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油槽 / 油轮的油槽

油轮的油槽

阅读:977发布:2020-05-11

IPRDB可以提供油轮的油槽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是一种油轮(1)的油槽(21),由底板11)和侧板(13)形成并且被隔壁(30)分割为多个槽。油槽在侧板的内面和隔壁的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面,具备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防挠件(40)。防挠件,分别具备平板部(42b)和形成为贯通平板部的排泄孔(42a),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其他构件重叠。由此,可提供一种油槽结构,其能够抑制在双重船壳结构的油轮的油槽内局部发生的腐蚀。,下面是油轮的油槽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油轮的油槽,由底板和侧板形成并且被隔壁分割为多个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内面和所述隔壁的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面,具备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防挠件,所述防挠件,分别具备平板部和形成为贯通该平板部的排泄孔,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其他构件重叠,所述其他构件,是在一个防挠件的排泄孔的下方设置的流体冲击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防挠件上的排泄孔,沿铅垂方向整列配置,所述流体冲击构件配置为与这些沿铅垂方向整列的排泄孔俯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冲击构件,被配置在距所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冲击构件,被配置在距所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冲击构件,与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相比靠下方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冲击构件,与相邻于该流体冲击构件而配置的所述防挠件具有同一外形。

7.一种油轮的油槽,由底板和侧板形成并且被隔壁分割为多个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内面和所述隔壁的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面,具备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防挠件,所述防挠件,分别具备平板部和形成为贯通该平板部的排泄孔,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其他构件重叠,所述其他构件是其他防挠件,

所述防挠件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所述其他防挠件的平板部重叠,沿所述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防挠件之中除了所述其他防挠件以外的多个防挠件的排泄孔沿铅垂方向整列配置,所述其他防挠件的平板部,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与沿所述铅垂方向整列的排泄孔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防挠件,被配置在距所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防挠件,被配置在距所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防挠件,是配置在沿所述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防挠件之中最下方的防挠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距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的防挠件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沿铅垂方向相邻配置的防挠件的排泄孔在俯视时不相互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距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的防挠件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沿铅垂方向相邻配置的防挠件的排泄孔在俯视时不相互重叠。

说明书全文

油轮的油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耐蚀性优异的油轮(tanker)的油槽。

背景技术

[0002] 输送原油等的油轮中,在油轮的船底外板或船侧外板破损时,为了防止装载在油轮中的原油流出到船外,双重船壳结构发挥着作用。
[0003]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有双重船壳结构的油轮的构成的纵截面图。即,图1是沿相对于油轮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切断油轮的截面图。如从图1得知那样,油轮1的船底由船底外板10和船底内板11构成,船侧由船侧外板12和船侧内板13构成。因此,油轮1具有由外板和内板形成的双重船壳结构,该外板由船底外板10和船侧外板12构成,该内板由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构成。
[0004] 在船侧外板12和船侧内板13的上端设置有上甲板14。在船底外板10和船底内板11之间、以及船侧外板12和船侧内板13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有压载舱(ballast tank)20。另一方面,在由船底内板11、船侧内板13和上甲板14围成的空间,形成有油槽21。
[0005] 在油轮1的油槽21中,例如设置有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纵通隔壁30。油槽21被这些纵通隔壁30分割成一个中心舱31和两个翼舱32。此外,在油槽21中设置有隔壁横梁41,该隔壁横梁41从纵通隔壁30的表面和船侧内板13的内表面向相对于油轮1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参照图2)。
