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驾驶舱 / 汽车驾驶舱结构

汽车驾驶舱结构

申请号 CN201510156506.6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4875632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申请人 盐城工学院; 发明人 刘富豪; 于学华; 夏基胜;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包括设有仪表板与座椅驾驶舱、绝缘箱和手机存放架,驾驶舱设有轨道,座椅可前后移动地连接在轨道上,仪表板设有第一电源插座,绝缘箱设有第二电源插座,和同第二电源插座电连接在一起的可拔插地插接在第一电源插座中的插头;绝缘箱的左右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手机存放架;手机存放架包括横托杆和侧挡杆,横托杆可拔插地连接于绝缘箱,侧挡杆连接在横托杆的外端,侧挡杆朝向绝缘箱的侧面和绝缘箱朝向侧挡杆的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竖挡槽。本发明具有可对手机进行存放充电且座椅可以前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汽车驾驶舱不能够方便地存放手机和对手机进行充电、座椅不能够前后移动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包括驾驶舱,所述驾驶舱内设有仪表板和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箱和手机存放架,所述驾驶舱的底壁上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座椅可前后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仪表板设有第一电源插座,所述绝缘箱的正面设有第二电源插座,所述绝缘箱的背面设有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电连接在一起的可拔插地插接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座中的插头;所述绝缘箱的左右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所述手机存放架;所述手机存放架包括横托杆和侧挡杆,所述横托杆可拔插地连接于所述绝缘箱,所述侧挡杆连接在所述横托杆的外端,侧挡杆朝向所述绝缘箱的侧面和所述绝缘箱朝向所述侧挡杆的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竖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三极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地极插销总成,所述地极插销总成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绝缘箱的地极插销、设置于地极插销内端的伸出位定位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绝缘箱的同伸出位定位部配合的将地极插销保持在伸出状态的限位块、设置于绝缘箱的拨孔和设置于限位块的同拨孔对齐的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地极插销伸出所述绝缘箱的地极复位弹簧,所述地极插销内端还设有同所述限位块配合的使地极插销保持在所述绝缘箱内的收起位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N极插销和L极插销,所述绝缘箱的背面设有圆形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两对导电触头,同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用于分别同所述L极插销和N极插销配合,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圆环形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所述滑槽同中心线,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连接于所述转动块,所述地极插销总成有两个;当转动块转动到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同所述两对导电触头中的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连接在一起时,所述N极插销、L极插销和一个地极插销总成中的地极插销三者构成一个三极插头;当转动块转动到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同所述两对导电触头中的另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连接在一起时,所述N极插销、L极插销和另一个地极插销总成中的地极插销三者构成另一个三极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都设有导电触孔,所述绝缘箱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触头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导电