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渔场 /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阅读:869发布:2021-02-17

IPRDB可以提供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是一种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套建设田螺池与青鱼池及其他相关设施,将传统的池塘养殖由以养殖鲢鱼、鳙鱼为主改变为以养殖青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将青鱼的养殖比例提高至60%以上,将直接向青鱼池中投放人工配合饲料转变为投放田螺,避免了对鱼池水质的污染,解决了水质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公害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青鱼产量,而且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降低了养殖成本,并且改善了青鱼品质,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下面是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靠近水源的空地上开挖2~4口深20~25米的水井,水井旁边并排建设若干口长

80~120米、宽20~30米、深0.7~1米的田螺池,在田螺池的下游建设一个2.8米~3.5米深的青鱼池,所述田螺池总面积与青鱼池面积按照10~30:30~70的比例配套建设;水井、田螺池及青鱼池的同一侧边建设一个便于储水、排水的沟渠,沟渠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源连通并设有拦水坝;所述水井与田螺池之间设有进水总管,每口水井与进水总管之间通过水泵及进水分管联通,进水总管上对应每口田螺池设有出水分管伸至田螺池,每口田螺池与青鱼池之间均设有自流水管,所述出水分管的出水口处及自流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装有防逃罩;所述青鱼池与沟渠之间还设有抽水泵站及排水涵管,抽水泵站自沟渠向青鱼池抽水,排水涵管自青鱼池向沟渠排水,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

(2)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田螺池,生石灰用量75~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7天后,向田螺池中加入0.5~0.7米深的水,并在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800kg的用量投施;

(3)田螺池中投施粪肥后15~20天,向池中投放10g以上的种螺,每平方米投放100~

120个,同时每亩田螺池套养鲢鱼鱼苗300~500尾,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或动物下脚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作为田螺饲料,投饲量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一次;控制田螺池的进、出水闸阀,保持田螺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所述田螺池中还均匀种植有占田螺池面积20%~25%的茭白、芦笋、浮萍、水葫芦或水浮莲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

(4)高温季节在田螺池上方架设防晒网,防晒网距离螺池净高大于等于2.5米,当水温超过28℃以后,每天中午从水井中抽水,向田螺池中供水两小时以上,控制田螺池水温始终在28℃以内,田螺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的水体中不断繁殖生长;田螺池中多出的水通过自流水管流入青鱼池,调节青鱼池水质;

(5)当年1月至2月,青鱼池采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青鱼池,生石灰用量为75~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7天后,向青鱼池中加入1.5~2米深的水,注水7天后向青鱼池内投放1~2斤重的青鱼鱼种,并同时投放0.5~1斤重的鲢鱼和鳙鱼鱼种,青鱼鱼种投放量为150~200尾/亩,鲢鱼和鳙鱼鱼种投放量为60~80尾/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比例为8:2;在田螺没有长到青鱼饵料的标准时,投喂青鱼人工配合饲料维持青鱼正常的生长;

(6)当年5月,田螺繁殖并生长达到青鱼饵料标准,每隔6~7天,诱捕田螺并筛选出5~

7g的仔螺投放到青鱼池中供给青鱼饵料,体重不足的仔螺或体重超标的种螺放回田螺池继续饲养;当仔螺的投放量达到青鱼重量的20~30%时,即无需额外向青鱼池中投喂饲料;

(7)在田螺产量不足或高温季节,人工补充投喂青鱼配合饲料,投喂量是青鱼体重的3~5%,保持青鱼体重增长,待水温降低到28℃以内时,即可以停止人工饲料投喂;在防病治病期间需要投放药物或者生石灰时,暂停田螺投喂改投人工配合饲料,待七天后药性消失注入新水再恢复田螺投喂;

