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农药 / 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

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

申请号 CN202010945726.8 申请日 2020-09-10 公开(公告)号 CN112021335A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申请人 重庆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发明人 罗秀媚; 田婷婷; 任茂智; 谭雪; 李正国; 车兴壁; 金良; 冯顺; 弗朗索瓦·塞黑尼尔; 马克西姆·博纳夫;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在植物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采用下面两种方式之中的一种进行卵菌病害防治:(1)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在植株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每次均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喷施植株;(2)先生后化:在植物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植物卵菌病害;在植物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所述生物农药是指吸水链霉菌发酵液与水杨酸的混合液,所述化学农药是指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化学农药。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从而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植物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采用下面两种方式之中的一种进行卵菌病害防治:(1)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在植株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每次均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喷施植株;

(2)先生后化:在植物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植物卵菌病害;

在植物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所述生物农药是指吸水链霉菌发酵液与水杨酸的混合液,所述化学农药是指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化学农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农药为防治茄科植物卵菌病害的化学农药;

优选所述茄科植物为番茄或者马铃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农药为防治茄科植物晚疫病的化学农药。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农药为银法利、代森锰锌、烯酰吗啉、恶唑菌酮、甲霜·锰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方式中,均在播种前先用生物农药进行拌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时,在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与代森锰锌或者甲霜·锰锌混合施用,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生物农药与银法利或者烯酰吗啉或者恶唑菌酮混合施用;

采用先生后化的方式时,在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化学农药银法利或者烯酰吗啉或者恶唑菌酮防治。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吸水链霉菌菌株接种到燕麦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活化得到活化菌株;

(2)种子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菌株接种到IS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培养基;

(3)液体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培养基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液体菌剂,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黄豆饼粉1%、氨基酸粉0.2%、K2HPO40.5%、KH2PO40.5%、NaCl 0.5%、硫酸亚铁0.15%、消泡剂0.2%,pH 7.2-7.4。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农药中,吸水链霉菌发酵液的使用浓度为5-25倍稀释液,所述水杨酸浓度为0.3-0.8g/L;

优选,先生后化的方式中,生物农药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10倍+水杨酸0.69g/L;

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中,生物农药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20倍+水杨酸0.35g/L。

9.如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法利的施用浓度为稀释800-

2200倍,代森锰锌的施用浓度为0.4-1g/L;

优选,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中,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混合液中代森锰锌浓度为0.5g/L,银法利稀释倍数为2000倍;先生后化的方式中,银法利稀释倍数为1000倍。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每隔7-10天打药一次,每次施药量为50-100L/亩;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每隔7-10天打药一次,每次施药量100-150L/亩。

