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610172312.6

文献号 : CN199161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野口裕辅江间裕通石井洋福地丰久间数修铃木一喜木仓真佐藤真澄司城浩保中原知利安井元一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理光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彩色打印机,彩色复印机,彩色传真机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图像形成部,以及将纸送向该图像形成部的供纸部,图像形成部设有成像部,光写入部,中间转印带,定影部,排出部,色调剂收纳部,电气设备部。成像部的成像装置8沿上述中间转印带7的下部侧移动边并列配置,该中间转印带7的下部侧移动边配置成倾斜状态,沿着移动方向,使得处于下游侧的上述成像装置8高度位于下方。提供能缩短图像形成时间、且确保从二次转印到定影的必要距离、同时能抑制装置本体高度实现小型化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本体;

在本体内呈倾斜排列的的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用于收纳成像装置成像用色的色调剂;和连接到本体的上部盖,所述上部盖提供取放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的通道并且包括接收记录介质的顶表面,所述记录介质上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开放上部盖时,色调剂收纳部件处于露出位置,从装置本体正面看,从前侧朝里侧并列配置,越位于里侧的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高度位于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将记录介质排出到上部盖的顶表面的排纸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次转印装置和二次转印装置,用于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一次转印装置设置在感光体鼓与中间转印带相接位置的中间转印带的内侧,将图像从成像装置转印到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沿着所述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配置所述若干像载置体感光体,使得所述下部侧移动边倾斜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打开上部盖后,可拆卸地从本体上移除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并且所述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收纳不同颜色的色调剂。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部盖被配置为可开放,以便取放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

8.一种图像形成的方法,包括:

利用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呈倾斜排列的的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中容纳的色调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和将包括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输出到连接到本体的上部盖的顶表面上,所述上部盖提供取放本体内的多个色调剂收纳部件的通道,开放上部盖时,色调剂收纳部件处于露出位置,从装置本体正面看,从前侧朝里侧并列配置,越位于里侧的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高度位于上方。

说明书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3156674.X、申请日为2003年9月5日、申请人为理光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彩色打印机,彩色复印机,彩色传真机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近年,对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彩色打印机,彩色复印机等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出现很多全彩色设备。这种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与单色装置相比,结构上装置大型化,再有,图像形成速度低,这些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即使对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人们也希望能象单色打印机那样,小型化到能放在桌子上使用程度,且图像形成速度高。
[0004] 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按所采用的彩色记录方式粗分,可分为一鼓型及串列型。所谓一鼓型是在一个感光体周围设置若干色的显影装置,在这些显影装置使色调剂附着,在感光体上形成合成色调剂像,转印该色调剂像,在纸上记录彩色图像。所谓串列型是指串列排列着若干感光体,在这些感光体上分别形成单色色调剂像,顺序转印这些单色色调剂像,将合成彩色图像记录在纸上。
[0005] 若比较上述一鼓型和串列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一鼓型中只有一个感光体,与串列型相比,能使图像形成部小型化,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使用一个感光体,反复进行若干次(通常为四次)的图像形成,形成全彩色图像,难以实现图像形成高速化。与此相反,串列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小型化及成本方面比上述一鼓型差,但图像形成高速化容易。
