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刺激素 /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申请号 CN201810047058.X 申请日 2018-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8059566A 公开(公告)日 2018-05-22
申请人 迪斯科科技集团(宜昌)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明舵; 陈家辉; 张想; 雷会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属于农业肥料增效剂领域,本发明用经驯化分离后的发酵菌种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侧包芽孢杆菌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主要由生物发酵制得,无化学添加,安全环保,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酶活性,补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并能促进作物生根及对养分的吸收、改良土壤环境、抑制土壤有害菌。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用经驯化分离后的发酵菌种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侧包芽孢杆菌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藻的含水量在10%以下时,螺旋藻中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不小于16%、蛋白质不小于72%、叶绿素不小于1.0%、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不小于4.8%、矿物质总量不小于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活化处理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经发酵培养再离心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加入调节剂并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调节剂为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或腐殖酸钾溶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15~25g/L、氯化钠4~6g/L、琼脂15~20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1 0.3MPa下蒸气灭菌20 40min,所述破壁螺旋~ ~藻粉的细度≤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50℃以下经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中至少有70%细度≤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A. 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0 28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3:18~22,在0.1~0.3MPa下蒸煮40~

55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B. 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6~38℃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C. 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0~15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D. 将步骤C重复不少于20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为将发酵菌种置于36~38℃恒温箱中培养22~26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在温度35~40℃下摇瓶培养34~38h,摇瓶转速为100~150r/min;离心的转速为4500~

5500r/min,离心的时间为20~40min ;所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5.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的浓度为10~25%,调节剂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20~35%,粉碎后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的粒度≥120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刺激素,尤其是一种含多聚螺旋藻肽的生物刺激素,属于农业肥料增效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我国耕地的现状是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约占40%以上,因此“减肥增效”、“高产高效”才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水平,逐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到2020年才能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0003] 根据现代植物营养理论要求,肥料的好坏要综合考量肥料利用率和增产的效果,同时更注重安全性。肥料利用率是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肥料贡献率即是增产效果,是指单位养分用量所增产数量或者比例。肥料增效剂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类产品,是指通过减少固定、挥发、淋失、径流等途径的流失,提高肥效作用和养分贡献率,利于吸收转化,延长肥效期、改良或修复土壤,调节土壤供肥保肥能力,提高作物品质的一类肥料辅助产品,被称为“生物刺激素”、“生物刺激物”、“增效剂”等等。
[0004] 现在我国肥料施用存在施肥量大、养分流失过快、作物吸收利用率不高等特点,以及过量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与此同时,现有的肥料增效剂产品采用无机原料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存在成本高、效果差、有毒性、影响肥料养分含量等问题。因此,研究、使用肥料增效剂,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我国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主要由生物发酵制得,无化学添加、安全环保,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酶活性,补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并能促进作物生根及对养分的吸收、改良土壤环境、抑制土壤有害菌。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发酵菌种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侧包芽孢杆菌中的任一种。
[0008]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旋藻的含水量在10%以下时,螺旋藻中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不小于16%、蛋白质不小于72%、叶绿素不小于1.0%、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不小于4.8%、矿物质总量不小于9%。
[0009]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活化处理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经发酵培养再离心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加入调节剂并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调节剂为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或腐殖酸钾溶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1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15~25g/L、氯化钠4~6g/L、琼脂15~20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1~0.3MPa下蒸气灭菌20~40min,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的细度≤0.05mm。
[0011]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50℃以下经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中至少有70%细度≤0.03mm。
[0012]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13]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0~28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3:18~22,在0.1~0.3MPa下蒸煮40~55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14]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6~38℃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15]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0~15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16] D.将步骤C重复不少于20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17]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化处理为将发酵菌种置于36~38℃恒温箱中培养22~26h。
