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510133617.1

文献号 : CN19872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昌宪

申请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吸气面板、前面板、面板结合装置和面板支撑装置;吸气面板的正面形成有正面吸气格栅;前面板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吸气面板;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的背面和前面板的正面的左右两侧;面板支撑装置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和前面板的中央部位,二者相互结合,用来支撑吸气面板,使其相对于前面板保持一定角度的开启状态。有益效果是:开启吸气面板时,用户无需进行支撑即可使吸气面板保持开启状态,使滤芯清洁作业变得非常简便。在前面板与吸气面板的中央部位形成有面板支撑装置,可在转动吸气面板时支撑吸气面板中央部位的重量。需要使吸气面板脱开时,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防止面板结合装置的破损。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面板(150)、前面板(130)、面板结合装置(200)和面板支撑装置(300);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形成室内机的正面外观,其正面形成有正面吸气格栅(155),其作用是导流室内空气,使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入室内机;所述的前面板(130)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吸气面板(300),其后方凹陷,形成用来安装其他部件的空间;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150)的背面和前面板(130)的正面的左右两侧,二者相互结合,用来引导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150)和前面板(130)的中央部位,二者相互结合,用来支撑吸气面板(150),使其相对于前面板(130)保持一定角度的开启状态;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包括: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和前面板连接件(240);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和前面板连接件(240)分别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150)的背面的左右侧部以及前面板(130)的正面的左右侧部,其作用是引导吸气面板(150)的转动,同时相互约束多个不同点使吸气面板(150)相对于前面板(130)可保持多种固定角度;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包括: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和前面板支撑件(340);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向后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150)背面顶部的中央部位,被前面板(130)的一侧有选择地约束,支撑吸气面板(150)中央部位的重量;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形成在前面板(130)正面中央部位,可约束吸气面板支撑件(320)的多个点,支撑吸气面板(150)并防止其转动和脱开;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包括:隔板(322′)、导向框架(322)、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和防开启件(328);所述的隔板(322′)形成在中央部位;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开启状态,可有选择地收容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引导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所述的防脱开件(324)封闭导向框架(322)的一端部,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可防止吸气面板(150)从前面板(130)上脱开;所述的防转动件(326)划分导向框架(322)开放的左右两侧面,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使吸气面板(150)保持开启状态;所述的防开启件(328)与防转动件(326)相隔一定间距,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防止吸气面板(150)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以隔板(322′)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包括:支撑件收容孔(342)、弹性件(344)和挂接突起(346);所述的支撑件收容孔(342)沿前后方向开放,用来引导插入吸气面板支撑件(320);所述的弹性件(344)具有较大的弹性,用来支撑吸气面板(150)的重量;所述的挂接突起(346)突出地分别形成在所述的弹性件(344)的相向的侧面上,可分别依次与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和防开启件(328)接触,用来限制吸气面板(15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的数量为两个,二者对称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突起(346)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隔的间距小于导向框架(322)的宽度。

说明书 :

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空调器用来调节室内空气,以便使室内空气保持宜人状态。例如,夏天室内温度较高时,可利用空调器向室内吹送低温空气,使室内环境变得凉爽宜人;冬天室内温度较低时,则利用空调器向室内吹送暖风,使室内环境变得温暖如春。