触头设有将导电触头按压在所述导电触孔中的按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齿条,所述座椅设有一对行走齿轮,所述一对行走齿轮中的两个行走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于所述一对轨道中的两根轨道,所述行走齿轮内设有若干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出油口、补气口、密封头、驱动密封头密封住出油口的第一弹簧、缸体和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割为气腔和油腔,所述活塞设有朝向气腔开启的单向阀,所述活塞通过连杆同所述密封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油口通过油道同所述油腔相连通,所述补气口通过气道同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所述密封头伸出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大于所述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行走齿轮中的两个行走齿轮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为圆形管结构,所述轮轴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轮轴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座椅的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制动吸盘,所述制动吸盘包括第一吸盘和位于第一吸盘内的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之间围成吸附槽。

10.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驾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通过减振杆同所述轨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减振杆为管状结构,所述减振杆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减振杆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减振杆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减振杆的气孔。

说明书全文

汽车驾驶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驾驶舱是指车辆的供驾驶人员乘坐的舱体(含副驾驶舱),驾驶舱内的前方安装有仪表板,驾驶舱内还设有座椅。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80039327x、公开日为2012年5月30日、名称为“副驾驶员的安全气囊”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
[0003] 现有的汽汽车驾驶舱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和存放,导致驾驶人员使用手机时不便;座椅不能够前后移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手机进行存放充电且座椅可以前后移动的汽车驾驶舱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驾驶舱不能够方便地存放手机和对手机进行充电、座椅不能够前后移动的问题。
[0005]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包括驾驶舱、绝缘箱和手机存放架,所述驾驶舱内设有仪表板和座椅,所述驾驶舱的底壁上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座椅可前后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仪表板设有第一电源插座,所述绝缘箱的正面设有第二电源插座,所述绝缘箱的背面设有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电连接在一起的可拔插地插接在所述第一电源插座中的插头;所述绝缘箱的左右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所述手机存放架;所述手机存放架包括横托杆和侧挡杆,所述横托杆可拔插地连接于所述绝缘箱,所述侧挡杆连接在所述横托杆的外端,侧挡杆朝向所述绝缘箱的侧面和所述绝缘箱朝向所述侧挡杆的侧面二者、至少一者设有竖挡槽。如果要对手机进行存放时,则伸长横托杆到所需要的长度,将手机搁置在横托杆上且手机的侧面容置在竖挡槽中即可;如果进入要对手机充电,则将手机充电器的垂头存在第二电源插座中引人电源给手机而对手机进行充电即可,用USB接口替代第二电源插座而对手机充电为本技术方案的等同技术方案。如果不对存放手机,则将横托杆插入到绝缘箱中,此时第二电源插座仍旧能够同其它电气进行连接而实现供电,使得驾驶舱内使用电器变得方便。通过使座椅在轨道上移动来改变座椅的前后位置,实现座椅的前后移动。
