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起飞 / 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

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

申请号 CN200910129190.6 申请日 2009-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1513936A 公开(公告)日 2009-08-26
申请人 王力丰; 发明人 王力丰;
摘要 本发明是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涉及航空母舰,该装置包括承载舰载机的滑车,在滑车内至少装有一台驱动滑车运行的发动机,滑车用于拖载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的轨道上滑跑,并将舰载机抛射升空;舰载机与滑车之间活动连接,滑车下的车轮与设置在航母甲板上的轨道相配合,轨道在位于航母舰艏设有向上平滑翘起段,轨道在舰艏附近还设有拦截绳索或滑车制动装置,拦截绳索或滑车制动装置用于拦截与舰载机脱离后的滑车;承载着舰载机的滑车接到起飞令后,沿航母甲板上的轨道滑跑,并在轨道的终点将舰载机抛出。该发明集中了现有舰载机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的优点,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其结构简单,科研建造成本大大减低,效率提高,能耗明显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承载舰 载机的滑车,在所述滑车内装有至少一台驱动滑车运行的发动机,所 述滑车用于拖载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的轨道上滑跑,并将舰载机抛射 升空;所述舰载机与所述滑车活动连接,所述滑车下的车轮与设置在 航母甲板上的轨道相配合,所述轨道在位于航母舰艏设有向上平滑翘 起段,所述轨道在舰艏附近还设有拦截绳索或滑车制动装置,所述拦 截绳索或滑车制动装置用于拦截与舰载机脱离后的滑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滑车纵向剖面的形状为流线型,所述滑车横向剖面的形状为翼剖 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舰载机的前轮部位与所述滑车卡扣连接,或所述舰载机俯卧连接在 所述滑车上,所述连接均为活动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卡扣或俯卧连接是在所述滑车上设有拖挂和脱离拖挂舰载机的机 构,在所述滑车或控制系统中还设有控制滑车拖挂或脱离拖挂舰载机 的控制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滑车的后端准备起飞位置的轨道上设有壁板,所述壁板用于屏蔽 舰载机和滑车内发动机的喷气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轨道有若干条,所述轨道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车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轨道的起始端设有用于所述滑车穿梭、变轨的道岔和/或交叉轨 道。

8、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起飞步骤:

S1:将停泊在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移送至滑车上,将舰载机与滑 车上的拖挂机构连接;

S2:舰载机接到起飞预备指令后,舰载机上与滑车内的发动机点 火启动,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的制动装置与拖挂机构正常工作,防 止滑车和舰载机的运动;

S3:舰载机接到起飞指令后,控制系统控制滑车的制动装置打开, 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与舰载机的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

S4:滑车拖驰舰载机沿着航母甲板上的轨道加速向前;

S5:滑车接近航母舰艏后,将沿着平滑翘起段的轨道继续向前、 向上加速运行;

S6:滑车运行到接近航母舰艏前缘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内的拖 挂机构与舰载机脱离拖挂,将舰载机沿上翘弧线的切线抛射出去,同 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内的发动机熄火,控制制动装置使滑车制动,同 时设置在航母舰艏的拦截绳索将滑车勾住;