[0003] 根据空调器的结构,空调器可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两种类型。一体式空调器的整体形成一个单元,而分体式空调器则由设置在室内空间的室内机和设置在室外空间的室外机构成。近年来,分体式空调器越来越收到用户的欢迎,下文中将分体式空调器简称为“空调器″。
[0004] 图1为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05] 如图1所示,室内机的框架由主基座1形成,主基座1的正面安装有前面板3,形成室内机的一部分外观;所述的主基座1固定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
[0006] 所述的主基座1与前面板3之间,形成有用来安装下文将要说明的多个部件的空间。
[0007] 另外,如图1所示,由所述的主基座1和前面板3形成的室内机整体上向前突出。
[0008] 所述的前面板3的前面设置有吸气面板7,吸气面板7形成有正面吸气格栅5,形成室内机的正面外观。另外,所述的吸气面板7可相对于前面板3向上转动,使前面板3的正面露出,以便于清理下文将要说明的滤芯9′。
[0009] 所述的正面吸气格栅5为室内空气流入室内机的通路,正面吸气格栅5一体地形成在吸气面板7上。
[0010] 另外,所述的前面板3的顶面形成有顶面吸气格栅3′,顶面吸气格栅3′可与前面板3一体式形成,也可以单独地制成。
[0011] 所述的前面板3的后面设置有热交换器9,所述的热交换器9与通过正面吸气格栅5和顶面吸气格栅3′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热交换器9的前面设置有用来对空气进行净化的滤芯9′。
[0012] 所述的热交换器9的后面设置有横流风扇10,所述的横流风扇10的作用是吸入室内空气,并将热交换后产生的空气重新吹送到室内空间。
[0013] 另外,所述的横流风扇10的右侧设置有为横流风扇10提供旋转动力的风扇电机10′。
[0014] 所述的主基座1的内侧,一体式地形成有用来引导由横流风扇10产生的气流的导流结构。
[0015] 所述的横流风扇10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的固定架8支撑着横流风扇10的左端部,引导横流风扇10的旋转;所述的热交换器9的左端部倾斜地插入固定架8的上部,不会从固定架8上脱离。
[0016] 另外,所述的横流风扇10的右侧形成有防止横流风扇10右端部脱离的固定端8′。更详细地说,所述的固定端8′以板状形成在主基座1的右内侧部,左右划分所述的主基座1的内部空间。
[0017] 另外,流过所述的热交换器9时得到的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在所述的横流风扇10的作用下被排向室内空间。为此,所述的主基座1和前面板3的下部设置有排气格栅11。
[0018] 所述的排气格栅11的内部形成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的横流风扇10作用下排出的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从所述的排气口排向室内空间。
[0019] 另外,所述的排气口(图中未示出)的内部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调节空气流动方向的叶片15和可沿左右方向调节空气流动方向的窗栅16,所述的若干个窗栅16被连接件17连接在一起,可进行联动。
[0020] 另外,所述的吸气面板7的下部中央部位形成有用来显示空调器工作状态的显示屏19。
[0021] 下面参照附图对上述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2] 图2为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3] 如图2所示,所述的吸气面板7可以以前面板3的上部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在需要清理所述的滤芯9′时,便于卸下滤芯9′。
[0024] 所述的吸气面板7的内侧面的下部突出地形成有铰接件20,所述的铰接件20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7的左右两侧,支撑着吸气面板7的重量。
[0025] 所述的铰接件20的另一个作用是引导吸气面板7的转动;所述的铰接件20的左侧面形成有铰接突起22;所述的铰接突起22呈圆柱形状,以便容易地进行转动;所述的铰接突起22从铰接件20的左侧面向左突出。
[0026] 另外,所述的铰接突起22一体式地形成在铰接件20上,以便充分地支撑吸气面板7的重量。
[0027] 另外,所述的前面板3的正面的上部凹陷地形成有转动导向槽30,转动导向槽30可使铰接件22插入并进行转动;所述的转动导向槽30的左侧壁面上凹陷地形成有与铰接突起22的形状、大小相适应的插入导向孔32;所述的铰接突起22分别插入对应的插入导向孔32中。
[0028] 当所述的铰接件20插入转动导向槽30内、所述的铰接突起22插入插入导向孔32内时,所述的吸气面板7便可以以铰接突起22为中心进行转动。
[0029] 另外,所述的转动导向槽30的宽度大于所述的铰接件20的厚度,以便在需要将吸气面板7从前面板3上拆卸下来时,将铰接件20从转动导向槽30内卸下。
[0030] 所述的吸气面板7安装在前面板3上时,铰接件20的左侧面与转动导向槽30的左侧壁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为了将铰接突起22插入对应的插入导向孔32内,可将铰接件20向右掰开,弹性地插入在转动导向槽30内。
[0031] 然后,使铰接突起22插进插入导向孔32,铰接件20便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回复原状,使得铰接突起22不会从插入导向孔32内脱离。
[0032] 但是上述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0033] 从前面板3上拆卸滤芯9′进行清洁时,用户可以抬起吸气面板7,将滤芯9′卸下。
[0034] 但是,由于吸气面板7不具有可以限制其向下移动的结构,因此,用户需要在一手抬起吸气面板7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卸下滤芯9′,操作起来非常不便。
[0035] 另外,在拆卸和安装吸气面板7的过程中,铰接突起22由于频繁地旋转,很容易因摩擦过度而破损,而铰接突起22的破损会导致维修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3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在开启吸气面板时,用户无需支撑吸气面板,也能使吸气面板保持开启状态。