[0006] 此外,在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压载舱20侧的表面,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多个防挠件(stiffener)40。另外,在纵通隔壁30的例如中心舱31侧的表面,也与船侧内板13同样地设置有多个防挠件40。这些防挠件40被作为用于提高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刚性的加固件使用。
[0007] 在这样构成的双重船壳结构的油轮1中,在形成于船底外板10和船底内板11之间、以及船侧外板12和船侧内板13之间的压载舱20内装载海水。此外,在由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形成的油槽21内装载原油。因此,构成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钢板,暴露在由海水和原油造成的腐蚀环境下。
[0008] 因此,已知在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发生数mm/年左右的腐蚀速度比较快的局部腐蚀。作为对于该腐蚀的对策,一般是对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实施防蚀涂装。此外,为了减少再涂装等的维护的频率,实行由耐蚀性高的特殊钢板来形成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例如,专利文献1~4)。
[0009] 在先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4236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4344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3421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270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 然而,如图1所示,在设置于油槽21内的纵通隔壁30的表面上,设置有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多个防挠件40。图2是概略地表示这样设置于纵通隔壁30的防挠件40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图2中,仅示出了沿铅垂方向排列的相互平行的4个防挠件40,但一般在纵通隔壁30上更多的防挠件40沿铅垂方向排列并相互平行地配置。
[0015] 如从图2可知那样,防挠件40从纵通隔壁30的表面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因此,即使在将贮存于油槽21内的原油等释放到外部时,在防挠件40上、特别是防挠件40和纵通隔壁30的接合部附近,有时也残留原油和/或淤泥。因此,为了抑制这样的原油等的残留,考虑在防挠件40上设置排泄孔42a,并且使防挠件40朝向排泄孔42a稍微倾斜。由此,在将贮存于油槽21内的原油等释放到外部时,防挠件40上的原油等沿着防挠件40的倾斜朝向排泄孔42a流动,并且从排泄孔42a流下,因此可抑制原油等在防挠件40上残留。
[0016] 此外,在防挠件40上设置排泄孔42a时,如图2所示,考虑对于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并平行配置的防挠件40,在同一铅垂线上配置排泄孔42a。由此,从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流下的原油等会流下到下方而不会冲击到其他防挠件40上。因此,能够更切实地抑制原油等残留在各防挠件40上。
[0017] 然而,本发明人对于使用实施了防蚀涂装的涂装钢板、耐蚀性高的特殊钢板(耐蚀钢板)如图2所示那样构成的油轮的油槽,对局部腐蚀的发生状况进行了专心调查。其结果,发现了局部腐蚀在船底内板的油槽侧的面的、将油槽内分割为多个区域的纵通隔壁的附近集中地发生。
[0018]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油轮的油槽内局部发生的腐蚀的油槽。
[0019] 本发明人对于在船底内板的油槽侧的面的、将油槽内分割为多个区域的纵通隔壁的附近集中发生的局部腐蚀进一步进行调查。其结果,发现局部腐蚀的发生部位,与形成于作为纵通隔壁的加固件设置的防挠件上的排泄孔的正下方的位置大致一致,在排泄孔的正下方的位置以外的部位基本上不发生局部腐蚀。
[0020] 并且,本发明人查明了从排泄孔流下的原油直接冲击到船底内板是在油槽内发生的局部腐蚀的原因。此外,本发明人在油槽内设置防冲击结构,成功地抑制油轮的油槽中的腐蚀、即起因于来自排泄孔的原油的流下而发生的局部腐蚀。
[0021]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的发明,其要旨如下。
[0022] (1)一种油轮的油槽,由底板和侧板形成并且被隔壁分割为多个槽,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板的内面和上述隔壁的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备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防挠件,上述防挠件,分别具备平板部和形成为贯通该平板部的排泄孔,被配置为在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其他构件重叠。
[0023] (2)根据(1)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构件,是在一个防挠件的排泄孔的下方设置的流体冲击构件。
[0024] (3)根据(2)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上述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防挠件上的排泄孔,沿铅垂方向整列配置,上述流体冲击构件配置为与这些沿铅垂方向整列的排泄孔俯视重叠。
[0025] (4)根据(2)或(3)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冲击构件,被配置在距上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
[0026] (5)根据(2)或(3)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冲击构件,被配置在距上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