[0018]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在温度35~40℃下摇瓶培养34~38h,摇瓶转速为100~150r/min;离心的转速为4500~5500r/min,离心的时间为20~
40min;所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5.5%。
[0019]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剂的浓度为10~25%,调节剂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20~35%,粉碎后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的粒度≥120目。
[002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主要由生物发酵制得,无化学添加,安全环保,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酶活性,补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并能促进作物生根及对养分的吸收、改良土壤环境、抑制土壤有害菌。
[0022] 本发明采用优质的螺旋藻,在干燥状态下(含水量低于10%)螺旋藻中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不小于16%、蛋白质不小于72%、叶绿素不小于1.0%、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不小于4.8%、矿物质总量不小于9%;并使用微生物自产酶进行提取,优选的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侧包芽孢杆菌中的任一种,螺旋藻中所含物质经发酵菌种发酵分解后具有较高的活性,生产过程无化学添加,是一种安全环保型生物刺激素。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能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0023] 本发明中的多聚螺旋藻肽与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类似的生理和生物学效应,与农药、肥料等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用量小、见效快、效益高、残毒少;二是可解决一些其它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棉叶脱落等;三是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向调控,通过调节作物内部的新陈代谢使植物表现理想的外部形状,如产生更高的糖分、蛋白质含量、更多的油脂、乳质等,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的效果。
[0024] 本发明中的调节剂属于水溶性有机质,能够溶解难溶的养分,并能够起到促进作物生根、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在应用时可以结合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方式的不同,使用不同剂量的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25] 本发明中调节剂的添加,还能够起到良好的脲酶抑制作用,可以延长尿素向铵转化的时间,抑制氨氧化过程,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还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
[0026] 本发明中多聚螺旋藻肽和调节剂相配合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优选的调节剂为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或腐殖酸钾溶液,具有见效快、利用率高、生物活性高的优点,能够刺激根系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幼苗发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并使作物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增加,促使作物在相对干旱、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显著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
[0027] 本发明还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离子吸附能力,能减少土壤氮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还能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的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促进磷的吸收;能在土壤中吸收存储钾离子,使钾肥缓慢分解,增加钾的释放量,提高速效钾的含量;并且可与难溶性中微量元素可以发生鳌合反应,生成溶解性好可被作物吸收的中微量元素鳌合物,激活金属离子进而被作物吸收。
[0028] 本发明还可以调节土壤pH值,改善土壤酸碱平衡,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交换容量,有助于促进有效菌微生物活动,使有益菌迅速增加,抑制治病微生物繁殖,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促进营养元素释放,便于作物吸收营养,快速修复土壤回归自然生态。
[0029] 本发明使用后不会改变原肥料的性质,而且可与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尿铵氮肥、稳定性肥料、水溶肥、生物肥等直接配合使用,添加方式简单方便,适用于作物从种到收的所有生长环节。
[0030] 本发明施用到土壤后,具有解磷、解钾、固氮、抑制土壤有害菌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提高土壤酶活性的效果,以及改良土壤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用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发酵菌种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所述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侧包芽孢杆菌中的任一种。
[0033] 螺旋藻的含水量在10%以下时,螺旋藻中的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不小于16%、蛋白质不小于72%、叶绿素不小于1.0%、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不小于4.8%、矿物质总量不小于9%。
[0034]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035] 先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36]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0~28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3:18~22,在0.1~0.3MPa下蒸煮40~55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37]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6~38℃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38] 肉汤培养基的配方及制备方法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20g,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在0.1MPa下蒸气灭菌30min。
[0039]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0~15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40] D.将步骤C重复不少于20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41] 将驯化分离后的发酵菌种进行活化处理,即将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置于36~38℃恒温箱中培养22~26h,然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15~25g/L、氯化钠4~6g/L、琼脂15~20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1~0.3MPa下蒸气灭菌20~40min,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的细度≤0.05mm。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50℃以下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至少有70%细度≤0.03mm。
[0042] 接种后,在温度35~40℃下摇瓶培养34~38h,摇瓶转速为100~15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4500~5500r/min,离心的时间为20~4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鉴定方法如下:
[0043] 1、利用酵母菌验证发酵实际效果,具体操作:以制备得到的螺旋藻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样品和蛋白胨分别作为酵母生长所需的氮源,对照组仅添加蒸馏水,通过酵母计数来说明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酵母计数培养基配方及制备方法:葡萄糖5g、KH2PO45g、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或蛋白胨或水3g,加蒸馏水至1000mL,在0.1MPa下蒸气灭菌30min。将酵母菌种同时接种于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取出观察,如果在添加了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的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数比添加看蛋白胨的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数高出130%以上,比仅添加蒸馏水的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数高出8倍以上,则发酵成功。
[0044] 2、检测氨基酸含量验证发酵效果:破壁螺旋藻在枯草杆菌分泌的各类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取此发酵液处理后,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多聚旋藻肽中氨基酸含量高于5.5%以上即为发酵成功。
[0045]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调节剂,调节剂为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或腐殖酸钾溶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调节剂的浓度为10~25%,调节剂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20~35%,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46] 实施例1
[0047]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48] 螺旋藻含水量为9.6%,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含17%、蛋白质含72%、叶绿素含1.2%、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占5.0%、矿物质总量占10%。
[0049] 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50]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0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18,在0.1MPa下蒸煮40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51]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6℃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52]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0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53] D.将步骤C重复20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54]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055] 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后,置于36℃恒温箱中培养22h,再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115g/L、氯化钠4g/L、琼脂15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1MPa下蒸气灭菌20min。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45℃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有70%细度≤0.03mm。
[0056] 接种后,在温度35℃下摇瓶培养34h,摇瓶转速为10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4500r/min,离心的时间为2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
[0057]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矿源黄腐酸溶液,矿源黄腐酸溶液的浓度为10%,矿源黄腐酸溶液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20%,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58] 实施例2
[0059]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60] 螺旋藻含水量为9.8%,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含16%、蛋白质含73%、叶绿素含1.3%、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占4.8%、矿物质总量占11%。
[0061] 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62]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3:22,在0.3MPa下蒸煮55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63]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8℃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64]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5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65] D.将步骤C重复25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66]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067] 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置于38℃恒温箱中培养26h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25g/L、氯化钠6g/L、琼脂20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3MPa下蒸气灭菌40min。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40℃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有80%细度≤0.03mm。
[0068] 接种后,在温度40℃下摇瓶培养38h,摇瓶转速为15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5500r/min,离心的时间为4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
[0069]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腐殖酸钠溶液,腐殖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5%,腐殖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35%,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70] 实施例3
[0071]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72] 螺旋藻含水量为9.7%,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含18%、蛋白质含72%、叶绿素含1.4%、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占4.9%、矿物质总量占9%。
[0073] 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74]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4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20,在0.2MPa下蒸煮50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75]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76]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2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77] D.将步骤C重复22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78]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079] 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20g/L、氯化钠5g/L、琼脂18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2MPa下蒸气灭菌30min。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45℃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有85%细度≤0.03mm。
[0080] 接种后,在温度37℃下摇瓶培养36h,摇瓶转速为12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的时间为3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
[0081]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腐殖酸钾溶液,腐殖酸钾溶液的浓度为20%,腐殖酸钾溶液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30%,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82] 实施例4
