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驾驶舱 / 用于飞行器驾驶舱的控制装置、逃生系统及驾驶舱

用于飞行器驾驶舱的控制装置、逃生系统及驾驶舱

申请号 CN202010711150.9 申请日 2020-07-22 公开(公告)号 CN111792048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申请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沈倩; 蔡一帆; 冯志祥; 范瑞杰; 朱红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所述固定式控制板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所述固定式控制板与所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一元件集合;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以及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便携式触控设备可移除地放置于所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述便携式触控设备无线地与所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二元件集合。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逃生系统,以及包括所述控制装置和逃生系统的驾驶舱。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所述固定式控制板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所述固定式控制板与所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一元件集合;

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以及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便携式触控设备可移除地放置于所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述便携式触控设备无线地与所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二元件集合,

其中在将所述第二元件集合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移除后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被重新设计以减小所述固定式控制板的空间占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包括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工作在单侧控制模式下,在所述单侧控制模式下仅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能够输入用于操纵所述飞行器的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包括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工作在双侧控制模式下,在所述双侧控制模式下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均能够输入用于操纵所述飞行器的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包括中央操纵台,其中在所述中央操纵台的油门台的两侧设置氧气面罩。

5.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逃生系统,包括:驾驶舱顶板,所述驾驶舱顶板不完全覆盖飞行员的座位上方的驾驶舱顶部;

设置在所述驾驶舱顶部上的应急出口,所述应急出口位于所述驾驶舱的飞行员的座位上方;以及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驾驶舱顶板是所述控制装置的固定式控制板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在不使用时收缩,且在使用时展开以便于人员攀援到所述应急出口。

7.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驾驶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系统。

说明书全文

用于飞行器驾驶舱的控制装置、逃生系统及驾驶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的驾驶舱,尤其涉及用于飞行器驾驶舱的控制装置、逃生系统及驾驶舱。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执行各种操作,通常,飞行器(例如飞机)的驾驶舱中的控制板上的人机接口数目众多。例如,所述人机接口可包括例如手柄、开关、按钮、拨片、拉杆等实体输入设备,也
可包括例如主飞行显示器、多功能显示器、指示灯、扬声器等来实体输出设备。
[0003] 为容纳这些实体人机接口,传统驾驶舱的控制板通常占据很大空间,并且布置复杂。传统驾驶舱的中央控制板通常很大,顶板则采用集成方案,将若干块控制板合并在一
起,这些控制板上通常布满了诸如开关、按钮等操作元件。这些元件中的部分操作元件很少
被使用,但是占据了大量空间。
[0004] 近年来,已经有飞机开始在顶板上设置固定式触摸屏,以代替部分硬件开关。然而,使用固定式触摸屏并未从根源上减少驾驶舱控制板的使用空间,且仍为固定式布局,可
达可视性差,颠簸时操纵精度和操纵效率低,误操作率大。
[0005] 此外,由于目前驾驶员座位上方的驾驶舱顶部被顶板覆盖,导致驾驶员无法在必要时方便地从驾驶舱顶部逃生。
[0006]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飞行器驾驶舱的提高操纵效率、减小占用空间的控制装置,还需要用于驾驶舱的逃生系统,以及相应的驾驶舱和飞行器。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驾驶舱的使用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驾驶舱的逃生系统,以及相应的驾驶舱和飞
