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梨黑星病 /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

申请号 CN202211572293.1 申请日 2022-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6473080A 公开(公告)日 2023-07-25
申请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句容市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媛; 肖婷; 杨敬辉; 窦永敏;
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包括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18~22:2~3:4~6:1~2;所述DJ‑6菌液采用DJ‑6菌株制备而成,所述DJ‑6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2012年7月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6314。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18~22:2~3:4~6:1~2;所述DJ‑6菌液采用DJ‑6菌株制备而成,所述DJ‑6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2012年7月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No.63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20: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腈菌唑采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醚甲环唑采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无菌芽签挑取事先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好的DJ‑6菌株单菌落斑,接种于装有NA液体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35℃、15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过夜,再将培养液接种于发酵罐中,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发酵液加工成悬浮剂:将发酵液以8000rpm的速度离心后用20%丙三醇溶液(V/V)重新悬浮,测定悬浮液的活芽孢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用20%丙三醇溶液(V/V)调节悬浮液的活芽孢

10

数,终含量调节成芽孢含量为1.0×10 cfu/mL;在上述调节好的悬浮液中按5g/L(W/V)的用9

量加入黄原胶,并搅拌均匀,得成品悬浮剂的浓度为10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液中固容物含量为:豆粕100g、马铃薯淀粉200g、蔗糖25g、酵母粉25g、CaCO3 20g、MnSO4 1.0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设置发酵条件为:溶氧

100%,搅拌速度为350rpm,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pH7.0‑7.2。

8.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梨树开花后对梨树进行喷施DJ‑6菌液,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喷施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混合稀释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稀释2000倍,将稀释液按照2:4:1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DJ‑6菌液后,间隔15天之后喷施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混合稀释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中国与世界各梨产区。梨黑星病能侵染梨树所有的幼嫩组织,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也可以危害花序、芽鳞、新梢、叶柄、果柄等部位,从落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危害。发病严重时往往造成大量幼果畸形、果实不能正常膨大、落果、早期大量落叶等,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常在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施用化学杀菌剂仍然是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措施。但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了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的为害、病菌抗药性产生和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而生物防治因其对环境与动物有较好地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及防治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并且能有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包括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18~22:2~3:4~6:1~2;所述DJ‑6菌液采用DJ‑6菌株制备而成,所述DJ‑6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2012年7月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6314。
[0006] 进一步的,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20:2:4:1。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腈菌唑采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苯醚甲环唑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0009] 进一步的,用无菌芽签挑取事先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好的DJ‑6菌株单菌落斑,接种于装有NA液体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35℃、15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过夜,再将培养液接种于发酵罐中,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发酵液加工成悬浮剂:将发酵液以8000rpm的速度离心后用20%丙三醇溶液(V/V)重新悬浮,测定悬浮液的活芽孢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用10
20%丙三醇溶液(V/V)调节悬浮液的活芽孢数,终含量调节成芽孢含量为1.0×10 cfu/mL;
在上述调节好的悬浮液中按5g/L(W/V)的用量加入黄原胶,并搅拌均匀,得成品悬浮剂的浓
9
度为10cfu/mL。
[0010] 进一步的,发酵培养液中固容物含量为:豆粕100g、马铃薯淀粉200g、蔗糖25g、酵母粉25g、CaCO3 20g、MnSO4 1.0g。
[0011] 进一步的,设置发酵条件为:溶氧100%,搅拌速度为350rpm,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pH 7.0‑7.2。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梨树开花后对梨树喷施DJ‑6菌液,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喷施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混合稀释剂。
[0013] 进一步的,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稀释2000倍,将稀释液按照2:4:1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施。
[0014] 进一步的,喷施DJ‑6菌液后,间隔15天之后喷施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混合稀释剂。
[0015] 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进行交替使用,在特定比例范围内,可以使在降低化学杀菌剂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可以减缓和/或预防梨黑星病病原菌对化学杀菌剂产生抗性。
[0017] 所述DJ‑6菌株曾公开应用于葡萄病害防治领域,但并未公开应用于梨黑星病的防治中。采用DJ‑6菌株与化学杀菌剂联合使用,以生物防治为主,农业防治为辅,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学制剂农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克服了现有生物防治办法防治速率低,见效慢的问题。
[0018] 本发明将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进行交替使用,对梨黑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019] 本发明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通过两次间隔时间喷药,能够有效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并且能有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包括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所述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20:2:4:1。所述腈菌唑采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所述苯醚甲环唑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0023] 所述DJ‑6菌液采用DJ‑6菌株制备而成,所述DJ‑6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2012年7月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6314。
[0024] 所述DJ‑6菌液的制备方法为:用无菌芽签挑取事先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好的DJ‑6菌株单菌落斑,接种于装有NA液体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35℃、15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过夜,再将培养液接种于发酵罐中,20L发酵培养液中固容物含量为:豆粕100g、马铃薯淀粉200g、蔗糖25g、酵母粉25g、CaCO3 20g、MnSO4 1.0g,设置发酵条件为:溶氧100%,搅拌速度为350rpm,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pH 7.0‑7.2;
[0025] 将发酵好的发酵液加工成悬浮剂:将发酵液以8000rpm的速度离心后用20%丙三醇溶液(V/V)重新悬浮,测定悬浮液的活芽孢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用20%丙三醇溶液(V/V)10
调节悬浮液的活芽孢数,终含量调节成芽孢含量为1.0×10 cfu/mL(即每毫升含100亿个活芽孢);在上述调节好的悬浮液中按5g/L(W/V)的用量加入黄原胶,并搅拌均匀,得成品悬浮
9
剂的浓度为10cfu/mL。
[0026]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梨树开花后对梨树喷施上述方法制备的DJ‑6菌液,间隔15天后,将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稀释2000倍,将稀释液按照2:4:1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施。在第二次喷施药剂10天后,再次调查最终病叶率。最终喷施病叶率为0.1%,达到了很好的梨黑星病防治效果。
[0027] 实施例2
[0028] 选取生长势较为一致的梨树,用手持喷雾器将梨黑星病孢子液均匀地喷雾接种到梨树叶片上,至淋湿程度,接种一周后,将感染黑星病的梨树分为13组,在梨树开花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对梨树进行喷施,各组的喷药量相同。在第二次喷施药剂10天后,再次调查最终病叶率。喷施的药物成分及防效如下表所示,药物成分以质量份数表示,其中对照组为喷施清水。
[0029]
[0030] 上述结果表明,当DJ‑6菌液、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比为20:2:4:1时,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0031] 实施例3
[0032] 将感染黑星病的梨树分为3组,在梨树开花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对梨树喷施DJ‑6菌液,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将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稀释2000倍,将稀释液按照2:4:1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施。其中第一组为间隔5天,第二组为间隔15天,第三组为间隔25天,各组的喷药量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在两次喷施后10天统计病叶率,结果如下:
[0033]
[0034] 上述结果表明,当两次喷施间隔时间为15天时,两次喷施的效果最好。
[0035] 实施例4
[0036] 将感染黑星病的梨树分为5组,在梨树开花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对梨树喷施DJ‑6菌液,间隔15天后,将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稀释2000倍,将稀释液按照2:4:1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组喷施的剂量不同,DJ‑6菌液、未稀释的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用量保持质量比为20:2:4:1,第二次喷施后10天统计最终病叶率,结果如下:
[0037]
[0038] 上述结果表明,当DJ‑6菌液喷施剂量为30mL/株时,能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同时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