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冲击冷却 / 冲击冷却组件

冲击冷却组件

申请号 CN201410574041.1 申请日 2014-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4564351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9
申请人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M.T.莫勒; M.胡伯; S.扎希罗维;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冲击冷却组件。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导引热气流(19)的导管的导管壁(7)的冲击冷却组件。该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冲击套管(10),冲击套管(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空气气室(20)中,并且与导管壁(7)隔开一距离,以在导管壁(7)和冲击套管(10)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15),使得通过套管(10)中的孔口(14)从压缩空气气室(20)喷射出的冷却空气冲击在导管壁(7)上。至少一个偏流器(21)布置在冷却流路径(15)中,以使横向流(16)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14)。除了冲击冷却组件之外,还公开具有这种组件的燃气涡轮(1),以及用于冷却导管壁的方法。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冷却导管的导管壁(7)的冲击冷却组件,所述导管在热气流路径中导引热气流(19),所述热气流路径具有上游端(12)和下游端(13),所述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冲击套管(10),所述冲击套管(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空气气室(20)中,并且所述套管(10)具有包围所述导管壁(7)的多个孔口(14),并且与所述导管壁(7)隔开一距离,以在所述导管壁(7)和所述冲击套管(10)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15),使得在运行期间通过所述孔口(14)从所述压缩空气气室(20)喷射出的冷却空气冲击在所述导管壁(7)上,并且作为横向流(16)流向所述热气流路径的端部(12,13)处的出口,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偏流器(21)布置在所述冷却流路径(15)中,以使所述横向流(16)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流器(21)布置在用于将冷却空气喷射在所述冷却流路径(15)中的第一孔口(14)的下游。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流器(21)从所述导管壁(7)延伸到所述冲击套管(1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流器(21)使所述冷却空气通道(15)的一部分与上游横向流(16)隔开,以开始新的冷却流区段,所述新的冷却流区段在下游端处通到所述冷却空气通道(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流器(21)从所述导管壁(7)或所述冲击套管(10)延伸到所述冷却流路径(15)中,所述偏流器(21)的高度(h)小于所述冷却流路径(15)的高度(D)。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流器(21)包括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导管的轴线(18)成介于+/-5°和90°之间的角的壁区段。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布置成彼此紧邻的至少一对偏流器(21),其各自包括壁区段,其中,所述壁区段定向成相对于彼此成范围为10°至160°的角,使得所述两个偏流器(21)之间的流动面积沿所述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增大。