行器,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8] 在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所述固定式控制板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所述固定式控制板与所述飞
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一元件集合;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
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的驾驶舱;以及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
便携式触控设备可移除地放置于所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所述便携式触控设备无线地与所
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并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二元件集合。
[0009]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包括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工作在单侧控制模式下,
在所述单侧控制模式下仅所述第一便携式设备能够输入用于操纵所述飞行器的指令。
[0010]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包括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工作在双侧控制模式下,
在所述双侧控制模式下所述第一便携式触控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触控设备均能够输入
用于操纵所述飞行器的指令。
[0011] 优选地,在将所述第二元件集合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移除后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被重新设计以减小所述固定式控制板的空间占用。
[0012]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制板包括中央操纵台,其中在所述中央操纵台的油门台的两侧设置氧气面罩。
[0013]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逃生系统,包括:驾驶舱顶板,所述驾驶舱顶板不完全覆盖飞行员的座位上方的驾驶舱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驾驶舱顶部
上的应急出口,所述应急出口位于所述驾驶舱的飞行员的座位上方。
[0014] 优选地,所述逃生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驾驶舱顶板是所述控制装置的固定式控制板之一。
[0015] 优选地,所述逃生系统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在不使用时收缩,且在使用时展开以便于人员攀援到所述应急出口。
[0016] 在另一方面中,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
[0017] 优选地,该驾驶舱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逃生系统。
[0018]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操纵效率、减小占用空间,提供更高的控制灵活性,且提供了更高效的逃生系统。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的较佳实施结构,结合附图,可使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其中:
[0020] 图1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21] 图2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示例中央操纵台的示意图。
[0022] 图3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示例驾驶舱顶板的示意图。
[0023] 图4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触控设备与机载系统无线通信的示意图。
[0024] 图5和图6分别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驾驶舱外部和内部的示意图。
[0025] 图7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中央操纵台的轴视图。
[0026] 图8A‑8C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驾驶舱的示意图。
[0027] 图9A‑9C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升降装置的细节的示意图。
[0028] 图10A‑10C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处于收缩状态的升降装置的细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
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
相矛盾的前提下,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0030] 需要领会,在下面的描述中通常以飞机作为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飞机,而是可以适用于需要自动滑行功能的任何其它飞行器。
[0031] 参见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的控制装置 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控
制板(如图1中所示的固定式控制板101)和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便
