设有装载臂256,该装载臂256通过与从盘插入口101-7输送到托盘250或从托盘250输送到盘插入口的盘D的边缘相接触,使其方向变换。
[6.拾取臂(图1、2)]
拾取臂130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在拾取底架110的左底面上部,可将轴130-1作为支轴自由回转地安装。在拾取臂130的前端(与轴130-1相反端)设有钩130-5。该钩130-5为在拾取臂130摆入时保持于拾取底架110后面侧的部分。即,在拾取底架110的右后角,固定作为水平方向的一对板的保持部129,在该板之间保持钩130-5。
另外,在拾取臂130形成作为传递后述的拾取摆动臂131的驱动力的槽或孔的连接凸轮130-2(参照图27、28)。该连接凸轮130-2具有使拾取臂130回转的倾斜部和与其连续的圆弧部。另外,在拾取臂130设有转台123、具有拾取器(图中未示出)等盘再生所必需的部件的驱动底架120、及在与转台123间夹持盘D的具有夹持环125等的夹持臂124。
[7.拾取摆动臂(图27、28)]
拾取摆动臂131配置于拾取臂130与拾取底架110之间,以接合于拾取底架110的孔的轴131-1为中心,自由回转地安装于拾取底架110。在拾取摆动臂131的轴131-1的左背面可自由回转地安装着滚轮131-2。该滚轮131-2插通到拾取摆动凸轮板138的摆入凸轮138-1(后述)中。在拾取摆动臂131的前端部,可自由回转地安装2级滚轮131-3。该2级滚轮131-3如上述那样,插通到设于拾取臂130的连接凸轮130-2中。
[8.拾取摆动凸轮板(图27、图28)]
拾取摆动凸轮板138可朝前后自由滑动移动地安装于拾取底架110的背面。在该拾取摆动凸轮板138上,如图28所示那样,形成抬起部138-2,该抬起部138-2的左端部朝上方折曲,并在其上部朝内侧进行台阶弯曲。该抬起部138-2如图1所示那样从下方抬起夹持臂124,从而确保用于盘D插入的间隙。
形成于拾取摆动凸轮板138底面的槽或孔即摆入凸轮138-1,插通有拾取摆动臂131的滚轮131-2,后部成为前后方向的直线状,前部成为圆弧状。为此,如图27和图28所示那样,当拾取摆动凸轮板138朝后方(A方向)移动时,拾取摆动臂131朝顺时针方向回转。随着这样的拾取摆动臂131的回转,安装于拾取摆动臂131前方的2级滚轮131-3一边在形成于拾取臂130的连接凸轮130-2内移动,一边使拾取臂130朝逆时针方向回转地施力。
[9.排出臂(图1、29)]
在拾取底架110的托盘250附近,如图1和图29所示那样,可回转地设置朝排出方向对成为排出对象的盘D施力的排出臂254。排出臂254由配置于其与拾取底架110间的弹簧254-1,朝从盘D退避的方向施力。后述的连接板143的一端可回转地连接于排出臂254的端部。
[10.驱动机构(图30、31)]
下面,说明驱动上述转筒凸轮210、拾取摆动凸轮板138及排出臂254的驱动机构。即,如图30所示那样,在底架101的底面,以轴105-1为中心,可回转地设有齿圈105。齿圈105为大致扇形的板,在其周缘,形成分别与三个转筒齿轮211的正齿轮211-1接合的齿轮槽。因此,当齿圈105回转时,转筒齿轮211回转,与此相随,转筒套筒212和转筒凸轮210回转。另外,在齿圈105的轴105-1的左侧,可自由回转地安装着滚轮105-2。
在齿圈105的轴105-1的左前面,设有连接臂119。该连接臂119以轴119-1为中心可回转地安装在底架101的底面上部。在连接臂119的一端,可自由回转地设有滚轮119-2,在另一端一体形成销119-3。销119-3可回转且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后述的滑动板137。
在齿圈105和连接臂119的上部,以设于底架101底面的轴104-1为中心可回转地设有圆形凸轮板104。在圆形凸轮板104的外周,将齿轮槽形成于外周。在圆形凸轮板104上,形成与设于连接臂119的滚轮119-2接合的槽或孔即摆动驱动凸轮104-2、与设于齿圈105的滚轮105-2接合的槽或孔即转筒驱动凸轮104-3。
这些摆动驱动凸轮104-2、转筒驱动凸轮104-3分别成为连续的弯曲的槽,与其接合的滚轮105-2、119-2随着圆形凸轮板104的回转而改变相对轴104-1的距离,从而对连接臂119和齿圈105施力。另外,在圆形凸轮板104上,将作为突出部的凸台104-4一体形成于轴104-1的右下、摆动驱动凸轮104-2的外周部。
另外,在底架101的内侧底面,可回转地设置连接板143。连接板143的一端可回转地连接于排出臂254的端部。连接板143的另一端,随着圆形凸轮板104的回转,由上述凸台104-4施力而回转。