(8)当年11月~12月,青鱼长至10~12斤,青鱼池中鲢鱼长至6~8斤,鳙鱼长至8~10斤时即为成鱼开始上市,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放空池水使池塘底泥在太阳下暴晒,待次年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生长周期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螺池上方的防晒网是架设在田螺池四周的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插在田螺池四周预设的盲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鱼池内还均布有2~3台增氧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为地下水或河流水或湖泊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粪肥是指发酵好的鸡粪浆液或猪粪浆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螺的诱捕方法有两种:a.选择清晨或夜晚于螺池周边投放诱捕树枝、竹枝或草把诱捕田螺,将捕获的田螺通过网兜筛选出5~7g的仔螺;b.生物菌采捕法:首先关闭进、出水口,将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化水泼洒在田螺池中心,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无需泼洒,造成田螺池中心区域缺氧,田螺迅速游向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即可采用手捞网进行人工捕捞并筛选出5~7g的仔螺,捕捞完毕后打开田螺池的进、出水口,使田螺池中富含枯草芽孢杆菌的水流入青鱼池中,同时田螺池中补给新鲜水改善水体缺氧状态;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cfu/g,用量为200~300g/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螺池中稀疏的投放一些新鲜树枝补充田螺池中的氧气含量,新鲜树枝每隔7天调换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鱼池的侧壁采用水泥坡边砌护,防止田螺钻泥。