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路径(15)的高度(D)沿着所述冷却流路径(15)的长度(x)基本是恒定的。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为所述冷却流路径(15)的高度(D)的至少两倍的长度(x),偏转流经过所述导管壁(7)所处的所述冷却流路径(15)的区域的冲击密度小于所述偏流器(21)下游的区域。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分隔壁布置在所述偏流器(15)的上游或下游,或者结合在所述偏流器(21)中,所述分隔壁与平行于所述横向流(16)在运行期间的流向的主要延伸对齐。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运行期间,所述偏流器在所述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上产生死区,并且至少一个孔口(14)布置在所述套管(10)中,使得冷却空气在所述死区中冲击在所述壁(7)上。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界定燃烧室(4)。

13. 一种燃气涡轮(1),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冷却组件。

14. 一种用于对导管的导管壁(7)进行冲击冷却的方法,所述导管在热气流路径中导引热气,所述热气流路径具有上游端(12)和下游端(13),其中,具有多个孔口(14)的冲击套管(10)包围所述导管壁(7),并且与所述导管壁(7)隔开一距离,以在所述导管壁(7)和所述冲击套管(10)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15),其中,冷却空气喷射通过所述孔口(14),并且作为横向流(16)流向所述热气流路径的一个端部(12,13)处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流(16)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个偏流器(21)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14),所述至少一个偏流器(21)在所述冷却流路径(15)中布置在所述孔口(14)的上游。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导管壁(7)进行冲击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冷却空气喷射通过所述偏流器(14)下游的孔口(14),使得在与所述偏流器(14)相距为所述冷却流路径(D)的高度的三倍的距离处,所述冷却流路径(15)中的冷却空气的流速的轴向分量是基本均匀的。

说明书全文

冲击冷却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冲击冷却组件,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冷却热气导管的冲击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功率产生循环的热力效率取决于其工作流体的最高温度,在例如燃气涡轮的情况下,工作流体是离开燃烧器的热气。热气的最高可行温度受到下者的限制:燃烧排放以及与这个热气接触的金属部件的运行温度极限,以及使这些部件冷却到热气温度以下的能力。冷却形成高级重型燃气涡轮的热气流路径的热气导管壁是困难的,而且目前已知的冷却方法带来高性能惩罚,即,导致功率和效率降低。
[0003] 对于暴露于具有高的热气温度的气体的构件来说,冲击冷却是最有效的冷却技术之一。为了对导管进行冲击冷却,将套管设置成与导管外表面相距短的距离。冲击套管包含成阵列的孔,压缩冷却气体通过孔排出,以产生成阵列的空气射流,空气射流冲击在导管的外表面上,并且冷却该外表面。在冲击之后,冷却气体在由导管和冲击套管界定的冷却路径中流向导管的一端。这个流产生所谓的横向流。通常,第一冲击排允许冲击导管,而不在冷却通道中产生任何横向流。随着后续的冲击排数量朝导管的端部增加,冷却通道中的横向流增加。作为缺点,增加冷却通道中的横向流会阻碍和降低冲击冷却的可行热传递系数,因为在冲击射流冲击到燃烧室壁(图3a)上之前,冲击射流被偏转且完全远离燃烧室壁。
[0004] 为了限制横向流速度,在US 4719748A中已经提议,在冷却通道的长度上增加冷却通道的高度。但是,冷却通道的高度增加会降低冲击射流到达导管壁的速度。