另外,在底架101的左侧面,可朝前后滑动移动地设置滑动板137。在设于滑动板137的连接孔137-1上,可回转且可朝左右移动地连接有连接臂119的销119-3。在滑动板137的左侧面,如图31所示那样设有朝垂直方向立起的接触部137-2,该接触部137-2接触于拾取摆动凸轮板138。
在底架101的左内角,安装成为驱动源的电动机M1。电动机M1的回转驱动力,经由减速机构,传递到可自由回转地安装于底架101上的正齿轮111-1、111-2。正齿轮111-2与设于圆形凸轮板104外周的齿轮接合。因此,当电动机M1的驱动力经由减速机构、正齿轮111-1、111-2传递到圆形凸轮板104时,随着圆形凸轮板104的回转,摆动驱动凸轮104-2、转筒驱动凸轮104-3进行移动,通过适当地由其对滚轮119-2、105-2施力,使连接臂119和齿圈105回转。
当转筒驱动凸轮104-3驱动齿圈105而使转筒齿轮211朝盘选择方向回转时,如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接触到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则转筒套筒212继续回转,但转筒凸轮210在停止预定角度后、再次回转。此时的作用在后面说明。
然后,与此相随,滑动板137进行滑动移动,接触于其接触部137-2的拾取摆动凸轮板138容许其升降,同时进行滑动移动。另外,当由圆形凸轮板104的回转使凸台104-4对连接板143的另一端施力时,随着连接板143的顺时针方向的回转,排出臂254克服弹簧254-1施加的力朝顺时针方向回转,朝排出方向对盘D施力。
电动机M1相应于来自操作按钮等输入装置的输入信号,由按预定程序动作的微机进行控制。因此,例如当使转筒凸轮210朝盘选择方向回转时,如上述那样由电动机M1的停止、作动控制实现这样的控制,即,在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210-1的端部接触于托盘250的爪部250-4、5、6的时刻,使朝盘选择方向的回转停止很短的时间,然后立即朝相同方向回转。
[11.升降机构(图30、23~25)]
另外,使拾取底架110和托盘顶板150升降的升降机构如以下那样构成。即,如图30所示那样,在底架101的电动机M1附近,安装成为驱动源的电动机M2。在底架101上,用轴支承一体形成大直径齿轮和小直径齿轮的2级齿轮209,在其大直径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传递电动机M2的回转驱动力。
如图30和图23所示那样,移位板108从底架101的下部到后部形成大致L字形,可相对于底架101朝左右方向滑动移动地安装,在移位板108上形成左右方向的齿条108-1。该齿条108-1与2级齿轮209的小直径齿轮接合。
移位板106~108如上述那样,具有随着其滑动移动而使托盘顶板150和拾取底架110中的任一方升降的功能。使这样三个移位板106~108同步地滑动移动的构件为图30所示大致T字状的连接臂109。连接臂109在其枢支孔109-1中接合形成于底架101下部的销状部,从而可回转地通过轴支承着。该连接臂109在三处前端部设有销109-2、3、4。
各销109-2、3、4与形成于移位板108、107、106的槽108-6、107-6、106-6接合。因此,当移位板108朝左或右方移动时,连接臂109朝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回转,可朝前后方向对移位板107施力,朝左右方向对移位板106施力。
例如,当进行盘选择动作时,如从图30的状态使移位板108朝右移动,则移位板107朝前方向移动,移位板106朝左方向移动。此时,由形成于各移位板106~108的顶板升降凸轮108-3、107-1的台阶状部分使托盘顶板150升降,从而使托盘250也升降,同时,由直线状部分将拾取底架110维持于最下位置。这样,可将选择的托盘250定位于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
另外,当进行盘再生动作时,如移位板108朝左移动,则移位板107朝后方向移动,移位板106朝右方向移动。此时,由形成于各移位板106~108的拾取升降凸轮108-4、107-2、106-2的台阶状部分使拾取底架110升降,由直线状部分将托盘顶板150维持于最上位置。
在盘插入口101-7附近,如图32(A)所示那样,配置装载辊401和盘导向件230。装载辊401在与盘导向件230间对插入排出的盘D进行夹持,由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回转,从而进行盘D的插入排出。