说明书全文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本发明方法可将池塘饲养中青鱼的投放比例增加到60%以上,与其混养鱼类的投放比例下降到40%以下,大大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传统的池塘饲养青鱼,一般采用青鱼与鲢、鳙、草鱼等混养的模式养殖,青鱼的养殖比例低于20%,一般不超过10%,鲢、鳙、草鱼的养殖比例达80%以上。由于青鱼价格高,每斤可达10~12元,而鲢、鳙、草鱼的价格每斤只有4.5~5元,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限,而提高青鱼的养殖比例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解决办法。
[0003]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传统饲养青鱼的饵料主要为贝类(螺、黄蚬),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江河、湖泊水域污染逐年加剧,致使天然贝类资源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青鱼养殖业的发展,为此,不少学者和专家开展了有关青鱼营养学和饲料学方面的研究,研发出了适合青鱼生长的人工配合饲料,但是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青鱼肉质不如自然生长的青鱼,在价格上更是远远低于自然生长的青鱼。
[0004] 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青鱼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也有人想到将田螺和青鱼套养来提高青鱼养殖比例及青鱼肉质的方法,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田螺生长需要的水质与青鱼不同,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人工养殖时将田螺和青鱼套养,在大池塘养殖难以实现田螺生活的水质要求;田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中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40℃,田螺就会死亡,采用套养方式也不利于调节田螺适宜生长的水温。因此,目前尚没有成熟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技术来达到青鱼生态环保养殖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技术不成熟,导致青鱼大规模养殖只能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喂养,青鱼肉质差,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靠近水源的空地上开挖2~4口深20~25米的水井,水井旁边并排建设若干口长80~
120米、宽20~30米、深0.7~1米的田螺池,在田螺池的下游建设一个2.8米~3.5米深的青鱼池,所述田螺池总面积与青鱼池面积按照10~30:30~70的比例配套建设;水井、田螺池及青鱼池的同一侧边建设一个便于储水、排水的沟渠,沟渠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源连通并设有拦水坝;所述水井与田螺池之间设有进水总管,每口水井与进水总管之间通过水泵及进水分管联通,进水总管上对应每口田螺池设有出水分管伸至田螺池,每口田螺池与青鱼池之间均设有自流水管,所述出水分管的出水口处及自流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装有防逃罩;所述青鱼池与沟渠之间还设有抽水泵站及排水涵管,抽水泵站自沟渠向青鱼池抽水,排水涵管自青鱼池向沟渠排水,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
(2)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田螺池,生石灰用量75~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7天后,向田螺池中加入0.5~0.7米深的水,并在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800kg的用量投施;
(3)田螺池中投施粪肥后15~20天,向池中投放10g以上的种螺,每平方米投放100~
120个,同时每亩田螺池套养鲢鱼鱼苗300~500尾,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或动物下脚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作为田螺饲料,投饲量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一次;控制田螺池的进、出水闸阀,保持田螺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所述田螺池中还均匀种植有占田螺池面积20%~25%的茭白、芦笋、浮萍、水葫芦或水浮莲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
(4)高温季节在田螺池上方架设防晒网,防晒网距离螺池净高大于等于2.5米,当水温超过28℃以后,每天中午从水井中抽水,向田螺池中供水两小时以上,控制田螺池水温始终在28℃以内,田螺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的水体中不断繁殖生长;田螺池中多出的水通过自流水管流入青鱼池,调节青鱼池水质;
(5)当年1月至2月,青鱼池采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青鱼池,生石灰用量为75~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7天后,向青鱼池中加入1.5~2米深的水,注水7天后向青鱼池内投放1~2斤重的青鱼鱼种,并同时投放0.5~1斤重的鲢鱼和鳙鱼鱼种,青鱼鱼种投放量为150~200尾/亩,鲢鱼和鳙鱼鱼种投放量为60~80尾/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比例为8:2;在田螺没有长到青鱼饵料的标准时,投喂青鱼人工配合饲料维持青鱼正常的生长;
(6)当年5月,田螺繁殖并生长达到青鱼饵料标准,每隔6~7天,诱捕田螺并筛选出5~