携式控制设备102和103)。
[0032] 如传统的飞机驾驶舱中常见的,固定式控制板101固定于飞行器的驾驶舱。固定式控制板101与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通常,固定式控制板101上的一个或多个元件通过线
缆连接到飞行器的机载系统并通过线缆与机载系统通信。替代地,固定式控制板101上的一
个或多个元件也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与机载系统进行无线通信。应当领会,虽然图1中仅示
出了单个固定式控制板,即中央操纵台101,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通常可包括多个固定
式控制板,例如驾驶舱顶板或位于其它位置的控制板(图1中未示出)。
[0033] 控制装置100还可包括触控设备放置元件(例如面板图1中所示的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和105)。放置元件可固定于飞行器的驾驶舱。优选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105可被
包括到固定式控制板101或者被固定到固定式控制板。例如,如图1所示,触控设备放置元件
104、105被固定到中央操纵台 101。
[0034] 在一些示例中,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105可以是中央操纵台上的支架。优选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105是包括在中央操纵台内或驾驶舱的其它位置处的便携式触控设
备收纳箱。例如,当便携式触控设备不被使用时,便携式触控设备可被置于收纳箱之上或之
中。优选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105还可包括充电接口,用于向便携式触控设备充电。例
如,该充电接口可以是USB、MicroUSB、 TypeC或其它类型的充电接口。
[0035] 优选地,可针对每个便携式触控设备设置一个放置元件。如图1中所示,便携式触控设备102可被放置到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而便携式触控设备103 可被放置到触控设备
放置元件105。便携式触控设备可被从触控设备放置元件移除。如图1所示,便携式触控设备
可被从放置元件拿起并脱离放置元件使用。例如,图1中便携式触控设备103被显示为脱离
放置元件105使用。替代地,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共用相同的放置元件。
[0036] 固定式控制板101可包括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一元件集合,而便携式触控设备102、103可用于显示与所述飞行器相关联的第二元件集合。
[0037] 飞行器的操作人员(例如飞机的飞行员)可使用第一元件集合和第二元件集合来操纵所述飞行器。
[0038] 在本文中,与飞行器相关联的元件通常可包括两类元件:输出元件(在本文中别处可能被称为显示元件)和输入元件(在本文中别处可能被称为操纵元件)。输出元件通常指
涉及与飞行器相关联的信息的呈现的元件。输出元件可包括实体元件和虚拟元件。典型形
式为显示元件,例如显示器(实体元件)或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虚拟元件),在这些
显示器或者显示画面上可以显示与飞行器相关联的信息。与飞行器相关联的信息可包括飞
行器本身的信息,例如高度、速度、剩余油量等,还可包括其它信息,例如乘客信息、天气信
息、地图、目的地信息等等。
[0039] 虽然有时候将输出元件称为显示元件,但输出元件还可包括除显示器和显示画面以外的其它元件,例如指示灯、报警器等等。也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想的其它输出
元件。
[0040] 输入元件通常指对飞行器输入指令或数据的元件,例如其可包括与对飞行器进行操纵的元件。例如,输入元件可包括手柄、开关、按钮、拨片、拉杆等各种形式的实体元件,用
于直接操纵飞行器的相关部件。输入元件还可包括例如小键盘、键区等元件,以供飞行器的
操作人员输入指令,例如飞行指令等。输入元件还可包括触摸屏或不带显示功能的触摸板
等元件。输入元件还可包括虚拟元件,例如:输入元件可以是显示在显示器或触控面板上的
控件。通过这些控件,飞行器的驾驶人员可以输入指令,以对飞行器进行操纵。
[0041] 第一元件集合和第二元件集合共同构成传统飞行器驾驶舱中的所有元件集合或实现其所有功能。在本发明中,传统飞行器驾驶舱的控制板中的多个操作元件被从控制板
移植到便携式触控设备上。第一元件集合和第二元件集合分别可包括哪些元件,将在后文
中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2] 便携式触控设备例如可以是专门设计制造的专用触控设备,或者也可以是通用触控设备。该通用触控设备可经配置(例如,通过安装软件应用)以能够被用于显示与飞行器
相关联的信息和/或被用于对飞行器执行操作。典型地,该便携式触控设备为通用平板计算
机,例如装载iOS的iPad平板计算机、装载安卓系统的平板计算机或其它类型的平板计算
机。替代地,该便携式触控设备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其它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PDA
等。
[0043] 通常,该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触摸屏。与飞行器相关联的数据和/或指令等信息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由处理器处理或执行。与飞行器相关联的信
息可被显示在触摸屏上。触摸屏可同时充当输入和输出设备。操作人员可使用手指、触摸笔
和/或其它指点设备与触摸屏进行交互。
[0044] 此外,便携式触控设备还可包括其它形式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便携式触控设备还可包括扬声器、指示灯和/或其它听觉或视觉输出设备。便携式触控设备还可包括话
筒、鼠标、键盘和/或其它听觉或视觉输入设备。
[0045] 该便携式触控设备可无线地与飞行器的机载系统通信。参见图4,其示出了便携式触控设备与机载系统无线通信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个或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102、103