以上那样的拾取底架110和托盘顶板150的升降,通过相应于光断续器PI-1和开关SW-1的检测,由按预定程序动作的微机,控制电动机M2而进行。即,如图30所示那样,在移位板106的水平部分,形成与停止位置相应的多个检测孔106-3,在底架101上设有用于检测该检测孔106-3的光断续器PI-1。
另外,在移位板106上,如图25所示那样,将方形的孔形成于其角部,其右缘作为开关驱动部106-4起作用。在与开关驱动部106-4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SW-1。开关SW-1与开关驱动部106-4接离,从而使当移位板106移动到图中的右侧时为接通,使当移位板106移动到图25中的左侧时为断开。通过该开关SW-1与光断续器PI-1的组合,不论移位板106处于什么位置,都可返回到图25的位置。
[C.作用]
关于上述那样的本实施形式的动作,先说明盘装置的动作概要,分成托盘250的选择动作、托盘250的分开动作进行说明。
[1.动作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32和图33,说明盘装置的动作概要。即,如图32(A)所示那样,从盘插入口101-7插入的盘D由装载辊401引入,如图32(B)所示那样,通过夹持环125与转台123之间,收容于各托盘250的上部。当进行盘D的再生时,如图33(A)所示那样,从收容了所期望的盘D的托盘250,使其上下的托盘250分开地退避。以使所期望的盘D进入到转台123与夹持环125之间的方式,使驱动底架120进入到由托盘250退避而产生的空间。
然后,如图33(B)所示那样,通过使夹持臂124下降,由转台123与夹持环125夹持盘D。然后,由主轴电动机使转台123上的盘D回转,由进给机构使光拾取器移动,由光拾取器读取其信息。上述那样的托盘250的分开退避如后述那样,在盘D的插入排出时也进行。
[2.托盘的选择]
在进行盘的再生时,选择所期望的的托盘250的动作如以下那样进行。即,初期状态下的托盘250如图6所示那样,在弹簧153的弹性力作用下相互接近。然后,如图16所示那样,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处于待机位置,即处于从转筒凸轮210的各种凸轮槽脱开、可朝垂直方向移动的位置(参照图14(B))。
另外,如图18(A)~(B)和图19(A)所示那样,转筒套筒212的上缘凸轮212-1和下缘凸轮212-2与拾取底架110的深冲部110-52、110-42对齐,转筒套筒212由弹簧410的弹性力压下。为此,转筒凸轮210的突起部210-7进入到转筒套筒212的容许部212-8内,转筒凸轮210处于可相对于转筒套筒212朝与盘选择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6的Xb方向)只回转容许部212-8的宽度量的状态。
从该初期状态,使电动机M2动作,使拾取底架110升降,如图16所示那样,到达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与成为选择对象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对齐的高度。通过使电动机M1动作,使齿圈105和转筒齿轮211回转,使转筒套筒212和转筒凸轮210朝盘选择方向(图16的Xf方向)回转。
当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接触到托盘250的爪部250-4、5、6时,转筒套筒212继续回转,但转筒凸轮210在预定角度停止。此时,如上述那样,转筒套筒212由弹簧410的弹性力、拾取底架110的深冲部110-52及上缘凸轮212-1压下(参照图18(A)~(C)和图19(A))。另外,当转筒套筒212回转时,转筒套筒212在深冲部110-42和下缘凸轮212-2的作用下克服弹簧410而被抬起,转筒凸轮210与转筒套筒212成为一体进行回转。
为此,即使由于振动等的影响而使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高度与选择对象的托盘250的高度产生偏差,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进入到错误的爪部250-4、5、6间,接触于下方引导凸轮210-9的爪部250-4、5、6也由弹簧153的弹性力而朝关闭方向(图16中的Y方向)返回,所以,由下方引导凸轮210-9的倾斜对转筒凸轮210施力,使其朝Xb方向稍回转。因此,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以从错误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退避的方式移动脱开,托盘250在弹簧15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返回到正常的高度。