[0005] 除了降低在以冲击冷却的方式冷却的导管的长度上的冲击冷却的效率,导管壁的典型热负载是不均匀的。例如,燃气涡轮的大多数燃烧室显示相对于发动机轴线倾斜,这导致热气流方向改变。燃烧室中的热气流必须适应主流方向上的这个变化,这在燃烧室壁的典型位置上产生热负载较高的区域(所谓的热点)。为了确保导管的暴露于提高的热负载的区域的使用寿命,在这些位置处需要的冷却增加。

发明内容

[0006] 本公开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冲击冷却组件,它允许不依赖于导引热气流的导管壁的位置而对导管壁进行高效的冲击冷却。
[0007] 公开的用于冷却导管的导管壁的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冲击套管,导管在热气流路径中导引热气流,热气流路径具有上游端和下游端。冲击套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空气气室中,并且套管具有包围导管的多个孔口,使得通过孔口从压缩空气气室喷射出的冷却空气冲击在导管壁上。套管与导管壁间隔一距离,以在导管壁和冲击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使得喷射的空气作为横向流而流向套管的端部处的出口。
[0008] 这种组件例如可用于冷却燃气涡轮的导管壁,更特别地用于冷却燃烧器或燃烧室的壁。
[0009] 冷却流和热气流典型地以逆流的方式流动,即,冷却流从导管的下游端流到导管的上游端。但是,可设想到具有平行冷却空气流和热气流的组件。这种平行流组件对于具有分级燃烧或顺序燃烧的燃烧室和燃烧器组件(其中,额外的空气喷射到第二燃烧级中)可为有利的。对于所谓的后贫化燃烧,冷却空气例如也可为空气。另外,冷却空气可用作第二燃烧级的稀释空气,以通过在第一火焰下游将冷却空气混合到热气来冷却热气。
[0010] 根据第一实施例,至少一个偏流器布置在冷却流路径中,以使横向流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
[0011] 偏流器可为从套管或导管壁延伸到冷却通道中的肋或壁,或者可使套管与导管壁连接。
[0012] 典型地,偏流器连接到套管上,或者形成套管的组成部分,因为套管的热负载较低,因为套管不暴露于热气,并且因此可使用较廉价的材料。备选地,偏流器可连接到导管壁上,或者形成导管壁的组成部分。照这样,它们可用作冷却肋,以较好地冷却导管壁。
[0013] 根据冲击冷却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偏流器布置在将冷却空气喷射到冷却流路径中的第一孔口的下游。更特别地,偏流器布置在第一孔口的下游和将冷却空气喷射到冷却流路径中以进行冲击冷却的第二孔口的上游。
[0014] 更特别地,偏流器在横向流中产生尾流,并且用于在冷却流路径中喷射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孔口布置在偏流器的尾流中。
[0015] 在冲击冷却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偏流器从导管壁延伸到冲击套管。因而,偏流器可关闭冷却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使这部分中的横向流完全停止。
[0016] 在冲击冷却组件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偏流器使冷却空气通道的一部分与上游横向流隔开,以开始新的冷却流区段,新的冷却流区段在偏流器的下游端处通到冷却空气通道。
[0017] 在冲击冷却组件的备选实施例中,偏流器从导管壁或冲击套管延伸到冷却流路径中,冷却流路径的高度小于冷却流路径的高度。因而横向流的一部分可经过偏流器,允许有最小冷却空气流,即使冲击偏流器下游的孔口例如在运行期间被污垢堵塞。此外,在偏流器和导管壁之间、相应地在偏流器和套管之间产生的间隙允许两个构件由于热膨胀而进行相对移动。
[0018] 在冲击冷却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偏流器包括壁区段,壁区段布置成相对于导管的轴线成介于+/-5°和90°之间的角。为了较好地堵塞冷却流路径的一部分,偏流器可布置成处于+/-30°和90°之间的角,或者超过45°和高达90°的角。
[0019]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布置成彼此紧邻的至少一对偏流器。各个偏流器包括壁区段,并且壁区段相对于彼此定向成使得它们以范围为10°至160°的角张开。由于壁区段是张开的,所以两个偏流器之间的流动面积沿横向流的下游方向增大。由于流动面积增大,两个壁区段之间的横向流的速度降低,以允许在这个区域中进行较有效的冲击冷却。相应地,尽管在两个壁区段之间喷射额外的冷却空气来进行冲击冷却,流速仍可保持恒定,或者横向流速的提高量相对于没有偏流器的组件而降低。
