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反刍动物 / 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申请号 CN202410110281.X 申请日 2024-01-26 公开(公告)号 CN117617386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1
申请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 发明人 刘大程; 刘世雄; 李薛强; 杨岚;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反刍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所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以玉米、豆粕、小麦次粉、小麦麸、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酵母浸膏及葡萄糖为发酵底物,添加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采用固液二相深度发酵,之后通过低温干燥工艺烘干后获得;其中,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为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本发明通过两株不同的酵母菌发酵制得的调控剂能够显著提高苏寒杂交羊采食量,改善苏寒杂交羊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解决苏寒杂交羊在高精料下的过料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以玉米、豆粕、小麦次粉、小麦麸、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酵母浸膏及葡萄糖为发酵底物,添加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采用固液二相深度发酵,之后通过低温干燥工艺烘干后获得;

其中,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为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1、菌种活化:将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室温下融化后分别接种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液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4h~30h后选取边缘整齐、圆形、表面光滑且隆起明显、质地发粘的菌落进行镜检,确认菌体细胞生长良好且无杂菌污染后,挑取菌落接种于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于30℃、

180r/min震荡培养24h,得到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S2、菌种扩培:将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进行扩大培养,得到菌液;

S3、物料接菌:将步骤S2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上进行先好氧后厌氧发酵,直至发酵结束;

S4、烘干粉碎:发酵结束后于45‑50℃进行烘干,之后将发酵物料进行粉碎,并与营养包按照9:1的比例混合,得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液扩培:吸取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各3‑5ml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得到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B、生产菌液扩培:先将扩培用的菌种罐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注入水,加热到80℃,接着加入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葡萄糖和酵母浸膏,搅拌5~10分钟,接着加冷水降温到

28℃‑32℃,最后加入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继续搅拌,得到生产用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S2得到的菌液按照底物质量的10%接种量接种到固态发酵底物中,使得酵母培养物初始水分达到40‑41%,之后在发酵车间进行固态堆积发酵,堆积高度60‑65cm,发酵时间72h,发酵过程中每隔3小时记录一次料温,当发酵时间达到24小时,且温度达到40℃以上进行1次翻料,翻料结束后继续进行堆积发酵,发酵72h后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玉米15%~20%、豆粕16%~20%、小麦次粉23%~25%、小麦麸15%~18%、玉米胚芽粕13%~15%、玉米蛋白粉3%~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的添加量为

3%~3.5%、胰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03%~0.06%、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06%~0.08%、酵母浸膏的添加量为0.05%~0.08%、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4%~0.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营养包包括以下成分:石粉8~10%、磷酸氢钙10~12%、复合酵母菌粉18~20%、玉米蛋白粉25~

30%、维生素A:5~6%、维生素D3:7~8%、维生素E:4~6%、维生素B1:5~6%和维生素B2:8~

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酵母菌粉通过将步骤S2中得到的菌液在无菌条件下晾干或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再粉碎得到。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反刍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背景技术