S7:滑车停稳后与拦截绳索脱钩,控制系统控制滑车沿轨道返回 到轨道的起始端准备下一架次舰载机的装载。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母舰的构造,具体涉及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 及起飞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作为一种“超级”主战武器,威力主要在于 其搭载的数十甚至上百架舰载战斗机所具有的控制极广大海域的能 力。进可以攻击处于方圆数万平方公里海域内的目标,守可以防御来 自同样广大海域内的各种武器的攻击。衡量航母的战斗力主要是衡 量,在该航母上起飞的能发挥最大水平的舰载机的战斗力。
当今,世界各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弹射起飞、滑 跃起飞(滑翘起飞)和垂直/短距滑跑起飞等。弹射起飞是利用飞行 甲板上布置的弹射装置,在一定行程内对舰载机施加推力,使其达到 离舰起飞速度。滑跃起飞是利用航母艏部的上翘甲板,在机载发动机 的大推力下实现起飞。垂直/短距滑跑起飞则是利用机载发动机的推 力矢量控制来实现起飞,鉴于前苏联“雅克-38”垂直/短距离攻击机已 随着“基辅”级航母一起退役,以及英国垂直/短距起降式“海鸥”战斗机 的卸载量和航程难以满足需要,因此这种起飞方式目前用得较少。
蒸汽弹射起飞
二战后,喷气式舰载机相继搭载上舰。以当时舰载机的重量和发 动机功率计算,需要滑跑1000多米的距离。即使当今吨位最大的“尼 米兹”级航母,甲板跑道也不过300余米。如果没有大功率弹射器的 助飞,全挂载的舰载机将难以升空。因此世界军工界都在观注研制功 率更大的新型弹射器。
蒸汽弹射器问世于1950年8月,原型是英国海军航空兵预备队 司令米切尔研制的,美国海军购买了专利并将其发展成熟。在工作原 理上,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 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时至今日,只有美国全面掌握了蒸汽弹 射器技术,连法国的中型“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采用的也是美国蒸汽 弹射技术。美国大型航母上的C-13-1型蒸汽弹射器冲程达到94.6米, 可将36.3吨重的舰载机以185节(即339千米/小时)的高速弹射出 去,能够满足F-14战斗机和E-2预警机的起飞要求。
滑跃起飞
滑跃起飞原理是把甲板斜坡上翘角视为抛射角。舰载机沿着上翘 的斜坡冲向斜上方,形成斜抛运动。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西班牙 和印度等国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研制在技术上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 射器,所以只能在本国航母舰艏安装一个跃台(斜坡甲板上翘角 10°~15°)帮助起飞。舰载机在起飞的时候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跃台的 协助冲上空中。滑跃起飞的起飞重量及起飞效率不如弹射起飞。其作 战效率远不如蒸汽弹射器。如苏-33战机战斗力强于F-14战机,是指 当两者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战斗力时。但当它们从各自的航母起飞 后,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美军航母上,F-14利用蒸汽弹射器起飞, 即使全挂载也能顺利升空;而在俄罗斯“库兹湟佐夫”航母上,苏-33 滑跃起飞时只能携带相当于实际挂载能力50%的有效挂载,这就重挫 了这款重型制空战斗机的空战能力和作战半径。所以普遍认为“库兹 湟佐夫”不是美国航母的对手。
研发中的电磁弹射
当然蒸汽弹射器也有不少缺点:
1、弹射器不仅占据较大甲板空间,还要在甲板下方设弹射器蒸 汽储气罐,弹射器管路仓等设施。
2、需要自制淡水。蒸汽弹射器除了在舱内留出自身设备位置外, 还需留出位置给大型水箱,以存放淡水。弹射1架中型战斗机,大约 要消耗1顿淡水。
3、能耗高,为了将淡水烧成蒸汽,必须耗费大量能源,因此要 为贮存燃料再留出额外空间。
4、弹射器建造技术难度大,密封要求高,部件加工精度高,造 价高。
5、战时易受损且难以修复。
6、维护使用要求很高,每弹射3000-3200次需海上停飞检修或 返港检修。
为此美国海军从1982年开始进行电磁弹射系统的技术研究。直 到2004年秋天电磁弹射器进入成品测试阶段。电磁弹射器是一个复 杂的继承系统,其核心是直线弹射电动机。弹射电动机带有滚轮,带 着一个往复车沿弹射器轨道滑行。工作时,电动机得到供电,往复车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拉着舰载机沿弹射冲程加速到起飞速度。目前美 国已接近竣工的“布什”号航母,造价达到80亿美元,是以往同样航 母造价的一倍以上,将采用新型的电磁弹射器,届时在美国航母上使 用多年的蒸汽弹射器将退出历史舞台。