[0006] 因此,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图像形成速度方面考虑,对能得到与单色装置差不多速度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要求日益增加,非常引人注目。
[0007] 串列型的图像形成装置有直接转印方式和间接转印方式。如图1所示,表示直接转印方式,其通过转印装置52,在由纸运送带53运送的纸上顺序转印各感光体51上的图像;如图2所示,表示间接转印方式,其通过一次转印装置52,将各感光体51上的图像暂时顺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4上后,通过二次转印装置55,将该中间转印带54上的图像一下子转印在纸上。
[0008] 若比较上述直接转印方式和间接转印方式,前者必须将供纸装置60配置在串列型排列各感光体51的图像形成部的上游侧,定影装置61配置在下游侧,存在纸运送方向大型化的缺点。与此相反,后者能比较自由地设定二次转印装置55,能缩短纸运送通道,对小型化有利。
[0009] 如上所述,从图像形成高速度角度考虑,记录方式最好是串列型,再考虑小型化,最好是间接转印方式。
[0010] 下面,研究记录方式为串列型的间接转印方式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若采用纵向运送,使得纸从供纸口到定影的运送通道成为最短,由于纸运送距离短,能高速化,且堵塞等故障也不易发生。并且,如图3所示,在采用纵运送通道的装置中,二次转印装置55成为中间转印带54的右端是必然的,这时,一般,若在中间转印带54的上部移动边配置四个成像装置构成的成像组件50,则最终的BK图像被转印后约回转半周后,通过二次转印装置55,与该部分相对应的初始复印时间变长不能避免。
[0011] 于是,在记录方式为串列型的间接转印方式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纵向运送通道场合,如图4所示,在中间转印带54的下侧移动边配置四个成像装置构成的成像组件50是有利的,即,在这样配置的装置中,纸运送通道几乎最短,且最终图像被转印后,叠合图像马上到达二次转印位置,能短缩初始复印时间。
[0012] 如上所述,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得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到能放在桌子上使用的程度,且能实现高速形成图像,在记录方式为串列型的间接转印方式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以采用纵向运送通道为最好。
[0013]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转印位置到定影位置的距离需要达到由所使用的纸尺寸等决定的某种程度的长度,参照图6简单说明其理由。
[0014] 在图6中,若设二次转印部55的线速度为b,在定影部61的线速度为a,两者的线速度a=b是理想状态。但是,现实问题是即使设定两者的线速度a=b,由于有公差,实际上a=b是不可能的。如果定影速度比转印速度快,即b<a,跨越转印部与定影部运送纸时,转印中的纸因定影被拉引,产生转印偏移。于是,将转印部与定影部的关系预先设定b>a,以防止上述转印偏移。但是,若设定转印速度比定影速度快,即b>a,则跨越转印部与定影部运送纸时,纸在运送至靠近定影部一侧产生很大的弯曲,由于该弯曲,未定影的色调剂像与框体局部接触,发生损伤图像的问题。因此,为了缓和纸向侧方所产生的大弯曲,从转印位置到定影位置的距离h需要与所使用的纸尺寸相对应的某种程度的长度。这时,为了不产生如上所述的转印擦损,从转印位置到定影位置的垂直方向高度h·sinβ(参照图7)需要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5] a≤b
[0016] (b-a)×c/b=1
[0017] lmax≤l′
[0018] 其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0019] a 定影辊的线速度
[0020] b 转印辊的线速度
[0021] c 纸副扫描方向的长度
[0022] l 松驰或弯曲量
[0023] lmax 在图像转印位置到定影位置之间所发生的纸松驰或弯曲最大量[0024] 1′在图像转印位置到定影位置之间允许发生的纸松驰或弯曲最大量[0025] 于是,在记录方式为串列型的间接转印方式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若采用纵向运送通道场合,要确保从转印部到定影部的距离h,且使得图像形成装置整体高度低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能放在桌子上使用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希望跟占有面积有关的装置本体的宽度和前后方向深度小到某种程度,但是,若提高装置高度,对纸的受取,堵塞处理,色调剂收纳容器的更换等的操作性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抑制高度。但是,一方面要确保从转印部到定影部的距离h,一方面要抑制装置本体高度,这是一种相反关系,在上述纵向运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方面要确保从转印部到定影部的距离h,一方面要抑制装置本体高度,这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0026]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缩短图像形成时间、且确保从二次转印到定影的必要距离、同时能抑制装置本体高度实现小型化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002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0028] (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以及将纸送向该图像形成部的供纸部,上述图像形成部设有:
[0029] 成像部,包括若干设有感光体的成像装置;
[0030] 光写入部,对上述成像部的感光体进行光写入;