说明书全文

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马铃薯是隶属于茄科茄属的双子叶植物,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全球第四大主粮化作物。在我国,马铃薯已成为扶贫攻坚、精准脱贫的重要经济载体,且马铃薯在食品、工业、出口方面具有丰富的下游产业链。
[0003]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卵菌病害,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遭受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每年造成约200亿的经济损失,被称为“马铃薯的癌症”。致病疫霉不仅会侵染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杆,还会侵染地下部分的块茎,且对成株期的植株危害最为严重。病原菌从叶片边缘开始,通过叶片病斑扩散至整株植株,同时向四周扩散。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病原菌利用空气传播,同时通过雨水转移到土壤中感染块茎,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扩散,严重时导致马铃薯绝产。目前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但该防治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且威胁着粮食安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且防治效果显著。
[0005] 本发明为了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方法,在植物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采用下面两种方式之中的一种进行卵菌病害防治:
[0007] (1)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在植株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成熟期间内每次均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喷施植株;
[0008] (2)先生后化:在植物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植物卵菌病害;在植物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0009] 所述生物农药是指吸水链霉菌发酵液与水杨酸的混合液,所述化学农药是指防治植物卵菌病害的化学农药。
[0010] 所述化学农药为防治茄科植物卵菌病害的化学农药;
[0011] 优选所述茄科植物为番茄或者马铃薯。
[0012] 优选地,所述化学农药为防治茄科植物晚疫病的化学农药。
[0013] 优选地,所述化学农药为银法利、代森锰锌、烯酰吗啉、恶唑菌酮、甲霜·锰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霜·锰锌是含有甲霜灵(瑞毒霉)和代森锰锌的杀菌混剂,有效成分甲霜灵≥10%、代森锰锌≥48%。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种方式中,均在播种前先用生物农药进行拌种。
[0015] 采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时,在幼苗期到结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与代森锰锌或者甲霜·锰锌混合施用,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生物农药与银法利或者烯酰吗啉或者恶唑菌酮混合施用;
[0016] 采用先生后化的方式时,在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采用化学农药银法利或者烯酰吗啉或者恶唑菌酮防治。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菌种活化:将吸水链霉菌菌株接种到燕麦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活化得到活化菌株;
[0019] (2)种子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菌株接种到IS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培养基;
[0020] (3)液体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培养基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液体菌剂,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黄豆饼粉1%、氨基酸粉0.2%、K2HPO40.5%、KH2PO4 0.5%、NaCl 0.5%、硫酸亚铁0.15%、消泡剂0.2%,pH 7.2-7.4。
[0021] 优选地,所述生物农药中,吸水链霉菌发酵液的使用浓度为5-25倍稀释液,所述水杨酸浓度为0.3-0.8g/L;
[0022] 进一步优选,先生后化的方式中,生物农药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10倍+水杨酸0.69g/L;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中,生物农药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20 倍+水杨酸0.35g/L。
[0023] 优选地,银法利的施用浓度为稀释800-2200倍,代森锰锌的施用浓度为0.4-1g/L;
[0024] 进一步优选,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同时施用的方式中,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混合液中代森锰锌浓度为0.5g/L,银法利稀释倍数为2000倍;先生后化的方式中,银法利稀释倍数为 1000倍。
[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幼苗期到坐果期或块茎形成期,每隔7-10天打药一次,每次施药量为50-100L/亩;在坐果期到结果期,或者块茎形成期到块茎成熟期,每隔7-10天打药一次,每次施药量100-150L/亩。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从而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用的生物农药无毒且对环境友好,采用该方法对植物卵菌病害进行防治,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且防治效果好,为作物生产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绿萍村、百步村、大包村从马铃薯种植到收获期间气候条件。
[0028] 图2是依据晚疫病预警系统CARAH模型选择打药日期。
[0029] 图3是田间病害调查情况。
[0030] 图4是病株率统计结果。
[0031] 图5是病情指数统计结果。
[0032] 图6是薯块病害率统计结果。
[0033] 图7是试验地不同处理田间产量统计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0035]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6] 实施例1
[0037] 1试验条件
[0038] 1.1地理位置
[0039] 该试验于2020年马铃薯种植季在重庆市巫溪县的三个不同地区进行。
[0040] (1)重庆市巫溪县朝阳镇绿萍村:海拔740.235米(+8.0米)
[0041] (2)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百步村:海拔863米
[0042] (3)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大包村:海拔881.723米(+4.0米)
[0043] 1.2土壤
[0044] 三块试验地的土壤均是偏酸性。大包的土质是沙石土,百步的土壤比较松软肥沃,绿萍的土壤比较粘硬。
[0045] 土壤在种马铃薯之前是种的红薯,马铃薯收获之后主要种植玉米和红薯。
[0046] 1.3肥料
[0047] 马铃薯种植的基肥是金大地品牌的N:P:K(19:7:14)复合肥(50kg/亩)、泸州尿素(25 kg/亩)、及农家肥。
[0048] 1.4试验品种和种植
[0049] 种植时间:2020年1月12日。
[0050] 种植品种:感病品种费乌瑞它。
[0051] 种植方式:每株种植间隔相同,单垄单行;每行17株。
[0052] 小区面积:每个小区宽3.2米,长5米(即4行,行宽0.8米,小区面积16平方米)[0053] 1.52020年气候条件