[0002] 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精料日粮,但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会导致动物出现两个严重问题:一、消化不良,如粪便中出现未消化的精料、坨粪及粪便颜色发黄等;二、“瘤胃积食”,主要表现为采食量无法提升、平稳不变或下降。同时在幼畜阶段,由于受断奶、长途运输、天气、饲养环境的改变及突换饲草料等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幼畜免疫降低,发生疾病。这些问题的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还会增加养殖成本。在此种情况下,人们尝试使用各类添加剂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常见的有饲用酶制剂、植物精油、微生态制剂、中草药、酸化剂等,其中微生态制剂中的酵母培养物显示出了积极的优势,大量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不仅可以提
高饲料的消化率,还可提高采食量、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
[0003] 酵母培养物是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酵母菌在培养基上经先好氧后厌氧制成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发酵后变异的培养基、大量的代谢产物及少量的酵母菌。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能改善羔羊的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并有研究发现在育肥牛的饲粮中
添加酵母培养物后显著提高了育肥牛的生长性能。而以往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单一菌株酵母
培养物,且在动物上应用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酵母菌种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所述调控剂以玉米、豆粕、小麦次粉、小麦麸、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酵母浸膏及葡萄糖为发酵底物,添加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采用固液二相深度发酵,之后通过低温干燥工艺烘干后获得;其中,反刍专用高活性酿酒酵母菌为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
[0006]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1、菌种活化:将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室温下融化后分别接种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液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4h~30h后选取边缘整齐、圆形、表面光滑且隆起明显、质地发粘的菌落进行镜检,确认菌体细胞生长良好且无杂菌污染后,挑取菌落接种于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于30℃、180r/min震荡培养24h,得到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0007] S2、菌种扩培:将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进行扩大培养,得到生产用菌液。
[0008] S3、物料接菌:将步骤S2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上进行先好氧后厌氧发酵,直至发酵结束。
[0009] S4、烘干粉碎:发酵结束后于45‑50℃进行烘干,之后将发酵物料进行粉碎,并与营养包按照9:1的比例混合,得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
[0010]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液扩培:吸取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各3‑5mL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得到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0011] B、生产菌液扩培:先将扩培用的菌种罐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注入水,加热到80℃,接着加入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葡萄糖和酵母浸膏,搅拌5~10分钟,接着加冷水降温到28℃‑32℃,最后加入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继续搅拌,得到生产用菌液。
[0012]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S2得到的菌液按照底物质量的10%接种量接种到固态发酵底物中,使得酵母培养物初始水分达到40‑41%,之后在发酵车间进行固态堆积发酵,堆积高度60‑65cm,发酵时间72h,发酵过程中每隔3小时记录一次料温,当发酵时间达到24小时,且温度达到40℃以上进行1次翻料,翻料结束后继续进行堆积发酵,发酵72h后结束。
[0013]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底物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玉米15%~20%、豆粕16%~20%、小麦次粉23%~25%、小麦麸15%~18%、玉米胚芽粕13%~15%、玉米蛋白粉3%~5%。
[0014]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糖蜜的添加量为3%~3.5%、胰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03%~0.06%、蛋白胨的添加量为0.06%~0.08%、酵母浸膏的添加量为0.05%~0.08%、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4%~0.5%。
[0015]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的营养包包括以下成分:石粉8~10%、磷酸氢钙10~12%、复合酵母菌粉18~20%、玉米蛋白粉25~30%、维生素A:5~6%、维生素D3:7~8%、维生素E:4~6%、维生素B1:5~6%和维生素B2:8~10%。
[0016]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复合酵母菌粉通过将步骤S2中得到的菌液在无菌条件下晾干或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再粉碎得到。
[0017]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通过两株不同的酵母菌发酵制得的调控剂能够显著提高苏寒杂交羊(苏尼特羊与寒羊杂
交羊)采食量,改善苏寒杂交羊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解决苏寒杂交羊在高精料下的过料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试验组与对照组粪筛中碎玉米含量的对比图。
[0019] 图2是试验组与对照组中苏寒杂交羊陀粪现象的对比图。
[0020] 图3是试验组与对照组中苏寒杂交羊吐玉米现象的对比图。
[0021] 图4是试验组与对照组苏寒杂交羊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对比图。
[0022] 图5是试验组与对照组苏寒杂交羊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对比图。
[0023] 图6是试验组与对照组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对比图。
[0024] 图7是试验组与对照组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含量对比图。
[0025] 图8是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期内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对比图。
[0026] 图9是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期内苏寒杂交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