[0031] 中间转印带,对上述成像部形成的图像进行转印;
[0032] 定影部,对载置在纸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0033] 排出部,将已结束形成图像的纸排出机外;
[0034] 色调剂收纳部,收纳用于补给上述成像部的各成像装置的色调剂;
[0035] 电气设备部,设有若干电气设备组件;
[0036] 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0037] 上述成像部的成像装置沿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并列配置,该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配置成倾斜状态,沿着移动方向,使得处于下游侧的上述成像装置高度位于下方。
[0038] 按照上述(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配置有成像装置的下部侧的带移动边成为倾斜状态,因此,即使是使用若干成像装置型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纵横两方向的尺寸能小型化。
[0039] (2)在(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0040] 在上述中间转印带上,设有二次转印部,将上述成像部形成的已转印在该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转印在纸上;
[0041] 上述图像形成部从下朝上配置从上述供纸部供给纸的供纸口,二次转印部,定影部,排纸部;
[0042] 从上述供纸部的供纸口通过上述二次转印部,定影部直到上述排纸部的纸运送通道为大致沿着纵方向延伸的通道。
[0043] 按照上述(2)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从供纸到排纸的运送通道为纵方向,因此,运送通道的长度成为必要的最小限度的长度,能使图像形成时间最短,堵塞等危险度也能达到最小。
[0044] (3)在(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0045] 在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上方配置上述色调剂收纳部,在上述成像部的下方配置上述光写入部;
[0046] 上述色调剂收纳部呈倾斜状态,其与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平行。
[0047] (4)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0048] 上述成像部的各成像装置分别形成不同色的图像,在上述色调剂收纳部设有若干色调剂收纳装置,用于收纳成像装置成像用色的色调剂,上述成像装置与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的色的配置顺序一致。
[0049] 按照上述(3)和(4)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通过配置成像部与色调剂收纳部,能使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纵横两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0050] (5)在(4)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各色的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到上述成像装置的色调剂补给通道的长度大致相等。
[0051] 按照上述(5)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从各色调剂收纳装置到各成像装置的色调剂补给运送条件大致相同,很容易控制补给色调剂。
[0052] (6)在(4)或(5)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内至少一个与其他色调剂收纳装置的色调剂收纳量不同。
[0053] 按照上述(6)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将使用频度高的色调剂收纳装置设定为大容量,能抑制色调剂收纳装置的更换次数。
[0054] (7)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当开放上部盖时,该色调剂收纳装置处于暴露位置,且从装置本体正面看,从前侧向里侧并列配置,这时,越位于里侧的上述色调剂收纳装置高度位于上方。
[0055] 按照上述(7)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越位于里侧的色调剂收纳装置高度位于上方,因此,提高了更换作业性及视认性。
[0056] (8)在(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图像形成部,在上述光写入部下方,形成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空间,在该空间配置一部分电气设备部。
[0057] 按照上述(8)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光写入部下方形成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空间,在该空间配置一部分电气设备部,因此,能促进装置小型化。
[0058] (9)在(8)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配置在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空间中的电气设备部是控制组件。
[0059] (10)在(9)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空间外,在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上述二次转印部的相反侧的里侧,配置电源组件。
[0060] 按照上述(9)和(10)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控制组件能收纳在原本无用的空间,且电源组件不易受到定影热的影响,同时还提高了散热性。