[0020] 更特别地,冲击冷却组件可具有一定高度的冷却流路径,该高度沿着冷却流路径的长度基本是恒定的。冷却流路径的长度是在冷却流路径中的冷却流的流向上从第一冲击孔处的上游端到冷却流路径的在冷却流路径的下游端处的出口的延伸。
[0021] 在冲击冷却组件中,偏转流经过导管壁所处的冷却空气流路径的区域中的冲击密度可小于偏流器下游的区域中的冲击密度。更特别地,对于为冷却流路径的高度的至少两倍的长度,偏流器下游的区域中的冲击密度可较大。
[0022] 冲击密度是冲击流量/导管壁面积。冲击密度随每单位面积的孔口的个数、孔口的横截面积,以及可用于驱动冲击射流的压降和孔口的损失系数或冲击射流的最终速度而改变。
[0023] 根据冲击冷却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分隔壁布置在偏流器的上游或下游,分隔壁与平行于横向流在运行期间的流向的主要延伸对齐。这种分隔壁也可结合到偏流器中。
[0024] 在壁的非对称热负载情况下,在偏流器上游的这种分隔壁可用于围绕偏流器对称地导引冷却空气流。因而可确保偏流器的两侧上的区域都得到充分冷却。
[0025] 在冲击冷却组件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偏流器布置成使得在运行期间它沿横向流的下游方向产生死区(deadwater)。至少一个孔口布置在套管中,使得冷却空气在死区中冲击在导管壁上。偏流器可为简单的壁,或者布置在冷却流中的另一个钝形本体,或者偏流器例如可为筒体。
[0026] 典型地,偏流器布置成从导管壁或套管相对于壁或套管表面以基本直角延伸。
[0027] 特别地,由冲击冷却组件冷却的导管界定燃烧室。
[0028] 除了冲击冷却组件之外,本公开的目标是包括这种冲击冷却组件的燃气涡轮。
[0029] 另外,本公开的目标是用于对导管的导管壁进行冲击冷却的方法,导管在热气流路径中导引热气,热气流路径具有上游端和下游端。具有多个孔口的冲击套管包围必须冷却的导管壁,并且与导管壁隔开一距离,以在导管壁和冲击套管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冷却空气喷射通过孔口,以冲击在导管壁,并且作为横向流而流向热气流路径的一端处的出口。根据该方法,横向流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个偏流器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该偏流器布置在冷却流路径中的孔口的上游。
[0030] 根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冲击冷却空气喷射通过偏流器下游的孔口,使得在与偏流器相距为冷却流路径的高度的三倍的距离处,冷却流路径中的冷却空气的流速的轴向分量是基本均匀的。为了实现均匀的流,喷射流必须匹配围绕偏流器的流,即,在偏流器下游的喷射冲击流量/在偏流器下游的流路径面积与在偏流器的侧部处的偏转流中的(进入的横向流量+喷射冲击流量)/冷却流路径面积是基本相等的。基本相等可表示偏流器下游的区域中产生的流速和偏流器的侧部处的区域中的流速之间的差小于总流速的30%。优选地,该差小于10%。
[0031] 燃烧空气和冷却空气可为周围空气、来自燃烧过程的再循环烟道气或周围空气和再循环烟道气的混合物。

附图说明

[0032] 在优选但非穷尽性实施例的所附示意图的协助下,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其性质以及其优点。
[0033] 参照附图:图1显示具有压缩机、燃烧组件和涡轮的燃气涡轮;
图2a显示具有燃烧器的燃气涡轮的侧视图,并且指示在燃烧室的导管壁上的典型热点位置。图2b显示这种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3a、3b显示具有在一个导管壁上指示的冲击冷却组件的燃烧器,以及对应地形成的横向流和在传统冷却通道的长度上的最终热传递系数;
图4显示具有Y形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5显示具有面向上游的T形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6显示具有两个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该两个偏流器布置成朝冷却流的下游方向成角度地张开;
图7显示具有直壁作为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8显示具有面向下游的U形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9显示具有面向下游的V形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燃烧室的透视图;