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下面所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
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
制。
[0028] 一种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得:S1、菌种活化:将酵母菌XR4和酵母菌BC室温下融化后分别接种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液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4h~30h后选取边缘整齐、圆形、表面光滑且隆起明显、质地发粘的菌落进行镜检,确认菌体细胞生长良好且无杂菌污染后,挑取菌落接种于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于30℃、180r/min震荡培养24h,得到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0029] S2、菌种扩培:A、种子液扩培:吸取活化后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各3‑5mL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0℃、180r/min震荡培养48h,得到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
[0030] B、生产菌液扩培:先将扩培用的菌种罐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注入水,加热到80℃,接着加入糖蜜、胰蛋白胨、蛋白胨、葡萄糖和酵母浸膏,搅拌5~10分钟,接着加冷水降温到28℃‑32℃,最后加入经种子液扩培的酵母菌BC和酵母菌XR4,继续搅拌,得到生产用菌液。
[0031] S3、物料接菌:将步骤S2得到的菌液按照底物质量的10%接种量接种到固态发酵底物中,使得酵母培养物初始水分达到40‑41%,之后底物与酵母培养物在发酵车间进行固态堆积发酵,堆积高度60‑65cm,发酵时间72h,发酵过程中每隔3小时记录一次料温,当发酵时间达到24小时,且温度达到40℃以上进行1次翻料,翻料结束后继续进行堆积发酵,发酵72h后结束。
[0032] S4、烘干粉碎:发酵结束后于45‑50℃进行烘干,之后将发酵物料进行粉碎,并与营养包按照9:1的比例混合,得到反刍动物肠道调控剂(以下简称调控剂)。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底物包含玉米15%~20%、豆粕16%~20%、小麦次粉23%~25%、小麦麸15%~18%、玉米胚芽粕13%~15%、玉米蛋白粉3%~5%,且底物质量为一吨;糖蜜的添加量为菌液的量的3%~3.5%、胰蛋白胨的添加量为菌液的量的0.03%~0.06%、蛋白胨的添加量为菌液的量的0.06%~0.08%、酵母浸膏的添加量为菌液的量的0.05%~0.08%、葡萄糖的添
加量为菌液的量的0.4%~0.5%。
[0034] 需要说明的是,营养包包括以下成分:石粉8~10%、磷酸氢钙10~12%、复合酵母菌粉18~20%、玉米蛋白粉25~30%、维生素A:5~6%、维生素D3:7~8%、维生素E:4~6%、维生素B1:5~6%和维生素B2:8~10%;其中复合酵母菌粉通过将步骤S2中得到的菌液在无菌条件下晾干或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再粉碎得到,在营养包中添加复合酵母菌粉是为了对发酵结束后烘干过程中损耗的菌种进行补偿。
[0035] 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促消化能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测定
[0036] 1材料与方法
[0037] 1.1试验地点
[0038]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宏泰肉羊养殖园区
[0039] 1.2试验时间
[0040] 2023年3月10日~6月8日,试验期共90天。
[0041] 1.3试验动物及分组
[0042]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体重和日龄相近健康苏寒杂交羊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组100只。对照组饲喂精补料+草,试验组饲喂添加调控剂的精补料+草,如下表1所示。
[0043] 表1
[0044]
[0045] 1.4试验动物管理
[0046] 每日详细记录剩料量及投料量,试验期内自由采食和饮水,基础饲粮按照羊只体重的3‑5%进行投喂,并依据前一天的采食量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饲槽中有剩余的饲料,试验期共90d。
[0047] 1.5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0048] 1.5.1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0049] 正式期内每天记录各组投料量与剩料量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
[0050] 1.5.2消化指标测定
[0051] 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5只苏寒杂交羊进行屠宰,取瘤胃液,采用一级离体消化试验法测定调控剂对各营养指标(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的影响。
[0052]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羊只进行粪筛试验,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过料”情况,从而评判调控剂解决过料的能力。
[0053] 试验结束后,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上陀粪的多少,从而评判调控剂促消化吸收的能力。
[0054] 试验结束后,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上“吐玉米”现象的多少,从而评判调控剂促消化吸收的能力。
[0055] 1.5.3血液样本采集
[0056] 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各随机选取10只羊,打上耳标,分别在试验期0、30d、60d、90d晨饲前进行颈静脉采血10mL,静止30分钟后,以3500r/min离心15min后,取上层血清到3mL无菌无酶冻存管中,于‑80℃保存,用于免疫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0057] 其中,血清免疫指标的测定方式为: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采用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测定;溶菌酶(LZM)、血清酸性磷酸酶(ACP)采用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化试剂盒测定,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0058]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方式为: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生化试剂盒测定,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0059] 1.6数据处理分析
[0060] 采用Excel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计算,利用SAS9.0统计软件中的ANOVA法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 <
0.05为差异显著。
[0061] 2测定指标与结果分析
[0062] 2.1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0063] 由表2可知第1~30、31~6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0.05);第61~90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 <0.05);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4.06%,且差异显著( <0.05)。
[0064] 表2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0065]
[0066] 注:同行数据肩标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0.05)。