[0037]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在前面板和吸气面板的中央部位形成面板支撑结构,在吸气面板转动时,使之支撑吸气面板中央部位,以便防止吸气面板的受损。
[0038]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吸气面板、前面板、面板结合装置和面板支撑装置;所述的吸气面板形成室内机的正面外观,其正面形成有正面吸气格栅,其作用是导流室内空气,使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入室内机;所述的前面板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吸气面板,其后方凹陷,形成用来安装其他部件的空间;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的背面和前面板的正面的左右两侧,二者相互结合,用来引导吸气面板的转动;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分别形成在吸气面板和前面板的中央部位,二者相互结合,用来支撑吸气面板,使其相对于前面板保持一定角度的开启状态。
[0039] 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包括:吸气面板连接件和前面板连接件;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和前面板连接件分别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的背面的左右侧部以及前面板的正面的左右侧部,其作用是引导吸气面板的转动,同时相互约束多个不同点使吸气面板相对于前面板可保持多种固定角度。
[0040] 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包括:吸气面板支撑件和前面板支撑件;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向后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背面顶部的中央部位,被前面板的一侧有选择地约束,支撑吸气面板中央部位的重量;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形成在前面板正面中央部位,可约束吸气面板支撑件的多个点,支撑吸气面板并防止其转动和脱开。
[0041] 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包括:隔板、导向框架、防脱开件、防转动件和防开启件;所述的隔板形成在中央部位;所述的导向框架左右两侧面处于开启状态,可有选择地收容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引导吸气面板的转动;所述的防脱开件封闭导向框架的一端部,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可防止吸气面板从前面板上脱开;所述的防转动件划分导向框架开放的左右两侧面,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使吸气面板保持开启状态;所述的防开启件与防转动件相隔一定间距,与前面板支撑件的一端相互约束,防止吸气面板开启。
[0042] 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以隔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0043] 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收容孔、弹性件和挂接突起;所述的支撑件收容孔沿前后方向开放,用来引导插入吸气面板支撑件;所述的弹性件具有较大的弹性,用来支撑吸气面板的重量;所述的挂接突起突出地分别形成在所述的弹性件的相向的侧面上,可分别依次与防脱开件、防转动件和防开启件接触,用来限制吸气面板转动。
[0044] 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二者对称地形成。
[0045] 所述的挂接突起的数量为两个,二者相隔的间距小于导向框架的宽度。
[0046]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开启吸气面板时,用户无需进行支撑即可使吸气面板保持开启状态,使滤芯清洁作业变得非常简便。
[0047] 另外,在前面板与吸气面板的中央部位增加形成有面板支撑装置,可在转动吸气面板时支撑吸气面板中央部位的重量。
[0048] 需要使吸气面板脱开时,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防止面板结合装置的破损。
[0049] 另外,可以提高故障修理时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50] 图1为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1] 图2为已有的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52] 图3为采用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53] 图4为采用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4]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55]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前面板的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0056] 图7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57]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被关闭时面板支撑装置的结合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
[0058]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开启时面板支撑装置的结合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
[0059]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面板支撑装置处于防止脱离状态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60]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分离过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61] 图中:
[0062] 100:室内机 110:主基座
[0063] 112:固定架 114:固定端
[0064] 118:配电室 130:前面板
[0065] 130′:顶面吸气格栅 132:显示屏
[0066] 134:滤芯框架 136:吸入口
[0067] 138:排气口 139:控制器盖
[0068] 139′:罩插入口 150:吸气面板
[0069] 155:正面吸入通路 160:高性能滤芯
[0070] 170:热交换器 172:横流风扇
[0071] 174:风扇电机 176:电机罩
[0072] 180:排气格栅 182:排出通路
[0073] 184:叶片 186:窗栅
[0074] 188:辅助叶片 200:面板结合装置
[0075] 220:吸气面板连接件 222:主体
[0076] 224:关闭突起 226:开启突起
[0077] 228:防脱开突起 240:前面板连接件
[0078] 242:插入导向孔 244:转动导向件
[0079] 244′:关闭保持突起 246:开启保持件
[0080] 248:主体约束件 248′:挂钩
[0081] 300:面板支撑装置 320:吸气面板支撑件
[0082] 322:导向框架 322′:隔板
[0083] 324:防脱开件 326:防转动件
[0084] 328:防开启件 340:前面板支撑件
[0085] 342:支撑件收容孔 344:弹性件
[0086] 346:挂钩 F: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8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88] 图3为采用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89] 如图3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外观由主基座110、前面板130和吸气面板150构成。
[0090] 所述的吸气面板150的正面形成有止面吸气格栅155,其作用是使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入室内机100;所述的正面吸气格栅155贯通地形成在正面吸气面板150上。
[0091] 另外,所述的前面板130的顶面上形成有顶面吸气格栅130′,其作用是使室内空间的空气从上部流入室内机100。
[0092] 所述的前面板130正面的下部设置有显示屏132,显示屏132用来为用户显示室内机100的工作状态。
[0093] 所述的前面板130正面的下部显示屏132的下侧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形成的狭长的排气口138,排气口138的作用是使在室内机100内部经过热交换的空气重新排向室内空间。
[0094] 下面参照图4对所述的室内机100内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95] 图4为采用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96] 如图4所示,所述的主基座110形成室内机100的框架,具有向后方凹陷的结构,其背面固定安装在室内的墙面上,支撑着室内机100的重量。
[0097] 所述的主基座110与前面板130之间形成有用来安装各个部件的空间。
[0098] 另外,如图4所示,由主基座110和前面板130形成的室内机100外观,整体上呈向前突出的形状。
[0099] 所述的主基座110的左侧端部设置有用来固定下文中将要说明的热交换器170和横流风扇172左侧端的固定架112;所述的主基座110的右侧端部向前突出地形成有用来固定热交换器170和横流风扇172右侧端的固定端114。
[0100] 所述的前面板130的正面形成有吸入口136,吸入口136为流过正面吸气格栅155后的空气的流动通路,吸入口136上左右形成有两个滤芯框架134。
[0101] 所述的滤芯框架134上安装有下文中将要说明的高性能滤芯160;所述的两个滤芯框架134左右并排形成。具体来说,所述的吸入口136的中央部位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中央分隔件P,中央分隔件P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滤芯框架134。
[0102] 所述的高性能滤芯160安装在滤芯框架134上,高性能滤芯160具有单一或复合功能。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的高性能滤芯160分别由一个可去除烟雾及其他异味的氨基过滤滤芯162、一个可去除由建筑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的甲醛过滤滤芯164和一个可清除挥发性有机物异味的甲苯过滤滤芯166构成。
[0103] 所述的前面板130与吸气面板150之间还设置有滤芯F,滤芯F用来过滤空气中的异物;所述的滤芯F具有较大的弹性,完全将吸入口136覆盖,而且不仅覆盖前面板130的正面,还覆盖其背面的上端部。
[0104] 所述的前面板130的后面设置有热交换器170,热交换器170的作用是使通过吸入口136流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被所述的滤芯F过滤后的空气与热交换器170进行热交换。
[0105] 所述的热交换器170的后面设置有横流风扇172,横流风扇172的作用是从室内空间吸入空气,并将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排向室内空间。更具体地讲,所述的横流风扇172强制吹送空气,迫使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吸入口136流入室内机,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排气口138重新排向室内空间。
[0106] 所述的横流风扇172的右侧设置有用来为横流风扇172提供旋转动力的风扇电机174,风扇电机174安装在电机罩176内部,电机罩176安装在主基座110内侧的右部;当所述的风扇电机174接通电源进行旋转时,所述的横流风扇172随之一起旋转,从而强制吸入和排出气流。
[0107] 所述的主基座110的内侧壁的形状与横流风扇172外周面的形状相对应,从而可以很顺畅地引导由横流风扇172形成的气流的流动。
[0108] 另外,所述的主基座110的内侧右部空间形成有配电室118,配电室118内设置有控制器组件190,控制器组件190是空调器的重要部件,包括:用来控制室内机100以及室外机(图中未示出)操作的印刷电路板192和用来收容印刷电路板192并防止其受到外部冲击的外壳194。