[0061] (11)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里侧的与供纸分离点相同高度的点设为原点,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1,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2,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3,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4,定影部的定影夹持中心点设为TT时,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T1(y)是上述占有空间的最上位点,其与定影部的定影夹持中心点的宽度TT(x)满足下式关系:T1(y)≤TT(x)。
[0062] 按照上述(11)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防止装置过高引起操作性恶化,通过缩小装置前后尺寸,能减少装置的设置面积,既不会过高,设置面积也不大,既提高了操作性,又实现装置小型化,能取得两者的良好平衡。
[0063] (12)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里侧的与供纸分离点相同高度的点设为原点,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1,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2,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3,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4,定影部的定影夹持中心点设为TT时,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3(y),定影夹持部中心点的高度为TT(y),满足以下关系:TT(y)≤T3(y)。
[0064] (13)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3(y),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点的高度为T4(y),定影夹持部中心点的高度为TT(y),满足以下关系:T4(y)≤TT(y)≤T3(y)。
[0065] 按照上述(12)和(1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对各色调剂收纳装置视认性良好,且各色调剂收纳装置呈倾斜排列,更换容易,与使用者最靠近的色调剂收纳装置为最合适的高度,提高了操作性。
[0066] (14)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里侧的与供纸分离点相同高度的点设为原点,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1,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2,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设为T3,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设为T4,排出部的排出点设为HS时,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1(y),排出点为HS(y),满足以下关系:HS(y)≤T1(y)。
[0067] (15)在(3)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1(y),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点的高度为T2(y),排出点高度为HS(y),满足以下关系:T2(y)≤HS(y)≤T1(y)。
[0068] 按照上述(14)和(15)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对各色调剂收纳装置视认性良好,且各色调剂收纳装置呈倾斜排列,更换容易,最里侧的色调剂收纳装置为最合适的高度,提高了操作性。
[0069] (16)在(1)~(15)中任一个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时,该角度θ为5度-25度范围。
[0070] 按照上述(16)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实现最高速,小型且操作性良好的图像形成装置。
[0071] (17)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制作方法,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以及将纸送向该图像形成部的供纸部,上述图像形成部设有:
[0072] 成像部,包括若干设有感光体的成像装置;
[0073] 光写入部,对上述成像部的感光体进行光写入;
[0074] 中间转印带,对上述成像部形成的图像进行转印;
[0075] 定影部,对载置在纸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0076] 排出部,将已结束形成图像的纸排出机外;
[0077] 色调剂收纳部,收纳用于补给上述成像部的各成像装置的色调剂;
[0078] 电气设备部,设有若干电气设备组件;
[0079] 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将中间转印带配置成相对水平线以一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的状态,使得中间转印带与纸脱离的里侧高度位于上方,中间转印带与纸密接的前侧高度位于下方;
[0081] 使得上述若干成像装置以平行状态并列配置;
[0082] 配置上述若干成像装置,使其沿着上述中间转印带的下部侧移动边,并与其平行,最先形成图像的上述若干成像装置中某个面对中间转印带的里侧部,最后形成图像的上述其他成像装置中某个面对中间转印带的前侧部。