[0027] (6)根据(2)~(5)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冲击构件,与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相比靠下方配置。
[0028] (7)根据(2)~(6)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冲击构件,与下述防挠件具有同一外形,该防挠件是与该流体冲击构件相邻地配置的防挠件。
[0029] (8)根据(1)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构件是其他防挠件,上述防挠件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上述其他防挠件的平板部重叠。
[0030] (9)根据(8)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防挠件之中除了上述其他防挠件以外的多个防挠件的排泄孔沿铅垂方向整列配置,上述其他防挠件的平板部,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与沿所述铅垂方向整列的排泄孔重叠。
[0031] (10)根据(8)或(9)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防挠件,被配置在距上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
[0032] (11)根据(8)或(9)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防挠件,被配置在距上述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
[0033] (12)根据(8)~(11)的任一项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剩余的一个防挠件,是配置在沿所述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防挠件之中最下方的防挠件。
[0034] (13)根据(8)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距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的防挠件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沿铅垂方向相邻配置的防挠件的排泄孔在俯视时不相互重叠。
[0035] (14)根据(8)所述的油轮的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的防挠件之中,配置在距底板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的防挠件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沿铅垂方向相邻配置的防挠件的排泄孔在俯视时不相互重叠。
[0036]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油轮的油槽内局部产生的腐蚀。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表示具有双重船壳结构的油轮的概略构成的纵截面图。
[0038] 图2是概略地表示设置于纵通隔壁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39] 图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0] 图4是从图3的线Ⅳ-Ⅳ观察的截面俯视图,是概略地表示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图。
[0041] 图5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更例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2] 图6是表示从船底起连续存在的排泄孔的高度和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的关系的图。
[0043] 图7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更例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4] 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更例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5] 图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6] 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更例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0047] 图1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防挠件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本发明的具有油槽的油轮1,基本上具有与图1所示的油轮同样的构成。
[0049] 即,油轮1具有双重船壳结构,该双重船壳结构具备:具有船底外板10和船侧外板12的外板;和具有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内板。在船侧外板12和船侧内板13的上端设置有上甲板14。在外板(船底外板10和船侧外板12)以及内板(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之间形成有压载舱20。另外,在用船底内板11、船侧内板13和上甲板14围住的空间中,形成有油槽21。再者,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油轮1具有双重船壳结构。但是,只要油轮1具有形成油槽21的底板和侧板,则也可以具有三重船壳结构等别的结构。
[0050] 在本发明的油槽21中,与图1所示的油槽同样地,设置有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例如两个纵通隔壁30。油槽21被该纵通隔壁30分割为中心舱31和翼舱32。