[0006]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为三极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地极插销总成,所述地极插销总成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绝缘箱的地极插销、设置于地极插销内端的伸出位定位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绝缘箱的同伸出位定位部配合的将地极插销保持在伸出状态的限位块、设置于绝缘箱的拨孔和设置于限位块的同拨孔对齐的拨块。无论第一电源插座是三极插座还是两极插座,插头都能够与其匹配,使得设有手机存放架的绝缘箱可以在不同的汽车仪表板中通用。
[0007] 本发明还包括使所述地极插销伸出所述绝缘箱的地极复位弹簧,所述地极插销内端还设有同所述限位块配合的使地极插销保持在所述绝缘箱内的收起位定位部。设置地极复位弹簧,拔出地极插销时的方便性好。设置收起位定位部,能够防止不需要地极插销时地极插销从绝缘箱中伸出,使用时的安全性好。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还包括N极插销和L极插销,所述绝缘箱的背面设有圆形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两对导电触头,同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用于分别同所述L极插销和N极插销配合,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圆环形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所述滑槽同中心线,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连接于所述转动块,所述地极插销总成有两个;当转动块转动到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同所述两对导电触头中的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连接在一起时,所述N极插销、L极插销和一个地极插销总成中的地极插销三者构成一个三极插头;当转动块转动到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同所述两对导电触头中的另一对导电触头中的两个导电触头连接在一起时,所述N极插销、L极插销和另一个地极插销总成中的地极插销三者构成另一个三极插头。使用时,当盖板中有两个第一电源插座时,通过插头插在盖板中的一个第一电源插座中的同时,没有同N极插销、L极插销构成三极插头的地极插销总成中的地极插销插在盖板中的另一个第一电源插座中,当盖板中的两个第一电源插座只有一个有用时,本发明仍旧能够在保持存放架状态不变时方便地使插头插在有用的那个第一电源插座中。该设计还能够使得使用手机存放架的绝缘箱能够移离汽车而听墙壁插座进行方便地配套使用。通用性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N极插销和L极插销都设有导电触孔,所述绝缘箱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触头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导电触头设有将导电触头按压在所述导电触孔中的按压弹簧。能够方便地获知转动块是否转动到N极插销和L极插销同地极插销构成了一个三极插头的位置。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为齿条,所述座椅设有一对行走齿轮,所述一对行走齿轮中的两个行走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于所述一对轨道中的两根轨道,所述行走齿轮内设有若干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出油口、补气口、密封头、驱动密封头密封住出油口的第一弹簧、缸体和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割为气腔和油腔,所述活塞设有朝向气腔开启的单向阀,所述活塞通过连杆同所述密封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油口通过油道同所述油腔相连通,所述补气口通过气道同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所述密封头伸出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大于所述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使用时,在油腔内装上润滑油,通过使行走齿轮在齿条上滚动来实现座椅的前后平移。齿条配合齿轮行走,能够起到控制行走方向的作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当转动到设有出油口的齿同齿条啮合在一起时,齿条的齿根驱动密封头缩进齿轮内,密封条内缩时使第一弹簧储能的同时还通过连杆驱动活塞朝向油腔移动而驱动油腔内润滑油经油道流向出油口而流到齿轮的齿上实现对齿轮的润滑;当密封头同顶针错开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头重新密封住出油口,密封头移动的过程驱动活塞朝向气腔移动,此时由于油腔中的油已经部分流出、故油腔内的压力小于气腔的压力,单向阀开启而使得空气补充到油腔中,使得下一次活塞挤压油腔时润滑油能够可靠地流出。实现了行走齿轮的自动润滑。