可经由无线通信基站402与机载系统404通信。该无线通信基站402 例如可被集成到该飞行
器中,例如被包括在飞行器的驾驶舱内。
[0046] 为实现无线通信功能,便携式触控设备通常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例如WiFi、蓝牙、红外、Zigbee等通信模块。使用该无线通信模块,该便携式触控设备可以与飞机(例如机载
系统)上和/或飞机外(例如塔台等)进行通信(例如经由无线通信基站)。该机载系统例如可
以是用于对与飞机相关联的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和处理以及对飞行器进行控制的各种系统。
[0047] 该便携式触控设备可接收来自机载系统的信息,所述信息例如可以来自飞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或其它操纵或测量模块。操作人员(例如飞机的飞行员)可通过便携式触控设备
输入操纵指令,该操纵指令被经由无线通信基站传送至相应的执行模块以便执行。
[0048] 在一些示例中,该便携式触控设备也可通过无线通信基站与飞机外的系统(例如塔台等)进行通信,以便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用于向操作人员显示和/或用于对飞机进行操
纵。
[0049] 该便携式触控设备或触摸屏上可安装有专门的软件应用,以便实现对信息的显示和/或对飞行器的操纵。例如,该软件应用可具有相应的操作人员界面。通过该操作人员界
面,可向操作人员显示相关联的信息。该操作人员界面上还可显示一个或多个控件,操作人
员可通过该控件来输入控制指令或其它指令。
[0050] 优选地,该操作人员界面上的控件可模拟传统控制板上的对应的实体元件。例如,控件可采用拟物化设计。例如,传统控制板上的开关在该操作人员界面上也可以被显示为
拟物化的开关;传统控制板上的旋钮也可以被显示为拟物化的旋钮。通过这种方式,可降低
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使得操作人员更容易掌握控件的操纵方式。
[0051] 替代地,可采用与传统控制板上的对应实体元件不同的方式来显示控件。触控面板赋予了在设计控件时更多的灵活性,利用这样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各种控件,提供操作效
率并提升操作人员体验。通常,可采用拟物化设计与其它形式的设计的组合,以便实现较低
的学习成本和较高的效率。
[0052] 固定到驾驶舱的固定式控制板可包括中央操纵台和其它控制板。中央操纵台例如可以是位于传统驾驶舱的中央操纵台位置的控制板,例如在飞行器操作人员前方。该其它
控制板例如可包括位于顶板上的控制板或位于其它位置的控制板。固定式控制板可以与现
有技术的控制板类似,但可包括更少的元件,因为部分元件已经被移植到触控面板上。例
如,固定式控制板上可安装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可以是包括触控功能或不包括触控
功能的显示屏)以及用于对飞行器执行操纵的操纵元件。所述操纵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手
柄、开关、按钮、拨片、拉杆等。
[0053] 可以理解,固定式控制板和便携式控制面板各有优劣。固定式控制板的优点包括例如,是用户所熟悉的,操作熟练,不需要另外学习;此外,固定式控制板由于是经过时间检
验的实体装置,所以可靠性较高。
[0054] 便携式控制面板的优点包括例如,灵活性较高,可根据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元件,甚至是原先实体面板难以实现的元件;此外,便携式控制面板上可包括的元件的数量几乎
不受限制。例如,优选地,仅当前正在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被显示在触控面板的显示器
上,而多个元件在不被使用时可被停止或在后台休眠,这些停止或休眠的元件当要被使用
时可被启动或唤醒并置于显示器的前台,供用户使用。
[0055] 优选地,固定式控制板上的控制元件与紧急状态相关联。此时,与紧急状态不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元件可被从固定式控制板上移除。此外,优选地,固定式控制板上的控
制元件与飞机操纵相关联。
[0056] 为理解固定式控制板中的第一元件集合和便携式控制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元件集合的功能划分,下面首先介绍将一个或多个元件从传统固定式控制板转移到便携式触控设
备之后,固定式控制板的示例布局。如上所述,固定式控制板可包括中央操纵台、驾驶舱顶
板和在其它位置的控制板。
[0057] 参见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示例中央操纵台200的示意图。
[0058]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示例中,中央操纵台200可包括以下元件:MCDU 201;触控设备放置元件202和214(例如其可为参考图1描述的触控设备放置元件104 和105):氧气面
罩203和212;扰流板204;刹车元件205;水平安定面配平开关 206;方向舵配平元件207;舱
门系统208;照明控制元件209;襟缝翼210;发动机开关211;油门杆213等等。中央操纵台200
还可包括其它元件。上述元件可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布局,也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构想
的其它方式布局。
[0059]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考虑到飞机的侧杆设计,氧气面罩203和212从传统驾驶舱中的驾驶员座椅外侧移至中央操纵台的油门台两侧,使得飞行员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
飞机控制和佩戴氧气面罩的动作,提高了飞行员应急撤离的速度,有效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这种设计,为侧操纵台提供了更多空间,从而允许对侧控制台的造型进行进一步优化。
[0060] 参见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示例驾驶舱顶板300的示意图。
[0061] 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示例中,顶板300可包括以下元件:照明设备301;风挡雨刷302;乘客安全带及吸烟提醒元件303;呼叫元件304;客舱压力元件305;防冰元件306;飞控