[0083]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螺旋藻含水量为9.5%,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含18%、蛋白质含74%、叶绿素含1.5%、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占5.1%、矿物质总量占11%。
[0084] 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85]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4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20,在0.1MPa下蒸煮50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86]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87]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0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88] D.将步骤C重复30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089]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090] 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20g/L、氯化钠5g/L、琼脂15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3MPa下蒸气灭菌30min。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40℃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有70%细度≤0.03mm。
[0091] 接种后,在温度37℃下摇瓶培养36h,摇瓶转速为12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的时间为3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
[0092]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矿源黄腐酸溶液和腐殖酸钠溶液,矿源黄腐酸溶液和腐殖酸钠溶液的浓度均为15%,矿源黄腐酸溶液和腐殖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25%,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93] 实施例5
[0094] 一种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用经驯化分离后的侧包芽孢杆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制得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095] 螺旋藻含水量为9.2%,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水化合物含19%、蛋白质含73%、叶绿素含1.6%、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总含量占5.2%、矿物质总量占12%。
[0096] 发酵菌种驯化分离的方法如下:
[0097] A.将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用水浸泡24h后捞出并加入氯化钠和蔗糖,加入的氯化钠和蔗糖与未破壁的干燥螺旋藻的质量比为1:2:20,在0.1MPa下蒸煮50min得到初选培养基;
[0098] B.将发酵菌种接种于初选培养基,并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选取呈褐色、有拔丝现象且有比较明显透明圈的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099] C.在37℃下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和镜检,选取革兰染色呈紫色且有芽孢的平板在100℃下水浴加热15min,然后立即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
[0100] D.将步骤C重复35次,得到用于发酵螺旋藻的发酵菌种。
[0101] 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制备方法如下:
[0102] 将发酵菌种进行驯化分离,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接种于螺旋藻发酵培养基中,螺旋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破壁螺旋藻粉、氯化钠和琼脂按破壁螺旋藻粉25g/L、氯化钠6g/L、琼脂20g/L的浓度加水混合,然后在0.3MPa下蒸气灭菌40min。其中,破壁螺旋藻粉是将干燥的螺旋藻在40℃经用低温破壁机破壁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破壁螺旋藻粉细度≤0.05mm,其中有80%细度≤0.03mm。
[0103] 接种后,在温度37℃下摇瓶培养36h,摇瓶转速为120r/min进行发酵培养;离心,离心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的时间为30min,得到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然后鉴定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是否合格。
[0104] 合格后转入储存罐,然后加入调节剂,调节剂为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和腐殖酸钾溶液,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和腐殖酸钾溶液的浓度均为25%,矿源黄腐酸溶液、腐殖酸钠溶液和腐殖酸钾溶液的加入量为多聚螺旋藻肽发酵液质量的35%,搅拌、喷雾干燥后粉碎得到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
[0105] 为了更好地验证本发明在施肥效果上的优越性,发明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所制备的多聚螺旋藻肽生物刺激素进行了大棚试验,结果如下:
[0106] 大棚试验1
[0107] 本试验为黄瓜大棚试验,试验设置1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每组均随机分配有三块面积为67m2的地块,其中:
[0108] 对照组1采用家畜肥100kg。
[0109] 对照组2采用家畜肥100kg+常规复合肥10kg。
[0110] 试验组采用家畜肥100kg+添加0.5%实施例1的复合肥8kg。
[0111] 试验过程中,施用本发明底肥用量降低30%,结果期每15天追施冲施肥1kg,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本发明底肥的植株明显健壮,茎蔓粗壮,叶色发绿,叶片大且平展,特别是根系明显比对照组发达,而且新生根多且长,病虫害减少。植株坐果率高,口感明显好于对照组。
[0112] 表1黄瓜产量统计表(kg/67m2)
[0113]
[0114] 由表1可见,使用本发明肥料在减施30%的情况下比使用普通复合肥平均增产8.79%(试验组与对照组2相比得到),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0115] 大棚试验2
[0116] 本试验为西红柿大棚试验,试验设置1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每组均随机分配有三块面积为67m2的地块,其中:
[0117] 对照组1采用常规施肥。
[0118] 对照组2采用常规施肥+普通冲施肥。生长旺盛期冲施3次冲施肥,间隔7天,每次用量10kg/亩。
[0119] 试验组采用常规施肥+添加实施例2的冲施肥。生长旺盛期冲施3次冲施肥,间隔7天,每次用量10kg/亩。
[0120] 施肥方法为冲施,普通冲施肥为50%大量元素水溶肥,每吨冲施肥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多聚螺旋藻肽0.5kg。
[0121] 试验过程中,连续施用本发明冲施肥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本发明冲施肥的植株明显健壮,茎蔓粗壮,叶色发绿,叶片大且平展,特别是根系明显比对照组发达,而且新生根多且长。植株坐果率高,口感明显好于对照组。
[0122] 表2西红柿产量统计表(kg/67m2)
[0123]
[0124] 由表2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冲施肥的西红柿比普通冲施肥的平均增产5.04%(试验组与对照组2相比得到),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0125] 大棚试验3
[0126] 本试验为黄瓜大棚试验,试验设置1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每组均随机分配有三块面积为67m2的地块,其中:
[0127] 对照组1采用常规冲施肥,不喷叶面肥。
[0128] 对照组2采用常规冲施肥+喷施普通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清水,间隔10天,每次稀释1000倍叶面喷施。
[0129] 试验组采用常规冲施肥+添加实施例3的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间隔10天,每次稀释1000倍叶面喷施。
[0130] 施肥方法为喷施,普通叶面肥为含腐殖酸水溶肥,每吨叶面肥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多聚螺旋藻肽5kg。
[0131] 试验过程中,连续施用本发明叶面肥后与对照组相比:喷施本发明叶面肥的黄瓜,植株生长势快且壮,叶色发绿,叶片增大增厚,植株抗病性增强,黄瓜坐瓜率高,黄瓜瓜型均匀整齐,口感明显好于对照组。
[0132] 表3黄瓜产量统计表(kg/67m2)
[0133]
[0134]
[0135] 由表3可见,施用本发明叶面肥的黄瓜比普通叶面肥增产11.3%(试验组与对照组2相比得到),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