图10显示具有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导管壁的侧视图,该偏流器的高度小于冷却通道的高度;
图11显示具有U形偏流器的冲击冷却式导管壁的透视图,该U形偏流器朝冷却流的下游方向张开,并且使冷却空气通道的一部分与上游横向流隔开;
图12a显示具有圆柱形偏流器和在尾流中的冲击冷却的冲击冷却式导管壁的侧视图,并且图12b显示偏流器的剖面。
[0034] 部件列表1燃气涡轮
2进气空气
3压缩机
4燃烧器
5涡轮
6轴
7导管壁
8燃料
9喷燃器
10套管
11压缩气体
12上游端
13下游端
14孔口
15冷却流路径
16、16'横向流
17发电机
18轴线
19热气流
20压缩气体气室
21偏流器
22低冲击密度区
23高冲击密度区
24冲击流
25热点
26排气
h偏流器高度
D冷却流路径的高度
x长度
α热传递系数
δ偏流器之间的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图1显示具有冲击冷却式燃烧器4的燃气涡轮1。它包括压缩机3、燃烧器4和涡轮5。
[0036] 进气空气2被压缩机3压缩成压缩气体11。燃料8在燃烧器4中与压缩气体一起燃烧,产生热气流19。热气在涡轮5中膨胀,从而产生机械功。
[0037] 典型地,燃气涡轮系统包括发电机17,发电机17联接到燃气涡轮1的轴6上。燃气涡轮1进一步包括用于涡轮5和燃烧器4的冷却系统,未显示冷却系统,因为这不是本公开的主题。
[0038] 排气26离开涡轮5。典型地在后续的水蒸汽循环中使用其余的热,这里也未显示水蒸汽循环。
[0039] 图2a显示具有压缩机3、燃烧器4(包括喷燃器9和燃烧室)和涡轮5的燃气涡轮1的侧视图。燃烧室由导管壁7界定,并且从上游端12延伸到下游端13。典型地,燃料空气混合物从上游端12处的喷燃器9引入燃烧室中,并且热的气体供应到下游端13处的涡轮5。燃烧器布置在压缩机气室20中。在燃烧室的导管壁7上指示典型的热点25。在图
2b中,显示这种燃烧室(包括热点25)的透视图。
[0040] 图3a显示燃烧器4,它具有在一个导管壁7上指示的冲击冷却组件。燃烧器包括在上游端12处的喷燃器9,以及延伸到下游端13的燃烧室。燃烧室的侧部由导管壁7界定。为了进行冲击冷却,包括用于对导管壁7进行冲击冷却的孔口14的套管10布置成围绕燃烧室。在冷却空气冲击在导管壁7上之后,它作为横向流16在由导管壁7和套管10形成的冷却流路径15中以与燃烧室内部的热气流19逆流的方式流向燃烧室的上游端12。
[0041] 对于图3a的传统布置,在图3b中显示在冷却流路径15中对应地形成的横向流16和在长度x上的最终热传递系数α。
[0042] 在图4中的透视图中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冲击冷却组件的第一示例。图4显示导引热气流19的导管的冲击冷却式导管壁7。热气流路径具有上游端12和下游端13,并且包括冲击套管10。套管具有包围导管壁7的多个孔口14,并且与导管壁7隔开一距离,以形成冷却流路径15。通过孔口14从压缩空气气室(未显示)喷射出的冷却空气冲击在导管壁7上,并且作为横向流16而流向热气流路径的上游端12处的出口。
[0043] 在冷却流路径15中,Y形偏流器21布置成使横向流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14。Y形偏流器21是布置成Y形、从套管10延伸到导管壁7的壁。偏流器壁(也称为肋)相对于套管10的表面和导管壁7以基本直角延伸。Y形偏流器21定向成使得Y的单个支腿平行于导管的主要延伸而对齐,即,指向热气流19的方向,从而隔开横向流16。Y的两臂沿横向流16的流向像V形一样张开,从而使横向流16偏转远离偏流器21下游的孔口14。因此在偏流器21下游作为冲击空气喷射的冷却空气在其中实际上没有横向流16的区域中冲击在导管壁7上,从而得到高的热传递系数。新的横向流16在偏流器21的下游开始。
[0044] 图5的实施例基于图4。在图5中显示的示例中,偏流器21具有面向上游的T形。偏流器21的中心支腿平行于横向流16的流向而对齐,并且指向上游方向。T的水平支腿相对于导管的轴线18基本成直角。T的水平支腿沿着导管壁7的区段阻挡横向流16。在这个示例中,横向流16平行于导管的轴线18。在偏流器21下游作为冲击空气喷射的冷却空气因此在实际上没有横向流16的区域中冲击在导管壁7上,从而得到高的热传递系数。新的横向流16在偏流器21的下游开始。
[0045] 图6的实施例还基于图4。在图6中显示的示例中,偏流器21包括两个壁区段,它们相对于彼此张开范围为10°至160°的角,使得两个壁区段之间的流动面积沿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增大。在偏流器21的上游端处,在两个壁区段之间存在允许一些横向流进入的开口。