直接模式元件307;乘客氧气元件308;ELT应急定位发射元件309;应急撤离开关310;烟雾元
件311、防火元件312、RAT复位及手动释放开关313等等。顶板300还可包括其它元件。上述元
件可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布局,也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构想的其它方式布局。
[0062] 可以领会,中央操纵台和驾驶舱顶板可包括比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控制板更多或更少的元件,或者可包括不同的元件。上述各元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
述。
[0063] 上述各元件大都是操作人员使用频率较高或者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元件。通过将此类元件放置到固定式控制板上,可以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提升操作效率。
[0064] 上面参考图2和图3所述的中央操纵台的元件和驾驶舱顶板的元件,与其它固定式控制板中可包括的元件一起,共同构成被包括在固定式控制板中的第一元件集合。同时,其
它元件可被转移到便携式触控设备上,这些被转移到便携式触控设备的元件构成第二元件
集合。
[0065] 第二元件集合中的元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例如飞管操作元件(多功能键盘、鼠标)、通信控制元件(调谐控制板、音频控制板)、性能计算元件、电子检查单、非飞机操纵相
关以及非紧急状态使用的控制元件等等。
[0066] 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固定式控制板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元件也可同时被包括在便携式触控设备上。此外,便携式控制设备中还可包括现有控制板中不存在,而专门为
便携式触控设备设计的其它元件。
[0067] 优选地,该控制装置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例如,优选地,对于配置两名飞行员的飞行器,控制装置可包括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从而使得每个飞行员使用
一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替代地,两个飞行员可使用同一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或者一个飞行员
可使用多于一个触控面板。
[0068] 在使用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情况下,该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工作在各种模式下。
[0069] 该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接收相同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在一个便携式触控设备上所输入的指令可被传送/同步
到另一便携式触控设备。
[0070] 替代地,该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接收不同的信息。例如,主飞行员所使用的便携式触控设备所接收的信息可与副飞行员所使用的便携式触控设备所接收的信息
不同。
[0071] 相应地,该两个或更多个触控面板可显示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当该两个或更多个触控面板显示相同的信息时,两个飞行员所接收的信息是同步的,有利于两个飞行员的交
流。而当不同的触控面板显示不同的信息时,各飞行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其要显示
的信息。
[0072] 例如,当控制装置包括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时,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工作在双侧控制模式下,此时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均具有使用便携式触控设备的全部功能。例如,此
时,飞行器的机载系统可同时接收来自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指令。此时,飞行器可基于来
自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指令的接收时间次序来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响应。当同时接收到
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指令时,如果两个指令存在冲突,则按照预定义规则来处理来自两
个便携式触控设备的指令。
[0073] 替代地,两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工作在单侧控制模式下。在此情况下,仅单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具有输入和控制功能,而其它便携式触控设备仅能够执行显示。
[0074] 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具有其它操作模式。例如,可能一个便携式触控设备专用于飞管操作,而另一便携式触控设备专用于通信控制操作,等等。
[0075] 此外,优选地,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采用“控制‑监督”模式或“控制‑辅助”模式。在此情况下,一个飞行员可以使用便携式触控设备来输入操纵指令,而其它飞行
员可使用其它便携式触控设备来监督和确认该操纵指令是否被正确输入,或者可输入辅助
操纵指令。
[0076] 优选地,得益于由软件实现的触控面板的灵活性,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触控设备可在以上描述的多种操作模式下切换。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设想其它操作模式。