[0011] 作为优选,所述一对行走齿轮中的两个行走齿轮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为圆形管结构,所述轮轴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轮轴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当左右两侧的行走齿轮收到的阻力不同而导致轮轴产生扭曲时,轮轴会相对于内杆产生转动,转动时外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摩擦吸能而消除扭矩力,从而起到提高轮轴的抗扭曲能力的作用。轮轴设计为管状结构,使得轮轴重量轻且抗扭曲能力好。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当轮轴扭曲而带动内杆也产生扭曲时,在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的作用下会驱动右杆和左杆沿周向分开,分开时会导致吸能弹簧变形而吸能。进一步通过了抗扭曲能力。
[0013] 作为优选,所述轮轴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使用过程中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磨损而导致摩擦吸能效果下降时摩擦剂能够填充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而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仍旧保持良好的摩擦吸能效果,从而解决了摩擦力下降而不能够方便地调整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的抵接力而调整摩擦力的问题(现有的解决磨损而导致摩擦力下降的方法都为通过改变压力来实现的,现有的方法不能够适用于本发明)。
[0014] 本发明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座椅的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制动吸盘,所述制动吸盘包括第一吸盘和位于第一吸盘内的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之间围成吸附槽。设置制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座椅可靠地停留在设定位置。通过自动吸盘进行制动,制动时不容易产生抖动现象、行走齿轮和齿条之间不会产生钢性碰撞。具体振动过程为通过同时挤压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使得第一吸盘的内部空间和吸附槽中都形成负压,也即通过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一起进行吸附在车体上而实现制动。振动吸盘的该结构能够当受到振动或瞬间冲击力而使第一吸盘的吸附处产生瞬间局部脱开时,在第二吸盘的作用下、当瞬间冲击力消失后第一吸盘会重新恢复而进行吸附,使得吸盘受到瞬间冲击而产生局部瞬间断开时不会产生脱落现象,且吸附力的下降量会较小即仍旧保持良好的吸附作用,可靠性好。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盘的吸附端伸出所述第一吸盘的吸附端。因为第一吸盘是位于外部的,有否吸附上是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的,而第二吸盘是否吸附上是不能够直观地看到的,所以如果第一吸盘超出第二吸盘则存在以下不足:按压力小了则可能第二吸盘没有吸附上、为了确保第二吸盘吸附上则需要用较大的力进行按压,而该力到底多大和持续多长时间难以掌握,往往会导致进行制动时不必要的力气浪费和时间浪费。本技术方案则只要第一吸盘吸附上时第二吸盘必定已经吸附上,所以使用时能够方便省力快速地确保第二吸盘吸附上。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槽内设有将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连接在一起的若干弹性连接条,所述弹性连接条沿第二吸盘周向分布。当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都吸附上时,弹性连接条被拉长而储能,该能量产生促使第一吸盘朝向被吸附物运动的趋势,使得当第一吸盘产生瞬间断开时、加速第一吸盘恢复到吸附状态。也即进一步降低了收到瞬间冲击时而产生脱落的可能性,换而言之也即提高了吸盘振动时的抗瞬间冲击能力。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吸盘还设有将所述第二吸盘内部空间和吸附槽二者同第一吸盘外部空间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有堵头和驱动堵头封闭住流道的第二弹簧,所述堵头设有堵头开启杆。当要解除制动时,通过堵头开启杆驱动都头不密封在流道上。使得解除制动时方便。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通过减振杆同所述轨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减振杆为管状结构,所述减振杆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减振杆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减振杆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减振杆的气孔。当产生振动时减振杆产生变形,减振杆变形导致弹性隔膜朝向空置腔变形和复位的运动、与此同时流砂在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来回流动,流砂流动时彼此之间摩擦而消耗掉振动能量,流砂流过摩擦孔时同摩擦孔摩擦以及流砂之间的摩擦加剧,使得消振吸能效果更为显著。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汽车座椅的隔振效果,乘坐时的舒适性好。