7g的仔螺投放到青鱼池中供给青鱼饵料,体重不足的仔螺或体重超标的种螺放回田螺池继续饲养;当仔螺的投放量达到青鱼重量的20~30%时,即无需额外向青鱼池中投喂饲料;
(7)在田螺产量不足或高温季节,人工补充投喂青鱼配合饲料,投喂量是青鱼体重的3~5%,保持青鱼体重增长,待水温降低到28℃以内时,即可以停止人工饲料投喂;在防病治病期间需要投放药物或者生石灰时,暂停田螺投喂改投人工配合饲料,待七天后药性消失注入新水再恢复田螺投喂;
(8)当年11月~12月,青鱼长至10~12斤,青鱼池中鲢鱼长至6~8斤,鳙鱼长至8~10斤时即为成鱼开始上市,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放空池水使池塘底泥在太阳下暴晒,待次年重复(4)~(7)的步骤进行下一生长周期即可。
[0007] 本发明中所述田螺池上方的防晒网是架设在田螺池四周的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插在田螺池四周预设的盲孔中。
[0008] 本发明中所述青鱼池内还均布有2~3台增氧机。
[0009] 本发明中所述水源为地下水或河流水或湖泊水。
[0010] 本发明中所述粪肥是指发酵好的鸡粪浆液或猪粪浆液。
[0011] 本发明中所述田螺的诱捕方法有两种:a.选择清晨或夜晚于螺池周边投放诱捕树枝、竹枝或草把诱捕田螺,将捕获的田螺通过网兜筛选出5~7g的仔螺;b.生物菌采捕法:首先关闭进、出水口,将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化水泼洒在田螺池中心,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无需泼洒,造成田螺池中心区域缺氧,田螺迅速游向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即可采用手捞网进行人工捕捞并筛选出5~7g的仔螺;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cfu/g,用量为200~300g/亩。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的有益菌,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正常在水中的用量是200g/亩/米深水,本发明中田螺池的水深为0.5~0.7米,使用量为200~300g/亩时,可以造成田螺池中心区域短期缺氧,田螺迅速逃向田螺池周边方便捕捞,捕捞完毕后打开田螺池的进、出水口,使田螺池中富含枯草芽孢杆菌的水体进入青鱼池中,一方面改善田螺池中的水体缺氧状态,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青鱼池水质的作用。
[0012] 本发明中所述田螺池中稀疏的投放一些新鲜树枝补充田螺池中的氧气含量,新鲜树枝每隔7天调换一次。
[0013] 本发明中所述青鱼池的侧壁采用水泥坡边砌护,防止田螺钻泥。
[0014] 本发明中采用田螺和青鱼配套养殖技术,将青鱼养殖比例提高至60%以上,鲢、鳙鱼养殖比例下降到40%以下,解决了传统生态养殖生产中青鱼养殖比例因受到饵料不足而无法加大养殖比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将青鱼池与田螺池分开,单独饲养田螺和青鱼,有利于田螺和青鱼对水质的不同需求,适应各自的习性,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将田螺池建设在青鱼池的上游,利用田螺池中的溢流水调节青鱼池的水质,增加青鱼池中水源,方便田螺运输;
(2)田螺池建设为狭长形,并配备深水井,解决田螺因受水温影响,在夏季高温时钻入泥土停止繁殖和生长甚至死亡的问题,利用深水井中的水温冬暖夏凉的特性,在高温季节每天向田螺池中供水,降低田螺池水温,使田螺在高温季节保持旺盛的繁殖和生长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青鱼的饵料问题;
(3)通过在田螺池中稀植水生植物,投放新鲜树枝、架设遮阳网,给田螺池人为创造微流水环境等办法,尽量延长田螺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保证青鱼饵料的充足性,从而保证青鱼肉质,提高青鱼的经济效益。
[0015] 在本发明中,为了给田螺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1)在田螺池上游配套建设2~4口深水井,利用井水冬暖夏凉的特性,避免了田螺池内干旱季节断流或高温季节降温的问题,并形成给田螺池提供微流水环境的条件;(2)田螺池中,在田螺下水前10~15天,向田螺池中投施粪肥,使粪肥在水体中充分分解,繁殖,产生大量浮游生物,供田螺种螺繁殖、生长;(3)在田螺池中稀植水生植物,给田螺提供饵料及遮阳避暑、攀缘栖息的场所;(4)高温季节时在田螺池上方架设防晒网,进一步降低田螺池的水温,延长田螺的繁殖生长时间;(5)在田螺池中投放新鲜树枝,使田螺可以在低氧状况下攀爬上树枝吸取水面上的氧气,并可以在树枝表面形成有机营养物质,给田螺提供天然饵料;(6)在田螺池中套养鲢鱼、鳙鱼鱼苗,可以及时消耗掉田螺池中田螺没有食用完的饵料,净化水质,也可以为青鱼池中提供鲢鱼、鳙鱼鱼种,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0016] 本发明最大的发明点在于: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田螺与青鱼配套养殖的方法,提供一种池塘饲养青鱼的新方法,由传统的以养殖鲢鱼、鳙鱼为主改变为以养殖青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大大提高青鱼的养殖比例,将直接向青鱼池中投放饲料转变为投放田螺,避免了对鱼池水质的污染,解决了水质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公害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青鱼单产由原来的一百多斤每亩提高到一千五百多斤每亩,并且由于青鱼价格远远高于鲢鱼、鳙鱼价格,使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收入增加了三分之二。
[0017] 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通过采用田螺与青鱼配套养殖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青鱼产量,而且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降低了养殖成本,并且改善了青鱼品质,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养殖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中:1—水井,2—田螺池,3—青鱼池,4—沟渠,5—拦水坝,6—进水总管,7—水泵,