电磁弹射器的效率约60%,而蒸汽弹射器的效率仅4%-6%,其 效率大大提高。但一次电磁弹射起飞电能的消耗虽然低于120兆焦, 仍是一笔相当大的能耗。电磁弹射系统没有了蒸汽弹射系统那些密如 蛛网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但却需100多米长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大 功率电力控制设备,强迫储能装置,结构仍然颇为复杂。电磁弹射系 统的维修人员比蒸汽弹射系统减少了30%,但仅操作人员仍需90人。 总之,虽然电磁弹射器比蒸汽弹射器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它仍然是一 种结构复杂,研发建造昂贵,能耗大,平时维护操作要求高,战时易 受损而难于修复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设计一种简捷的 航母舰载机起飞助力装置,该装置显著降低了舰载机起飞系统建造和 使用成本,可使舰载机快速起飞,切适用于各种航母舰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 装置,该装置包括承载舰载机的滑车,在所述滑车内装有至少一台驱 动滑车运行的发动机,所述滑车用于拖载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的轨道 上滑跑,并将舰载机抛射升空;所述舰载机与所述滑车活动连接,所 述滑车下的车轮与设置在航母甲板上的轨道相配合,所述轨道在位于 航母舰艏设有向上平滑翘起段,所述轨道在舰艏附近还设有拦截绳索 或滑车制动装置,所述拦截绳索或滑车制动装置用于拦截与舰载机脱 离后的滑车。
其中,
所述滑车纵向剖面的形状为流线型,所述滑车横向剖面的形状为 翼剖面。
所述舰载机的前轮部位与所述滑车卡扣连接,或所述舰载机俯卧 连接在所述滑车上,所述连接均为活动式连接。
所述卡扣或俯卧连接是在所述滑车上设有拖挂和脱离拖挂舰载 机的机构,在所述滑车或控制系统中还设有控制滑车拖挂或脱离拖挂 舰载机的控制机构。
在所述滑车的后端准备起飞位置的轨道上设有壁板,所述壁板用 于屏蔽舰载机和滑车内发动机的喷气流。
所述轨道有若干条,所述轨道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车的宽度。
在所述轨道的起始端设有用于所述滑车穿梭、变轨的道岔和/或 交叉轨道。
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方法,包括如下起飞步骤:
S1:将停泊在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移送至滑车上,将舰载机与滑 车上的拖挂机构连接;
S2:舰载机接到起飞预备指令后,舰载机上与滑车内的发动机点 火启动,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的制动装置与拖挂机构正常工作,防 止滑车和舰载机的运动;
S3:舰载机接到起飞指令后,控制系统控制滑车的制动装置打开, 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与舰载机的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
S4:滑车拖驰舰载机沿着航母甲板上的轨道加速向前;
S5:滑车接近航母舰艏后,将沿着平滑翘起段的轨道继续向前、 向上加速运行;
S6:滑车运行到接近航母舰艏前缘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内的拖 挂机构与舰载机脱离拖挂,将舰载机沿上翘弧线的切线抛射出去,同 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内的发动机熄火,控制制动装置使滑车制动,同 时设置在航母舰艏的拦截绳索将滑车勾住;
S7:滑车停稳后与拦截绳索脱钩,控制系统控制滑车沿轨道返回 到轨道的起始端准备下一架次舰载机的装载。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
采用滑车抛射起飞,与滑跃起飞对比,主要改变有两点:一是 附加车载发动机助推,加大了推力;二是增加了滑车和车载发动机的 重量。如果将风力、舰速、摩擦系数等等次要细节暂时搁置,在所谓 理想物理状态下,分析上述两点主要改变对航母舰载机离舰时瞬时速 度的影响,初步计算如下:
设滑跃起飞
舰载机起飞重量为M1,M1=30吨
机载发动机推力为F1
滑跑中的加速度为a1, a 1 = F 1 M 1
滑跑跑道长120米
滑跑全程用时为t1
1 2 a 1 t 1 2 = 120 , t 1 = 240 a 1
离舰时的瞬时速度为V1
V 1 = a 1 t 1 = a 1 × 240 a 1 = 240 × a 1
设滑车抛射起飞
车-机滑跑重量为M2
滑车重量2吨,
车载发动机两台,每台重量1.5吨
舰载机重量30吨
M2=2+1.5×2+30=35(吨)
M 1 M 2 = 30 35 = 6 7 , M 2 = 7 6 M 1