[0019]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杆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减振杆轴向分布的外形变引导槽,所述减振杆的内周面设有若干沿减振杆轴向分布的内形变引导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都为沿减振杆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对齐。能够提高受到振动时减振杆驱动流砂流动时的可靠性。同时使得减振杆具有良好的吸振效果。
[0020] 作为优选,所述地极复位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所述地极复位弹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地极插销内。制作方便,驱动地极的过程中地极不容易产生晃动现象。
[0021] 作为优选,所述拨孔设置在所述绝缘箱的背面,所述拨块穿设在所述拨孔内,所述拨块的外端内陷于所述拨孔。设置于背面,能够防止误操作而导致地极插销不在所需要的状态,从而导致电气接触不良或接地不良。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拨块的外端面内陷于拨孔,拨孔不会干涉插头插到墙壁上的墙壁插座中。
[0022]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箱朝向所述侧挡杆的侧面设有绝缘箱部竖挡槽,所述横挡杆收缩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竖挡杆位于所述绝缘箱部竖挡槽内。能够降低本发明不对手机进行充电时的外观尺寸。对手机存放架的防护效果好。
[0023] 作为优选,所述横托杆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横托杆。能够使手机以正常观看的状态搁置在手机存放架上进行充电,使得充电时也能够方便地观察手机、手机充电线还能够起到辅助固定手机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横托杆的前表面设有同所述穿线孔连通的进出线缺口。使用时的方便性好。
[0024]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存放手机并对手机进行充电;不存放手机时手机存放架能够收起;座椅能够前后移动。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绝缘箱和仪表板处于分体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0027] 图3为绝缘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 图4为绝缘箱的后视示意图。
[0029] 图5为图4的A—A剖视示意图。
[0030] 图6为地极插销处于能够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1] 图7为地极插销收缩到绝缘箱内时的示意图。
[0032] 图8为仪表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绝缘箱的后视示意图。
[0034] 图10为图9的B—B剖视示意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0036] 图12为图1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 图13为图11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制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8] 图15为座椅及支撑座椅的部件的后视示意图。
[0039] 图16为轮轴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0040] 图17为减振杆的剖视示意图。
[0041] 图中:绝缘箱1、USB接口11、指示灯12、第二电源插座13、绝缘箱部竖挡槽14、连接销15、滑槽16、转动块17、安装孔18、插头2、N极插销21、L极插销22、地极插销总成23、地极插销231、外翻边2311、内孔2312、拨孔232、拨块233、限位块234、地极复位弹簧235、伸出位定位部236、收起位定位部237、导电触孔24、驾驶舱3、轮轴31、内杆311、左杆3111、右杆3112、外摩擦层3113、第一换向齿3114、第二换向齿3115、内摩擦层312、左吸能弹簧313、右吸能弹簧314、座椅32、轨道34、平衡滚轮35、支撑杆351、行走齿轮36、齿顶361、仪表板37、第一电源插座371、辅助固定孔372、手机存放架4、横托杆41、横挡槽411、穿线孔