在选择了正确的托盘250的场合,由于其下的托盘250不抬起,所以,接触于托盘250的爪部250-4、5、6的转筒凸轮210如图19(A)所示那样,在转筒凸轮210的突起部210-7接触到转筒套筒212的固定部212-9的左面之前停止。
接着以上的动作,当转筒齿轮211再次朝盘选择方向回转时,转筒套筒212也回转,其上弯曲部110-5和下弯曲部110-4从深冲部110-52、110-42脱开。这样,如图19(B)所示那样,转筒套筒212克服弹簧410的弹性力上升,转筒凸轮210的突起部210-7进入到固定部212-9,所以,转筒凸轮210随转筒套筒212一起朝盘选择方向回转,作为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例如在图16中从上起第4层)的爪部250-4、5、6进入到盘选择凸轮槽210-1。
然后,选择对象之下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接触于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而被朝下方压下,同时,选择对象之上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由转筒凸轮210的上端部抬起。另外,选择对象的托盘250的保持臂252的突起部252-1、253-1进入到臂开闭凸轮槽210-2,其下的托盘250的保持臂252的突起部252-1、253-1进入到下方引导凸轮槽210-10,所以,保持臂252不回转(参照图17(A))。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当盘D收容于托盘250时,保持臂252的保持爪252-2、253-2在弹簧252-3、25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继续保持盘D。
[3.托盘的分开]
以上那样的转筒凸轮210继续朝盘选择方向回转,从而由台阶状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将选择对象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引导至与其回转量(角度)相应的高度。另外,选择对象以外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5、6,在上部由转筒凸轮210的上端部朝上方退避,在下部由下方引导凸轮槽210-9朝下方退避,所以,相应于其回转量(角度)从选择对象的托盘250离开。
这样的托盘250的分开量如图16所示那样,在盘插入、拾取臂摆入、盘夹持、盘释放、盘再生、托盘返回、盘排出的各阶段不同。因此,分别对这些各阶段说明动作。
[3-1.盘插入]
当相对托盘250收容盘D时,使拾取底架110在最下层待机,使托盘250组升降,从而相对于盘插入口101-7对各托盘250进行定位。此时,经过上述选择动作,进行托盘250的分开,但不需要确保拾取臂130的摆入空间,所以,如图16所示那样,选择对象的托盘250和此外的托盘250的打开量小。
在托盘250这样定位和分开的状态下,当从盘插入口101-7插入盘D时,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盘D被装载辊401引入,接触于装载臂256,从而改变方向,然后,收容于被选择的托盘250上。
在选择的托盘250,保持臂252、253的保持爪252-2、253-2从上方的托盘250的锁定孔254释放。因此,当开始将盘D收容于托盘250时,如图4所示那样,保持爪252-2、253-2被盘D的边缘施力,保持臂252克服弹簧252-3的弹性力而回转。然后,如图3所示那样,当盘D完全收容于托盘250时,由弹簧252-3、253-3的弹性力使保持臂252、253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保持爪252-2、253-2保持盘D的边缘。
在如以上那样将盘D收容于各托盘250的场合,如图5所示那样,在托盘250邻接的部分,下层的托盘250的保持爪252-2、253-2进入到其上层的托盘250的锁定孔254。为此,保持臂252、253的回转受到限制,防止盘D的跳出。
[3-2.拾取臂摆入]