车-机载发动机推力合力为F2
机载发动机推力为F1
车载发动机两台,每台推力与机载发动机F1相同
F2=F1+F1×2=3F1
滑跑中的加速度为a2
a 2 = F 2 M 2 = 3 F 1 7 M 1 6 = 18 7 × F 1 M 1 = 18 7 a 1
滑跑轨道长为120米
滑跑全长用时为t2
1 2 a 2 t 2 2 = 120
t 2 2 = 120 × 2 a 2 = 240 18 a 1 7 = 240 × 7 18 a 1
t 2 = 240 × 7 18 a 1
离舰时的瞬时速度为V2
V 2 = a 2 t 2 = 18 7 a 1 × 240 × 7 18 a 1 = 240 × 18 a 1 7
V 2 V 1 = 240 × 18 a 1 7 240 × a 1 = 18 7 1.6
采用上述滑车抛射法起飞,航母舰载机离舰时的瞬时速度有所 加快,或可达到采用滑跳起飞离舰时的瞬时速度的1.6倍。
在此种近似计算中,
V 2 V 1 = F 2 F 1 × M 1 M 2
实际上还有一些参数影响起飞过程。其中较重要的是摩擦力。 火车轮与铁轨之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09~0.03,这与滑车抛 射起飞中滑车铁轮在轨道上滚动类似。而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为 0.8.这与舰载机滑跃起飞时机轮胎与甲板跑道的摩擦类似。摩擦力对 速度的影响,可能在滑跃起飞中表现更甚。或许也有可能从而加大上 述离舰时瞬时速度的比值。
以苏-33战斗机为例作一分析:
苏-33在航母舰上滑跃起飞,起飞重量限于26吨(只能50%战 斗挂载)。而在陆地,苏-33起飞重量是33吨,整整多了7吨。
现将苏-33在航母上以26吨滑跃起飞,与其也在航母上以33 吨滑车抛射起飞作一比较。
滑跃起飞
起飞重量为M1,M1=26吨
推力为F1
苏-33机载发动机AL-31F推力
约125.4KN,F1=125.4(KN)
离舰时瞬时速度为V1
滑车抛射起飞
滑跑重量为M2
苏-33全挂载33吨
滑车重5吨
车载发动机用F120两台,每台重约1.5吨
M2=33+5+1.5×2=41(吨)
推力为F2
苏-33机载发动机推力125.4KN
F120推力155.7KN(两台,车载)
F2=125.4+155.7×2=436.8(KN)
离舰时瞬时速度为V2
V 2 V 1 = F 2 F 1 × M 1 M 2 = 436.8 125.4 × 26 41 1.48
苏-33全挂载33吨采用上述滑车抛射起飞,比减少7吨后(26 吨)滑跃起飞,离舰时瞬时速度还要高,可能高到1.48倍。
再以E-2C“鹰眼”舰载预警机为例。
因其机载发动机推重比不够高,在航母上如以滑跃起飞,不能 成功升空。
现将E-2C如果在航母上采用滑车抛射起飞,与滑跃起飞作一 比较。
滑跃起飞
起飞重量为M1,M1=23.5吨
推力为F1,机载发动机T56-A-417两台,每台推力51KN
F1=51×2=102(KN)
离舰时瞬时速度为V1
(V1不足以完成起飞)
滑车抛射起飞
滑跑重量为M2
E-2C重23.5吨
滑车重5吨
车载发动机用F120两台,每台重约1.5吨
M2=23.5+5+1.5×2=31.5(吨)
推力为F2
E-2C两台机载发动机推力之和为102KN
F120推力155.7(KN)(两台,车载)
F2=102+155.7×2=413.4(KN)
离舰时瞬时速度为V2
V 2 V 1 = F 2 F 1 × M 1 M 2 = 413.4 102 × 23.5 31.5 1.73
E-2C“鹰眼”舰载预警机若采用滑车抛射法起飞,离舰时瞬时速 度为滑跃起飞离舰时瞬时速度约1.7倍,应能完成起飞。
而与弹射起飞比,无论蒸汽弹射或电磁弹射,都需一个庞大、复 杂、昂贵又难以操作、维护的系统。滑车抛射起飞就简单易行得多。
本发明人从理论上探讨,要点有三:(1)在甲板上滑跑的运动体, 当离舰前滑跑距离一定时,若推力增大的比例大于运动体质量增大的 比例,离舰瞬时速度就增大;(2)而推力增大的前提是不能增加舰载 机的自重(否则仍难以升空,即便升空一个笨重“铁团”,意义不大); (3)制造尽可能轻巧的拖载“滑车”,其上安装高推重比的发动机,把 为实现增大推力这一主要目的,相伴而来的必不可免的质量增加留在 “车”上(“便宜”全让舰载机占了,让它高速摔下“包袱”“脱身”;滑车 也不“吃亏”,滑回来还可再用,一次抛射不过是几架喷气机几秒钟的 耗能)。