[0067] 2.2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0068]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均显著提高( <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55%、5.47%、10.72%、36.81%( <0.05)。表明添加调控剂可以促进育肥羊对饲料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0069] 表3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0070]
[0071] 注:同行数据肩标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0.05)。
[0072] 2.3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过料”的影响
[0073] 如图1所示,试验结束后,进行粪筛试验发现,试验组粪筛中碎玉米明显比对照组粪筛中碎玉米少,表明调控剂可明显降低苏寒杂交羊“过料”现象。
[0074] 2.4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陀粪”的影响
[0075] 通过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上陀粪的多少,从而评判调控剂促消化吸收的能力,如图2所示,试验结束后,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发现试验组羊舍地面上“陀粪”明显比对照组少,表明调控剂促消化吸收能力强。
[0076] 2.5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吐玉米”现象的影响
[0077] 通过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上“吐玉米”现象的多少,从而评判调控剂促消化吸收的能力,如图3所示,试验结束后,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羊舍地面上,发现试验组羊舍地面上“吐玉米”现象明显比对照组少,表明调控剂促消化吸收能力强。
[0078] 2.6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0079] 如图4和图5所示,第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溶菌酶(LZM)含量与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含量无显著差异( >0.05);第30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酸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提高( <0.05),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差异( >0.05);第60和90天时,试验组较对照组溶菌酶含量与血清酸性磷酸酶含量显著提高( <0.05)。
[0080] 2.7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0081] 如图6和图7所示,试验初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A含量无显著差异( >0.05);第30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 <0.05);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 <0.05),免疫球蛋白G含量无显著差异( >0.05);第90天,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 <0.05)。
[0082] 2.8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0083] 如图8所示,第0和30天,试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均无显著差异( >0.05);第60天,只有试验组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性提高(<0.05);第90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提高( >0.05),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无显著变化( >0.05);表明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0084] 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干扰素‑γ(IFN‑γ)具有抗病毒、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的功能。试验组的苏寒杂交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一方面原因是,调控剂中的甘露聚糖通过活化巨噬细胞触发了肠道上皮细胞或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活性,活化的巨噬细胞能通过TLR4受体介导产生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二是调控剂中的甘露聚糖、β‑葡聚糖本身具有一定免疫原性,能与毒素、病毒的表面受体结合,作为外源抗原助剂,减缓抗原吸收,增加抗原效价,从而增强动物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0085] 2.9调控剂对苏寒杂交羊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0086] 如图9所示,试验初期,试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无显著性的差异( >0.05);第30天,试验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0.05),而试验组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0.05);第60天,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提高( <0.05),而丙二醛(MDA)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无显著提高( >0.05);试验90天时,试验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 <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 <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0.05)。
[0087] 丙二醛(MDA)是动物机体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其含量越高表明动物机体的氧化反应越强烈,对细胞的损伤程度越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抗氧化酶促系统中主要的抗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T‑AOC)体现抗氧化酶促系统对损伤的综合代偿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越高表明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越强,本实施例中苏寒杂交羊日粮中添加调控剂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因此调控剂能够改善机体的氧化与还原的动态平衡,提高反刍动物机体消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提高反
刍动物的抗氧化功能。
[0088] 在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种”是指一种或者多种,“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下至少一种(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
(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种(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种(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089]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
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9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据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