[0077] 在固定式控制板上的元件的数量减少之后,通过重新布局,减少了操作人员需要处理的干扰信息,使操作人员执行任务更加专注,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0078] 另外,由于固定式控制板上的控制元件的数量减少,因此相应的控制元件所需的线缆也可被省去,从而节省了线缆所占用的驾驶舱内部空间。而且,由于线缆减少,因此控
制元件可以采用模块化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使得维修或替换更加便利。
[0079] 此外,由于固定式控制板上的元件数量减少,因此可以减小固定式控制板的尺寸。例如,以某型号的大型客机为例,在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参考图3所述的顶板
的设计之后,驾驶舱顶板可由传统顶板的850mm变为350mm,缩短了约500mm,节约了至少一
半的驾驶舱顶部空间,使飞行员上方的空间更为富余,如下面所描述的。
[0080] 同样以该型号的大型客机为例,在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参考图2 所述的中央操纵台的设计之后,放置中央操纵台的中央操纵台的长度可由传统中央操纵台的
980mm缩短为780mm。此外,由于减少了线缆的使用,相比传统中央操纵台,操纵台下方的空
间增大。操纵台尺寸的减小和下方空间的增大改善了驾驶舱通过性,增加了飞行员腿部活
动空间,提升了飞行员的使用体验。
[0081] 在采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来减小驾驶舱的固定式控制板尺寸后,可充分利用释放出的空间。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了逃生系统,该逃生系统充分利
用了固定式控制板尺寸的减小所释放的空间。
[0082]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逃生系统。
[0083]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驾驶舱外部和内部的示意图。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在驾驶舱顶板的面积减小之后,应急出口1可被设置在驾驶舱顶部,在
飞行员的座位上方。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逃生系统可包括该应急出口1。
[0084] 优选地,应急出口1可位于两个飞行员座位的中央位置,也就是说,在中央操纵台上方。由于采用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固定式控制板(尤其是顶板,例如图8A‑8C
中的顶板2)的尺寸缩小,不再占据飞行员座位上方的全部空间,使得本发明的应急出口1的
设置成为可能。同时中央操纵台的面积也减小,从而更利于飞行员的爬出。
[0085] 另外,中央操纵台面积减小,也使得在中央操纵台端部安装用于辅助人员逃生的升降装置更加方便,如下面详细描述的。
[0086] 应急出口1可包括开关(图中未示出)。开关平时可被设置为关闭,且仅在紧急情况下由飞行员打开。
[0087] 参见图8A‑8C,其更详细地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驾驶舱的示意图。如前所述,作为逃生系统的一部分,驾驶舱可包括应急出口1。驾驶舱还可包括缩短后的顶板2、
中央操纵台3、遮光罩控制板4、主仪表板5、飞行员座椅6。
[0088] 应急出口1的位置通常较高,飞行员可能难以直接攀上应急出口1。为解决这个问题,优选地,逃生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辅助逃生装置。该辅助逃生装置优选为图 8A中所示的
升降装置7。优选地,在正常情况下,该升降装置可隐藏在中央操纵台(如中央操纵台3)内
部。在必要时,飞行员可手动将升降装置7从中央操纵台 3中拉起。
[0089] 参见图7,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中央操纵台3的轴视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中央操纵台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的中央操纵台3基本类似,但由于其长度减
少,使得在中央操纵台3的端部设置升降装置成为可能。
[0090] 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中央操纵台可包括:操纵台框架,下侧面板,上侧面板,侧板蒙皮面,承力面板等组件。其中,操纵台框架可由角材组装固定,下侧面板和上侧面板可
被安装在操纵台框架上,而承力面板可被固定在下侧面板和上侧面板预设置的空间位置
上,侧蒙皮可被固定在操纵台框架的外侧面上。
[0091] 在图8A中,升降装置7处于收起状态,即普通情况下升降装置7所处的位置。在图8B中,升降装置7处于展开状态,如图7中的空心箭头所示,升降装置中的内杆此时可以升起
(如下面结合图9A‑图9C详细示出的)。图8C示出了升降装置7处于展开状态(即升起)时的驾
驶舱的立体图。
[0092] 参见图9A‑9C,其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升降装置7 的细节的示意图。
[0093] 如图9A‑9C中所示,优选地,升降装置7可包括锁定装置8、内杆9、外杆 10。锁定装置8可包括弹簧12和锁定片11(如图9C中所示)。其中,图9A示出了锁定装置8的侧视图(此时
锁定片未被按住),图9B示出了升降装置7展开时的立体图,而图9C示出了锁定装置8的正视
图(此时锁定片未被按住)。在不按压锁定片11时,弹簧12的伸展力将锁定片11固定在锁定
位置,从而锁定片11 将升降装置7的内杆9和外杆10锁定。此时,内杆9和外杆10无法相对移
动。当人员(例如飞行员)想要逃生时,可按住锁定片,此时锁定片不再将内杆9锁定到外杆
10,逃生人员可向上提起内杆9(如图9B中所示)。在将内杆9提升到期望高度后,逃生人员可
松开锁定片,此时弹簧将锁定片重新固定到锁定位置,升起的内杆9被锁定到外杆10,从而
使得逃生人员可踩在内杆上从应急出口逃生。如图 9A‑9C所示,在升起(或展开)状态下,升
降装置7中的内杆9被从外杆10升起。
[0094] 参见图10A‑10C,其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处于收缩状态的升降装置7的细节的示意图。
[0095] 图10A‑10C中的元件已参考图9A‑9C描述。其中,图10A示出了锁定装置8 的侧视图(此时锁定片被按住),图10B示出了升降装置7收缩时的立体图,而图10C示出了锁定装置8