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 法集中了现有舰载机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的优点,避免了它们的缺 点,其结构简单,科研建造成本大大减低,效率提高,能耗明显减少, 操作维护简便,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各种类型舰载机的起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舰载机俯卧在滑车上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舰载机俯卧在滑车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舰载机前轮卡扣在滑车上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舰载机前轮卡扣在滑车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航母;2、舰载机;3、滑车;4、发动机;5、轨道;6、 车轮;7、平滑翘起段;8、拦截绳索;9、制动装置;10、前轮;11、 壁板;12、道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 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 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该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包括承载舰载 机2的滑车3,在所述滑车内装有至少一台驱动滑车3运行的发动机4, 所述滑车3用于拖载着舰载机2在航母1甲板的轨道5上滑跑,并将舰载 机2抛射升空;所述舰载机2与所述滑车3活动连接,所述滑车3下的车 轮6与设置在航母1甲板上的轨道5相配合,所述轨道5在位于航母舰1 艏设有向上平滑翘起段7,所述轨道5在舰艏附近还设有拦截绳索8或 滑车制动装置9,所述拦截绳索8或滑车制动装置9用于拦截与舰载机2 脱离后的滑车3。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所述滑车3纵向剖面的形状设计成为流 线型,将所述滑车3横向剖面的形状设计成为翼剖面。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所述舰载机2的前轮部位10与所述滑 车3卡扣连接,或将所述舰载机2俯卧连接在所述滑车3上,所述连 接均为活动式连接,即舰载机2与滑车3之间既可以牢固的连为一体, 也可以瞬间脱离开。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卡扣或俯卧连接是在所述滑车3上设 有拖挂和脱离拖挂舰载机的机构,在所述滑车3或控制系统中还设有 控制滑车拖挂或脱离拖挂舰载机2的控制机构。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在所述滑车3的后端准备起飞位置的轨道 上设有壁板11,所述壁板11用于屏蔽舰载机2和滑车3内发动机4 的喷气流。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铺设在航母1甲板上的所述轨道5有若干 条,所述轨道5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车的宽度。每辆滑车3至少与两 条所述轨道相配合,也就是说滑车的下面至少要有两个车轮。其中, 较佳的结构是4个车轮。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在所述轨道5的起始端设有用于所述滑车 3穿梭、变轨的道岔12和/或交叉轨道。
实施例8
一种航母舰载机起飞方法,包括如下起飞步骤:
第一步:将停泊在航母1甲板上的舰载机2移送至滑车3上,将 舰载机2与滑车3上的拖挂机构连接;
第二步:舰载机2接到起飞预备指令后,舰载机2上与滑车3内 的发动机4点火启动,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3的制动装置与拖挂机 构正常工作,防止滑车3和舰载机2的运动;
第三步:舰载机2接到起飞指令后,控制系统控制滑车3的制动 装置打开,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3与舰载机2的发动机4输出最大 功率;
第四步:滑车3拖驰舰载机2沿着航母1甲板上的轨道5加速向 前;
第五步:滑车3接近航母1舰艏后,将沿着平滑翘起段7的轨道 5继续向前、向上加速运行;
第六步:滑车3运行到接近航母舰艏前缘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 3内的拖挂机构与舰载机2脱离拖挂,将舰载机2沿上翘弧线的切线 抛射出去,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滑车3内的发动机4熄火,控制制动装 置9使滑车3制动,同时设置在航母1舰艏的拦截绳索8将滑车3勾 住;
第七步:滑车3停稳后与拦截绳索8脱钩,控制系统控制滑车3 沿轨道5返回到轨道5的起始端准备下一架次舰载机2的装载起飞。
该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集中了现有舰载机弹射起飞 和滑跃起飞的优点,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其结构简单,科研建造成本 大大减低,效率提高,能耗明显减少,操作维护简便,安全可靠,可 适用于各种类型舰载机的起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