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除虫菊 / 除虫菊生产方法

除虫菊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96122149.6 申请日 199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58837C 公开(公告)日 2000-11-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陈宗莲; 俞宏渊;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虫菊生产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采收并干燥花序,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50厘米,株数为2400-2500株/亩;定植后到孕蕾期施追肥2-3次;抽苔孕蕾期灌水3-4次;当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花序,干燥到含水量重量小于9%。可达到快速、丰产、采收期集中节约劳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除虫菊生产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采收并干燥花序,其特征在于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50厘米,株数为2400-2500株/亩;定植后到孕蕾期施追肥2-3次;抽苔孕蕾期灌水3-4次;当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花序,干燥到含水量重量小于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种子播种后90-100天定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3周后再喷药1-4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干燥采用阳光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种子播种后90-100天定植,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3周后再喷洒农药1-4次,干燥采用阳光干燥。

说明书全文

除虫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除虫菊的生产方法。

除虫菊原产欧洲,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无公害杀虫植物,除虫菊的头状花序(花头)是提取除虫菊酯的原料,在欧洲、日本、非洲等地都有较长的栽培历史。由于除虫菊种子十分细瘦(瘦果),种子千粒重为0.7-1.0克,种子繁育中出苗率低、育苗周期长成为种苗繁育中的一个难题,而种苗的繁殖和栽培技术是推动整个除虫菊干花生产的关键。除虫菊生产已有长远时期的日本、肯尼亚主要采用的栽培技术存在着广种薄收的缺点,如日本1994年出版的松田秀雄编著的《工艺作物学》第二章除虫菊报道平均每公顷产干花330公斤,美国1973年出版的John E Casida编写的《天然杀虫植物除虫菊》中报道,肯尼亚良好生产条件下在定植2-3年后才能进入高产,在研究中心的试验地里高产时每英亩可收获800磅(一英亩=6.07市亩,折算为60公斤/亩)干花。

本发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在本申请者的另一发明“除虫菊种子育苗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除虫菊生产方法,达到快速、丰产、采收期集中节约劳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虫菊生产方法,包括定植、田间常规管理、采收并干燥花序,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50厘米,株数为2400-2500株/亩;定植后到孕蕾期施追肥2-3次;抽苔孕蕾期灌水3-4次;当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花序,干燥到含水量重量小于9%。

上述的生产方法中,种子播种后90-100天定植。

上述的生产方法中,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3周后再喷药1-4次。

上述的生产方法中,干燥采用阳光干燥。

上述的生产方法中,优选种子播种后90-100天定植,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3周后再喷洒农药1-4次,干燥采用阳光干燥。

下面用本发明生产方法的关键步骤基于的原理来说明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的优益效果。

本发明的籽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50厘米,每亩定植株数为2400-2500株,证明本发明的籽苗壮、需要的定植株少,可以套作;在定植后到孕蕾期为加强冬春季营养,促使抽苔、花蕾的集中发育,应追肥2-3次;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而此时期的降水量仅为年降水量的10%,选择灌溉3-4次是获得优质高产干花的重要措施;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对防治籽苗及控制病虫害蔓延有很重要作用;适时采收采用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此时菊酯含量最高,而过早或延迟采摘则会降低干花品质;此外,由于除虫菊鲜花的含水量约为75-80%,采摘后必须及时晾晒,切忌堆积,防止因晾晒不当造成鲜花发酵变黑,影响质量也直接影响经济收益,切忌在雨天或雨后立即采摘,贮存入库前必须加强质量的验收,干花含水量超标(>9%)或已发生霉变的不能入库,包装袋应具隔水性能,防止入库后的返潮,控制储存库内的温度及通风条件。因此,本发明采用自然阳光干燥,避免了人工干燥时温度控制不当适成质量下降,同时减少了干燥设备的投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从上述原理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益效果:1、快速和丰产:为籽苗在定植后8-9个月即可采摘鲜花,产量明显高于多年生植株,本发明生产技术的产量达亩产干花8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150公斤。以每公斤(一级)干花的收购价12元计,亩产值可达1000元以上,除虫菊生长期与小麦、油菜相当,但其经济效益高于油菜及小麦;而在东非等地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必须在20个月以上才有收获,如1972年在肯尼亚的除虫菊管理委员会在4英亩土地上种600万株苗,收获干花3200磅,折合60.6公斤/亩。

