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杀虫有效量 / 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

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

申请号 CN201210573900.6 申请日 2012-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2972425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卢海燕; 刘贤金; 张志勇; 王冬兰;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杀虫单和啶虫脒组成,其中杀虫单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9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杀虫单与啶虫脒进行复配后,与现有单剂使用相比,大大提高了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减缓了害虫抗药性,降低了用药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杀虫单和啶虫脒组成,其中杀虫单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在成品药剂中助剂和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30%和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成品药剂的剂型为乳油,或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或气雾剂。

说明书全文

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复配农药,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为杀虫单和啶虫脒的复配杀虫剂。
[0002] 背景技术:进入21世纪,我国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药的品种和使用技术提出新的需求;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由于高毒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消费者急性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针对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己为公众和政府认同,高毒、长残留农药的削减取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合理地实行农药混用,是科学用药相互增益的有效途径,不但可提高防治效果,还可减少用药量和降低防治成本,并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0003] 我国水田作物主要是水稻,旱地作物主要有蔬菜、麦类、棉花、玉米等。这些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不同程度的侵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农药。
[0004] 我国水稻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0005]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蚜等。
[0006] 麦类上的害虫主要有:麦蚜、吸浆虫、害螨等。
[0007]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来防治这些作物害虫,主要药剂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沙蚕毒素类农药等。然而单一、多次、大剂量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增长。
[0008] 杀虫单(Monosultap,CAS:29547-00-0),化学名称:1-硫代磺酸钠基-2-二甲氨基-3-硫代磺酸基丙烷。杀虫单属沙蚕毒素类农药,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能有效地防治水稻、蔬菜、三麦、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杀虫单因对人畜和水生生物安全、对螟虫高效,且价格低廉,成为近20年来防治水稻螟虫的首选药剂,在许多地区呈连续单一使用局面。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害虫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要与其它药剂混配使用,以延缓害虫的抗性。
[0009] 啶虫脒(acetamiprid,CAS:82657-04-3),化学名 称:N-(N-氰基-乙亚 胺基)-N-甲基-2-氯吡啶-5-甲胺。啶虫脒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广泛用于水稻、蔬菜、果树、茶叶上蚜虫、飞虱等同翅目害虫以及部分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0010] 农药复配是提高防效和扩大防治对象、减缓害虫抗药性、减少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针对杀虫单和啶虫脒的复配杀虫剂还未见报道。
[0011]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杀虫单单剂使用量大、防治效果下降和啶虫脒使用成本较高、易造成污染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供一种由杀虫单和啶虫脒复配的杀虫剂,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减少农药在农产品以及环境中的残留水平。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杀虫单和啶虫脒组成,其中杀虫单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95%。
[0013] 在本发明中:在成品药剂中助剂和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30%和0~90%。
[0014] 在本发明中:成品药剂的剂型为乳油,或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或气雾剂。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杀虫单与啶虫脒进行复配后,与现有单剂使用相比,大大提高了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减缓了害虫抗药性,降低了用药成本。
[0016]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采用的供试药剂:95%杀虫单原药(以下简称杀虫单)由江苏天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7%啶虫脒原药(以下简称啶虫脒)由江苏省高邮市丰田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0017] 实施例1:室内毒力测定:
被测农药: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母液中杀虫单与啶虫脒的重量比为10:1;
对照农药:杀虫单母液(由杀虫单原药用水稀释定容所得),啶虫脒母液(由啶虫脒原药用丙酮稀释定容所得);
供试昆虫:小菜蛾2龄幼虫、二化螟3龄幼虫、褐飞虱3龄若虫和麦蚜无翅成虫(试虫均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室内饲养);
测定方法:浸渍法。
[0018] 将被测农药母液和对照农药母液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将新鲜健康、大小适度的植物材料(小菜蛾用甘蓝叶片、二化螟用茭白、褐飞虱用稻杆、麦蚜用麦苗)浸入上述不同浓度的对照农药和被测农药的药液中30秒,取出自然晾干,放入培养皿或长试管(褐飞虱用)中,再接入一定数量的试虫(小菜蛾15头、二化螟15头、褐飞虱20头、麦蚜30头),每处理4次重复。同时以相应的溶剂处理作为对照。24小时后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以浓度对数值及死亡几率值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