[0051] 另外,在本发明的油槽21中,与图1所示的油槽同样地,在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压载舱20侧的表面,作为用于提高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刚性的加固件,设置有平板状的多个防挠件40。防挠件40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再者,现实中有时由于制造误差等防挠件40没有完全地水平,因而现实中包含相对于完全水平以±10°或±5°左右延伸的情况)。设置于船底内板11的防挠件40,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大致铅垂地延伸,并且在横向(相对于油轮1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设置于船侧内板13的防挠件40,在油轮1的前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另外,在纵通隔壁30的例如中心舱31侧的表面,也与船侧内板13同样地设置有多个防挠件40。
[0052] 再者,图1示出的例子中,防挠件40设置于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压载舱20侧的表面上、以及纵通隔壁30的中心舱31侧的表面上。但是,防挠件40设置的地方不限于这些地方,例如,也可以设置于船底内板11和船侧内板13的油槽21侧的表面上、纵通隔壁30的翼舱32侧的表面上。
[0053] 图3是概略地表示设置于纵通隔壁30的防挠件40附近的构成的立体截面图。如图3所示,在纵通隔壁30上设置有多个在与油轮1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大致铅垂地延伸的隔壁横梁41。各防挠件40具备平板部42b、和形成为贯通平板部42b的排泄孔42a。各防挠件40的平板部42b朝向排泄孔42a稍微倾斜。另外,对于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并平行配置的防挠件40,其排泄孔42a设置在同一铅垂线上。换句话说,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并平行配置的防挠件40上所设置的排泄孔42a,被设置为相互沿铅垂方向整列(整齐排列),即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这些排泄孔42a的位置一致。
[0054] 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槽21中,如图3所示,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而配置的防挠件40之中,在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的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平板状的流体冲击构件43。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冲击构件43与纵通隔壁30通过焊接结合。流体冲击构件43如图4所示,形成为外形比排泄孔42a的直径大。因此,流体冲击构件43被配置为俯视时排泄孔42a整体与流体冲击构件43重叠,即俯视时排泄孔42a整体位于流体冲击构件43的内部。
[0055]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油槽21,在例如从油槽21释放原油等的情况下,从排泄孔42a流下的原油等如图3用箭头所示那样,暂且冲击到流体冲击构件43上并在流体冲击构件43上分散。分散了的原油等从流体冲击构件43的侧部流下,其后,到达船底内板11。因此,即使由于原油等从设置于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长距离地流下,原油等具有高的动能(或者速度),该原油等也不直接冲击到船底内板11上,而是冲击到流体冲击构件43上。因此,高的动能被流体冲击构件43吸收,在原油等到达船底内板11时,其动能相当低。该结果,能够抑制起因于来自排泄孔42a的原油等的流下而产生的船底内板11的局部腐蚀。
[0056]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冲击构件43,其与纵通隔壁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俯视时位于相比于防挠件40的端部靠纵通隔壁30侧。通过这样形成,可抑制在原油等向油槽21装卸时流体冲击构件43对油槽21内的原油流动造成扰乱。另外,构成上述的油轮1的构件,全都使用涂装钢板或耐蚀钢板等的船舶用钢板。
[0057] 再者,在使用流体冲击构件43防止从排泄孔42a流下的原油等直接冲击到船底内板11的上表面时,也考虑例如图3中用虚线表示那样在排泄孔42a的正下方的位置,在船底内板11上直接结合流体冲击构件43a作为牺牲材料。但是,目前由于船级规则而有义务定期确认船底内板11的壁厚量是否处于规定值以内,有时作为牺牲材料的流体冲击构件43a在板厚测定时成为阻碍。因此虽然在现有的船级规则之下限制实施,但将流体冲击构件43a作为牺牲材料与船底内板11直接结合的方式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58] 另外,考虑到在作为排泄孔42a的正下方的位置以外基本上确认不到局部腐蚀这一本发明人的调查结果,可以说没有由于从防挠件40的与纵通隔壁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流下的原油等的流向F(参照图2)而发生的局部腐蚀。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防挠件40朝向排泄孔42a倾斜,但防挠件40整体也可以不一定朝向排泄孔42a倾斜。例如,防挠件40也可以构成为在防挠件40之中的与纵通隔壁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附近,朝向与纵通隔壁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倾斜。
[0059] 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更例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流体冲击构件43配置于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而配置的防挠件40之中、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的下方。与此相对,从图5可知,本变形例中流体冲击构件44配置于在最下方配置的防挠件40和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40之间。另外,流体冲击构件44被配置为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40(即配置于流体冲击构件44的紧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整体在俯视时与流体冲击构件44重叠。换句话说,流体冲击构件44,被配置为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整体在俯视时位于流体冲击构件44的内部。