此外种植除虫菊还可获二次经济效益:除虫菊花头采摘后,植株的其他部分(茎、叶、花梗)都可割下晒干,粉碎后可用作制造蚊香的原料,同时通过化学加工后的残渣,晒干后可供第二次利用,与除虫菊茎、叶等粉末混合作蚊香原料,可以减少从国外进口的除虫菊粉末,可用作生产蚊香原料,成本低、产值高、适合中小型乡镇企业加工生产。

2、采收期的相对集中节约劳力:鲜花采摘是密集型劳动,采摘时必须注意到所采摘花头中小花的开放程度,过早或过迟采摘都会影响干花的质量,因此世界各除虫菊生产国都以手工采摘为主。本发明栽培技术促使除虫菊抽苔花蕾的发育集中在一个季节,开花期集中能在下一个月内完成,有利于节约劳力和工时,采摘中等产量的一亩地需10个左右的劳力,分3-4次采完,并有利于采摘后的加工,并有利于提高干花质量。与东非多国的区别主要在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较大差别,除虫菊在东非为当地主要种植业,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进行采收,当地农民就不可能再从事其他作物的管理,形成单一性经济结构。

3、成本较低:整个采收期用1个月内,控制在雨季到来的前和后的晴好天气采收,因此充分利用了阳光进行采收后的干燥,加工过程不必依赖干燥设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投资。而在东非等国是采收期长,在降水季节仍需采收,因此必须利用干燥设备,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干花质量不如自然干燥的干花,如1971年4月<<Ministry of Agriculture>>Molo第19页描述的技术。

4、本发明的定植株数少决定了套作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实际一年中全占用地时间仅为1-4月,在摘花后以及籽苗定植初期至1 2月底前都可充分利用籽苗定植前期生长缓慢和植株间有较大空隙,套作1-2茬短期蔬菜如青菜、萝卜、西兰花青毛豆等,种植地套作的蔬菜必须在除虫菊抽苔、孕蕾之前收获完毕。本发明的种苗壮实,定植株少,可以套作,而日本1948年<<工艺作物学>>第二章报道的技术是每亩定植6000-10000株,株与株之间密、籽苗生长弱、细。

5、本发明技术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已经过5年的重复试验,先后育苗20多万株,在国内不同生态环境地区定植,均获较好效果(见实施例)。

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以此。

实施例一:1、选择定植区: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制订具体的栽培措施,注意局部小环境地形、地势,切忌定植于低洼积水地(如锅底塘),也不宜定植于迎风面的坡头地块。同时土地必须及时翻耕(挖),整地方式依具体条件而定,在冬季缺水灌溉地区宜整平墒,夏季易积水地区宜整高墒或整成垅沟。此外还要准备好所需的化肥、农药、包装材料和储存期等有关材料及工具等。

2、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即宜定植。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半山区昆明近郊半山区在7月份定植10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400-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8月下旬至9月中旬、11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1月下旬至2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灌溉4次使植株保持土壤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总产量810公斤,平均亩产为81公斤。(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

实施例二: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他条件准备。

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在昆明地区矣六乡冬季气温较高地区定植选择5月播种8月份定植50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8月下旬至9月中旬、11月至12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1月下旬至2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灌溉4次使植株保持土壤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总产量5096公斤,平均亩产近110公斤。(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

实施例三: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他条件准备。

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在湖北省荆州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地区,选择9月份播种,播种后90-100天定植地区定植10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次年11月上旬、3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5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灌溉3次使植株保持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亩产为80公斤。(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

实施例四: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他条件准备。

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半山区云南省峨山县半山区在7月份定植10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400-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8月下旬至9月中旬、11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1月下旬至2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灌溉4次使植株保持土壤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平均亩产为85公斤。

实施例五:    (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

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他条件准备。

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在云南省澄江县、宜良县冬季气温较高地区定植选择5月播种8月份定植8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8月下旬至9月中旬、11月至12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1月下旬至2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灌溉4次使植株保持土壤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平均亩产近90公斤。(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

实施例六: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他条件准备。

将除虫菊种子用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发明方法培育出的籽苗播种后90-100天在江苏省海门县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地区,选择4月底播种,播种后90-100天定植20亩,种苗定植的株行距为45×50cm,每亩定植株数在2500株;综合田间管理中及时追肥采用定植后至孕蕾期追肥3次,第1-2次为壮苗肥6月下旬至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3次为助花肥,宜在4月初。植株进入抽苔、孕蕾期对水分的需求增加,使土壤保持湿润态即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种苗定植2周后开始喷洒农药,间隔2周后再喷药2次即可;适时采收采用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1/3-1/2开放时采摘;干燥采用阳光干燥。最后亩产为80公斤。(干燥到含水量小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