当使拾取臂130回转、摆入到托盘250侧时,由于需要在选择的托盘250内的盘D的上下确保转台123和夹持臂124的摆入空间,所以,如图16所示那样,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以外的上下的托盘250的打开量成为最大。在该状态下,如上述那样,使电动机M1作动,从而使拾取摆动凸轮板138朝后方滑动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使拾取摆动臂131和拾取臂130回转,使夹持环125和转台123摆入到选择了的盘D的上下。
[3-3.盘夹持]
然后,当盘夹持时,为了使盘D的内径与转台123对齐,如图16所示那样,仅使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下降。然后,使夹持臂124下降,从而由夹持环125将盘D推压到转台123上。
[3-4.盘的释放]
另外,为了进行夹持于转台123的盘D的再生,需要从托盘250释放盘D。为此,如图16所示那样,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保持臂252的突起部252-1、253-1来到臂开闭凸轮槽210-2的槽终端T。这样,如图17(B)(C)所示那样,由转筒凸轮210的槽终端T对突起部252-1、253-1施力,保持臂252、253克服弹簧252-3、253-3的弹性力而回转,所以,保持爪252-2、253-2释放盘D。
[3-5.盘的再生]
当进行由夹持环125夹持、从托盘250释放的盘D的信号的读取时,需要使托盘250从再生的盘D退避。为此,如图16所示那样,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下降,从盘D离开。
[3-6.托盘返回]
再生结束后,由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即转筒凸轮210的反方向的回转,使选择对象的托盘250上升,同时,保持臂252、253的突起部252-1、253-1进入到臂开闭凸轮槽210-2内,所以,保持臂252-253在弹簧252-3、253-3的弹性力作用下回转,其保持爪252-2、253-2保持盘D。然后,盘D从夹持环125的夹持得到释放,拾取臂130从托盘250摆出。这样,随着转筒凸轮210的回转,由弹簧152、153的弹性力使上下的托盘250朝关闭方向移动,在待机位置,释放托盘250的爪部250-4、5、6,所以,托盘250返回到相互接近的初期状态。
[3-7.盘排出]
排出盘D时,与盘插入时同样,进行选择的托盘250的定位和分开后,通过使排出臂254回转,将盘D从托盘250推出。然后,由与上述盘插入时相反的动作,装载辊401将盘D从盘插入口101-7排出到外部。
[D.效果]
按照以上那样的本实施形式,通过筒状的转筒凸轮210回转,可选择托盘250、使其分开,所以,与需要考虑确保滑动行程、与其它构件的干涉的凸轮板等相比,所需空间少,构件配置的自由度高。另外,当转筒凸轮210选择托盘250时,即使选择对象以外的托盘250的爪部250-4、250-5、250-6进入到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端部,也可通过使转筒凸轮210退避,使各个位置返回到正常的状态,所以,可防止托盘250的误选择。特别是,即使托盘250由振动等而导致位置偏移,在转筒凸轮210的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退避期间,也可由弹簧152、153而自动地返回到正常位置。因此,可构成例如与车载用盘装置适应的装置。
另外,由配置于转筒齿轮211与转筒凸轮210之间的筒状的转筒套筒212可将转筒齿轮211的回转传递到转筒凸轮210,同时,可容许避免误选择的回转,所以,所需空间可非常少。另外,由共用的弹簧410实现转筒凸轮210朝盘选择方向的施力和转筒套筒212朝下方的施力,所以,可大幅度地节约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
另外,在该转筒凸轮210上还设有使保持臂252、253开闭的臂开闭凸轮槽210-2,该保持臂252、253用于将盘D保持于托盘250,所以,可形成部件数量和所需空间少的简单构造。特别是,由形成于臂开闭凸轮槽210-2内的槽终端T的台阶使保持臂252、253开闭,所以,成为非常简单的结构,部件的制造容易。