[0083] 按照上述(17)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制作方法,配置有成像装置的下部侧的带移动边成为倾斜状态,因此,能制作纵横两方向的尺寸能小型化的使用若干成像装置型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84] 图1是表示直接转印的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说明图;
[0085] 图2是表示间接转印的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说明图;
[0086] 图3是表示间接转印的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另一例的说明图;
[0087] 图4是表示能减轻图3装置问题的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图;
[0088] 图5是图4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平面说明图;
[0089] 图6是用于说明二次转印与定影间纸运送存在的问题点的图;
[0090] 图7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说明图;
[0091] 图8表示形成在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能配置电气设备部的空间;
[0092] 图9是图7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平面说明图;
[0093] 图10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关系式中定义的各点说明图;
[0094] 图11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关系式中定义的各角度说明图;
[0095] 图12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关系式中定义的各点补充说明图;
[0096] 图13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关系式中定义的各点补充说明图;
[0097] 图14是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0098] 图15表示仅设置一个容量大的色调剂收纳部的例子;
[0099] 图16表示图15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关系式中定义的各点说明图;
[0100] 图17表示将各色调剂收纳部设为四角形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101]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0102] 图7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整体构成概略说明图。该彩色激光打印机100是在装置本体1下部配设供纸部2,在该供纸部2上方配置图像形成部3构成的。在上述图像形成部3,设有由环状带构成的作为像载置体的中间转印带7,该中间转印带7具有可挠性,卷挂在若干辊4,5,6上。在支承该中间转印带7的辊4和5之间,相当于该中间转印带7的下部侧带的移动边,与该下侧移动边对向,设有成像部,在该成像部配设作为成像装置的四个成像组件8Y,8C,8M,8BK。
[0103] 四个成像组件8设有与中间转印带7相接的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0,在感光体鼓10周围,配置带电装置11,显影装置12,清洁装置13,在感光体鼓10与中间转印带7相接位置的中间转印带7的内侧,设有进行一次转印的转印装置14。本实施例场合,四个成像组件8Y,8C,8M,8BK构成为同一结构,仅仅显影装置12的显影剂的色分别为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成像组件8的下方配置光写入组件15,作为光写入装置,将经调制的激光L照射在各感光体鼓表面上,该激光L在带电装置11和显影装置12之间照射在各感光体鼓10上。光写入组件15可以相对各成像组件8个别设置,但如本实施例那样,使用共用的光写入组件15,能降低成本。
[0104] 若开始图像形成动作,则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上述成像组件8的感光体鼓10朝顺时钟方向回转,通过带电装置11使得感光体鼓10的表面以所设定的极性均一带电。光写入组件15发出的激光L照射在上述带电的感光体鼓表面上,在感光体鼓1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鼓10上曝光的图像信息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为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色信息而得的单色图像信息。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12时,通过各显影装置12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视像。
[0105] 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上述支承上述中间转印带7的若干辊4,5,6之中一个辊按逆时钟方向回转,这样,中间转印带7按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其他辊从动回转。通过转印装置14,将设有黄色显影装置12的黄色成像组件8Y形成的黄色色调剂像转印在如上所述移动的中间转印带7上。再通过转印装置14,在上述已转印的黄色色调剂像上,顺序叠合转印成像组件8C形成的青色色调剂像,成像组件8M形成的品红色色调剂像,及成像组件8BK形成的黑色色调剂像。这样,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上载置全彩色的色调剂像。
[0106] 中间转印带7的辊6处,配置隔着中间转印带7与该辊6对向的二次转印装置20;中间转印带7的辊4处,配置隔着中间转印带7与该辊4对向的用于清洁带表面的带清洁装置21。