[0060] 再者,图5示出的例子中,流体冲击构件44配置在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40的紧下方,但也可以配置在从下数第三个、第四个防挠件40等其他防挠件40的紧下方。但是,流体冲击构件44被配置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优选为8m以下、更优选为2m以下的位置。
[0061] 图6是表示从底板起连续存在于同一铅垂线上的排泄孔的高度和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的关系的图。换句话说,图6示出了从底板起连续在同一直线上存在排泄孔的防挠件40之中位于最上方的防挠件40的高度和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的关系。从图中可知,从底板起连续存在的排泄孔的高度高于15m时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变为100%。相对于此,从底板起连续存在的排泄孔的高度为15m以下时,局部腐蚀的发生率降低。
[0062] 从图6可知,其中从底板起连续存在的排泄孔的高度变为10m左右时,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为80%左右、8m左右时为50%、7m左右时为40%、5m左右时为25%、4m左右为20%、3m左右为10%。并且,排泄孔的高度变为2m以下时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大致变为0%。因此,如果将配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位置设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的位置,则与没有设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如果将配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位置设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8m以下的位置,则与没有设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降低到一半以下。如果将配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位置设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2m以下的位置,则能够使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大致为0%。
[0063] 通过这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提高配置流体冲击构件44的位置,能够使冲击到流体冲击构件44上的原油等的动能(速度)降低。由此,能够抑制在流体冲击构件44发生局部腐蚀。
[0064] 接着,参照图7,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更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在一列上整列的多个排泄孔42a仅配置一个流体冲击构件。与此相对,本变形例中,除了在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的下方设置的流体冲击构件43以外,在从下数第三个防挠件40和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40之间也配置流体冲击构件45。
[0065] 这样,对于在一列上整列的多个排泄孔42a设置多个流体冲击构件43、45的情况下,能够使冲击到各流体冲击构件43、45上的原油等的动能(速度)降低。此外,通过将多个流体冲击构件43、45之中配置于最下方的流体冲击构件43配置在比较靠下的地方,也能够使冲击到船底内板11的原油等的动能(速度)降低。由此,对于流体冲击构件43、45和船底内板11的任一个都能够使局部腐蚀降低。
[0066] 接着,参照图8,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更例进行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平板状的流体冲击构件43形成防冲击结构。但是,流体冲击构件43的形状并不限定为平板状。只要在俯视时排泄孔42a整体与流体冲击构件43重叠,则流体冲击构件可以为任何形状。本变更例中,作为一例,使用如图8所示的角锥状的流体冲击构件46。
[0067] 接着,参照图9,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油槽的构成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槽的构成相同。在此,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防挠件40构成为排泄孔42a被设在同一铅垂线上。形成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如上所述更切实地抑制原油等残留在各防挠件40上,并且为了制成多个同一形状的防挠件40,将该防挠件40在纵通隔壁30上沿上下方向焊接结合由此抑制建造成本。因此,防挠件40没有必要一定构成为排泄孔
42a设置在同一铅垂线上。
[0068]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中,例如图9所示,在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而配置的防挠件40之中、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a上设置的排泄孔42a,被配置为俯视时没有与位于其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相互重叠。换句话说,在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a上设置的排泄孔42a,配置为俯视时与位于其上方的防挠件40的平板部42b重叠。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除了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a以外的防挠件40,配置为其排泄孔42a沿铅垂方向相互整列。因此,仅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40a设置排泄孔42a的位置,与其他防挠件40不同。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流体冲击构件。