[0109] 将所述的印刷电路板192安装入配电室118时,首先将印刷电路板192安装在外壳194内,然后将外壳194安装入配电室118,以便使印刷电路板192在发生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得到安全的保护。
[0110] 所述的前面板130内侧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气格栅180,排气格栅180上形成有排出通路182,其作用是使在室内机100内经过热交换的空气重新排向外部(室内空间)。
[0111] 所述的排气格栅180分别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调节通过排出通路182排出的空气方向的叶片184,和可沿左右方向调节空气排出方向的窗栅186;所述的窗栅18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的若干个窗栅186由连接件连接起来,可以进行联动旋转。
[0112] 所述的排气格栅180的右侧端还设置有用来与叶片184一起控制空气排出方向的辅助叶片188;所述的辅助叶片188的一侧设置有可根据空调器使用状态来控制辅助叶片188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另外,所述的辅助叶片188的上方形成有用来显示空调器工作状态的显示屏(图中未示出)。
[0113] 另外,所述的前面板130的右侧正面(即,与所述的控制器组件190相隔一定间距的前方)设置有控制器盖139,控制器盖139基本呈矩形形状,控制器盖139插入在贯通形成在前面板130右侧的控制器盖插入口139′内,将控制器组件190的前方封闭。
[0114] 因此,当控制器组件190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只需将控制器盖139从控制器盖插入口139′上卸下,即可开放控制器组件190的前方,很方便地更换或维修控制器组件190。
[0115] 另外,所述的吸气面板150的背面和前面板130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用来在吸气面板150与前面板130结合后对其进行支撑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和面板支撑装置300。
[0116] 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包括: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和前面板连接件240;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和前面板连接件240分别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150的背面的左右侧部以及前面板130的正面的左右侧部,其作用是引导吸气面板150的转动,同时相互约束多个不同点使吸气面板150相对于前面板130可保持多种固定角度。
[0117] 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为本发明的关键部件,其包括: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和前面板支撑件340;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向后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150背面顶部的中央部位,被前面板130的一侧有选择地约束,支撑吸气面板150中央部位重量;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形成在中央分隔件P上部,可约束吸气面板支撑件320的多个点,支撑吸气面板150并防止其转动和脱开。
[01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前面板连接件240、吸气面板支撑件320以及前面板支撑件340进行详细说明:
[0119]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的前面板的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120] 首先对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分别以同一形状突出地形成在吸气面板150背面上部的左右两侧,并分别插入下文将要说明的相应的插入导向孔242,从而可转动地设置吸气面板150。
[0121] 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包括:主体222、关闭突起224、开启突起226和防脱开突起228;所述的主体222以圆弧结构突出地形成,从而可以在前面板连接件240的引导下使所述的吸气面板150进行转动;所述的关闭突起224突出地形成在主体222背面的上端部,其作用是使吸气面板150保持关闭前面板130的状态;所述的开启突起226从主体222的底面向下突出形成,其作用是使吸气面板150相对于前面板130保持一定的开启角度;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突出地形成在主体222侧面上部,其作用是防止吸气面板150从前面板130上脱开。
[0122] 所述的主体222的顶面和底面为同心圆弧形状,具有向下凸出的圆弧状结构。当所述的主体222插入前面板连接件240时,所述的吸气面板150便处于可转动状态,所述的主体222的顶面则起到了吸气面板150的旋转中心的作用。
[0123] 所述的主体222的顶面上端突出地形成有关闭突起224,关闭突起224在前面板130的正面被吸气面板150封闭的状态下,可防止吸气面板150在外部冲击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可有选择地与下文将要说明的关闭保持突起224′相互约束。更具体地讲,当吸气面板150与前面板130相互靠拢时,所述的关闭突起224处于与关闭保持突起244′相互约束的状态;当用户向上强行转动吸气面板150时,所述的关闭突起224与关闭保持突起244′之间的约束状态便被解除。
[0124] 另外,为了减小所述的关闭突起224与关闭保持突起244′之间的约束量,以便当用户开启吸气面板150时使二者之间的约束状态更容易地被解除,所述的关闭突起224具有圆弧状结构。
[0125] 所述的主体222的底面上向下突出地形成有圆弧状的开启突起226,开启突起226的作用是使吸气面板150保持一定的开启状态。也就是说,当所述的吸气面板150相对于前面板130开启一定角度时,所述的开启突起226与下文将要说明的开启保持件246有选择地相互约束。
[0126] 更具体地讲,当转动吸气面板150开启前面板130的正面时,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背面首先与开启保持件246相互约束。