8—进水分管,9—出水分管,10—自流水管,11—防逃罩,12—抽水泵站,13—排水涵管,
14—控制闸阀,15—水生植物,16—防晒网,17—固定柱,18—盲孔,19—增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以建设15亩田螺池、35亩青鱼池,配套建设2口深水井为例,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本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法,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1)在靠近水源的空地上开挖2口深20米的水井1,水井旁边并排建设五口长100米、宽
20米、深0.7米的田螺池2,在田螺池2的下游建设一个3.0米深的青鱼池3;水井、田螺池及青鱼池的同一侧边建设一个便于储水、排水的沟渠4,沟渠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源连通并设有拦水坝5;所述水井与田螺池之间设有进水总管6,每口水井与进水总管之间通过水泵7及进水分管8联通,进水总管6上对应每口田螺池设有出水分管9伸至田螺池,每口田螺池与青鱼池之间均设有自流水管10,所述出水分管的出水口处及自流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装有防逃罩
11;所述青鱼池与沟渠之间还设有抽水泵站12及排水涵管13,抽水泵站自沟渠向青鱼池抽水,排水涵管自青鱼池向沟渠排水,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14;
(2)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田螺池,生石灰用量8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倍;泼洒7天后,向田螺池中加入0.6米深的水,并在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800kg的用量投施;
(3)田螺池中投施粪肥后15天,向池中投放10g以上的种螺,每平方米投放120个,同时每亩田螺池套养鲢鱼鱼苗300尾,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或动物下脚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作为田螺饲料,投饲量为田螺总重的3%,2天投喂一次;控制田螺池的进、出水闸阀,保持田螺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所述田螺池中还均匀种植有占田螺池面积20%的水生植物15,本实施例中水生植物为茭白和芦笋;
(4)高温季节在田螺池上方架设防晒网,防晒网距离螺池净高为2.5米,当水温超过28℃以后,每天中午从水井中抽水,向田螺池中供水两小时以上,控制田螺池水温始终在28℃以内,田螺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的水体中不断繁殖生长;田螺池中多出的水通过自流水管流入青鱼池,调节青鱼池水质;
(5)当年1月至2月,青鱼池采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青鱼池,生石灰用量为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3倍;泼洒7天后,向青鱼池中加入2米深的水,注水7天后向青鱼池内投放1斤重的青鱼鱼种,并同时投放0.5斤重的鲢鱼和鳙鱼鱼种,青鱼鱼种投放量为
200尾/亩,鲢鱼和鳙鱼鱼种投放量为60尾/亩,鲢鱼与鳙鱼的投放比例为8:2;在田螺没有长到青鱼饵料的标准时,投喂青鱼人工配合饲料维持青鱼正常的生长;
(6)当年5月,田螺繁殖并生长达到青鱼饵料标准,每隔6~7天,诱捕田螺并筛选出5~
7g的仔螺投放到青鱼池中供给青鱼饵料,体重不足的仔螺或体重超标的种螺放回田螺池继续饲养;当仔螺的投放量达到青鱼重量的20~30%时,即无需额外向青鱼池中投喂饲料;
(7)在田螺产量不足或高温季节,人工补充投喂青鱼配合饲料,投喂量是青鱼体重的3~5%,保持青鱼体重增长,待水温降低到28℃以内时,即可以停止人工饲料投喂;在防病治病期间需要投放药物或者生石灰时,暂停田螺投喂改投人工配合饲料,待七天后药性消失注入新水再恢复田螺投喂;
(8)当年年底,青鱼长至10~12斤,青鱼池中鲢鱼长至6~8斤,鳙鱼长至8~10斤时即为成鱼开始上市,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放空池水使池塘底泥在太阳下暴晒,待次年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生长周期即可。
[00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田螺池上方的防晒网16是架设在田螺池四周的固定柱17上,所述固定柱插在田螺池四周预设的盲孔18中。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青鱼池内还均布有2~3台增氧机19。
[0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源为地下水或河流水或湖泊水。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粪肥是指发酵好的鸡粪浆液或猪粪浆液。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田螺的诱捕方法有两种:a.选择清晨或夜晚于螺池周边投放诱捕树枝、竹枝或草把诱捕田螺,将捕获的田螺通过网兜筛选出5~7g的仔螺;b.生物菌采捕法:首先关闭进、出水口,将枯草芽孢杆菌粉剂化水泼洒在田螺池中心,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无需泼洒,造成田螺池中心区域缺氧,田螺迅速游向田螺池周边1.5米以内,即可采用手捞网进行人工捕捞并筛选出5~7g的仔螺;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cfu/g,用量为250g/亩。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田螺池中稀疏的投放一些新鲜树枝补充田螺池中的氧气含量,新鲜树枝每隔7天调换一次。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青鱼池的侧壁采用水泥坡边砌护,防止田螺钻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