[0107] 转印色调剂像后残留在感光体鼓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通过清洁装置13除去,接着,通过没有图示的消电装置对其表面施以消电作用,使得表面电位初始化,备作此后形成图像。
[0108] 另一方面,从供纸部2供给纸或树脂片等构成的记录材,从供纸辊2a送入图像形成部3。送入图像形成部3的记录材通过定位辊24送向中间转印带7与二次转印装置20之间。并且,这时对二次转印装置20施加与中间转印带7表面的色调剂像的色调剂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电压,这样,中间转印带7表面的色调剂像一次性地转印在上述记录材上。转印有色调剂像的记录材通过定影装置22时,通过热和压力使得色调剂像熔融定影在记录材上。已定影的记录材如箭头方向所示,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上部构成的排纸部23上。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残留色调剂通过带清洁装置21除去。
[0109] 上面说明了在记录材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使用成像组件8的某一个或几个形成单色图像,二色图像,三色图像。
[0110] 这样构成的彩色打印机使得四个成像组件8Y,8C,8M,8BK与中间转印带7对向设置,在中间转印带7上顺序叠合转印各色的色调剂像,这种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上述成像装置具有一个四色显影装置、在中间转印带上叠合转印色调剂像、此后转印在记录材上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成像时间能大幅度缩短。再有,与图3所示那样的在中间转印带的上部移动边配置成像装置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相比,具有初始页印刷快的优点。
[0111] 在本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使得中间转印带7的辊4和辊5之间的下侧移动边倾斜,与该倾斜的下侧移动边对向,并列配置各成像组件8。关于上述中间转印带7的下侧移动边的倾斜方向,沿着中间转印带7的移动方向,使得配置在下游侧的成像组件位于下方,因此,如图7所示,成为朝右下方向倾斜。
[0112]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与图4所示打印机使用大致同一的构成零件,但装置本体的高度低。因此,从供纸部2到定影装置22即纵向运送通道的距离也变短,如上所述,通过倾斜配置中间转印带7,即使通道变短,仍能充分确保从二次转印装置20到定影装置22的必要距离h,能抑制整体高度,使得装置本体高度低。
[0113] 若中间转印带7的移动边按图4那样呈水平状态,则带整体位于相同高度位置,而在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中间转印带7的左侧位于上方位置,于是,该打印机本体的左下形成截面大致为三角形的空间。该空间如图8中斜线所示直角三角形形状,若将光写入组件15的宽度设为A,则一直角边的高度为A·sinθ,另一直角边的宽度为A·cosθ。可以将电气设备组件配置在该空间,这样,不仅高度,而且宽度方向也能实现小型化。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在中间转印带7的下部配置四个成像组件,在该四个成像组件下方,配置光写入组件15,而在光写入组件15下方配置高压电源组件30,控制组件31,以及控制器32。上述高压电源组件30向各成像处理过程供给必要的高压电源,上述控制组件31将来自主计算机的图像信号变换成内部控制信号,上述控制器32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整体。
[0114] 这样,通过将打印机必要的电气设备组件配置在光写入组件15下方,能实现打印机小型化,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仅仅电源组件33直立配置在装置后方。
[0115] 在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3的配置可以用关系式规定。这种场合,若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里侧的与供纸分离点相同高度的点设为原点0,关系式中有关各定义如下:
[0116] 配置关系式中各点的定义如图10~图13所示:
[0117] 排出点:HS(x,y)
[0118] 定影夹持中心点:TT(x,y)
[0119] 转印点:TS(x,y)
[0120] 定位点:RE(x,y)
[0121] 供纸分离点:BR(x,y)
[0122] 规定若干色调剂收纳部高度的点:
[0123] 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T1(x,y)
[0124] 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T2(x,y)
[0125] 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的点:T3(x,y)
[0126] 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的点:T4(x,y)
[0127] 形成定影夹持中心点与色调剂收纳部的最短距离的色调剂收纳部的点:T5(x,y)[0128] 配置关系式中各角度的定义如图10及图11所示:
[0129] 中间转印带下部移动边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θ
[0130] 连接转印点TS(x,y)以及成像部的端部延长与中间转印带相接的点的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φ
[0131] 连接转印点TS(x,y)与供纸分离点BR(x,y)的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γ[0132] 连接定影点与转印点TS(x,y)的线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
[0133] 配置关系式中各距离的定义如图10~图13所示:
[0134] 从中间转印带下部移动边夹持成像装置到光写入装置下边的宽度:d1[0135] 从供纸分离点到光写入装置的y方向的距离:d2