[0127] 当所述的吸气面板150进一步向上转动时,开启保持件246滑过开启突起226之后,与开启突起226的正面相接触,从而可限制吸气面板150向下(沿关闭方向)转动。
[0128] 因此,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在开启突起226与开启保持件246之间的约束作用下,可相对于前面板130保持一定的开启角度。
[0129] 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背面曲面具有较小的曲率,以便当开启保持件246滑过时,减小相开启突起226与开启保持件246之间的约束量。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正面曲面具有较大的曲率,以便当开启保持件246滑过开启突起226之后与开启突起226的正面相接触时,二者之间产生充分的约束量来支撑前面板150的重量。
[0130] 所述的主体222的侧面形成有防脱开突起228。更具体地讲,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狭长地形成在互为同心圆的主体222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线上。
[0131] 因此,当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在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和前面板连接件240之间的约束作用下向上转动时,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以主体222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线为旋转中新进行转动,与下文将要说明的挂钩248′(见图10)实现线接触。
[0132] 另外,由于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和挂钩248′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两者相互约束,从而可防止吸气面板150从前面板130上脱开。
[0133] 另外,当吸气面板150内部收容了吸气面板连接件220之后,所述的前面板连接件240约束其多个点,防止吸气面板150出现脱开或降落现象。所述的前面板连接件240可以依次约束形成在吸气面板连接件220上的防脱开突起228、开启突起226和关闭突起224。
[0134] 下面参照图6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的前面板连接件240包括:插入导向孔242、转动导向件244、开启保持件246和主体约束件248;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贯通地形成在前面板130的一侧,用来引导吸气面板连接件220,使之顺利地插入;所述的转动导向件244以底面圆弧形状突出地设置在插入导向孔242的上方,用来引导吸气面板150转动;所述的开启保持件246以具有较大的弹性的结构形成在插入导向孔242的下端部,用来有选择地约束开启突起226;所述的主体约束件248突出地形成在插入导向孔242的两侧面上,用来约束主体222的左右移动。
[0135] 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贯通形成,大体上呈狭长矩形形状,其尺寸略大于主体222的纵剖面的尺寸。也就是说,为了使主体222顺利地插入插入导向孔242,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具有与主体222的综剖面相同的矩形形状,并略大于主体222的纵剖面的尺寸。
[0136] 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的上方,更具体地讲,从所述的前面板130的背面观察时,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的上方向前(以图6为准)突出地设置有转动导向件244。
[0137] 所述的转动导向件244的作用是引导主体222的转动,转动导向件244的底面的曲率与主体222顶面的曲率相对应,因此,当抬起所述的吸气面板150时,主体222的顶面便在转动导向件244的底面的引导下进行转动。
[0138] 所述的转动导向件244的前端(即圆弧状底面的上端部)突出地形成有关闭保持突起244′,关闭保持突起244′可与关闭突起224有选择地约束,以防止处于关闭状态的吸气面板150在外部冲击的作用下开启。
[0139] 更具体地讲,所述的关闭突起224向后突出,而所述的关闭保持突起244′从前端部向前突出,从而当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关闭前面板130的正面时,所述的关闭保持突起244′位于关闭突起244的上方,约束了关闭突起224的顶面。
[0140] 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的下端部形成有向前上方(以图6为准)倾斜突出的开启保持件246,开启保持件246可与开启突起226有选择地约束,使吸气面板150保持开启状态。
[0141] 更具体地讲,向上提升吸气面板150使前面板130的正面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的开启保持件246顶面的前端与开启突起226的后半部(曲率较小的部分)接触并且滑过该后半部,然后,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前半部(曲率较大的部分)与开启保持件246顶面的后端相互约束。
[0142] 因此,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在开启突起226与开启保持件246之间的约束作用下被支撑住,不会向下转动,与所述的前面板130之间保持一定角度,使前面板130保持正面开启状态。
[0143] 另外,所述的开启保持件246最好具有较大的弹性,以便在与开启突起226之间的约束量增大时不会发生破损。
[0144] 所述的插入导向孔24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体约束件248,主体约束件248可约束主体222的左右侧面,以防其移动,同时用来防止吸气面板150脱开;所述的主体约束件248可与防脱开突起228有选择地约束。
[0145] 形成在插入导向孔242右侧的主体约束件248,其前端左侧形成有挂钩248′;形成在插入导向孔242左侧的主体约束件248,其右侧面上形成有减摩擦件248″。另外,所述的挂钩248′左侧端与减摩擦件248″的右侧面之间距离与主体222的厚度相适应。