[0019]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值/供试药剂的LC50值×100;混剂(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A药剂的LC50值/M药剂的LC50值×100;
混剂(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的TI×M药剂中A%+B药剂的TI×M药剂中B%+……;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ATI/TTI×100;
CTC≥120表示有增效作用,80
[0020] 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与啶虫脒混配后,对小菜蛾、二化螟和麦蚜的室内毒力明显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表1,表2,表4),对褐飞虱的作用为相加(表3)。
[0021] 表1 各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药剂 毒力回归式 95%置信区间 LC50(mga.i./L) 共毒系数
杀虫单 y=2.6721x-1.0798(r=0.9978) 162.21~218.99 188.48 /
啶虫脒 y=2.0662x+0.0068(r=0.9956) 217.68~312.81 260.94 /
杀虫单•啶虫脒 y=1.1482x+2.5179(r=0.9927) 106.88~197.11 145.15 133.18表2 各药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
药剂 毒力回归式 95%置信区间 LC50(mga.i./L) 共毒系数
杀虫单 y=2.3410x+0.2192(r=0.9951) 92.51~131.28 110.20 /
啶虫脒 y=2.4673x-1.4033(r=0.9930) 335.26~462.60 393.82 /
杀虫单•啶虫脒 y=1.4960x+2.0543(r=0.9966) 73.60~117.84 93.13 126.53表3 各药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
药剂 毒力回归式 95%置信区间 LC50(mga.i./L) 共毒系数
杀虫单 y=5.0965x-9.9045(r=0.9965) 786.44~897.92 840.34 /
啶虫脒 y=1.8800x+1.5171(r=0.9934) 60.15~84.35 71.23 /
杀虫单•啶虫脒 y=2.0550x-0.3725(r=0.9974) 349.45~484.41 411.43 103.59表4 各药剂对麦蚜的毒力测定
药剂 毒力回归式 95%置信区间 LC50(mga.i./L) 共毒系数
杀虫单 y=2.4210x-1.3622(r=0.9947) 375.48~480.02 424.54 /
啶虫脒 y=2.3560x+1.2613(r=0.9979) 34.21~43.62 38.63 /
杀虫单•啶虫脒 y=1.7650x+1.1274(r=0.9981) 126.60~193.07 156.34 142.99实施例2:
室内毒力测定:
被测农药:杀虫单啶虫脒复配母液中杀虫单与啶虫脒的重量比分别为5:1、1:1、1:5、
1:10;
对照农药:同实施例1;
供试昆虫:麦蚜无翅成虫(试虫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室内饲养);
测定方法:浸渍法(同实施例1)。
[0022] 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与啶虫脒不同配比混配后,对麦蚜的室内毒力表现为相加作用(表5)。
[0023] 表5 各药剂对麦蚜的毒力测定数系 32. 28 12 96
毒共 / / 901 .28 .58 .29
)L
/.i.
agm(CL05 45.424 36.83 38.541 15.58 34.35 93.54
20 78
间区 .084 26.3 .261 54.5 44.0 16.0
信置 ~84. 4~12 ~85. 9~06 6~22 5~17
%59 573 .43 031 .67 .74 .04
)74 )97 )38 )75 )11 )73
99.0 99.0 99.0 89.0 99.0 89.0
=r(2 =r(3 =r(5 =r(3 =r(9 =r(3
263. 162. 795. 330. 542. 756.
式 1-x0 1+x0 0-x8 0+x7 1+x8 0+x9
归回 124. 653. 685. 075. 271. 026.
力毒 2=y 2=y 2=y 2=y 2=y 2=y
)1: )1: )5: )01:
5 1 1 1
( ( ( (
脒 脒 脒 脒
虫 虫 虫 虫
啶 啶 啶 啶
• • • •
单 脒 单 单 单 单
剂 虫 虫 虫 虫 虫 虫
药 杀 啶 杀 杀 杀 杀
实施例3:
44%杀虫单啶虫脒乳油的配制(有效药物成分中杀虫单与啶虫脒之重量比为10:1):
助剂选择:DMF、农乳0206、农乳2201。
[0024] 溶剂选择:甲苯。
[0025] 将各组分按照下列重量百分比备料:杀虫单:40%;啶虫脒:4%;DMF 5%;农乳2201:5%;农乳0206:5%;溶剂:甲苯,加至
100g。
[0026] 制备过程:将啶虫脒用丙酮溶解,再依次加入杀虫单、DMF,农乳2201、农乳0206,然后用甲苯填充至100%,将上述混合物在容量瓶混合均匀即成44%杀虫单啶虫脒乳油。
[0027] 实施例4: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的配制(有效药物成分中杀虫单与啶虫脒之重量比为10:
1):
助剂选择: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润湿剂OP-10;增稠剂CMC;消泡剂有机硅酮;防冻剂乙二醇。
[0028] 溶剂选择:水。
[0029] 将各组分按照下列重量百分比备料:杀虫单:40%;啶虫脒:4%;木质素磺酸钠:5.0%;OP-10:5.0%; CMC:1.0%;有机硅酮:
0.01%;乙二醇:8.0%;水:加至100g。
[0030] 制备过程:将啶虫脒用丙酮溶解,再依次加入杀虫单、木质素磺酸钠、OP-10、CMC、有机硅酮、乙二醇按上述比例置于反应釜中,用水加至100%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引入砂磨机中碾磨至物料细度为1~5µm;碾磨后混合均匀即成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
[0031] 实施例5:田间药效:
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实施例4提供)对水稻二化螟及麦蚜的田间药效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共设5个处理,其中1个为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
2
复为一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0m,共计2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用MATABA手动喷雾器常规施药,每亩用药液量50Kg。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定点查3株,共15株,调查全株二化螟或麦蚜基数。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天、7天调查残虫量,计算校正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uncan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优于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或与其相当(表6);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与
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效相当(表7)。
[0032] 表6 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防治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2012年,江苏南京)表7 44%杀虫单啶虫脒水悬浮剂防治麦蚜的田间试验结果(2012年,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