从臂开闭凸轮210-2的施力中释放出来的保持臂252、253由弹簧252-2、253-2自动地返回到闭位置,所以,可确实地防止盘D的跳出。另外,由于盘选择凸轮槽210-1与臂开闭凸轮槽210-2接近,所以,容易对应于盘选择凸轮槽210-1的再生位置设计保持臂252、253的施力位置,容易获得两者的同步。另外,盘选择凸轮槽210-1、臂开闭凸轮槽210-2为形成于转筒凸轮210的槽,所以,可简单地形成,同时,由其引导的托盘2150和保持臂252、253不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由于在收容盘D的托盘250自身,形成了限制邻接的保持臂252、253回转的锁定孔254,所以,与另行设置锁定机构等的场合相比,可使构造简化。特别是当保持臂252、253处于闭位置时,保持爪252-2、253-2进入到锁定孔254,从而限制回转,所以,由非常简单的结构即可切实地防止盘D的跳出等,且不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另外,当托盘250处于待机状态时,由弹簧152、153的施力使托盘250自动接近,所以,保持爪252-2、253-2进入到锁定孔254,自动进行保持臂252、253的限制。另外,保持臂252、253在释放盘D后或收容盘D后,在弹簧252-3、253-3的作用下自动地返回到闭位置。因此,不需要特别的驱动源等,可自动地进行保持臂252、253的锁定、锁定解除及回转。
[E.其它实施形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实施形式。例如用于使转筒套筒和转筒凸轮回转的驱动机构不限于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例示的机构,只要可实现预定量的回转,则也可为任何的机构。关于使拾取底架和托盘顶板升降的升降机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例示的机构,只要可实现向预定位置的升降和保持,则也可为任何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将选择对象以外的托盘中的上方的托盘引导至转筒套筒的上部、由凸轮槽对下方的托盘进行引导,但也可由凸轮槽对上方的托盘进行引导、将下方的托盘引导至转筒套筒的下部,或者上下托盘均由凸轮槽引导。
另外,关于托盘选择时的转筒凸轮的回转控制,不一定需要暂时停止,只要以在朝盘选择方向回转时、可与其相反地回转而从托盘一端退避的方式,设定容许部和进入其中的突起的宽度、朝盘选择方向对转筒凸轮施力的弹簧和朝关闭方向对托盘施力的弹簧的弹性力即可。
另外,转筒凸轮的数量最好为上述实施形式所示的三点配置,但如可另行确保升降的稳定,则也可为两点配置,也可为了更稳定的升降而为四点或四点以上。与此相应,托盘的突起的数量也可增减变化。托盘的形状也不限于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例示的形状,只要可由转筒凸轮升降即可。
另外,形成于转筒凸轮的臂开闭凸轮,可在转筒凸轮的预定的回转位置对保持臂施力即可,所以,也可在转筒凸轮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对保持臂施力的突起、隆起。对保持臂施力的施力构件也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弹簧,也可为板簧等,或者保持臂自身由具有弹性力且作为施力构件起作用的材质形成。
保持臂的变位不限于回转,也可朝相对于盘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滑动移动。对邻接的托盘的保持臂的回转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也不限于锁定孔。例如,也可为接触于保持爪的侧面、对保持臂的回转进行限制的突起、隆起等。保持爪的形状也只要可保持盘的边缘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中例示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适于使上述那样的驱动单元回转而摆入的类型的盘装置,但也可适用于非回转式的摆入,例如使驱动单元滑动移动而摆入的类型的盘装置。另外,本发明可在选择的盘的上下方向确保退避空间,所以,虽然适合对盘的上下进行夹持的盘装置,但也可适用于具有将盘的内径保持于转台上的部件而不需要夹持环等的盘装置。
另外,各构件和其配置间隔、动作距离等也可自由设定。另外,本发明适合于处理CD、DVD等的盘装置,但不限于此,可广泛地适用于平板状的记录介质。另外,本发明由于不易受振动影响,所以,适合于车载用的盘装置,但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固定式、移动式等各种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