[0136] 从转印点TS(x,y)到成像部的端部延长与中间转印带相接的点的的距离:d3[0137] 从供纸分离点到转印点的y方向的距离:D
[0138] 从T5(x,y)到定影点TT(x,y)的距离,其作为色调剂固结防止距离:HI[0139] 色调剂固结防止距离HI在x方向的分量:HIx
[0140] 色调剂固结防止距离HI在y方向的分量:HIy
[0141] 转印点与定影点的距离:h
[0142] 里侧圆筒状色调剂收纳部的中心点与外侧圆筒状色调剂收纳部的中心点的距离:N
[0143] 圆筒状色调剂收纳部的半径:R1
[0144] 圆筒状色调剂收纳部的半径(存在不同半径场合,参照图16):R2[0145]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在最上位设有色调剂收纳部,若将其最上位点的高度方向(y方向)的大小设为T1(y),则如图12所示,可以用下式(1)表示:
[0146] T1(y)=R1+(N+R1)sinθ+HIy+h·sinβ+D (1)
[0147] 这种场合,R1+(N+R1)sinθ+Hiy是从定影点到色调剂收纳部的最上位部的高度,h·sinβ是从转印点到定影点的高度,D是从供纸分离点到转印点的y方向的距离。
[0148] 如图11所示,D可以用下式表示:
[0149] D=d2+d1·cosθ+d3·sinφ
[0150] 在彩色激光打印机100中,定影装置22被设置在图中最右位置,定影点TT(x,y)在x方向具有最大值,该定影点TT(x,y)在x方向的大小TT(x),如图13所示,可以用下式(2)表示:
[0151] TT(x)=BR(x)+(D/tanγ)+h·cosβ (2)
[0152] 根据上面关系式,若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里侧的与供纸分离点相同高度的点设为原点,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1(y),定影夹持部中心点的在x方向的大小设为TT(x),则满足以下关系:T1(y)≤TT(x)。
[0153] 再有,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3(y),定影夹持部中心点的高度为TT(y),则满足以下关系:TT(y)≤T3(y)。更好的是,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低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3(y),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点的高度为T4(y),定影夹持部中心点的高度为TT(y),则满足以下关系:T4(y)≤TT(y)≤T3(y)。
[0154] 再有,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1(y),排出点为HS(y),则满足以下关系:HS(y)≤T1(y)。更好的是,从侧面看若干色调剂收纳部,在最高位置存在的色调剂收纳部最上位点的高度为T1(y),该色调剂收纳部最下位点的高度为T2(y),排出点高度为HS(y),则满足以下关系:T2(y)≤HS(y)≤T1(y)。
[0155] 中间转印带7的下部移动边与水平线形成的角度θ可以用下式表示:
[0156] sinθ=[T1(y)~HIy-h·sinβ~D-R1]/(N+R1)
[0157] 较好的是,该角度θ为5度到25度范围。
[0158] 在此,将图7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与图4的打印机比较,图9是图7打印机的平面说明图,图5是图4打印机的平面说明图,两者各构成部件大致相同。
[0159] 从上述图7,图9,图4,图5可知,由上述配置关系式规定的本发明实施例打印机,若将图7右端侧作为正面时,两者前后方向为570mm,尺寸相同,但在宽度方向,本发明打印机为420mm,图4先有技术打印机为475mm,本发明打印机缩短了55mm,在高度方向,本发明打印机为468mm,图4先有技术打印机为475mm,本发明打印机缩短了7mm,因此,本发明打印机能实现小尺寸。两者之差以mm为单位,在这种已经采用了几乎所有的小型化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是几毫米,也是非常有益的。
[0160] 在本发明这种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中,色调剂是消耗品,根据其消耗量从作为色调剂收纳装置的色粉卡盒36进行补给。在本实施例中,各色粉卡盒36尺寸相同,通过没有图示的色调剂补给装置连接上述各色粉卡盒36与各成像组件8的显影装置12。该色调剂补给装置通过螺旋部件运送色调剂,通过主马达(没有图示)驱动该螺旋部件。在上述构成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从各色的色粉卡盒36到显影装置12的色调剂运送通道的长度、角度全部相同、即各色粉卡盒36位于中间转印带7的上方,使得各色粉卡盒36与中间转印带7的下侧移动边倾斜相同角度,同时,各成像组件8的配置间隔相同,并列配置。
[0161] 通过这种结构,从各色的色粉卡盒36到各成像组件8的显影装置12的运送条件大致相同,以同一驱动源运送色调剂场合、容易进行设定控制。另外,各色粉卡盒36的色调剂用尽时,必须进行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箭头所示,通过将作为排纸部23使用的上部盖37从前方往里侧开放,能更换色粉卡盒36。这时,各色粉卡盒36中,越靠里侧的位于高的位置,易进行处理,与各色粉卡盒36都处于水平位置场合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更换作业性,视认性。
[0162] 在本实施例中,从供纸到排纸的运送通道大致为最小长度,且运送通道如图7所示,容易使其从定位辊24到定影装置22大致成直线,直线式的运送通道不易堵塞。再有,打印机100的正面板可开闭,为了处理堵塞,开放运送通道也容易。
[0163] 在本实施例打印机的色调剂收纳部,如图15所示,可以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色粉卡盒36设为比其他色粉卡盒36收纳量多,例如,使得消耗量最多的黑色色粉卡盒设计成比其他色粉卡盒大,这样,能抑制更换频度。
[0164] 再有,如图17所示,色粉卡盒36可以不是圆筒状,而形成方筒形状。
[0165]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