[0146] 因此,当所述的主体222插进插入导向孔242内后,所述的主体222的左/右侧面以紧贴的状态滑过减摩擦件248″右侧面和挂钩248′的左侧端,在插入导向孔242内不可能左右移动,然后,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与挂钩248′相互约束。
[0147] 在所述的挂钩248′与防脱开突起228之间的约束作用下,所述的吸气面板150不会从前面板130上脱开。当所述的挂钩248′与防脱开突起228处于相互约束状态时,用户向上抬起吸气面板150,约束状态便被解除,这时可以有选择地分离吸气面板150。
[0148] 在所述的挂钩248′与防脱开突起228处于相互约束的状态下,用户用力解除二者之间的约束状态时,为了防止所述的挂钩248′出现破损,所述的主体约束件248最好具有较大的弹性。
[0149] 下面结合图5到图7对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进行详细说明:
[0150] 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包括: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和前面板支撑件340;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略长于所述的吸气面板连接件220,在吸气面板连接件220插入前面板连接件240之前,首先插入前面板支撑件340内。因此,在将吸气面板150安装在前面板130上的过程中,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可以引导安装位置。
[0151] 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包括:隔板322′、导向框架322、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和防开启件328;所述的隔板322′形成在中央部位;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开启状态,可有选择地收容挂接突起346,引导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所述的防脱开件324封闭导向框架322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可防止吸气面板150从前面板130上脱开;所述的防转动件326划分导向框架322开放的左右两侧面,与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使吸气面板150保持开启状态;所述的防开启件328与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防止吸气面板150开启。
[0152] 所述的导向框架322起吸气面板支撑件320的框架作用,从吸气面板150的正面先向前突出后向上以圆弧状延伸,其纵向剖面大体上呈“工″字形纵。
[0153] 更具体地讲,在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正中央,沿上下方向形成有隔板322′;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内部空间被隔板322′划分左右两部分,而且导向框架322以隔板322′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0154] 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左右两侧面内分别插入下文将要说明的挂接突起346,用来开启/关闭吸气面板150时引导其转动。
[0155] 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前端形成有整体上呈圆弧形状中央部位突出于左右两侧的防脱开件324,防脱开件324的左右宽度与导向框架322的宽度相适应,用来关闭导向框架322的前端。
[0156] 所述的防脱开件324的后面设置有挂接突起346,更具体地讲,当所述的导向框架322前半部的左右两侧空间内插入挂接突起346的状态下,挂接突起346的一侧与防脱开件
324背面的左右两侧面相互约束时,所述的吸气面板150不会从前面板130上脱开。
[0157] 所述的防脱开件324向下相隔一定距离的部位上形成有防转动件326,更具体地讲,所述的防转动件326从隔板322′突出地延伸至导向框架322的左右两侧端。因此,所述的防转动件326与防脱开件324之间,大体上形成一个直六面体空间。
[0158] 另外,所述的防转动件326可使吸气面板150相对于前面板130保持一定的开启角度。也就是说,在向上抬起吸气面板150使之开启后,所述的防转动件326的顶面与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这时,即使用户撤除向上的作用力,吸气面板150也会在防转动件326与挂接突起346之间的约束作用下,无法向下转动,保持开启状态。
[0159] 这样一来,用户开启吸气面板150之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对滤芯进行清洁、改换或维修作业了。
[0160] 所述的导向框架322的后侧形成有所述的防开启件328。当吸气面板150处于关闭前面板130的状态时,所述的防开启件328可防止吸气面板150在外部冲击作用下开启。
[0161] 也就是说,当关闭突起224与关闭保持突起244′之间的相互约束下限制吸气面板150左右向开启时,所述的防开启件328与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限制吸气面板150中央部位的开启。
[0162] 更具体地讲,所述的防开启件328具有与防转动件326相同的形状和高度,因此可以有选择地与挂接突起346相互接触并约束。
[0163] 因此,当所述的防开启件328的背面左右两侧面与挂接突起346之间相互接触约束时,只要用户不用强力沿着顺时针方向(以图5为准)转动吸气面板150,吸气面板150就不会开启。
[0164] 另外,如图7所示,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以左右对称的结构并排形成两个,可以沿着导向框架322开放的左右侧面横向移动。
[0165] 另外,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具有较大的弹性,当开启吸气面板150时,前面板支撑件340依次与防开启件328、防转动件326和防脱开件324相互接触。
[0166] 所述的前面板支撑件340包括:支撑件收容孔342、一双弹性件344和挂接突起346;所述的支撑件收容孔342沿前后方向开放,用来引导插入吸气面板支撑件320;所述的一双弹性件344具有较大的弹性,用来支撑吸气面板150的重量;所述的挂接突起346突出地分别形成在所述的一双弹性件344的相向的侧面上,用来限制吸气面板150转动。