[0054] 从马铃薯种植到收获期间的试验田的温度、湿度以及降水量如图1所示,依次为绿萍村,百步村,大包村的气候情况。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其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后期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
[0055] 2材料与方法
[0056] 2.1使用农药
[0057] 试验中使用的药剂如表1所示。
[0058] 表1试验期间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
[0059]
[0060] 吸水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951645A(发明名称:吸水链霉菌狭霉素亚种及其在防治植物卵菌和真菌病害、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中“实施例3、含有菌株CQUSa03的液体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部分。
[0061] 本实施例中吸水链霉菌发酵液是采用菌株CQUSa03和cqush011等比例混合的复合菌生产的:
[0062] (1)菌种活化:将菌株CQUSa03和cqush011复合菌接种到燕麦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7d。燕麦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燕麦2%,琼脂粉2%。
[0063] (2)种子培养:将活化菌株接种到ISP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培养5d,得到种子培养基。ISP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提取物1%,酵母提取物0.4%,D-葡萄糖0.4%,pH 7.0-7.4。
[0064] (3)液体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培养基按10%(体积百分比)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罐压0.07Mpa,搅拌速率100rpm,通氧量>60%,发酵时间7d。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黄豆饼粉1%、氨基酸粉0.2%、K2HPO40.5%、KH2PO40.5%、 NaCl 0.5%、硫酸亚铁0.15%、消泡剂0.2%,pH 7.2-7.4。
[0065] 菌株CQUSa03和cqush011均在本实验室保藏,并且都在CGMCC进行了保藏。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533845.5中已经公开了菌株cqush011的保藏信息。
[0066] 菌株CQUSa0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18715,保藏日期是 2019年10月21日,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CQUSa03在CGMCC办理保藏时检测结果为存活。
[0067] 菌株cqush01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15518,保藏日期是 2018年3月26日,分类命名为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cqush011在CGMCC 办理保藏时检测结果为存活。
[0068] 2.2试验设计
[0069] 利用晚疫病预警系统CARAH模型指导化学药剂的防治时间(如图2所示),以不防治为对照,共设5种处理,详见表2(其中生物农药指表1中的吸水链霉菌发酵液和水杨酸的混合液)。每试验点总面积约1亩(20小区,每小区4行,每行长5米、宽0.8米),每处理4个重复。小区间均设置保护行,行宽1m。
[0070] 表2试验药剂的处理种类和施药日期
[0071]
[0072] 处理1:生物农药(拌种+喷洒):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与水杨酸的混合液,混合液中有效成分浓度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10倍)+水杨酸(0.69g/L)。
[0073] 处理2(生+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混合施用(拌种+喷洒):生物农药+代森锰锌是指混合液中各有效成分的浓度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20倍)+水杨酸(0.35g/L)+代森锰锌0.5g/L,生物农药+银法利是指混合液中各有效成分的浓度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 20倍)+水杨酸(0.35g/L)+银法利(稀释2000倍)。
[0074] 处理3(化):化学农药(喷洒):银法利(稀释1000倍)、代森锰锌1g/L。
[0075] 处理4(先生后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拌种+喷洒):前期施用生物农药: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10倍)+水杨酸(0.69g/L);后期施用化学农药:银法利(稀释1000倍)。
[0076] 处理5:对照喷洒相同体积的水。
[0077] 处理1、2、4均在播种前采用生物农药进行拌种,生物农药中有效成分含量为: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物(稀释10倍)+水杨酸(0.69g/L),拌种的比例为马铃薯种薯与生物农药比例为50kg:10L。
[0078] 处理3、5不进行拌种。
[0079] 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每个试验点四个重复(64m2)的施药量是:第一、二次施药容量5L;第三次施药容量10L;第四、五次施药容量15L。
[0080] 2.3病情指数调查鉴定级别
[0081] 0级:健康植株,没有病斑
[0082] 1级:个别叶片有病斑
[0083] 3级:1/3的叶片有病斑
[0084] 5级:1/3-1/2的叶片有病斑
[0085] 7级:1/2以上的植株有病斑
[0086] 9级:植株全部枯死
[0087] 病情指数(%)=(∑(病株株数*级数)/总株数*9)×100
[0088] 病株率(%)=(病株株数/总株数)×100
[0089] 薯块病害率(%)=(病薯个数/总薯个数)×100
[0090] 3.结果
[0091] 3.1试验田管理
[0092] 3月-5月试验田管理
[0093]
[0094]
[0095] 3.2田间病害情况调查
[0096] 如图3所示,分别是大包、百步、绿萍的田间调查情况。
[0097] 绿萍收获时间是2020.5.17;百步收获时间是2020.5.18;大包收获时间是2020.5.19。
[0098] 3.3三块试验田病害情况及产量统计
[0099] 病株率:如图4,收获时,三块试验地对照组的病株率均已达到100%,且对照组的病株增长趋势显著高于4个处理组。
[0100] 在绿萍,4月19日开始发现病株,5月16日对照组的病株率已达到100%,且病株率对照>生物农药>先生后化>生+化>化。
[0101] 在百步,5月2日开始发现病株,5月9日对照组的病株率已达到100%,且病株率对照> 生物农药>先生后化>化>生+化。5月16日,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组病株率达到 100%,此时单独喷施化学农药的处理组病株率达到80.43%。
[0102] 在大包,5月2日开始发现病株,5月16日对照组的病株率已达到100%,且病株率对照> 生物农药>生+化>先生后化>化。
[0103] 病情指数:如图5,收获时,三块试验地对照组的病情指数均已达到100%,且对照组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4个处理组。
[0104] 薯块晚疫病:如图6,三块试验地对照组的薯块晚疫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4个处理组。
[0105] 在绿萍,4个处理组均无薯块病害。
[0106] 在百步,薯块晚疫病发生率对照组>生物农药>化>生+化>先生后化。
[0107] 在大包,薯块晚疫病发生率对照组>生物农药>生+化>化>先生后化。
[0108] 产量:如图7,三块试验地对照组的产量均显著低于4个处理组。
[0109] 在绿萍,产量对照组<化<先生后化<生物农药<生+化。
[0110] 在百步,产量对照组<生物农药<先生后化<化<生+化。
[0111] 在大包,薯块晚疫病发生率对照组<先生后化<生物农药<生+化<化。
[0112] 4结论
[0113] (1)在病害轻缓的情况下,单独的生物农药能有效防止晚疫病,其叶片和薯块的病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在病害严重时,其防效不足,虽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病株率仍达到100%。采用生+化或者先生后化的方式控制晚疫病的效果较好。
[0114] (2)先喷洒生物农药后喷洒化学农药的施药方式能有效控制病害且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