的正视图(此时锁定片被按住)。
[0096] 在想要收起升降装置7时,人员同样可按住锁定片11,此时锁定片不再将内杆9锁定到外杆10,人员可向下收起内杆9,使得内杆9回到收缩位置(如图10B 中所示)。在内杆9
完全回到收缩位置后,可松开锁定片,此时弹簧将锁定片重新固定到锁定位置,收起的内杆
9被锁定到外杆10。
[0097] 在一些示例中,当锁定片解除锁定时,内杆9相对于外杆10的升起(或收缩) 也可采用例如弹簧等机构辅助完成,而无需人员提起(或按下)。
[0098] 可以领会,虽然上文描述了升降装置7的非常具体的机械结构,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能实现类似功能的其它机械结构。
[0099] 具体而言,当驾驶舱内的人员想要逃生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0100] 逃生人员可手动将升降装置7升起。例如,逃生人员可按压锁定片11,使锁定装置8解除锁定,使内杆9向上升起。此时可松开锁定片11,使内杆9保持在升起状态。
[0101] 逃生人员可爬上中央操纵台3。例如,逃生人员可直接从座椅上站起并踩到中央操纵台上。
[0102] 随后,逃生人员可爬上展开的升降装置7,例如踩到升起的内杆9的顶部上。
[0103] 随后,人员可将应急出口3打开,并从应急出口3离开飞行器逃生。
[0104] 替代地,可包括其它形式的辅助逃生装置。例如,可包括安装在应急出口附近的折叠梯、绳梯等装置。所述折叠梯或绳梯等辅助逃生装置平时可被收纳在驾驶舱内,并且在必
要时由飞行员使用,以便攀上应急出口并从应急出口逃离。
[0105] 虽然在上文中将应急出口描述为是在采用本领域的便携式控制设备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可以领会,只要能够减少飞行员上方的驾驶舱顶板所占用的空间,从而为应急出
口留出空间,上面所描述的逃生系统就可被实现。
[0106]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驾驶舱。例如,附图8A‑8C 中示出了这样的驾驶舱的示意图。该驾驶舱中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控制装置。
[0107] 此外,利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对空间的节省,该驾驶舱还可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逃生系统。
[0108] 应当领会,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和逃生系统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实现的,也可分开实现。例如,可仅实现如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而不实现逃生系
统。另外,也可仅实现如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述的逃生系统;例如,可采用其它可构想的方
式来缩短传统驾驶舱的顶板的面积,并在驾驶舱顶部设置紧急出口,以供逃生。
[0109]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存储于其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述的各实施例的
方法。
[0110]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实现本文所述的各实施例的方法的装置。
[0111] 可以理解,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软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0112] 应该理解,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
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
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需要领会的是,本说明书公开了多个实施例,这些
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可以互相参照来理解。
[0113] 应该理解,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
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
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
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0114] 应该理解,本文用单数形式描述或者在附图中仅显示一个的元件并不代表将该元件的数量限于一个。此外,本文中被描述或示出为分开的模块或元件可被组合为单个模块
或元件,且本文中被描述或示出为单个的模块或元件可被拆分为多个模块或元件。
[0115] 还应理解,本文采用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只是用于描述,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应局限于这些术语和表述。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并不意味着排除任何示意和描述
(或其中部分)的等效特征,应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修改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其
他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可能存在。相应的,权利要求应视为覆盖所有这些等效物。
[0116]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
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做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
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