[0167] 所述的支撑件收容孔342大体上呈矩形形状,形成在所述的中央分隔件P的正面上部,其开放的尺寸大于导向框架322的综剖面的尺寸,用来引导吸气面板支撑件320,使之顺畅地插入并挂住。
[0168] 所述的支撑件收容孔342的内部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弹性件344,弹性件344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承受吸气面板150重量,仅在用户施加作用力转动吸气面板150时,弹性件344才会向外张开。
[0169] 更具体地讲,当所述的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时,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同时随之转动。这时,从所述的两个弹性件344相向的内侧面突出的两个挂接突起346分别依次与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和防开启件328接触,从而被挤向外侧,使弹性件344向外张开。
[0170] 当挂接突起346与吸气面板支撑件320不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的弹性件344便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0171] 所述的挂接突起346的综剖面呈三角形形状,与弹性件344一体式形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即使与吸气面板支撑件320频繁接触摩擦,也不会发生破损现象。
[0172] 另外,所述的挂接突起346可以有选择地与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或防开启件328相互约束。也就是说,所述的一双挂接突起346的相隔距离小于导向框架322的宽度。
[0173] 因此,所述的吸气面板支撑件320即使没有插入并挂住在支撑件收容孔342内部,其宽度与导向框架322相适应的防脱开件324、防转动件326以及防开启件328也会与挂接突起346相互约束。
[0174] 下面结合图3和图4以致冷模式为例对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175] 接通外部电源空调器进行工作时,所述的风扇电机174开始旋转,带动横流风扇172随之高速旋转。
[0176] 所述的横流风扇172旋转时,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内部产生气流,迫使室内空气流入;具体来说,室内空气分别通过正面吸气格栅155和顶面吸气格栅130′流入室内机,流入的室内空气经过滤芯F过滤后,流过热交换器170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冷却。
[0177] 在所述的横流风扇172的作用下,被冷却的空气沿着主基座110的内壁面流动,通过排气口138排向室内空间。
[0178] 下面结合图3到图11对滤芯的清洁、分解吸气面板的过程进行说明:
[0179]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被关闭时面板支撑装置的结合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开启时面板支撑装置的结合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面板支撑装置处于防止脱离状态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吸气面板的支撑结构中吸气面板分离过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180] 首先,如图3所示,当所述的前面板130的正面被吸气面板150关闭时,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和面板支撑装置300的状态如下:所述的面板结合装置200处于关闭保持突起244′与关闭突起224相互结合的状态;所述的面板支撑装置300处于防开启件328的左侧面与挂接突起346的右侧面相互约束的状态(如图8所示)。
[0181] 用户沿顺时针方向(以图3为准)转动吸气面板150时,所述的主体222随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关闭保持突起244′与关闭突起224之间的约束状态被解除。所述的挂接突起346滑过防开启件328,处于防开启件328与防转动件326之间的位置上。
[0182] 由于关闭保持突起244′与关闭突起224以及挂接突起346与防开启件328之间的约束状态被解除,所述的吸气面板150处于可自由转动的状态。
[0183] 由于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右侧面与开启保持件246的顶面左侧端相互约束,用户稍微进一步转动吸气面板150时,所述的开启突起226滑过开启保持件246的顶面,所述的开启突起226的左侧面与开启保持件246的顶面右侧端相互接触。
[0184] 与此同时,所述的挂接突起346会滑过防转动件326,如图9所示,所述的防转动件326的右侧面上下端与挂接突起346的左侧面相互接触。
[0185] 这时,用户即使撤除向上的作用力,由于开启突起226与开启保持件246之间的相互约束作用,所述的吸气面板150的左右侧也不会向下移动,而保持相对于前面板130开启一定角度的状态。
[0186] 另外,由于所述的防转动件326被弹性件344支撑,吸气面板150中央部位的向下移动被限制,吸气面板150处于其中央部位不下垂的稳定状态。
[0187] 当需要将吸气面板150从前面板130上脱开时,可沿顺时针方向(以图3为准)进一步转动吸气面板150,随着吸气面板150的转动,所述的开启突起226与开启保持件246逐渐远离,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与挂钩248′的约束量逐渐增大后被解除,向后方移动。
[0188] 所述的防脱开突起228与挂钩248′之间的约束产生及解除的过程中,当所述的挂接突起346与防脱开件324(如图11所示)之间发生相互约束时,使所述的弹性件344产生弹性恢复力;当所述的挂接突起346与防脱开件324之间解除约束,所述的防脱开件324从挂接突起346向左侧远离时,所述的弹性件344在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0189] 通过上述过程,所述的吸气面板150便完全从前面板130上脱开,在吸气面板150脱开的状态下,用户可以从前面板130上卸下滤芯F,对其进行彻底清洁。
[0190]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其他多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