[0046] 图7的实施例基于图5。图7显示具有单个肋作为偏流器21的冲击冷却燃烧室的透视图。肋布置成相对于横向流16成直角。
[0047] 图7的布置可有利于针对偏流器21的流区域中的对称的热负载而在冷却流路径15中导引冷却空气。
[0048] 图8的实施例基于图4。图8的实施例不同于图4的实施例,因为Y形偏流器21由U形偏流器代替。U形偏流器21布置成使得U的两个支腿与指向下游方向的横向流16对齐。在U形偏流器21内部作为冲击空气喷射的冷却空气在实际上没有横向流16的区域中冲击在导管壁7上,从而得到高的热传递系数。新的横向流16在U形偏流器21的支腿之间开始。
[0049] 图9的实施例基于图8。图9的实施例不同于图4的实施例,因为U形偏流器被修改成看上去类似于V形,其中V的两端平行于指向下游方向的横向流16延伸。在V形偏流器21内部作为冲击空气喷射的冷却空气在实际上没有横向流16的区域中冲击在导管壁7上,从而得到高的热传递系数。新的横向流16在V形偏流器21的支腿之间开始。
[0050] 图4至9的示例显示从导管壁7延伸到套管10的偏流器21。可设想到从冲击套管10或从导管壁7仅延伸冷却流路径15的高度D一部分的偏流器。图10显示冲击套管10与导管壁7间隔开距离D的冲击冷却式导管壁7的侧视图。冲击流24通过孔口14从围绕套管10的压缩气体气室20喷射到冷却流路径15中。冲击流24在冷却流路径15中形成横向流16。布置在冷却流路径15中的偏流器21的高度h小于冷却流路径15的高度D。
在偏流器21的上游,孔口14之间的距离大于偏流器21的下游,从而相对于偏流器下游的高冲击密度区23产生低冲击密度区22。
[0051] 图11显示冲击冷却导管壁7(类似于图8中显示的冲击冷却导管壁)的冷却流通道15中的U形偏流器21的切口的透视图。图11更详细地显示进入的横向流16、冲击流24,冲击流24通过孔口14喷射到由导管壁7、套管10和U形偏流器21界定的空间中,并且加入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在U形偏流器的支腿之间形成新的横向流16'之前,冲击流
24无阻碍地冲击在导管壁7上。
[0052] 图12a显示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冲击冷却式导管壁7具有圆柱形偏流器21,导管壁7在冷却流路径15中从导管壁7延伸到套管10。用于喷射冲击流24的至少一个孔口14布置在圆柱形偏流器21的下游,并且冲击冷却空气在尾流中喷射通过孔口14。
图12b显示偏流器的剖面图,它指示孔口14在尾流中的位置。
[0053] 在这些实施例中,显示典型地用于具有罐式燃烧器的燃气涡轮的冲击冷却式导管。罐式燃烧器典型地围绕燃气涡轮的轴6沿周向分布,并且具有过渡件或过渡区段,以从燃烧室的圆形横截面过渡成具有环带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横截面或者在出口处(即,在涡轮入口处)的实际上为长方形流横截面。过渡件可结合到导管中,或者可为单独的导管,而且公开的冲击冷却组件同样可用于在过渡件中导引热气的导管。
[0054] 冲击冷却组件也可用于环形导管,环形导管在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具有导管壁,从而在两个导管壁之间的空间中导引热气流。这些可应用于环形燃烧室。
[0055] 对于所有显示的布置,罐形或环形结构或它们两个的任何组合都是可行的。
[0056] 阐明的所有优点都不限于特定组合,而是也可以其它组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能够可选地设想到其它可能性,例如,可设想到不同的偏流器几何构造的组合,诸如例如具有T形和V形偏流器的组件。使用其它流偏转元件(诸如L形或W形偏流器)也是可行的。
[0057] 另外,可修改偏流器相对于流路径中的流向的布置。例如基于图5,可使用面向下游的T形偏流器。在这种布置中,T的中心支腿与横向流16对齐,并且指向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这种布置可有利于针对T形偏流器21的水平支腿下游的流区域中的不对称热负载而导引冷却流路径15中的冷却空气。相反,针对在T形偏流器21的水平支腿上游或者在偏转的横向流16的流动区域中的不对称热负载,图5的布置可为有利的。
[0058] 为了产生尾流,可设想到偏流器具有除了筒体之外的另外的几何构造,诸如例如具有椭圆形横截面或任何钝形几何构造的偏流器。
[0059] 可在燃气涡轮以及其中热气必须由导管壁导引的其它机器或装置(诸如例如锅炉或反应器)中使用公开的用于冷却的冲击冷却组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