412、进出线缺口413、侧挡杆42、挡杆部竖挡槽421、手机5、手机数据线51、USB接头511、导电触头6、插孔61、按压弹簧62、L极导电触头63、N极导电触头64、导电片65、制动机构7、基座71、制动吸盘72、第一吸盘721、第二吸盘722、吸附槽723、弹性连接条724、流道725、堵头726、第二弹簧727、堵头开启杆728、润滑机构8、出油口81、补气口82、密封头83、第一弹簧84、缸体85、气腔851、油腔852、活塞86、单向阀861、连杆862、油道87、气道88、减振杆9、外形变引导槽91、内形变引导槽92、隔板93、腔体94、填充腔941、第一填充腔9411、第二填充腔9412、空置腔942、气孔9421、弹性隔膜95、增阻板96、摩擦孔961、密封头伸出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L1、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L2。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3]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汽车驾驶舱结构,包括驾驶舱3和绝缘箱1。驾驶舱3内设有仪表板37和座椅32。驾驶舱3的底壁上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34。一对轨道34中的两根轨道沿汽车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分布。座椅32可前后(即图中左右方向)移动地连接在轨道34上。绝缘箱1连接于仪表板37。
[0044] 参见图2,仪表板37的表面设有第一电源插座371和辅助固定孔372。第一电源插座371为三极插座。
[0045] 绝缘箱1为塑料结构。绝缘箱1的正面设有USB接口11、指示灯12和第二电源插座13。USB接口11有两个。第二电源插座13有3个。第二电源插座13为三极插座。绝缘箱1的背面设有插头2和连接销15。插头2为三极插头。插头2同USB接口11和第二电源插座13电连接在一起。连接销15同绝缘箱1为一体结构。绝缘箱1的左右侧面都设有绝缘箱部竖挡槽14。绝缘箱部竖挡槽14沿上下方向贯通绝缘箱。
[0046] 两侧的绝缘箱部竖挡槽14中都连接有手机存放架4。手机存放架4包括横托杆41和侧挡杆42。横托杆41的外端同侧挡杆42的下端连接在一起。横托杆41和侧挡杆42为一体结构。横托杆41沿左右方向延伸。横托杆41沿左右方向可拔出地同绝缘箱1连接在一起。
[0047] 参见图3,横托杆41的上表面设有横挡槽411。横挡槽411的延伸方向同横托杆41的延伸方向相同。横托杆41设有穿线孔412。穿线孔412沿上下方向贯通横托杆41。
横托杆41的前表面设有进出线缺口413。进出线缺口413同穿线孔412连通。进出线缺口
413沿上下方向贯通横托杆41。进出线缺口413的宽度(沿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穿线孔的宽度(沿左右方向的尺寸)。侧挡杆42朝向绝缘箱的侧面设有挡杆部竖挡槽421。挡杆部竖挡槽421贯通至横托杆41而同横挡槽411连通为一体。挡杆部竖挡槽421下端的深度大于上端的深度(沿左右方向的尺寸为深度尺寸)。
[0048] 参见图4,插头2包括N极插销21、L极插销22和地极插销总成23。地极插销总成23包括地极插销231、拨孔232和拨块233。地极插销231可伸缩地连接于绝缘箱1的背面。拨孔232设置于绝缘箱1的背面。拨块233穿设在拨孔232内。
[0049] 参见图5,地极插销总成23还包括限位块234和地极复位弹簧235。限位块234可以移动地设置在绝缘箱1内。拨块233设置于限位块234。拨块233的外端内陷于拨孔232、也即不超出绝缘箱1的背面。地极插销231的内端设有外翻边2311。外翻边231的前表面设有伸出位定位部236。外翻边231的后表面设有收起位定位部237。地极插销231的内端面设有内孔2312。地极复位弹簧235为螺旋压缩弹簧。地极复位弹簧235一端穿设在内孔2312内、另一端同绝缘箱1连接在一起。限位块234支撑在绝缘箱1和伸出位定位部236之间使得地极插销231保持在伸出绝缘箱状态。
[0050] 收起地极插销的过程为:参见图6,经过拨孔232拨动拨块233而移动限位块234到限位块不阻碍地极插销231插入的位置。
[0051] 参见图7,按压地极插销231而使得地极复位弹簧235储能且地极插销231收缩到插座绝缘箱1内,然后经过拨孔232拨动拨块233而移动限位块234到限位块234支撑在绝缘箱1和收起位定位部237之间使得地极插销231保持在收缩于绝缘箱1内的状态。
[0052] 拔出地极插销的过程为:经过拨孔232拨动拨块233而移动限位块234到限位块不支撑在收起位定位部237上,在地极复位弹簧235的作用下地极插销231部分伸出绝缘箱1,然后外拉地极插销231并移动限位块234到限位块支撑在绝缘箱1和伸出位定位部236之间即可。
[0053] 参见图2,将绝缘箱连接到仪表板上的方法为:将插头2插到第一电源插座371中、连接销15插在辅助固定孔372中。装配好后的状态如图8。
[0054] 参见图8,使用时,外拉手机存放架4使得横托杆41伸出的长度同手机5匹配。手机数据线51的USB接头511插在USB接口11中、手机数据线51的另一端同手机5中的充电接口连接在一起,手机数据线51还经进出线缺口413穿到穿线孔中以避免同横托杆41干涉而影响手机存放时的平稳性。然后将手机5的设有充电接口的一端插在横挡槽412中,手机5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插在挡杆部竖挡槽421和绝缘箱部竖挡槽14中,从而实现手机的存放。如果通过手机充电器进行充电,则将手机充电器同USB接头511连接在一起,手机充电器插在第二电源插座13中即可。
[0055] 不存放手机时,内推横托杆41使得手机存放架4容置在绝缘箱部竖挡槽14中,手机存放架4是那个完全内置在绝缘箱部竖挡槽14中的。