[0069] 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油槽21中,向位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a的排泄孔42a中流入的原油等,在从配置在比其靠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流下后,暂且冲击到防挠件40a的上表面,动能(速度)降低。因此,能够使从位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a的排泄孔42a流下的原油等的动能(流下速度)降低。因此,通过如图9所示配置防挠件40、40a,即使不设置流体冲击构件43,也能够得到与设置有流体冲击构件43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0070] 另外,在如图9所示地配置防挠件40、40a时,变得不需要流体冲击构件43。因此,也变得不需要焊接作业和与其相伴的在高处的作业,与设置流体冲击构件43的情况相比,在建造现场的作业成本和安全性提高。
[0071] 再者,图9所示的例子中,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40a的排泄孔42a的位置与其他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的位置不同。但是,变更排泄孔42a的位置的防挠件不需要一定是配置在最下方的防挠件40a,也可以是从下数第二个防挠件和/或从下数第三个防挠件等其他防挠件。另外,不仅可以对于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防挠件之中仅一个防挠件变更排泄孔42a的位置,也可以对于多个防挠件变更排泄孔42a的位置。
[0072] 但是,变更排泄孔42a的位置的防挠件,配置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优选为8m以下、更优选为2m以下的位置。换句话说,相互隔开间隔沿铅垂方向排列多个而配置的防挠件40之中,配置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优选为8m以下、更优选为2m以下的位置的防挠件的至少一个,配置为在铅垂方向上相邻配置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俯视时不相互重叠。通过这样使变更排泄孔42a的位置的防挠件40的位置接近于船底内板11,如使用图6说明那样,能够降低局部腐蚀的发生概率。
[0073] 再者,如图9所示,在对于一部分防挠件40a变更了排泄孔42a的位置的情况下,从设置于其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流下的原油等冲击到该防挠件40a的上表面。该情况下,有作为结构用构件的防挠件40发生局部腐蚀的可能性,发生了腐蚀的情况下需要更换防挠件40。因此,如图10所示,也可以例如在防挠件40的上表面的、设置于上方的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的正下方的位置设置牺牲材料61来预防防挠件40的腐蚀。
[0074] 接着,参照图11,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油槽的构成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槽的构成相同。但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油槽中,作为流体冲击构件设置构件50,该构件50具有与防挠件40基本相同的形状、外形,并且没有设置排泄孔。
[0075]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槽中,在位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的下方设置有流体冲击构件50。流体冲击构件50具有与防挠件40相同的外形并且没有设置排泄孔。若改变看法,可以说流体冲击构件50在与防挠件40的排泄孔42a对应的位置,设置着堵塞该排泄孔42a的封闭构件。在作为流体冲击构件使用这样的构件50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冲击构件43同样的效果。
[0076] 此外,作为流体冲击构件50,可以使用进行用于形成排泄孔42a的开孔加工之前的防挠件40。因此,不需要另行制作流体冲击构件50用的压制模具等,其结果,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77] 再者,图11所示的例子中,流体冲击构件50在配置于最下方的防挠件40的下方配置,但也可以在从下数第二个、第三个防挠件40等其他防挠件40的紧下方配置。但是,该情况下,流体冲击构件50也是配置在距船底内板11的铅垂方向的距离为15m以下、优选为8m以下、更优选为2m以下的位置。
[0078] 另外,图11所示的例子中,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防挠件40形成为全部具有同一外形。但是,防挠件40并不一定具有同一外形,例如也有时每个防挠件40的宽度(是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流体冲击构件50与沿铅垂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防挠件40之中至少任一个防挠件40具有同一外形。例如,流体冲击构件50与相邻于流体冲击构件50配置的防挠件40具有同一外形。
[0079] 再者,若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归纳表示,则可以说本发明中,防挠件分别具备平板部和形成为贯通平板部的排泄孔,被配置为从铅垂方向上部俯视时,设置于各防挠件的排泄孔与其他构件重叠。
[0080] 以上,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思想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是明显的,可理解为对于这些例子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81]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82] 本发明在抑制输送原油及其他液体的油轮的油槽中的腐蚀时是有用的。
[0083] 附图标记说明
[0084] 1 油轮
[0085] 10 船底外板
[0086] 11 船底内板
[0087] 12 船侧外板
[0088] 13 船侧内板
[0089] 14 上甲板
[0090] 20 压载舱
[0091] 21 油槽
[0092] 30 纵通隔壁
[0093] 31 中心舱
[0094] 32 翼舱
[0095] 40 防挠件
[0096] 41 隔壁横梁
[0097] 42a 排泄孔
[0098] 42b 平板部
[0099] 43、44、45、46、50 流体冲击构件
[0100] 61 牺牲材料
[0101] F 流向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