[0056]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9,地极总成23有两个。两个地极总成23沿上下方向分布。绝缘箱1的背面设有圆形滑槽16。滑槽16设有两对导电触头6。两对导电触头6沿上下方向分布。同一对导电触头6中的两个导电触头沿左右方向分布。同一对导电触头6中的两个导电触头中的一个为L极导电触头63、另一个为N极导电触头64。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圆环形转动块
17。转动块17和滑槽16同中心线。N极插销21和L极插销22连接于转动块17。N极插销21和L极插销22转动连接于转动块17,使得插销能够适应不同孔型的插座的连接。当转动块17转动到N极插销21和L极插销22同两对导电触头6中的位于上方的一对导电触头极性相同地连接在一起时,N极插销21、L极插销22和位于上方的地极插销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三者构成一个三极插头,此时位于下方的地极插销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即构成实施例一中的连接销。当转动块17转动到N极插销21和L极插销22同两对导电触头6中的位于下方的一对导电触头极性相同地连接在一起时,N极插销21、L极插销22和位于下方的地极插销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三者构成另一个三极插头,此时位于上方的地极插销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即构成实施例一中的连接销。
[0057] 使用时,如果墙壁插座中只有一个两极插座,则使两个地极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都收缩到绝缘箱1内,插头2插在两极插座中进行连接。
[0058] 如果墙壁插座中只有一个三极插座,则使两个地极总成23中不参与构成三极插头的地极插销231收缩到绝缘箱1内,转动转动块17到形成的三极插头2能够插在三极插座中。
[0059] 如果墙壁插座中有一个两极插座和一个三极插座,则使构成三极插头的地极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收缩到绝缘箱1内(也即形成二极插头)、另一个地极插销伸出绝缘箱。
插头2插在两极插座中,处于伸出状态的地极插销插在三极插座的地极插孔中。如果两极插座和三极插座中有一个损坏而不能够正常地进行电气连接,则转动转动块到所形成的插头2能够插入好的插座中,如果好的插座为两极插座则使用方式同前述,如果好的插座为三极插座,则使构成三极插头的地极插销也处于伸出状态。
[0060] 如果墙壁插座中有两个三极插座,则转动转动块到形成的三极插头能够插入到两个三极插座中的一个内,两个地极总成23的地极插销231都处于伸出状态、其中不构成三极插头的地极总成23中的地极插销231插在不同插头2连接的三极插座的地极插孔中。如果两个三极插座中有一个损坏而不能够正常地进行电气连接,则转动转动块到所形成的插头2能够插入好的插座中。
[0061] 两对导电触头6中L极导电触头63和N极导电触头64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形式都是一样的。现以L极导电触头63作具体说明如下:参见图10,两对导电触头中的L极导电触头63通过一片导电片65电连接在一起。L极插销21设有导电触孔24。滑槽16的底壁设有安装孔18。L导电触头63滑动连接于安装孔18。导电触头6的内端设有插孔61,插孔61内穿设有按压弹簧62。导电触头6在按压弹簧62的作用下抵接在导电插孔24中。按压弹簧62的另一端同导电片65连接在一起。
该设计使得转动时通过手感既能方便地判断转动块17是否转动到位、即L极插销21和导电触孔24是否同对应的导电触头6连接在一起。
[0062]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11,座椅32设有制动机构7。轨道34为齿条。座椅32的前端下方设有平衡滚轮35。平衡滚轮35支撑在驾驶舱3的底板上。平衡滚轮驾驶舱35通过支撑杆驾驶舱351同座椅32连接在一起。座椅32的后端下方设有行走齿轮36。行走齿轮36连接在轮轴31上。轮轴31通过减振杆9同座椅32连接在一起。轨道34同行走齿轮36啮合在一起。行走齿轮36内设有若干润滑机构8。润滑机构8的个数同行走齿轮36的齿数相等。
[0063] 制动机构7包括基座71和制动吸盘72。基座71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铰接同座椅32铰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为座椅32的前端。制动吸盘72包括第一吸盘721和第二吸盘722。第一吸盘721同基座71固接在一起。第二吸盘722位于第一吸盘721内。第一吸盘721和第二吸盘722之间围成吸附槽723。
[0064] 参见图12,润滑机构8包括出油口81、补气口82、密封头83、第一弹簧84、缸体85和活塞86。同一个润滑机构的出油口81和补气口82设置于行走齿轮36的同一个齿的齿顶361上、同一个齿的齿顶只设置一个润滑机构的出油口和补气口,即本实施例中润滑机构和行走齿轮36的齿是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密封头83和第一弹簧84设置在出油口81内,在第一弹簧84的作用下密封头83伸出齿顶61且密封住出油口。密封头伸出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L1大于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L2(参见图13)。缸体85以一体结构的方式形成于行走齿轮36内,即为行走齿轮36内的腔。活塞86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85。活塞
86将缸体85分割为气腔851和油腔852。活塞86设有朝向气腔851开启的单向阀861。
活塞86通过连杆862同密封头83连接在一起。连杆862同行走齿轮36之间滑动密封连接在一起,使得出油口81同气腔851断开。出油口81通过油道87同油腔852相连通。补气口82通过气道88同气腔851相连通。油道87和气道88都是以一体结构的方式形成于行走齿轮36内,即为行走齿轮36内的孔。
[0065] 参见图14,吸附槽723内设有将第一吸盘721和第二吸盘722连接在一起的若干弹性连接条724。弹性连接条724沿第二吸盘722周向分布。制动吸盘72还设有流道725。流道725将第二吸盘内部空间和吸附槽二者同第一吸盘外部空间连通。流道725内设有堵头726和驱动堵头封闭住流道的第二弹簧727。堵头726设有堵头开启杆728。堵头开启杆728穿设于流道725。堵头开启杆728向上伸出基板71。第二吸盘的吸附端7221超出第一吸盘的吸附端7211。
[0066] 参见图15,行走齿轮36有一对。一对行走齿轮36中的两个行走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于一对轨道34中的两根轨道上。一对行走齿轮36中的两个行走齿轮连接在轮轴31的左右两端。轮轴31通过若干减振杆9支撑在座椅32的下方。平衡滚轮35只有一个。两个行走齿轮36和平衡滚轮35三者呈三角形分布。
[0067] 参见图16,轮轴31为圆形管结构。轮轴31沿车的左右方向延伸。轮轴31内穿设有圆形的内杆311。内杆311为管状结构。轮轴31的内表面设有内摩擦层312。内杆311包括左杆3111和右杆3112。左杆3111和右杆3112的外周面都设有外摩擦层3113。外摩擦层3113沿内杆311的周向布满内杆311。左杆3111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313同轮轴31连接在一起。左杆3111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3114。右杆
3112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314同轮轴31连接在一起。右杆3112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3115。第一换向齿3114和第二换向齿3115啮合在一起。左杆
3111和右杆3112还都通过外摩擦层3113同内摩擦层312抵接在一起而同轮轴31可转动连接在一起。轮轴31内填充有液态的摩擦剂。
[0068] 当受到碰撞或两端受力不一致等原因导致轮轴31产生扭曲时,轮轴31会相对于内杆311产生相对转动,运动过程中外摩擦层3113和内摩擦层312摩擦而消耗掉能量而起到阻止扭动的作用。如果轮轴31的扭矩而导致了内杆311也一起产生扭动时,此时左杆3111和右杆3112会在第一换向齿3114和第二换向齿3115的导向作用下而沿轴向分开,分开过程不但能够使得外摩擦层3113同内摩擦层312产生摩擦而吸能、还能够促使左吸能弹簧313及右吸能弹簧314变形而吸能,起到吸能而防止扭转产生的作用,从而实现通过轮轴的抗碰撞扭矩能力。且右吸能弹簧314和左吸能弹簧313还能够起到修复轮轴31的作用。
[0069] 参见图17,减振杆9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外形变引导槽91。外形变引导槽91沿减振杆9轴向分布。减振杆9的内周面设有若干内形变引导槽92。内形变引导槽92沿减振杆9轴向分布。外形变引导槽91和内形变引导槽92都为沿减振杆9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外形变引导槽91和内形变引导槽92对齐。减振杆9内设有4个隔板93。4个隔板93将减振杆9的内部隔离出3个腔体94。3个腔体94沿减振杆9的延伸方向分布。腔体94内设有弹性隔膜95。弹性隔膜95将腔体94分割为填充腔941和空置腔942。弹性隔膜95为朝向填充腔941拱起的碗形结构。填充腔941中设有增阻板96。增阻板96将填充腔941分割为第一填充腔9411和第二填充腔9412。增阻板96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9411和第二填充腔9412的摩擦孔961。填充腔941内填充有流砂,流砂在图中没有画出。空置腔942设有贯通减振杆9的气孔9421。
[0070] 参见图11,座椅制动过程为:下移基座71,使得第一吸盘721和第二吸盘722同时吸附在驾驶舱3的地板上即可。
[0071] 移动和润滑座椅的过程为:参见图14,下压堵头开启杆728来使得堵头726失去对流道725的密封作用,从而对制动吸盘72进行破真空,使得制动吸盘72失去吸附制动作用。然后推动座椅32前后移动(前后方向为轨道4的延伸方向)到所需要的位置,再通过制动机构8进行制动即可。
[0072] 参见图13,行走齿轮36转动的过程中,轨道34的齿槽的底面挤压密封头83向行走齿轮36内收缩,密封头83收缩而使得出油口81开启并使得第一弹簧84储能。
[0073] 参见图12,密封头83收缩时还通过连杆862驱动活塞86朝向油腔852移动,油腔852内的压力上升使得单向阀861关闭且油腔852内的润滑油经油道87流向出油口81而从出油口81中流出而实现对行走齿轮36和齿条的润滑。
[0074] 当齿条失去对密封头83的挤压作用时,在第一弹簧84的作用下密封头83外移而将出油口81密封住,密封头83伸出时通过连杆862驱动活塞86朝向气腔851移动,油腔852内的压力下降而气腔851内的压力上升,使得单向阀861开启,空气经补气口82、气道
88和单向阀861而流箱油腔852,使得油腔852内的压力能够维持在同齿轮外部内的气压相等,以便活塞86下一次朝向油腔852移动时能够将润滑油挤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